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鞋批发网 > 知识库 >

信都镇

来源:运动鞋批发网时间:2023-05-13 14:53:05编辑:运动君

信都镇

清属信都厅。

民国元年(1912年),属信都厅改设的信都县。

民国八年(1919年),信都县治由铺门石城迁治今镇,属苍梧道。

民国十六年(1927年),信都县直隶广西省。

民国十九年(1930年)3月,信都县改属苍梧民团区。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4月,信都县改属梧州民团区。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10月,信都县改属平乐民团区。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3月,信都县改属平乐行政监督区。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2月,信都县与苍梧县改划县界,即由瑶山为起点,向南直达秀安冲,经大柑州而至合水,向下以山南下线,东归信都,西属苍梧。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4月,信都县改隶第二行政督察区。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3月,信都县改属第一行政督察区。

1949年11月26日,信都县解放,治信都,属平乐专区。

1952年8月11日,信都县废省入贺县,为贺县第十二区。

1958年9月,设信都公社。

1980年10月,分设信都镇公社和信都公社。

1984年8月,信都公社撤改为信都乡。

1985年3月,信都乡分设灵峰乡。

1987年1月,信都镇和信都乡合并为信都镇。

1989年,信都镇辖4个居委会、15个村公所、72个村委会。

2011年末,辖大新、东和、县前3个居民委员会,狮峰、新红、北联、北津、马塘、会灵、北源、平龙、两合、祉洞、新兴、福桥、西两、联盟、信联15个村民委员会;下设362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信都镇下辖3个社区、15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大新社区金龙街。?[3]

信都镇区划详情大新社区会灵村新红村祉洞村马塘村联盟村东和社区北源村狮峰村新兴村信联村两合村县前社区平龙村北联村福桥村北津村西两村位置境域

信都镇地处贺州市南部,东接灵峰镇,南邻铺门镇,西连仁义镇,北靠步头镇。辖区总面积260.77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信都镇境内大部为平原,地势平坦,海拔高度40—60米,贺江贯穿南北,低山环绕,北面有大桂山屏障。较大的山有九斗山、马颈顶、金山顶等,海拔550—650米。

气候特征

信都镇地处东经111°43′,北纬23°58′,属信都盆地,地势平坦,海拔高度40—60米,贺江贯穿南北,四周低山环境,北面有大桂山屏障,形成独特的亚热带季风气候。信都气候温润多雨,夏长冬短,年均降雨量为1944mm,年均气温24.4℃,年均蒸发量1271mm,相对湿度20%,全年无霜期332天,给信都镇发展特色农业、林业、水产畜牧业、水果生产及热带和亚热带经济作物带来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自然灾害

信都镇主要自然灾害有冰雹、洪涝、干旱、霜冻等。最严重特大水灾发生在2002年7月2日,损失严重。

水文

信都镇属珠江流域西江水系。

信都镇境内矿产资源主要有链、金、铜、锐、铅、锌、硫化铜、石灰石等。境内有耕地面积39115亩,人均0.49亩。其中水田面积16684.8亩,旱地面积20194.54亩。

2011年末,信都镇辖区总人口6.2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5.5万人。另有流动人口7000人。总人口中,男性32860人,占53%;女性29140人,占47%。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61657人,占99.45%;壮族150人,占0.24%;瑶族131人,占0.21%。2011年,人口出生率15.2‰,人口死亡率6.14‰,人口自然增长率9.06‰。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247.97人。?

截至2018年末,信都镇户籍人口59005人。?

截至2019年末,信都镇户籍人口59359人。

2021年7月,八步区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信都镇常住人口52905人。[2]

综述

2011年全镇财政总收入1.2575亿元,比上年增长19.8%。2011年末,境内金融机构居民存款余额71413万元,比上年增长21%。?

截至2019年末,信都镇有工业企业57个,其中规模以上16个,营业面积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20个。?

农业

信都镇农业以种植大米、花生、蔬菜、龙眼、红瓜子、红薯、甘蔗为主。2011年,农业总产值2.88亿元。水稻播种面积16302.2亩,产量5914吨;红瓜子种植面积15318亩,总产量929吨;红薯种植面积7136亩,总产量1139吨;萝卜种植面积3100亩,总产量1085吨;花生种植面积8509亩,总产量1135吨。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牛、鸡为主。2011年,生猪存栏39470头,肉猪出栏25449头,猪花岀栏37824头;牛存栏5890头,出栏846头;肉鸡存栏4745.45万只,岀栏72.62万只。2011年,水产品总产量1010吨。林业林地面积14.63万亩,森林覆盖面积11.7万亩,森林覆盖率80%,主要种植桜树、马尾松等。农民纯收入1275元,比上年增长12%。?

