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祠堂
林则徐纪念馆的简介
福州市林则徐纪念馆(又称“林则徐祠堂”),是中国历史人物纪念馆。为纪念清代民族英雄林则徐邙建。位于福建省福州市南后街澳门路。1982年成立。馆址原为林则徐专祠,创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内有仪门厅、御碑亭、树德堂、南北花厅、曲尺楼、竹柏轩等主要建筑物,具有江南园林风格,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祠门外围屏墙内壁嵌有“虎门销烟”大幅浮雕。大门额题“林文忠公祠”。仪门两侧回廊陈列了20多面执事牌,上书林则徐历任官职。御碑亭为方形,内陈列3座御赐石碑,成品字形。正中是清咸丰皇帝得知林则徐病逝,慰问家属的圣旨。一边是“御赐祭文”,另一边是“御制碑文”。树德堂为祠厅,正中是林则徐官服塑像,楣额挂有清道光皇帝御书“福寿”匾额。曲尺楼现为展览厅。竹柏轩为古式双层楼阁,楼下辟为电化教育场所,可容纳观众 100多人,配合展览,放映故事片、连续剧、纪录片等;楼上为资料室、阅览厅,内藏图书、文物,供馆内外人员研究使用。该馆展览以反映林则徐一生事迹为基本内容。展品中有林则徐亲笔书写的对联、条屏、立幅、扇面、信扎、文稿、笔记等 120多件;还有他使用过的印章、残墨、印盒、政书雕板等遗物。林则徐的手定诗稿和他父亲林宾日手书《析产书》最为珍贵。《衙斋杂录》是林则徐遣戍伊犁时期抄摘的公文和档案,这些公文和档案中有不少重要案卷已经失传了。经过2008-2009年一年多的紧张布展,整修过的林则徐纪念馆已经于2009年6月3日(即虎门销烟170周年纪念日当天)正式对外免费开放。原名林文忠公祠,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1982年按原样修复,占地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屏墙左右石拱门上横额分别石刻“中宗宗衮”、“左海伟人”,屏墙内浮雕虎门销烟图。正门上横额刻“林文忠公祠”。庭置执事牌。仪门厅后石道直达御碑亭,内有光绪三十一年立的道光三十年“圣旨”、“御赐祭”、“御制碑文”等3块青石碑。亭北为树德堂,中祀林则徐坐像。堂西为南北花厅,厅西有两层的曲尺楼,原为林家子弟读书处,楼前有草坪、鱼池、假山、花木,全馆为古典式园林建筑。今堂、厅、楼均辟为林则徐生平展室,分林则徐生平事略,林则徐与鸦片战争,林则徐与救灾、水利,放眼看世界第一人,林则徐手迹等部分。
林则徐纪念馆在哪里
林则徐纪念馆在福建福州市澳门路。林则徐纪念馆原名林文祠,位于福建福州市澳门路,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祠门向东,第一道为屏墙,左右设两边门,横额分别为“中宗宗衮”“左海伟人”, 屏墙内浮雕虎门销烟图。第二道为牌楼形墙,正门上横额石刻“林文忠公祠堂” 。庭置执事牌。道半跨有三楹仪厅,厅后通道直达碑亭。碑亭为正方形,内立三座青石碑,呈品字形。一为“圣旨”,一为“御赐祭文”,一为“御赐碑文”,均林则徐卒时所赐,在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建祠时补镌。亭北为树德堂,外有围墙,厅正中祀林则徐遗像,楣上挂道光帝御书“福寿”匾额等。堂西为南北花厅,厅西有两层的曲尺楼,原为林家子弟读书处,楼前有草坪、鱼池、假山、花木,全馆为古典式园林建筑。林则徐纪念馆建筑布局林文忠公祠北接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南邻乌石山,坐西朝东,四面风火墙,形制为福州祠堂建筑。主要建筑有:前半部为屏墙、大门、仪门、御碑亭,主座祠厅树德堂;后半部为南北花厅、曲尺楼和园林。各组建筑单独成章,且不在同一条中轴线上,为福州十邑地区园林建筑的典型代表。御碑亭内矗立三通高、宽、厚相等的青石碑,呈品字形排列,隐喻林则徐一生品重柱石,中为“圣旨”,左为“御赐祭文”,右为“御制碑文”,为国内祭祀专祠独有,具有较高的史料研究价值和书法艺术价值。树德堂在御碑亭北侧,系林公祠厅,为祭祀庆典的所在。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林则徐纪念馆
福州著名景点有哪些
