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志大兵
奇志大兵的介绍
奇志大兵是湖南著名相声组合。奇志和大兵自2003年2月28日分手后,分手原因一直是两人无法碰触的痛处。湖南卫视《背后的故事》有意邀请奇志、大兵参加节目为观众解开分手之谜。栏目首先录制了奇志的部分。奇志也打破以往的沉默,向观众敞开心扉谈起了他和大兵合作、分手的前前后后,在谈到两人遭毒打一事时,奇志泪流满面,哽咽得说不出话来。他表示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大兵对相声事业的追求,也期望自己和新搭档徐文在相声上能不辜负观众的期望。
奇志大兵的组合简历
奇志,原名杨其峙,军人出身。大兵,原名任军,瘦高个,戴副眼镜。现在是湖南卫视的名角。大兵从14岁起开始向奇志学习相声 1995年:奇志与大兵初次合作在湖南登台1996年:二人创作演出相声《楼上楼下》1997年:二人创作演出相声《我是110》1998年:二人创作演出相声《审贼》1998年10月:在石家庄,奇志、大兵创作演出作品《喜丧》1999年:央视春节晚会,奇志、大兵表演相声《白吃》2000年:《综艺大观》连续七期,奇志、大兵演出系列小品《帮必成公司》2002年元月4日:奇志、大兵作品《治感冒》获首届央视相声大赛二等奖2003年元月:央视第二届相声大赛,奇志、大兵创作的《心累》获优秀作品,奇志、大兵作品《挑战主持人》参加大赛晚会展演。
奇志、大兵是因为什么原因分开的?
奇志大兵,是什么原因分开的?我 娱乐 小爱酱知道啊,因为我是 娱乐 深扒的专家!且听我慢慢道来。
在2003年2月28日那个风雨交加的深夜,奇志房间的电话突然响了起来,奇志不安地接起电话,那边传来大兵熟悉的声音:我觉得我们没有必要藏着掖着了,我们分手吧。奇志虽然有心理准备,但还是心有不甘的问:那315晚会呢?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会儿,大兵说:那天我另有安排。好吧,奇志无奈的说,那祝你一帆风顺。
没有争吵,两个人就这么分开了。
时间回到1984年,14岁的大兵遇到了奇志,被他的相声吸引,就开始跟随他说相声。1995年,奇志提议两人合作,一辆摩托车,他们开始了“跑场子”的演出生涯。第一场演出2个人赚了30元。
1996年开始,他们火了起来,他们那时的节目叫《奇志碰大兵》,1997年他们就有了车。期间,他们因演出被打过,大兵还被带到派出所过夜。他们也被龙丹妮看中,上了电视综艺节目,越来越火。奇志说普通话,大兵说湖南话,配合默契,包袱密集,两人以极具特色的表演于1999年登上春晚。
但过往的风雨和辉煌,都不能阻止他们最终分手。据传,奇志大兵第一次分手是因为作品《治感冒》,大兵对《治感冒》这个作品不感冒,和奇志在房里吵了起来。虽然后来经人撮合,又一起演出,但裂缝已无法弥合,直到出现开头一幕。
相声搭档分手叫做“裂穴”。奇志大兵尤其可惜,因为他们已经成为一块金字招牌。虽然分手后两人各找搭档,依然不能回到从前的巅峰。
奇志大兵已成传说,奇志:原名杨其峙;大兵:原名任军。毕竟奇志大兵的路是由他们自己选择的,祝福他们一路走好,再鲜辉煌!
