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鞋批发网 > 知识库 >

能源界大讲堂

来源:运动鞋批发网时间:2024-05-23 15:20:42编辑:运动君

世界能源大会有哪些国家参加

2022世界清洁能源装备大会新闻发布会获悉,大会已确定21个国家和地区,515名境内外嘉宾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出席,包括联合国前副秘书长霍克希尔德、诺贝尔奖获得者丹尼尔·科曼博士等,以及国机集团、东方电气、中核集团、中国华电、中国三峡等国内知名企业,三菱重工、松下、康明斯等来自全球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上百家企业参会参展。【摘要】
世界能源大会有哪些国家参加【提问】
2022世界清洁能源装备大会新闻发布会获悉,大会已确定21个国家和地区,515名境内外嘉宾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出席,包括联合国前副秘书长霍克希尔德、诺贝尔奖获得者丹尼尔·科曼博士等,以及国机集团、东方电气、中核集团、中国华电、中国三峡等国内知名企业,三菱重工、松下、康明斯等来自全球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上百家企业参会参展。【回答】
具体哪几个国家【提问】
中国 俄罗斯 韩国 日本 印度 土耳其 哈萨克斯坦 土尔吉斯斯坦 巴基斯坦【回答】
哪21个国家【提问】
才9个国家?【提问】
土库曼斯坦 蒙古 南非 伊朗 沙特 以色列 埃及【回答】
16国?【提问】
还有几个小国家吧,没有公布【回答】
老美 欧盟都没来【回答】


电是不是天然气燃料?

电不是电力相对传统一次能源,主要劣势:1、除光伏发电、燃料电池等少量情形外,其他形式的发电基本都经由一次能源到热能再到机械能最终到电能的过程,其用能效率相比直接利用一次能源至少打了对折,目前情况下,单位用能成本较高。2、系统依赖电网,必须经历由一次能源发电后传输给用户的过程,用户无法直接用能,导致无电网的环境下无法用电。分布式电站相当于还是使用一次能源。这使得用电对贵金属等良性导体材料需求量也很大。3、目前的储电设备能量密度太低,其生产成本和环境成本太高4、能源安全性较低,抗辐射、电磁冲击灯能力较差,而现代环境电磁辐射无处不在,宇宙中更严重,这也是多数航天器依然保留机械舱门和控制器的原因。主要优势:1、传输成本较低,长距离、高容量输送成本可接受,运行维护方便2、获得方式多样,既有传统的热电、水电,又有近期快速发展的风电、光电,还有未来星际时代必不可少的核电。任何地方总能找到具有可行性的发电方式,而一次能源依赖自然条件,并不能保障所以地方都可以获取。3、适用范围广,向其他能量转化方式同样多样,且效率可接受,用户仅接入电力一种能源,可以方便的完成各种形式的用能。4、与信息化、数字化相辅相成,可控制范围及精度高。再从燃气角度来说,目前燃气主要是天然气和人工煤气。而天然气除了直接用能之外,还有相当一部分作为化工原料生产化工产品,这部分功能是电力无法取代的。人工煤气也是。

