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辟刀
三国·魏·曹操《百辟刀令》:“往岁作百辟刀五枚,适成,先以一与五官将,其馀四,吾诸子中有不好武而好文学,将以次与之。”
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五章第二节:“曹操曾制百辟刀五把,是百炼的宝刀。”
欧阳询《艺文类聚·六十·魏》:"往岁作百辟刀五枚,炼成,先以一与五官将(曹丕),其余四,吾诸子中有不好武而好文学,将与次与之。"
曹植《宝刀赋》:"建安中,家父魏王命有司造宝刀五枚,以龙、虎、熊、鸟、雀为识。太子得一,余及余弟饶阳候(曹林)各得一焉,其余二枚,家父自仗之。"[1]
古宝刀名。三国魏曹操制,以辟不祥,慑奸宄。
小说《天行健》中主人公楚休红在攻高鹫城之后得武侯(唐生泰)钦赐百辟刀,以告诫楚休红不要妇人之仁,遇事应当机立断。百辟刀乃大帝开国十二名将之一李思进所铸,刀身有八个金字铭文:唯刀百辟,唯心不易。百辟刀吹毛立断削铁如泥伴随楚休红戎马半生,直到大漠与叶飞鹄对刀时碎裂。
上一篇:复仇之溪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