王育竹
王育竹
王育竹,1955年从清华大学无线电工程系毕业,并从苏联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研究生取得副博士学位,量子光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长期从事电磁场与原子相互作用的研究,是中国原子频标开拓者之一,1989年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量子光学开放实验室,曾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兼职教授等职务。
人物名片
中文名:王育竹
性别:男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河北省正定县
出生日期:1932年2月29日
毕业院校:清华大学
教育经历
1955年,从清华大学无线电工程系毕业;
1960年,从苏联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研究生毕业,获得副博士学位;
1979年,到日本东京大学做两个月的短期访问学者。
人物履历
1989年,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量子光学开放实验室;
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999年,当选为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
荣誉成就
1986年,“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
1989年,中国物理学会首届饶毓泰物理奖;
1997年,中国科学院院士(信息技术科学部)。
获奖记录
1977年,“铷原子频率标准”获上海市科学大会重大科技成果奖;
1978年,“铷原子频率标准”获全国科学大会奖、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奖;
1985年,“远望号”综合测量船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1988年,“激光偏转原子束研究与亚泊松光子统计规律的验证”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
1989年,“激光偏转原子束研究与亚泊松光子统计规律的验证”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
1995年,“光泵远红外激光理论与技术”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三等奖;
1996年,“腔内QED效应研究”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三等奖;
2014年,“冷原子/分子的磁、光操控及其原子光学研究”获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二等奖。
上一篇:洪长水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