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鞋批发网 > 知识库 >

天津行政区划调整方案

来源:运动鞋批发网时间:2024-05-03 10:28:14编辑:运动君

天津市新的行政区划图

天津,简称津,又称津沽、沽上、直沽、丁沽、津门、三津、瀛津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四个中央直辖市之一全市辖15个市辖区、3个县。下辖地区:和平区       河东区       河西区       南开区河北区       红桥区       塘沽区       汉沽区大港区       东丽区       西青区       北辰区津南区       武清区       宝坻区静海县(静海镇)  宁河县(芦台镇)  蓟 县(城关镇)行政区划 1949年1月15日,天津下设11个行政区。1949年3月,塘大市划归天津市,改为塘大区。1949年10月1日,天津市被定为中央直辖市。1952年4月21日,天津县划归天津市,塘大区改为塘沽区。1952年10月10日,天津市将原行政区合并为8个行政区。同时,将市区农村部分划归天津县,将原天津县的灰堆地区划入市区。1953年5月14日,天津县行政建制撤销,设立了东郊、西郊、南郊、北郊4个郊区。1953年7月4日,汉沽市划归天津市,更名为汉沽区。1956年1月1日,天津将市区以序数排列的一至八区分别更名为:和平区、城厢区、河北区、河东区、新华区、河西区、南开区、红桥区。1958年2月11日,天津市划归河北省,作为省会所在地。1958年10月1日,天津将市内8个行政区调整为6个行政区,撤销了城厢区和新华区,同时将东、西、南、北4个郊区分别并入河东区、河西区、南开区、河北区、红桥区,加上和平区及塘沽区和汉沽区共辖8个行政区。1958年12月27日,天津专区与沧州专区合并,划归天津市。另外,唐山专区的宁河县划入汉沽区。至此,天津市除原8个行政区外,还辖有武清县、霸县、任丘县、静海县、河间县、沧县、黄骅县、交河县、献县、盐山县、吴桥县、宁津县等12个县。1960年6月25日,汉沽区划归唐山专区,蓟县、宝坻县划归天津市。1961年7月17日,天津专区从天津市划归河北省,蓟县划归唐山专区。1962年2月1日,恢复天津市东、西、南、北4个郊区。1962年11月6日,汉沽区又划归天津市。1963年2月2日,北大港从黄骅县划入天津市,建立北大港区。1967年1月1日,天津市从河北省划出,恢复为中央直辖市,河北省省会迁至保定。1970年1月,撤销北大港区,将其并入南郊区。1973年8月10日,河北省的蓟县、宝坻县、宁河县、武清县、静海县5个县划归天津市。1979年11月6日,北大港区从南郊区划出,成立大港区。至此,天津市共辖18个区县,其中中心区6个,即和平区、河东区、河西区、南开区、河北区、红桥区;环城区4个,即东郊区、西郊区、南郊区、北郊区;滨海区3个,即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县5个,即蓟县、宝坻县、宁河县、静海县、武清县。1992年2月12日,东、西、南、北4个郊区分别更名为东丽区、西青区、津南区、北辰区。2000年6月13日,撤销武清县,建立武清区;2001年3月22日,撤销宝坻县,建立宝坻区。2006年,天津市辖15个市辖区、3个县。(下附各区县详细情况)2009年11月9日撤销天津市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设立天津市滨海新区,以原三个区的行政区域为滨海新区的行政区域。2015年8月,国务院已批复同意撤销天津市静海县、宁河县,设立天津市静海区、宁河区,相关的行政区域界线、政府驻地均未做调整。此次调整后,天津市的行政区划将由13区、3县的格局,变为15区、1县的格局,仅剩蓟县尚未划区。

