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大兄
《唐山大兄》李小龙:打出中国功夫!
李小龙最大的优点就是执着。如果有一件事情可以让你每天在吃饭、睡觉、洗澡、上厕所的时候都不停地惦记着,那么你一定能做出非凡成就。但李小龙最大的缺点就是不懂得谦虚,自信到了狂妄的地步。虽然他有狂妄的资本,但他的这种性格必将给他的家庭带来隐患。李小龙的儿子李国豪后来在拍电影的时候遭人暗算,我猜测应该多半是因为李小龙的儿子受老爸的性格影响而得罪人的结果。 但剧中给我触动最大的人物却是李小龙的师傅叶问。他对道德原则的坚持近乎苛刻,他要求徒弟绝不可以撒谎,同时对于自己的错误也能勇于反思,真可谓是大家风范。 另一个让我非常欣赏的人物是嘉禾电影公司的老板许文怀(真名邹文怀)。许老板以德服人,多次以自己的宽容和真诚感动了李小龙。可见,人格魅力才是征服牛人的不二法宝。还有,当黄黎导演跟李小龙在拍摄《唐山大兄》发生矛盾的时候,许老板巧妙地对黄黎说:“其实小龙说的跟你的想法是一致的,你可是香港公认的大导演!”(借力打力的太极式劝解) 事后又去找黄黎,安抚说:“你作为一个有名的大导演,今天片场遇到分歧的时候居然还能听得进去别人的意见,容忍下来,你的这个雅量,在香港演艺圈都找不到第二个。” 可见许文怀对下属情绪的管理能力真是太高明了。一般的老板都是基于道理的管理,而许老板是情理并用,所以,作为领导他更是技高一筹。从这儿也可以看出中国人的做事准则是“合情、合理、合法”。注意这三者的顺序,中国人最看重情,其次才讲理,实在没办法了才诉诸法规。作为企业领导人,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不断调整每个下属的情绪,让他们每个人都处在快乐和兴奋当中,这样才能高效率地完成任务。小龙最大的优点就是执着。
李小龙的唐山大兄为啥是唐山 不是别的地名?
唐山指的是中国。
唐山原指“大唐江山”,是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华侨对祖国故乡的习惯称呼。当年渡海到台湾的人代称“唐山人”,“唐山过台湾,心肝结成团”记录了祖先从大陆漂洋过海到台湾的情景和心情。台湾人称大陆移民到台湾开基为“唐山过台湾”。尽管斗转星移,岁月流逝,侨居世界各地的华人却世代相传:“记住我们的祖先来自唐山!”时至今日,台湾同胞从没有人会忘记:“自己的根就在海峡彼岸。”
这里应特别指出,在中原人历代南迁中,发生在唐初与唐末的两次向闽越的大移民,在迁民史上占有突出而重要的位置。其规模声势之浩大,迁徙目标之集中,入居地区之广阔、其后裔日后播迁台湾和海外数量之庞大,影响之深远,都是空前乏后的。唐代盛时,声誉远播海外,所以他们移居台湾以及东南亚和欧美各地的后裔,便以“唐人”自称。
李小龙1971年上映的电影《唐山大兄》即取自其义。唐山大兄的真名叫郑潮安,生活在早期的泰国。他来自唐山(华侨对中国的别称),为反抗当地恶霸压迫华侨而业绩非凡,旅泰华侨尊称他为唐山大兄。
日本仙台藩浪人林子平(公元1738年-1793年)所著《海国兵谈》曾有:“(西方各国)因有良策治世与友邻和睦,各该国内绝无同类相残,此乃日本与唐山(中国)之所不及”。
上一篇:庞龙两只蝴蝶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