阆中机场
1992年8月,阆中机场由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立项。1994年12月,阆中机场正式动工兴建,2001年阆中机场飞行区土石方工程已基本完成后暂停建设。2016年4月开展阆中机场续建。
1994年起,连续3年列为四川省重点工程;
2000年,因为各种原因被迫停工;
2011年,阆中机场续建方案初步敲定。
2014年《川东北经济区规划》(2014—2020年)中提到续建;2014年9月,阆中机场被纳入国务院《长江立体交通走廊规划》(2014年—2020年)。随即,其相继被列入四川省“十三五”规划、国务院《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
2016年1月29日,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2020年),加快建设:成都天府国际机场以及乐山、巴中、甘孜、阆中机场
2016年民用机场建设发展年度峰会上,“十三五”期间四川将新建6座民用机场,阆中机场在列。
2017年四川省西部大开发重点项目前期工作专项补助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阆中市获专项补助资金230万元,包括阆中机场前期研究、阆中古城水环境治理项目前期研究和西充“引嘉入西”水利工程前期工作三个重点项目。
2019年7月2日,四川省发展改革委获息,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批复了四川阆中民用机场可行性研究报告(发改基础〔2019〕1125号),并计划年底前开工建设。
2019年8月7日,阆中机场建设有限公司发布《四川阆中民用机场建设项目招标代理机构比选公告》。9月12日,阆中机场建设有限公司发布《四川阆中民用机场建设工程首次环境影响评价》。
2020年1月1日,阆中机场正式举行开工仪式。
阆中机场
建设历程根据阆中市政府2011年5月16日发布的消息:
日前,从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召开的阆中机场续建项目预可行性研究中间情况通报会上传出消息,阆中机场续建规划设计方案已经初步敲定。该机场将按3C级规划,总"预可"投资近10亿。处于安全考虑和跑道长度的限制,仅能起降波音733、ERJ、ARJ、CRJ等中短程支线客机
该校校长郑孝雍、党委书记朱勇、党委副书记陈大伙、副校长关立欣、吴旭勇、张泽龙,工会主席黄清文、总飞行师徐建民、校长助理李勇军出席"预可"情况通报会,办公室主任罗亚光、基建处处长任红文、空管中心主任廖天贵参加通报会。
方案初步敲定但需微调
阆中机场位于嘉陵江中游右侧的史家梁子,净空条件十分优越。但该项目自1995年开工建设以来,因为种种原因,在经历了两上两下的磨难后,于2000年彻底停工。由于该项目是在原有基础上规划续建,再加之地形、地貌所限,因而机场新增配套工程的布局难度,大大超过了新机场建设。
"预可"情况通报会上,中国民航机场建设集团公司西南分公司项目负责人熊安蓉女士,就三套规划方案的设计理念、优缺点等情况进行说明、讲解后,与会领导围绕机场呈北高南低的纵坡问题、校区布局规划、机库和油库、固定塔台、动力设施位置选择等进行了深入讨论,并形成了以方案三为蓝本,进行修订、完善的意见。
在集中各方意见的基础上,郑孝雍对设计方案的主体合理性给予了肯定。同时,希望设计单位就现有"预可"规划投资和三种解决跑道纵坡问题的预案,做进一步优化,并根据此次讨论形成的意见,对阆中机场各配套工程的布局进行调整、完善,他要求学校相关单位继续做好方案修改、完善的配合工作。
机场功能"训运合一"
作为中国民航的主力高校,飞院是我国民航飞行员的主要来源,其培训能力,事关各航空公司"飞出去"战略的实施,事关航空公司和通用航空业持续发展。因而,民航局对飞院改革、建设高度重视。2009年,李家祥局长来该校调研时强调,飞行学院要做好"以飞为主这篇大文章"。2010年,民航局编制"十二五"规划时又再次强调,"飞行学院要坚持'以飞为主,协调发展'的战略方针,努力达到年培养民航飞行员1600名的规模"。
但是,受现有机场和空域资源等客观因素影响,目前该校自有最大培训能力为年培养飞行员1000人左右。因此,"十二五"期间,着力推进包括再建两个训练分院在内的"6321"工程,进一步扩大训练能力,满足中国民航快速发展不断增长的飞行员需求,已成为飞院的当务之急。阆中机场续建工程,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上议事日程的。
据介绍,飞院与洛阳机场、绵阳机场和已获批迁建的遂宁机场一样,未来的阆中机场也同样具有两种功能:一是作为培养民航飞行员的运行基地,它将与飞院在川内的新津、广汉、绵阳、遂宁机场形成互为关联的训练网络,有利于飞院培训能力和训练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二是作为航空港,它又将承载、发挥航空客运和航空物流功能,助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其功能可谓"训运合一"。
年内完成预可编制和评审
