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六大茶山
新六大茶山
1、普洱茶的六大产区为易武茶区、勐海茶区、普洱茶区、临沧茶区、大理茶区、保山茶区,而普洱茶的六大茶山分为古六大茶山和新六大茶山,古六大茶山为易武、蛮砖、攸乐、倚邦、莽枝、革登,新六大茶山为南糯、南峤、勐宋、景迈、布朗、巴达。
2、易武茶区,它包括攸乐、革登、莽枝、蛮砖、倚邦、易武这六大山头,也叫做六大古茶山。易武茶区的茶具有蜜味兰香,其古树茶具有木味兰香,存放久之后,逐渐出现樟香、松木香、檀香、沉香等气息。它属于甜茶区,其古树茶茶品是从淡雅、柔和向茶气强烈沉稳,汤质醇厚、细柔转变。前期微涩,从淡到厚的过程。
3、勐海茶区,它包括南糯、班章、布朗、勐宋、巴达、景洪等山头。勐海茶区的茶的特点是具有野菊花香,它属于甜苦茶区,其茶品的变化是从浓烈、苦涩转化为汤质饱满,香气高扬,茶气浓烈,微苦,长期存放从浓到平和的过程。其古树茶存放之后,茶品是从野菊花香转化为樟香、木味的过程。长期以来,勐海茶厂主要采用该产区的茶进行拼配。
4、普洱茶区(旧称思茅茶区,现为普洱茶区),它包括景迈、景谷、景东、邦威、南桥、无量山南、哀牢山、苦竹山等山头。思茅茶区的茶具有稻谷花香,为甜苦茶区,其茶品一开始很香,有蜜味,茶气高扬,茶清甜。茶底多为苦底,存放久了茶水易淡薄。
5、临沧茶区,它包括勐库、冰岛、昔归、凤庆、双江、永德等山头。临沧茶区的茶的香味不是很稳定,以板栗香为主,属于苦茶区,其茶品性烈,厚重,香气杨。其基调为苦底,存放久了,香气丰富,但茶底多为苦而不化。
6、大理茶区,它包括无量山东、无量山西、黑龙潭、德安、南涧等山头。大理茶区大部分是新茶园,主要为下关茶厂提供制茶原料。大理茶区的茶属果香型,为苦茶区。下关茶厂研究出一套有效制茶工艺,对该产区的茶品有着提升的作用。
7、保山茶区,它包括保山、腾冲、龙陵、昌宁等地方的一些山头。保山茶区比较靠北,大部分茶原料被制成滇红、滇绿以及一些普洱散茶,只有少部分做成普洱饼茶。
古六大茶山指的是什么「古六大茶山和新六大茶山」
古六大茶山指的是什么六大茶山一般指的是云南茶叶或普洱茶六大古茶山,位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内。
针对历史资料对古六大茶山的各说不一,远在1957年11月至12月,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组织专业茶叶普查工作队,对古六大茶山进行了认真的实地普查,亦有澜沧江内六大茶山即革登、倚邦、莽枝、蛮砖、曼撒(易武)、攸乐(基诺);江外六大茶山:南糯、贺开、勐宋、景迈、布朗、巴达的说法。
云南的六大茶山都哪六个1、六大茶山一般指云南茶叶或普洱茶六大古茶山,位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内。
2、针对历史资料对古六大茶山的各说不一,亦有澜沧江内六大茶山即革登、倚邦、莽枝、蛮砖、曼撒(易武)、攸乐(基诺);江外六大茶山:南糯、贺开、勐宋、景迈、布朗、巴达的说法。
3、一、江内茶山:
4、攸乐茶山:历史上位居“六大茶山”之首,是云南大叶茶的中心产地,位于景洪市辖区内,现名基诺山。
5、攸乐山种茶,年代久远,相传茶是孔明遗种,故尊奉孔明为茶祖。
6、革登古茶山:是古代较闻名的茶区,茶叶属大叶类型,位于象明新发寨、新酒房、菜阳河一带。
7、倚邦古茶山:清朝初期及之前的漫长岁月中,在茶文化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清宫贡茶均以倚邦茶菁为原料。
8、明朝末年,大批四川茶农怀揣小叶茶籽来到倚邦种植,于是小叶种茶在倚邦安家落户,成了清宫贡茶的当然原料。
9、鼎盛时期,在清朝乾隆年间,倚邦茶山人口达九万人之众。
10、人皆种茶,人皆制茶,人皆卖茶,形成了四大茶叶集镇。
11、蛮砖茶古茶山:蛮砖茶山是”古六大茶山”现今保存得较好的一座茶山,茶林不规则地散布在原始密林中,经几代茶农的精心管理,至今仍年产茶叶万担以上。
古六大茶山和新六大茶山1、古六大茶山与新六大茶山是指不同的山头,他们是不同的存在,古六大茶山是指攸乐、革登、倚邦、莽枝、蛮砖、漫撒,而新六大茶山则是南糯、南峤、勐宋、景迈、布朗、巴达,这些山头距离不远,但出产的茶叶却有所不同。
2、古六大茶山与新六大茶山大多都位于云南的勐海县境内,只是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而古六大茶山出现的时间比较早,早在中国明清时期那里就是重要的茶叶出产地而新六大茶山则是在建国以后出现的重要茶叶出产区。
3、古六大茶山上生长的茶树,树龄多在300年到500年之间,最少的也超过了100年,这些茶树以乔木大叶种为主,那里出产的茶叶苦涩味比较重,但回甘快生津效果好,但香气一般,冲好以后的茶汤颜色多为淡橘黄色。
4、另外古六香茶山中的义乌,茶山出产的茶叶,香气高扬,带有独特的梅子香。
5、新六大茶山生长的茶树以乔木中叶种为主,有成片的茶园,以灌木居多,这些茶山出产的茶叶口感比较鲜嫩而且冲泡后的茶汤透着淡淡的蜜香。
6、新六大茶山中的南峤,茶树树龄比较短,那里出产的茶叶口感薄甜,香气一般制成的茶叶也是普通的普洱茶。
上一篇:a3驾驶证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