1984年的某一天,为了备战某项全国性的相声比赛,奇志和自己的搭档郭新躲在某个公园的角落练习着他们刚刚创作的《啊!马王堆》,接连几天,一个十几岁的男孩都在一旁观看奇志、郭新的表演,通过几天的观看这个男孩喜欢上了相声,于是这个男孩便恳求奇志教他相声,面对男孩一脸诚恳的表情奇志无力拒绝,就这样这个男孩成了奇志的徒弟,这个男孩就是大兵。
一晃十几年就过去了,在这十几年的时光里,大兵上了大学,后又进入了部队文工团,在文工团工作不多久大兵便辞职了,辞职后的大兵辗转于长沙的各个舞厅,有时候会担任主持人,有时候打打杂,正巧,那时的奇志也在长沙的歌舞厅表演相声,后来两人便合计一起表演相声,一拍即合后两人便开始实施这个计划。
1995年,奇志和大兵在长沙歌舞厅开启了相声表演之路,正所谓万事开头难,一开始奇志大兵的表演并没有赢得观众的认可,几天下来奇志大兵也只赚到了一百多元,于是两人开始总结经验,经过总结,奇志大兵发现了问题所在,原来他们表演的相声多是别人的相声段子,并不是这些段子不够精彩,而是奇志和大兵没有深刻理解这些相声段子,该需要抖包袱时奇志和大兵没有抖包袱,该需要变换语气语调时奇志和大兵没有变换。
总结过后奇志和大兵决定自创相声段子,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两人创作了几段新的相声段子,奇志和大兵在自己创作的相声作品中融入了很多符合长沙地域特色的笑点包袱,这样的创新效果很是显著,喜欢听奇志大兵相声的观众也是越来越多的观众,在那两年里,奇志和大兵每天都要赶好几个舞厅,哪个舞厅的老板都以能请到奇志大兵而喜上眉梢。
正所谓人“人红是非多”,奇志大兵火了后,很多舞厅都想请到奇志大兵,然而奇志大兵又不会分身术,他们一天只能在几个固定的舞厅演出,为此奇志大兵拒绝过很多邀请,拒绝多了自然而然会得罪某些人,而某些被奇志大兵拒绝过的人便采取了一些非正当的手段报复奇志大兵,被一群人毒打、被人莫名其妙带走成了奇志大兵回忆中难忘的一段记忆。
终于熬过了那段坎坷的岁月,奇志大兵开始和电视台合作,可能舞台大了每个人的想法就会多,在创作新作品《一块钱》时,奇志和大兵发生了口舌之争,这貌似是奇志和大兵唯一的一次口舌之争,而这次不愉快貌似为他们的“裂穴”埋下了伏笔,这件事发生不久后大兵便给奇志打了电话,电话里大兵提出了分开,那一天是2003年2月28日。
也就是说,是大兵提出的不再合作,而大兵之所以提出分开多半也是因为其想自己发展,后来的一段时间大兵在 娱乐 圈发展的着实不错,还上过几次春晚,只不过大兵很少再说相声,我想他应该是淡忘了那些青葱岁月。
有些时候,人就是这样,共苦容易同甘难,不是吗?
2003年2月28日,奇志接到大兵的电话:“不要捂着了,干脆分了吧!”就这样,搭档八年之久的“奇志大兵”组合就此分开。
说到“奇志大兵”这个组合,大家对此应该都非常的熟悉了,在90年代后期,他们在相声界可是红极一时,当年的名气并不亚于现今的郭德纲与于谦的组合。
奇志比大兵要年长十几岁,在高中毕业时,奇志就曾进入当地文工团学习表演,在1970年,奇志参军进了部队,在部队也是从事文艺工作,那时奇志就经常写写小诗、散文。
随着创作范围的变广,开始涉及相声、小品之类的创作。经过一段时间的表演,奇志在相声领域也算是小有名气。
大兵出道比较晚,在他比较小时,就曾跟奇志学习相声,那时大兵也是很仰望奇志的相声表演啊。
1995年,两人也正式开始合作说相声,那时他们初次登台演出还是在湖南经视。其实,在合作初期,他们两的演出道路也是很艰难的。据奇志的一次回忆中就说到,当时在某歌厅演出时,歌厅老板就给了他们30元的酬金,两人走在没人的地方平分了。