工业

信都镇建有信都工业开发区,初步形成以铝材、塑料制品、钢材、金属制品等产业为主的工业体系。工业企业33家,企业职工2341人,投资总额6.5亿元。2011年,工业总产值48.7723亿元。?

商业

信都镇设有综合市场2个、猪花市场1个、家禽市场1个。全年引进市外资金5.022亿元,年内实施项目44个、投资10.7376亿元,其中工业项目12个,投资5.75亿元。

语言特色

信都片的语言结构在城区以粤语和土白话为主,乡下流行各种本地话,少部分人说客家话。

民风习俗

端午节信都龙舟比赛

信都人民一向都有着勤劳朴实的美德,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信都有几个大型的年节习俗,如大年初二开始的舞狮舞龙,端午节的赛龙舟,七月初七的饮银河水,中秋节,冬至吃咕噜糍等,最为有名的是每年五月初六的信都龙舟大赛。此龙舟赛,是信都镇传统的民间活动,自乾隆嘉庆年间流传至今。每年的五月初五下午五点到六点,信都的群众都会到河提接“龙船亲”,到了农历五月初六日,信都及毗邻的仁义、铺门、灵峰等乡镇的群众,会自发到信都镇河段的贺江河面上参加民间龙舟竞赛活动,年复一年,从未间断。信都靠近河边的村寨创制龙舟泛舟划游。龙舟的长度大约20米,20座,每座2人,一只龙舟可以坐20到30人,龙舟两旁画有鱼、虾、蟹等图案,船头装上龙头,船尾装上形似龙尾的木舵。划船时,船头击鼓,中间打锣,船尾掌舵,随着鼓声的节奏,水手大力划桨,你追我赶,场面尤为壮观。因为有些龙舟水路较远,当天在信都比赛后返回去比较困难,所以信都两岸的村庄就把比较远的龙舟和人留宿,第二天吃饱饭后再回去,一来二往,相互之间加深了感情,此习俗一直延续至到今天,当地人称之为“龙船亲”。曾有诗人作对赞颂信都当地的赛龙舟习俗:

渡水竞龙舟旌旗云动人若海

南疆歌舞日锣鼓喧天声如雷

镇内公路交通运输发达,洛湛铁路、广贺高速,贵广高铁、国道207线、省道2031线及信(都)封(广东封开)公路在此交汇,形成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网络,是桂东、桂北乃至大西南通往珠江三角洲和港、澳地区的便捷陆路通道。信都距贺州市66公里,北至桂林276公里、西至梧州不足100公里,东至广州230公里。已经建成的广贺高速、洛湛铁路横贯该镇。贺江穿城而过,水路

300吨

货轮可直达梧州、广州、西江各港口。在建的贵广高速铁路、信都至广东长安二级公路均通过该镇。

2012年新的水运规划方案出台,信都段将全部渠化,通航能力提升到500-1000t级船舶标准,这一立体化的交通格局,必定将本镇乃至地区经济带上高速的发展的轨道。

教育事业

2011年末,信都镇有幼儿园16所,在园幼儿1192人,专业人员88人;小学17所,在校生4972人,专业教师269人;初中3所,镇初中学校2所,在校生1896人,专任教师127人;区直属中学1所,在校中、高学生1229人,专任教师58人。

文化事业

2011年末,信都镇有文化站1个,村级文化中心2个;各类图书室30个,藏书4.9874余万册。1997年6月,贺县成立贺县书法家协会信都分会成立。有端南曲艺社、松竹梅艺苑、信都龙舟协会、信都篮球协会、夕阳红文艺队、英姿艺术团、青年舞狮团等业余团体。1958年建成信都公社有线广播站成立,1987年1月,信都镇广播站改称信都,有线电视覆盖率90%以上。

信都镇

医疗卫生

2011年末,信都镇有各级医疗卫生机构1个,门诊部(所)1个;有床位83张,每千人拥有病床1.34张;固定资产总值9.082780万元。专业卫生人员130名,其中执业医师18人,执业助理医师22人,注册护士51人。2011年,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诊疗9.1051万人次。15个村村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6.95%。?

社会保障

2011年,信都镇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627户,人数643人,支岀150万元,比上年增长28%;医疗救助250人次。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546户,人数2993人,支出293万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10人,抚恤事业费支出68万元,比上年增长21%。社会福利支出400万元,比上年增长10%;敬老院1家,床位23张,收养农村五保人员9人。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12791人,参保率100%。

基础设施邮政电信

2011年末,信都镇有邮政局1处,代办所1处。电信企业1家、服务网点2个。?

给排水

1999年投资780万元,建成信都自来水厂,日供水量5000吨,供水覆盖面普及城区及工业区内。?

供电

1976年建成合面狮水电站,装机容量8万千瓦。1968年建成云腾渡水电站,装机容量3750千瓦。?

