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伏是什么意思
末伏,汉语词汇,拼音是mò fú,是指立秋后第一个庚日至立秋后第二个庚日 前一天这时段,共10天。末伏是三伏天中的最后一伏,俗称秋老虎。末伏早晚较凉快,白天阳光依然剧烈。
现象
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时段。造成三伏天湿度高原因是,三伏天吹东南风,而东南方是太平洋和印度洋,空气潮湿,风的潮湿造成了三伏天湿度大。
末伏时间
“伏”的日期是按照干支纪日来推算的。我国古代一些地方常用天干和地支纪年,六十年周而复始。在六十年(月、日)当中,每一个年(月、日)都有一个不同的干支名称,例如甲子年、乙丑月、丙寅日等。庚日就是每逢有天干“庚”的日子,因天干有10个,所以每10天就有一个庚日。传统的推算方法规定,立秋以后的第一个庚日为末伏的第一天,至立秋以后的第二个庚日前一天结束。
上一篇:紧急公关一共多少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