世界能源大会有哪些国家参加

100多个国家参与世界能源大会,第24届世界能源大会是世界能源理事会的旗舰活动,是90多年以来首次在中东国家举办的世界能源大会,由世界能源理事会和阿联酋能源工业部共同主办。世界能源大会是世界能源理事会的旗舰活动,为各国能源政策制定者、能源企业、能源专家提供了展示新成果、新技术、新观点、新方案的广阔舞台,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力,已成为世界能源领域的顶级盛会,既为中国能源电力企业了解世界能源发展最新动态、前沿技术提供了良好机遇,也是向世界能源用户推广中国企业品牌、与世界领先能源企业共同交流探讨的重要平台。中电联将继续与各电力企业、大会组委会加强沟通交流,为中国企业参会创造更好的条件,提供更高效、及时、便捷的服务。能源需求不断增长,需要利用能源互补和各个能源相关领域之间的合作,该次世界能源大会是一次全方位探讨能源行业合作的平台。【摘要】
世界能源大会有哪些国家参加【提问】
100多个国家参与世界能源大会,第24届世界能源大会是世界能源理事会的旗舰活动,是90多年以来首次在中东国家举办的世界能源大会,由世界能源理事会和阿联酋能源工业部共同主办。世界能源大会是世界能源理事会的旗舰活动,为各国能源政策制定者、能源企业、能源专家提供了展示新成果、新技术、新观点、新方案的广阔舞台,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力,已成为世界能源领域的顶级盛会,既为中国能源电力企业了解世界能源发展最新动态、前沿技术提供了良好机遇,也是向世界能源用户推广中国企业品牌、与世界领先能源企业共同交流探讨的重要平台。中电联将继续与各电力企业、大会组委会加强沟通交流,为中国企业参会创造更好的条件,提供更高效、及时、便捷的服务。能源需求不断增长,需要利用能源互补和各个能源相关领域之间的合作,该次世界能源大会是一次全方位探讨能源行业合作的平台。【回答】
世界能源大会有阿联酋、法特阿拉伯、以色列、埃及、南非、美国、中国、韩国、俄罗斯,、英国、法国、德国、日本、加拿大、巴西、瑞士、澳大利亚、新西兰、伊朗、巴基斯坦、阿根廷、西班牙、葡萄牙、土耳其、挪威、荷兰、印度、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哈萨克斯坦等等100多个国家世界能源大会由世界能源理事会主办,每三年举行一次,是全球能源界讨论能源工业发展的最主要会议。探讨能源的可持续性“已经是人类面临的紧迫议题之一”,发展中国家在实现繁荣的过程中尤其 需要实现能源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他指出,进入新千年以来,世界原油价格已经从10美元一桶涨到了差不多50美元一桶,“能源市场正在提醒我们要尽早为(能源供应的)前途着想”。讲话中呼吁各国加强合作和交流,加大技术开发和投入力度,并运用政策调控来实现能源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世界能源大会为期5天,包括各国政府官员、世界知名能源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在内的2000多名代表将围绕“实现可持续性:能源工业的机会与挑战”这一主题进行探讨。【回答】


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新能源商会的业务范围

新能源商会接受全国工商联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主要业务范围是:(一)规范企业行为、促进行业自律,积极参政议政。向会员宣传、贯彻国家的方针、政策,引导会员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规范企业行为,促进行业自律;组织会员积极参政议政。(二)为会员提供经济、技术、信息、生产、管理、融资、法律法规等咨询服务。(三)组织会员开展国内交流与合作。组织会员在国内参观、考察,举办各类展销会、交易会等活动,增进国内行业交流与合作。(四)组织会员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广泛联系国际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的商会与同业公会等组织和机构,组织会员开展交流、互访、考察等活动,促进会员的国际经贸交流与合作。(五)维护会员合法权益,反映会员的困难、意见和要求,帮助会员排忧解难。(六)开展行业调研、组织编写产业发展报告、举办各种行业研讨会、年度论坛;协助会员建立品牌、开拓市场等活动。(七)引导会员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八)组织会员参加全国工商联开展的各项活动。(九)承办政府及全国工商联委托交办事项。新能源商会的常设办事机构是秘书处,下设办公室、会员发展部、展览培训部和信息调研部四个部门。

