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鞋批发网 > 知识库 >

湖南发生禽流感

来源:运动鞋批发网时间:2024-05-29 10:57:53编辑:运动君

湖南发生禽流感疫情是怎么回事?HN是什么?会人传染人吗?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2月1日发布,湖南发生一起家禽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H5N1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1997年,首次从中国香港一3岁儿童的流感死亡病例标本中分离鉴定出。那么此次湖南发生禽流感疫情是怎么回事?H5N1是什么?会人传染人吗?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2月1日发布,湖南发生一起家禽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H5N1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1997年,首次从中国香港一3岁儿童的流感死亡病例标本中分离鉴定出。那么此次湖南发生禽流感疫情是怎么回事?H5N1是什么?会人传染人吗?一、湖南发生禽流感疫情是怎么回事?近日,农业农村部接到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经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确诊,邵阳市双清区某养殖户饲养的肉鸡发生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养殖户存栏肉鸡7850只,发病死亡4500只。疫情发生后,当地已扑杀家禽17828只,全部病死和扑杀家禽均已无害化处理。二、H5N1是什么?H5N1禽流感病毒属于甲型流感病毒的一个高致病性亚型,其中的H和N分别代表病毒表面的两种蛋白质。H是血凝素(hemagglutinin),就如病毒的钥匙,它能打开和侵入人类或动物的细胞。N是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其作用是破坏细胞,使病毒在感染者体内自由传播。N蛋白共有9个类型,分为N1—N9,H蛋白有15个类型,即H1—H15,不同的N蛋白和H蛋白结合,组成不同的病毒类型,毒性和传播速度也不同。H5N1病毒就包括了H5蛋白和N1蛋白。H5N1病毒1961年首次在南非被发现,病毒的毒性很强,病禽的死亡率可达100%。三、H5N1会人传染人吗?不是所有的禽流感病毒都可以引起人类流感,现在已经确认能够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共有8种,H5N1是禽流感的一种亚型。H5N1又称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禽类流感根据其致病性可分为高致病性和低致病性。H5N1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病毒可以致命,但H5N1病毒不能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以上就是关于此次湖南发生禽流感疫情的介绍,这已经是2020年以来,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确诊的第5起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在此之前,新疆从1月8日起,1月16日、20日、21日,已经接连发生4起当地野生天鹅发生H5N6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了。


湖南凤凰出现HN禽流感,对于禽流感你真的了解吗?

最新新闻:农业部10月9日发布,在湖南省凤凰县出现了一起H5N6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具体情况如下,在9月26日,凤凰县的一家养殖户饲养的家禽出现不明原因死亡,截止到9月28日,被诊断为疑似禽流感疫情。10月9日,国最新新闻:农业部10月9日发布,在湖南省凤凰县出现了一起H5N6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具体情况如下,在9月26日,凤凰县的一家养殖户饲养的家禽出现不明原因死亡,截止到9月28日,被诊断为疑似禽流感疫情。10月9日,国家禽流感实验室确诊为H5N6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在疫情发生后,有关部门已经做好防治要求,对感染家禽1029羽的病死和扑杀家禽均已无害化处理。目前,宣称该起疫情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那么对于禽流感,你真的了解吗?你了解禽流感吗?禽流感,就是在禽类动物中传染的流行性感冒(流感)。禽流感会传染给人吗?禽流感一般不传染给人。但随着全球生态环境的变化,原本主要在野生禽类动物中流行的禽流感,在饲养禽类中频繁发生。人与家禽的频繁接触,使得禽流感病毒在人体中发生变异,不断适应,最终造成对人的致病。人感染禽流感后什么症状?早期症状与普通流感非常相似,主要表现为发热、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头痛、全身不适,部分患者可有恶心、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大多数患者病程短、恢复快、愈后良好且不留后遗症。少数患者特别是年龄较大、治疗不及时的患者病情会迅速发展成进行性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如不及时治疗,会导致死亡。人是如何被传染上的呢?接触病禽,即病禽的分泌物或排泄物通过空气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于人。是否有针对人禽流感的疫苗?目前国内外尚无针对人禽流感病毒的疫苗。如何预防人感染禽流感呢?1.尽量减少与禽类的直接接触,最重要的是避免接触病死禽类;2.出现禽流感,我们在食用禽肉蛋时,要充分煮熟;3.尽量避免接触野生禽鸟或进入野禽栖息地;4.禽类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要注意个人防护,勤洗手;5.需要屠宰禽类,特别是活禽时要注意个人卫生,特别要做到生熟分开。“非洲猪瘟”还在蔓延,禽流感又来了,真的是多灾多难的一年。不过对于禽流感大家也不要无端的恐慌,一般禽流感是不会感染人的,但是提醒大家还是要做好预防措施哦!


