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龙熙
什么是唐玄宗
唐玄宗是李隆基的庙号,又谥号“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故又称为“唐明皇”。 庙号是中国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里立宣奉祀时追尊的名号,一般认为,庙号起源于商朝,如太甲为太宗、太戊为中宗、武丁为高宗(成汤有可能是太祖)。庙号最初非常严格,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准,开国君主一般是祖、继嗣君主有治国才能者为宗。(“古者天子庙号,祖有功而宗有德,始自三代,迄于两汉,名实相允,今古共传。”) 汉朝以后承袭了庙号这一制度。汉朝对于追加庙号一事极为慎重,不少皇帝因此都没有庙号。刘邦是开国君主,庙号为太祖(但自司马迁时就称其为高祖,后世多习用之),刘恒为太宗(孝景帝刘启上庙号)、刘彻为世宗孝武皇帝(孝宣帝刘询上庙号)、刘询为中宗孝宣皇帝(刘秀上庙号)、刘?#93;高宗孝元皇帝(刘衎上庙号)、刘骜为统宗孝成皇帝;东汉刘秀为世祖光武皇帝(孝明帝刘庄上庙号)、刘庄为显宗孝明皇帝(孝章帝刘炟上庙号)、刘炟为肃宗孝章皇帝(孝和帝刘肇上庙号)。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庙号开始泛滥。而到了唐朝,除了某些亡国之君以及短命皇帝之外,一般都有庙号。 一般来说,庙号的选字也有褒贬之意。太祖、高祖开国立业,世祖、太宗发扬光大,世宗、高宗等都守成令主的美号,仁宗、宣宗、圣宗、孝宗、成宗、睿宗等皆乃明君贤主,中宗、宪宗都是中兴之主。另外,哲宗、兴宗等都是有所作为的好皇帝。神宗、英宗功业不足,德宗、宁宗过于懦弱,玄宗、真宗、理宗、道宗等好玄虚,文宗、武宗名褒实贬,穆宗、敬宗功过相当,光宗、熹宗昏庸腐朽,哀宗、思宗只能亡国。 李隆基大概就是因为他前半生功勋卓著,励精图治,使得唐王朝繁荣昌盛,但是后半生昏庸,让唐王朝由盛而衰!所以他的庙号为玄宗有说明他的一生大起大落,充满玄奇之意!
唐太宗,唐玄宗 .....
少部分赞同啦
大部份不赞同. 两个皇帝都对国家有贡献: 唐太宗 - 贞观之治: 「玄武门之变」后,李渊于武德九年(公元627年)传位次子李世民,是为唐太宗,改元贞观。太宗在位期间,英明有为,领导有方,蔚成中国历史上罕有之盛世,也就是后世所谓「贞观之治」。贞观时代是指自公元627年至649年前后廿三年内的政绩而言。 有谓太宗是胡族尚武精神及中国优美开明文化混合的条件下所产生的怪杰。而大唐帝国的事业也是胡族与汉族合作而成的。贞观盛世是太宗凭其个人才识和气度造成辉煌的新气象。总括而言,贞观时代的政治理想及治绩表现,可以从以下各端说明之: 1. 知人善任: 唐太宗知人善任,用人不问出身而惟贤能是尚,并且能屏除私人情感的好恶,量才录用,各尽其能。又由于他虚心好学,容纳直谏,不特选拔了多方面的人才,同时更能与这些人相互切磋,以求进步,故贞观一代文臣武将,人才济济,如房玄龄、杜如晦、魏徵、王珪、薛万彻、尉迟敬德、李勣、李靖、封德彝、褚遂良等名臣,由于得到太宗重用,也就竭心尽智,共同开创盛世。 2. 虚怀纳谏: 太宗是历代帝王中最善纳谏的人,每以隋炀帝的拒谏为戒,因而尽力求言,扩大谏官之职权,朝中以魏徵最能直谏,曾先后上疏数十,直谏太宗错失,太宗曾大怒,然结果均加接纳,故贞观一代能直言之臣特多,除魏徵外,朝臣如马周、王珪、褚遂良等也都以论谏知名,奠下唐代政治之民主风气。 3.留心吏治: 太宗非常注意吏治,曾命房玄龄省并冗员,并命五品以上京官轮流值宿于中书省,以便随时延见,垂询民间疾苦及政事得失。