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鞋批发网 > 知识库 >

樊纲

来源:运动鞋批发网时间:2023-05-08 18:55:23编辑:运动君
教育背景

樊纲

1978年,考入河北大学经济系;

1982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系主攻西方经济学;

1985年至1987年,赴美国国民经济研究局及哈佛大学访问研究;

1988年,获中国社科院经济学博士学位。[2]

工作经历

1969年,赴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务农;

1975年,转到河北省围场县;

1988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工作;

1992年,晋格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1992年至1993年,任《经济研究》编辑部主任;

1994年至1995年,任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1995年至今,任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理事长及法人代表;

2006—2010年任中国人民银行货币委员会委员;

2012年,担任综合开发研究院理事会副理事长、院长。[2]

2015年6月再次被国务院任命为该委员会委员至今。[4]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

闽江学院新华都商学院教授

兼任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天则经济研究所理事[2]

主要研究领域

宏观经济学、制度经济学暨“过渡经济学”。[6]

学术活动

曾主持多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等机构资助的科研项目以及国际机构、国际合作科研项目。受政府委托进行研究并就各种经济政策问题向政府各部门、各地方政府提供咨询、建议。在国内担任多种社会职务之外。近年来被世界银行、UNDP,ESCAP,OECD等国际组织聘为经济顾问,应邀到许多国家讲学访问、参加学术会议与合作研究,在国际经济学刊物上发表英文论文多篇。[6]

科研项目

(一)项目主持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994年度一般项目:《中国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宏观经济调控的理论与政策》(编号94BJL009,1994年7月至1998年7月)

(二)项目参与

201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机会不均等、家庭投资决策与经济增长”(编号:71703076,2018年1月至2020年2月);201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财政转移支付对经济发展影响的微观作用机制”(编号:71403278,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天津市社科规划项目“‘新常态’背景下天津市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及影响”(项目编号:ZX20160145)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14JGC120);国家社科基金2014年度重点项目“特大型公共投资项目复杂风险动态监测与管理决策”(批准号:14AZD127,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15日)[6]

出版《公有制宏观经济理论大纲》(主笔)、《现代三大经济理论体系的比较与综合》、《中国渐进改革的政治经济学》等学术专著和《走进风险的世界》、《发展的道理》等论文集,在《经济研究》等学术刊物上发表了《灰市场理论》、《论改革过程》、《改革的动态理论》等具有代表性的学术论文,晋升副研以来发表各类成果近200万字。《灰市场理论》一书获1991年度孙冶方经济学奖。[6]

著作:

《市场均衡与经济效益》(专著)

《改革的渐进之路——对经济改革过程的经济学思考》(专著)

《改革、开放与增长》(主编)

《发展的道理》

《公有制宏观经济理论大纲》

《双循环:构建“十四五”新发展格局》

《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机遇》

《经济十八讲:现代经济学读书札记:现代经济学读书札记》

《制度改变中国:制度变革与社会转型》

《樊纲学术自传》

《现代三大经济理论体系的比较与综合》

《求解命运的方程:一位经济学家关于人生的说法》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战略、机制与挑战》

《走向低碳发展:中国经济学家的建议》

《樊纲自选集》

《樊纲集》[5]

论文:

