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鞋批发网 > 知识库 >

猪链球菌病

来源:运动鞋批发网时间:2024-05-15 05:57:01编辑:运动君

猪链球菌病的危害,猪链球菌病的发病原因

猪链球菌在猪中具有较高的流行性,在人类中并不常见,但病情严重。人群普遍易感,特别是屠夫、屠夫、农民发病率高。在很多农村,每年都有病例,诊断水平不足或病原菌无法确定,有时治疗不及时死亡。发病原因:猪是主要感染源,细菌发生毒力变异,引起猪发病,病死猪体内的细菌和毒素再次传染给人类,引起人类发病。一、猪链球菌病的危害1、猪链球菌在猪中具有较高的流行性,在人类中并不常见,但病情严重。人群普遍易感,特别是屠夫、屠夫、农民发病率高。2、其他人如运输、清理病猪的人,如司机等也容易感染猪链球菌引起发病。屠宰厂的工人咽部可以带菌,他们可能表现为健康状态,但有潜在的危险。3、该病首先在猪群中爆发疫情,随后屠宰者和处理疾病、死猪相关人员等发病,特别是现代集约型养猪更容易流行该病。4、发病时间相对集中在6~8月的高温季节。人感染猪链球菌的病例早在1968年荷兰和丹麦就有报道瑞典、法国、英国、比利时、意大利、德国、新西兰、加拿大、中国等也报道了病例。5、目前,世界上有450多例猪链球菌感染,主要在北欧和南亚养殖和吃猪肉的国家和地区。6、1998年,中国江苏南通地区发生猪链球菌疫情,25例病例,其中16例病例为中毒性休克综合征(13例死亡),9例病例为脑膜炎(1例死亡)。据卫生部报道,2005年6月至8月,四川省累计报告人感染猪链球菌病例204例,其中死亡38例,出院166例。病例分布在资阳、内江、成都等12个市、37个县、131个乡镇、195个村。实际上,在很多农村,每年都有病例,诊断水平不足或病原菌无法确定,有时治疗不及时死亡。二、猪链球菌病的发病原因1、猪是主要感染源,特别是病猪和带菌猪是本病的主要感染源,其次是羊、马、鹿、鸟、家禽(鸭、鸡等)。2、猪体内猪链球菌的带菌率约为20%-40%,通常不会引起疾病。细菌发生毒力变异,引起猪发病,病死猪体内的细菌和毒素再次传染给人类,引起人类发病。迄今为止没有发现人作为传染源引起人的发病。3、猪链球菌的自然感染部分是猪的上呼吸道(特别是扁桃体和鼻腔)、生殖道、消化道。主要通过开放性伤口传播,例如人的皮肤和粘膜的伤口接触病死猪的血液和体液发病,屠夫、屠夫的发病率很高。4、有些患者吃不干净的冷拌肉、死猪肉或生猪肉丸子、死猪肉、冷冻猪肉也发病。有些患者也可以通过呼吸道传播。猪与猪之间通过呼吸道和密切接触传播,但没有通过猪呼吸道传播人的证据。三、猪链球菌病的发病机制1、人类发生猪链球菌病的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对人类感染猪链球菌病的发病机理研究较少。猪链球菌病的发生与猪免疫状态、环境因素、病菌株的毒力有关。2、引起脑膜炎、败血症、关节炎综合征的猪链球菌需要增加细菌侵袭力的毒力因子。荚膜多糖(CPS)、溶菌酶释放蛋白(MRP)、细胞外因子(EF)、溶血素(SLY)。猪链球菌2型无荚膜突变株和不明血清型(NT)猪链球菌表现出强粘附力和侵袭力。3、研究表明,猪链球菌2型能诱导人单核细胞产生肿瘤坏死因子(TNF)、IL-1、IL-6、IL-8以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l(MCP-1)这些细胞因子能引起全身性炎性反应。猪链球菌2型的荚膜脂多糖与细菌的粘附和侵袭有关,因为有荚膜的菌株可以抵抗吞噬,所以荚膜脂多糖在疾病机理中起着重要作用,机体对猪链球菌的吞噬作用下降。4、细菌从扁桃体进入血液,被单核细胞吞噬后,通过脉络膜丛生到脑脊液中,单核细胞和巨食细胞产生细胞因子和毒素,血液和脑脊液中的炎性细胞浸润。猪链球菌性肺炎的发病机理可能是由于细菌通过呼吸道,导致大量定居繁殖,产生毒素和各种蛋白酶、溶血毒素等导致细胞溶解,造成上皮细胞屏障的破坏,造成肺部感染,同时有利于病原体侵入血流和全身散播。5、另外,由于细胞因子、毒素的作用,细菌性脑膜炎患者的血脑屏障(BBB)的透过性增加,脑浮肿,颅内压力增加,脑血流阻断。猪链球菌从伤口直接感染后,细菌在身体内大量繁殖,毒素引起血源感染,引起失血症和多器官功能衰竭,与普通细菌引起的失血症相似。6、病理变化主要涉及全身多个器官。败血症时,全身器官经常充血或出血。一些表现为脑膜炎的猪可以看到脑脊膜、淋巴结和肺充血。脑膜炎最典型的组织病理学特点是中性粒细胞的弥漫性浸润,脑脊膜和脉络丛的纤维蛋白渗出、浮肿和炎性细胞浸润。7、肺部经常发生实质性病变,包括纤维素出血性和间质纤维素肺炎、纤维素或化脓性支气管肺炎、肺泡出血、小叶间肺气肿、纤维素化脓性胸膜炎。8、心脏损害包括纤维蛋白化脓性心包炎、机械性心瓣膜心内膜炎、出血性心肌炎。组织病理学改变为心肌发生点状或片状弥漫性出血或坏死、纤维蛋白化脓性液化。心包液中经常含有嗜酸性粒细胞、少量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大量纤维蛋白。