湖南凤凰发生H5N6禽流感疫情,“会感染人类”,对身体会是什么样危害?

据媒体报道,9月26日湖南凤凰一养殖户饲养的家禽出现不明死因,截至9月28日,存栏家禽519羽,发病516羽,死亡385羽。10月9日,经经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确诊,该疫情为H5N6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截至目前,疫区所有活禽1029羽已进行扑杀和无害化处理。人感染H5N6的症状  人感染H5N6病毒发病后,其症状和其它禽流感类似,主要是流感样症状,如发热(38℃以上,可高达39℃~40℃)、咳嗽、咽痛、肌肉痛、鼻塞、流涕等全身症状。  后期症状(发病后5-7天):胸闷、呼吸困难、气短、咳痰。(表现为重症肺炎相关症状)  重症者表现: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伴有胸腔积液、脓毒症。  部分重症者心肌损伤、应急性溃疡、昏迷、休克等。  出现症状者要立即与人群隔离开来,避免疾病传染给他人。  H5N6病毒是什么?  H5N6流感病毒并非新出现的病毒,它于2014年5月9日在四川省南充市在1例重症肺炎病例咽拭子标本中监测发现的。H5N6病毒与H7N9病毒、H5N1病毒等都属于禽流感病毒。H5N6是禽流感病毒的一种亚型,病毒的来源是禽类,对家禽具有高致病性。  H5N6病毒的传播途径  1、呼吸道传播:飞沫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之一。  正常的接触和交流都很容易将疾病传染给正常人,尤其是身体越虚弱,抵抗力越低,感染疾病的几率越高。  2、饮用受病毒污染的水:  不经意间饮用了不卫生的水,可能会患病。  3、接触感染的禽类:菜市场是感染疾病的重要区域。

什么是H7N9禽流感?如何预防?

一、什么是禽流感?
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禽类传染性疾病,容易在鸟类(尤其是鸡)之间引起流行,过去在民间称作鸡瘟。禽类感染后死亡率很高。
二、什么是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禽流感病毒可分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非致病性三大类。其中高致病性禽流感是由H5和H7亚毒株(以H5N1和H7N7为代表)引起的疾病。高致病性禽流感因其在禽类中传播快、危害大、病死率高,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列为A类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是不断进化的,其寄生的动物(又叫宿主)范围会不断扩大,可感染虎、家猫等哺乳动物,正常家鸭携带并排出病毒的比例增加,尤其是在猪体内更常被检出。
三、人是怎样感染上禽流感的?
禽流感病毒可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进入人体传染给人,人类直接接触受禽流感病毒感染的家禽及其粪便或直接接触禽流感病毒也可以被感染。通过飞沫及接触呼吸道分泌物也是传播途径。如果直接接触带有相当数量病毒的物品,如家禽的粪便、羽毛、呼吸道分泌物、血液等,也可经过眼结膜和破损皮肤引起感染。
四、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患者有哪些表现?
人类患上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后,起病很急,早期表现类似普通型流感。主要表现为发热,体温大多在39℃以上,持续1~7天,一般为3~4天,可伴有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头痛、全身不适,部分患者可有恶心、腹痛、腹泻、稀水样便等消化道症状。除了上述表现之外,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重症患者还可出现肺炎、呼吸窘迫等表现,甚至可导致死亡。
五、防治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关键是什么?
防治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关键要做到“四早”,指对疾病要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早发现:当自己或周围人出现发烧、咳嗽、呼吸急促、全身疼痛等症状时,应立即去医院就医。
早报告:发现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或类似病例,及时报告当地医疗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早隔离:对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和疑似病例要及时隔离,对密切接触者要按照情况进行隔离或医学观察,以防止疫情扩散。
早治疗:确诊为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患者,应积极开展救治,特别是对有其他慢性疾病的人要及早治疗,经过抗病毒药物治疗以及使用支持疗法和对症疗法,绝大部分病人可以康复出院。
六、日常生活中怎样预防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1、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预防该病非常重要。平时应加强体育锻炼,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不吸烟,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打喷嚏或咳嗽时掩住口鼻。
2、保持室内清洁,使用可清洗的地垫,避免使用难以清理的地毯,保持地面、天花板、家具及墙壁清洁,确保排水道通畅;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应每天开窗换气两次,每次至少10分钟,或使用抽气扇保持空气流通;尽量少去空气不流通的场所。
3、注意饮食卫生,进食禽肉、蛋类要彻底煮熟,加工、保存食物时要注意生、熟分开;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搞好厨房卫生,不生食禽肉和内脏,解剖活(死)家禽、家畜及其制品后要彻底洗手。
4、发现疫情时,应尽量避免与禽类接触;公众特别是儿童应避免密切接触家禽和野禽。
5、注意生活用具的消毒处理。禽流感病毒不耐热,100℃下1分钟即可灭活。对干燥、紫外线照射、汞、氯等常用消毒药都很敏感。
6、若有发热及呼吸道症状,应戴上口罩,尽快就诊,并切记告诉医生发病前有无外游或与禽类接触史。
7、一旦患病,应在医生指导下治疗和用药,多休息、多饮水,注意个人卫生。