《“发展悖论”与“发展要素”——发展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与中国案例》,载《经济学动态》(CSSCI来源期刊)2019年第6期,第148-151页(唯一作者)《房地产两极分化与“城镇化”战略再思考》,载《全球化》2017年第6期,第96-97页(唯一作者)《调整“城镇化”偏差,明确“城市化”战略》,载《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CSSCI来源期刊)2017年第3期,第17-20页(第一作者)《创新诠释中国经济变革的内在规律》,载《南京社会科学》2016年第8期,第4-5页(唯一作者)《中国经验与理论创新》,载《经济研究》(CSSCI来源期刊)2015年第50(12)期,第11-12页(唯一作者)《经济发展阶段与国民储蓄率提高:刘易斯模型的扩展与应用》,载《经济研究》(CSSCI来源期刊)2013年第48(03)期,第19-29页(第一作者)《中国经济的软着陆与政策调整》,载《金融市场研究》2012年第4期,第21-26页(唯一作者)《中国市场化进程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载《经济研究》(CSSCI来源期刊)2011年第46(09)期,第4-16页(第一作者)《中国低碳经济发展之路探讨(英文)》,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CSSCI来源期刊)2011年第2(S1)期,第100-106页(第一作者)《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载《全球化》2011年第1期,第42-47页(唯一作者)《最终消费与碳减排责任的经济学分析》,载《经济研究》(CSSCI来源期刊)2010年第45(01)期,第4-14+64页(第一作者)《宏观经济复苏中的泡沫争议》,载《理论参考》2010年第1期,第9-10页(唯一作者)《中国经济的内外均衡与财税改革》,载《经济研究》(CSSCI来源期刊)2009年第44(08)期,第18-26页(第一作者)《要素价格体制改革与市场竞争的发展》,载《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9年第1期,第3-5页(唯一作者)《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及未来政策的取向》,载《经济界》2008年第5期,第10-14页(唯一作者)《中国经济增长的要素因素分析与展望》,载《资本市场》2008年第4期,第10-13页(唯一作者)《国际贸易结构分析:贸易品的技术分布》,载《经济研究》(CSSCI来源期刊)2006年第8期,第70-80页(第一作者)《当前宏观经济变化趋势与对策》,载《人民论坛》(CSSCI来源期刊)2006年第3期,第9-10页(唯一作者)《国企改革与国有资产管理体系改革》,载《长白学刊》2005年第4期,第4-8页(唯一作者)《重化工业是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优势所在》,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CSSCI来源期刊)2005年第1期,第47-49页(唯一作者)《“循序渐进”还是“平行推进”?——论体制转轨最优路径的理论与政策》,载《经济研究》(CSSCI来源期刊)2005年第1期,第4-14页(第一作者)《体制与体制转轨问题的理论分析》,载《成都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3年第5期,第9-12页(唯一作者)《转轨经济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载《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第64-69+96页(唯一作者)《资产定价与“资产流失”》,载《学术研究》2003年第9期,第44-48页(唯一作者)《危机应对的经济学原理》,载《北京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第3-6+26页(唯一作者)《通货紧缩、有效降价与经济波动——当前中国宏观经济若干特点的分析》,载《经济研究》(CSSCI来源期刊)2003年第7期,第3-9+43-89页(唯一作者)[6]

1991年和2005年,获孙冶方经济学优秀论文奖;

1992年,被破格晋格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1993年,成为中国社会科学界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之一;

2004年,被法国奥弗涅大学授予名誉博士;[2]

2005、2008和2010年,樊纲连续三次被美国《外交政策研究》与英《观点》杂志评选为“世界最受尊敬的100位公共知识分子”之一;[4]

2010年被加拿大皇家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位;

2015年10月26日,获得第七届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6]

2022年1月11日,被评选为“中国梦杯?中国经济新闻人物——2021十大经济年度人物”的“2021中国经济年度人物”。[1]

1953年,樊纲出生于北京的一个书香门第,父母都是知识分子。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唯有读书高”的观念深深植根于这位后来的中国高层智囊的脑海中。

小学刚毕业,樊纲就赶上了“文革”。上中学时,每天的必修课是《毛主席语录》,其他文化课几乎没上过。当数学学到正负数、英语学了一句“LongLiveChairmanMao(毛主席万岁)”的时候,樊纲就“初中毕业”了。

由于父亲被划为“右派”,樊纲不能参军,不能上大学,先是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锻炼,6年后又插队到河北的围场县农村。到围场第一天参加劳动,就是推着诸葛亮发明的木轮车拉土。正是这段上山下乡的经历,让他开始了解真正的中国,点燃了樊纲研究经济学的热情。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樊纲填报的三个大学志愿都是经济系,“因为当时读了不少的经济类书籍,看到当时农村那么多经济问题,觉得也是中国的一个大问题。”

经历了土插队的樊纲继续“洋插队”。在中国社科院读博士期间,樊纲以访问研究员身份,赴美深造。出国后,樊纲最大的体会是震撼,“看到人家的商业发达程度,才真正明白我们在经济上的差距。”

1989年,樊纲撰写的博士论文《现代三大经济理论体系的比较与综合》,是大陆第一部对各种经济理论进行比较研究的专著。1991年,他的论文《灰市场理论》由于对中国经济问题独到而精辟的分析,荣获中国经济学界最高荣誉——孙冶方奖。1992年他出版了《公有制宏观经济理论大纲》,用现代经济学方法对中国经济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分析……[9]

樊纲针对中国越来越复杂的经济状态提出的系统性论述和改革构想,是具有实践意义的理论发现,为政府的具体经济政策提供了有效建议。(出自《【环球人物】樊纲:我们离现代市场经济还很远》一文)[7]

樊纲处理宏观问题简单清晰,微观的价格原则如影随形。”——国研中心金融所副所长巴曙松

樊纲是中国学者中最早对西方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关系进行系统分析、对历史上的一些争论进行系统清理的经济学家。(出自《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新面孔:"京城四少"之一樊纲》一文)[8]

上一篇:最冷一天歌词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推荐

热门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