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7n9禽流感进入高发期
H7N9如何才会被感染
H7N9流感对大多数人来说,即使感染症状一般也就是普通感冒的症状,不用特别恐慌,而且就算真得了也未必是禽流感,多数是普通感冒,全球每年都有大大小小几百次流行。充分重视就好,剩下的事交给专业的医生去处理。因为H1N1被广泛了解后大家重视程度高了,因为H1N1表现出高致命性高传染性,目前发现的H7N9因为发现致死病例怀疑有类似的特征,所以国家、医院和媒体重视程度都很高。但是它实际上也只是感冒而已,多数人应该就是打个喷嚏,流鼻涕而已。但如果反复发热、咳嗽,甚至现气喘的表现一定要重视及时到医院就诊。
生活建议:不要近距离接触禽类,看到病死野鸟不要接触,更不要捡回、剥食。避免直接接触、剥食病死家禽、病死猪等。厨房中要将生熟分开,任何肉、蛋食物均应彻底煮熟食用,牢记不吃生的或半熟的鸡肉、鹅肉、鸭肉等各类肉食,特别是注意不要吃半生不熟的鸡蛋。避免人多的公共环境,进入医院自己戴上口罩,平时屋内进行通风。勤洗手、咳嗽和打喷嚏时遮掩口鼻等个人卫生习惯等等,和一般感冒预防措施基本一样。
H7N9和一般病毒具有同样的特性一样----不耐热。65℃加热30分钟或煮沸(100℃)2分钟以上可灭活,所以如果煮得熟透了,问题不大。但因为食品加工过程,必须接触到禽类,接触者就有被感染的风险,你总不能把自己的手也弄到水里煮开吧;很多销售的禽类加工食品为了口感鲜嫩,煮的时间比较短,没有充分煮透,就可能残存病毒。所以从医生的角度建议,不要吃可疑感染禽流感的禽畜类。
一般感冒治疗建议:病毒唑、板兰根或玉叶冲剂之类中药物抗病毒冲剂,必要时可配合少量抗生素如头孢拉定/阿奇霉素,多喝热水和富含维生素的水果,发烧可以用扑热息痛片。连续发烧不退,症状严重的可以到医院就诊。高烧的应急处理可以用温水擦浴,到皮肤有些发红为止,这是单纯的物理降温,不会有副作用,而且有效。如果确实有禽类接触和高度疑似病患接触,达菲,还有扎那米韦、帕那米韦是目前比较有效的抗病毒药物,还有指南推荐应用的各种中成制剂尽早足量使用。
百度团队《医生工会》感谢您的关注
http://zhidao.baidu.com/team/view/%D2%BD%C9%FA%B9%A4%BB%E1
h7n9禽流感最新消息
H7N9禽流感最新消息:5月4日晚11时,福建省卫生厅通报,截至当天20时,福建省新增1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这是福建省的第4例人感染H7N9确诊病例,也是5月2日国家卫生计生委通报全国一周新增病例以来的首例确诊病例。
福建新增的1例确诊病例病人情况如下:魏某,男,69岁,福州福清市三山镇农民。患者4月29日以“心悸、胸闷原因待查”入住福建省立医院,4月30日行心脏手术后反复出现发热伴有咳嗽,抗感染治疗后肺部感染仍进展。5月2日采样送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5月4日晚诊断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
目前,该病例正在积极救治中。经调查该病例密切接触者共 9 人,截至目前均未发现异常。
至此,福建全省共报告4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均在积极治疗中,尚无无死亡病例。福建省是4月26日发现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5月5日之前的3例患者目前均未脱离危险,其中两例病情较重,一例病情危重。
目前,福建省的人感染H7N9确诊病例分布于福州(3例)、龙岩(1例)等2个设区市的3个县(市、区),全部89名密切接触者目前均无异常。
截至5月4日23时,我国内地10个省市共报告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128例,死亡27例,康复26例。
其中:江西5例(死亡1例)、湖南2例、福建4例、浙江46例(6例死亡)、山东2例、江苏27例(6例死亡)、河南4例、上海33例(13例死亡)、北京1例、安徽4例(1例死亡)。另外,24日台湾确诊首例。目前病例仍处于散发状态,尚未发现人传人的证据。
五一”小长假的北京城郊,有禽鸟的水池边多设置了警戒线和提醒标志,告诫民众提防禽流感。
福建活禽悄然退市
5月3日,福建发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后的第七天,记者在福州西营里农贸市场发现卖活禽的店铺却关起了店面,暂停营业,不再销售鸡鸭等活禽。
“市场不让卖鸡鸭了,店都关了好几天了。”一女摊主这样对记者说。隔壁一卖海鲜的摊主告诉记者,这几天市场管理处和工商局都查得很严。
为加强市场监控,福州工商部门已经加大市场巡查频率,对集贸市场销售的禽类产品进行拉网式排查。福建省工商局已紧急部署查处没有合法来源和不合格的禽类产品,防止疫区或来路不明的禽类及其产品流入市场,暂停发生疫情地区禽类市场、鸟类市场的活禽交易。目前,福州全市共关闭73家活禽交易市场,合计关闭447个活禽交易经营摊点。
早在H7N9禽流感还未波及福建时,福建的活禽市场就已受到影响。4月中旬,福建省农业厅对全省动物流感疫情进行排查,而各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则对畜禽交易市场、规模养殖场等重点场所进行监督检查,督促活禽经营市场每周休市一天消毒。
h7n9疫情进入高发期,得了h7n9怎么办?