天津行政区域划分2020

截止到2020年,天津市共有16个市辖区、121个街道、125个镇、2个乡、1个民族乡,合计249个乡级区划。分别是和平区,河东区,河西区,南开区,河北区,红桥区,滨海新区,东丽区,西青区,津南区,北辰区,武清区,宝坻区,宁河区,静海区,蓟州区。天津地处华北平原北部,东临渤海、北依燕山,位于东经116°43'至118°04',北纬38°34'至40°15'之间。市中心位于东经117°10',北纬39°10'。扩展资料:天津起源天津所在地原为海洋,四千多年前,在黄河泥沙作用下慢慢露出海底,形成冲积平原。古黄河曾三次改道,在天津附近入海,3000年前在宁河区附近入海,西汉时期在黄骅县附近入海,北宋时在天津南郊入海。金朝时黄河南移,夺淮入海,天津海岸线固定。天津地区在商周时期即有人类居住,但作为城市则形成较晚。隋朝大运河的开通,使位于运河北部、兼有河海运输之便的天津地位日渐重要,运河与“五河尾闾”(今海河)在市区三岔河口交汇,天津便以“三会海口”名于史册。唐朝中叶以后,天津成为南方粮、绸北运的水陆码头。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天津

天津津南区是郊区吗

不是郊区。天津津南算是环城4区,不是郊区,天津市的分布分为市内6区,环城4区和远郊。天津是中国四大直辖市之一,截至2021年11月,辖16个区,共有124个街道、125个镇、3个乡,3520个村和1874个社区。市辖区包括滨海新区、和平区、河东区、河西区、南开区、河北区、红桥区、东丽区、西青区、津南区、北辰区、武清区、宝坻区、静海区、宁河区、蓟州区。


天津津南属于哪个区

天津津南属于津南区。津南区也称南郊区,是天津市四个环城区之一,东临天津港,西连市中心城区,南接大港石化工业区,北依海河,总面积为387.84平方公里。 天津津南属于哪个区 天津津南处于天津市经济发展的主轴上,位于天津市东南部,海河下游南岸,有天津“金三角”之称。 天津津南的旅游景点包括:天津京津高尔夫俱乐部、柳林风景区、天嘉湖旅游区、郑家大院等。 天津津南春季多风、干旱少雨,夏季炎热,降雨集中,秋季天高,气爽宜人,冬季寒冷,干燥少雪。

天津行政区域划分2020

截止到2020年,天津市共有16个市辖区、121个街道、125个镇、2个乡、1个民族乡,合计249个乡级区划。分别是和平区,河东区,河西区,南开区,河北区,红桥区,滨海新区,东丽区,西青区,津南区,北辰区,武清区,宝坻区,宁河区,静海区,蓟州区。天津地处华北平原北部,东临渤海、北依燕山,位于东经116°43'至118°04',北纬38°34'至40°15'之间。市中心位于东经117°10',北纬39°10'。扩展资料:天津起源天津所在地原为海洋,四千多年前,在黄河泥沙作用下慢慢露出海底,形成冲积平原。古黄河曾三次改道,在天津附近入海,3000年前在宁河区附近入海,西汉时期在黄骅县附近入海,北宋时在天津南郊入海。金朝时黄河南移,夺淮入海,天津海岸线固定。天津地区在商周时期即有人类居住,但作为城市则形成较晚。隋朝大运河的开通,使位于运河北部、兼有河海运输之便的天津地位日渐重要,运河与“五河尾闾”(今海河)在市区三岔河口交汇,天津便以“三会海口”名于史册。唐朝中叶以后,天津成为南方粮、绸北运的水陆码头。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天津

天津区划有哪些啊?

天津区划如下:天津有16个区,分别叫滨海新区、和平区、河东区、河西区、南开区、河北区、红桥区、东丽区、西青区、津南区、北辰区、武清区、宝坻区、静海区、宁河区、蓟州区。天津的特点:1、位置境域特点:天津地处华北平原北部,东临渤海、北依燕山,位于东经116°43'至118°04',北纬38°34'至40°15'之间。市中心位于东经117°10',北纬39°10'。 2、地形地貌特点:天津地质构造复杂,大部分被新生代沉积物覆盖。地势以平原和洼地为主,北部有低山丘陵,海拔由北向南逐渐下降。北部最高,海拔1052米;东南部最低,海拔3.5米。全市最高峰:九山顶(海拔1078.5米)。地貌总轮廓为西北高而东南低。3、气候特点:天津地处北温带位于中纬度亚欧大陆东岸,主要受季风环流的支配,是东亚季风盛行的地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性气候。临近渤海湾,海洋气候对天津的影响比较明显。

