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atian rhapsody
Caspian Rhapsody 歌词
歌曲:Bohemian Rhapsody作词:freddie mercury作曲:freddie mercury王菲个人资料:王菲(十五岁前随母亲姓,叫夏林Faye Wong (Shirley已弃用)艺名:王靖雯(已弃用)出生日期:1969年8月8日出生地点:北京身高:57及(172cm)近:400 度左右家庭状况:父亲王佑林 母亲夏桂影(去世)哥哥,王弋 女儿童童教育程度:中学毕业就读小学:北京地坛小学就读中学:北京市东直门中学宗教信仰:佛教(密宗)mama,just killed a man ,put a gun a against hishead.pulled my trigger, now hes dead.mama, life had just begun,but now ive goneand throw it all away .mama,ooo,didnt mean to make you cry,if im not back againthis time tomorrow.carry on carry on,as if nothong really matters.too late my time has came,sends shivers down my sprine.bodys aching all the time .goodbye,everbody.ive got to gogotta leave you all behindand face the truth.mama,ooo, i dont want to die ,i sometimes wish id neveer beenborn at all.....继续歌手介绍:王菲,1987年底由北京到港定居经父亲朋友介绍拜戴思聪为师学唱歌89年加入宝丽金旗下的新艺宝唱片公司并成功的推出来首张个人同名专辑《王靖雯》91年年初王菲决定暂停歌曲事业远赴美国修读音乐92年陈家瑛成为王菲经理人陈家瑛当时还对周围的友人感叹道:我打到了一个嗓子好得不得了的女孩子94年改用原名王菲并举办了首个个人演唱会创下新人开演唱会18场的最高纪录96年,王菲与窦唯结婚留京安养并孕下了可爱的女儿--窦靖童同年,王菲越洋与英国的骚灵组合Cocteau twins合作推出另类专辑《浮躁》受到外界一致好评同年并登上了美国《TIME》时代杂志封面是继巩利后第二个登上《TIME》杂志的华人女艺人97年,向乐坛告别一年多的她她复出歌坛,并以6000万的天价加盟EMI科艺百代唱片公司推出了加盟EMI的首张同名大碟《王菲》一曲《你快乐(所我快乐)》更是唱到街知巷闻98年底,王菲展开她的个人巡回演唱会首站是广州,但广州演唱会刚过便传来了不幸的消息王菲的母亲因癌症而去逝了之后,王菲重新振作起来在香港连开了38场的唱游大世界王菲演唱会之后与窦唯的感情亮起红灯翌年,两人离婚收场窦靖童抚养权归王菲99年,王菲凭《Eyes on me》夺得日本金唱版大赏....nothing really matters,anyone can see.nothing really matters,nothing really matters to me.王菲个人部份资料就介绍到这有事Q我一下哦~32791311http://music.baidu.com/song/57615318
Croatian Rhapsody 歌词
《Croatian Rhapsody》是一首钢琴曲,属于纯音乐,没有歌词。
歌名:《Croatian Rhapsody》
歌手: Maksim/Niksa Bratos/Remi Kazinoti/Craig Pruess/Orchestra
谱曲:Tonci Huljic
所属专辑:《The Piano Player》
发行时间:2003年
音乐类型:纯音乐
音乐背景:
乐曲建构了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和弦的三音主题。
克罗地亚战后,尚未散去的硝烟在空气中弥散着。天空有些低沉,不知是雨前的预兆,还是硝烟的弥漫,云朵在天空中呈现出一种忧郁的灰色。倒塌的墙壁让凌乱的碎石铺了一地,尘埃在空气里飘摇,最终落定,回归泥土。在战火摧残后的断垣残壁中,开着一朵不知名的白色小花。
克罗地亚战后,尚未散去的硝烟在空气中弥散着。天空有些低沉,不知说不出名字的小白花,在风里微微的摇曳。它看着人们来来去去,看着战车,坦克威胁着要摧毁它的根与土,也看着鸟儿偶尔慌张驻足。想在人烟散尽的石缝中找寻一点面包屑......