近日国家卫计委发布了通告,h7n9疫情进入了高发期,目前在湖南、江西、贵州等地已经出现了病例,并且仍呈发散态势,请大家小心防范。经常听到关于h7n9的消息,知道它的恐怖,那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该怎么去预防这个疾病呢?怎样判断自己是否染上了该病?得了h7n9怎么办?1、什么是h7n9“央视新闻”官方微博贴出了关于禽流感病毒的种类和危害的汇总图片,据介绍,h7n9是一种禽流感病毒,H被称为红细胞凝聚素,N被称作神经氨酸苷酶,他们都是糖蛋白,分布在病毒表面。H有1-15个亚型。由于H和N的组合不同,病毒的毒性和传播速度也不相同。流感病毒可分为甲(A)、乙(B)、丙(C)三型。其中,甲型流感依据流感病毒血凝素蛋白(HA)的不同可分为1-16种亚型,根据病毒神经氨酸酶蛋白(NA)的不同可分为1-9种亚型,HA不同亚型可以与NA的不同亚型相互组合形成不同的流感病毒。而禽类特别是水禽是所有这些流感病毒的自然宿主,H7N9禽流感病毒是其中的一种。H7N9亚型流感病毒既往仅在禽间发现,在荷兰、日本及美国等地曾发生过禽间暴发疫情,但未发现过人的感染情况。这次是全球首次发现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2、得h7n9的症状(一)一般表现。患者一般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少痰,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表现为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出现呼吸困难,可伴有咯血痰;可快速进展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纵隔气肿、脓毒症、休克、意识障碍及急性肾损伤等。(二)实验室检查。1.血常规。白细胞总数一般不高或降低。重症患者多有白细胞总数及淋巴细胞减少,并有血小板降低。2.血生化检查。多有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C反应蛋白升高,肌红蛋白可升高。3.病原学检测。(1)核酸检测。对患者呼吸道标本(如鼻咽分泌物、口腔含漱液、气管吸出物或呼吸道上皮细胞)采用realtimePCR(或RT-PCR)检测到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2)病毒分离。从患者呼吸道标本中分离H7N9禽流感病毒。(三)胸部影像学检查。发生肺炎的患者肺内出现片状影像。重症患者病变进展迅速,呈双肺多发磨玻璃影及肺实变影像,可合并少量胸腔积液。发生ARDS时,病变分布广泛。(四)预后。人感染H7N9禽流感重症患者预后差。影响预后的因素可能包括患者年龄、基础疾病、合并症等。3、怎么预防最好H7N9流感是由H7N9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发于冬春季节,患者一般表现为发热,咳嗽,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等,病情通常进展迅速,高危人群为发病前一周内接触过禽类,特别是老年人。“该病主要通过呼吸道或密切接触带病毒的禽类及其分泌物感染,目前尚无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确切证据,其转播与鱼、凉皮、冷面类、酸菜不会有任何关系。”合肥市疾控中心专家表示,预防H7N9流感主要是尽可能减少与禽类不必要的接触,尤其是不接触病、死禽;若接触过禽鸟或禽鸟粪便后,要注意用消毒液和清水彻底清洁双手。同时,应尽量不购买活禽自行宰杀、加工;购买加工好的白条鸡等禽类产品时一定要确保经过正规检疫;食用禽肉时一定要煮熟、煮透,食用鸡蛋前先用流水清洗蛋壳,不吃生或半生的鸡蛋。专家提醒,H7N9流感流行季节,更要注意勤洗手,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加强体育锻炼,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如果出现发烧、头痛、咳嗽、全身不适等流感样症状的人,外出时尽量戴上口罩并及时就医。特别是最近一周接触过禽类或到过销售活禽的农贸市场,就医时一定要告诉接诊医生,以便得到及时的诊疗,“关于H7N9流感预防控制的相关知识,公众一定不能听信谣传,要了解健康知识,可以从省卫计委官方网站获得。”4、得了h7n9咋办一旦发现禽流感患者,需要做好有效的隔离措施,同时根据具体病情给予患者吸氧、抗病毒或解热药等治疗。在治疗期间,病人要多卧床休息,多饮水,坚持清淡饮食,同时注意营养的全面性,尤其要加强蛋白质和维生素的补充。禽流感患者可以多吃甘甜的食物,有助于肠胃的健康,可以起到温补阳气的作用,而要少吃酸辣的食品,以防对肝脏造成损伤。禽流感会对人体的身体健康造成较大危害,且其治疗比较困难,所以对于禽流感的预防是十分有必要的。对于平时要经常接触家禽的人群,最好佩戴口罩,每次接触过后都要用肥皂洗手,相关部门要加强对禽流感病毒毒株的管理,特别要注意医院和实验室的操作规范,一旦出现疫情,要立刻向上级反映并按照有关规定做出适当的处理。
H7N9要怎么预防?
日常生活应注重增强体质,增加营养,室内注意通风换气,及时有效洗手,尽量到正规销售点购买禽类产品,禽肉要煮熟、煮透后再食用。与家禽密切接触的人员应注意自身防护,勤洗手,戴口罩,避免受伤。要随时关注疫情动向,一旦出现流行强度明显增加,要及时调整防护措施。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由于医务人员接触患有感染性疾病病人的机会更多,建议医务人员在诊治病人过程中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在接诊疑似或确诊H7N9禽流感病例时,应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即标准预防、飞沫传播预防。还要特别注意尽量避免直接接触病死禽、畜。吃熟食,不吃生鸡蛋,禽流感病毒不耐热,100℃下1分钟即可灭活。(以上转自百度经验)个人比较喜欢喝茶,茶具有抗菌防流感的功效,建议大家也多喝茶,最好是防流感的茶。老婆刚在众圣商城买了包茶,这几天正在喝。
H7N9型禽流感预防知识
2017年H7N9型禽流感预防知识 人感染H7N9禽流感是由甲型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中重症肺炎病例常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甚至导致死亡。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H7N9型禽流感预防知识,欢迎阅读。 一、人类感染H7N9病毒的主要症状是什么? 到目前为止,感染H7N9病毒的病人会出现严重肺炎,症状包括发烧、咳嗽、呼吸困难。 二、H7N9禽流感的传播途径 1、主要经呼吸道传播,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及其分泌物、排泄物,受病毒污染的水等。在感染水禽的粪便中含有高浓度的病毒,并通过污染的水源传播病毒。目前还没有发现人感染的隐性带毒者,尚无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确切证据。 2、如果直接接触带有相当数量病毒的物品,如家禽的粪便、羽毛、呼吸道分泌物、血液等,也可经过眼结膜和破损皮肤引起感染。 3、通过飞沫及接触呼吸道分泌物也是传播途径。 4、人类直接接触受禽流感病毒感染的家禽及其粪便或直接接触禽流感病毒也可以被感染。 三、H7N9禽流感的日常预防 1、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加强室内空气流通,每天1~2次开窗换气半小时。勤洗澡、换衣,勤晒衣被。 2、不吃病死的动物,吃禽肉要煮熟、煮透,食用鸡蛋时蛋壳应用流水清洗,应烹调加热充分,不吃生的或半生的`鸡蛋。要把生肉与熟肉或者即食食品分开以避免污染。 3、不要轻视重感冒,禽流感的病症与其他流行性感冒病症相似,若出现发热、头痛、鼻塞、咳嗽、全身不适等呼吸道症状时,应戴上口罩,尽快到医院就诊,并务必告诉医生自己发病前是否到过禽流感疫区,是否与病禽类接触等情况,并在医生指导下治疗和用药。 4、尽可能减少与禽类不必要的接触,尤其是与病、死禽的接触。勤洗手,远离家禽的分泌物,接触过禽鸟或禽鸟粪便,要注意用消毒液和清水彻底清洁双手。 5、加强体育锻炼,注意补充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以增强抵抗力。 ;