随着彼此合作默契度的越来越高,慢慢的“奇志大兵”就火了,随之而来的演出也就越来越多,那时他们经常白天创作,晚上演出,虽然很不容易,但名气已渐渐打响。
像他们合作的相声作品 《楼上楼下》、《我是110》、《白痴》等 等相声作品,在当时可是红极一时。自此也有“北牛群冯巩,南奇志大兵”的说法。
要说90年代,整个相声行业都处于比较低迷的时期,奇志大兵在那时就像是相声界的标杆。在1999年,他们还一起登上央视春晚的舞台,表演相声《白痴》。
确实,两人对于相声的爱好而走在一起,“奇志大兵”更是成为一个标牌。
奇志大兵走红后,到本世纪初,彼此在搭档上就开始出现了分歧。大兵好像在名气上越来越出彩,观众对于他们的喜爱程度也是各不一。甚至还有曾经叫他们为“奇志大兵”,后来出现“大兵奇志”的叫法。
或许也就是大兵的名气更加响亮了,彼此对于相声作品的看法和追求也就不一了。其实,奇志大兵曾经经历过几次的分手。在 《治感冒》 这部作品时,大兵对这部作品就不感冒。对作品产生分歧,两人发生争执。
但是,那时为了下一部作品的合作,他们也就和好了。所以说,在他们分开前对于相声的理念、看法,就发生了改变。
对于分开的解释,大兵曾说到,自己嗓子疼,想做主持。分开后,大兵和赵卫国搭档,奇志和张伟搭档。大兵此后确实主持了许多节目,同时也和赵卫国达搭档过多部相声作品。
彼此分开后,都有了各自的发展,辗转于相声和主持之间。虽然彼此都找了新搭档,但终究名气还是无法跟当年“奇志大兵”组合相比。
后来,媒体曾多次对奇志大兵的采访,说到彼此还能否再次合作时,奇志则表示看大兵的选择,但最终能否合作,都有些不尽人意啊!
只能说,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曾经的小品搭档陈佩斯与朱时茂、相声搭档牛群与冯巩等等,在舞台上都是极其默契的一对组合,但终究还是免不了“分开”的结局。
也许这就是他们走红后,彼此理念的改变以及自己对于事业的选择与安排吧。导致他们各自追求自己想要的梦想!
第一娱记出品必属精品!
以前并没有南派相声这一说法,只有北方有相声,尤其是天津北京一带盛行。湖南人听相声,就是从奇志大兵开始!
90年代初,长沙歌厅文化发达,仅仅一条解放西路,就有二三十家歌厅。正是因为歌厅的崛起,培育了一大帮湖南本土 搞笑 艺人。如最早的杨五六、周卫星,还有何晶晶、德哥,包括奇志和大兵!尤其是奇志和大兵,早些年的湖南人对奇志大兵爱得不得了,只要有他们的节目,不但台下观众坐得满满的,走廊上都站满人。大兵说,最忙的时候,他一个晚上要跑五六个歌厅,确实非常火爆!
真正让奇志大兵火遍湖南的还是因为湖南经视的崛起!
2005年底,中国电视史上"第二次革命"的开拓者、"综艺节目"的策源地湖南经济电视台正式创立,电视湘军代表人物欧阳常林担任台长。开台伊始,欧阳常林大胆用人,启用了如龙丹妮等大胆创新的年轻制作人,开办了《幸运3721》《明星学院》《越策越开心》等众多综艺节目。
湖南经视的《幸运3721》就是《快乐大本营》前身,湖南卫视上星后,直接模仿了本土最火的综艺《幸运3721》。可以这样说,没有《幸运3721》就没有《快乐大本营》。就在每周周末播出的《幸运3721》里,奇志和大兵第一次登上电视荧屏。他们用一口湖南塑料普通话,把观众逗得前仰后笑。湖南人每个周六晚上都会死守着湖南经视,只要有奇志大兵的节目,收视率都是非常高,据说最好的收视率超过百分之五十。用我们湖南话说,那下不得地!