只有夜晚来临时,它才看得到平静。在这块紧邻着亚得里亚海的土地上,这些年星光特别璀璨,或许是霓虹与车水马龙都已散去的缘故,这样的夜里,有悲伤,也有着无声的凄凉。
曲子和弦美到了极至,每每听到这首曲子时,心中总是泛起淡淡的伤感和坚强。因为对这支曲子有着特殊的情感,现在却越发不敢去弹它,怕它勾起回忆,但是这也是我向上帝所祈求的。
有人给我介绍一下马克西姆吗?
将古典与现代流行风格融合在一起而获得成功的艺人,我记忆里第一个冒出的的人就是陈美,不仅是她的曲目,她还将电子小提琴这个概念第一次送到我的脑海里。尽管很多古典发烧友对此嗤之以鼻,但是陈美在流行乐界获得的成功,以及带动古典音乐回归的功劳都是毋庸置疑的。随后又有一组“古典辣妹”出现,再次把小提琴的魅力展现给了流行音乐爱好者们。到了马克西姆(全名Maksim Mrvica),古典钢琴又一次和流行音乐嫁接在一起。
说到流行钢琴,很多人印象里第一个念头就是理查德.克莱德曼,他以浪漫钢琴王子的形象辉煌多年,然而他的钢琴技艺其实并非多么高明,事实是,正因为其钢琴技艺上的局限才使他走上了流行钢琴演奏者的道路——当然他是成功的。那么马克西姆呢?他绝对不是理查德.克莱德曼的翻版,如果要在乐界找一个相似的人,我选择肯尼基。
肯尼基是个有着非常高超的萨克斯演奏技巧,但是却致力于创作演奏流行乐曲的音乐家。即便如此,他演奏的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经典作品中,四处都暗藏着高深的演奏功力,他的现场表演更容易让人明白这点。马克西姆在钢琴上的造诣也许不如肯尼基之于萨克斯,但是他的技巧已经足够称的上为优秀的钢琴家——而不是退而求其次的浪漫钢琴王子。
从他的外表看,大概没人会相信这是一个古典钢琴演奏者,身高近2米,有着典型东欧男人魅力的俊秀脸旁,染发,一身休闲劲装,加上耳环项链,瞧上去倒象个偶像流行男歌手。但是他弹钢琴前要冥想很长时间,然后坐在钢琴前如行云流水般敲击琴键,直到这时,人们才能把对他的外观印象抛诸脑后——钢琴前的马克西姆是一个才华横溢的演奏家。
他……
来自克罗地亚的明星
当马克西姆出版了一张演奏克罗地亚当代古典钢琴曲目的专辑时,他并没料到以后的成功。他当时认为这张专辑大概只能卖上几张就呆在货架等着积满灰尘,就象其他不成功的专辑一样。结果是,这张CD成为了克罗地亚历史上卖的最畅销的古典音乐专辑之一,并让他获得四项Porin音乐奖(克罗地亚自己的格莱美),其中包括最佳古典专辑奖项。同时他也被邀请到颁奖典礼上表演——这是个很难得的荣耀,因为古典音乐家一般是不会被邀请到现场表演的,也许这该归功于他演奏的那首充满情感的“男爵夫人之舞”(The Dance of the Baroness)。
成功的原因是什么?马克西姆认为是他演奏时的热情,以及将古典音乐融合新的元素感染了年轻的乐迷。他穿着很时尚的,好象被切过好几刀的无袖衫,他既在正式的剧院演出,也在布置了大屏幕,打着激光灯的舞台弹奏。最重要的是,他坚信音乐本身的力量能够震撼到每个人。这个信念支持着他还默默无名时,在克罗地亚一个小镇上张贴自己演奏会的海报;这个信念支持着他当克罗地亚战争爆发,却依然在学校地下室练习钢琴——直到这个信念支持着他获得了如此的成功。
马克西姆受过非常严格的钢琴训练。他出生于1975年,家乡是在亚德里亚海岸一个名叫希贝尼克的小镇。他9岁开始练习钢琴(第一次公开表演也是在这年),仅仅三年后,他就和交响乐团一起合作表演海顿(奥地利作曲家)的“C大调钢琴协奏曲”。1990年,战争爆发,在他居住的小镇上,每天都有上千颗手榴弹爆炸,但是他和他的导师玛利亚.塞克索(Marija Sekso)都坚决的认为应该继续进行音乐学习。在那样危险的环境中,支持马克西姆的就是他的钢琴。尽管当时环境如此恶劣,他还是在萨格勒步(南斯拉夫西北部的一个城市)获得了生涯中第一个比赛大奖,至今他都认为那是他最重要的一个奖项,而且“那是我演奏生涯中最美妙的时刻。”