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知识
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知识 人感染H7N9禽流感是由H7N9禽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禽流感病毒普遍对热敏感,对低温抵抗力较强,65℃加热30分钟或煮沸(100℃)2分钟以上可灭活。病毒在较低温下可存活一周,在4℃水中或有甘油存在的情况下可保持活力1年以上。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关于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知识,欢迎阅读。 一、流行病学特点 1、传染源 目前已经在禽类及其分泌物或排泄物以及活禽市场环境标本中检测和分离到H7N9禽流感病毒,与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高度同源。传染源可能为携带H7N9禽流感病毒的禽类。目前,大部分为散发病例,有个别家庭聚集发病现象,但尚无持续人际间传播的证据。 2、传播途径 具体途径可经呼吸道传播或密切接触感染禽类的分泌物或排泄物而获得感染;或通过接触病毒污染的环境传播至人。 3、高危 人群 在发病前一周内接触过禽类或者到过活禽市场者,特别是老年人。 二、临床表现 潜伏期一般为3—4天。患者一般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少痰,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腹泻等全身症状。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多在发病3—7天出现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出现呼吸困难,可伴有咯血症。 三、预防措施 1、加强室内空气流通,每天1—2次开窗换气半小时;加强体育锻炼,注意补充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以增强抵抗力。 2、尽可能减少与禽类不必要的接触,尤其是与病、死禽的接触。勤洗手,远离家禽的分泌物,接触过禽鸟或禽鸟粪便,要注意用消毒液和清水彻底清洁双手。 3、应尽量在正规的销售禽类的.场所购买经过检疫的禽类产品。 4、吃禽肉要煮熟、煮透,食用鸡蛋时蛋壳应用流水清洗,应烹调加热充分,不吃生的或半生的鸡蛋。 5、学校及幼儿园应采取措施,教导儿童不要接触禽鸟,如接触禽鸟或禽鸟粪便后,要立刻彻底清洗双手。在旅途中,不要前往观鸟园、农场、街市或到公园活动;不要喂饲白鸽或野鸟等。 6、不要轻视重感冒,若出现发热、头痛、鼻塞、咳嗽、全身不适等呼吸道症状时,应戴上口罩,尽快到医院就诊,并务必告诉医生自己发病前是否到过禽流感疫区,是否与病禽类接触等情况,并在医生指导下治疗和用药。 7、定期对所处环境消毒,杜绝空气或环境中的传染,消毒方法如下: (1)熏蒸法:取活消毒剂原液盛在塑料器皿中,放在房间或办公室中,每15平方放置一处。有人停留或办公时保持空气流通即可。无人时封闭进行放置半个小时以上效果更好。 (2)冲洗法:将活消毒剂稀释,可冲洗地板、宠物或禽畜的窝等,擦拭宠物或禽畜停留过的地方,或冲洗塑料餐具器皿。 (3)喷雾法:将消毒剂稀释水,装塑料喷壶对需消毒的地方进行喷雾。 ;
H7N9可致“细胞因子风暴” 造成多器官的损伤和呼吸衰竭吗
H7N9可致“细胞因子风暴” 造成多器官的损伤和呼吸衰竭,H7N9是禽流感的一种,禽流感病毒根据流感病毒血凝素(H)的不同可分为16个亚型, 根据病毒神经氨酸酶(N)的不同可分为9个亚型,H和N可以随机组合。 H7N9禽流感“H7N9感染后本身就可以导致重症和死亡,因为这对人来讲是一种新病毒,人体免疫系统不能很好地识别该病毒,导致‘细胞因子风暴’,造成多器官的损伤和呼吸衰竭,从而导致重症和死亡。当然人感染H7N9病毒后,也会继发细菌感染,加重病情。”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副所长,国家流感中心主任舒跃龙说。 如何防治H7N9禽流感患者怎么自己区分是感染了H7N9还是普通的呼吸道疾病? H7N9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早期发病无特异性表现,早诊早治困难,后期重症病例治疗效果差,病死率高,目前报告病例的总体病死率在40%左右。 肺炎为主要临床表现,患者常出现发热、咳嗽、咳痰,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腹泻或呕吐等症状。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多在发病3-7天出现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出现呼吸困难,可伴有咯血痰。常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性休克和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少数患者可为轻症,仅表现为发热伴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禽流感期间能吃鸡、鸭等禽类肉吗? 禽类是人体良好的食物蛋白质来源,价廉物美。舒跃龙说鸡、鸭等禽类肯定是可以买、也可以吃的,但一定要吃得安全,而且要生熟分开,烧熟煮透。所以鸡、鸭等禽肉及其肉制品以及禽蛋等一定要烧熟煮透后再吃,从而降低自己被感染的风险。 一是要注意尽量避免直接购买活禽、直接接触活禽和自行宰杀活禽。购买、食用有检疫证明的冷鲜禽、冰鲜禽及其产品。科学分析证明,集中屠宰的冷鲜禽、冰鲜禽,不但与现宰现杀的活禽具有同等的营养价值,还可以极大降低感染H7N9等疾病的风险。 二是一定不要从流动摊贩处购买活禽,也不要将从活禽市场或流动摊贩处购买的活禽与自家家养禽混养。尤其在已经发现有H7N9疫情的地区,更不要去购买活禽。调查发现,近期在一些已经关闭主城区活禽市场的地区,在其城郊结合部和农村地区出现了H7N9病例,绝大多数是因为从流动摊贩处购买活禽,或将外来禽与自家禽混养后造成暴露感染造成的。 三是要提醒老年人群,特别是原来就有慢性肺部疾病、糖尿病、冠心病等基础性疾病和体质比较差的人,购买禽类产品时更要尽量避免或减少与活禽接触,不去或少去有活禽的地方。 家里养了鸟、鸽子等动物怎么预防? 目前还没有预防H7N9病毒感染的疫苗。季节性流感疫苗并不能预防H7N9流感,但是接种季节性流感疫苗有助于降低因罹患季节性流感而导致严重并发症及住院的可能性。也没有禽用疫苗,如果家里养鸟,主要是注意不要让家禽和野禽接触,避免感染。 哺乳动物和冷血动物都有禽流感吗? “流感病毒可以感染多种动物宿主,不仅仅只是哺乳动物。包括天上飞的野鸟,水中游的鸭、鹅,陆地上走的鸡、狗、马、猪等,当然也包括我们人类。流感根据宿主的不同可以分为禽流感、猪流感、马流感以及人流感等,目前还没有在蛇中发现流感病毒。”舒跃龙说。
现在禽流感流行,鸡蛋可以吃吗?有影响吗?