天津区域图划分是什么

天津区域图划分天津市下辖16个区,分别是和平区、河东区、河西区、南开区、河北区、红桥区、滨海新区、东丽区、西青区、津南区、北辰区、武清区、宝坻区、宁河区、静海区、蓟州区。天津地处中国华北地区、 华北平原东北部、海河流域下游,东临渤海,是海河五大支流南运河、子牙河、大清河、永定河、北运河的汇合处和入海口,素有"九河下梢”“河海要冲” 之称。天津分区介绍天津始于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在南运河和北运河的交汇处、现在的金钢桥三岔河口地方,史称“三会海口”,是天津最早的发祥地。唐朝中叶以后,天津成为南方粮、绸北运的水陆码头。金代在直沽设“直沽寨”,元朝设“海津镇”,是军事重镇和漕粮转运中心。明建文二年(公元1400年),朱棣率兵经直沽渡河南下夺取政权,1403年改元永乐。天津作为军事重地,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正式设卫,翌年设天津左卫,转年又增设天津右卫。清顺治九年(公元1652年)三卫合一,归并于天津卫。从明朝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正式建卫到公元2018年,天津建城已有614周年。1860年天津被辟为通商口岸后,西方列强纷纷在天津设立租界,天津成为中国北方开放的前沿和近代中国洋务运动的基地。军事近代化以及铁路、电报、电话、邮政、采矿、近代教育、司法等方面建设,均开全国之先河,天津成为当时中国第二大工商业城市和北方最大的金融商贸中心。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天津作为直辖市。

天津区域图划分是什么?

天津区域图划分是:天津市下辖16个区,分别是和平区、河东区、河西区、南开区、河北区、红桥区、滨海新区、东丽区、西青区、津南区、北辰区、武清区、宝坻区、宁河区、静海区、蓟州区。滨海新区是天津市下辖的副省级区、国家级新区和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北方对外开放的门户、高水平的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地理优势天津地处中国华北地区,华北平原东北部,海河流域下游,东临渤海,北依燕山,西靠首都北京,地理坐标位于北纬38°34′~ 40°15′,东经116°43′~118°4′之间。天津是中蒙俄经济走廊主要节点、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支点、“一带一路”交汇点、亚欧大陆桥最近的东部起点,位于海河五大支流南运河、子牙河、大清河、永定河、北运河的汇合处和入海口。

蓟县原属河北省管辖,什么时候划归天津市的?

解放后蓟县隶属河北省,为省辖县。建国后至1973年7月,属河北省辖县,蓟县就称为河北省蓟县,曾经划归廊坊地区管辖。1958年,蓟县、三河、大厂三县合并,称蓟县。1962年,蓟、三、大分开。1973年8月,划归天津市。2016年6月,《国务院关于同意天津市调整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国函〔2016〕98号):同意撤销蓟县,设立天津市蓟州区,以原蓟县的行政区域为蓟州区的行政区域,蓟州区人民政府驻文昌街街道府前街2号。

蓟县原属河北省管辖,什么时候划归天津市的?