随后他在瓦拉基米尔.卡潘教授(Vladimir Krpan,意大利著名钢琴演奏家米凯兰杰里的弟子)的教导下在萨格勒步音乐学院度过5年时光,接着又在布达佩斯著名的李斯特音乐学院学习。这段时间(1999年)他获得鲁宾斯坦国际钢琴大赛头奖。2000年他定居巴黎,受业于伊格.拉斯科(Igor Lazko),2001年他赢得巴黎庞拓斯钢琴大赛首奖。
他的生涯从此转变,等他回到克罗地亚后顿时成为了媒体关注的焦点,有数不清的电视节目和访谈等着他。然后他录制了开头我们提到的那张专辑《Gestures》。他在萨格勒布市拥有2000个席位的利辛斯基音乐厅(Lisinski Hall)举行的演奏会景况让人叹为观止,舞台布景包括镭射灯,干冰和巨大的电视墙,而观众人数中有一半都低于30岁。马克西姆说:“我总是想尝试些与众不同的表现方法。但是这只是为了营造出一个让人激动的气氛,等我开始弹钢琴时,镭射灯就得停下来,我不想有任何东西干扰我的演奏,以及听我演奏的观众。”演奏会后半段,他关掉了所有的镭射灯,电视墙等花哨的东西,换上正装,然后演奏俄罗斯鬼才拉赫曼尼诺夫的第二号钢琴协奏曲。“我可不想给那些评论家们逮着把柄来数落我!”说到这里,他哈哈大笑。
很快他受到了克罗地亚音乐才子Tonci Huljic(为古典辣妹做过很多曲子)的注意,并将他介绍给音乐制作人/经纪人梅尔.布什(Mel Bush,也是陈美的经纪人),当时梅尔已经在开始寻找一个年轻有为的钢琴家,结果马克西姆的才华让他赞叹不已,随即签约,并由EMI古典部制作发行新专辑——我们现在所熟悉的《Piano Player》(钢琴玩家)。
《钢琴玩家》
《Piano Player》专辑制作完成后,公司做宣传的方向首先选在了市场潜力巨大的远东地区。他先后在台湾,香港,韩国,日本等地做宣传,后来又到内地,并作为嘉宾参加了CCTV-MTV音乐盛典。这张专辑的影响好象旋风一般,可以说选择远东地区做为宣传头站是获得了成功。现在我们好好审视一下这张融合了现代流行因素与古典音乐为一体的跨界专辑。
第一首,就是国内古典乐迷,甚至说即便是不常听古典的人都很熟悉的“野蜂飞舞”(Flight of the Bumble-Bee)。此曲原作者是俄罗斯著名音乐家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是他的歌剧《萨尔丹沙皇的故事》中的幕间曲,音乐描写的是王子变成了一只野蜂,不停的飞舞,追叮他所厌恶的人。这是首欢快,节奏简练的小品。看过电影《闪亮的风采》(Shine)的人一定记得大卫叼着烟,手指飞快的演奏这首曲目,震惊了当时酒馆里的每个人。即便是不爱听或者没听过古典钢琴的人,也都很容易从这首速度飞快的小品中一窥古典音乐的魅力。专辑中该音乐做为第一首,无疑就是先声夺人,给听众一个良好的开头印象。改编的“野蜂飞舞”配上了舞曲的节奏,感觉倒也不过不失,互相没什么坏的影响,同时由于这是一首小品,时间不长,于是第一首曲目中还混合了整张专辑其他精彩的部分,最后再以“野蜂飞舞”结束,做为介绍整张专辑,提起听众的欣赏欲望,制作方倒是动了不少脑筋。
第二首,葛利格钢琴变奏曲(Grieg: Piano Concerto In A minor)是挪威著名音乐家爱德华·哈格吕普·葛利格生前唯一完成的一部协奏曲,也是他最著名的一部作品。此曲年代久远,是葛利格早期最重要的一系列作品之一,完成于1868年,随后这部作品成为了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欧洲浪漫主义运动中,最常被演奏的协奏曲。该曲节奏明快,旋律优美和谐,充满了幻想色彩。专辑中的这首曲子更加舞曲化,电子键盘的开头很有经典舞曲的氛围,这里伴奏交响乐团,电声乐器与马克西姆的钢琴结合的很好,由于曲目本身旋律就非常好,节奏也很轻快,整个过程非常轻松愉快。
