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府井获得免税品经营资质
海南免税代购违法吗
违法,海南免税代购是违法的,做代购是不能通过购买海南免税产品来牟利。海南离岛旅客每年每人免税购物额度提高至10万元,且不限次数。为了防止不法人员利用虚假身份信息购买免税商品牟利,海关总署宣布,借海南离岛免税代购牟利将受处罚。代购,释义为代理购买。通俗意思就是找人帮忙购买你需要的商品,原因可以是在当地买不到这件商品,可以是当地这件商品的价格比其他地区的贵,也可以是为了节省个人时间成本,请人帮忙买好送货上门。帮人从香港,澳门,台湾,甚至美国,日本,法国,韩国购买商品,然后通过快递发货或者直接携带回来,又或者从国内携带商品到国外给别人,就是常见的代购形式。还有一种代购,由于消费者对想要购买商品的相关信息的匮乏,自己无法确定其实际价值而又不想被商家宰,只好委托中介机构帮其讲价,或者干脆让中介机构代买。法律依据:《海南离岛免税店销售离岛免税商品免征增值税和消费税管理办法》第三条 离岛免税店应按月进行增值税、消费税纳税申报,在首次进行纳税申报时,应向主管税务机关提供以下资料:(一)离岛免税店经营主体的基本情况。(二)国家批准设立离岛免税(含海南省人民政府按相关规定批准并向国家有关部委备案的免税店)的相关材料。第八条 离岛免税店应将销售的离岛免税商品的名称和销售价格、购买离岛免税商品的离岛旅客信息和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的其他资料,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和海南省税务局规定的报送格式及传输方式,完整、准确、实时向税务机关提供。
众信旅游与王府井免税达成合作,将给旅游业带来哪些变化?
借助众信旅游已有基础流量、深耕多年的目的地经验以及对中国消费者旅游购物需求判断,结合王府井免税及王府井集团在产品、品牌以及旅游零售运营等多方面优势,共同开发境内外旅游零售业务。此次合作为众信旅游发展“旅游+购物”及免税业态开拓了新的成长空间,同时使得众信旅游深度参与海南自贸港建设拥有更加多元化实现路径。王府井免税是王府井集团于2020年6月获得从事免税品经营资质后,全资设立的从事免税品经营的专业公司。众信旅游作为中国最大的旅游运营商之一,公司战略定位已逐渐升级成为“旅游综合服务平台”。双方将全面整合资源,创新合作机制,依托王府井免税及王府井集团在百货业态零售业务的领先优势、免税品经营资质优势与众信旅游旅游综合服务优势,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以及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等政策,稳步推进中国旅游+购物的国际化发展战略,共同打造中国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旅游零售项目。在合作内容上,众信旅游将凭借自身流量优势、旅行社门店渠道优势,与王府井免税共同探讨离境、入境、离岛、市内免税店等免税零售业务合作的可能性;免税店运营方面,双方拟在深入合作后进一步以股权合作方式共同开设免税店,从销售端、产品供应端等方向入手,实现免税店采购、运营及销售的全产业链合作;此外,双方将通过叠加会员优惠、共享会员渠道等形式实现会员资源共享,为免税店运营提供数据支持,还计划众信旅游与国内最大的免税运营商中免集团宣布将通过联合投资免税店、旅游购物零售门店等方式深度合作;3月,众信旅游与海南省旅文厅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之后陆续与海南各地各级政府、机构、企业进行密集会谈,开启全方位参与海南自贸港建设步伐,多管齐下尝试包括“旅游+购物”在内的新业态。
代购三年内不得在海南免税店购物
2020年海南被打造成了自由港,当地开启了诸多免税店,届时将会吸引大量游客前往购物体验,感受浓郁的海南风情,还能购买诸多实惠的奢侈品,但是近期出台了关于代购者将会被惩罚的公告。2020年7月6日,海关总署发布重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海南离岛旅客免税购物监管办法》。其中规定,离岛旅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3年内不得享受离岛免税购物政策,并可依照有关规定纳入相关信用记录:①以牟利为目的为他人购买免税品或将所购免税品在国内市场再次销售的;②购买或者提取免税品时,提供虚假身份证件或旅行证件、使用不符合规定身份证件或旅行证件,或者提供虚假离岛信息的;③其他违反海关规定的。上周海南离岛旅客免税购物新政策落地实施,新政免税品种类从38种增加到45种实际上,代购们“月入十万”的繁荣时代在去年初就已正式结束。