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鞋批发网 > 知识库 >

祖国山川颂

来源:运动鞋批发网时间:2024-03-21 12:24:39编辑:运动君

祖国山川颂阅读答案

你好,楼主。答案如下:
1、山川大河,语言,劳动人民,文化
2、是为了用国外的一系列风景与下文祖国的风景进行对比,反衬出祖国自然风景的美丽迷人,抒发了作者对祖国的热爱。
3、作者用这些美丽的自然景观表现出祖国的美丽,表达了自己对祖国风景的无限热爱以及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深感自豪。
4、作者的用意是赞美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刻苦,抒发了对劳动人民的敬佩、热爱。


祖国山川颂阅读答案

1土地,劳动人民,语言,文化
2、是为了用国外的一系列风景与下文祖国的风景进行对比,反衬出祖国自然风景的美丽迷人,抒发了作者对祖国的热爱。
3、作者用这些美丽的自然景观表现出祖国的美丽,表达了自己对祖国风景的无限热爱以及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深感自豪。
4、作者的用意是赞美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刻苦,抒发了对劳动人民的敬佩、热爱。


高一语文祖国山川颂教案

  [学习目标]:   1。进一步了解祖国山川的美丽,体会作者在文中倾注的无限热爱之情。   2。了解“颂”的文体特点,进一步提高散文的鉴赏能力。   [学习重点]:对文章思想内容与感情的把握。   [学习课时]:1课时。   [学习方法]:文本研习。   以学生讨论为主,并加强朗读,通过朗读准确地表现作品的思想感情。   [学习内容与步骤]:    一、专题内涵解说   祖国就是自己的国家,自有国家以来,每个人都天然地与祖国连在了一起。祖国是一个具体的概念,有她的地理位置,这决定了她的自然特征、山川风物、气候特点。长期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根据这些特征选择、创造了适合自己生存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文化,从而与别国区别开来。因此,对个体来讲,祖国不仅是其出生的国度,而且给他提供了生存的环境与文化的背景,同时赋予他继承、延续并创造这种文化的使命。捍卫国家尊严,促进国家繁荣,也因此成为每一个国民的责任。所以,爱国主义是从古到今最朴素也是最崇高的思想感情之一。但是,人与国家的关系是复杂的,从历史上看,正如法学家潘大道所说,国家“都是为少数人所独占——君主、军阀、资本家及专业之官僚、政客等”(《为什么要爱国》),他们在阶级社会中常常是作为国家的代表,这必然造成个体对国家的复杂态度,为什么历史上经常出现忠君与爱国的矛盾,道理就在这里。所以,陈独秀在谈到爱国主义时说道:“要问我们应当不应当爱国,先要问国家是什么。”爱国主义不仅表现在当异族入侵时奋不顾身地捍卫自己的国家,同时也表现为愤怒与忧患,批判与建设,谴责与赞美,这些都可以是出自对祖国的热爱。只有我们每个人都担当起建设祖国的责任,都发扬国家主人翁的精神,我们的国家才能一步步走向民主,走向繁荣,才能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   本专题从两个方面对祖国这一人文主题进行梳理:第一板块重在阐释祖国对个体的文化滋养,表达了人们对其祖国的热烈赞颂;第二板块则要复杂得多,重在探讨个体面对国家贫穷、腐败或自身遭受厄运时的种种情怀与对祖国繁荣进步的热切期望。   1.学生能通过对文本的反复研习,结合自己的体验与认识,进一步了解祖国的文化内涵,认识祖国对个体的意义以及自身对国家所应承担的责任,激发爱国之情。   2.学生能掌握知人论世的读书方法,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作家的身世以及写作的时代背景,从而准确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3.学生能根据本专题的特点形成课程间沟通的意识,将音乐欣赏与文学鉴赏结合起来。   4.学生能在以往学习积累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了解散文与诗歌的特点,能根据对作品的理解,设计朗诵方案,通过朗诵准确地表现作品的思想感情。   5.学生能在对专题人文内涵理解的基础上收集资料,写作复杂的抒情或叙事散文。   前三项为教学的重点。   本专题,特别是在第二板块,诗人们表达了对祖国十分复杂的思想感情,要引导学生历史地、具体地看待国家、祖国、爱国主义、人与国家的关系等概念,提升他们的认识,加深他们的理解。本专题收录了波兰作家雅一伊瓦什凯维奇的《肖邦故园》,围绕这篇表现音乐家生活的散文设计了音乐鉴赏与文学鉴赏相结合的研习方案,这些都是学习中要注意的难点。    一、导入新课   由对以下两个问题的讨论导入新课。   1.祖国是什么?   2.一个人为什么要热爱自己的祖国?    二、了解作者:课文注释①。作适当补充。    三、解题   祖国山川——是文章的内容   颂——点明了文体:内容上多是赞美、歌颂;   写法上多用铺叙。   “颂”是一种古代文体,刘勰《文心雕龙》中说:“颂者,容也,所以美盛德而述形容也。”《艺文类聚》中也提到:“颂,诗之美者也。”颂,原为歌颂神的舞歌,转为歌功颂德的诗,后来就更为宽泛,一切以赞美、歌颂为主题的都可以称“颂”。    四、学生阅读课文,把握文章思想内容。   1.学生速读课文,思考:文章写了祖国的哪些山川美景?   讨论明确:珠峰、高原、西双版纳、平原、黄河……   春夏秋冬,晨光落日;   家乡小溪,扬子江边,黄果树瀑布   2.除了写祖国的.山川美景,文中还写了什么?为什么还要写这些内容?   讨论明确:还写了“人民”“文化”“语言”。   祖国是一个具体的概念,有她的地理位置,这决定了她的自然特征、山川风物、气候特点。长期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根据这些特征选择、创造了适合自己生存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文化,从而与别国区别开来。因此,对个体来讲,祖国不仅是其出生的国度,而且给他提供了生存的环境与文化的背景,同时赋予他继承、延续并创造这种文化的使命。捍卫国家尊严,促进国家繁荣,也因此成为每一个国民的责任。所以,爱国主义是从古到今最朴素也是最崇高的思想感情之一。   3.小结内容:《祖国山川颂》是现代散文中的名篇,作者以饱满的感情,讴歌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倾注了作者对祖国无限热爱之情。    五、理清思路,体会铺叙的特点。   1.思路结构:   文章段落较多,共34段,总体上可以分为三大部分,第1、2段为第一部分,第3—32段为第二部分,第33—34段为第三部分。在阅读时应从整体上把握作者的写作风格,从大处着眼,了解作者的描写对象和感情抒发。   第一部分(1—2)总领,点明了全文要旨——爱祖国,爱祖国的美丽的风景和山河大地。   第二部分(3—32),是爱国主题的具体化,是对风景如画的祖国的歌颂与赞美。可以分成若干层次,它们从不同角度表现了祖国山川景物的秀美多姿。   第3—7段是第一层,作者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充满自豪地列数祖国大地的优美景致,以动情的笔墨,尽情地倾吐赞美之情。   第8—12段可以看成是第二层,三段均以“我爱……”开头,从“人民”、“文化”和“语言”三个浓缩了爱国情感的具体对象出发,表达了作者的满腔挚爱。   第12段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既是对前面的总括,又很好地引领下文,由人文过渡到景色。   第13—25段是第三层,对祖国自然景色的描写在这一层得到了重点展示。这里有对春夏秋冬四季美景的勾勒,有对晨光落日的描摹,眼中景与心中情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第26—32段是第四层,在这一部分作者选取了家乡的小溪、扬子江边、黄果树的瀑布这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景点,以点代面,表达了对祖国山川的无限爱恋。   第三部分(第33—34段),是对主题的升华。小溪汇人大海,群山默默相送,流水化作羽云,回首嘹望故乡,这些都带有象征意味,是作者内心爱国情感的真切流露。   2.铺叙的特点:(归纳板书)   ①列数祖国大地优美的景致;   ②表达热爱人民、文化语言之情;   ③勾画春夏秋冬、晨光落日的美景;   ④描绘几个具体的景点。   3.找出抒情的语句,体会“颂”的特点。   黄药眠这里是以祖国为歌颂对象,以祖国山河的壮丽秀美为赞美内容,采取的是全景式的描画与铺陈的方式,它超越了时空的界限,对心中的祖国山河美景一一加以铺叙,既有对传统的秉承与借鉴,又有自己独特的创新与思考,整个文章读来大气磅礴,深情动人。   抒情的语句如:第1、2节,第5、8、9、10节开头,第34节等。   讨论:哪些句子的表达效果最好?为什么?   第34节,描写了象征性的景物,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流露出了内心真切的爱国情感。    六、再读课文,体味语言与结构特点   1.语言特点   讨论归纳:①诗化的语言;   ②直抒胸臆;   ③这篇文章在修辞手法的运用上非常丰富和成功,比如第4、5、13、29段的排比手法,第13、23、24段的拟人手法,第26、31段的比喻手法等等,这些都与“颂”这种形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增强了表达的效果,使描写对象更加具体生动,富有立体感。   2.结构特点:   文章采用了片断式的结构方式,这种结构可以不受时间、空间以及思维的限制,任思绪自由地飞翔,让情感尽情地抒发。