第三首到了该专辑的主打曲,“出埃及记”(Exodus)。关于原曲最熟悉的出处自然就是同名电影配乐了,不过电影中“出埃及记”讲的可不是摩西带领犹太人逃出埃及法老奴役的故事,但也和犹太人有关,是讲述以色列建国的辛酸历史。本曲其实也不是就出自这个电影,原本就是演奏曲,加了词就做了电影主题歌。该曲目气势宏大,雄壮,很有悲壮的历史感,熟悉欧美老流行经典的乐迷肯定不陌生。要说做为本专辑主打,该作真是足够气魄,只是改编曲给配上了典型的Hip Hop节奏,本来悲壮的氛围给弄的淡化了不少,本人并不很欣赏这种改编风格,但是单就动听,不考虑什么别的因素,倒也合格。
第四首“克劳汀幻想曲”(Claudine)是Tonci Huljic创作的曲目,是一首典型的浪漫钢琴作品,听上去好象跟理查德.克莱德曼演奏的东西相差无几,既然是“钢琴玩家”,那么除了古典,也来点甜密的情歌不算什么坏事,流行乐迷估计会很对胃口。第五首“Wonderland”(新乐园)也是Tonci Huljic的作品,风格变的大气了点,不过听起来好象还是克莱德曼在演奏。
第五首,“亨德尔的萨拉班德”(Handel's Sarabande),这是出生于德国的英籍音乐家乔治.弗雷德里西.亨德尔的一出歌剧《萨拉班德》的主题,同时Sarabande也是古典曲种之一,是一种交际场合的舞曲,源于波斯,十六世纪末传入法国后演变为节奏缓慢庄重的风格。本曲听起来一般,并没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不过段落的安排倒是不错,节奏依然为舞曲。
第六首是俄罗斯传奇音乐家拉赫曼尼诺夫的“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Rhapsody on a Theme of Paganini )。这是一首非常著名的曲目,钢琴部分的难度比较大。主题采用了意大利伟大的音乐家,历史上最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尼科洛.帕格尼尼常采用的一些习惯,其中也有莫扎特《安魂曲》的一些旋律。这个曲子讲述了许多帕格尼尼的传奇,比如与恶魔交易,比如他爱的女人,比如他在教堂碰到的麻烦,最后全被他克服掉。音乐时而优美,时而热情,整体的效果非常吸引人。面对如此著名的曲目,专辑中没有做什么大的改编,基本沿袭原曲的变化,顶多就是配了些流行节奏,甚至可以忽略不记,正好让听众专注于本曲目的精彩。
接下来的“汉娜的眼睛”(Hana's Eyes)又是Tonci Huljic的作品,制作的非常动听,曲调带点幽幽的哀怨,女声的和声烘托出了悠远的气氛,非常适合小女生来听,也许以后会作为浪漫经典被时常演奏。
在淡淡的悲哀中,下面紧跟着就是萧邦著名的“C大调革命练习曲”(Chopin's ‘Revolutionary’ Etude in C minor)。萧邦创作的一系列练习曲都非常出色,而这首“革命”更是个中翘楚。1830年11月,波兰爆发了震惊世界的华沙革命,远在他乡的萧邦因为不能回国一起与祖国人民战斗而感到激愤,十个月后革命被沙俄军队血腥镇压,更使萧邦感到义愤填膺,同时又对自己不能出力而感到悔恨万分,于是他把全部的感情都溶入了这首练习曲中。整个曲目都始终贯穿着愤怒激越与悲痛欲绝的气氛,气势逼人,由于作品的风格非常强烈,所以改编也不大,除了鸡肋般的加上了舞曲节奏的鼓点,主要的风格体现还都是在钢琴上面。这也是古典作品的一大特色,尽管有时候很好与流行元素配合,但是独特的个性依然无法被流行元素所掩盖。