奇志大兵在这湖南经视演出那几年期间,产量非常高,出了一系列非常经典,湖南人民现在还津津乐道的相声:《哈利油系列》《洗脚城》《楼上楼下》《治感冒》《白吃》等。正是他们的努力,南派相声的名号开始慢慢走向全国。
当时的状况是,凡是外地客人来长沙,本地人都要带着他去歌厅看奇志大兵的相声表演。
奇志和大兵大火后,就陆续有传闻传出两人分开的消息!到了2003年底一次节目,奇志没有和大兵一起上台,而是和相声演员徐文搭档时,长沙观众知道他们是真的分开了。对于其中究竟,奇志不愿意说,大兵不愿意说。
艺术上的分歧是奇志、大兵分手的一个重要原因。奇志是大兵早期的师傅,虽然两人搭档演出了将近10年时间,但随着艺术造诣的提高,奇志、大兵在创作等方面也出现了许多分歧。两人最大的一次摩擦是奇志提议写《治感冒》这个段子,但大兵对《治感冒》非常不感冒。两人就艺术创作方面的问题发生了争执。据说按照原计划,当天晚上奇志、大兵应该到长沙的几家歌厅参加演出,但当晚出现在观众面前的只有奇志一人。许多人都没有注意到这个小细节,事实上这次本应非常平常的艺术讨论却为两人日后的分手埋下了伏笔。
虽然后来大兵凭着《治感冒》在央视大出风头,但奇志、大兵在创作上的分歧还是存在,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分歧甚至越来越大。
特别是大兵,他心里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变得有些自以为是,他曾在某次采访中表示:如果别人比我厉害,我当然给他混,但是如果他没有我好,那么我就不需要这个朋友,因为我也是一个自以为是和骄傲的人。
以往,徒弟们讨论创作问题,都是去奇志的办公室,大兵也不例外,但在他们合作的最后一段时间里,却变成了奇志拎着矿泉水去大兵家磨段子。而在平时奇志、大兵演出的歌厅里,主持人报幕时也由原来的“奇志大兵”变成“大兵奇志”!
到了奇志、大兵合作的最后两年里,两人几乎没有共同创作出新的相声作品,两个人再也走不下去了。奇志说,强拧的瓜不甜,大兵和我分开有他的理由,我尊重他,毕竟路都是自己选的。
奇志因为大兵的离开,和新搭档徐文也没有碰出火花,不温不火一年后,离开长沙独自一人去了北京,进入铁路文工团,开始北漂!
离开奇志的大兵后来选择了湖北相声演员赵卫国搭档,尽管还活跃在相声舞台上,但是效果已经远远比不上和奇志搭档时的风光!
奇志和大兵的分手,不能说不是遗憾。至今很多湖南人还在问两个人会不会再次“复合”。但是答案永远是让他们失望!
他们的分手,终结了南派相声的繁荣。南派相声这个名词随着他们的远去也已经消散在时间的缝隙里!
尽管两个人复合的可能性已经没有,但是最近却出现了新的苗头:离开了长沙16年的奇志重新回到了长沙,他已经从铁路文工团正式退休,他没有留在北京,而是直接回到了湖南。奇志说,他还是喜欢长沙,还是喜欢曲艺。
回来后的奇志,一些慕名而来朋友来找他玩,找他聊创作,学表演,有的说相声,有的演双簧,有的说长沙顺口溜……没想到的是,这一玩反而燎发了奇志的“少年狂”。 于是,奇志萌生了一个想法——给他们搭建一个舞台。
奇志的想法马上得到年轻演员们的响应,他们决定成立一个相声、小品、双簧、舞台剧综合展现的喜剧专场演出园子。因为大家都是湖南人,又希望把更多湖南的笑声传递给全国观众,所以大家一致决定把新园子叫“湘声喜剧社”。这个戏剧社上个月正式开业了,虽然没多久,但是每天来看节目的人络绎不绝!
而早在2009年,大兵也打造了一个相声品牌——“笑工场”,而且早期也是在湘江剧院演出,主要目的也是为了培养湖南曲艺新人。现在的大兵,也不仅仅只是一个演员,他的身份已经是湖南曲艺家协会主席。他的笑工厂,随着演出队伍的壮大,也越来越火,除了早期的湘江剧院,现在已经开始长沙坡子街等多个小剧院演出。
弯弯转转,奇志个大兵最后殊途同归,不约而同的做了相同的事情,就是培养喜剧新人。虽然奇志大兵已经不见了,但是有奇志和大兵这两杆大旗,湖南这片喜剧热土,未来或许还能出更多的奇志大兵。
可以同艰共苦,但不能共富贵!这是所有共同创业者的真实写照,放眼世界,概莫能外!