入选中国美景大赏,有福之州势不可挡。福州,一座有着几千年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千年榕树是它的代言,人杰地灵是它的赞誉,深受广大旅游爱好者喜爱的它,十大绝美风景吸引着成千上万的人们,来到此处游览,驻足,甚至于扎根福州。如果你想要到或即将来福州旅游的话,以下几个旅游景点一定不能错过:三坊七巷,自晋、唐形成起,便是贵族和士大夫的聚居地,清至民国走向辉煌。如今现存古民居约有270座,以沈葆桢故居、林觉民故居、严复故居等9处典型建筑为代表。“三坊七巷”是由三个坊、七条巷和一条中轴街肆组成,分别是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吉庇巷和南后街。一坊一天地,一巷一景色,坊巷相交,中轴街肆已贯之。不少游玩之人便在此处找寻不见方向,但这不必惊慌,寻一店家打听便可走出。途中你会遇见写生的学子,撑着油纸伞的姑娘,贩卖东西的摊贩,以及飘来的阵阵香味,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享受这里的人间烟火气。鼓山,养千人之众的涌泉寺为中心,山体历经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长期剥蚀、风化、崩塌、堆积而成千姿百态的众多景色,而后依据民间传说,十八景悄然出现在人们的眼中。蟠桃林、刘海钓蟾、玉笋峰、八仙岩和喝水岩等自然景观,更是让我们一饱眼福,此外,不禁赞叹大自然的神奇,此外,历代的摩崖石刻多处,所记载的便是古时人们的生活叙事。
福建的名胜古迹有哪些
福建的名胜古迹有:武夷山(南平)、鼓浪屿(厦门)、湄洲岛(莆田)、清源山(泉州)、大金湖(三明)等。
1、武夷山(MountWuyi),武夷山位于江西与福建西北部两省交界处,武夷山脉北段东南麓总面积999.75平方公里,是中国著名的风景旅游区和避暑胜地。属典型的丹霞地貌,是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
2、鼓浪屿(英文:Kulangsu,古属泉州府同安县)原名“圆沙洲”,别名“圆洲仔”,南宋时期命“五龙屿”,明朝改称“鼓浪屿”。
3、湄洲岛,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湄洲镇辖岛,位于福建省莆田市中心东南42公里,距大陆仅1.82海里,是莆田市第二大岛,是妈祖的成神地。
4、清源山地处福建省东南部,晋江下游东北岸,与泉州市区三面接壤。
5、泰宁大金湖,位于福建省西北部,属三明市泰宁县。大金湖地质公园以丹霞地貌景观为主体,同时还有花岗岩地貌景观和人文景观等点缀其中。
林则徐故居在哪
林则徐故居坐落于福州福州鼓楼文藻新路,又被称为“云左山房”,占地面积3405平米,系清道光初期(1821年~1829年)林则徐做官后购买的旧房子。
林则徐一生遍历地方,治绩卓著。虽在两广抗击西方入侵,但对于西方的文化、科技和贸易则持开放态度,主张学其优而用之。由他主持编译的《四洲志》及魏源编撰的《海国图志》,对晚清的洋务运动乃至日本的明治维新都具有启发作用。
福州林则徐纪念馆地址交通
如果来这里看关于林则徐的故事,一定要避开高峰期,比如节假日,寒暑假。听说来玩的少年很多,应该都是经过洗礼的。不过这个园子和林则徐的历史故事还是值得一看的。这个花园本身是一座老式建筑。交通公交:在“五山路路口”站乘坐福州市区16路、54路、77路、86路、97路、106路、117路、122路、159路、201路、201路、303路、312路、k3路、2路观光车。地铁:乘坐地铁1号线到南门兜站,步行即可到达。: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澳门路16号位置电话0591-875688540591-87622782林则徐纪念馆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地址在三坊七巷附近。逛完三坊七巷,可以步行去。纪念馆凭票免费参观。需要先在售票机上刷身份证,然后凭票进入,既安全又方便。纪念馆外墙有两座石拱门,横幅分别为“中兴周宗”和“左海伟人”。外墙上有虎门销毁鸦片浮雕,再现了林则徐在虎门销毁鸦片的惊天壮举。纪念馆大门上方镌刻着“林文忠公祠”五个大字。因为展厅本身本来就是林则徐的祠堂,所以巧妙地把园林和展厅结合在了一起。看累了展览,就会坐在院子里休息一下,所以即使有五个展区,也不会逛腻。林则徐是第一个见世面的人。全馆五个展区分别是林则徐生平展室、林则徐生平事迹、林则徐与鸦片战争、林则徐与救灾、水利、天下第一人、林则徐手迹等。其中介绍了林则徐的生平。即使你不想读林则徐的故事,他的花园里也有很多可看的东西。苏州园林之类的建筑很漂亮,还有亭台楼阁。
