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鞋批发网 > 知识库 >

噪声治理

来源:运动鞋批发网时间:2023-11-26 03:32:29编辑:运动君

噪声污染是指声源发出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并且这个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以波的形式在一定的介质(如固体、液体、气体)中进行传播。这种频率的声音对我们工作,学习以及休息带来了非常大的影响。所以大家一定要学会如何远离噪声。那么噪声污染的治理措施有哪些,接下来小编给大家说说。

噪声污染的治理措施

(一)噪声源控制

1,消除噪声发生的根源:改进结构,改进生产工艺,减少机械摩擦,改变喷口形状

2,采用吸声,隔声装备

(二)从噪声传播途径上控制

1,阻断传播途径

2,改变机器设备的安装方向

3,原理噪声源

(三)对接受者的防护

对接受者进行防护,除了减少人员在噪声环境中的暴露时间外,可采取各种个人防护手段,如佩带耳塞,耳罩或头盔等。

噪声污染危害

噪声对听力的损伤

噪声对人体最直接的危害是听力损伤。人们在进入强噪声环境时,暴露一段时间,会感到双耳难受,甚至会出现头痛等感觉。离开噪声环境到安静的场所休息一段时间,听力就会逐渐恢复正常。这种现象叫做暂时性听阈偏移,又称听觉疲劳。但是,如果人们长期在强噪声环境下工作,听觉疲劳不能得到及时恢复,且内耳器官会发生器质性病变,即形成永久性听阈偏移,又称噪声性耳聋。若人突然暴露于极其强烈的噪声环境中,听觉器官会发生急剧外伤,引起鼓膜破裂出血,迷路出血,螺旋器从基底膜急性剥离,可能使人耳完全失去听力,即出现暴震性耳聋。

如果长年无防护地在较强的噪声环境中工作,在离开噪声环境后听觉敏感性的恢复就会延长,经数小时或十几小时,听力可以恢复。这种可以恢复听力的损失称为听觉疲劳。随着听觉疲劳的加重会造成听觉机能恢复不全。因此,预防噪声性耳聋首先要防止疲劳的发生。一般情况下,85分贝以下的噪声不至于危害听觉,而85分贝以上则可能发生危险。统计表明,长期工作在90分贝以上的噪声环境中,耳聋发病率明显增加。

噪声能诱发多种疾病

因为噪声通过听觉器官作用于大脑中枢神经系统,以致影响到全身各个器官,故噪声除对人的听力造成损伤外,还会给人体其它系统带来危害。由于噪声的作用,会产生头痛、脑胀、耳鸣、失眠、全身疲乏无力以及记忆力减退等神经衰弱症状。长期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与低噪声环境下的情况相比,高血压、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的发病率要高2~3倍。可见噪声会导致心血管系统疾病。噪声也可导致消化系统功能紊乱,引起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使肠胃病和溃疡病发病率升高。此外,噪声对视觉器官、内分泌机能及胎儿的正常发育等方面也会产生一定影响。

从上述文章可以看出噪声的污染对我们身体危害还是非常大的,所以大家在平时的生活中一定要重视噪声污染。常见的噪声有马路上有车辆、船舶、地铁、火车、飞机等的噪声。工厂中有机械发现吵闹的噪声,在工地上机器工作时候发出的噪声。而且噪声对我们情绪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而且对我们身体健康危害也是非常大的,很容易损坏我们的听力,还会破坏我们内脏器官。

上一篇:无懈可击之高手如林结局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推荐

热门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