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堰河
大堰河
1、大堰河是个人,她的名字就是她出生的那个村庄的名字。她的村庄叫大叶荷,大堰河是谐音。艾青家乡浙江金华方音“大叶荷”与“大堰河”是一样的。大叶荷在距离艾青家的村庄畈田蒋村约有五华里的地方。这个村子很小。大堰河出生于穷苦人家,她的苦难经历正同祥林嫂那样,连名字都没有,只是以村庄的名字“大叶荷”替代为她的姓名。
2、她自幼就被贩卖到畈田蒋村当蒋忠丕的童养媳。她在生了两个孩子以后,丈夫蒋忠丕死了,为生活所逼,又不得不改嫁给姜正兴为妻,过了劳碌孤苦的一生,死时只有一口很简陋的棺材,一把纸钱的灰,几把稻草盖着棺材,旁边也围点稻草,就算是一个坟墓。
3、大堰河善良、勤劳、坚强,是旧中国农村妇女的典型。她饱受了“四十几年的人世生活的凌侮”,得到的是“数不尽的奴隶的凄苦”,但她心地善良,勤劳朴实,性格坚强。清早,搭好灶火,操劳饭食。
艾青出生时难产,一位算命先生说他的命是“克父母的”,因此被送到一位《大堰河—我的保姆》诗意画贫苦农民家里抚养。他的养母就是大堰河(即浙江金华方言中“大叶荷”的谐音。她的奶妈是大叶河村人,她是童养媳,没有自己的的名字,当地人因此就叫她“大叶荷”)。
艾青5岁被领回家中开始读书,但依然受到冷落,不准称自己父亲母亲为爸爸、妈妈,只能叫叔叔婶婶。正如他自己所说:“他是在被冷落,被歧视的环境中成长的。”相比之下,他的养母大堰河却给了他温暖的母爱,得到了幸福的家的感觉。
这首诗写于1932年的冬日。当时的诗人因参加“左翼美术家联盟”被国民党逮捕,被关押在看守所中。据诗人自述,写这首诗时是在一个早晨,一个狭小的看守所窗口、一片茫茫的雪景触发了诗人对保姆的怀念,诗人激情澎湃地挥笔写下了这首赞颂劳动人民,诅咒黑暗世界的诗篇。
诗几经辗转,于1934年发表。诗人第一次使用了“艾青”这个笔名,并且一跃成为中国诗坛上的明星。
大堰河的形象
大堰河是一个勤劳淳朴、无私善良的形象,这首抒情诗的突出特点,是成功塑造保姆大堰河的勤劳淳朴的劳动妇女形象,真实生动刻画宽厚善良品格,同时也渗透着对她悲苦命运的深切同情。
诗中大堰河形象的意义在于作者绝不仅仅是对大堰河个人的讴歌赞美,他是把大堰河作为千千万万旧中国劳动妇女的化身,歌颂他们勤劳、宽厚、善良的崇高品格,揭示贫苦农民世代受压迫受剥削的悲惨命运,发出了对旧世界的有力控诉,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在塑造大堰河形象时,也表达了对大堰河的爱戴之情,通过讲述大堰河的不幸遭遇,抒发对大堰河带来无尽不幸的黑暗社会的愤慨,把自己对乳娘大堰河的爱升华到了对有着大堰河一样的美德,一样不幸的一切劳动人民的爱。
上一篇:dreame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