福州市林则徐纪念馆参观须知+服务指南
这里还是一个爱国教育基地,所以寒暑假或是周末,会有许多学生跟团前来学习,如果你是一个人来看看的话,不妨租个语音导览可以给你更好的理解和了解历史上的林则徐,这个爱国英雄的一生是非常值得金佩的,忧国忧民。纪念馆服务项目1、免费开放:每天8:30—17:30(17:00停止入场;周一设备维护,16:30停止入场)。2、馆内讲解:讲解费100元/场。3、志愿者免费讲解:每天10:00和15:30。4、未成年人团体(15人以上)免费讲解。5、自助语音导览:租金10元/台、押金100元/台。6、免费寄存大件行李物品。7、免费提供饮用水、报刊、广播、轮椅及应急医疗用品。8、联系电话:0591-87568854。9、联系地址:福州市鼓楼区澳门路16号(邮编:350001)。参观须知1、为确保文物安全和参观秩序,单位小时内最高参观人数限定在500人次。2、新闻媒体等特殊人群如需来访,请联系馆办公室(0591—87622782)。3、凡衣衫不整、携带宠物、携带易燃易爆及危险物品者,谢绝入馆参观。4、请自觉保持环境卫生和良好参观秩序,做到文明参观。5、请自觉爱护公共设施,规范操作互动装置,如人为损毁,必须照价赔偿。6、展厅内照相请勿使用闪光灯。7、临摹写生请不要在展厅内架设画架,请勿妨碍其他观众的正常参观。8、如遇突发事件,请服从工作人员的引导和指挥。其实林则徐这个纪念馆还是一个爱国教育地点,内部庭院是江南园林,假山假水的设计,非常复古,完全可以穿汉服过来拍大片。
“皇清待赠文林郎”是什么意思?
文林郎是官名,但不是职官,而是散官, 隋文帝起便设置该冠,清朝时文林郎为正七品文官所授的散官名。散官用来定级别,就好比现在说“行政几级”一样。跟现在比的话,因为明清时知县均为正七品,所以大概可以算得上处级干部。
皇清待赠, 这是在碑文的格式中会出现的字样。待赠,就是等着封(赏)。生前未得诰封,希望死后子孙有功,能得到"诰赠"。碑上被刻上“皇清待赠”的字样,藉以说明墓中人生前的荣耀。
林则徐的历史背景
林则徐(1785—1850年),字元抚,又字少穆,晚号俟村老人,侯官县(今福州市)人,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进士,入翰林院为庶吉士,授编修,历任江西、云南乡试考官,江南道监察御史,浙江杭嘉湖道,江苏和陕西等省按察使,湖北、湖南、河南等省布政使。道光十一年(1831年),道光皇帝以则徐“出膺外任已历十年,品学俱优,办事细心可靠”,擢升为东河河道总督,主持修浚黄河、运河等工程。十二年升江苏巡抚,十八年(1838年)任湖广总督,严禁吸食鸦片,成效卓著,十一月,钦命为钦差大臣,赴广东查禁鸦片,并节制广东水师。林则徐在广东宣誓旦旦:“若鸦片一日不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英商义律等慑于林则徐的正气,被迫缴出鸦片2万多箱,即于虎门海滩当众销毁。林则徐因此成了中国近代史上抵御外侮的第一个民族英雄。
道光三十年(1850年),林则徐病逝。咸丰元年(1851年),咸丰帝赐祭葬,谥号“文忠”,晋赠太子太傅。林则徐逝世后,全国哀悼,福州建祠奉祀。
福州的林则徐祠堂额称“林文忠公祠”,建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高大的牌楼式的大门樯,气势凌空。大门前有一对石狮拱护,栩栩如生。入大门是“仪门厅”,中间石铺甬道,两侧分立8尊青石雕刻的石人、石兽,两旁的回廊里,则陈列20多面的仪仗执事牌。在“紫禁城骑马”、“湖广总督”、“两广总督”、“江苏巡抚”、“陕西巡抚”等等。有楹联曰:“焚毒冲云霄,正气壮山河之色;挥旗抗敌寇,义征夺鬼魅人心。”令人高山仰止,感佩万端。
“林文忠公祠”是于1982年改为“林则徐纪念馆”的,并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临街的门墙新匾“林则徐纪念馆”,又左匾“中兴宗衮”,右匾“左海伟人”。福州市人民教育委员会以“林则徐纪念馆”为青少年德育教育的基地。这里在福州人民,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是一个硕大的丰碑。
上一篇:悬赏国语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