猪链球菌病的特征是什么?怎么防治?

近年来,随着养猪业的高速发展,不少地方出现了来势猛、传染快、病程短、死亡率高的猪败血型链球菌病,对养猪业的发展威胁很大。某猪场保育小猪从5月份起断断续续发生猪只似仔猪水肿病急性死亡病例,到10月份达到死亡高峰。经专家现场观察及实验室检验最终确诊为仔猪败血型链球菌病。\x0d\x0a一、流行情况\x0d\x0a该场实行全进全出方法,在仔猪25~30天龄一次性断奶转入保育舍。仔猪大小、强弱相差较大,当时保育猪刚好是存栏高峰,空栏不足一星期又要进下一批猪。断奶猪养至10天左右开始发病,到14~19天达发病高峰,21天后基本停息,发病率大约为16%,最高峰时达19%~20%,病死率级高。\x0d\x0a二、临床症状\x0d\x0a在表面健康生长肥壮的猪群,头晚未见任何症状,但第二天早晨可见到个别猪只死亡,肥壮的仔猪死亡率高(注:晚上10天时巡察少发生,即意味着死亡多在下半夜),症状缓和的病例不论在白天夜晚都有发生。最急性发病病例,则病情发展较快,无论用药与否多在1~2小时内死亡,眼睑水肿(眼球怒张暴突)、步态不稳、软瘫、趴地或向前冲或转圈运动,卧地时四肢划动呈游泳状,最后嘶叫一声倒地而死亡(有个别死前天然孔流出暗红色血液)、呼吸困难(个别张口呼吸),呼出气带有嗅味。废食、厌饮水。体温39.5℃~41℃左右,以40.3℃~40.7℃常见,在衰竭期往往在腹下、四肢下端、颈及耳呈紫红色或出血性红斑。\x0d\x0a三、病理变化\x0d\x0a最急性:尸体外表多正常,气管和支气管充血,腔内充满白色或淡红色泡沫,肺门淋巴结水肿,其余没有特异变化。\x0d\x0a急慢性:胸、腹及四肢下端呈紫红色或有斑点状出血,血凝固不良,全身淋巴结肿大、出血,尤以腹股沟淋巴结较为明显,覆盖一层胶冻样物,有的切面有坏死,脾肿大,呈暗红色或紫蓝色,胰脏肿大,胆囊半壁个别水肿;有的小肠粘膜和胃有不同程度的充血和出血。\x0d\x0a四、诊断\x0d\x0a因发病初期以最急性病例居多,猪只所表现的症状及病理变化都很似仔猪水肿病,故而一直被作为仔猪水肿病防制及治疗,在断奶前3天每头仔猪注2头份仔猪水肿苗,断奶后在料内拌亚硒酸钠维生素E粉及抗菌药物,但收效甚微,经多次送发病的仔猪到华南农业大学解剖检查及实验室细菌检验,最终确诊为仔猪败血型链球菌病。\x0d\x0a五、预防和控制\x0d\x0a1、改变疫苗的免疫程序:在断奶前3天每头仔猪注射0.5头份猪链球菌活苗(冻干苗),在断奶后32天每头仔猪再注射1.5头份;经产母猪间隔4个月注一次(2头份/天)。方法:按每头份加入20%氢氧化铝胶生理盐水1毫升稀释溶解,按需量皮下注射。\x0d\x0a2、仔猪断奶时,即按每吨料加入四环素250克,连续饲喂2周,后再按每吨料加入培氟沙星125克再饲喂2周。\x0d\x0a3、把保育舍较大的仔猪提前一批次转到育成舍,以便有两星期的空栏消毒期。\x0d\x0a4、对每批次的空栏用清洗机彻底冲洗干净,喷洒4%NaOH溶液(内加少许CaO),墙壁再用30%CaO水喷洒,隔天把栏面再冲洗干净,再喷1~2次酸类或氯制剂后再放猪。\x0d\x0a5、每周安排在星期二、四下午用气味较低的广谱消毒剂交替应用对猪喷雾消毒。\x0d\x0a6、对分娩舍断奶的仔猪,过小、过弱,最小体重没达到5.2公斤的实行寄养不再转入保育舍,以缓冲保育舍的密度。\x0d\x0a7、发现病猪挑出放到保育舍最后的一间栏治疗(以减低带菌机会),对无治疗价值的病猪及认为带菌母猪应及时淘汰。\x0d\x0a六、治疗\x0d\x0a1、对病猪用钩吻藤按5~10克/头煎水内服,另按3公斤体重肌肉注射LINCOCIN(100毫克/毫升)0•5毫升,每天1次,连用3~4天,与青霉素、磺胺类药交替使用。\x0d\x0a2、对出现神经症状的猪除采用上药外,另用艾绒炙山根、锁口、肚口、百会穴位。\x0d\x0a七、小结与体会\x0d\x0a1、此场的保育小猪经确诊并采取上述措施后,到次年2月仔猪链球菌病逐渐得以控制。\x0d\x0a2、饲养密度过高,栏舍空气没得到很好的流通,空栏消毒时间短易染发本病。\x0d\x0a3、此场创办较早,栏舍的设计与饲养存栏量不协调,造成存栏高峰时密度大,管理不善,易传染发生本病。\x0d\x0a4、猪场实行承包责任制,班组各自为政,认为哪一方面有利可图就往哪方面发展,养母猪的为了赶胎次,增加产仔猪,就算个体比较弱小的仔猪都转到保育舍,而养育成猪的又要挑选体格健壮、达到认可体重的才能转到育成舍去,从而造成仔猪出不了群,导致密度过高,加上环境的恶劣,仔猪体弱,就更易感染此病。\x0d\x0a5、对病猪治疗意义不大,应以预防为主。


猪链球菌病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该怎样治疗呢?

