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源庵
上洋溪源峡谷 位于南平市是国家3A级景区,南平市茫荡山自然保护区的核心景区,上洋村内。距南平市中心仅有3.3公里,现为省级风景名胜的精华景区,面积28平方公里,有峡谷画廊、世外桃源、瀑布大观、龙德寺、中莲花山等景区,已开发景点100多处。溪源峡谷“原始风物天然美,神瀑幽谷甲东南”,“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集“清、幽、
灵、秀、神、奇、险、野”于一体,荟萃山川精华于峡谷之中。有朱熹“溪山第一”和陈立夫“溪源仙境溪源峡谷 桃花山”墨宝。高等植物1300种以上,超过欧洲2倍,其中,在欧洲已绝迹多年的“小叶买麻藤”,在这里却随处可见。国家重点保护珍稀动植物各数十种,专家认为现仍有华南虎存在的可能。
新发现的全国罕见的“中岩瀑布群”,总落差900米,丰水期形成形状各异的108叠瀑布,主瀑落差156米,宽可达40多米。
千年古刹龙德寺,海内外闻名的溪源庵,是朝圣祈梦圣地。溪源峡谷是中国休闲度假、生态旅游、探险揽胜、科学考察的好去处。
峡谷内风光秀丽,景色秀美。两岸石壁对立,怪石嶙峋;峰回路转,山曲水迂;千屏万嶂,绵延起伏;树木森郁,古藤缠绕。十里溪山,有七十二亩、十窟、三十六景,布列在逸龙桥、卧龙桥、步云桥三个景区里。主要有狮子岩、逸龙桥、百竹园、蝙蝠洞、滴水岩、银河瀑、步云桥、溪源庵、萧公洞、凤冠岩等自然景观。溪源峡谷之水,变化多端。有猛浪若奔的激濑,也有汩汩流的细流;有腾空飞泻的瀑布,也有随风飘洒的水帘;有沿崖淌落的岩溜,有潜入于岩的冷泉。山光水色,上下交映,犹如一幅天然水墨长卷。溪源峡谷生物资源丰富。山间可见奇花,罕见的竹木,稀有的动物,名贵的药材。其中有稀有的银杏、长序榆等。珍禽异兽,如娃娃鱼溪源峡谷、红泥鳅、蛤蚧、白山鼠、猕猴和各种蛇、蝶、鸟类等。
上洋村溪源景区内有八个自然村、八个村民小组,人口1748人。森林总面积3万多亩,其中生态公益林18000余亩,毛竹林7000余亩。景区地质地貌气候等状况:属中生界梨山群及侏罗第长
上洋村溪源景区
井火山沉积岩,兼有红砂岩和花岗岩特点。随地质构造运动,形成险峰深壑的断层露头,和怪石嶙峋的峡谷,峡谷全长12.5公里,海拨70米到1100多米。山体以红壤为主,生物富集,森林茂密,属中亚热带阔叶林地带,兼有南亚热带雨林的部分特征,年平均气温19.3℃,气候温湿;景区面积1.1平方公里,年平均降水量1747毫米,日均流水超过3万吨,水质清晰透明,含多种矿物质,色度为一度,属优质生活饮用水,上述种种状况为瀑布群的景观形成创造了理想的条件。上洋村溪源景区十里溪源峡谷风光绮丽,有一十二窟,三十六景,七十二曲,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相映成趣。主要表现在四绝:一是“山绝”:十里溪源峡谷,两岸石壁对立,怪石嶙峋,山曲水迂,千屏万障,绵延起伏,树木森郁,古藤缠绕,有“溪山第一”之誉。二是“水绝”:溪水清澈,变化多端,细流湍湍,激濑奔腾,水帘飘逸,瀑布飞泻,山转溪折,时浅时深,时迂时湍,水声稀奇,小者如莺语,大者若奔雷。三是“林绝”:十里峡谷,森林茂密,有奇花异草,罕见竹木,名贵药材,珍禽异兽。据考察,溪源景区植物种类多达1500余种。四是“萧公文化”:“萧公扶危济困,积善行德,救死扶伤”的高尚品德广为传诵,形成了一种特殊的萧公文化,吸引了当地及周围的市民群众顶礼膜拜,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九日成为众多香客游客的朝圣日,拜谒者多达万余人。
