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鞋批发网 > 知识库 >

男装夏装陈列效果图片

来源:运动鞋批发网时间:2024-04-16 13:51:15编辑:运动君

男装服装陈列!男装店如何陈列

男装店如何陈列呢?男装服装陈列就是从商品的色彩、风格出发,运用色彩搭配技术,结合商品的款式风格特点,达到最佳的销售效果!到底男装店如何陈列呢?看看最事实的男装服装陈列方法吧! ?服装陈列的一般方式 商品分类、配置与陈列一定要站在顾客立场,以吸引和方便顾客观看及购买为目的。为此,应将每项商品包括其包装的正面朝向前面,朝向顾客,以吸引顾客注意力,方便其了解商品的性能;服装陈列要考虑商铺的整体性,尽量做到美观,商品摆放有规律,色彩、形状搭配协调,使人看着舒服,必要时可运用一些辅助工具,如特别制作的货架、射灯、一些小摆饰等等,目的是为了使顾客将注意力集中于商品,但在运用这些商品以外的物件配合服装陈列时,不可喧宾夺主。 ?创造友善的购物空间 服装陈列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吸引顾客购买,而不是为了顾客看着高兴。服装陈列应注重其实用性,美观只是一个方面,不可本末倒置。有条件的经营者可以将经营场所的功能进行分区,如商品的陈列展示区、购买区、付款柜台等,陈列展示区可以宽敞,以顾客站着、坐着、看着舒服为第一要义。 顾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商品、了解商品,并下定购买意向,购买区则可以紧凑一点。付款柜台的设置一定要考虑方便顾客,有些经营者很不重视付款柜台的设置,随便找个犄角旮旯将付款柜台一摆,顾客想付款,找来找去要找半天,或者跑很远的路程,非常影响顾客的购买兴趣,有些顾客甚至会因此放弃已经决定的购买。对服装陈列展示区、购买区、付款区三者的合理配置很重要,不能在空间上将商品的看、选、买混合起来。如果对三者不加区分,将会严重影响商品的销售,影响经营者的业绩和收入。 有些服装店不能设立固定的付款柜台,但对商品的陈列展示区和购买区的功能区分,亦应十分注意。如胡先生的毛衣专卖店仅有40多平方米,尽管空间十分局促,但我们仍然建议胡先生对商品的功能进行分区,可以留出进门10-15平方米作为商品的陈列展示区,包括顾客可以在这里试衣,而后面的25-30平方米作为购买区。货物实在太多的话,还可以在商铺的紧里端,打造书橱式的服装陈列柜,以折叠的方式将毛衣分隔摆放,中间和两边毛衣则应尽量用衣架挂起来。陈列展示区的商品摆放应尽量疏朗美观,以摆放新品或畅销商品为主,大部分商品则应放置于购买区。这个地方的商品摆放可以紧凑密实一点。 经营者没有必要将所有的商品都陈列出来,店再小的话,只需要摆一两件样品就足够了。服装陈列所要考虑的不仅仅是商品本身,应将整个营业场所综合进行考虑,好的空间切割和功能配置,是成功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困难,但在商铺空间利用上有一个观念一定要改变:因为花了很高的价钱租来商铺,所以希望将每一寸都摆上商品,以为这样才算对得起高昂的租金。


怎样的陈列男装货品比较好看?

巧妙的服装陈列对品牌形象和企业形象有识别和强化的作用,同时通过服装陈列创造良好的卖场销售环境。 一、服装陈列的原则 服装商品陈列 服装陈列技巧 1、 醒目化 为了吸引消费者,便于消费者参观选购,零售卖场应根据服装的特点灵活选择服装的展示部位、展示空间、展示位置、叠放方法等,使顾客一目了然。 2、 丰富感 服装属于选购商品,消费者在购买时希望有更多的选择机会,以便对其质量、款式、色彩、价格等认真地比较。在陈列时服装整齐有序、货品齐全、丰富,使消费者感到选择余地大,而且,店里有欣欣向荣的感觉。 3、 合理化 根据消费者的心理要求和购物习惯,对于同一品种或同一系列的服装应在同一区位展示。陈列的高度要适宜,易于消费者观看感受,提高服装的能见度和正面视觉效果。 4、 艺术美 服装的陈列,应在保持服装独立美感的前提下,通过艺术造型使服装巧妙布局,相互辉映,达到整体美的艺术效果。陈列的方法要新颖独特、构思巧妙,对消费者有一种挡不住的吸引力。讲究一定的审美原则,美观、大方、匀称、协调,还可以恰如其分运用一些饰品等,充分运用艺术手法展示服装的美。


