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试射反舰导弹
俄将开始批量生产“锆石”导弹,这一类型的导弹与普通导弹有何区别?
俄将开始批量生产“锆石”导弹,这一类型的导弹与普通导弹区别在于此次的导弹能够以九倍因素所飞行的导弹,所以威力十分强大。此次导弹已经在俄罗斯进行批量生产能够给俄罗斯造成很大影响力。相关消息表明,俄罗斯近期要加强对锆石导弹的试验和发射已经在批量生产锆石导弹,俄罗斯对于此种的导弹俗称可以酒杯因素所飞行能够给俄罗斯军事事业上造成很大影响力,而且有很强的威力。一名消息人员所称对于此次俄罗斯的号音速导弹制造会不断进行路上试射而且俄罗斯总统也表明此重的导弹实验已经接近完成,很快就会投入使用。这种导弹一旦投入使用,会给俄罗斯造成非常强的影响力。会让俄罗斯的军队实力和军事实力都有明显加强。也通过相关报道,对于海军已经成功发射了此种高速导弹,导弹已经命中了关于水域中的一个目标。十分精准,而且速度十分快。对于此次导弹的建设能够打击到1000km以外的目标,并且使整个军队快速进入准备状态。能够有效的提高军事战略速率。并且对于此次批量生产的导弹也是中国和俄国进行军事联盟的主要内容和手段。但是中国并没有对此消息进行真实说明,只是说自己在进行一些航空实验,实际上会加强对于好时导弹的批量生产。其中导弹是俄罗斯在到丹尼有了飞速发展。并且投入快速生产阶段,能够生产出更多导弹。对于俄国军业方面有了明显的增长。也有相关消息报道显示在明年的时候会把其中导弹用于海军主力之中,对于各种领域都会加强其应用。精准的行射击和瞄准,增强其各种威力和实力。
俄罗斯“锆石”导弹潜射的技术难点
俄罗斯“锆石”导弹潜射的技术难点“锆石”导弹进入人们视野是2018年,这款武器在2021年投入量产。“锆石”导弹是一款反舰导弹,俄罗斯有计划将其装备在俄第五代哈斯基级核潜艇上,所以“锆石”导弹应当具备潜射能力。但是“锆石”导弹真正值得说道的,绝对不是它的潜射技术,而是它的飞行速度。据俄罗斯军方称,“锆石”导弹也是一款超高音速巡航导弹,最高飞行速度可达8马赫,换算之后为9800公里/小时。很多人也在怀疑俄罗斯是否具备研制如此高速导弹的能力。众所周知,俄罗斯装备研发的短板就在于通信、控制、制导等涉及电子设备的功能系统。而超高音速巡航导弹如果真的研发成功,就必须有极为精密的通信、控制、制导系统作为基础。否则如果电子设备精度不够,哪怕只要误差一点,超高音速巡航导弹也会因为速度过快,误差目标很多。这也就是为什么美国在这方面技术突破也不是很快的原因。说完“锆石”导弹的技术难点,再来说说导弹潜射技术。导弹潜射技术根据发射方式的不同可以区分干发射和湿发射,其中干发射又区分有动力和无动力。干发射和湿发射的区别在于,湿发射是我们想象的潜射方式,导弹从水中潜艇发射出来,穿出水面,飞向目标,它是在水下点火。而干发射则是导弹依靠水下运载器从水中潜艇脱离,到达水面后,再脱离运载器二次发射,飞向目标,它是在水面或水面以上点火。其中无动力方式是在水面点火,而有动力方式是在水面以上点火。潜射使用较多的往往是干发射方式。之所以选择干发射,主要原因是弹体在水下航行和在水上飞行的要求不一样。在水下航行,为了稳定弹身,弹头需要是圆头,就如同鱼雷那样;而在水上飞行,为了提高速度,弹头需要是尖头,就像炮弹那样。所以即便是湿发射,潜射导弹在出水后也要通过退壳的方式,改变弹头形态。既然都有调整过程,那么自然干发射就更加实用。它可以很好的规避从水下发射到出水过程中的复杂文水状况,让导弹在水上点火,提高精度,也便于实现。“锆石”导弹既然是超高音速巡航导弹,那么它极有可能采取的发射方式就是干发射。当然它潜射的技术难点就在于如果让“锆石”导弹从运载器中二次发射依然可以到达超高音速的速度。