下面两首又是Tonci Huljic的作品。先是“古巴”(Cubana),前一首曲目的激情依然继续了下来,不过风格换成了拉丁派的热情,原创曲目就能更多的考虑和其他元素的配合,就不会显得多余或者不合拍,幸好整张专辑除了“野蜂飞舞”我认为编排的有点失败以外,其他都没出现过头重脚轻的情况。然后是“克罗地亚狂想曲”(Croatian Rhapsody),是一首很有点气势的作品,Tonci Huljic做这种流行味道浓厚的曲目很拿手。
接下来的“男爵夫人之舞”(Dance of the Baroness)则是出自另一位克罗地亚钢琴家弗拉诺.帕拉奇(Frano Parac)之手,生于1948年,拿过很多奖项,78年起在萨格勒布音乐学院带课。本人非常喜欢这首曲子,这也是专辑中唯一一首纯钢琴演奏曲目,完全没有其他配器在里面,可以彻底的享受一下钢琴的魅力。这首曲子贯穿着华丽与莫明的悲哀,快结尾时的一段音调听上去好象舞者轰然倒地一样,整个曲子不长但是结构严谨,虽然变化不多,但是营造出的氛围非常好。作为压轴曲目,本作大概纯粹是为了展现马克西姆的演奏技巧罢了,不过这没有影响到曲目的优秀。
最后的“古巴,古巴”(Cubana,Cubana)是作为附加曲目出现的,是专辑中“古巴”的重新混音版。
以上评论牵涉到古典曲目做了比较大量的介绍,是为了给不熟悉古典的乐迷增加更多欣赏的乐趣,带着这些有趣的背景来重新欣赏马克西姆的演奏,一定能有更多的感触。
传播古典音乐
专辑很快就要在欧洲地区上市,随后也肯定会往美国发展。整张专辑中其实包容了很多流行风格,目的就是能达到“跨界”的效果。当问到马克西姆对这张专辑的期望时,我们以他的回答作为本文的结束:
“首先这没有关于钱的问题,我开古典演奏会以及巡演挣到的钱已经足够多了。这张专辑所力图表现的就是关于突破与实验的问题。我总是想尝试些新的,不同的东西。我所衷心希望的就是能把古典音乐传播给所以年龄段的,更多的听众。这是我的梦想。”
求马克西姆的代表作
马克西姆简介 【英文名称】: Maksim Mrvica 【中文名称】: 马克西姆 (台湾译:迈可森) 【出生日期】: 1975年5月3日 【星座】:金牛座 【身高】: 207cm 【个性】: 内向安静、爱冒险 【出生地】:克罗地亚 Croatia (位于欧洲) 【居住地】;:伦敦 【身体特征】:有多个纹身 【最喜欢的颜色】: 黑色 【最满意自己的地方】: 10根细长的手指头 【婚姻状况】:和Ana结婚并且有一个女儿叫LeeLoo 【家庭成员】:母亲(Slavica),父亲(Karmel),两个兄弟-Slavko和Stipe 【最喜欢的食物】:比萨饼,日本食物,海鲜,橄榄油烹调食物,土豆(有点像意大利食品) 【最喜欢的饮料】:埃维昂水和红牛 【最喜欢的乐队】:Groove Armada, Scissor Sisters 【最喜欢的作曲家】:Chopin、Mozart、Bach 【喜欢的品牌】: CD、Prada、Jean-Paul Gaultier 【唱片公司】: EMI Classics 【联络方法】: MBO PO Box 363 Bournemouth BH7 6LA 【年代记事】 【1975】出生于克罗地亚的雅德里亚海岸一个叫做ibenik的小镇 【1984 (9岁)】 开始学钢琴, 同年即开独奏会展现他在钢琴演奏上过人的天赋 【1987 (12岁) 】和交响乐团合作演奏海顿的C大调钢琴协奏曲 【1990 (15岁) 】战争爆发,他虽然被困在地窖八天,仍坚持每天练琴七小时,并在战火中举行音乐会 Maksim: 我们的小镇到处都是枪弹,但不能因此而停滞不前。