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尔缠
1619年(天命四年)十一月,喀尔喀蒙古遣使后金,请通好结盟,努尔哈赤遂命库尔缠及克星格、绰虎勒、雅希禅、希福五大臣前往喀尔喀蒙古,订立盟誓。1624年(天命九年)二月,又派遣库尔缠及希福前往科尔沁会盟。库尔缠两次都出色地完成了使命,努尔哈赤乃“赐备御世职,赏给投充汉丁,赦死罪一次”。1626年(天命十一年)从征喀尔喀扎鲁特部,十一月凯旋。当时努尔哈赤已经去世,皇太极继承汗位,库尔缠在班师后代表全军禀奏了获胜的消息,得到了皇太极的重赏。
1627年(天聪元年)正月,库尔缠从二贝勒阿敏征朝鲜(丁卯胡乱),朝鲜国王李倧(朝鲜仁祖)逃往江华岛,库尔缠受命与刘兴祚一起前往江华岛与朝鲜方面谈判,最后李倧出降,订立盟誓(库尔缠被朝鲜史料记录为“高哥”或“骨者”)。库尔缠从江华岛返回后,朝鲜军尚不知李倧已与后金订立和约,于是攻击库尔缠,库尔缠突围后又设伏击败朝鲜追兵,斩朝鲜将四、兵五十余,获一百多匹马。
1629年(天聪三年),皇太极定文馆职守,儒臣分为两值,达海为首的儒臣负责翻译汉文典籍,库尔缠则负责“记注本朝政事,以昭信史”。库尔缠在这期间,与额尔德尼一起进行满文《太祖老档》的编撰,并予以完善成形,可以说是《太祖老档》的主编者。他还与后金汉人将领刘兴祚相交甚厚,1628年刘兴祚叛逃明朝前夕,库尔缠曾力保他,1630年皇太极征讨明朝,刘兴祚战死,库尔缠又偷偷为他收尸,这为库尔缠招来杀身之祸。
1630年(天聪四年),库尔缠从皇太极征伐明朝,计取滦州驻守,保永平,冲锋陷阵,力战有功。败明监军道张春军,后从阿敏弃永平诸城,以功免罪。1631年(天聪五年)十一月,出使朝鲜,解决朝鲜人越境采参、潜通明朝及边境贸易等问题,以汉文作书晓谕朝鲜。1632年(天聪六年)四月,库尔缠受命奔走于宣府、张家口、大同一线,与明朝议和。史载他“一月之中,三奉差使,俱能称旨,甚见倚任”。
库尔缠多次从军征战各地,又奉使蒙古、朝鲜和明朝,是后金天命、天聪朝的一位股肱之臣。同时也是后金为数不多的文臣之一,他通晓汉文,与达海齐名。1631年(天聪五年)七月又被赐予“
巴克什
”的称号,因此他又以“库尔缠巴克什
”(穆麟德:Kūrcan Baksi,清初汉文文献又称库尔缠榜式)一名著称于世。库尔缠倾心汉化,曾与达海多次建议皇太极改穿汉服,使皇太极对其不满。1633年(天聪七年)二月,皇太极以奉召失期、力保逃将刘兴祚、出使朝鲜受私馈、往明得胜堡议和迟至等4条罪状为由,将库尔缠处死。1644年(顺治元年),清朝定都北京之后,库尔缠始得昭雪。其子马喇授户部郎中。
上一篇:天天果园网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