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鞋批发网 > 知识库 >

北戴河站

来源:运动鞋批发网时间:2023-05-12 11:07:47编辑:运动君

清朝

时期

早期北戴河站

清光绪十九年(1893),唐(山)至胥(各庄)铁路经古冶,滦县延修至北戴河。

光绪二十六年(1900),德国在海滨驻军,为运送给养和军用物资,从北戴河车站至海滨小辛庄修建了铁路支线。

民国3年(1914年),北戴河站铁路支线拆除。

民国时期

民国5年(1917年),北洋政府修建了北戴河车站至海滨海宁路铁路支线,全长9.96千米。初期每年夏季运行,民国23年(1934年)改夏季为全年运行。民国33年(1944年)该线被日本军队拆除。

民国25年(1936年),北戴河站建有旅客站台二座,线路南侧有货物站台一座。

1950年,北戴河站新建售票室、候车室、行李房等,整个站舍仅仅70多平方米。

1988年7月18日,北戴河站第三站台开通,并新建候车长廊一座。

1999年7月1日,北戴河站新建检票大厅、三站台雨蓬投入使用;11月10日,北戴河站大规模改造开工。

2000年7月6日,北戴河站新候车大楼建成使用。

2002年12月8日,北戴河站新行车室建成并投入使用。

2004年11月6日,北戴河站候车大楼前残疾人专用通道建成并使用。

2005年10月,北戴河站以为站台改造,建站20年来第一次停办客运业务。

2006年7月,北戴河站改造完成,正式投入使用。

2010年10月,北戴河站因扩建改造施工,停止客运服务。

2011年1月,北戴河站改工程既有线无柱雨棚整体滑移施工顺利完成;7月,北戴河站竣工使用,7月1日起正式恢复客运。

建筑设计

??设计理念

北戴河站

北戴河站设计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流为主的设计理念及铁道部关于铁路站房设计功能性、系统性、先进性、文化性、经济性的原则,站房上进下出,到发分离,功能流线清晰便捷,候车空间采用大空间,室内灵活隔断,并引入庭院和室内绿化,创造宜人的候车空间,体现绿色环保的理念,节能和可持续发展。

北戴河站建筑造型以地域主义设计理论为指导,力求从本土文化中寻找建筑造型元素,深入挖掘了三晋文化,从传统民居中抽象出设计元素,加以设计手法处理来表达设计意图。

??设计参数

截至2011年7月,北戴河站总体建筑面积6800平方米,三个站台由一个550米长、宽68.6米的无柱雨棚覆盖。站台抬高到1.25米,旅客从车厢可直接步入站台。

整体布局

北戴河站既是区域内外联系的纽带,也是城市内部换乘的节点。北戴河站房主体中心正对站前广场中心,总平面呈0字型展开布置。

北戴河站采用对称式布置,庭院式布局,以广厅和候车厅为中心,东西两侧依次对称布置行包库、车站办公及设备用房、贵宾候车室、售票厅。出站厅设在地下一层,通过连廊与出站地道连接,行包及贵宾均有各自专用的停车场,车站平面功能分区明确,旅客进出站流线清晰。

北戴河站站前广场既有交通集散的功能,同时也是一个景观广场。广场两侧分别规划布置小汽车停车场、出租车停车场及市内公交停车场等,停车场道路环形布置,使人流及车流可以高效地向各个方向疏散。

截至2011年,北戴河站的站场规模为3台9线,途经该站的铁路线路为京哈铁路、津秦高速铁路。

自助购票

截至2011年7月,北戴河站共设有7台自动售票机,并在检票口设电子检票机,旅客可通过自助检票机实现自助检票,快速进站。

便民设施

??无障碍升降梯

截至2011年7月,北戴河站设有无障碍升降梯,供行动不便的人使用。

??残疾人专用通道

截至2004年11月,北戴河站车站候车大楼前设有残疾人专用通道建。

??公交线路

北戴河站的公交车站点位于出站口右侧,可以乘坐公交车到秦皇岛市区、北戴河旅游区、南戴河旅游区、北戴河新区。

序号

路次

起点

终点

开收班

票价

1秦皇岛公交5路海滨汽车站北戴河火车站6:00-18:402.002秦皇岛公交6路秦皇岛火车站北戴河火车站06:00-19:302.003秦皇岛公交802路圣蓝海洋公园北戴河火车站07:00-17:003.00

2001年,北戴河站天桥雨棚工程获北京铁路局优质工程奖(甲级)。

上一篇:盘陀镇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推荐

热门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