有关禽流感的知识和预防

一、什么是禽流感?
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禽类传染性疾病,容易在鸟类(尤其是鸡)之间引起流行,过去在民间称作鸡瘟。禽类感染后死亡率很高。
什么是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禽流感病毒可分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非致病性三大类。其中高致病性禽流感是由H5和H7亚毒株(以H5N1和H7N7为代表)引起的疾病。高致病性禽流感因其在禽类中传播快、危害大、病死率高,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列为A类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是不断进化的,其寄生的动物(又叫宿主)范围会不断扩大,可感染虎、家猫等哺乳动物,正常家鸭携带并排出病毒的比例增加,尤其是在猪体内更常被检出。
二、h7n9禽流感防治常识
对于如何预防H7N9禽流感,专家建议,勤洗手、室内勤通风换气、注意营养、保持良好体质有利于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出现打喷嚏、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时,要用纸巾、手帕掩盖口鼻,预防感染他人。此外,还要特别注意尽量避免直接接触病死禽、畜。
由于医务人员比普通公众接触患有感染性疾病病人的机会更多,建议医务人员在诊治病人过程中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在接诊疑似或确诊H7N9禽流感病例时,应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即标准预防、飞沫传播预防和接触传播预防措施。日常生活中怎样预防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日常生活中怎样预防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1、加强体育锻炼,注意补充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以增强抵抗力。
2、尽可能减少与禽类不必要的接触,尤其是与病、死禽的接触。勤洗手,远离家禽的分泌 物,接触过禽鸟或禽鸟粪便,要注意用消毒液和清水彻底清洁双手。
3、应尽量在正规的销售禽流感疫情场所购买经过检疫的禽类产品。
4、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加强室内空气流通,每天1~2次开窗换气半小时。吃禽肉要煮熟、煮透,食用 预防措施鸡蛋时蛋壳应用流水清洗,应烹调加热充分,不吃生的或半生的鸡蛋。要有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均衡的饮食,注意多摄入一些富含维生素C等增强免疫力的食物。经常进行体育锻炼,以增加机体对病毒的抵抗能力。
5、学校及幼儿园应采取措施,教导儿童不要喂饲野鸽或其他雀鸟,如接触禽鸟或禽鸟粪便后,要立刻彻底清洗双手。外出在旅途中,尽量避免接触禽鸟,例如不要前往观鸟园、农场、街市或到公园活动;不要喂饲白鸽或野鸟等。
6、不要轻视重感冒,禽流感的病症与其他流行性感冒病症相似,如发烧、头痛、咳嗽及喉咙痛等,在某些情况下,会引起并发症,导致患者死亡。因此,若出现发热、头痛、鼻塞、咳嗽、全身不适等呼吸道症状时,应戴上口罩,尽快到医院就诊,并务必告诉医生自己发病前是否到过禽流感疫区,是否与病禽类接触等情况,并在医生指导下治疗和用药。
三、防治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关键
防治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关键要做到“四早”,指对疾病要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早发现:当自己或周围人出现发烧、咳嗽、呼吸急促、全身疼痛等症状时,应立即去医院就医。
早报告:发现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或类似病例,及时报告当地医疗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早隔离:对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和疑似病例要及时隔离,对密切接触者要按照情况进行隔离或医学观察,以防止疫情扩散。
早治疗:确诊为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患者,应积极开展救治,特别是对有其他慢性疾病的人要及早治疗,经过抗病毒药物治疗以及使用支持疗法和对症疗法,绝大部分病人可以康复出院。


禽流感在我国有死亡的病例吗?