分布式能源的简介

分布式能源是一种建在用户端的能源供应方式,可独立运行,也可并网运行,是以资源、环境效益最大化确定方式和容量的系统,将用户多种能源需求,以及资源配置状况进行系统整合优化,采用需求应对式设计和模块化配置的新型能源系统,是相对于集中供能的分散式供能方式。国际分布式能源联盟WADE对分布式能源定义为:安装在用户端的高效冷/热电联供系统,系统能够在消费地点(或附近)发电,高效利用发电产生的废能--生产热和电;现场端可再生能源系统包括利用现场废气、废热以及多余压差来发电的能源循环利用系统。国内由于分布式能源正处于发展过程,对分布式能源认识存在不同的表述。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如下两种:第一种是指将冷/热电系统以小规模、小容量、模块化、分散式的方式直接安装在用户端,可独立地输出冷、热、电能的系统。能源包括太阳能利用、风能利用、燃料电池和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等多种形式。第二种是指安装在用户端的能源系统,一次能源以气体燃料为主,可再生能源为辅。二次能源以分布在用户端的冷、热、电联产为主,其它能源供应系统为辅,将电力、热力、制冷与蓄能技术结合,以直接满足用户多种需求,实现能源梯级利用,并通过公用能源供应系统提供支持和补充,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

新能源的介绍

新能源以翔实的材料,全面展示了新能源的种类和特点 。介绍了万世长青的太阳能、焕发青春的风能、风采十足的海洋能、潜力无穷的生物质能、热情洋溢的地热能、异彩纷呈的核能和能源家族中的新秀——氢和锂。同时,也介绍了传统的化石能源的新近概况,特别是埋藏量巨大的煤炭的地位和用煤的新技术,以及多功能的石油、天然气和油页岩的新用途和开发问题。

核能巨大的能量来自于

核能的巨大能量来源于原子核内部的相互作用力。在核反应中,原子核中的质子和中子会发生相互作用,导致它们之间的结合能发生变化。当这些粒子重新分离时,它们会释放出大量的能量,其中一部分能量以热能的形式释放出来,这就是我们所熟知的核能。核能有两种主要形式:裂变和聚变。裂变是指将重原子核分裂成两个或更多的较小原子核的过程,而聚变则是指将轻原子核聚合成一个更重的原子核的过程。这些过程都涉及到核反应堆中的原子核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虽然核能可以提供大量的清洁能源,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安全风险和环境问题。因此,在使用核能的过程中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措施来确保其安全性。通过转化其质量从原子核释放的能量,符合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方程E=mc²,其中E=能量,m=质量,c=光速常量.核能通过三种核反应之一释放:1、核裂变,打开原子核的结合力.2、核聚变,原子的粒子熔合在一起.3、核衰变,自然的慢得多的裂变形式.

核能的巨大能量来自于

亲!很高兴为您解答:核能的巨大能量来源于核裂变和核聚变。核裂变是通过控制放出的能量使的发电机大功率运转,而核聚变在现阶段还需要占用高能消耗的设备,尚不成熟,这也是科学家攻克核聚变重重难关的原因。【摘要】
核能的巨大能量来自于【提问】
亲!很高兴为您解答:核能的巨大能量来源于核裂变和核聚变。核裂变是通过控制放出的能量使的发电机大功率运转,而核聚变在现阶段还需要占用高能消耗的设备,尚不成熟,这也是科学家攻克核聚变重重难关的原因。【回答】
核能的巨大能量来源于原子核的结合能。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它们之间通过强相互作用力相互吸引,从而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结构。【回答】
当原子核发生裂变或者聚变的时候,这种强相互作用力被破坏,原子核内部的结合能被释放出来,转化为巨大的能量。这些能量可以通过核反应堆等设备进行利用,产生热能或者电能。相比于传统的化石能源,核能拥有更高的能量密度和更低的排放量,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清洁能源的替代品。【回答】


各种能源的尚余储存量和可开采年限 (除了石油,煤,天然气)