原因:猪链球菌的自然感染部位是猪的上呼吸道(特别是扁桃体和鼻腔)、生殖道、消化道。主要是通过开放性伤口传播,如人皮肤或粘膜的创口接触病死猪的血液和体液引起发病,所以屠夫、屠场工发病率比较高。在部分患者因吃了不洁的凉拌病/死猪肉或吃生的猪肉丸子、洗切加工处理病/死猪肉引起发病,加工冷冻猪肉也可引起散发病例。部分患者也可以通过呼吸道传播。在猪与猪之间通过呼吸道和密切接触传播,但还没有证据提示通过猪呼吸道传播人。治疗一般治疗和对症治疗 维持机体内环境的平衡和稳定,包括水、电解质、酸碱、能量平衡;补充维生素,给予新鲜血、血浆和白蛋白等支持治疗。高热时给予物理及药物降温。毒血症状严重者,在足量、有效使用抗生素的基础上可以短期内使用糖皮质激素,成人一般用地塞米松10~20mg/d,或氢化可的松200~300 mg/d,可以减轻毒血症,同时有一定抗炎、抗休克和提高重要脏器对缺氧的耐受程度。休克型患者,在抗菌治疗的基础上应积极抗休克治疗。包括: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恰当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维护重要脏器的功能(详见第五章第十七节,感染性休克)。对于脑膜脑炎型患者应尽早应用有效抗菌药物,尽早发现颅内高压,给于脱水治疗,减轻脑水肿及预防脑疝,可用20%的甘露醇1~2g/kg,隔4~6小时1次。对于此两型重症患者,应及时使用糖皮质激素。预防控制传染源;人感染猪链球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疾病,掌握猪链球菌的流行病学资料,对防治有积极的作用,坚持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有效的预防是不宰杀和食用病/死猪肉,对病/死猪应作焚烧后深埋处理,也是防止自然灾害后发生疫情最有效的措施。切断传播途径;提倡在处理猪肉或猪肉加工过程中戴手套以预防猪链球菌感染,对疫点和疫区做好消毒工作,对猪舍和病家的地面、墙壁、门窗、门拉手等,可用含1% 有效氯的消毒液或0.5%过氧乙酸喷洒或擦拭消毒对病/死猪家庭的环境应进行严格消毒处理。保护易感人群‘对猪链球菌病进行宣传教育,使生猪宰杀和加工人员认识到接触病、死猪的危害,并做好自身防护。由于目前尚无有效的疫苗,因此尚不能对人进行免疫预防。

猪链球菌的症状?猪链球菌该怎么预防

一、猪链球菌分四种类型

1、猪败血症型链球菌

发病很突然、发热、便秘、关节处有炎症、行动困难,不及时展开治疗,后期会出现耳朵、四肢、腹部有紫红色斑,病程短、死亡速度很快,快则几小时,慢则一两天。

2、猪脑膜脑炎型链球菌

发病后体温开始升高,出现神经类症状,倒地不起、四肢呈划水状,而后出现昏迷,两天左右就会死亡。

3、猪关节炎型链球菌

通常是前两种发病类型没有得到及时治疗,转化成了猪关节炎型链球菌,或者是发病就呈现了此病的症状。大概表现为关节疼痛、红肿,走路不便,严重时无法站立,病程较长,大概为两周左右。

4、猪化脓性淋巴结炎型链球菌

经常病发于颌淋巴结,发病处出现肿大、有痛感、采食不便、死亡率不高。

二、猪链球菌该如何进行预防?

1、定期对猪舍进行清洁消毒,保持猪舍干燥卫生。做好猪舍的通风保暖工作,保持猪舍通风温暖。及时检查猪只的身体,如果发现有伤口要及时进行治疗,可以在伤口涂抹川硫磺软膏。

2、一旦发现病情,立即将病猪隔离治疗,发病猪舍及周围猪舍都要进行消毒清洁,防治病毒传播。

3、在仔猪发病初期,养殖户可以使用适量的青霉素+链霉素,10 %磺胺二甲基嘧啶等,一定要根据专业兽医的指导进行用药。需要注意的是,要变化着使用多种抗菌药,否则链球菌容易产生耐药性,治疗效果大打折扣。