利益!在利益面前没有绝对的敌人也没有绝对的朋友!
我十几年前接触过奇志先生,那时他们已经分手,奇志先生在和省文联的大作家余艳女士写一本书,就是因为那本书有幸结识了奇志先生,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大叔。
年龄和阅历注定了两人的价值观不在一个层面,有的人功成名就之后眼睛被金钱所蒙蔽,不会再想怎么创作佳品而是想着怎么圈更多的钱。而有钱了之后调子也便就高了,那还么子师父不师父,徒弟不徒弟,港得直就是杨五六尘!
前尘往事随风去,相逢一笑泯恩仇!希望他们二位在各自的天地间能更上层楼!另外祝奇志大叔身体 健康 ,开心创作!
奇志大兵是湖南曲艺界的一对黄金搭档,在他们一起合作的十年中,创作演出了一大批脍炙人口的相声作品,但谁也没想到:2003年初,这对黄金搭档突然选择了分手,不再继续合作演出了。很多人都对此迷惑不解:这是为什么呢十年搭档配合默契奇志大兵当年合作演出的相声精彩片段至今令观众们难以忘怀。
一对共同走过了10年艺术生涯的搭档,在创作思想上却到了大相径庭、无法调和的地步。连他们自己都纳闷:为什么过去我们能在一张桌子上创作出获得全国一等奖的作品,现在不但不能再继续在那张桌子上创作出那样的好作品出来,而且连坐都不能坐到一张桌子旁呢?出现分歧互不相让后来,谁也没有料到,一次分歧在两人的心里都埋下了阴影,特别是对于大兵来说,他觉得自己对相声的很多想法,奇志并不接受;而奇志的一些想法,也难以让大兵信服。在那段时间里,两人你来我往的打嘴巴官司,几乎都被对方搞得疲惫不堪,完全没有了平时的那种相互间温文尔雅的状态,可又怎么也弄不出个结果来。以前默契的搭档,因为分歧,好像成了陌路人。在这种两人都在受着心灵痛苦折磨的情形下,大兵连自己都不敢相信:他心里竟然有了和10年来最亲密、最尊敬的老师和搭档奇志分手的想法。刚开始有这种想法时,他还试图抑制下去。可越想抑制下去,这种想法却越强烈。在他们第一次发生争吵、产生分歧后一年多的时间里,两人甚至没有创作出一个新作品,这对相声演员来说是致命的。两人不可避免地再次发生争吵 平静分手重找搭档这次大兵觉得不能再妥协了,虽然说他与奇志之间没有任何私人恩怨和私人感情上的问题,但在艺术上已是不能再糅合在一块儿了。就在两人因分歧而无法正常创作时,大兵结识了武汉说唱艺术团的相声演员赵卫国,两个人在一起谈论起了相声。大兵发现:自己和奇志无法沟通的很多想法,居然和赵卫国不谋而合,而且两人年龄相仿。他突然觉得:这就是自己要寻找的新搭档。经过深思熟虑,大兵终于下定了决心:与其和奇志一起都受着折磨,还不如干脆分手,这也许是两人间的最好选择,也是一个惟一正确的决定。
此后不久,因一次演出,大兵又和赵卫国又碰到了一起。看了赵卫国的演出,大兵觉得赵卫国是个很难得的演员,在艺术追求上,可说是与自己志同道合;从表演风格上来说,也与自己较为协调,若能和自己搭到一起,还有比在台上表演时的默契更为重要的东西:那就是观众能不断地看到我们新的,而且是更好的作品。他觉得赵卫国是与他搭档的最合适者。相声演员找搭档是很难的。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这次演出后,大兵大胆地向赵卫国提出了合作的想法。赵卫国认为:大兵和奇志合作得这么好,而且全国观众都已经认可他们的合作,怎么可能分手呢? 2002年2月底,奇志大兵在湖南完成了最后一次搭档演出。在台上演出时,两人都没说分手的事,而且演得也很好。演出完两人分头走后,奇志接到了大兵打来的电话:从今后咱们就分手吧。这对10年的搭档,就这样很干脆地分手了。和奇志分手后,大兵专门把赵卫国请到了自己的家里,正式提出与他合作搭档演出。这时赵卫国才觉得这是真事了,于是两人互作承诺,正式开始了合作。但这对全新的搭档要想在湖南立刻站住脚,让听惯了、看惯了奇志大兵演出的观众接受他们非常困难,他们必须写出自己的新作品。两人憋足了一口气:一定要尽快写出新作品为观众演出。从此后,大兵在湖南的演出舞台上突然消失了,他和赵卫国整天埋头创作新的作品,磨合演出。
因为大兵的单飞,俩人的酬劳分配不均。
奇志、大兵为什么不在一起了?