服装店货架如何陈列摆放

面对服装市场竞争的白热化,服装产品品质的差异化在缩小,店铺服务也是齐头并进,对一个服装店铺来说要提高竞争力最直观要做的就是经常变化产品展示情况,及时合理的为服装创造展示的舞台,更好的向消费者展示的店铺产品的形象和卖点,做陈列不是盲目的,更不是为了好看,陈列是为了更好的塑造品牌形象,促进店铺销售业绩提升的,要提高店铺的竞争力和销售的目的性,如何合理的去做陈列,这就要求我们做好店铺的数据分析,及时了解和掌握店铺的滞销款、畅销款、跑量款等,及时且有力度的去展演我们的服装产品,让消费者更好的感受卖场氛围,更有效的提升店铺的销售业绩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新店的开业2、天气的突然变化3、替换断码的畅销货4、新货到铺5、季节的转换6、店铺的业绩下滑7、大型的促销或推广8、根据后期的数据进行二次维护调整陈列面对以上情况的时候我们要做陈列,需要结合我们日常店铺所做的销售日志、报表或者电脑系统的报表来做详细的数据分析,要考虑到最近店铺货品的进销存、货品的颜色、款式和卖点等属性,还有店铺的可陈列的最大和最小的SKU容量,店铺的陈列道具等情况,都需要我们做系统的数据分析,通过数据分析才可以更好知道我们将陈列空间的规划和货品展示结合的是否合理完美,通过在陈列展示方面的修正,才可以使店铺展示空间得到最大化的利用,促进店铺销售额最大化对于店铺来说,如何利用这些我们平常做的日销售报表、月销售报表来做陈列,这是我们陈列前所要研究清楚的,我们在店铺陈列前要做的数据分析如下:1、新品上市的市场分析店铺所在对于一家新开店也要做数据上的调查:店铺消费人群的分析和新品上市市场分析店铺消费人群的分析其实在开店以前市场部就应该已经进行调查,那我们这里只是对人流,年龄段,男女比率,时间段,进店时间,购买的款式进行调查,当然是需要较长的时间了,调查完后就货品、陈列就更有目的性新品上市的市场分析,看下一张小表格:新品上市市场销售分析大类货号款式颜色搭配面料价格通过以上数据分析我们可以知道我们店铺顾客的消费客群,他们逛街的习惯和次数,这样可以研究出我们店铺陈列和橱窗陈列的更换周期,在货品陈列时候,可以更有目的性的展示货品,店铺的黄金区位和橱窗展示区都可以展示比较适合消费者胃口的货品陈列不过以上的市场销售的分析,需要店铺长期的记录和积累,这样的表格记录,也为经销商自己的下次订货建立一个参考数据库2、店铺的平效和立效的计算平效就是店铺的单位面积能带来多少的销售额:店铺销售额/店铺面积;立效就是陈列面的单位面积能带来多少的销售额:店铺销售额/陈列面积我们在计算平效的时候,销售额的出现时间一般为调整陈列前后半个月或新品上市半个月后的这个时间段,计算出陈列前后的平效和立效,对比就可以知道我们这次陈列是否提高了店铺的销售业绩通过以上两个数据就可分析和检测出店铺哪些地方销售最好,哪面服装墙销售最好,这在我们做陈列时就会有很大的帮助,还可以让我们找出店铺内的销售死角,知道店铺哪个陈列强销售不好,吸引力不够,这样去发现一些陈列区位和陈列面积有做的不好的地方,我们就可以通过改进陈列方式来带动这个区位或壁柜的销售,很多时候是将货品的主次理清,然后再合理安排这些产品的展示位置和墙面3顾客的进店率和橱窗陈列的分析每一次陈列调整后,我们要对新陈列的橱窗所吸引的顾客做统计,把时间定在每天客流的高峰期,这样潜在的顾客较多,我们对进店顾客的人数可以正确的登记,如果发现调整后的橱窗和调整前后一个星期,顾客在高峰时候进店人数有所差别,就要考虑更换模特衣服或更加精致的设计橱窗,吸引更多的顾客进店,只有进店的顾客人流多,潜在的消费者自然也会多4、商品的连带销售率和陈列组合搭配、销售的色比与陈列的色彩搭配分析通过对每天销售的客单价计算和去年同期做比较,看是否有所递减,如果递减则证明店铺所做的陈列没有合理的组合,顾客在购买产品的时候只会考虑购买单品,而不会成套的购买,这就需要店铺在陈列的时候要注重服装搭配的组合展示,5、店铺陈列格局设计和壁面SKU容量、中岛和流水台SKU容量分析在对店铺格局进行规划设计前,要计算好整个店铺的SKU容量,一些壁面的SKU容量,中岛柜的SKU容量,并根据现有的货品的SKU数,合理为货品安置陈列空间,分配好货品的陈列位置6、按货品内容的分区和陈列面积的分析主推款辅助款促销款A60%30%10%B50%30%20%通过对店铺库存和新品数据的了解,在陈列之前,对店铺进行合理分区,可根据店铺实际订货情况合理的分配货品,将货品主次找出来,在陈列时候有重点的陈列分区明晰合理,也更方便顾客选购7、店铺内主次货品6:3:1公式的陈列运用店铺内的商品我们可分为两种商品:像包、帽、皮带等之类的配件我们称之为无生命的商品,服装和鞋子我们称之为有生命的商品,那在我们陈列时我们就可以按这样的公式去做陈列:6(服装):3(鞋子):1(配饰品对于店铺货品的价格线也要有系统的分析,一般是高档产品,出货量可以少,这样在高背板上展示的时候,产品价值感也会明显被展现一般比较高档的货品陈列在店铺的后半场,并用一些道具将其和其他货品区分开,促销的一般陈列在店铺的中岛架或流水台上9、销售的款式风格与陈列的主推状况店铺在陈列时候要有主推款和辅助款,在出货的时候,一般将订货量大的货品做主推,在将这些货品陈列出来后,可以通过一段时间进行销售统计,如果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可以换其他特色的款式的货品主推,这样间隔性周期性的进行陈列货品的主推,可以给顾客带来货品丰富感和新鲜感10、销售的尺码比与库存的安全线对比分析

