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纪录片
我国原始农业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我国原始农业是以刀耕火种,为原始农业的耕作技术。当时的人们靠着智慧发现了使用大型磨光石刀、斧子,开荒耕地。后来古人又把磨平石耜加大宽度延长,在通过钻上木头制作的木柄,来用途于民间田地的农作物配土工具。此外,还有改进了的骨耜和双齿木耒。到了龙山文化发展后期,又出现了用人拉的三角形石犁。此工作用具不仅提升了农作物效率,也是预示着经济发展的演变。包括陆续出土有各式的石助、蚌脚和其他器材料,这是中耕除草的农具典型代表。随着农作物工具的演变越来越完善,说明了当时的田间管理有了改善,而在后来的古书文言文考证记载,在长工下游发现有水利灌湖的遗迹,这是适应稻作的特点。因此可以看出,中国的农业尤其是粮食代表,都开始诞生于此地,为后来其他的地区传播带来了借鉴意义。中国原始农业除了刀耕火种(砍伐烧尽)、斜耕外,还经历了末耕的萌芽。因为在农牧业农业产品发明之前,古人通过采集森林植物,果实、河间打渔猎活动中,来维持生活的主要食物摄入来源。所以很大程度上,古人祖先们的生活依赖于大自然的馈赠。只有在农业出现之后,人们才改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他们从一小块土地上获得的食物,和在更大的土地上采集和狩猎所获得的食物一样多。人们只有在农业生产实践中运用生物繁殖的知识,才能靠自己的活动繁衍自然产物,找到更加稳定可靠的温饱来源。从那时起,人们在自然界做出了一些主动。因此,农业很快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生产部门。随着农业的逐步发展,人们除了满足生产者自身的需要外,还可以生产剩余的粮食。这时出现了城市,农牧业与手工业的分工,特别是脑力劳动要从体力劳动中分离出来的物质基础。农业的出现是一个划时代的大事件,它是文明的基础。
原始农业兴起的意义
初一历史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2《原始的农耕生活》电子课本+教学视频+知识点+图文解读+同步练电子课本视频讲解知识点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我国古代关于农耕的传说:(1)伏羲氏:结网捕鱼,创立八卦;(2)神农氏:教民播种,尝遍百草。一、半坡人的生活和河姆渡人的生活:原始居民半坡人河姆渡人距今年代约6000千年约7000千年生活地区黄河流域的陕西西安长江流域的浙江余姚房屋样式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干栏式房屋生产工具磨制石器、制作骨器、角器等磨制石器,如骨耜;原始农业(种植作物)种植水稻种植粟原始畜牧业(饲养业)饲养猪、狗饲养猪、狗和水牛原始手工业制作彩陶;会纺织、制衣制造陶器、玉器、乐器;会雕刻二、原始农业的发展1、兴起时间:约公元前7000年至公元前5000年。2、兴起地区:黄河、长江、淮河等流域;3、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4、意义: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比较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的异同:不同点①地理位置不同:半坡人处于黄河流域,河姆渡人处于长江流域;②种植的农作物不同:半坡人种植粟,河姆渡人种植水稻;③建造的房屋不同:半坡人住半地穴式圆形房屋,河姆渡人住干栏式房屋;④制作的彩陶艺术风格不同。相同点①都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的繁荣时期(都处于原始社会后期);②原始农业和原始畜牧业发展;③都会建造房屋,过定居生活;④都使用磨制石器;⑤都会制造陶器影响农耕文明的发展导致剩余产品的出现,进而出现了贫富分化和私有制,最终促使国家出现。从原始社会到阶级社会,这是历史发展的巨大进步。看图:课本第6页半坡居民原始复原图和第8页河姆渡居民复原图:(1)河姆渡原始居民为什么要建造干栏式房屋呢?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因为南方地区潮湿温热,既能通风防潮,又可防蛇虫之害。(2)半坡原始居民为什么要建造半地穴式房屋?半坡人生活在黄河流域,气候干旱寒冷,风沙大,居住半地穴式房屋,既可以抵风挡雨,又可以保暖。(3)两种房屋结构的不同,是由什么决定的,说明了什么?是由不同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决定的。说明当时的人们已经能够与自然协调发展,已经能够适应自然环境。(4)从中得到什么启示?人类的生产生活必须要顺应大自然的规律,做到因地适宜、科学合理。图文解读同步练习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一.选择题(15小题)1.通过考古发掘资料表明,原始社会末期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情况。其主要判断依据是()A.墓葬中是否有玉器B.随葬品中是否有陶器C.随葬品中是否有磨制石器等生产工具D.随葬品的多少2.在大汶口晚期的墓葬里,考古学家发现:有的墓随葬玉器等精美工艺品和日常器物多达百余件,有的墓却一无所有。这种现象表明()A.个人对随葬品的爱好不一样B.各地的风俗不一样C.家里收藏的玉器多少不一样D.出现了贫富分化3.考古挖掘发现,半坡遗址有密集的房屋、贮藏用的窖穴和饲养牲畜的圈栏。据此推断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是()A.刀耕火种 B.游牧渔猎C.农耕定居 D.铁犁牛耕4.中国农业历史悠久,早在古代就形成了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南稻北粟”生产格局。这种格局最早形成于()A.原始农耕时代 B.夏朝C.商朝 D.西周5.假如假期中你要去参观半坡遗址,应该购买去哪的车票( )A.北京周口店B.山西大同C.陕西西安D.云南元谋6.