分类: 医疗健康
解析:
什么是禽流感?
禽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也能感染人类,感染后的症状主要表现为高热、咳嗽、流涕、肌痛等,多数伴有严重的肺炎,严重者心、肾等多种脏器衰竭导致死亡,病死率很高。此病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皮肤损伤和眼结膜等多种途径传播,人员和车辆往来是传播本病的重要因素。
吃鸡蛋会传染禽流感吗
据全国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指挥部办公室介绍,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可以通过鸡蛋传播。
农业部总畜牧师贾幼陵表示,无疫情发生的地方,吃鸡蛋毫无危险。在疫区的鸡蛋有可能被感染上病毒,因此,我们希望鸡蛋煮熟了或者煎熟了再吃。
吃鸡鸭鹅肉会被传染吗
禽肉煮熟煮透后,病毒传播的可能性较小。但如果病禽未经煮熟煮透食用,病毒很可能进入人体。病毒进入人体如果存活,会否通过消化道传入人体各组织中、病毒在人体是如何运作的,这些机理现在都还不清楚。在此情况下,只有对来自疫情暴发区的家禽采取封锁。
目前,我国检疫部门已采取紧急防范措施,国内也尚未发生病例,正规市场的家禽基本可放心食用,关键是要煮熟煮透。如果食用未经检疫或来自疫情暴发区的家禽,则不排除染病风险。
穿羽绒服 盖鸭绒被会被传染吗
武汉市兽医卫生监督所有关负责人表示,穿羽绒服、盖鸭绒被及相关制品,是肯定不会传染禽流感的。因为羽绒制品通常经过消毒、高温等多个物理、化学环节处理,病毒存活可能性微乎其微,不可能对人的健康造成危害。
煮沸十分钟 鸡蛋放心吃
公共卫生及传染病学专家表示,鸡蛋煮沸5~10分钟后,可以完全灭活禽流感病毒,鸡蛋可以安全食用。
华山医院传染病科卢洪洲博士指出,禽流感病毒已被证实能够垂直传播。但禽蛋经过高温加工,禽流感病毒能够完全灭活。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俞顺章教授说,鸡蛋在加热煮沸5~10分钟情况下,完全可以安全食用。
俞顺章教授建议,从安全预防角度考虑,水煮蛋、生鸡蛋尽量不要吃,炒蛋、荷包蛋等也要烧熟烧透。在食用鸡蛋时,注意蛋壳外部的卫生。鸡蛋外壳有可能受到污染,因此在加工鸡蛋时,要先清洁蛋壳;打鸡蛋时,不要让蛋壳掉落进去;加工鸡蛋后,要彻底清洁双手。
禽流感有哪些常见症状?
禽流感的症状依感染禽类的品种、年龄、性别、并发感染程度、病毒毒力和环境因素等而有所不同,主要表现为呼吸道、消化道、生殖系统或神经系统的异常。
常见症状有,病鸡精神沉郁,饲料消耗量减少,消瘦;母鸡 的就巢性增强,产蛋量下降;轻度直至严重的呼吸道症状,包括咳嗽、打喷嚏和大量流泪;头部和脸部水肿,神经紊乱和腹泻。
这些症状中的任何一种都可能单独或以不同的组合出现。有时疾病暴发很迅速,在没有明显症状时就已发现鸡死亡。
另外,禽流感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差异很大,取决于禽类种别和毒株以及年龄、环境和并发感染等,通常情况为高发病率和低死亡率。在高致病力病毒感染时,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达100%。
禽流感潜伏期从几小时到几天不等,其长短与病毒的致病性、感染病毒的剂量、感染途径和被感染禽的品种有关。
禽流感的主要传播途径
1.世卫组织指出:粪便是禽流感传播的主要渠道。
2.世界卫生组织(WHO)16日说,在越南已造成至少4人死亡的禽流感主要通过家禽粪便传播,而非煮熟的肉。
3.据法新社报道,WHO说,病鸡粪便中的H5N1禽流感毒株会在空气中传播,并被风带走。把鸡放在一层叠一层的窄小鸡笼子中,很容易通过其粪便传播禽流感。养鸡者也有吸入病毒的危险。不过,WHO发言人法德勒·沙伊卜说,几乎不可能因食用煮熟的病鸡肉而患病。他援引WHO专家的话说:“病毒被煮死了。”他强调说,在拔毛前就把鸡煮了也能消灭病毒。
4.WHO警告说,人不管接触什么样的病鸡都同样有危险。只有少量染病的家禽能幸存下来,而那些幸存的家禽至少在10天之内还会排泄含病毒的粪便。
5.世界卫生组织15日公布的一份禽流感病毒调查报告说,目前在日本、韩国、越南三国发生的禽流感致病病毒均为H5N1型甲型流感病毒。(来源:东方新报)
患病后会有哪些症状?
人类患上禽流感后,潜伏期一般为7天以内,早期症状与其它流感非常相似,主要表现为发热、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头痛、全身不适,部分患者可有恶心、腹痛、腹泻、稀水样便等消化道症状,有些患者可见眼结膜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一些患者胸部X线还会显示单侧或双侧肺炎,少数患者伴胸腔积液。大多数患者治愈后良好,且不留后遗症,但少数患者特别是年龄较大、治疗过迟的患者病情会迅速发展成进行性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出血、胸腔积液、全血细胞减少、肾衰竭、败血症休克及Reye综合征等多种并发症而死亡。专家建议,病人一旦出现以上症状应该及时就医,一旦被怀疑为H5N1病毒感染,应马上住院隔离并报告疫情,防止病情恶化和传染扩散。
人与人之间会传播病毒吗?