服装店装修和货架的摆放

  陈列展示的目的和原则
  一、 陈列展示的基本目的:
  1、 站在顾客的立场:
  • 明显易看,符合人体工程学、顾客视线角度。
  • 容易了解,明确分类,区分生活形态。
  • 容易选择,具有商品规定、按照次序陈列。
  2、 站在店铺的立场:
  • 良好的效率,卖场空间有效的区分、布置。
  • 容易进行商品的库存管理,容易了解畅销货品,防止丢失。
  • 降低成本,省力化、标准化、手册化。
  二、 陈列展示的基本原则:
  1、 持整体展示的简洁明了和合理有序,使可能的销售尽快达成。系列产品的组合形象表现始终占有主导和核心地位。
  2、 少就是多。(Less is More)。化繁为简,突出重点。形式精炼就是内涵丰富:应将主导和焦点系列产品配置适当且对应的POP,以建立必要和明确的展示视觉感应。营造(空框)效应。注意虚实、点面的对比和统一。
  3、 明确树立主题。围绕其展开展示内容:以定期更新的中心题材视觉效果暗示、诱导、启发和感染消费者,强化其对品牌表达的特定层次生活方式的认同意识,激发其购买欲望。
  4、 充分和综合运用各功能要素完善展示效果和风格。现代商品陈列展示的实施需综合应用消费心理学、社会审美趋向、有关人体工程学、品牌产品设计开发,及其他诸种惯例和共识。
  2、 协调色、对比色、补色:
  • 首先要读懂色环,在赤橙黄绿青蓝紫的丰富色彩中,红、蓝、黄是基本的三原色,比如绿,是由蓝黄两色调出来的,每两个颜色之间存在着协调、对比、补色三种关系。
  • 在色环上挨得越近的颜色越接近,比如红与橘便是一对协调色。隔开的便出现差距,比如绿和紫便是一对对比色。对比最强,反差最大的称之为补色,如红与绿、黄与紫便是补色。
  3、 色彩的明度:
  指色彩的明暗程度(深浅)。不同颜色相比较的明亮度。
  如:赤橙黄绿青蓝紫中,黄色明度最高,兰色、紫色则最低;
  同一颜色中,加入黑色后,明度降低,加入白色后,明度升高。如浅红的明度高于大红,大红又高于深红。
  4、 色彩的纯度:
  指色彩的鲜艳程度和颜色中所含彩色成分多少,是颜色的纯粹程度。例如:黄色中掺入一点黑,或其他颜色,黄色的纯度就会降低,颜色略变灰。
  三、色彩的感觉
  1、 色彩的冷暖感:
  红色、橙色、黄色为暖色系;蓝色、蓝绿色、蓝紫色为冷色系。绿紫色和无彩色属于中性色。在无彩色中,白色偏冷,黑色偏暖。
  2、 色彩的轻重感:
  由色彩的明度决定。明度越高分量越轻;色谱中,黄色最轻,紫色最重。白色轻,黑色重。
  3、 色彩的远近感:
  由色彩的纯度决定。纯度高的往前进,纯度底的往后退。可以形成色彩的层次。、同类色相配:
  指深浅、明暗不同的两种同一类颜色相配,比如:青配天蓝,墨绿配浅绿,咖啡配米色,深红配浅红等,同类色配合的服装显得柔和文雅。
  2、近似色相配:
  指两个比较接近的颜色相配,如:红色与橙红或紫红相配,黄色与草绿色或橙黄色相配等。近似色的配合效果也比较柔和。
  3、强烈色配合:
  指两个相隔较远的颜色相配,如:黄色与紫色,红色与青绿色,这种配色比较强烈。
  4、补色配合:
  指两个相对的颜色的配合,如:红与绿,青与橙,黑与白等,补色相配能形成鲜明的对比,有时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第四章、陈列展示的功能要素
  商品展示的功能要素是商品陈列展示入门的起点和检测标准,同时也是其最终目的。它包括商品属性、审美趋向、表现角度、消费行为心理、人体工程原理以及相关惯例和共识等等。上述要素同步综合作用于整个陈列展示的基本操作过程中。
  一、商品的属性:
  包括色系、款式、功能、商标、质料、设计格调、价位、工艺、规格和产地、工序等等。
  • 确立目标切入口,务求“知己知彼”。
  二、拓展时段界定
  1、 商品推广期——明示商品品质,暗示有关生活格调和方式激发认同。
  2、 商品销售期 ——明示设计造型、色彩变化和质料等。
  3、 商品清货期 ——明示商品品质,渲染“价廉物美”。
  三、表现的视角
  1、 介绍产品本体(色彩、造型、质料等)
  2、 介绍生活活动(娱乐节目、生活层面等)
  3、 介绍生活方式(用途、功能、价格等)
  4、 强调商店印象(利用商品以外的元素)
  5、 场景式(与商品有关的实际生活情形)
  6、 偶发式(与商品无关的象征性幻像)
  7、 轻快、庄重、怪异、冷峻、高雅、可爱
  8、 男性化、女性化
  9、 其他
  四、审美取向要素
  1、焦点:
  • 每一展示面上,率先吸引注意力的视点即为焦点(见图)。焦点通常位于视平线中心或视平线的正上方。色彩对比强烈的主导POP或产品往往被视为焦点。它可有序的牵制、引导和展开消费者的注意力,并起一定呼应和提点的视感效应,同时直接营造主题。显示每一展示面的中心“卖点”(Selling Point)。
  • 每个展示面务必设定焦点,以突出主题,做到“以点带面”和“步移景换”。
  2、色彩对比和渐变:
  1) 色调:冷色 暖色 / 深 浅
  2) 明度:暗色 灰色 明色
  3) 色彩的质感:凝滞 流动
  4) 色彩的性格:冷峻和含蓄 沉静和平和 热烈和活力
  5) 应用三效应:
  • 虹彩效应
  商品陈列展示中较多运用色彩对比设定展示面焦点,或营造货品陈列的色彩渐变效果,这将造成强烈视觉冲击力。使顾客产生符合心里和谐取向的视觉运动和层次感,并轻易锁定目标商品。反之,不经处理的色彩罗列组合,极易引发纷杂、疲劳的视感压力,从而造成反效果。
  • 呈均衡视感的展示面内,一般基部色块较大,明度较低;上部则色彩明快、色块相对较小。或周边明度较低,中心明度较高,类似“框圈”效果。
  • 店场外部货品的色彩铺排一般较名较浅。由外场至内场,货品色调逐渐变深,色泽变暗。
  3、平衡:
  1) 符合人们的心理取向,引致视感上的和谐舒展、稳定有序。
  2) 平衡通常以色块、形体和数量的合理组合、构成等形式来表现。
  3) 冷色调、固态的大色块组合较多应用于平衡展开的基部。自下而上,色调渐暖或色块相对变小。
  4) 每一均衡展示面内,通常以大容量陈列方式形成具稳定视感和较大(暗)色块的基部。
  5) 平衡的三种形式:
  • 对称平衡(镜面效应)
  • 非对称平衡(色调、色块、数量对等效应)
  金字塔式平衡:1、侧视坡状 2、正视塔状
  4、重复效应:
  • “重复”的两种形式:(1) 单一展示方式重复(同款服饰以单一叠或挂装方式陈列)
  (2) 多样展示方式重复(同款服饰同时以叠、挂装、配衬或其他方式相近位组合展示)
  • 重复效应可营造视觉趣味,突出视感韵动节奏和色块、色调构成效果。注重统一和对比,同时高效能灵活利用空间,表达产品系列设计理念,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有关重点产品或新季产品的展示,尤其应注重操作中多元化重复陈列的效应,最大限度强化产品系列形象。
  5、序列效应
  •依次以季节、系列、性别、款号、色系、尺码进行货品分类,并设定相关颜色和尺码序列,使消费者视明确、简洁。
  ——展示面内应:
  1) 新季品居上居前 2) 小码品居上居前3) 浅色品居上居前4) 焦点品居上居中
  五、商品容量企划:
  1、零售环境各单元中合理的货品承载量。
  • 展示容量:零售点内单位面积或单个标准器架基台单元中出样货品的合理承载量。
  • 库存容量:零售点内现场必备库存量。
  • 货品流转周期容量:零售点单位时段内货品合理销售和常备库存重量。
  1) 有效的容量企划能高效利用空间设置。
  2) 减少库存积压,降低损耗,完善货品流转进程管理和期货预订系统。
  六、商品配置比例:
  合理的比例设置有利于完善系列产品展示的整体形象,掌握销售节奏,突出主题和焦点,适度调整布局并把握销售趋向,最大限度开发销售潜力。
  1、 系列产品开发中各配搭单元间比例(譬如上装和下装量比、恤衫和外套量比等等)
  2、 店场道具和POP展示与货品陈列各所占空间比例:一般情况下:20%:80%
  3、 店场展示货品容量与库存货品容量比例:一般情况下:65%:35%
  4、 店场单位时间内货品销售量或与展示/库存总量之间比例
  5、 店场单位时间内货品补货量与销售量或与展示/库存总量之间比例
  七、人体行为工程原理
  惯例和共识:以人为本
  1、空间设置: 货品陈列垂直高度与销售指数比照:• 流向流量引导• 货品逻辑组合
  2、问号原则:顾客自入口步入店场内,从主流向视角观察到的衣架衣钩缺口朝向一律向内或向左。
  3、视听:营业时间内要播放明快或轻柔、舒缓的经典音乐和英文歌曲。若条件许可,应放送公司指定的录像。注意:音量输出不宜过大。
  4、灯光: 应注重光源光度的充分和完备,强调对产品色彩、质感的还原表现能力,自然、和谐且富有趣味的开发商品的亲和力和感染力。
  照明应避免形成眩光和不必要的光斑。以免导致错觉和视感压力等反效果。同时应及时撤换、调整和补充以残损的光源。灯光应直接投射于有效展示面,以衬托货品。应避免货品表面光度、照度参差不匀而造成大范围斑驳感或暗角位,最终干扰、涣散消费者注意力。
  • 店场照明应随展示变更而作相应调节,确保最大限度发挥效应。
  第五章、商品陈列展示的步骤与操作