此次预可行性研究中间情况通报会表明,经实地勘测、气象资料收集和征求专家意见等前期准备,阆中机场续建工程项目已经具备了撰写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一切条件,预计最迟在2011年底可以完成预可研编制、评审等工作。
当然,上述工作能否按期推进,还取决于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阆中机场飞行程序设计。目前飞院与民航西南空管局已根据效能优先的原则,达成了委托设计的初步意向。具体合作方式和细节,也在紧锣密鼓地磋商之中。
从最新的"预可"规划方案来看,阆中机场将按3C级规划,跑道长度2300米,加左右各1.5米宽的边肩道,跑道总宽度48米。机场内设有5条快速联络道和一条宽18米、与主跑道等长的平行滑行道。续建竣工后,阆中机场可起降波音737、空客319及以下机型。
另外,阆中机场续建工程还将新增总建筑面积超过6.5万平方米的办公、生活和机库、机务、航务等功能区,续建工程总"预可"规划投资近10亿元。届时,飞院将按年培训300名飞行员的规模配置资源,使之成为功能齐全、建制优化、运行高效的现代化训练分院。
阆中机场续建工程前期准备进入关键环节。12月16日上午,当地政府10多个职能部门负责人齐聚机场工地,与项目可研单位一道,就机场续建可研报告的编制,进行最后“会诊”。“计划投资10亿元的阆中机场续建工程,前期准备工作正加紧进行,按4C级民用机场标准建成后的阆中机场,将以更加便利的空中交通,迎接海内外游客。”阆中市交通运输局总工程师、阆中机场建设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唐卓对记者说。
2014年9月,阆中机场被纳入国务院《长江立体交通走廊规划》,随即,其相继被列入我省“十三五”规划、国务院《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阆中机场的修建,凝结着阆中人太多的情结。早在1992年8月,国务院、中央军委就对阆中民用机场批准立项,接着,国家计委、省计委相继批准其可研报告并批准开建。1994年底,阆中机场开建。后来由于诸多原因,该机场停建。“目前,阆中正积极开拓培育珠三角、东北地区以及东南亚、韩国等旅游市场,地方经济社会建设的发展,令启动阆中支线机场建设迫在眉睫。”唐卓说,阆中机场续建现在已得到国家发改委同意和支持。
阆中古城晋升国家5A级景区后,旅游业快速发展,昔日以成渝两地游客为主的古城旅游触角,渐次伸向陕西、甘肃以及更远的北京、上海、香港、台湾等市场。旅游,呼唤阆中古城与外界的距离通过交通来缩短。作为全国四大古城之一的阆中,将旅游业发展的目标,锁定在创建嘉陵江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上,为此,旅游强市的交通愈发显得迫切和重要。特别是航空,已成为阆中经济社会新一轮发展必须破解的课题。唐卓说,当年,阆中机场建设已完成场内“三通一平”,跑道结构层浇筑完毕,实现工程投资8600万元。这些,都为阆中机场的续建,奠定了极好的基础。
今年以来,阆中多次向国家发改委、国家民用航空局汇报,希望其续建工程以及机场的标准能得到支持。目前,国家发改委及国家民用航空局已原则同意,阆中机场按照4C级民用机场标准续建。与此同时,西部战区空军参谋部航管处和民航西南管理局明确表示支持阆中机场续建。规划占地3000亩的阆中机场,预计总投资10亿元。其建成后,将完善川东北立体交通网络体系,促进川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1]
根据2017年《四川阆中民用机场续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第一次信息公告》,阆中机场飞行区等级为4C,跑道2600m×45m。配套建设航站楼、机场综合业务楼、助航灯光工程、航管、通信、气象、供油、供电、供水、消防救援等辅助设施。本期建设用地2522亩,其中1994年已征地1714亩,新增征地808亩。机场本期工程总投资估算90804.46万元。
根据2019年9月12日阆中机场建设有限公司发布的《四川阆中民用机场建设工程首次环境影响评价》,阆中民用机场建设工程由飞行区、航站区等部分组成。飞行区等级为4C,跑道2600m×45m,目标年起降架次7500架次。近期站坪机位数为8个(6C2D),本期航站楼规模为7000m2。项目总用地151.5hm2。其中1994年已征用地99.59hm2,需新征用地51.91hm2。预计工程总投资约110910万元,按四年时间完成机场建设任务。
阆中机场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四川省民用机场网络,有力提升阆中及川东北地区交通运输能力和应急救援能力,对改善对外开放合作条件,进一步推动阆中古城旅游业发展,促进川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机场建成后,将使南充成为全省除成都、甘孜、阿坝外的第四个具双机场通航的城市,不仅能提高阆中的旅游接待能力,还将与南充高坪机场、巴中恩阳机场、广元盘龙机场等周边支线机场,共同完善川东北立体交通体系,增强川东北旅游整体开发能力及抗灾减灾应急救援能力。
上一篇:冰葱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