一旦禽流感病毒与人类病毒重组,从理论上说,就可能通过人与人传播。届时,这种病毒就会成为人类病毒,好像流感病毒一样。
两种病毒的重组有一个生物学特性,就是禽流感病毒首先发生了变异。但是禽流感对人类还是一种全新的病毒,传播到何种程度会变异,谁也无法预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传染科主任医师、上海市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施光峰教授表示,如果所有医务工作者都保持深刻警惕,关注其发展,那么找到它的流行规律、防治方法就并非不可能。
人得禽流感后的病死率
1997年,香港H5N1型禽流感病毒感染导致18人发病,其中6人死亡;越南自今年10月以来已经被证实有8例确诊,6例死亡,另外,还有2例死亡病例为疑似病例。其病死率高达80%,远远高于“非典”患者的病死率。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2003年全球共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 000多人感染了“非典”病毒,其中有700多人死亡,其病死率仅在9%左右。
鸡蛋也可传染禽流感吗
分类: 生活 >> 美食/烹饪
解析:
鸡蛋可传播禽流感病毒
高致病性禽流感潜伏期最长21天,潜伏期内有传染的可能
新华社北京2月2日电 据全国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指挥部办公室介绍,不同品种的家禽感染禽流感的几率不同,但目前尚未发现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发生与家禽的性别有关,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也可通过鸡蛋传播。
许多家禽如鸡、火鸡、珍珠鸡、鹌鹑、鸭、鹅等都可感染发病,但以鸡、火鸡、鸭和鹅多见,以火鸡和鸡最为易感,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鸭和鹅等水禽的易感性较低,但可带毒或隐性感染,有时也会有大量死亡。各种日龄的鸡和火鸡都可感染发病死亡,而对于水禽如雏鸭、雏鹅其死亡率较高。
高致病性禽流感在禽群之间的传播主要依靠水平传播,如空气、粪便、饲料和饮水等;而垂直传播的证据很少。但通过实验表明,实验感染鸡的蛋中含有流感病毒,因此不能完全排除垂直传播的可能性。所以,不能用污染鸡群的种蛋做孵化用。
另据介绍,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潜伏期从数小时到数天,最长时间可达21天。禽流感的传播途径有病禽与健康禽直接接触和病毒污染物间接接触两种。
潜伏期的长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病毒的毒力、感染的数量、禽体的抵抗力、日龄大小和品种,饲养管理情况、营养状况、环境卫生及有否应激条件的影响,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潜伏期短,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在潜伏期内有传染的可能。
预防h7n9的常识
1.H7N9禽流感的防治常识
是一种人 禽共患的流感病毒,此次H7N9病毒对禽类影响不大,但进入人体后治病力很强,以造成多人死亡.在预防过程中,除了正确的卫生习惯如远离人群密集的地方,勤洗手,室内通风,带口罩等等以外,还要注意正确的饮食习惯,如食物要做熟,加工生熟食物要分开,尽量不要到卫生条件不好的餐厅去吃饭等等.同时要注意,不但要避免接触家禽,包括常见的鸽子,鸟类也要注意.发现有死亡的这类动物,要及时通报,及时做无害化处理(深埋,火烧都可以)。
关于药物预防,很遗憾,人类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研发出除疫苗以外的药物来预防病毒类疾病,没有哪一位专家敢站出来说:吃板蓝根就不得禽流感!所以本人不建议用药物来防控病毒病(除疫苗),相反,乱用药物还还会增加病毒变异的可能性,增强病毒的抵抗力。由于用疫苗产生抗体具有非常专一的特一性,而我们还没有研发出针对H7N9病毒的疫苗,这是我们在防治该病的难点.但有一点,对于特殊人群,如老人,儿童,体弱多病的人,建议注射流感疫苗,因为人在得感冒时,身体的抵抗力会很弱,就会增加换禽流感的机会.据报道,国家以研究出抗流感新药---帕拉米韦注射液,对治疗H7N9有效。
2.预防禽流感的小知识
(1)免疫接种。严格认真地做好禽流感疫苗的免疫,特别是在禽流感的高发季节每隔3~4个月要进行一次H5N1RE-5+RE-4和H9的免疫,这两种禽流感疫苗的防疫要间隔10天进行。
(2)切实搞好饲养管理。采取封闭式饲养,严防野鸟从门、窗进入禽舍;防止水源和饲料被野禽粪便污染;定期对禽舍及周围环境进行消毒,加强带鸡消毒,定期消灭养禽场内的有害昆虫及鼠类;死亡禽类必须焚烧或深埋。
作好禽类饲养管理,提高禽只的抵抗力,尽量减少应激因素的发生,注意秋冬、冬春之交季节的变化,做好保暖防寒工作;及时清理粪便,还可定期在鸡舍使用中药苍术、丁香酚、艾叶、茵陈、青蒿、红花等,熏蒸鸡舍,减少不良气体的 *** ,从而达到减少呼吸道病和肠道病的发病率。
(3)对于出现死亡和产蛋率下降的鸡群可及时使用提高免疫力的中草药配合敏感的抗菌药物用于治疗。
3.H7N9禽流感防治常识有哪些
防禽流感, 关键是远离禽类动物
为预防人禽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最重要的是减少暴露、做好个人防护,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在此提醒大家,要避免接触病死禽畜;食用禽肉蛋时要充分煮熟;尽量避免接触野生禽鸟或进入野禽栖息地;在农家乐游玩时注意远离禽类屠宰现场;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经常进行室内通风换气;避免去人群密集、空气污浊的公共场所;合理饮食起居,保证充足的营养和睡眠;适时加减衣服;多参加户外体育活动。目前已有证据提示接触活禽和活禽市场是人感染禽流感的重要危险因素。经呼吸道或直接接触携带病毒的家禽及其排泄物、分泌物可能是H7N9禽流感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禽流感主要通过下列途径感染:吸入含有禽流感病毒的飞沫或飞沫核;直接接触禽流感病毒感染的禽类或其分泌物和排泄物;间接接触受禽流感病毒污染的物品和环境。
禽类爱好者, 要重视清洁消毒