按目前世界已探明能源储量和可开采年限计算,
石油:资源的储量为10195亿桶,可供开采43年,高成本油田可供人类开采240年;
天然气:埋藏量为144万亿立方米,可开采63年,高成本气田可供开采452年;
煤炭:埋藏量10316亿吨,可开采231年;
铀:已探明储量436万吨,可供72年使用(海水中的铀可供使用1万年,利用钚为燃料的增值核反应堆可使用100万年);
利用热核反应,海水中的锂能源可开采年限为1600万年(DT反应),而利用重水的DD反应,则开采年限为60亿年,将成为人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新型能源。
水能是可再生能,可开采3.8亿千瓦,已开发0.72亿千瓦.
风能是可再生能,是目前世界上增长最快的能源,年增长率达27%,2.5亿千瓦.
太阳能是可再生能,620大卡/平方厘米·年,平均年日照2000小时。
生物质能是仅次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而居于世界能源总量第4位的能源,储量不清楚了.
其他的矿产资源自己网上查就可以了.
了.


目前人类开发出了许多能源,有煤、石油、天然气、液氢。未来还可能开发哪些能源?

第一,发展高效非化石燃料的地面先进交通工具,缓解和部分解决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不断增加、供应不足的制约性难题,减轻交通能源消费带来的环境污染。

第二,提高化石能源,尤其是煤炭清洁利用水平和煤炭高附加值利用水平。

第三,突破大容量、低损失电力输送技术,保障中国电力的长距离安全输送;解决分散、不稳定的可再生能源稳定安全发电和输电技术,为大规模开发与利用可再生能源电力架设“桥梁”。

第四,生物质制取液体燃料和原材料技术。

第五,太阳能发电技术(光伏电池技术、太阳能热发电技术)。

第六,其他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风力发电、生物质发电、海洋能发电)。

第七,深层地热工程化技术。

第八,加强部署新型核电技术和核废料处理技术的研发,解决核电站乏燃料中强放射性废物最终处置问题,大幅度增加核电装机,提升中国核能利用技术水平,促进民族核装备工业的形成。积极参与ITER的工程建设,通过自主开发与国际合作相结合,消化、吸收、掌握、 创新聚变堆关键技术。

第九,加快中国天然气水合物开发与利用技术,为中国后续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做好技术储备。

第十,培育一种可以连接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新型二次能源,加快研发氢能的制备、储藏和利用技术。

十一 另类天然气又称可燃冰,顾名思义点火能燃烧,是一种非常规能源。它是天然气分手(除氢、氦和氖外)充填在水的晶体笼架中形成的冰状固体物,又叫(天然)气水合物或 固体气。由于可燃冰中以甲烷(大于90%)为主,故也称甲烷水合物。充填甲烷的可燃冰1立方米可产出气164立方米和水0.8立方米,其能量密度是煤和黑 色页岩的10倍左右,故是一种能量密度高的能源。
要形成可燃冰,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一是低温(0~1 0℃)、二是高压 (>1OMPa或水深300m及更深)、三是充足的气源。由于形成条件的制约,可燃冰通常仅分布在海洋大陆架外的陆坡、深海和深湖以及永久冰 土带。大约27%的陆地(极地冰川冰土带和冰雪高山冻结岩)和90%的大洋水域是可燃冰的潜在区,其中大洋水域的30%可能是其气藏的发育区。
目前陆地上发现的可燃冰气藏与常规气藏赋存形式相同,都在成岩的层状地层中,因此开发上和常规气层开发基本相同。
陆上可燃冰气藏与海洋可燃冰气藏相比,气层厚度相对较大,并且均发现在含油气盆地中,气藏是下生上储型,气源是来自下伏地层中的常规气藏的热解气,因为甲烷的碳同位素组成通常为-41%。至-49%。
目前海洋中发现的可燃冰数量与规模比陆地上大,主要分布在东、西太平洋边缘、西大西洋边缘,此外,东大西洋边缘和印度洋有小量发现。中、北美洲沿 岸发现最多。目前海洋中发现可燃冰多寡可能与研究调查程度详疏有关。随着研究和调查探查的增加,世界海洋中发现的可燃冰逐渐增加,1993年海底发现57 处, 2001年增加到88处。海洋中每处可燃冰范围往往很大,美国东南海岸外的布莱克海岭可燃冰面积就有约26000平方千米。海洋可燃冰往往赋存于新生代成 岩欠佳或未成岩沉积物中,在砂岩和粉砂岩中以细粒浸染状分布于孔隙中或以网脉状充填裂隙中,若在未成岩沉积物中通常呈团块状,絮云状、薄层状和透镜状,故 含气整体性较差,但在砂岩储集层中含气整体性较好,海洋可燃冰在上新世地层中发现多。海洋可燃冰充填的天然气,大多数来自下伏同体系沉积层 (物)和同层沉积物形成的生物气为主,由甲烷碳同位素组成,通常为-57‰至-96‰。


