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部
鞍部
鞍部是地形当中两山之间比较平缓的部位的指称。在等高线地形图中,也比较容易识别。因为该部位在整个地形体系中似马鞍,故名鞍部。
常见地形及特点:
一、山顶
山顶即山峰,在地形图中一般用三角形符号予以标记。看海拔高度也比周围的高些。
二、山脊
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看等高线的弯曲方向。如果等高线从海拔高处弯向海拔低处(即从数字大的地方向数字小的地方弯曲)的部位,即是山脊。
三、山谷
山谷的判别正好与山脊相反。等高线从海拔低处向海拔高处凸出的部位是山谷。山谷处易形成小河,在山上迷路时,可以沿小河走,容易形成聚落。
四、鞍部
是两山峰之间的比较平缓的部位。它与山坳的区别没有明显差异。一般看其相对高度。鞍部的相对高度较高,两侧陡峭,不容易发育成河谷地貌。鞍部是山谷线最高处,山脊线最低处。
五、陡崖
陡崖比较好识别,就是等高线不断重合或者最为密集的地方,就可以断定为陡崖。
鞍部地形特征,五种山体部位的特征口诀
鞍部地形特征1、鞍部是地形当中两山之间比较平缓的部位的指称。
2、在等高线地形图中,也比较容易识别。
3、因为该部位在整个地形体系中似马鞍,故名鞍部。
4、鞍部是山地地形当中不同部位区域中的一个名称。
5、因为该部位正好位于两座相连山脉中间部位,却地势较为平缓,形似马的鞍部位置,故人们通常把这样的地形部位称之为鞍部。
6、从这里看出,单独说山的鞍部,没有任何意义。
7、必须把它放到山系当中才会有其真实意义。
8、如何识别地形当中的鞍部?一般而言,该地形的识别主要出现在两种情景下:一是实地考察。
9、二是在地形图中去识别。
10、实地考察法一般只需要在实地处看其大体形态,就可以轻易辨别。
11、在实际地形识别当中,只要注意看两座山峰相连的部位处,即可定位为该地形的鞍部。
山脊1、山顶: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逐渐降低。
2、山脊: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
3、山谷: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
4、鞍部:两个山顶之间的部位。
5、陡崖:等高线重叠。
6、盆地: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逐渐升高。
五种山体部位的特征口诀1、山峰,一般指尖状山顶并有一定高度,多由岩石构成。
2、也有断层,褶皱或铲状、垂直节理控制的结果,也有的是火山锥。
3、山脊,指山高处像兽脊凸起的部分。
4、是由两个坡向相反坡度不一的斜坡相遇组合而成条形脊状延伸的凸形地貌形态。
5、陡崖,指近于垂直的山坡,称为陡崖。
6、高度不相等,等高线重叠在一起。
7、山谷,等高线的凸出部分指向高处,表示山谷;最大弯曲处的点的连线,表示为山谷线,也叫积水线。
8、鞍部,是地形当中两山之间比较平缓的部位的指称。
上一篇:乒乓球大魔王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