2016年6月,《国务院关于同意天津市调整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国函〔2016〕98号):同意撤销蓟县,设立天津市蓟州区,以原蓟县的行政区域为蓟州区的行政区域,蓟州区人民政府驻文昌街街道府前街2号。蓟州区是天津市市辖区,位于天津市最北部,地处京、津、唐、承四市之腹心。截至2012年,全区总面积1593平方公里,下辖26个乡镇、一个城区街道、949个行政村、15个社区,总人口96万人。2012年,蓟州区地区生产总值283.7亿元,比2011年增长15.3%。蓟州区古称渔阳,春秋时期称为无终子国,战国时称无终邑,秦代属右北平郡,唐朝设蓟州。新中国成立后,属河北省辖县,1973年9月划归天津市,相沿至今。蓟州区是天津市唯一的半山区县,也是天津市的“后花园”,被列为全国生态示范县和全国首家绿色食品示范区。截至2014年,区内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7,文物保护点268处,革命战争遗址和纪念地160多处。夏商遗存,西周遗址,汉墓群,唐宋元辽墓葬,清王爷陵和太子陵等古遗迹遍布全区。2016年6月,《国务院关于同意天津市调整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国函〔2016〕98号):同意撤销蓟县,设立天津市蓟州区,以原蓟县的行政区域为蓟州区的行政区域,蓟州区人民政府驻文昌街街道府前街2号。 2016年,被列为第一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