再者太宗对于都督、刺史一类的地方官都亲自拣选,更录刺史姓名于屏风,坐卧观之,得其在官善恶之迹,皆注名下,以备提拔或贬降。此外他曾遣李靖等十三人为「黜陟大使」巡视全国,查察吏治得失。此外他更审慎对死刑的判决与执行,凡死刑罪案皆命中书门下两省详加讨论,以免冤滥,于京师处决死刑罪犯也要在行刑前覆奏五次,地方处决者则须覆奏三次。 4.提倡文教: 太宗即位前已注重文教,设「文学馆」,延聘房玄龄、虞世南等十八人为文学馆学士,讨论学术。即位后,在宫中弘文殿藏书二十多万卷,征求名儒出任学官。又大兴国学,当时国学生徒近万人,高丽、百济、新罗及吐蕃诸君长皆派子弟来华求学,一时文教大盛。 5.平抑门第: 魏晋以来,社会上普遍重视门第,寒族难有仕进的机会。唐太宗诏令高士廉等修氏族志,着重立德、立功、立言,以功臣代替世胄,科举代替门第,而寒门子弟晋身政坛的机会大增,因而人才鼎盛。 6.建立制度: 唐朝重要制度,都在贞观时期制定,这些制度基本沿袭隋制,但也有所修改,如将三省制、府兵制、均田制、租庸调制、科举制等加以充实改进,使其更适合于当时统治上的须要及更趋完善严密。 7.重订律令: a. 太宗命房玄龄等人将前代法典加以修改,编【唐律】,较前代简要明确。 b. 又命长孙无忌修【唐律疏议】,将【唐律】条文详细解释。 8.宗室出仕: 太宗命宗室子弟出任官吏,以学习治民之术,避免终日游手好闲,无所事事,故唐代宗室人才之盛,为前代所未有。 9.尚俭薄赋: 唐承隋乱,民生凋弊。太宗崇尚俭约,轻徭薄赋,以解民困,如遣散宫女三千余人,便可见其施政的仁厚。 10.四夷宾服: a. 太宗先后降东突厥及吐蕃,服薛延陀、回纥、契丹,并征高丽。除征高丽无功外,其他各族纷向唐称臣,唐于其地设都护府,加以管辖。故贞观一朝,四夷宾服,边境并无战乱。 b. 自公元630年东突厥被征服后,西域君长尊太宗为天可汗,唐遂成为亚洲的盟主,维系国际间的关系,唐声威震四方。 玄宗之政绩: 玄宗即位后,锐意针对政治上种种弊病加以改善。玄宗于开元时代的政绩可称述的方面甚多,现一一析述之: 1.政治方面: a. 任用贤能:唐自武韦之乱,政治上形成奢淫贪纵之风气。玄宗登位后,重用贤臣,初用姚崇、宋璟,后用张九龄、韩休,此外尚有卢怀慎、张说、杜逻,一时贤臣先后继起。他们各尽所长,忠于职守,政风为之一变。而且玄宗在开元初期,亦尚能纳谏,政治遂能走上轨道。 b. 讲求吏治: 1/ 玄宗废除「斜封官」,严格执行官吏的考选办法,采取张九龄的建议,制定内外官吏的迁调制度,选京官中有才识者,外放为都督刺史,增加他们的办事能力及行政经验。 2/ 又选都督刺史中有政绩者,升任京官,内外互调,以沟通中央与地方的政情。 3/ 调整地方行政组织,将唐初十道改为十五道,各道置采访使,监督地方州县的长吏,考核地方的政绩。 4/ 玄宗革除科举之弊端,限制进士科及第人数,改善以往冗官日多的情况,以提高官吏的质素。 2.经济方面: a. 崇尚节俭: 玄宗本人亦能崇尚节俭,对百官及后宫的服饰、器用都有限制,规定三品以下大臣,以及内宫后妃以下者,不得戴金玉之饰,又曾不准开采珠玉、织造锦绣、遣散宫女等。 b. 整顿户籍: 开元九年(公元711年)曾以宇文融清查逃亡户口及籍外田地,查获巧伪甚多,共得八十多万户,使国家税收及兵源增加。 c. 裁汰僧尼: 令12
000多僧尼还俗,并禁止营建寺院,铸造佛像、写经,由是节省因崇信佛法的奢侈耗费。 3.文化方面: a. 提倡儒术:玄宗早年对儒术颇为爱好,优待儒臣,置集贤书院,延聘褚无量入宫侍读,搜罗群籍,得四万八千余卷。 b. 注重文教:令张说修定「五礼」,七年而成,定名为「开元礼」,此外也编定「唐六典」及「姓族系录」等书。 4.军事方面: a. 行募兵制: 唐高宗及武则天时,府兵制逐渐废弛,玄宗乃采张说之议,改行「募兵制」。 b. 行 骑制: 公元722年,玄宗挑选府兵及 丁十二万人为京师宿卫,后改称「 骑」。 c. 设兵边疆: 边疆设十大兵镇,派节度使统领,用以统率异族,巩固疆土。 可惜到左晚年就因为其他原因而导致成了昏君
