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汉县第二中学
宣汉,一个古老而神奇的巴人文化名城,一个令人神往的红色旅游大县,一个资源无穷的天然气化工基地。在这人杰地灵的土地上,孕育了教育界的一颗明珠——宣汉县第二中学。宣汉县第二中学创建于1978年,建校来三迁校址:1978年8月建校时,设在县农场农校,1979年9月迁至县城解放路小学(现东乡一完小内),1986年迁至现址县城石岭中路。三易校名:1978年名为“宣汉县城关中学”、1985年10月更名为“宣汉县东乡中学”,1991年更名为“宣汉县第二中学”。学校三易校名四迁校址促成了学校发展实现了三大跨越:1978年为东乡镇初级中学,1991年成为宣汉县普通高中,2004年升格为达州市示范性高中。
学校占地面积87.9亩,建筑面积25911平方米。拥有标准的运动场,宽敞的教学大楼、合格的学生食堂和优雅的学生公寓;配备了功能齐全的实验室、语音室、图书阅览室、网络信息室等,特别是校园网络的开通、校园电视台的建立、远程教育扶贫示范项目的实施,奠定了学校现代化、信息化发展的基础。
学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领导勤政,教师勤教,学生勤学”的良好氛围已经形成。学校以“团结、勤勉、求实、奋进”为校训,以“让所有学生在这里都能得到发展”为育人理念,坚持“依法治校、民主理校、科研兴校、质量强校”,夯实普通教育,狠抓艺体教育,力求管理出效益,科研促质量,艺体创特色,探索出了一条“突出艺体”的办学新路。
自2006年创建为达州市一所少年军校以来,学校坚持“以军促德、以军促智、以军促体、以军促美”的育人思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养成教育为基础,以少年军校活动为载体,组织开展了军事训练、国防知识竞赛、军校学员成人宣誓、少年军校模拟法庭、远足拉练红色地等一系列国防教育活动,改变了过去的教育仅局限于课堂上和校园内说教的传统模式,促进了学生健康、活泼地发展,发挥了少年军校育人优势。
学校造就了一支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工作作风硬的师资队伍,截至2018年,有中学高级教师42人,中学一级教师86人,有17人完成了研究生课程学习;有全国优秀教师2人,省级教师1人,省级优秀教师7人;省市县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23人。近五年,教师发表教育教学论文500余篇,获奖372篇,编写教育教学专著25本;在教育教学竞赛中,教师获省级以上奖励18人次,市级42人次,县级156人次。
学校校风优良、学风淳厚,教学质量稳步上升,捷报频传,先后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多名,该校毕业的刘勇、何林峰、彭力等20多人获得或正在攻读博士(博士后)学位。特别是学校艺体教育屡创佳绩,艺体高考上线人数连续13年位居全市前列,在省、市、县各类艺体竞赛中获团体名次28次,单项奖600多次,70多人达到国家二三级运动员标准。该校高97级学生胡波以1分59秒的成绩勇破800米省纪录,被四川师范大学特招;高2000级学生向甜已在《走进喜玛拉雅》、《香格里拉》和《红楼丫头》等多部影视剧中扮演角色并获得好评。高2001级王丽、初2003级王雪飞、高2006级王艺薇、初2008级王于兰先后获得达州市“十佳小歌手”称号;高2004级柳继强获“省十佳新人歌手”称号,被四川音乐学院特招;高2006级龚建军的美术作品《未来的太空》参加联合国教科组织举办的“和平?环保”(简称PHE)国际大赛获一等奖,学校组建的女子排球队代表达州市参加四川省第十届田径运动会获得第八名。该校2017级高一新生龚杨杰获得过达州市书法艺术一等奖。
该校是全国卫生单位,全国培养体育后备人才试点学校,四川省贫困山区艺术实验学校,四川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四川省少年军校学校,达州市示范性普通高中,达州市依法治校示范学校,达州市校风示范学校,达州市模范职工之家,达州市五四红旗团委;宣汉县文明单位、宣汉县教育教学质量单位等。
1978年,建校来四迁校址。
1978年8月建校时,设在县农场农校;1979年9月迁至县城解放路小学(现东乡一完小内);
1986年迁至东乡镇石岭路鹰嘴梁61号;
2017年08月高中部迁至现址东乡镇学苑街;
2018年7月高初中部分别建制,初中部为“宣汉县第二中学城关学校”,高中部为“宣汉县第二中学”(2019年09月获得上级文件批准独立建制)。
三易校名:
1978年名为“宣汉县城关中学”
1985年10月更名为“宣汉县东乡中学”
1991年更名为“宣汉县第二中学”。
学校三易校名四迁校址促成了学校发展实现了三大跨越:
1978年为东乡镇初级中学;1991年成为宣汉县普通高中;2004年升格为达州市示范性高中。
2013年6月,获得成都军区国防生源基地授牌。
上一篇:邻家有女初长成小说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