  一、陈列展示的基本步骤:
  1、 根据空间布局设定各展示面焦点,以此明确主体和主导,有序引导消费者注意力。
  2、 物以类聚。将产品按季节、系列、性别、款号、色系、尺码等首先分类,综合运用各功能要素对系列产品各单元进行合理组合、构成,并调配各展示单元比例容量。避免形成视觉压力,导致反效果。
  3、 以产品为主导,对应配置使用适量POP。虚实对比,点面结合,以强化品牌内涵和产品魅力,提高其价值感。
  4、 突出主题:表达氛围和格调故事,以鲜明风格和针对性、适应性、强化整体系列形象。
  5、 综合检测:应用各功能要素和《店场展示日常维护检查表》(后附)进行全面评估、解析。
  6、 维护、跟进和相关培训。
  二、服饰陈列展示规范操作
  1、 叠装:
  节约有效空间,扩充容量,并配合挂装展示,以增加视觉趣味
  和变化统一。
  • 折叠法
  • 折叠方式
  1) 常规式
  2) 宽幅式(多用于较厚质料的服饰叠装展示)
  3) 图案式(多用于有图案的体育休闲服饰于焦点位或橱窗的展示。着重强调其平面、立体构成的视觉趣味,渲染卖点。)
  • 叠装标准:
  1) 同季同类同系列产品陈列于同一区域单元。
  2) 拆去包装,薄装每摞4件(梭织类衬衣领口上下交错摆放),厚装每摞3件。
  3) 每摞常规式、图案式叠装原则上占位不超过12×12英寸。
  4) 每摞叠装间距设定在10cm至13cm左右。
  5) 每摞尺寸序列为自上而下,应由小至大。
  6) 价签需统一置入叠装内里。
  7) 下装经折叠后应展示尾袋、腰部、跨位工艺细节特征。(应避免西裤折叠成摞展示)。
  8) 每摞叠装需基线平直。肩位、襟位、褶位等齐整。
  9) 叠装有效陈列高度应介于60cm至180cm之间,避免60cm以下的叠装展示。尤其要避免暗角位的深色调叠装展示。可频繁变位以免造成滞销。
  10) 若缺货,可找不同款但同系列且颜色相类的货品垫底。
  注:一般应将暗色调品种置于下部。例如:上鹅黄下棕
  黄等。
  11) 不同性别服饰叠装应有明确区界。一般以货架、台柜为单元独立分列。
  12) 叠装服饰就近位应同时有相关的挂装展示。
  13) 避免滞销货品的单一叠装展示。应考虑同时于就近位配衬配搭重复挂装展示。
  14) 叠装的色块渐变序列应依据顾客流向,自外场向内场,由浅至深,由明至暗。同时需注意各展示单元内的色块间隔、渐变和对比(运用彩虹/琴键/近似效应)。
  15) 过季品或减价货品叠装应规划有独立区域,并以专门器架陈列展示,同时配置明确标识。不得将过季和减价货品与全价应季品叠装混成错杂陈列。
  16) 在叠装区域就近位置,应尽量设置全身或半身模特展示其中代表性款式或其组合配衬效果,并需呼应所配置的P.O.P.图示内容。
  2、挂装
  充分展示服饰自然形态和细部特征,易于形成色块视觉冲击和
  气氛。
  • 挂装法:
  1) 常规单件挂装法
  2)侧边夹挂法:(多适用于下装出样)
  • 挂列方式:
  a、 侧列式:
  b、 正列式:
  • 挂装标准:
  1) 每款服饰应同时连续相邻挂列2至3件。
  2) 挂件应保持整洁,无折痕(必要时需整烫)。清除所有别针。
  3) 纽扣、拉链、腰带等应全部就位。
  4) 无对襟罗圈领针织货品挂装时衣架务必从下摆口探入。
  5) 问号原则:顾客自入口处步入店堂内,从主流向视角观察到的衣架衣钩缺口朝向一律向内或向左。
  6) 同一种系列款式不得使用不同种衣架。
  7) 同一展示单元内,不得同时使用不同种上装衣架或下装衣架。
