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鞋批发网 > 知识库 >

马志明大保镖

来源:运动鞋批发网时间:2024-03-10 11:24:32编辑:运动君

马志明的大保镖的台词

乙:啊,这回我们说段相声。甲:我们中国的文学呀,特别的深奥。乙:是啊。甲:中国的武术特别的深奥。乙:哎,过去是保卫祖国,现在也是锻炼身体呀。甲:提起文学来呀,我比较差一点儿。乙:噢?没什么研究?  甲:要提起练武来。乙:更差点儿喽?  甲:那我还是一位练家子。乙:谁呀?  甲:我呀。乙:您是一练家子?  甲:哎。乙:练吧,练吧。这脑袋都练得跟枣核模样了还练哪?  甲:怎么?你说我长得比较瘦一点?  乙:哎,干吗比较瘦一点啊?您这都够瘦的啦。甲:您说我长得瘦?  乙:哎。甲:你不懂。乙:啊?  甲:练功夫不在胖瘦。乙:是啊?  甲:哎!愣让它筋长三寸,不让它肉厚三分。乙:那是为什么呀?  甲:筋长有用,肉厚体沉。乙:噢!  甲:讲究是真人不露相,露相不是真人。乙:惟独您,也露不了相。甲:冲你,今天我露一手。乙:露一手?打趟拳?  甲:不!露一手气功让你看看。乙:气功?  甲:哎。乙:这我可得开开眼。甲:注意呀。乙:这干吗呀?  甲:就我这胳膊,你怕不怕?  乙:还得捧着他点儿。我还真怕。甲:不单你怕,连我都怕。乙:你怕它什么呀?  甲:我怕它折啦。乙:赶紧放下来吧。我怕它折了那骨头扎着我。甲:我练的是兵刃拳脚。乙:兵刃是什么呀?  甲:刀、枪、剑、戟、斧、钺、钩、钗、鞭、锏、锤、抓、镗、棍、槊、棒、拐子、流星。什么带钩儿的,带尖儿的,带韧儿的,带刺儿的,带峨眉针儿的,带锁链的,扔出去的,勒回来的。我是样样——  乙:精通?  甲:稀松。乙:哎……稀松啊?稀松二五眼哪?  甲:样样精通。乙:哎,得精通。甲:你要不信的话,这么办。十八样兵器,你把它拿来,一样一样我把它——  乙:练了。甲:拳脚分为两种,  乙:哪两种啊?  甲:内家拳、外家拳。乙:这个内家拳是?  甲:无极、有极、太极、两仪、四象、形意、八卦。乙:外家拳呢?  甲:少林谭腿、大洪拳、小洪拳、八仙拳、地趟拳、小架子猴拳。我练的是猫纵、狗闪、兔滚、鹰翻、蛤蟆蹦、骆驼纵。乙:这功夫全没瞧见过。甲:内练一口气,外糙筋骨皮。乙:内练一口气?  甲:东方朔《洗髓经》,达摩老祖《易筋经》。乙:外糙筋骨皮呢?  甲:金钟罩、铁布衫儿、朱砂掌、棉砂掌,这功夫怎么样?  乙:太好啦。甲:我不练。乙:不练?不练你说它干吗呀?  甲:我练的功夫啊,在这儿哪。乙:头顶上?  甲:对。这叫“贯顶”。乙:噢,油锤贯顶。甲:油锤怎么贯顶啊?  乙:脑袋上顶块石头。旁边儿站一人,拿一大锤子,“啊!开!”就这一下,那石头粉粉碎了。脑袋,纹丝不动。甲:那叫什么呀?练功夫?那叫玩儿。乙:玩儿?有那么玩儿的吗?  甲:我不练那个。乙:您练什么呢?  甲:我练的是“火车贯顶”。乙:火……这火车怎么贯顶啊?  甲:拿我这脑袋,撞那火车。乙:哎哟,还得上车站里边去,拿脑袋“咣咣”撞!人家要说开车了,您赶紧躲开。甲:站里边儿?不,开着!  乙:开着?  甲:哎。扩展资料:《大保镖》演员表:1、马志明马志明,1945年7月14日(农历)出生于天津市,相声演员,国家一级演员。相声泰斗马三立先生长子。被喜爱他的观众们尊称为“少马爷”。1945年农历7月14日生于天津,受到家庭影响,自幼喜爱相声和戏曲。1957年考入天津戏校学武花脸。1962年调入天津市曲艺团,正式开始说相声。“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受迫害,下放农村,积攒了深厚的相声功底。20世纪80年代由相声大师侯宝林先生代收师弟,拜已故相声前辈朱阔泉为师。马志明为人耿直,不弄虚作假,为人低调,传统艺术功底深厚,深得“马氏相声”的真髓,形成了不温不火、不急不躁、不喊不叫、不荤不咸的艺术风格。听众听了他的相声会回味无穷,形成了独特的马氏韵味。作品能令小儿不哭、病者笑颜。文武全才,堪称文哏大师和武哏有史以来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代表作有《大保镖》、《地理图》、《论拳》、《报菜名》、《文章会》、《开粥厂》、《卖挂票》《纠纷》、《五味俱全》、《黄袍加身》等。马志明先生是当今相声界辈分最高的演员之一,属于宝字辈演员。2018年5月,被评定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黄族民黄族民,1950年出生于天津市,相声演员。人称“大黄”,师从马志明。原是天津中央制药二厂从事宣传工作的干部,本身就是相声爱好者,1987年马志明与谢天顺裂穴(结束搭档关系),黄族民开始追随马志明说相声,经过马志明的悉心指点,1988年起正式为马志明捧哏。

马志明的《大保镖》里有这麽一句话...

在哥俩儿被山贼截住后,他哥哥拉屎了,接下来马志明说了一句:“哥哥,怎么这么臭啊?” “我哥哥说:"念疃,抛闪了".

念喘 抛闪 就是吓得拉屎的意思 是老时的黑话


念疃(tuan3):别说话,别出声。在刘宝瑞老先生的单口《扎针儿》里面就出现过:“师父,我瓤了……”“念着!”

抛闪:拉屎。和上面的“念疃”一样,都是过去跑江湖的黑话,行话叫“坎儿”,所以才有大黄下面的一句腻缝儿:“行啦,别调坎儿啦!”


上一篇:咸湿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推荐

热门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