园林绿化

2011年末,镇区公共绿地28公顷。

旅游资源

丰富的旅游资源。信都镇是广西桂北、桂中、桂东南及湖南、四川、贵州省一部分地区通往珠江三角洲最便捷的交通要地之一,素有“桂东南大门”之称,同时是贺州、苍梧、广东怀集、封开四县(市)边界十多个乡镇的商品集散地。水路100吨货轮直达梧州、广州、西江各港口,筹建中的八(步)灵(峰)高速公路横贯该镇,境内有桂东最大的水电站一装机容量8万千瓦的合面狮水电站和装机容量3750千瓦的云腾渡水电站,镇内设有110KV和3.5万伏覆盖范围11.1MS的两个变电站,建有日供水量1.5万吨的自来水厂。风景名胜有龙门夜月、狮岭回澜等,待开发的风景区沙冲水库水上乐园、合面狮旅游度假村等极具开发价值。

信都镇处在广州——桂林国家旅游专线的中心,距风景旅游区姑婆山和大桂山两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分别为87公里和16公里,待开发的老信都八景:铺门石城天险、凤草长春、台阁云蒸、凤岗文塔;仁义的鱼影江村、龙岩崛古;信都的龙门夜月、狮岭回澜等依然焕发出诱人的魅力,极具开发价值,待开发的风景区还有沙冲水库水上乐园、合面狮旅游度假村等。丰富的自然景观,民族风情和人文景观,借助国际旅游专线的辐射带动,信都镇的旅游业将大有发展前景。

景点介绍

公园内古朴幽雅、景点繁多。独具特色的景点有高台揽胜、五马瀑布、绿林旧地、三鹰潭瀑布、铁索桥、桂山游乐城、民族山寨,还有按三星级标准建造集住宿、娱乐、商务为一体的科技交流中心和掩映在绿荫之中的别墅。

大桂山国家森林公园

大桂山国家森林公园始建于1993年,是广西第一个国家级森林公园。位于湘、桂、粤三省交界处,距贺州市区约30公里,是广州至桂林旅游黄金线(207国道)上旅游资源极其丰富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景区面积约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93%,负氧离子含量为69120/cm3。奇藤异树品类繁多,峡谷、清溪、飞瀑随处可见、是一个天然植物王国和天然氧吧。景区游览线路大部分由木栈道桥贯穿而成,景点上百个。主要景区景点有云栈湖山水实景风情演出、天槽峡谷、巨藤王国、五马归槽瀑布、留羊顶、土匪窝旧址、空中溜索等。

天槽峡谷

长约1.5公里,一路清溪飞瀑一线天,拥有一种幽静,神秘的感觉。

巨藤王国

大桂山国家森林公园内的藤类约有20多种,随处可见,最大的直径约25公分,最长的约3000米,形状更为奇特,有圆形、方形、扁形、三角形等。且部份藤类是国家特级保护的名贵药材,如鸡血藤、扁担藤等。象如此规模的藤类世界,在其它风景区中是绝无仅有的,所以人们将大桂山国家森林公园称为巨藤王国。

五马归槽瀑布

由五条峡谷支流汇集而成,在五马归槽瀑布对面有一条小瀑布,它们犹如牛郎织女遥遥相望,所以也称为鸳鸯瀑布。瀑布高约30米。是桂东地区最高的瀑布,幽深、雄伟而壮观。

留羊顶

海拔1208米。是桂东地区最高的观景亭,这里蕴藏着一段神秘的历史文化传说。在这里可以鸟瞰林海景致,欣赏贺江风光。

土匪窝旧址

解放前夕土匪聚居的地方,门前沟壑纵横,星罗棋布,天然工事固若金汤,易守难攻,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五十年代初期,在解放军剿匪部队多次强烈攻击之下,土匪最终被歼灭。因土匪窝神奇而险峻,至今让人叹为观止。

空中溜索

贺州地区绝无仅有的娱乐项目,跨越公园内的云栈仙湖,有惊无险,让您感受惊险、刺激,体验一番在水上飞翔的感觉。

1996年被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有关部门确定为自治区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自治区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同年被国家农业部定为全国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示范区

1997年被国家体改委等11个部委定为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

1999年被国家建设部评为全国村镇建设先进乡镇

2000年荣获贺州地区小城镇建设“桂东杯”最高奖

2002年被自治区精神文明委评为“文明镇”

2003年10月被自治区建设厅确定为自治区小康示范镇

2001年、2003年2005年连续获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三

第四、第五届市容市貌“南珠杯”优秀城镇奖,

2007年获广西第六届市容市貌“南珠杯”竞赛特别奖.(是贺州历届南珠杯唯一参赛乡镇)

2004年被评为全国重点镇(贺州唯一乡镇,广西61个(多为县城驻地乡镇,非县城乡镇极少))

2006年10月被国家建设部确定为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

上一篇:释迦三尊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推荐

热门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