胡林的简介

主要从事软凝聚态物理学领域的研究,是国内较早从事软物质研究的学者之一,95年研制出我国第一份羰基铁磁流变液,其研究工作在国内同行具有一定影响。曾获贵州省科学进步三等奖3项,四等奖1项。在重要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80余篇。为贵州大学物理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2011年被中国物理学会授予谢希德物理学奖。主要从事大学物理学教学和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科研方向有颗粒物质、电磁流变材料及物性、生物大分子物性研究。主持并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三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项目一项以及十余项省级科研项目,目前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贵州省省长基金一项,贵州省社发公关计划项目一项,省科技厅项目一项。

我国油气发展战略

我国油气发展战略:
1、尽量减少对外油气战略依赖。中国油气严重依赖进口,如果在非常时期或战时,国外会“卡”我们脖子。而国家大规模鼓励发展电动汽车,实际上就是为了逐步摆脱对国外油气的依赖程度。因为我们的电力主要是煤炭转换而成的,自己的煤炭够用200年。
2、尽多进口友好国家的油气。尽多进口俄罗斯、委内瑞拉、哈萨克等国的油气,以尽量提高能源战略安全程度。
3、加大开发海上油气田速度,弥补陆上资源枯竭的影响,减缓进口油气的增长速度,提高油气战略安全。
4、增加建设战略石油、天然气战略储备库的规模,通过增加储备量的方式提高能源安全程度。
5、发展替代清洁能源,眼下是利用风能、太阳能、核能等来替代石油,远景是依靠可控核聚变来发电,利用大海中取之不尽的氘、氚等元素,彻底解决人类挖掘化石能源问题。若可控核聚变能大规模利用,完全可以停止使用大部分的油气,获得彻底的能源战略安全。