俄罗斯导弹强悍如斯
面对全球化浪潮和新兴国家迅速崛起,美国坚持以过时的冷战思维和零和博弈态度处理国家关系。不断扩大军事霸权优势,通过大幅扩大军费开支、扩大海军规模、降低核武器使用门槛、退出军控条约、推进战略反导等方式到处挑起军备竞赛,企图全面抑制甚至解除其余大国之间军事对抗的能力。美国的一系列举动引起包括欧洲盟友在内的广泛焦虑。素有“战斗民族”之称的俄罗斯自然也不妥协,先后公开了“海神”核鱼雷、“先锋”超级导弹、“匕首”空射超级导弹等先进进攻性武器。同时,在反导防御方面,俄军早已进行了一系列部署。据俄罗斯媒体报道,俄罗斯于6月4日成功试射了一种新型反导拦截导弹。从公布的视频来看,这款导弹与以往常见的防空反导导弹有较大区别。最大的特点就是“快”:导弹从井口射出后,伴随着一阵火光。导弹体没有看到,拖着长长的烟花直冲天际,就连远处飞速拉开的镜头也没有跟上。看到这张图的小伙伴都惊呆了,纷纷表示:这是我见过速度最快的导弹,俄罗斯的发动机真给力。是什么导弹如此神奇?从视频中的运输装载车和导弹发射装置来看,试射的应该是53T6M拦截导弹,它是A-135反导系统使用的53T6导弹的改进型。俄军频繁测试新型A-235反导系统。仅2018年,就进行了4次53T6M导弹试射,包括模拟来袭导弹实弹拦截试验。导弹试验也由科研机构移交。导弹部队的落实也标志着俄罗斯反导系统完成了从A-135到A-235的升级过程。俄罗斯的反导系统最早建于1970年代,至今已发展了三代。该系统的每一代都配备了低级和高级两种类型的反导导弹。第一代反导系统是A-35/A-35M(北约称“橡胶套鞋”);第二代反导系统为A-135,其中53T6导弹为低级反导导弹,增加了固体助推器。 51T6导弹承担高级别反导任务。这枚53T6导弹的作战性能还是非常强悍的。该弹头为一万吨当量的热核弹头。它以最高17 马赫的速度从发射井发射,可承受210G 的过载。拦截再入大气层的洲际导弹弹头时,射程80公里。53T6导弹采用高精度无线电指令制导,由地面无源相控阵雷达站精确测量敌方导弹来袭路线,由超级计算机计算拦截路径。但该型导弹整体技术还属于80、90年代,已经面临新型洲际导弹和弹头技术的考验。为此,俄罗斯从新世纪开始就一直在研制新型A-235反导拦截系统。目前主要使用两种导弹,一种是本次试射的53T6M拦截弹,另一种是全新的“努多”二禾”导弹。53T6M型是老式导弹的改进型与53T6最大的区别在于使用了常规弹头,并采用了新的制导方式,从而提高了命中精度,增加了拦截效率。从发射现场的图片来看,53T6M依然是使用原来的发射井发射,尺寸没有变化。虽然该导弹初速相当强劲,但仍属于低空拦截导弹,主要用于覆盖莫斯科及周边地区。与美国中段拦截弹GBI对标的,是拦截范围更大、性能更强的“努多尔河”导弹,这也是A-235反导系统的真正主力。这种全新的“努多尔河”导弹能够实施中段拦截,也可攻击低轨道卫星,而且采用机动部署方式,大大提高了作战灵活性。当然,“努多尔河”导弹仍然依赖莫斯科周边的反导雷达体系,因此真正意义上的“覆盖俄罗斯全境”还无法实现。与俄罗斯另一反导系统S-500相比,“努多尔河”可拦截目标的速度更快、射程更远,能够防御的目标更加多样,而S-500更适宜拦截5500公里以内的中短程导弹。不过,“努多尔河”导弹没有寻的制导能力,高度依赖超级计算机和地面高精度雷达站的指令制导,命中精度能够达到厘米级。