高二语文第一单元《祖国山川颂》文本解读方法

  1.有关“颂”的文体知识

  “颂”是一种古代文体,刘勰《文心雕龙》中说:“颂者,容也,所以美盛德而述形容也。”《艺文类聚》中也提到:“颂,诗之美者也。”颂,原为歌颂神的舞歌,转为歌功颂德的诗,后来就更为宽泛,一切以赞美、歌颂为主题的都可以称“颂”。

  2.“颂”什么——(内容)

  “五图”:自然历史图、祖国人民关系图、民族语言图、四季晨昏图、祖国山川图。

  3.怎样“颂”——(结构、写法)

  ①本文共37小节,段落较多,在把握文章结构时,宜从大处着眼,了解作者总体上的行文框架。

  ②“颂”的表现形式多为片段式,因为这样更便于作者自由地,不受时间、空间以及思维限制地抒发自己的情感。作者黄药眠在本文中灵活地运用这一表现形式,采取全景式的描画和铺陈,完美地歌颂了心中所记的山河美景。全景式的描画和铺陈共将文章第二部分分成五个层次,五幅优美的`画卷。

  ③“祖国山川图”这一层次,作者选取了家乡的小溪、扬子江边、黄果树的瀑布这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景点,以点代面,表达了对祖国山川的无限爱恋。

  ④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都与“颂”这种形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增强了表达效果,使描写对象更加具体生动,富有立体感。

  4.为什么“颂”——(作者情感、人文主题)

  ①知人论世,了解作者情感的缘由。

  ②作者通过对祖国优美山川的细致描绘,以真挚饱满的情感,热情歌颂了祖国河山的壮美、祖国文化积淀的丰厚、祖国劳动人民的质朴和崇高,表达了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从而大大激发了人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和建设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决心。

  根据对作品的理解,设计朗诵方案,通过朗诵准确地表现作品的思想感情。


上一篇:小魔女的魔法书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推荐

热门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