国内油气资源勘查开发战略重点

首先,是加强我国东部、中西部和近海海域的石油勘探,重点加强老油区的勘查工作,力争在新层系和地区取得新的发现,增加石油探明储量,保持合理的石油自给率,实现石油储量和产量稳中有升。第二,要大力加强中西部和海域天然气勘探,提高天然气在我国一次能源中的比例,改变整个能源结构。第三,积极探索青藏地区的油气资源潜力,务实地开展南海南部海域油气勘探。第四,加强油气基础勘查工作,为油气资源勘探发展提供支撑。第五,加强低品位难动用探明储量的开发,增加探明储量的利用率。通过以上几方面工作,实现我国石油的供应稳中有升、天然气的快速发展、开拓油气勘探新区、新领域。5.4.1 加强东部、中西部和近海石油勘探东部、中西部和近海海域为我国三大油区,其中的Ⅰ类盆地为石油的主要聚集盆地。通过东部深化勘探、中西部加速勘探、近海海域扩展勘探,保障石油探明储量的稳定增长,为石油产量稳中有升提供储量基础。5.4.1.1 深化东部勘探东部地区石油地质资源探明率已经超过57%,但待探明石油资源有140亿吨,仍很丰富。近年的勘探结果表明,石油新增探明储量每年平均3亿~4亿吨左右,仍然是我国石油增储上产的主要地区,预测还可以稳定增储上产5~10年以上。但勘探的主要目标已经由构造圈闭为主向构造-岩性和地层-岩性圈闭为主转变,由中浅层向深层转变。富油凹陷及周缘的构造-岩性和地层-岩性油气藏是东部的松辽、渤海湾盆地油气勘探开发的主要目标,是深化东部勘探的主体。地层-岩性油气藏隐蔽性强,要进行更为深入细致的研究和勘探工作,加强储层预测,指导油气勘探。深层石油资源勘探程度低,勘探潜力大。其中新区块、新层系和新领域是勘探的主要目标。要加强深层油气成藏基本石油地质规律研究,争取在5年内取得勘探突破。5.4.1.2 发展中西部石油勘探中西部地区石油资源丰富,待探明石油资源为197.00亿吨,占我国待探明石油地质资源的40%。其中塔里木、鄂尔多斯、准噶尔盆地都处于中低勘探程度,待探明石油资源丰富,还有找到大中型油田的资源基础。目前石油探明储量处于上升阶段。这些盆地近几年的勘探不断取得新进展,塔北隆起大型碳酸盐岩油藏勘探的新进展推动了塔里木盆地古生代碳酸盐岩石油勘探,准噶尔盆地腹部、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的石油勘探也不断取得进展,目前已经发现了一批大中型油田。在勘探实践中,总结出了克拉通叠合盆地大型古隆起及古斜坡带石油成藏基本规律,大型岩性油藏成藏规律等地质新认识。为保持中西部石油勘探的良好势头,需要进一步加强叠合盆地碳酸盐岩各类型油藏成藏规律研究,使年均新增探明石油地质储量在3亿吨左右,10年内实现石油战略接替。5.4.1.3 加快近海海域石油勘探渤海海域、珠江口和北部湾盆地石油资源丰富,探明程度低,勘探前景广阔,具备增储上产的资源基础。经过多年勘探,对盆地石油成藏规律的认识较为深入。近几年的勘探势头良好,储量保持上升态势。应进一步加大渤海海域、珠江口和北部湾盆地勘探力度,保证年均探明石油地质储量在1.5亿吨以上,用5~8年时间实现年产4000.00万吨以上。5.4.1.4 三大油区的Ⅰ类盆地是主要勘探领域东部、中西部和海域三大油区待探明石油资源丰富,具有稳定发展石油勘探的资源基础。其中松辽盆地和渤海湾盆地(陆上)石油地质资源尽管探明程度分别达到了64.9%和61.1%,处于中高勘探程度,近几年新发现资源中低品位石油资源比例增加,但待探明石油资源仍较丰富;渤海海域、塔里木和准噶尔等盆地的石油地质资源探明程度分别为33.1%、16.1%和37.4%,勘探程度低,还有发现大中型油田的潜力。三大油区的Ⅰ类大中型含油气盆地中,待探明石油地质资源338.48亿吨,是三大油区的资源主体,是深化东部勘探,加快西部和海域勘探,确保石油持续稳定发展的主要领域。5.4.2 加快中西部和近海天然气勘探我国近海和陆地待探明天然气地质资源为29.18万亿立方米,待探明天然气可采资源为18.42万亿立方米,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和近海海域两大气区。5.4.2.1 大力发展中西部中西部待探明天然气资源为16.96万亿立方米,占我国待探明天然气地质资源的58.1%。其中塔里木、鄂尔多斯、四川和柴达木盆地都处于中低勘探程度,待探明天然气资源丰富,还有找到大中型天然气田的资源基础。目前天然气探明储量处于快速上升阶段,勘探前景好。