  8) 侧列式挂装宽幅不宜超过1200mm。需考虑间以其他陈列展示方式,如正列或叠装等,以避免造成视觉压力。
  9) 侧列式、正列式挂装应同步应用,以增加展示趣味和变化,强化视觉冲击力。充分利用空间。
  10) 同一展示单元区域内,下装不得同时正面夹挂和侧面夹挂。
  11) 同一展示单元区域内,同款下装不得同时全幅展开和半幅展开夹挂。展示区下部基线应保持平直、均衡。
  12) 挂装尺码序列应为:自前向后,由小码至大码:自外向内,由小码至大码。
  13) 正列式挂装色彩渐变从外向内,从前向后,由浅至深,由明至暗。侧列式挂装色彩渐变从前向后,从外向内,由浅至深,由明至暗。
  14) 挂装水平方向色调渐变应依据顾客流向视角,自外场向内场,由深至浅,由明至暗。
  15) 避免滞销货品单一的挂装展示,可适当配衬挂示已形成趣味互补和卖点联想,并显示格调故事。
  16) 同类、同系列货品应首先计划挂列在同一展示区域内。男女服饰群应明确界定并分列挂示。
  17) 过季品挂装应选择独立区域单元进行挂列,并应同时配置有明确标识。
  18) 同一挂通和挂钩上每一挂装间距为一英寸。
  19) 当套装配搭配衬展示时,一般将其中长裤侧面夹挂。
  20) 服饰挂装时,距离地面高度不得少于5英寸。
  21) 侧列挂装区域的就近位置,应摆放全高或半高模特展示侧列挂装中有代表性的焦点款式,或其组合陪衬。同时需注意呼应所配置的P.O.P.内容。
  22) 应尽可能将规范配衬配搭的内外套或上下装以专用衣架组合挂示,以营造格调和主题,开发联想,烘托卖点,最大限度感染消费者。
  23) 季末缺货时段,应尽可能收缩叠装区面积,扩增挂装区范围。
  24) 并将原叠装货品展开挂示,尤其以正列式为主以充填空面,形成色块视觉冲击。
  25) 均衡展示面下部,通常以侧列式集群挂装为主。
  三、配件的陈列与展示:
  1、领带的展示
  • 以百鸽架式陈列为主。就近位可考虑正列垂挂展示。同时应特别注意相关展示位与恤衫的配衬配搭可能,造成产品形象互补和呼应,引发消费者的联想。
  • 同一展示面内,暗色领带至于下方或外围,亮色领带至于上方或中心。
  • 季初,可将最好销领带及配衬陈列于视平线焦点位置,价高者居中居上,价低者居侧居下。
  • 季中和季末,应着意将滞销领带通过多元化配搭配衬,提升其形象和格调,形成视觉冲击力,开发顾客想象力。
  • 物以类聚。以色系、格调、质料、价格和设计理念等明确区界相关领带。
  • 经可能将领带与衬衣、西装连带专区陈列。
  • 不得将内裤、袜子等与领带陈列于同一展示单元内。
  、 丝巾结饰:
  • 方丝巾结饰实例(一):模特展示服装时,部分款式需要用丝巾来装饰(夏季除外),但丝巾结饰要艺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 丝巾结不要完全遮盖服装的领形,避免传达错误的销售信息,大的丝巾结可转到左肩上。
  3、 袜子:
  • 以质料、工艺和价位分类后,考虑其色调因素进行陈列,价高和明色品居上居中,价低且暗色品居边居下。
  1) 琴键效应
  2) 边框效应
  原则上应将袜子与内前类货品同单元连带组合展示。
  • 袜子一般不占用各主要展示单元的焦点位置。
  4、精品系列:
  • 精品柜应配置专用内置光源,用以强化精品质感和光感,突出其感染力。
  • 精品展示高度应在1200cm至1600cm之间。尤其注意成套或分类陈列。切忌随意罗列、堆放。
  • 应确保所陈列精品的包装完好无损,并渲染其附加价值。