eg. 沉迷女色
荒废政治
奸臣当道e...
参考: 中国历史
两位君主均有才而无德 唐太宗以马上得天下
平薛举
刘武周
窦建德
王世充
以功勲堪称大唐第一人. 及后即皇帝位,敢于纳谏
用魏徵
房玄龄
杜如晦等贤臣
使得政治清明. 但其弑杀兄弟
尽诛侄儿
逼父退位
政治上虽为逼不得已
但论理上可谓丧尽天良.及晚年立承干而偏坦李泰
以致太子谋逆
皆其失德之过. 唐玄宗带来武韦之乱后政治平稳的景象
将唐之盛世推向高峰
但私人事务却弄得一塌糊涂.先是宠信武惠妃而误杀太子瑛及其他二王
后宠信杨贵妃而荒废朝政
间接导致安史之乱.所以唐太宗玄宗有才无德
实不为过.
我认为唐太宗好啲
因为只有佢真正为人民着想
出咗一支 ' 活络油 '
令人民受惠.....>< 而家重出埋 ' 唐太宗膏 '
一样咁有效 !!
唐太宗和唐玄宗可称为才德兼备的君主
佢地后生果阵,真系好好架,令到唐朝好繁荣,只不过果果皇帝都衰收尾,到老左就不理朝政
参考: 我
李龙熙的人物履历
1982.09——1986.07,延边农学院兽医系兽医专业学生;1986.07——1988.05,延边农学院兽医系团总支书记、院团委书记;1988.05——1990.06,共青团延边州委学少部、宣传部部长;1990.06——1991.06,珲春市凉水镇党委副书记;1991.06——1991.08,共青团延边州委青农部部长;1991.08——1993.04,共青团延边州委副书记;1993.04——1994.06,共青团延边州委书记;1994.06——1994.12,福建省厦门市政府办公厅主任助理(挂职锻炼);1994.12——1996.06,共青团延边州委书记;1996.06——1997.09,延边州委组织部副部长(正处级);1997.09——2001.03,共青团吉林省委副书记、党组成员(其间:1995.07——1998.07,在吉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国民经济计划与管理专业在职研究生学习,1998.07获经济学硕士学位);2001.03——2001.11,共青团吉林省委书记、党组书记;2001.11——2004.02,共青团吉林省委书记、党组书记兼省青联主席;2004.02——2007.04,长春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其间:2001.09——2006.12,在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世界经济专业在职研究生学习,2006.12获经济学博士学位);2007.04——2007.12,延边州委副书记、代理州长;2007.12——2013.01,延边州委副书记、州长; 2013.01——2013.04,吉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2013.04——2015.11,吉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总工会主席、党组书记;2015.11——,吉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总工会主席。是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共吉林省第八、九、十届委员会委员。
上一篇:如果我得到你的人却得不到你的心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