俄海军22350型护卫舰
俄海军22350型护卫舰为应对乌克兰危机,俄罗斯再度频繁动用大型水面舰艇参与巡航威慑,不过不可否认的是,俄军在海上舰艇方面已是捉襟见肘状态,整体服役情形不容乐观。据了解,22350型护卫舰是俄海军最为宠信的战舰款型,其于2003年开始立项并在3年后正式建造,直到2010年才下水了首艘舰“戈尔什科夫海军元帅”号,仅有6艘在建。之所以出现如此情形,这与俄军军费严重不足密切相关,同时大型舰艇翻新挤占资源有关。据悉,俄北方舰队曾分别于2019年和2021年利用22350型护卫舰对“口径”巡航导弹和“锆石”高超音速反舰导弹展开试射,凸显对地打击等强大能力。从武器配置上看,其拥有AK-196型舰炮,安装了能发射9M96E等导弹的16联装防空导弹垂发系统。此外,还配置了搭载“口径”巡航导弹等弹药的垂发系统。从总体上看,22350型护卫舰具备一坑4弹的有效布局,能担负近中远等多层次防空重任,性能十分强大。除了上述武器系统外,22350型护卫舰还拥有可搭载RPK-9反潜导弹的鱼雷发射管,“帕尔马”弹炮一体近程反导系统等,可以用武装到牙齿来形容其巨大威力。与我军054A相比,22350型武器确实丰富得多,这与任务属性不同有关,因为前者以反潜等为重点,而不像后者“任务缠身”。当然若论整体战力,22350型护卫舰要更加强悍,比如其能够发射巡航导弹,而054A却不能;在武器最大攻击射程上也比054A大得多。从纸面上看,22350型护卫舰的武器配置相当于055型驱逐舰的能力,甚至军事潜力更大。据了解,俄军之所以让22350型护卫舰火力十足,也是被现实逼得没办法。这种武器配置牺牲了舰员生存条件,降低了生存率。在这方面,俄舰是没法和我军054A相提并论的,毕竟两国经济发展差距还是很大的。
俄22350型护卫舰性能如何?
俄22350型护卫舰性能如何?俄罗斯22350型护卫舰舰体设计新颖简洁,没有太多外露天线和通信设备;采用单烟囱设计,只配置一个大型封闭式桅杆,集成度高,外观很有辨识度,从隐形角度看拥有不错的RCS表现。与吨位相似的054A和11356型护卫舰相比,在舰体设计上更注重隐形效果,在雷达低侦测性上比二者强一些。22350型护卫舰时俄罗斯新型护卫舰,也是俄罗斯研制的最强大的一款舰艇。吨位不大,满载也就4500吨,比054A大个几百吨的样子,但雷达系统豪华,火力非常凶猛,从配置上看就像一只发怒的刺猬,进攻欲望十足。具体来说,22350护卫舰采用4面5P-20K阵列天线组成的雷达系统,采用C波段操作,最多可追踪400个空中目标和50个水面目标。另外,主桅杆顶部另外安装有一座三维多功能旋转雷达,型号是Furke-E/2S/(E/F)频相控阵雷达。舰载武器方面,主要为一门AK-192 130㎜舰炮,2套14单元的“鲁道特”导弹垂直发射系统,可发射远中近防空导弹,2套8联装的3S14U1垂发系统,可填装16枚反舰导弹/对陆攻击巡航导弹,包括“俱乐部”远程反舰导弹、“红宝石”/布拉莫斯超音速反舰导弹等。除此之外,还装备有2座弹炮合一近防系统、2门30㎜机炮和2套533㎜鱼雷发射管。总体而言,具备完整防空、反舰、反潜以及对陆攻击能力,战力堪比中欧六七千吨级驱逐舰。看到老毛子在4000吨级的军舰上塞下这么多雷达和武器,既佩服又感到可悲。一方面对俄国人在系统整合能力上的卓越表现感到由衷倾佩,俄罗斯人总能在武器堆积上玩出花儿来,但又不会让人觉得突兀,但另一方面又对曾经的红色巨兽只能靠这些小舰来支撑大国海军梦,觉得有些可悲。
哪种反舰导弹最快?