禽类爱好者要加强禽类饲养管理,提高禽体抗病力;注意笼舍的卫生清洁;保证笼舍的通风;鸽舍、鸟笼要特别注意卫生,注重日常消毒。家中饲养雀鸟,应避免它们与野禽接触。一旦接触后,要及时给鸟笼消毒,必要时还要到动物防疫部门进行防疫。在养鸟或者观鸟时要尽可能避免接触禽类及其粪便,处理它们的粪便时应戴上手套;接触它们或它们的粪便后,必须用肥皂彻底清洁双手。观鸟过程中不捡死鸟,不吃野生禽鸟。
禽类从业人员, 要做好个人防护
在进行接触禽类的工作活动过程中,应穿着防护服、佩戴口罩和手套,做好个人防护,减少与禽类的直接接触。清洁禽舍时,要严格执行清洁和消毒程序;清洁完毕后,要及时彻底地洗手和消毒;当身体接触禽类污物时,也要彻底清洗。发现病死禽时,应及时通知当地动物检疫部门处理。出现发热、咳嗽、咽痛、全身不适等症状时,应戴上口罩,尽快到发热门诊就医,并主动告之医生自身职业和发病前的活动史。保持勤洗手、室内勤通风换气、注意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加强体育锻炼。
经常清洁和消毒用于家禽准备的所有工作台、设备和器具,经常洗手。处理禽肉时要做到生熟分开。特别是一些器皿、容器也应注意生熟分开。确保将食品烹调到适当的温度。禽流感病毒普遍对热敏感,对低温抵抗力较强,65℃加热30分钟或煮沸(100℃)两分钟以上可灭活,完全熟透的家禽肉是可以食用的。但是病毒在较低温下可存活1周,在4℃水中或有甘油存在的情况下可保持活力1年以上。当手部有破损,处理肉类时要佩戴手套。
4.H7N9禽流感有哪些防治常识
防禽流感, 关键是远离禽类动物
为预防人禽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最重要的是减少暴露、做好个人防护,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在此提醒大家,要避免接触病死禽畜;食用禽肉蛋时要充分煮熟;尽量避免接触野生禽鸟或进入野禽栖息地;在农家乐游玩时注意远离禽类屠宰现场;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经常进行室内通风换气;避免去人群密集、空气污浊的公共场所;合理饮食起居,保证充足的营养和睡眠;适时加减衣服;多参加户外体育活动。目前已有证据提示接触活禽和活禽市场是人感染禽流感的重要危险因素。经呼吸道或直接接触携带病毒的家禽及其排泄物、分泌物可能是H7N9禽流感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禽流感主要通过下列途径感染:吸入含有禽流感病毒的飞沫或飞沫核;直接接触禽流感病毒感染的禽类或其分泌物和排泄物;间接接触受禽流感病毒污染的物品和环境。
禽类爱好者, 要重视清洁消毒
禽类爱好者要加强禽类饲养管理,提高禽体抗病力;注意笼舍的卫生清洁;保证笼舍的通风;鸽舍、鸟笼要特别注意卫生,注重日常消毒。家中饲养雀鸟,应避免它们与野禽接触。一旦接触后,要及时给鸟笼消毒,必要时还要到动物防疫部门进行防疫。在养鸟或者观鸟时要尽可能避免接触禽类及其粪便,处理它们的粪便时应戴上手套;接触它们或它们的粪便后,必须用肥皂彻底清洁双手。观鸟过程中不捡死鸟,不吃野生禽鸟。
禽类从业人员, 要做好个人防护
在进行接触禽类的工作活动过程中,应穿着防护服、佩戴口罩和手套,做好个人防护,减少与禽类的直接接触。清洁禽舍时,要严格执行清洁和消毒程序;清洁完毕后,要及时彻底地洗手和消毒;当身体接触禽类污物时,也要彻底清洗。发现病死禽时,应及时通知当地动物检疫部门处理。出现发热、咳嗽、咽痛、全身不适等症状时,应戴上口罩,尽快到发热门诊就医,并主动告之医生自身职业和发病前的活动史。保持勤洗手、室内勤通风换气、注意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加强体育锻炼。
经常清洁和消毒用于家禽准备的所有工作台、设备和器具,经常洗手。处理禽肉时要做到生熟分开。特别是一些器皿、容器也应注意生熟分开。确保将食品烹调到适当的温度。禽流感病毒普遍对热敏感,对低温抵抗力较强,65℃加热30分钟或煮沸(100℃)两分钟以上可灭活,完全熟透的家禽肉是可以食用的。但是病毒在较低温下可存活1周,在4℃水中或有甘油存在的情况下可保持活力1年以上。当手部有破损,处理肉类时要佩戴手套。
5.H7N9禽流感防治常识有哪些
防禽流感, 关键是远离禽类动物
为预防人禽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最重要的是减少暴露、做好个人防护,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在此提醒大家,要避免接触病死禽畜;食用禽肉蛋时要充分煮熟;尽量避免接触野生禽鸟或进入野禽栖息地;在农家乐游玩时注意远离禽类屠宰现场;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经常进行室内通风换气;避免去人群密集、空气污浊的公共场所;合理饮食起居,保证充足的营养和睡眠;适时加减衣服;多参加户外体育活动。目前已有证据提示接触活禽和活禽市场是人感染禽流感的重要危险因素。经呼吸道或直接接触携带病毒的家禽及其排泄物、分泌物可能是H7N9禽流感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禽流感主要通过下列途径感染:吸入含有禽流感病毒的飞沫或飞沫核;直接接触禽流感病毒感染的禽类或其分泌物和排泄物;间接接触受禽流感病毒污染的物品和环境。
禽类爱好者, 要重视清洁消毒
禽类爱好者要加强禽类饲养管理,提高禽体抗病力;注意笼舍的卫生清洁;保证笼舍的通风;鸽舍、鸟笼要特别注意卫生,注重日常消毒。家中饲养雀鸟,应避免它们与野禽接触。一旦接触后,要及时给鸟笼消毒,必要时还要到动物防疫部门进行防疫。在养鸟或者观鸟时要尽可能避免接触禽类及其粪便,处理它们的粪便时应戴上手套;接触它们或它们的粪便后,必须用肥皂彻底清洁双手。观鸟过程中不捡死鸟,不吃野生禽鸟。
禽类从业人员, 要做好个人防护
在进行接触禽类的工作活动过程中,应穿着防护服、佩戴口罩和手套,做好个人防护,减少与禽类的直接接触。清洁禽舍时,要严格执行清洁和消毒程序;清洁完毕后,要及时彻底地洗手和消毒;当身体接触禽类污物时,也要彻底清洗。发现病死禽时,应及时通知当地动物检疫部门处理。出现发热、咳嗽、咽痛、全身不适等症状时,应戴上口罩,尽快到发热门诊就医,并主动告之医生自身职业和发病前的活动史。保持勤洗手、室内勤通风换气、注意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加强体育锻炼。
经常清洁和消毒用于家禽准备的所有工作台、设备和器具,经常洗手。处理禽肉时要做到生熟分开。特别是一些器皿、容器也应注意生熟分开。确保将食品烹调到适当的温度。禽流感病毒普遍对热敏感,对低温抵抗力较强,65℃加热30分钟或煮沸(100℃)两分钟以上可灭活,完全熟透的家禽肉是可以食用的。但是病毒在较低温下可存活1周,在4℃水中或有甘油存在的情况下可保持活力1年以上。当手部有破损,处理肉类时要佩戴手套。
现在H7N9禽流感正在蔓延 鸡肉还能吃吗
鸡肉还能吃吗?当然不能吃了~!
