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周世宗柴荣
河北民歌《小放牛》记载了一个古老的传说:“赵州大石桥鲁班爷修,玉石栏杆圣人留;张果老骑驴桥上走,柴王爷推车轧了一道沟”。当年鲁班在赵州城南的狡水河上修了这座十几丈长的独孔桥,两头各修两个小拱圈显得气势雄伟,玲珑秀美。当时这独孔大石桥轰动全国,人称“天下第一桥”。
赵州桥
神仙张果老在太行山云游时,听人说这有名的赵州桥。心想:鲁班何许人,修座桥竟敢号称天下第一桥?这倒要去见识见识。张果老从布囊中掏出纸叠的毛驴,噙口水往纸上一喷,纸驴就地打个滚,变成一头活蹦乱跳的小毛驴,驮着张果老下了太行。
路上,张果老碰见天财星君柴王爷,张果老对他说:“鲁班太狂妄。一座石头桥敢夸口是‘天下第一桥’,怕只是驴粪蛋——外面光吧。咱们去试试这桥到底如何”?柴王爷点头称是。
于是,张果老把天上的日、月摘下装在驴背上的褡裢里,柴王把三山五岳装在独轮车上,一同来到赵州桥边。嗬,近前一看,果然是来看桥的人山人海,南来北往的人把大石桥挤得风雨不透。那鲁班在桥头心里美滋滋看着。
柴王推车
张果老下了毛驴来到鲁班身前施礼,并问道:“骑驴从这桥上过,不知这桥经得住否?”鲁班是半仙之体,有仙体没仙眼,没看出这小毛驴背上还驮着太阳和月亮呢。鲁班微微一笑:“我这桥过多少千军万马,你这小毛驴算什么”?柴王爷放下独轮车也来到鲁班面前施礼问道:“我要推车从这桥上过。不知道这桥经得住否?”鲁班大笑:“这桥过车千千万,你这小独轮车还能有多功能沉?过吧”。
张果老倒骑着小毛驴,嘚嘚哒哒上了桥。柴王爷也推车上了桥,毛驴和小车刚上桥,大桥就咯吱咯吱响起来,桥身左右直摇晃。
鲁班一看大吃一惊,赶紧跳到桥下,用手使劲托住大桥,这才保住大桥没倒塌。等张果老和柴王爷过了桥,鲁班到桥上一看,吓出一身冷汗。原来,张果老的小毛驴在桥面上踩了一溜坑,柴王爷的独轮小车把桥面轧了一道深沟通。
至今,赵州桥还留下许多驴蹄印和一条小车轧的深沟。那就是张果老和柴王爷留下的仙迹。[1]
十三陵水库
话说柴王爷过了赵州桥就和张果老告别了,他推着小车可就为难了,小车上的山川河流到底扔在哪里合适呢,柴王爷边走边思索着。恰好这个时候,柴王奶奶因为不放心柴王爷,不知道丈夫跟鲁班斗法怎样了,急急忙忙赶来,探问探问。柴王爷推起小车来,柴王奶奶前边拉着小绊就一路向北,走了一天两天,走了三天四天,怎么也没找到合适的地方。这一天,过了幽州还往北走,前面是山连山、山套山,后面是一眼望不到边的大田,柴王爷停下小车,跟柴王奶奶说:“你看这里山的样子多么好,就是南面短些什么似的,要是把南面再给配上几座山头,那就更好看了。”柴王奶奶说:“你不会把你那几座‘宝贝’山头给放到这里。”柴王爷说:“你别着急,等我瞧瞧地势,布置好了,准能气死老儿鲁班。”说着,他往东南一比划,说:“让龙儿在这儿趴着。”往西北一指,说:“让虎儿这儿蹲着。”柴王爷又从右边竹篓里,掏出月山来,说:“你给日山当个影屏吧。”说着一扔,就扔在日山的南边,变成了月牙似的一座小山,后来人们管都它叫蟒山,又叫屏山。柴王爷和柴王奶奶,打发完了车上的山川河流小车也不要了,一块儿回家去了。柴王爷后来怎样了?不知道了。扔在这里的山川河流还有吗?有的,那正是碧波荡漾,风景秀丽的十三陵水库,现在已成为人们游览的胜地。
五代后周世宗皇帝柴荣,俗称“柴王爷”,他从小家道中落开始经商,在全国各地设立商号,经营瓷器、茶叶、雨伞等生意非常成功。资助养父郭威招兵买马平定乱局,柴荣继承皇位后,南征北战开疆拓土,百战百胜;开拓经济领域市场,以供经商之用;设立官办民用定窑,以满足民需。创立官窑柴窑以供御用;大兴水利,耕者有其田,商者有其行,以富百姓。柴荣称帝后爱民如子,他特命工匠在皇宫雕塑了一尊农夫和一尊农妇的雕像矗立在宫中,他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忘记百姓的疾苦。
从宋元时期开始,柴荣被广大中原地区百姓奉为财神,同时也是矿工、窑工、建筑工、运输业的保护神。从宋元时期开始全国各地兴建起很多柴王庙祭拜柴荣,文献记载的主要有:河北赵州桥柴王庙、河南朱仙镇柴王庙、[2]北京长峪城柴王庙、安徽淮南柴王庙、山西晋城柴王庙[3]、河南赊店柴王庙等。
柴王爷
上一篇:赵述仁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