1.目前最快的反舰导弹俄罗斯П-700花岗岩(北约代号为SS-N-19海难)远程超音速反舰导弹,射程在500公里以上。其发射重量为7吨,可装填各种型号的弹药。导弹在高空的飞行马赫数达到2.5,末端飞行马赫数可达 3.5。2.“花岗岩”装备有大威力战斗部。因为航母拥有空前的抗打击能力,所以为保证导弹击中目标后能造成足够大的破坏力。“花岗岩”反舰导弹上装的是750公斤的常规战斗部或者50万吨TNT当量的核弹头。扩展资料:1.P-700“花岗岩”型反舰导弹(P-700“granite”,俄文П-700“Гранит”),北约代号SS-N-19“舰毁”(SS-N-19"shipwreck",也译作“海难”),是由前苏联特种机械设计局设计研发的一款重型远程超音速反舰导弹。2.最初P-700是作为949型巡航导弹核潜艇的配套武器所研发的,但后来也被1144型重型核动力导弹巡洋舰和1143.5/6/7型载机巡洋舰/航空母舰所装备。由于前苏联/俄罗斯对P-700系统各项数据的高度保密,直到2000年“库尔斯克”号核潜艇沉没事故后,西方才了解到这个“航母杀手”的真实面貌。参考资料:SS-N-19反舰导弹-百度百科
世界上最强的反舰导弹是什么
最强的反舰导弹俄罗斯П-700花岗岩(北约代号为SS-N-19海难)远程超音速反舰导弹,射程在500公里以上。其发射重量为7吨,可装填各种型号的弹药。导弹在高空的飞行马赫数达到2.5,末端飞行马赫数可达 3.5。
SS-N-19的常规战斗部是以命中一发能够使一艘大型舰艇丧失战斗力配置装药量的。以这样大的飞行速度(接近一般加农炮弹),使用半穿甲机制(穿过舰体,延时在内部爆炸)的战斗部,对于现代没有装甲防护的航母和巡洋舰来说完全是致命的,即使仅仅是撞击力就可能造成丧失战斗力。SS-N-19唯一的缺点就是个头太大了,限制了装备范围和生存能力(仅仅装备少量的巡洋舰和O级(奥斯卡)巡航导弹核潜艇)。
“花岗岩”导弹的制导方式可谓别出心裁,在O级潜艇上一次发射的10多枚导弹中,有1枚“指挥弹”。它在2.5万米高空飞行,把目标数据通过弹间数据链传输给在低空飞行的其他导弹,以保持低空导弹的隐蔽性。一旦“指挥弹”被击落,马上有一枚导弹升高负责继续“指挥”。进入敌方视界后,弹群才散开,各自开启导引头进行末端攻击。这样一方面可以防止“过杀”(重复攻击同一目标),另一方面可选择航母的关键位置攻击。重型航母虽拥有空前的抗打击能力,但抗不住“花岗岩”装备的一吨重的大威力战斗部。
至今, SS-N-19还是美国航母编队的梦魇!
俄罗斯22350型护卫舰
俄罗斯22350型护卫舰先说好听的,毛熊22350型护卫舰是世界上最强护卫舰没有之一,虽然仅仅只有4500吨的满载排水量,与中国的054A护卫舰相当,但武器配置相当强大。采用四面相控阵雷达系统,搭配了48单元垂发系统,安装130mm舰炮,具备强大的防空,反潜和反潜能力,火力配置甚至比兔子家里的052D驱逐舰还要猛。22350级护卫舰的服役解决了毛熊海军燃眉之急,但是比较可悲的是,这艘仅仅4500吨的护卫舰也是苏联机体以来毛熊建造的最大型水面舰艇。而目前毛熊主力舰艇依然还是苏联时代的老家伙们,1艘“库兹涅佐夫”号航母(不知道还能不能重见天日),2艘核动力的“基洛夫”巡洋舰(1艘在改装),2艘光荣级,以及11艘现代、无畏级驱逐舰,这些大家伙还全是苏联留下来的老家伙。毛熊海军虽惨,但22350型护卫舰还是很有特点的,除了火力强悍外,在外型上也一改老毛子粗矿的风格,甲板上不再是乱七八糟的电子系统和武器系统了,而是采用了新颖简洁的隐身化设计,封闭式桅杆,拥有强大的相控阵雷达系统等等,不得不说22350是一款非常漂亮又霸气的军舰!超强的武器系统22350型“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级护卫舰,最大特点就是火力极其强大,甚至在火力上远超欧洲那一票6000吨级别的驱护舰,其武器配置包括:反舰、对地导弹:16单元的UKSK垂直发射系统,可以发射“俱乐部”反舰导弹或口径巡洋导弹,这款垂发系统经历过实战的检验,发射口径导弹精确命中1500公里外的叙利亚目标,是一款相当成熟的垂发装备。毛熊去年还成功在首舰“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号上成功试射高超音速“锆石”反舰导弹,8马赫的最高速度将是对付鹰酱海军舰艇的王牌。每个发射桶内可以装备一枚48N6系列远程防空导弹、或者9M96E1/E2系列中程防空导弹,或者装近程的9M100短程防空导弹则可以实现1坑4弹,实现远、中、近多层开火拦截,提高拦截效率。