下列这些现象中,原始农业出现的重要标志是()①家畜饲养②磨制工具③农作物的出现④城市的出现⑤聚落。A.①②③⑤ B.②④⑤C.①③④ D.②③④⑤7.中国农业历史悠久,早在古代就形成了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南稻北粟”生产格局。这种格局最早形成于( )A.原始农耕时代 B.夏朝C.商朝 D.西周8.“稻花香里话丰年”。据考古发现,下列原始居民中最早栽培水稻的是()A.北京人 B.河姆渡人C.半坡人 D.山顶洞人9.央视热播的《舌尖上的中国2•时节》展现了不少中国传统美食的生产、加工工艺。假设该剧组想拍摄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专题片,你认为最符合他们拍摄要求的外景地点()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C.河姆渡遗址 D.半坡遗址10.河姆渡原始居民所处的长江流域气候湿润,草木茂盛,兽较多。因此,最适合他们居住的房屋样式是()A.洞穴 B.干栏式房屋C.搭上草棚的水井D.半地穴式房屋11.“周围一带系沼泽地,建造住宅时,先打下1米长木桩,……其后于地梁上铺设10多厘米厚地板,……其下可用来豢养家畜。地板上为起居住室。”从材料可以推断出所反映的原始人类应该是()A.元谋人 B.北京人C.河姆渡原始居民 D.半坡居民12.下列人类遗址中,对研究我国北方原始农耕文化帮助最大的是()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半坡遗址 D.河姆渡遗址13.据考古发现,半坡远古居民已经能够()A.种植水稻 B.种植粟C.建造干栏式房屋 D.使用青铜器14.央视热播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从最平凡的米饭,到普通的青菜,到各种山珍海味……‥不管是在哪一地方,蔬菜都是人们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食佳肴。以下远古人类中最早种植粟和蔬菜的是()A.北京人 B.山顶洞人C.半坡居民 D.河姆渡居民15.半坡聚落和河姆渡聚落属于典型的农耕文化,根据所学,下面哪项不是农耕文化的特点( )A.会建造房屋,定居生活B.会种植庄稼,经营原始农业C.会建造船只,海上活动兴盛D.会饲养家畜,以备不时之需二.材料题(共6小题)16.古为今用: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人类发展的追求之一。根据提示,完成下列探究学习。材料一:距今约六七千年前,居住在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原始居民,已经普遍使用磨制石器。那时候人们已经懂得种植水稻、粟和蔬菜,饲养家畜和家禽,有稳定的食物来源,人们再也不必像过去那样四处奔波,开始了定居或半定居生活。材料二:黄河流域一带的原始居民的房屋,多数带有伸出室外的斜坡或台阶的窄长门斗,室内中央均设有火塘,可用于炊煮和取暖。材料三:长江流域的原始居民的房屋,分上下两层,特点是提高房屋的底板,以利用下部空间,上层住人,下层喂养牲畜和堆放杂物。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回答,当时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分别生活着哪一原始居民?他们使用的陶器如图二、图三所示,请对号入座,写出陶器所属类别。(2)材料一中水稻和粟分别是由我国哪一原始居民种植的?(3)从材料二及所学可知,黄河流域原始居民的住房是什么样式的?图片几反映了该住房的结构特点?(4)从材料三及所学可知,长江流域原始居民的住房是什么样式的?图片几反映了该住房的结构特点?(5)由材料可知,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居民所居住的房屋结构明显不同,主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6)结合材料一,说一说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有哪些?1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白虎通》料二(他们)已经创造了一种木构房屋。木桩插入地下,上面用木板等拼接成屋,这种住宅十分别致,基础全系桩木构筑。铺设地板,地板上立柱、架梁、敷椽、盖顶……这是中国最早的木结构建筑。﹣﹣《七千年前的奇迹》材料三彩陶精美,画纹亦多珠。或则呈人面,或则呈双鱼。农耕既普及,人群已群居。护壕深二丈,其广亦相如。何奈遗址中,独不见文书。﹣﹣郭沫若(1)材料一中“制耒耜,教民农作”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据材料分析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他们”应该属于哪一个原始居民?房屋属于什么类型的房屋?(3)材料三是郭沫若对哪一原始居民生活的描述?“农耕既普及”中描绘的原始居民耕种的是什么农作物?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2.D;3.C;4.A;5.C;6.A;7.A;8.B;9.C;10.B;11.C;12.C;13.B;14.C;15.C二.材料题16.(1)黄河流域的原始居民:半坡居民;陶器类别:彩陶。长江流域的原始居民:河姆渡居民;陶器类别:黑陶。(2)水稻:河姆渡居民;粟:半坡居民。(3)半地穴式房屋;图四。(4)干栏式房屋;图一。(5)所处自然地理环境不同。(6)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磨制工具、聚落出现(定居生活)。17.(1)出现了原始的农耕;原因:人类在长期的采集、狩猎生活中熟悉了动植物的习性,逐渐学会了栽培农作物和饲养动物。(2)河姆渡居民;干栏式房屋。(3)半坡原始居民;粟。版权说明:本图文、音视频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告知删除。
上一篇:天使的心跳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