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历史
哈尔滨历史
人们印象中的哈尔滨是一个冰天雪地的世界,哈尔滨的冬天可以说是深入人心。然而哈尔滨文化并非仅此而已,哈尔滨也是中国文化的历史名城,文化历史悠久,素有“冰城夏都”的美誉。那么你了解哈尔滨的的历史吗?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科普一下哈尔滨的发展历程吧。
哈尔滨来源于女真语“阿勒锦”“哈喇宾”“哈喇宾忒”,汉译为光荣、荣誉、名誉等含义。另有一说,来自女真语天鹅的摹声词,即“哈尔温”,本意是“天鹅”之意。
不管哪种说法,可以看出哈尔滨和女真族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射雕英雄传》中金国(完颜家)的都城就在哈尔滨,哈尔滨阿城市是金、清两代王朝的发祥之地。如果时间充裕,你可以去哈尔滨阿城市,去看看金上京遗址。哈尔滨古迹最早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真正以城市出现就是在金国了。
而哈尔滨的大发展,应该是清末民国前后的俄罗斯的入侵。从公元1115年金国在阿城市(当时称上京)建都,直到1896年至,哈尔滨只不过是由一个只有12条狗的驿站发展到人数不多的几个小村庄而已,1896年是哈尔滨作为城市的起点,在此之后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才改变了这个地方的命运。
1896年,清政府与俄国签订《中俄密约》,俄国取得在黑龙江和吉林的铁路修筑权;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俄收买田家烧锅,成为铁路工程局的驻地;开始以此为中心修建中东铁路,人口集聚,兴办商行工厂,城市迅速兴起。1899年,哈尔滨至阿什河临时通行火车;1901年,哈尔滨,尼科尔斯克,乌苏里期克(双城子)间铁路接轨竣工通车。
1905年,随着日俄战争,哈尔滨人口骤增至25万;1905年10月31日(清光绪三十一年十月初四日),清廷批准,添设哈尔滨关道(即滨江关道),翌年5月11日(清光绪三十二年四月十八日),正式设置道署,驻滨江城(今道外区)。
1923年至1945年,党在哈尔滨逐步壮大,从20世纪初至20年代末,随着中东铁路建设,工商业及人口开始在哈尔滨一带聚集。俄、英、美、日、法等30多个国家的资本家在哈尔滨开设了工厂、洋行、商店等,有16个国家设立了领事馆,使哈尔滨成为东北亚国际贸易城市。与此同时,中国民族资本也有了较大发展,建立起哈尔滨在当时的北满经济中心和国际都市地位。
现在的哈尔滨如今是中国的“北大仓”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来源大省,黑龙江的粮有多少,怎么说吧,一年的粮食可以供陆海空三军军、上海、北京、天津三个直辖市的人口吃一年的,哈尔松花江是中国第六大长河,哈尔滨是松花江上的主要港口,每年从这里运出的货物销往世界各地。
哈尔滨的轴承厂、汽轮厂、锅炉厂是在全国享有盛誉,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是中国内陆第八大港口之一,每年运输300多万人次。
哈尔滨的建筑,在全国也是享有盛誉的,例如索菲亚教堂、马迪尔宾馆、还有中华巴洛克建筑新华书店、哈尔滨在短短的100年里,吸收了欧洲300多年的历史精华,为哈尔滨旅游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哈尔滨十大历史故事
1、上号
历史上的香坊地区,名字称谓颇多,曾有"田家烧锅镇"、"老哈尔滨"(旧哈尔滨)和"上号"之称。
香坊为何称"上号"还有几种传说:一是1932年松花江发大水,道外被淹,群众逃难至香坊,因香坊地势高故称上号,道外称下号二是中东铁路修建时香坊是堆放建筑材料的地方,因香坊地势高于道里,故称"上号"。
另外,人们还习惯于把香坊东部称东香坊(东号),把香坊西部称西香坊(西号)。上述几种称谓一直延用至今。
2、裤裆街
天一街旧称裤裆街,当属哈尔滨最古老的街道之一,一条街,便是一段历史,而天一街究竟埋藏着多少兴亡之事,只有你亲手叩一叩这条街历史之门才会知道。
裤裆街,顾名思义,这条街是“人”字形,一些当铺、小店就在“人”字形两撇的交点上。这条街由太古街到裤裆街开始分道,一条通往道外边的渡口,一条通往道里的兆麟公园(原有三五渔棚)、九站(原有哨卡一座),这便是裤裆街的由来。
1933年,因“裤裆”二字不雅,改称天一街。如今,天一街早已从市区地图上消失,但那时候人的创业精神、功绩将会永存。
3、三十六棚
现在人们几乎淡忘了这样一件事:在经纬十二道街到工程街一带,百年前曾有一个让人心寒的名字——三十六棚。三十六棚是老哈尔滨人对铁路车辆厂及其工人住宅区的统称,这里是沙俄修筑中东铁路时遗留下的贫民窟。“三十六棚”,顾名思义就是贫民窟的代称了。
4、桃花巷
在旧社会,哈尔滨市老道外桃花巷,每天晚上都会传出"见客了"的吆喝声,这是妓院的龟奴、老鸨子在"喊堂"(招呼接客)。鼎盛时,哈尔滨曾有烟花女子7000多人,桃花巷等地曾"娼盛"一时,街
5、地包
“地包小市”,老哈尔滨人没有不知道的,这里是哈尔滨最早的集市,也是老哈尔滨最繁华的地方!
旧时,人们管抚顺一带叫做“地包”,却不是因为这里地势高!“地包”是俄语“机车库”的音译,早些年附近大民兴街有座“莫斯科兵营”,周围慢慢也聚集了很多乡民,形成集市后,人们开始把抚顺街和安宁街一带叫做“小地包”,把铁路车辆段大墙外和锁厂一带叫“大地包”。因人而得名。
上一篇:宫女等级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