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rlington
达林顿管工作原理详解
达林顿管就是两个三极管接在一起,极性只认前面的三极管。达灵顿晶体管(又称达灵顿对)是结合两个双极性晶体管的装置。如此,第二个晶体管可进一步放大第一个晶体管已放大的电流,可节省空间并得到很高的增益(β or hFE)。市面上已有集成电路形式的产品,但以两个单独的晶体管组成的达灵顿对依然常见。历史 达灵顿对是由贝尔实验室的雪梨、达灵顿所发明,他的专利涵盖了单芯片中具有二到三个晶体管的电路,而不是任意的晶体管数,因为,这将涵盖到所有现代的集成电路设计。相关电路 加入互补晶体管(包括一对NPN及PNP晶体管)的类似设计称为西克对(Sziklai pair),又称为互补达灵顿对晶体管。达林顿管原理达林顿管是一重复合三极管,他将两个三极管串联,第一个管子的发射极接第2个管子的基极,所以达林顿管的放大倍数是两个三极管放大倍数的乘积。所以它的特点是放大倍数非常高,达林顿管的作用一般是在高灵敏的放大电路中放大非常微小的信号。如大功率开关电路。在电子学电路设计中,达林顿接法常用于功率放大器和稳压电源中。达林顿管复合管组成原则在正确的外加电压下,每只晶体管均工作在放大区。第1个元件的集电极电流或射极电流作第2个元件的基极电流,真实电流方向一致。等效晶体管的类型是第一个原件的类型
达林顿管是做什么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如下电路图所示?
达林顿管其实就是两个三极管复合成的,相当于一个三极管,但比一个三极管的电流放大倍数大了很多,提高了电流驱动能力。你的图是ULN2803的简化图,内部相当于是8个非门,其实就是8个达林顿管,相当于8个NPN三极管,其作用是反相放大的,一般用来驱动大电流的负载,如控制继电器、电灯等,所以,用了8个非门来表示的。看下面这个图就明白了。这是ULN2003,内部是7个达林顿管(比ULN2803少一个达林顿管),可以看出来,每个达林顿管是两个三极管组合起来了,相当于一个NPN三极管。IN端加控制电压,OUT端接负载,输出是低电平有效。原理:达林顿管是一重复合三极管,他将两个三极管串联,第一个管子的发射极接第2个管子的基极,所以达林顿管的放大倍数是两个三极管放大倍数的乘积。所以它的特点是放大倍数非常高,达林顿管的作用一般是在高灵敏的放大电路中放大非常微小的信号。如大功率开关电路。 扩展资料:复合管组成原则 :在正确的外加电压下,每只晶体管均工作在放大区。第1个元件的集电极电流或射极电流作第2个元件的基极电流,真实电流方向一致。等效晶体管的类型是第一个原件的类型。达林顿管的典型应用1、用于大功率开关电路、电机调速、逆变电路。2、驱动小型继电器利用CMOS电路经过达林顿管驱动高灵敏度继电器的电路,如右上图所示。虚线框内是小功率NPN达林顿管FN020。3、驱动LED智能显示屏LED智能显示屏是由微型计算机控制,以LED矩阵板作显示的系统,可用来显示各种文字及图案。该系统中的行驱动器和列驱动器均可采用高β、高速低压降的达林顿管。图2是用BD683(或BD677)型中功率NPN达林顿管作为列驱动器,而用BD682(或BD678)型PNP达林顿管作行驱动器,控制8×8LED矩阵板上相应的行(或列)的像素发光。应注意的是,达林顿管由于内部由多只管子及电阻组成,用万用表测试时,be结的正反向阻值与普通三极管不同。对于高速达林顿管,有些管子的前级be结还反并联一只输入二极管,这时测出be结正反向电阻阻值很接近,容易误判断为坏管,请注意。4、判断达林顿管等效为何种类型的三极管:首先看看第一只管是什么类型的,第一只管是什么类型的,那么这只达林顿管就是什么类型的,与第二只无关!更加重要的是,要判断两个晶体管能否形成达林顿管关键要看电流,如果工作电流冲突,则不能构成达林顿管结构。也可以根据PNP或者NPN管的标志来判断,其实本质上三极管上所标的箭头也是其工作电流的流向。达林顿三极管具有高电流增益!电压增益约等于1,高输入阻抗、低输出阻抗和开关特性好等优良特性所以被广泛应用在大功率开关、电锤驱动、脉冲电动机驱动和电感负载开关。达林顿电路有四种接法:NPN+NPN,PNP+PNP,NPN+PNP,PNP+NPN前二种是同极性接法,后二种是异极性接法。NPN+NPN的同极性接法:B1为B,C1C2为C,E1B2接在一起,那么E2为E。这里也说一下异极性接法。以NPN+PNP为例。设前一三极管T1的三极为C1B1E1,后一三极管T2的三极为C2B2E2。达林顿管的接法应为:C1B2应接一起,E1C2应接一起。等效三极管CBE的管脚,C=E2,B=B1,E=E1(即C2)。等效三极管极性,与前一三极管相同。即为NPN型。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达林顿管
上一篇:为你平定的天下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