古延平区八景之一的中岩瀑布,座落在溪源峡谷源头。该瀑布上下落差约900米,分为9级,其中落差超过 30米的有6级,最高一级落差达151米,丰水期瀑流超过40米,中岩瀑布发源于茫荡山原始森林,从海拔1300 多米双峰耸崎的溪源大峡谷中飞流而下,明礼部尚书刘璋诗日:“飞流一万丈,界破碧山烟,醉眼朦胧看,长虹饮玉川”, 这里大小10余处,形成全国少有的瀑布群。
古树古寺庙观光区。该景区的寺庙建筑以明清古建筑 为主体,占地400余平方溪源萧公祖殿,溪源下殿,济公庙、老君堂,沿溪有楼、阁、亭,形成有特色的古建筑风格,有民俗风情园的千年古树木对称,美不胜收。
溪源景区属延平区四鹤街道上洋村,位于城乡结合部,地处延平区西北部。位于东经118°06′36″,北纬26°38′17″,东与黄墩村毗邻,西与茫荡山交界,南和延平区杨真区西门桥交界相连。
景区出口有205、316国道和京福高速公路,三条出省铁路在南平交汇,南平与“双世遗”武夷山、省城福州、金湖和桃源洞分别相距100多公里,通讯发达,交通方便。从市区乘车10分钟可达峡谷。玉屏桥下有班车直达景区。
南平是座历史古城和新兴的湖滨城市,有延平湖、九峰山、茫荡山等景点,溪源峡谷还有众多的宾馆、农家饭庄可供住宿。
溪源峡谷的农家饭庄十分有名,其中野生红菇、牛奶根土鸡汤、米粿、糍粑、酸枣糕都非常有名。
农庄模式体验农业休闲,园区在提升农业“吃”的功能上,开发“看”和“玩”的功能,以优美的生态环境为依托,发展高新农产品成果的观赏、品尝和采摘,提供了一个休闲观光、科普
上洋村溪源景区
教育的农业、林业胜地。大家在园区内看到,下村荷田区、耕山队花果山、中岩瀑布樱花观赏园、逸龙桥、桃樱观赏林, 盛果期新鲜的油桃、李、奈、橙、桔、杨梅等挂满树枝,这些水果都可以现场采摘,免费品尝,如果要带出园区的话,按市场价购买,这项农家休闲游的推出立刻受到城里人的欢迎,每到双休日,都有城里人开着私家车来到农业园和水果来个“亲密接触”。民俗文化底蕴品赏区。名人摩崖石刻,有朱嘉题的“溪山第一”,近代陈立夫“溪源仙境”。还有许多近代文人留下的诗句墨。
民俗饮食娱乐区。以举办萧公文化节和萧公诞辰民俗文化的大型活动,可品尝到萧公荤斋美食,形成“森林人家”游、民俗风情、健身休闲度假的饮食娱乐区。
休闲垂钓区。十里清溪天然垂钓区和生态停车场边鱼塘集游乐、垂钓、休闲度假的一体的好去处。
潜在的客源市场。溪源景区为延平近郊保护最完整的自然景区,其水质、山体植被、寺庙保护之完整在全省乃至全国实属罕见。拥有独特地理优势,返朴归真的自然风光,对于当前过惯纷繁生活的城市居民来说是休闲度假、娱乐、旅游的最佳去处。其交通便利,有水泥公路直通景区,城区内有从延平区人民政府广场为起点直通景区旅游专线车,售票入口处设有游人接待
上洋村溪源景区
中心、内有生态停车场占地13亩,可停靠100余辆车。东与正在建设的浦南高速公路连接,西与京福高速公路相通,水路可从延平区延福门码头乘船往返福州、厦门、长乐等,铁路全国各地游客可到南平站转旅游专线车直达。南平市延平区城区有30多万居民,再加上邻近县市、农村、省内外,海外香客。因此客源丰富,潜力巨大。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上洋村农民自费集资办旅游,几年来投入资金200多万元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现拥有一个招待所,能容纳250人会餐的大食堂,一个120多平方米的会议室,一间卡拉OK厅,安装了程控电话,解决了游客食宿、娱乐、通讯等问题,满足单位召开各种类型会议的要求。旅游卫生系统较健全。道路建设有重大突破,铺设水泥路面4.2公里,开凿通天岭路面,降坡14米,路途比原来缩短了300米。而且形成以溪源农家为龙头的旅游、饮食、住宿、娱乐、休闲为一体的“森林人家” 41家,日接待游客饮食1400余人次, 有550张床位,日接待游客住宿550人。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为进一步开发溪源旅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体验农家生活: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品农家乐,到农家厨房亲身体验小磨豆腐、舂米、参观水车。游客可直接品尝当地水果、土鸡、土鸭、土菜、森林菜等,以及能够吃到我国传统手工制作包米果、糍粑、米冻、煎果、芋果,可尝到天然红菇, 饱尝地方土菜、民俗风情、自然风光,品尝价值极高。
