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遥相望
从军行(其四)古诗和诗意?
从军行(其四)古诗意思【原文】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译文】青海上空的阴云遮暗了雪山,站在孤城遥望着远方的玉门关。塞外的将士身经百战磨穿了盔和甲,不打败西部的敌人誓不回来。 【鉴赏】“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青海湖上空,长云弥漫;湖的北面,横亘着绵延千里的隐隐的雪山;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这幅集中了东西数千里广阔地域的长卷,就是当时西北边戍边将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它是对整个西北边陲的一个鸟瞰,一个概括。 为什么特别提及青海与玉门关呢?这跟当时民族之间战争的态势有关。唐代西、北方的强敌,一是吐蕃,一是突厥。河西节度使的任务是隔断吐蕃与突厥的交通,一镇兼顾西方、北方两个强敌,主要是防御吐蕃,守护河西走廊。“青海”地区,正是吐蕃与唐军多次作战的场所;而“玉门关”外,则是突厥的势力范围。所以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整个西北边陲的景象,而且点出了“孤城”南拒吐蕃,西防突厥的极其重要的地理形势。这两个方向的强敌,正是戍守“孤城”的将士心之所系,宜乎在画面上出现青海与玉门关。与其说,这是将士望中所见,不如说这是将士脑海中浮现出来的画面。这两句在写景的同时渗透丰富复杂的感情: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融
2
《从军行》其四是首什么诗?
从军行•其四唐•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译文:青海湖上乌云密布,连绵雪山一片黯淡。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守关门的将士历经千方百战,铁甲都被磨破了。他们发誓不打败敌人绝不回家。《从军行•其四》是一首边塞诗。《古从军行七首(其四)》是唐代边塞大诗人王昌龄的名作古从军行七首中的一首,其中“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堪称是名篇中的名句,表明边塞将士誓死杀敌的气概。此诗是王昌龄《从军行》七首组诗中的第四首,也是《从军行》组诗中最为出色的一首。
遥遥相望是什么意思?
远远地望着。遥遥相望读音:[ yáo yáo xiāng wàng ]示例:这对恋人隔着一条河,就这样怔怔的遥遥相望着。白话译文:远远地看着,望着。汉字笔画:近义词:遥遥相对 读音:[ yáo yáo xiāng duì ]释义:远远地对着。多形容两样事物的性质或形状相类似,配得上。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与上房虽然隔着一个院子;却与他夫人卧室遥遥相对。”白话译文:远远的对着,望着。
上一篇:voldemort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