当“黄金搭档”奇志、大兵黯然宣布分手时,长沙观众一片惊讶;当奇志挑中徐文作为新搭档时,长沙观众再次一片惊讶。对于其中究竟,奇志不愿意说,大兵不愿意说,徐文还是不愿意说。\x0d\x0a\x0d\x0a记者近日采访了奇志、大兵、徐文以及他们身边的许多知情人士,获悉了诸多鲜为人知的内幕??\x0d\x0a\x0d\x0a奇志大兵可能分道扬镳早已是圈内公开的秘密。3年前,一次本应非常平常的艺术讨论却为这对师徒日后的分手埋下了伏笔。\x0d\x0a\x0d\x0a2003年2月初,当晚报第一时间报道了奇志、大兵正式分手的消息后,许多读者朋友都不愿意相信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是真的,纷纷打电话到本报求证。但圈内人士对此却并不感到那么“突然”。一位熟悉其中内幕的相声演员说,他们分手只是时间的问题。在2003年湖南卫视元宵节相声专场晚会举办之前,就有业内人士提醒记者:多拍些奇志、大兵的照片,这也许是他们俩最后一次以搭档身份参加大型演出。这些都不幸被言中。6月底,记者在武汉采访了马季,他谈到奇志、大兵分手时,说了6个字:遗憾,但不突然。而记者在武汉采访大兵时,虽然他坚决不谈分手原因,但他也坦言“这件事(指分手)可能并非观众所想象的那么突然”。\x0d\x0a\x0d\x0a看来,奇志、大兵可能分手已经是圈内一个公开的秘密。\x0d\x0a\x0d\x0a经过几年的苦战,奇志、大兵在湖南相声界坐上了头把交椅,就是在全国而言,在央视春节晚会上风光过一把的他们也称得上小有名气。在事业最辉煌的时候,这对从患难中走过来的师徒怎么会选择了分道扬镳呢?艺术上的分歧是奇志、大兵分手的一个重要原因。虽然两人磨合了将近10年时间,但随着双方艺术造诣的提高,奇志、大兵在创作等方面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许多分歧。两人最大的一次摩擦出现在3年前。当时奇志提议写《治感冒》这个段子,但大兵对奇志自我感觉不错的《治感冒》非常不感冒。两人就艺术创作方面的问题发生了争执。一位当时在现场的目击者说,这是这对师徒第一次红脸。按照原计划,晚上奇志、大兵应该到长沙的几家歌厅参加演出,但当晚出现在观众面前的只有奇志一人,他临时和歌厅的主持人合作讲了几个小段子。许多人都没有注意到这个小细节,事实上这次本应非常平常的艺术讨论却为两人日后的分手埋下了伏笔。\x0d\x0a\x0d\x0a虽然后来大兵正是凭这《治感冒》在央视大出风头、最后还捧回了最佳捧哏奖,但奇志、大兵在创作上的分歧还是存在,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分歧甚至越来越大。大兵后来在武汉接受本报记者采访,谈到选择赵卫国做新搭档的理由时说:“我们年龄差距不大,相声艺术创作方面的分歧很小。”因为这次办公室里的争执,奇志、大兵暂时分手了。这是他们的第一次分手。因为没有被新闻界获悉,因而显得风平浪静。后来由于拍摄《一笑治百病》,奇志主动打电话给大兵邀请他再次合作,两人这才又走到了一起。\x0d\x0a\x0d\x0a在奇志、大兵合作的最后两年里,两人几乎没有共同创作出新的相声作品。用奇志的话说,大兵具备成为一个优秀相声演员的诸多条件:勤奋、幽默。确实,在和奇志搭档的几年里,大兵在艺术上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已经成为湖南家喻户晓的相声演员。