行政区划调整

那么,未来五年中国将会如何进行“行政区划调整”?在民政部的十四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到了以下几点:第一,以常住人口规模为主要依据,以优化市域空间结构、提高行政效能、完善功能布局为导向,支持中心城市市辖区优化重组。完善中心城市重要经济功能区行政区划设置。第二,审慎调整设区市市辖区规模结构,严格稳慎把握设区市下辖县(市)改区。第三,在城市群范围内、重要中心城市周边地区增设县级市,打造生态宜居、功能复合的“微中心”,承接中心城市功能疏解,缓解中心城市发展压力。第四,稳步有序推动符合条件的县和镇区常住人口20万以上的特大镇设市。以上四点,意味着中国的大城市未来将会面临重大的“行政区划大调整”。【1】大城市“行政区大变局”“拆大区”“合并小区”“功能区升级行政区”对于中国的超大特大城市来说,未来五年将会面临“市辖区的优化重组”,民政部的“十四五规划”已经明确提出这一点。什么是“市辖区的优化重组”?2021年4月,杭州市就进行了一次“市辖区的重组优化”的示范调整,重点就是四招:合并上城区和江干区,设立新的上城区;合并下城区和拱墅区,设立新的拱墅区;拆分余杭区,分成新余杭区+临平区;钱塘经济开发区升级成为钱塘区;经过这次调整,杭州市的总面积并没有实现“扩容”,而只是进行了内部的优化重组:“小区合并”+“大区拆分”+“经济功能区”升级成为“行政区”。“小区合并,城区扩容”:把面积小的内城区合并,提高行政效率,降低人口密度,相当于给城区扩容。“大区拆分”:把面积大,人口少的近郊区拆分,提高人口聚集性。“经济功能区升级行政区”:把经济开发区的“钱塘新区”升级成了行政区的“钱塘区”。杭州市的这次“市辖区的优化重组”非常成功,拉开中国大城市的行政区划大调整的序幕。为什么要这么调整?原因很简单:第一,中国大城市传统的老城区面积太小,人口密度又太高,合并老城区可以有效降低人口密度,提高行政效率。第二,近郊区的面积设定又太大,人口过于分散,人口密度太低,不利于区域经济发展和人口产业的集中。这种老城区和近郊区的“面积”反差太大,导致大城市中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出现了严重不平衡,好的行政区太强,弱的行政区太差。反过来又导致人口和产业过于集中于老城区,“城市病”爆发。2010年北京已经把宣武并入西城,崇文并入东城,成立了“新西城”和“新东城”,但是目前看东西城的占地面积还是太小。比如大兴区的占地面积是西城的25倍,东城的20倍,而人口密度却只有东西城的20分之一。如果按照杭州市的“市辖区优化重组”的思路,那么未来北京还是有希望进行下一步的行政区划调整的:第一,比如东城和西城是否可以再度合并,并适当扩容,成立新的行政区,这样一来东西城的人口密度就会明显下降。该猜想在2017年曾经一度风传,后来被官方“辟谣”而不了了之。在北京新的城市总体规划中,东西城只是进行了“功能合并”,成为“首都功能核心区”,而且也局限在东西城现有的行政范围内。但在总体规划中,同时也出现了一个四环内范围的“中心地区”,占地面积334平方公里,其实就体现了东西城“扩区”的理念。合并+扩容,人口密度大幅度下降,行政效率提高。第二,亦庄经济开发区是否可以升级成为“经开区”。杭州的钱塘新区已经变成了钱塘区,这说明功能区升级成为行政区,是未来大城市行政区划优化的一个重要方向。2020年,北京市赋予了亦庄经开区管委会在亦庄新城区域内行使2509项行政权利,意味着北京“经开区”亮相只是“一步之遥”。同年,亦庄从60平方公里“扩容”成为255平方公里。2021年亦庄核心区开始“独立学籍”,常住人口规模超过25万的“市辖区”人口标准。因此如果经开区从大兴和通州里分离出来,独立成区并不会有太大的意外,一旦调整将利好旧宫、马驹桥、台湖等版块。可以说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除了以上两种比较明显的趋势外,另外就是石景山区其实也非常小,86平方公里的占地面积并不太适合单独成区,行政效率略显不足。石景山未来如果可以“联动”门头沟,人口容量及产业腹地会更加广阔。而房山区显然又太大了,燕山地区是否可以考虑“独立”,可能对双方的发展都会利好。综合来看,随着北京进入新的发展时期,行政区划优化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中心城区“扩容”降低人口密度,近郊区“拆分”实现人口产业聚焦,应该是一个很好的方向。此外未来五年,中国大城市“向外扩容”的可能性基本为零,不做增量,只做存量优化,控制大城市的“无序扩张”已经成为基本政策。也就是说:深圳、上海、厦门等占地面积较小的中心城市,未来五年“扩容”无望了。【2】都市圈增设“县级市”常住人口20万的特大镇“设市”北三县“区划”有望破局新北三县有望到来在控制大城市“无序扩张”的同时,要扶持都市圈内的“中小城市发展”,原因是承接中心城市功能疏解,缓解中心城市发展压力。所以民政部在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在都市圈的中心城市周边,增设“县级市”,推动常住人口超过20万的县和特大镇也变成“县级市”。这些都市圈的“县级市”,将会成为人口聚集,产业集中的发展重心,和中心城市一体化,打造中国现代化的都市圈。从这个角度上看,燕郊和香河都应该设立“县级市”:燕郊镇的常住人口规模早就突破20万了;香河县也已经接近50万;这两个地区早就已经满足“县级市”的基本要求。因此如果按照民政部的规划动作,北三县的格局早就应该调整:燕郊独立,大厂分拆,香河“撤县设市”,从而形成新的“北三县格局”。比如是否可以考虑把大厂潮白地区并入燕郊镇,合并成为新的县级市“燕郊市”。调整后,打破了三河和大厂之间的“行政障碍”,燕郊过于密集的常住人口可以向潮白地区疏解,同时燕郊南部和大厂潮白之间大量的断头路也可以打通,区域发展“一马平川”。目前北三县的发展面临最大的问题,其实就是如何打破行政区划障碍:燕郊、大厂、香河之间存在大量断头路,区域发展严重“碎片化”,完全没有连成一体,相互之间断裂。这种格局不改变,北三县发展速度将会非常缓慢,因此北三县的行政区划调整其实也是“迫不及待”。综合来看,我们认为未来五年,也就是十四五规划期间,中国城市的“行政区划大调整”应该是势在必行。因为都市圈时代,城市群时代已经到来,一体化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新潮流,而老的行政区划确实已经“带不动”了。在这种背景下,行政区划调整是势在必行的。而随着新的行政区划格局的出现,也会带来区域房地产格局的巨大变化,新的投资版块和机会将会出现,这是我们最为关注的焦点所在。


省级行政区是怎么划分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行政区域划分如下:(一)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二)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三)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直辖市和较大的市分为区、县。自治州分为县、自治县、市。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都是民族自治地方。并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设立澳门特别行政区。
目前中国有34个省级行政区,即4个直辖市、23个省、5个自治区、2个特别行政区。
【华
北】
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自治区
【东
北】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省
【华
东】
上海市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中
南】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海南省
【西
南】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西藏自治区
【西
北】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港澳台】
香港特别行政区
澳门特别行政区
台湾省


天津大港属于哪个区?