三、治疗猪链球菌要遵循对症下药的原则

1、猪淋巴结脓肿型链球菌

将肿胀处破开后,使里面的脓水流出,然后再使用适量的双氧水或高锰酸钾液进行彻底清洗,最后涂上碘酊。

2、猪败血症型及脑膜脑炎型链球菌

如果发现病猪出现神经类症状,可以使用适量的呋塞米或甘露醇进行耳静脉注射。过三分钟后,再使用复方磺胺嘧啶钠进行注射,能够有效治愈猪败血症型及脑膜脑炎型链球菌。

3、大部分猪链球菌的感染猪

面对大多猪链球菌数感染猪,可以使用林可霉素+头孢噻呋钠进行肌肉注射,或者使用恩诺沙星+头孢噻呋钠进行注射也可以,治疗效果更好。

相关文章

猪链球菌症状_猪链球菌最佳治疗方案

猪链球菌怎么治疗_猪链球菌最佳预防措施

相关问答

猪链球菌用恩诺沙星治疗效果怎么样?

猪链球菌用恩诺沙星还是磺胺好


如何防治猪链球菌病

1、做好生猪的收购检疫,宰前检疫和宰后检疫以及市场检疫。病猪应隔离治疗,恢复2周后方可宰杀,宰杀发现的病猪,应进行高温无害化处理方可出售,防止病猪买卖。2、仔猪出生以及去势时一定要严格消毒,以防感染。3、发病猪群应隔离治疗,猪栏用3%溴药水,5%~10%生石灰水,1%~2%的烧碱等消毒药消毒。4、坚持综合防治措施是预防此病的关键,只有加强饲养管理,实行自繁自养、全进全出以及严格的消毒措施,才能杜绝本病的发生和流行。5、用抗生素、磺胺类药拌入饲料中内服,可预防。治疗时可肌肉注射青霉素类抗生素,对体温升高者,可注射安乃近注射液或安痛定注射液,每日2次,至体温正常,或采用青霉素+庆大霉素、复方磺胺-5-甲氧嘧啶治疗。可选用当地流行的血清型菌株作为制苗菌株制备疫苗,在仔猪出生42小时后注射。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和严重的毒血症状,许多人往往把这种疾病误认为猪瘟。猪瘟是由猪瘟病毒感染引起的,是只在猪之间传播的病毒性传染病。而猪链球菌病属于一类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该病首先在猪群中爆发流行,随后会在屠宰者与处理病死猪的有关人员发病。


猪链球菌的防治

猪链球菌的防治方法主要有:

做好消毒、清除传染源病猪隔离治疗,带菌母猪尽可能淘汰。保持环境卫生、消除感染因素经常打扫猪圈内外卫生,防止猪圈和饲槽上有尖锐物体刺伤猪体。新生的仔猪,应立即无菌结扎脐带,并用碘酊消毒。做好菌苗预防接种由于猪链球菌血清型较多,不同菌苗对不同血清型猪链球菌感染无交叉保护力或交叉保护力较小。预防用疫苗最好选择相同血清型菌苗。菌苗最好用弱毒活菌苗,因为细胞免疫在抵抗猪链球菌感染中发挥着很大作用。药物预防猪场或周围发生本病后,如果暂时买不到菌苗,可用药物添加于饲料中用于预防,以控制本病的发生。人员防护猪链球菌病感染人主要通过接触病死猪。生猪饲养人员和屠宰加工人员是本病易感人群。在生猪养殖过程中,饲养人员要多注意个人防护,有外伤时应尽量避免接触病猪,发现病猪要及时通知兽医诊疗。