另外在机库上还装备2具卡什坦弹炮合一重型近防武器系统,配备两门AO-18KD 30mm机炮与八枚9M340E防空导弹,有效防御距离约4km,高度约3km,作为最后一道防线拦漏网之鱼。舰炮:一门130mm的A-192M舰炮45发/分钟,在4500吨护卫舰上配置如此凶悍的舰炮,也就只有俄罗斯。反潜直升机:1架卡27/32反潜直升机,主要执行反潜巡逻任务。反潜鱼雷:配备四具533mm鱼雷管,可使用鱼雷以及装载鱼雷的RPK-9反潜导弹。22350型护卫舰的武器配置完全按照驱逐舰标准打造,目前还没有任何其他国家护卫舰,能够达到这样的火力水平,限于经济实力和制造水平的下降,毛熊海军也只能热衷于这种“小船拉大炮”来给自己挣面子了,将就一下过日子了。先进的舰载电子设备如果说火力强大是这艘护卫舰的最大特点,那么电子设备就是22350型护卫舰的最大进步。毛熊终于摈弃了苏联那种傻大黑粗的造型,整体舰船采用隐身化设计,甲板新颖简洁,封闭式桅杆,终于有了现代舰船的风采。22350型护卫舰电子产品几乎都击中在了封闭式桅杆上,桅杆顶部装备一台5P-27三维阵列天线的旋转雷达,主要负责远程搜索和警戒,站得高看得就远,这台雷达也负责对低空突袭目标的搜索;下面安装的则是4面5P-20K固定式相控阵雷达,能够同时跟踪400个空中目标和50个水面目标,主要用来引导防空导弹进行防空拦截;5P-10炮瞄雷达,用来引导130mm舰炮进行防空或对舰攻击。舰桥顶部那个大圆球天线罩则是34K1海面搜索雷达,类似广大军迷比较熟悉的音乐台雷达,主要作为反舰导弹攻击的中继制导。另外主桅杆两侧平台上则是一整套的电子对抗设备,数据链接收天线、卫星接收天线则布置在机库上方位置。22350型护卫舰的电子设备相比苏联时期的大军舰简洁美观了不少,但我们从桅杆上各种突出的电子设备平台就知道,毛熊在电子设备水平上与西方差距明显,距离一体化桅杆依然还有较大差距。悲剧的动力系统22350型护卫舰动力为柴燃轮机联合推进(CODAG),主动力采用了两台乌克兰提供的MR90燃气轮机,没办法,毕竟苏联时代动力生产企业都放在了乌克兰。可是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和东乌武装这么一闹,俄乌两兄弟彻底闹崩,乌克兰拒绝再交付燃气轮机了,也拒绝提供动力系统的技术支持。这导致只有第一艘“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号和第二艘“卡萨托诺夫海军上将”号拥有完整可顺畅运行的乌克兰动力系统;可建造中的第三艘“戈洛夫科海军上将”号和第四艘“伊萨科夫海军上将”更是没有了发动机而停滞,计划开工的第五、六艘不得不无限延迟等待发动机。最终毛熊不得不自行研制和配套燃气轮机,还好毛熊新发动机在2018年成功进行了新发动机的整机测试,2020年具备了装舰条件。新发动机有两种传言,一种是仿制国产化的M-90F燃气轮机,而另一种说法采用土星制造局(就是AL31发动机的研发生产单位)新开发的舰用燃气轮机,不管怎样最终解决了心胀病难题。略显悲哀的现状平心而论,22350型“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级护卫舰,凭借着驱逐舰级的火力配置,先进的电子设备,达到了现役护卫舰顶级水平。也是目前为止,俄罗斯海军为数不多安装有类似美国“宙斯盾”相控阵雷达系统的水面战舰,甚至很多人评价22350型护卫舰就不像是个护卫舰,因为各国护卫舰更重视适航性和航程,更重视复杂海况和复杂气象条件下的出动能力,从而可以胜任多种任务,而不是这样极端的堆积火力。凭借这一点,可以说22350型护卫舰遭遇世界任何同吨位护卫舰对抗都是稳赢,号称世界第一护卫舰也不为过。但其他国家的护卫舰基本都是打杂的,压根不会被推到第一线去对抗,可毛熊的22350目前扛着俄罗斯“第一战舰”名号,这就比较尴尬了。第二,由于遇到经费紧张、生产组织不力,以及一些技术问题(工人断代),一艘仅仅4500吨的战舰居然建造长达12年,直到2018年6月首舰“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号终于服役,2020年7月二号舰“卡萨托诺夫海军上将”号服役;原本计划建造15艘的数量也因为囊中羞涩而减少了建造数量,目前再建的3艘,至于后续建造计划就得看最近几年国际油价的脸色了。
上一篇:白鹿原高清百度影音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