天津大港属于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镇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成立于1979年11月6日。天津市滨海新区属于副省级区,是天津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经济支柱之一,在成立之初,是由天津市塘沽区、汉沽区和大港区合并而成,是目前天津市十六个市辖区之一。天津地域概况天津,简称津,中华人民共和国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环渤海地区经济中心、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天津自古因漕运而兴起,明永乐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1404年12月23日正式筑城,是中国古代唯一有确切建城时间记录的城市。历经600多年,造就了天津中西合璧、古今兼容的独特城市风貌。

天津空港经济区属于哪个区?

天津市滨海新区,位于天津滨海国际机场东北侧,距天津中心城区3公里,距天津港30公里,是天津临空产业区(航空城)的核心组成部分,连接市区与港口的生态工业园区。空港经济区位于天津滨海国际机场东北部,面积42平方公里,一期开发23.5平方公里,是天津临空产业区的核心组成部分、连接市区与港口的生态工业园区。空客A320天津总装线就坐落在区内。重点发展航空制造、电子信息、精密机械等为特色的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科技研发,总部经济和商贸文化会展业。空港保税区位于空港物流加工区内,2005年5月通过国家验收封关运营,为国内第一家空港保税区,重点发展保税加工制造业和现代物流业。空港国际物流区位于天津滨海国际机场货运区内,依托机场的基础设施条件和保税区的功能政策优势,重点发展航空货物分拨、仓储、配送、加工、展销等业务,对促进中国北方最大的航空货运基地建设有重要作用。成立天津空港经济区创立于2002年10月,初名天津空港物流加工区,是依托天津滨海国际机场的物流加工区。2010年2月9日,经中共天津市委、天津市人民政府决定,天津空港物流加工区更名为天津空港经济区,天津空港物流加工区管理委员会相应更名为天津空港经济区管理委员会,与天津港保税区管理委员会仍为一个机构两块牌子。2015年3月,成为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天津机场片区。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天津空港经济区

天津行政区划代码

法律分析:天津行政区划代码是120000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第二条 120000天津市120101和平区120102河东区120103河西区120104南开区120105河北区120106红桥区120110东丽区120111西青区120112津南区120113北辰区120114武清区120115宝坻区120116滨海新区120117宁河区120118静海区120119蓟州区

天津行政区划代码

天津市(120000000000)
天津市直属(120001000000)市辖区(120100000000)
和平区(120101000000)
河东区(120102000000)
河西区(120103000000)
南开区(120104000000)
河北区(120105000000)
红桥区(120106000000)
塘沽区(120107000000)
汉沽区(120108000000)
大港区(120109000000)
东丽区(120110000000)
西青区(120111000000)
津南区(120112000000)
北辰区(120113000000)
武清区(120114000000)
宝坻区(120115000000)
县(120200000000)
宁河县(120221000000)
静海县(120223000000)
蓟县(120225000000)【摘要】
天津行政区划代码【提问】
天津市(120000000000)
天津市直属(120001000000)市辖区(120100000000)
和平区(120101000000)
河东区(120102000000)
河西区(120103000000)
南开区(120104000000)
河北区(120105000000)
红桥区(120106000000)
塘沽区(120107000000)
汉沽区(120108000000)
大港区(120109000000)
东丽区(120110000000)
西青区(120111000000)
津南区(120112000000)
北辰区(120113000000)
武清区(120114000000)
宝坻区(120115000000)
县(120200000000)
宁河县(120221000000)
静海县(120223000000)
蓟县(120225000000)【回答】


上一篇:北京赵公口长途汽车站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推荐

热门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