  精品展示台
  中间的玻璃柜用于陈列精品。如衬衫、领带、皮件等,柜台面上除摆放POP外,一般不摆放物品。以便导购人员操作日常工作。如开票、作报表等。

  四、商品陈列展示中应注意避免的问题
  1、 P.O.P残损、过季并仍未替换。
  2、 产品无系列性配衬,单款盲目零散销售。无主题且无感染力。未引发概念消费。
  3、 硬性将货品与无关道具、物料和P.O.P.进行配置,充斥展示空间,喧宾夺主,主题含混、牵强。
  4、 以我为本、以货为本。按盘点复杂度高低决定货品组合陈列方位。
  5、 场内器架列阵庞大,排向单一,强迫流向,引致视觉压力并制约流量。
  6、 独立货架上方面1350cm至1650cm间,视面无焦点、无展示。
  7、 刻意营造均衡而“凑数” ,盲目增加单元区域内商品数量和品种,忽视“容量”和“比例” 。
  8、 刻意营造色块间隔,导致“琴键”反效果。
  9、 在墙体、镜面、器架面等处随意贴饰纸质告示或P.O.P.。
  10、 太多零散和独立的点缀式摆设,与主题脱节,且刻意营造“情趣”和“格调”。流于夸张并失真,不产生感应。
  11、 无明确界定特价品和正价品展示区域单元,且无明确标识。
  12、 橱窗展示未同时考虑远视及近视效果,顾此失彼。且白天反光严重,补光遮光不足。
  13、 橱窗出样货品未经处理且配衬失误,无仿真、场景效应,导致反效果。
  14、 橱窗内同时使用不同质地和不同类型的模特。
  15、 橱窗涉及宗教题材。
  16、 橱窗展示“多多益善”心态:货品罗列、堆砌、庞杂,且刻意配置点缀大量物料,无明确主题, 无形象互补效应,无趣味和意境。
  17、 光源失调、残损、无表现力。照明无自然还原效果,造成错觉和干扰,误导消费者。
  18、 照明形成光斑、炫目、高温或大范围暗角位。
  19、 器架间距小于1200cm。造成挤迫感和大量盲区。
  20、 连续大范围、大跨度单一陈列展示方式,缺乏重点和变化,导致视感单调、疲惫,造成反效果。
  21、 展示面罗列铺排货品,单纯以操作繁简为基准,随即组合商品,无趣味焦点、无细节跟进且无主题,阻碍顾客联想。
  22、 展示容量失调:多则逼沓拥挤,少则寥若星辰,未经必要调整和变通。
  23、 产品陈列方位长期未经调整。季初、季中、季末陈列方式保持不变,导致空间失衡和滞销可能。
  24、 精品柜无内置灯光,且视面过低,散品随意罗列、堆放。
  25、 货品陈列方位无明确性别区界。男女服饰混成错杂摆放。
  26、 女性系列未经配衬展示,且未有系列组合陈列:配衬失误、配搭失调,游离于整场货品格调气氛之外。
  27、 促销活动为配置相关图文标识,有关资料仅由导购口头传达。
  28、 音响播放嘈杂、尖锐、激烈,影响顾客的下意识判断和感性心态变化节奏。
  五、陈列展示的保持和更新:
  1、 各展示面设立新焦点,使用新款P.O.P.
  2、 变更产品原先的出样展示方式并局部或全部互换位置
  3、 每2—3周重新设定正常货品陈列格局、配衬方案及橱窗展示。
  4、 每三天更换一次模特支架及挂装区服饰组合配衬效果。
  5、 季末缺货时段,可将场中出样货品尽可能全幅展开挂列,并多元化组合配衬,避免不必要空档。同时形成色块冲击和饱满视感,加深消费者视觉形象。
  6、 专项促销:有重点重新布置展示,并挂示专题标识或P.O.P.,营造特种气氛。
  7、 将独立架台上货品移位至墙架展示以加强效果。
  8、 评估器架台的导向性,并重新设置店场空间布局调整流向和流量。
  9、 必要的硬件维修和翻新、整改。
  10、 重新设置光源。加强暗角位明度,并营造特等灯光效果。
  11、 采用新型道具和硬件配置,营造新的展示格局和陈列效果。
  12、 播放新的背景音乐(经典类)和店内录像,调节顾客逗留时间。
  13、 摆设具鲜明个性和时效的图文、签名或其他促销物品。
  14、 视听双重发布促销信息和品牌公关资讯。
  15、 即使撤换过季P.O.P.。
  16、 男女服饰区方位互换,或各时段交替形成性别主题,应季推出新的视觉效果组合。


