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是怎么说话的
斯蒂芬·霍金,这位应该向全世界介绍的科学家,并且他也是一位患者,在他的生命中,他长期受到运动神经元病的困扰,它锁定了霍金的身体,但却无法锁住他的头脑。尽管身体不能亲自行动,但他却想出了一种利用眨眼或者脸部肌肉的微小变化来控制的电脑系统来说话,以此来克服肌肉无力和无法讲话的困难。
1970年代早期,霍金开始使用一种叫做“手指施密特触触发器”的设备,它可以让他不用发出声音就可以与人建立通讯。他通过触压按钮来选择字母或词组,并将其组成语句,然后通过语音合成机制,用一个声音模块将语句发出。但随着病情的发展,霍金的身体逐渐丧失运动能力,他不再有足够的力气按动按钮,甚至不能进行手部操作。
1990年代,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科技公司“Intel”开发了一个辅助通信系统,该系统利用霍金脸部的微小动作,结合红外线传感器,识别霍金的动作,并将其转化为计算机命令。在系统镜头下,霍金只需要执行简单的脸部动作,比如移动眼睛或者微微张口,就可以控制屏幕上的光标和图标。他可以选择字母和词汇,组合成句子,然后通过语音合成器说出来。
在进行语音转换的过程中,他使用的是一套特殊的美式英语语音库,他的特殊“声音”也因此在全世界都被人们所熟知。尽管技术发展不断推出新的语音库,但霍金都决定坚持使用他的“老声音”,因此这独特的机械音在人们心中就成了霍金的标志。
霍金的说话系统不仅是一种语音传达工具,更是他与外界沟通的一座桥梁,尽管体验了种种困苦,他仍然坚定地传达着科学的思想和观点,为拓展人类的科学视角作出了巨大贡献。
霍金说话的实现方式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即:无论身体如何,都不应妨碍我们获取新知和交流想法的渴望。只要我们愿意去尝试,科技总能帮助我们找到对话的方式,突破障碍,实现交流。
上一篇:土下座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