猪链球菌感染用什么药,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1、西药治疗:每公斤体重注射1毫升链球菌病注射液+0.15毫升齐鲁制菌磺注射液,每天注射1次,连用3天。2、中药治疗:准备白毛夏枯草、野菊花、忍冬藤各60克,紫花地丁30克,七叶一枝花15克,全部煎汁后拌料喂服,每天喂服1剂,连用3剂。3、预防方法:做好宰前检疫、宰后检疫、市场检疫工作,发现病猪后要隔离治疗,发病猪圈要用3%溴药水做消毒处理。 一、猪链球菌感染用什么药 1、西药治疗 对病猪使用链球菌病注射液+齐鲁制菌磺注射液,每公斤体重的注射量分别为1毫升、0.15毫升,每天注射1次,连用3天即可(齐鲁制菌磺注射液只需使用1次)。 2、中药治疗 准备30克紫花地丁、60克白毛夏枯草、60克野菊花、15克七叶一枝花、60克忍冬藤,然后全部煎汁,拌料喂服,每天喂服1剂,连用3剂即可。 3、预防方法 (1)做好生猪收购检疫工作,比如宰前检疫、宰后检疫、市场检疫。 (2)发现病猪后应隔离治疗,发病猪圈要用3%溴药水进行消毒,也可以使用5-10%生石灰水、1-2%烧碱做消毒处理。 (3)病猪要经过2周后才能宰杀,宰杀后猪肉需经过高温无害化处理才能出售。 (4)对猪进行阉割、注射、接生断脐等手术时,需严格消毒,避免感染。 (5)做好预防接种工作,对猪注射链球菌氢氧化铝疫苗时,不管猪的体型有多大都只能注射5毫升。注射1毫升猪链球菌弱毒苗后,可产生6个月的免疫期。 二、猪链球菌感染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1、病猪、带菌猪是此疾病的主要传染源(带菌率约为20-40%左右),羊、马、家禽、鸟类等动物也有可能携带此病菌。正常情况下此病菌不会发病,但细菌变异后产生的毒力会传播此疾病。 2、猪受到混群、气候突变、高温高湿、猪圈潮湿阴暗、卫生脏差、突然断奶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抵抗力下降,继而感染此疾病。 3、未对病死猪做出合理处置、未对运输工具进行彻底消毒也会传播此疾病。 4、小猪分娩时也可能会感染此疾病,通过呼吸道、皮肤伤口接触也可能会产生感染。

猪链球菌病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该怎样治疗呢?