电视台开始请大兵担任主持人;报社开始请大兵担任形象代言人;广告商开始追逐大兵拍广告??奇志大兵从北京获奖回来后,个别媒体更是派出大批记者赴机场团团围住大兵,将奇志“凉”在一边。随后的报道中也是直接改成“大兵奇志”如何如何。这些,都使得奇志、大兵的关系开始悄悄地发生改变。一位熟悉他们的朋友说:“奇志收的徒弟每天都得到他的办公室去讨论创作方面的问题,大兵也不例外,但在他们合作的最后一段时间里,一直都是奇志拎着矿泉水去大兵家磨段子。”而在平时奇志、大兵演出的歌厅里,奇志主动提出主持人报幕时,由原来的“奇志、大兵”改成“大兵、奇志”??6月28日,记者在武汉再次采访了马季,他当着奇志的面感叹地说:“共患难容易,共富贵难呀。”\x0d\x0a\x0d\x0a奇志和大兵至今还是为对方牵肠挂肚。在武汉,说到大兵,奇志多次流泪。大兵托赵卫国带来了他对奇志的问候。大兵曾对记者说:“我和奇志合作的近10年时里,我和他在一起的时间可能比他和他老婆在一起的时间还要多”。他说这话的时候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明显动了感情。分歧归分歧,分手归分手,但客观地说,奇志、大兵之间是有着深厚感情的。在他们分手之初,两人都不愿意面对这件事。大兵选择了沉默,奇志选择了回避。“刚开始的那一个月,我没有一点心思创作。”奇志回忆说。他的一位非常好的朋友给记者讲述了这样的事:一天晚上奇志和他从别人家回来,汽车在环线上奔驰,两人谁也不说话。突然奇志将车停在路旁,头伏在方向盘上,眼泪止不住地流了下来。\x0d\x0a\x0d\x0a奇志军人出身,在文艺圈摸爬滚打几十年,早已经修炼成了喜怒不形于色的本事,但只要谈起大兵——即使在他们分手5个月之后、双方都有了新搭档,他仍然会流眼泪。记者就亲眼看见过两回。他和徐文在武汉演出期间,一天记者去大兵的武汉新家采访,回来后到奇志房间聊天。大兵当时告诉记者,现在在武汉的局面还不能说完全打开了,创业阶段日子过得很紧,得想法拼命挣点钱。记者把这句话告诉了奇志,奇志眼圈当即红了:“他是有志向的人,千万不可为钱丧失了自己的目标??你如果还有机会碰到大兵,一定要提醒他这个。”第二天,徐文告诉记者,奇志当天晚上几乎没睡什么,拉着他聊了一晚上的大兵。\x0d\x0a\x0d\x0a这次在武汉,当地数家媒体联合采访奇志,问到奇志和大兵的问题,徐文给记者们讲了一个故事。来武汉前徐文接到在武汉演出的朋友的电话,说大兵的一个新段子在歌厅演出时,效果不太好,观众起哄了。他当时有些幸灾乐祸地告诉了师傅奇志,奇志非常严肃地说:“你不要笑话人家,艺术创作难免有失败的时候,我们也说不定会有被哄下去的时候,大兵是个难得的好演员??”徐文说,这件小事,让他学到了许多东西。说到这儿时,一旁的奇志突然眼圈又红了,他赶忙躲进了卫生间。\x0d\x0a\x0d\x0a每每说到大兵,50岁的奇志常常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徐文说,奇志从没有在他面前说过大兵的坏话,相反总是说他如何勤奋,要徒弟们向他学习。\x0d\x0a\x0d\x0a事实上大兵也一样,对奇志牵肠挂肚。10多年前,当时还在读中学的大兵就是在公园邂逅了正在练习相声的奇志,从而开始每个周末拎上小录音机跑到奇志的办公室求教,最终走上相声艺术的道路。这段难忘的日子,一直铭刻在大兵的记忆深处。他忘不了自己的启蒙老师,他也
上一篇:醉青楼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