溪源景区内有瀑布大观园和民俗风情园,溪源峡谷十里画廊十八景、三十六洞、七十二曲,内有百竹园、烧烤城、漂船、碰碰车、体能乐园,主要有奇山、怪石、天然洞穴、动、植物、十里清水, 是避暑、度假、浏览之胜地,已成功申报评定省级风景名胜区。
筹建一条漂流河道, 入溪源售票处以下水面,河面较宽、较深,而且连续有三个水窟,到下洋自然村溪水水面长3.5公里,可整治筹建一漂流水道,设码头,搞好溪两岸的绿化彩化,购置橡皮筏或自制竹筏,增加水上漂流项目。
整治溪水河道,清理淤积泥沙和垃圾,使溪水更加清洌。还可沿溪选定地点,采用溪中卵石构筑几处低坝,拦住一些溪水,形成有些小落差的较大水面,为游客提供戏水场,增加旅游情
上洋村溪源景区
趣。石壁、石崖上的岩溜、飞泉石可能也进行适当整理,以增加观赏效果。发展农业示范中心。一方面,牢牢把握住农业高新技术的引进,以高新技术为灵魂,引进高科技人才,研发、孵化农业高新技术极其产品,另一方面,将农业科技成果辐射到农村大地,大力发展农业休闲观光游,形成一个一、二、三产业互动的现代农业园区,带动农民增收,让农民实实在在地尝到科技兴农的甜头。
“农家乐”旅游迎合了现代人回归自然的需求,给人以内心的宁静和怡然。如边吃饭边看电视的这种悠闲自在,想是在无忧无虑的童年才能体会到的感觉,在现在城市的快速节奏的生活状态中,根本不可能体会到。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项目,“农家乐”旅游在很多地方还停留在提供餐饮和住宿的低层次水平上,在挖掘民俗和“农家乐”的参与性等方面还大有潜力。规范管理,提升品牌,是“农家乐”旅游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从目前我区发展乡村旅游的经验看,发展乡村旅游好处多多。一是推进城乡统筹,为农民提供许多就业岗位,农民通过就地打零工、办旅馆、摆小摊、开饭店、加工纪念品等途径,解决就业;二是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三是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副特产品就地消化,进一步刺激农民种养积极性;四是城乡互动,互相学习,加深了解,促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虽然这些年来乡村旅游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暴露出来的问题也值得业内人士关注,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一些乡村旅游的基础设施不到位,交通、通讯、住宿、餐饮、卫生等方面硬件设施欠缺;二是随着现代游人对环境要求越来越高,以及“追新”观念影响,一些传统乡村游景点的服务水平和服务手段显得落伍;三是在市场开发方面,一些地区急功近利,无规划,盲目开发,对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造成破坏。总体而言,乡村旅游面临升级提档的压力[1]。
上一篇:残友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