在养猪生产中,链球菌是细菌类疾病临床上很常见的疾病了,它无时不在,时有发生,也可以说它是养猪中最平常、经常出现的一种疾病,之所以说它平时经常出现,就是因为它有几种类型,所以说即使有链球菌细菌疫苗,也不可能把这几种类型疾病,都能涵盖控制防疫住的。其实只要平时喂养好,链球菌临床上是很少有大面积爆发的,基本都是零散发生,即使有时某个时间段发生多了,也与母猪带菌和自己管理条件设施有关,管理喂养设施条件好的,一般是很少发生的,但管理设施条件上脏乱差的,不排除有连续发生的可能,就是有多起发生,只要及时用抗生素治疗,是很容易控制住的,只要改善环境条件设施,会很大减少此病的临床发生,所以对与此疫苗,能不做还是不做,为好,因为链球菌细菌疫苗,在实际养猪中保护意义并不大,加上有抗菌素能很好治疗,通过提高管理环境设施,喂养好了,一样可以控制它的临床发生率。临床上发生此病主要有以下3种类型,下面我就简单的给大家介绍一下,几种类型的简单症状和用药治疗方法,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是关节炎型,这种类型是临床上最常见,主要特点是关节肿大疼痛,注意一点,是关节肿大,不是肿胀,这个要与副猪症状要分开判断,因为副猪多是以关节为点,基本大部分腿部都是肿胀发生的。链球菌只是关节肿大疼痛,这个应该很好判断,不要混淆了,一般发生规律与外伤感染有关的多,其次是弱猪容易感染发生,治疗上以青链霉素配合鱼腥草治疗为最佳,当然同类型的药物,头孢和阿莫西林也有效果,为防止产生抗药性,也可以用恩诺沙星配合治疗,一定早发现早治疗,不然后期关节肿大,脓液不容易排除,不易彻底恢复,对与关节肿的过大的,通过治疗感觉发软了,可以切开排除脓液,切口内撒入阿莫西林,通过内外治疗,会很快恢复的,有的通过治疗也可能肿大部位可能肌炎骨化(就是肌肉变化成骨头一样),只要完全控制住,它以后就不会在发生了,但是肿大部位是不可能恢复正常的了,治疗上要连续多次给药,防止继发。二是脑炎型,这个大家基本都经历过,很好判断,早期外表走路不稳,发烧,神经症状,后期倒地不起,眼睛乱翻乱转,吃料喝水吞咽困难,早期发现及时用磺胺类还氟苯尼考,都有很好治疗效果,我一般使用氟苯尼考,一天一次,连续三到四天才可以彻底控制住,不然此病最容易反弹,让治疗失去效果。只要连续用药治疗,大都能恢复正常,对与后期严重的,不要失去信心,治疗加调理喂养,一样可以恢复,对疾病控制住的病猪,不知道吃喝的,可以把教槽料(料越好越容易消化,这病早期高烧都容易产生内热,大便干结)兑平时输液的葡萄糖水用一两次,化的给稀饭一样,最好比稀饭还稀,强行灌服,通过一两次灌服,它以后会条件反射的让你喂它,一般三五天后它就能自己吃料了。