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道
杨贵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骑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已到京师。”
荔枝传驿,经由驿道完成。
该驿道线路由长安南循晋子午道,西经西乡县子午镇,南至涪州,全程2000里。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为大家所熟悉,而杨玉环所食的荔枝不大可能是来自岭南。
岭南至长安条件从西京长安至岭南道广州的驿路有两条,一条是经洪州3084里,至吉州570里,至虔州520里,经过大庾岭至韶州350里,最后至广州530里。另一条路线是经江陵府3130里,至岳州府570里,至潭州550里,至衡州460里,至郴州370里,至韶州410里,最后至广州530里。线路过长,即使500里加急传驿,超过了荔枝的保鲜要求了。
气候与交通条件“隋唐温暖期”中除了岭南产荔枝外,当时的四川也能出产荔枝,主要集中在涪州,巴州(今四川巴中),通州(今四川达州)一带。即四川东北部地带,邻近陕西又有米仓道,东有荔枝道。交通条件许可,能够保证荔枝在2日之内运达长安。
保鲜要求白居易曾为一幅荔枝图作序,称荔枝“若离本枝,一日则色变,二日则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
证据《太平御览》载:“妃子生于蜀,好荔枝,南海生胜蜀,每岁飞驰以进,则涪不进久矣。”虽说岭南荔枝好吃,但从道路条件和荔枝的保险要求来看,就算是岭南的荔枝运到了长安也不会比四川产的荔枝好吃。所以很有可能是下级官员欺君了。
从产地分布和交通线路来看,参与四川产荔枝传驿的道路至少两条,其一为荔枝道,其二为米仓道。至今米仓道上都还有古代荔枝种植和相关驿站的地名。
上一篇:窟卢塔族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