  四、店面视觉推广及应用
  1、店面视觉效果
  • 店面视觉推广目的:向顾客推介商品信息及品牌形象。
  • 店面视觉推广元素:
  1) 商品主要背景展板。
  2) POP展板。
  3) 促销POP。
  4) 夹式POP卡。
  2、视觉推广元素的应用:
  • 商品主题背景展板设计标准
  1) 商品主题说明:采用现代、时尚的表现手法,使用季节元素,传达商品信息,烘托店面环境气氛。

  2) 材料:(a)相纸喷绘粘5mm厚轻型展板,加塑料扣边。(b)相纸喷绘,上下加塑轴悬挂。
  3) 位置:展台背板。
  4) 灵活性强,更换方便。
  • 主题展板制作
  1) 相纸喷绘背面带胶,平粘在5mm厚轻型展板上(塑基苯板),也可使用万通板。
  2) 平粘相纸时,将相纸与展板中的气泡赶出,表面平滑。
  3) 相纸贴平后,用美工刀,裁掉多余的相纸边。
  4) 将白色或黑色的塑料扣边,扣在展板四周。
  5) 用六个小自攻螺丝,将展板固定在背板上。
  3、促销POP
  • POP展板
  1) 设计思想:简洁明了。向顾客推介商品信息和品牌形象。“新品上市、特卖”两种。
  2) 材料:相纸喷绘粘5mm厚轻型展板,加白色塑料扣边。
  3) 制作:同F-2-03页。
  4) 摆放位置:展台之上与模特并列展示。
  5) 数量:展板与支架一套,供A类店和部分B类店使用。
  6) 注:模特图形可根据新拍新款照片而替换,也可用图形代替。
  • POP支板
  1) 设计思想:简洁明了。向顾客推介商品信息。“新品上市、特卖”两种。
  2) 材料:即时贴、5mm厚轻型展板、卡纸托、白色塑料扣边。
  3) 摆放位置:(a)箱体式货柜木层板。(b)箱体式货柜不锈钢层板。(c)背板式木层板。(d)收银台。
  4) 数量:40平米以下的店面摆放2个,40平米以上的店面摆放3-4个。
  • 夹式POP卡
  1) 设计思想:简洁明了。向顾客推及商品信息。“新品上市、特卖”两种。
  2) 材料:打印纸、白色卡纸板、塑料夹托。
  3) 摆放位置:(a)箱体式货柜不锈钢挂杆。(b)边区货架不锈钢挂杆。(c)中区组合货架不锈钢挂杆。
  4) 数量:每个不锈钢挂杆夹放2个,总数量可根据货架的多少而定。
  • 吊挂式POP
  1) 设计思想:向顾客推介商品信息,专供商品打折时使用,折扣书可随时更换。
  2) 材料:即时贴、5mm轻型展板、鱼线。
  3) 悬挂位置:橱窗或展台。
  4) 数量:根据橱窗或展台大小而定。
  希望对楼主有帮助,因为没具体图纸尺寸服装风格分类,所以把这个楼主看一下参考


上一篇:穿衣搭配app创业计划书

下一篇:雾霾蓝衣服图片短袖

相关推荐

热门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