三是败血型,这种情况一般是很少发生的,都是无缘无故的,平时吃料正常,突然发现死亡的,从发生到死亡,一般两三个小时,有的几十分钟,即使发现及时,有的一般也来不及治疗,药效没使劲,病猪已经不行了。当然对与发现及时的,要快速控制温度高烧症状,因为败血性都是高烧发生死亡,这个时候就要用退烧药和青链霉素,还头孢类抗生素配合治疗,越快越好,死亡后基本没有什么症状,唯一的就是感觉有点外表皮肤发白,身体着地部位有弥漫性瘀血症状,也有后背和某个部位有不明显发紫色症状,这种情况发生不多,只要平时多观察就可以了。以上几种链球菌疾病的发生症状,治疗方法方法,简单实用,感觉对你有帮助的,在以后生产中可以试试,不足之处希望同行补充指教。

猪链球菌病治疗,表现为什么症状

使用30%安乃近进行注射,每千克体重注射0.2毫克,每日进行2次肌肉注射。治疗时配合猪排疫肽一起使用会更好,每千克体重肌肉注射2毫升,每日1次,连用3天即可。如果有脓肿,可在脓包变大的时候将脓包切开把脓液排出,然后再用稀释过的高锰酸钾进行冲洗。 一、猪链球菌病治疗 1、一旦发现有猪链球菌病必须要立即治疗,因为前期的治疗效果会比较明显,后期治疗可能会因为感染严重而导致治疗无效。如果有脓肿的情况,在脓包变大的时候可以将脓包切开把脓液排出,再用稀释过的高锰酸钾进行冲洗。 2、治疗时可以使用30%安乃近,每千克体重注射0.2毫克,每日肌注2次。或者使用氯丙嗪,每千克体重注射0.5-1毫克,每日肌肉注射2次。同时也要观察病猪的淋巴结,在淋巴结化脓的时候要及时进行排脓。 3、治疗时也可以配合猪排疫肽一起使用,每千克体重肌肉注射2毫升,每日1次,连用3天即可。尤其是对于急性病例,比如脑膜炎型病例及混合感染等病例效果会更好;同时可以给仔猪口服电解质等。 二、猪链球菌病表现为什么症状 1、猪链球菌病从感染到发病的时间大概是4小时至7天之内。最长经过7天病猪就会突然畏寒和发热,大部分是高热情况、还会全身产生不适的现象。 2、普通型的症状是厌食、肌肉酸痛、腹泻,体温大部分在38℃ 以上,高的可以达到40℃ 。而且猪的头昏、乏力情况会越来越明显。 3、休克型的症状是畏寒或寒颤、数小时内就会出现呼吸困难、心慌的现象。有时四肢会发冷、血压会下降、脉压差会缩小、产生少尿或休克的现象。

上一篇:伸缩棍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推荐

热门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