我必须生存下去,钢琴就是我的唯一 【1993 (18岁)】 在萨格勒布的钢琴比赛中得冠军 Maksim:我认为这在我整个事业中是最大、最难忘的胜利 【1994 -1998(19 – 23岁)】 在萨格勒布音乐学院追随Vladimir Krpan教授五年 (Krpan是Arturo Benedetto Michelangeli的学生) 【1999 (24岁) 】Maksim转到布达佩斯的李斯特音乐学院深造一年 鲁宾斯坦国际钢琴大赛中获冠军 【2000 (25岁)】 定居巴黎,师事Igor Lazko 【2001 (26岁)】 赢得巴黎庞拓斯钢琴大赛冠军 Maksim在克罗地亚非常受到年轻人的欢迎.他在故乡发行的克罗地亚现代钢琴小品专辑《Geste/Gestures》成为2001-2002年畅销的古典跨类专辑. 此作品是乐史上销售速度最快的作品,并为他拿下了有「克罗地亚的葛莱美奖」之称的博灵。 【2002 – 2003(27 - 28岁)】 Maksim外在的魅力与独特的表演氛围吸引了克罗地亚知名的音乐家、也是作曲家Tonci Huljic(他曾帮Bond(古典辣妹)写过很多动听的曲子)的注意,并将他介绍给音乐制作人/经纪人、华裔小提琴手陈美的经纪人Mel Bush的注意,让Mel惊为天人,立刻与Maksim签下合约,并交由EMI Classics全球发行他的超重量级专辑Piano Player(钢琴玩家)。 【2003 (28岁)】 在伦敦举行演奏会 到访东南亚等地(包括香港,台湾)宣传Piano Player专辑 【2004 (29岁) 】开始亚洲各地展开演奏会,足迹遍及日本、韩国、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 【2004.7月】 马克西姆为奥运演奏的曲子Olympic Dream收录在《心连心》2004雅典奥运指定专辑中 【2004.9月】 第二张专辑Variations Part I&II(玩家变奏曲)全球发行,并于日本举行世界新歌网络发布会 【2004.11-12月】 在亚洲各地进行新碟宣传 (11月24日~台湾;11月28日~曼谷;12月3日~马来西亚; 12月7日~新加坡; 12月10日~香港; 12月13日~汉城; 12月17日~马尼拉 ) 【2005.3-4月(30岁)】 2005 亚洲巡回演奏会(演出地点包括:台湾、日本、首尔;雅加达) 【2005.7.2】 Maksim在出生地克罗地亚举行一场演奏会 【2005.8.1】 妻子Ana为Maksim诞下一名女婴,名为Leeloo Mrvica 【2005.9 】第三张专辑A New World(玩家新世界)全球发行 【2005.9 】Maksim在新加坡举行一场A New World 新碟发报演奏会 【2005.9】 Maksim在日本东京举行一场A New World"新碟发报演奏会 【2005.10-11月】 2005 冬季亚洲巡回演奏会,在日本各地举行21场演奏会 【2005.12月】 2005 冬季亚洲巡回演奏会~在 台湾各地举行7场演奏会 【2005】 冬季亚洲巡回演奏会,在首尔和马尼拉各演出一场 【2006.3-4月(31岁)】 在日本各地举行演奏会(共12场) 【2006.6.8】 Maksim在出生地克罗地亚举行一场演奏会 【2006.6.10】 Maksim在波黑举行一场演奏会 【2006.9.9-10】 Maksim9月会在韩国首尔举行2场演奏会 【2006.10.16】 Maksim发行第四张专辑Electrik(电音玩家) 【2006.10.23-29】 Maksim在日本(东京、爱知县、大阪和京都)举行4场演奏会 【2007.4-6月(32岁)】 在世界各地(包括韩国、日本、伦敦)举行演奏会(共15场) 【2007.8.26】参加北京第十二届华表奖颁奖典礼,演奏钢琴协奏曲黄河、Dance Of The Baroness等曲目。