日常生活中怎样预防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1、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预防该病非常重要。平时应加强体育锻炼,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不吸烟,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打喷嚏或咳嗽时掩住口鼻。
2、保持室内清洁,使用可清洗的地垫,避免使用难以清理的地毯,保持地面、天花板、家具及墙壁清洁,确保排水道通畅;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应每天开窗换气两次,每次至少10分钟,或使用抽气扇保持空气流通;尽量少去空气不流通的场所。
3、注意饮食卫生,进食禽肉、蛋类要彻底煮熟,加工、保存食物时要注意生、熟分开;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搞好厨房卫生,不生食禽肉和内脏,解剖活(死)家禽、家畜及其制品后要彻底洗手。
4、发现疫情时,应尽量避免与禽类接触;公众特别是儿童应避免密切接触家禽和野禽。
5、注意生活用具的消毒处理。禽流感病毒不耐热,100℃下1分钟即可灭活。对干燥、紫外线照射、汞、氯等常用消毒药都很敏感。
6、若有发热及呼吸道症状,应戴上口罩,尽快就诊,并切记告诉医生发病前有无外游或与禽类接触史。
7、一旦患病,应在医生指导下治疗和用药,多休息、多饮水,注意个人卫生。
H7N9禽流感?如何预防?禽类是都不能吃了么?
勤洗手、室内勤通风换气、注意营养、保持良好体质有利于预防H7N9禽流感。如出现打喷嚏、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时,要用纸巾、手帕掩盖口鼻,预防感染他人。一旦出现发热、咳嗽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尤其是出现高热、呼吸困难者,应及时就医。保持勤洗手、咳嗽和打喷嚏时遮掩口鼻等个人卫生习惯,能够有效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疾病。同时还应避免接触和食用病(死)禽、畜。
禽类可以吃的,只要是健康的禽类就行了,要注意饮食卫生。
希望对你有帮助!
H7N9是什么病毒
1 H7N9是什么病毒 H7N9是禽流感的一种亚型,也叫甲型H7N9禽流感病毒。流感病毒颗粒外腊由两型表面糖蛋白覆盖,一型为植物血凝素(即H),一型为神经氨酸酶(即N),H又分15个亚型,N分9个亚型。依据流感病毒特征可分为HxNx共135种亚型,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是其中的一种。 2 为什么会感染H7N9禽流感 H7N9流感病毒可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进入人体传染给人,人类直接接触受流感病毒感染的家禽及其粪便或直接接触流感病毒也可以被感染。通过飞沫及接触呼吸道分泌物也是传播途径。 如果直接接触带有相当数量病毒的物品,如家禽的粪便、羽毛、呼吸道分泌物、血液等,也可经过眼结膜和破损皮肤引起感染。与禽类感染和人类接触禽类的很多机会相比较,人类感染者还是很少的。 3 H7N9禽流感感染者的主要临床表现 患者一般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少痰,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表现为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出现呼吸困难,可伴有咳血痰;可快速进展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休克、多器官衰竭等,甚至死亡。 4 如何预防感染H7N9禽流感 1、日常生活中,应尽量避免直接接触活禽类、鸟类或其粪便,尤其是病(死)禽;若曾接触,须尽快用肥皂及水洗手。儿童应避免直接接触家禽和野禽。如果发现病(死)禽、畜,不要自行处理,应报告有关部门。 2、不要购买活禽自行宰杀,不接触、不食用病(死)禽、畜肉,不购买无检疫证明的鲜、活、冻禽畜及其产品。 3、生禽、畜肉和鸡蛋等一定要烧熟煮透。 4、注意饮食卫生,在食品加工、食用过程中,一定要做到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处理生禽、畜肉的案板、刀具和容器等不能用于熟食;在加工处理生禽畜肉和蛋类后要彻底洗手。 5、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预防本病非常重要。平时应加强体育锻炼,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不吸烟,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打喷嚏或咳嗽时掩住口鼻。 6、若有发热及呼吸道症状,应戴上口罩,尽快就诊,并切记要告诉医生发病前有无外出旅游或与禽类接触史。应在医生指导下正规治疗和用药。
什么样的人最易患染H7N9病毒?
截止目前全国感染H7N9病毒的已有24例,其中有6名感染者已死亡,其感染死亡时间最短6天,最长21天,平均患病死亡时间为11.3天。 下表是染病着的详细名单: 从以上表格中可以看出,疾病高发率人群多从事禽类养殖、销售类等,其中60-70岁之间的患者最多,共9例。 北京市疾控中心也表示,现阶段主要是从事禽类养殖、销售、宰杀、加工业者,以及在发病前1周内接触过禽类者,需要比普通人更加注意预防。 专家称,此类人员在进行接触禽类的工作活动过程中,应穿着防护服、佩戴口罩和手套,减少与禽类的直接接触。清洁禽舍时,要严格执行清洁和消毒程序;清洁完毕后,要及时彻底地洗手和消毒;当身体接触禽类污物时,也要彻底地清洗。当发现病死禽时,应及时焚毁,并通知当地动物检疫部门处理。 当以上人群出现发热、咳嗽、咽痛、全身不适等症状时,应戴上口罩,并尽快到发热门诊就医,并告知医生自身职业和发病前七天的活动。
四川发生禽流感,人感染禽流感的概率有多高?
禽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的传染病,也能感染人类。感染者都是密切接触了染病的禽类或粪便被感染的,只要病毒基因不发生质的突变,就不会人传人。遂宁报告的蓬溪县2例疑似人感染禽流感病例,经过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复核,已被确诊为H7N9病例,属于急性呼吸道传染疾病,对于普通健康人群来说禽流感是有科学规范的防控方法的。禽流感病毒可分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非致病性三大类。人感染以后的症状分为三大症状:流感样症状,呼吸道感染症状,和眼部感染症状。01、流感样症状主要为鼻塞流涕、发烧、咳嗽、肌肉痛,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02、呼吸道感染症状除流感症状,多数还伴有严重的肺炎,出现胸闷和呼吸困难。严重的还会导致身体中多种脏器衰竭而死亡,例如心肌损伤导致心力衰竭,个别患者会表现出消化道出血等消化系统症状,有的也会发生昏迷和休克。03、眼部感染症状结膜炎。首先人们要注意保护自己,要尽量避免接触禽类,尤其是野生的禽鸟,避免去活禽交易市场,冰鲜禽肉应从正规渠道购买,并查看检疫证明等,使用禽肉和蛋类应充分煮熟,不要使用“糖心蛋”,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防范呼吸道传染病还要注意家里时长通风,合理作息,注意平时饮食合理搭配,提高自身免疫力。而且人类感染禽流感病毒死亡率非常高,一旦出现流感症状要及时就医,一定要重视。
四川发生禽流感,此禽流感会不会传染给人?