中西部近几年的天然气勘探不断取得新进展,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天然气勘探突破,为西气东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准噶尔盆地南缘、鄂尔多斯盆地古生界、四川盆地的天然气勘探也不断取得进展,目前已经发现了一批大中型天然气田。为保持中西部天然气勘探的良好势头,需要进一步加强前陆盆地、古生代地层岩性天然气勘探研究,确保天然气勘探不断取得突破。5.4.2.2 加强近海海域近海海域待探明天然气地质资源7.65万亿立方米,探明率为6.2%,其中东海、莺歌海和琼东南盆地占近海待探明天然气地质资源的76%。东海、琼东南和莺歌海盆地近几年天然气勘探的突破,为海气上岸提供了初步的资源基础。围绕海气上岸的目标,加强近海主要盆地的天然气勘探,近期重点勘探目标为莺歌海盆地和琼东南盆地,同时加强东海盆地的天然气地质研究,保障近海海域的后备天然气资源供应,开拓近海天然气储量和产量新的增长点。5.4.2.3 两大气区的Ⅰ类盆地是主要勘探领域大力发展中西部和近海天然气勘探的重点为Ⅰ类大中型含油气盆地。Ⅰ类盆地天然气的总体探明程度都很低,塔里木、四川和鄂尔多斯盆地的探明程度分别为10%、29%和39%,其他Ⅰ类盆地天然气探明程度也在15%左右,勘探潜力很大。通过大力加强中西部和近海的天然气勘探,提高天然气探明程度和供应能力,使年均新增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逐年增加。以中西部和近海两大气区为依托,以横跨东西、纵贯南北的全国天然气运输网络建设为主线,系统规划天然气勘探开发、运输、储存及综合利用,促进天然气上下游的协调发展,力争到2020年能够稳定供应20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5.4.3 加强油气资源基础调查评价5.4.3.1 加强油气公益性、基础性调查评价以Ⅳ类盆地为主要目标,开展区域性油气基础地质调查评价,加强油气基础地质研究。这次共评价Ⅳ类盆地81个,其中青藏地区19个,有待探明石油地质资源108.90亿吨,天然气地质资源3.70万亿立方米,资源潜力比较可观,有望成为我国油气的接替区。这些盆地的石油地质研究程度很低,绝大多数盆地没有进行钻探工作。其中海域深水的勘探技术还没有突破,建议国家组织力量开展技术攻关,研发深水勘探开发装备和勘探开发技术,首先在南海深水区实施油气勘探作业,推动深水区油气资源勘探开发。5.4.3.2 开展全国油气资源战略选区在目前已经进行的油气资源战略选区基础上,总结经验,结合本轮油气资源评价成果,进一步开展全国油气资源战略选区工作,选择陆地新区和海域深水以及石油公司未登记的中小盆地开展油气资源调查评价。5.4.3.3 实施科探井工程西藏的羌塘盆地、低勘探程度中小盆地、南方碳酸盐岩地区油气地质条件复杂,勘探风险高,需要系统的实物工作量解决基本认识问题,应实施科学探索井工程。通过科学探索井,系统获得这类盆地和地区的石油地质资料,落实青藏地区含油气前景和油气资源潜力,进一步探索低勘探程度中小盆地资源前景,回答南方碳酸盐岩油气成藏机理和规律等关键问题。5.4.3.4 推进地质资料开发利用严格执行地质资料汇交制度,开展地质资料专项清理,推进地质资料的研究开发和综合集成,加快地质图文资料数字化步伐,充分发挥现有地质资料的作用,避免工作重复和资料浪费。建立健全地质资料信息共享和社会化服务体系,依法及时向社会提供地质信息服务。5.4.4 推动南海南部海域油气勘探南海南部海域诸盆地油气资源丰富,周边国家借助跨国石油公司的力量,已经对8个主要盆地形成事实开发,每年的产能近8000万吨油当量,并呈现快速向我国传统疆域蔓延的趋势。因此,建议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坚持“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原则,针对周边国家已开发区、周边国家拟招投标区和深水空白区3种不同情况,分别采取相应对策。在周边国家已开发地区以技术服务和劳务合作为主;在周边国家拟招投标的地区,主张主权,采取合作方式,实行共同开发;在深水空白区坚持独立开发作业。

上一篇:偶遇迪丽热巴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推荐

热门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