2019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正式实施,不但规定利用微信朋友圈、直播等方式从事商品、服务经营活动的自然人、个人代购及微商都归属为电子商务经营者,须依法办理工商登记取得相关行政许可,并依法纳税,还明确了个人从事小额交易活动,虽无需办理市场主体登记,但超过5000元人民币的部分同样需要依法申报纳税,否则将被处以2至50万元不等的罚款。此外,非免税放行物品连同口岸进境免税店购物额总计超过8000元人民币的,仍需要申报。这意味着不仅是代购,普通游客今后回国帮亲友代购或带礼物也需要缴税,即使是在免税店购买的商品,超过限额依然需要依法纳税。自那时起,朋友圈的代购消息明显减少。去年3月,日本百货商店协会数据显示1月起日本百货商店的免税销售较上年同期下降7.7%,这是两年多以来的首次下降,引发了日本行业的担忧,另外每位消费者的平均消费下降8.4%至63000日元约合567美元。东京银座一家门店的工作人员表示,奢侈品手袋和服装的销售额尤其疲软。与此同时,奢侈品牌不断缩小全球价差的做法也进一步挤压了代购的利润空间。要知道奢侈品和化妆品是代购的主要品类,由于内地和海外之间的价格和款式的长期差异,不少中国消费者习惯寻求海外代购,代购者则以价格差以获取利润,为了节省成本开支,他们通常会通过各种渠道避开关税,其中以自用产品无需申报为由避税的方法最为普遍。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早在2017年,欧洲奢侈品在中国的溢价已缩水了25%,已经成为推动国内奢侈品消费的一个重要趋势。根据咨询机构德勤对近2000种奢侈品价格的调查,这种价差有所下降。2018年,中国突然开始下调部分种类产品的增值税率,范围涵盖日用消费品、服饰等。其中,服饰鞋帽进口关税下调幅度为51%,化妆用品进口关税的调整幅度也在48%左右,钟表眼镜和珠宝首饰的关税则分别下调了13.9%。去年4月1日起,原适用的16%税率更进一步下调为13%,与之相对应的跨境增值税也同步下降,由于跨境零售进口没有中间环节,增值税是在零售价基础上征收。消息传出后,LouisVuitton成为首个响应该政策的奢侈品牌,悄然下调中国官网产品价格,幅度约为3%,Gucci、万宝龙和伯爵等品牌也紧随其后。天猫进出口事业部公共事务总经理王浩洋表示,跨境零售进口是让消费者第一时间享受终端零售价格降低的行业,对于消费者来说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政策红利。依据2019年1月1日正式施行的跨境新政,年度交易限值为每人每年26000元,降税后每人每年最多可节省546元税费。仔细观察不难发现,无论是下调增值税率、国内自由贸易港的推进,还是免税店的开设以及人均购物额度的放宽,这背后是将境外购物重新转移到境内,培养内地奢侈品消费市场,从而驱动整体消费经济提升的进一步举措。值得关注的是,继中免、日上免税、海免、珠免、深免、中出服、中侨之后,王府井日前也获得免税品经营资质,成为我国第八个拥有免税牌照的企业。有知情人士表示,虽然首旅、王府井还未详细披露其免税品经营的范围和计划,但据预测该公司可能会利用其在商业领域的基础,将免税业态与现有的商业设施相结合。京东国际也有意涉足免税业务,近日计划布局海南自由贸易港,开展跨境零售进口业务,或将开设京东国际线下免税店或体验店。有分析人士指出,京东目前暂未拥有免税牌照,而在海南自由贸易港政策的红利下,免税业务能够为企业增加新的增值业务渠道,离岛游客消费限额提升也能一定程度上刺激商品销售。可以肯定的是,此次重新修订的《监管办法》以及中国境内免税业务的崛起,无疑为奢侈品牌在中国市场布局又打了一剂强心针。目前大部分品牌正面临欧美中国游客数量大幅减少的打击,该群体对价格因素较普通消费者会更为敏感,境内免税店或成为无法出国消费的中国游客的新去向。据公开资料显示,2018年中国出境游客在海外消费金额高达2773亿美元,其中购物消费超过1100亿美元,免税渠道占比为37%。全球咨询机构贝恩早前在报告中强调,中国奢侈品市场的四大主要增长驱动力为千禧一代消费者、本土奢侈品消费增长、数字化战略以及快速增长的中产阶级群体。随着中国税率下调和奢侈品全球价差的调整,中国境外和境内奢侈品消费将会在2025年实现持平,这意味着品牌应该把精力放在中国市场的发展上。贝恩分析师ClaudiaD’Arpizio和FedericaLevato表示,2019年奢侈品行业销售额同比增长7%至2810亿欧元,到2025年该增速将在3%至5%之间,尽管受疫情影响,今年第一季度的销售额录得25%至30%的下跌,但他们预计2021年该市场将恢复增长,推动力将来自中国市场、数字化以及Y世代和X世代消费者。
上一篇:张文宏谈影剧院复工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