禽流感是会传染给人的。禽流感属于甲型流感病毒,一般在春冬季节爆发。这种流感一般多发生在鸟类和家禽身上,但是有些抵抗力低下的人接触到,也会被感染上,这种情况多发生在老人和儿童这些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家禽一旦感染上流感,就会一蹶不振,吃不下东西,也动不了,一旦染上,基本就是死亡。人如果被传染上,也会出现发烧,呼吸困难,全身无力等症状,甚至一些严重的会危及到生命。寒冷的天气更有利于病毒的存在和传播,一旦大规模的发生禽流感,那么这一片的家禽都会被感染,传播的速度很快,所以一旦某一个地方发现禽流感,这一片的家禽都会被处理掉,就算没染上的都要被杀死处理,不然流出去就有可能产生更多的影响。这次的四川禽流感一共扑杀了四千多只鸡,这对于养殖户来水损失是非常大的,意味着前期的心血和投入都白费了,但是如果不及时止损,那损失的就不是这一点了。禽流感很容易在家禽之间传染,也会有传染人的风险,但是一般人传人的机率是很低的,所以我们只要注意远离家禽,就不会有太大的风险。总的来说,不管是普通的流感还是传染性强的病毒性流感,都喜欢找一些免疫力差,抵抗力弱的人群,所以我们现在随着社会的进步,健身的话题也是越来越被更多人谈起。我想这次过后,健身健体这个话题会再一次被热议,加入健身运动的人也会随之增加。很多时候,我们无法预估未发生的事情,但是我们可以做到提前做一些准备,这样不管危险是否来临,我们都能够比较从容的面对。
禽流感会持续多久?
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类(家禽和野禽)传染病。禽流感病毒感染后可以表现为轻度的呼吸道症状、消化道症状,死亡率较低;或表现为较严重的全身性、出血性、败血性症状,死亡率较高。这种症状上的不同,主要是由禽流感病毒的毒力所决定的。 根据禽流感病毒致病性和毒力的不同,可以将禽流感分为高致病性禽流感、低致病性禽流感和无致病性禽流感。禽流感病毒有不同的亚型,由H5和H7亚型毒株(以H5N1和H7N7为代表)所引起的疾病称为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最近国内外由H5N1亚型引起的禽流感即为高致病性禽流感,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危害巨大。 注:新城疫的潜伏期和病程比高致病性禽流感长一些,死亡率相对低一些。有特征性症状(呼吸困难时的咕咕叫声和嗉囊积液以及典型的神经症状)。不像禽流感出现产蛋率急剧下降和死亡率快速上升的特征性变化,新城疫在产蛋率和死亡率上变化不是很快很明显。 2�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流行特点是什么? 高致病性禽流感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在冬季和春季多发,因为禽流感病毒在低温条件下抵抗力较强。各种品种和不同日龄的禽类均可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发病急、传播快,其致死率可达100%。 3�禽流感病毒抵抗力强吗? 总的来说,禽流感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不强,对高温、紫外线、各种消毒药敏感,容易被杀死。病毒在70℃经几分钟即能被灭活。一般消毒药能很快杀死病毒,但存在于有机物如粪便、鼻液、泪水、唾液、尸体中的病毒能存活很长时间。严重污染的粪便是控制禽流感的主要问题,特别要强调的是禽流感病毒可在自然环境,尤其是凉爽和潮湿的条件下存活很长时间,如粪便中和鼻腔分泌物中的病毒,其传染性在4℃可保持30~35天,20℃为7天。病毒在污染的水源中,在低温条件下可长期存活,一旦健康鸡与病禽粪便污染的环境和水源接触,便可引起发病。 4 最有效灭杀禽流感病毒的武器是什么? 禽流感病毒在温度22℃时或在水中存活时间较长,在4℃能保存数月,在中性和弱碱性环境中能保持致病性。它对紫外线非常敏感,照射40至48小时可灭活,日光直接照射下容易灭活。对热、酸和有机溶剂的抵抗力弱,常用消毒剂如甲醛溶液、稀酸、漂白粉、碘剂、脂溶剂等能迅速破坏其致病力。但疫区禽类必须按防疫法扑杀、深埋,不得食用。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一、什么是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禽流感病毒可分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非致病性三大类。其中高致病性禽流感是由H5和H7亚毒株(以H5N1和H7N7为代表)引起的疾病。高致病性禽流感因其在禽类中传播快、危害大、病死率高,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列为A类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是不断进化的,其寄生的动物(又叫宿主)范围会不断扩大,可感染虎、家猫等哺乳动物,正常家鸭携带并排出病毒的比例增加,尤其是在猪体内更常被检出。 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可以直接感染人类。1997年,在我国的香港地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型导致了18人感染,6人死亡,首次证实高致病性禽流感可以危及人的生命。 截止到2005年11月为止,发现H5N1病毒的流行国家和地区有:柬埔寨、中国内地、台湾、香港、印尼、日本、老挝、马来西亚、韩国、泰国、越南、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土耳其、罗马尼亚、希腊等。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是《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的按甲类传染病采取预防、控制措施的乙类传染病。 二、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 主要为患禽流感或携带禽流感病毒的鸡、鸭、鹅等禽类。野禽在禽流感的自然传播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目前尚无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确切证据。 (二)传播途径 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家禽分泌物和排泄物、受病毒污染的物品和水等被感染,直接接触病毒毒株也可被感染。 (三)易感人群 一般认为,人类对禽流感病毒并不易感。尽管任何年龄均可被感染,但在已发现的H5N1感染病例中,13岁以下儿童所占比例较高,病情较重。 (四)高危人群 从事家禽养殖业者及其同地居住的家属、在发病前1周内到过家禽饲养、销售及宰杀等场所者、接触禽流感病毒感染材料的实验室工作人员、与禽流感患者有密切接触的人员为高危人群。 (五)预后 人禽流感的预后与感染的病毒亚型有关。感染H9N2、H7N7、H7N2、H7N3者大多预后良好,而感染H5N1者预后较差,据目前医学资料报告,病死率超过30%。 影响预后的因素还与患者年龄、是否有基础性疾病、是否并发合并症以及就医、救治的及时性等有关!!
禽流感什么症状,一般发热多少度
人体正常腋下体温是37度以下,只有没超过37度就不算发热。37.3度~38度叫低热:38.1~39度叫中度发热;39.1~40度叫高热,41度以上叫超高热,就要注意了。H7N9要求的身体发热39度以上的要求,而且是持续发热,不是就不必担心。
一般人感染H7N9禽流感潜伏期一般为7天以内。患者一般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少痰,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表现为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 以上,出现呼吸困难,可伴有咯血痰;可快速进展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纵隔气肿、脓毒症、休克、意识障碍及急性肾损伤等。
请不要紧张,放轻松!多喝水,勤洗手,加强室内通风,尽量不要到禽类活动场所。而且全国H7N9疫情已经有所控制了,也没有感染人员增加的报道!放心吧!
上一篇:毛巾究竟有多脏这个实验让你吓一跳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