当时Maksim用Yamaha钢琴演奏Dance Of The Baroness到后段时,因为弹奏过于投入导致钢琴一个琴键出现了爆音 【2007.11】 发行第五张专辑Pure 【2007.11-12】 在克罗地亚举行演奏会(共12场) 【2008.4 (33岁)】在日本各地举行演奏会(共7场) 注:说到Maksim就不得不提这位同样来自克罗地亚的了不起的古典跨类作曲家TonciHuljic,迄今为止他已经为Makim和Bond等古典跨类乐手写了很多优美动听的曲子。Maksim的每张专辑里TonciHuljic的作品几乎都是支撑专辑销量的一大卖点。比如大家所熟知的曲子有:Piano Player中的CroatianRhapsody、Cubana、Hana's Eyes、Wonderland、Claudine;Variations中的Leeloo'sTune、Amazonic、Kolibre;A New World中的Mojito、Nostradamus、DesertSkies、Still Water;Electrik中的Child in Paradise、Anthem、Tango inEbony;近期在中国大陆发行的行专辑PureII中的Victory(开始是写给Bond的,收录在Bond的专辑Born中)、Alexander TheGreat、Passionata。这些原创曲子对于保证Maksim的音乐的质量和品质无疑是非常重要的,虽然不能说是作曲者TonciHuljic成就了演奏者Maksim,但是作为欣赏者的我们,在聆听这些美妙的旋律时,不应忘了幕后这些创作、演奏出音乐的伟大的乐人们。
克罗地亚狂想曲是谁写的?
由作曲家Tonci Huljic谱写
中文名称: 克罗地亚狂想曲
外文名称: Croatian Rhapsody
所属专辑:The Piano Player
歌曲时长: 03:32
谱 曲:Tonci Huljic
音乐风格: 新世纪音乐
发行公司:EMI
音乐背景:
乐曲建构了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和弦的三音主题。
克罗地亚战后,尚未散去的硝烟在空气中弥散着。天空有些低沉,不知是雨前的预兆,还是硝烟的弥漫,云朵在天空中呈现出一种忧郁的灰色。倒塌的墙壁让凌乱的碎石铺了一地,尘埃在空气里飘摇,最终落定,回归泥土。在战火摧残后的断垣残壁中,开着一朵无名的白色小花。克罗地亚战后,尚未散去的硝烟在空气中弥散着。天空有些低沉,不知说不出名字的小白花,在风里微微的摇曳。它看着人们来来去去,看着战车,坦克威胁着要摧毁它的根与土,也看着鸟儿偶尔慌张驻足。想在人烟散尽的石缝中找寻一点面包屑......只有夜晚来临时,它才看得到平静。在这块紧邻着亚得里亚海的土地上,这些年星光特别璀璨,或许是霓虹与车水马龙都已散去的缘故,这样的夜里,有悲伤,也有着无声的凄凉。曲子和弦美到了极至,每每听到这首曲子时,心中总是泛起淡淡的伤感和坚强。因为对这支曲子有着特殊的情感,现在却越发不敢去弹它[1] ,怕它勾起回忆,但是这也是我向上帝所祈求的.马克西姆所演奏的另一首钢琴曲:出埃及记,描述的也是一段战争与新生,讲述犹太人在血与火之中重建犹太国家以色列的故事,悲壮宏大,让我不由得想起一个东西,那是一个不带任何感情的杀戮机器,大家通常称之为:历史。基于动物性中的种种阴暗面,人在不停的互相杀戮,从未止息,那些并不厚重的历史书,挟裹的是几千年的鲜血。有人曾经预言:人类最终的走向是自我毁灭,所有的一切都将会毁灭在自己手中。或许是,不过在那些阴暗和鲜血的另一面,是人性中光辉不屈的一面:无论是遗忘还是铭记,总会继续坚强的生存下去,带着伤痕,在被摧残的大地上夺取新生 ------一如克罗地亚废墟上的那朵白色小花。
上一篇:不想回家的女人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