分类: 社会民生 >> 其他社会话题
解析:

当然有了!!!你不知道吗???

新华网北京11月16日电 (记者朱玉)卫生部16日22时通报,近日我国内地确定两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病例。其中,湖南一例,安徽一例。

患者一,贺某某,男,9岁,湖南省湘潭市湘潭县人。10月10日发病,临床有发热、肺炎表现。患者发病前有病死家禽接触史,其居住的村发生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对该患者标本的实验室检测,H5N1病毒阴性。实验室检测患者发病后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H5特异性抗体呈4倍以上增高,表明患者近期有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感染。根据患者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结果,卫生部专家组和世界卫生组织专家组判定该患者为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确诊病例。贺某某已于11月12日痊愈出院。医疗专家正在总结成功治疗该病例的经验,研究有效治疗的方法。

患者二,周某某,女,24岁,农民,安徽省安庆市枞阳县人。11月1日发病,临床有发热、肺炎表现,11月10日病情加重,因呼吸衰竭,抢救无效死亡。患者发病前1至2周,家中饲养的鸡、鸭出现死亡,曾接触病死鸡鸭。对该患者标本的实验室检测,H5N1病毒阳性。根据患者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结果,卫生部专家组判定该患者为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确诊病例。



如何防止禽流感(其实,BIRD FLU并不可怕.)

(1)加强对禽流感的认识。公众主要通过媒体、网络和书籍等加强对禽流感知识的学习。虽说禽流感是一种急性、烈性传染病,但主要感染禽类。因此不必产生恐慌情绪,要进行科学防治。此病一般也不容易感染人,即使人被感染,也不会在人与人之间传染。在防范禽流感中,市民主要注意不要接触病死禽及其排泄物。在加工禽类产品时要生熟分开,将产品煮熟、煮透;不要吃生禽肉、蛋或半生不熟的肉、蛋。加工用具、面板及操作人员的手都要用洗涤灵彻底清洗消毒。对储藏禽类产品的冰箱、冰柜要经常用清水或带消毒液的毛巾清洗消毒。饲养人员、屠宰人员、兽医防疫员和检疫人员在工作中应穿防护服、戴口罩,饲喂禽类、屠宰禽类、检疫前后要用肥皂洗手。建议对饲养的鸽子、鹦鹉等鸟类进行免疫,并经常消毒笼舍。

(2) 要勤洗手远离粪便。世界卫生组织说,据初步基因检测的结果显示,该病毒目前尚不会由人类传染给人类。他们正在设法对此作最终确定。世界卫生组织官员指出,禽流感疫情目前比较稳定,中国的老百姓不必紧张。大家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不要接触粪便。

(3)不去疫区旅游。旅游者应当避免去暴发禽流感的地区。因为目前仍未找到禽流感的病毒源,也不知病毒的真正传播途径,以及会否由禽畜传给人类。

(4)不与活禽接触。如果必须要到禽流感流行的地区,那么必须牢记:禽畜粪便很可能是禽流感传播的途径之一,接触禽畜后切记要用洗手液及清水彻底洗净双手;人们特别是儿童,应避免与活禽接触,家长应提醒孩子,不要触摸或搂抱禽类动物。

(5)重视疾病预防。由于目前还没有有效疫苗,而冬春季节又是呼吸道疾病高发期,专家提醒市民,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预防疾病非常重要。

(6)重视高温杀毒。禽流感病毒对乙醚、氯仿、丙酮等有机溶剂,高温及紫外线均很敏感。在56℃时加热30分钟,60℃时加热10分钟,70℃时加热数分钟,阳光直射40到48小时以及使用常用消毒药,均可杀死禽流感病毒。

(7)不要轻视感冒。针对禽流感的威胁,专家建议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严重感冒时不要掉以轻心。禽流感的病症与流行性感冒病症相似,如有发烧、咳嗽等症状且在短时间内加重,并伴有骨痛、肌肉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8)加强锻炼。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预防疾病非常重要,市民平时应加强体育锻炼,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不吸烟。

(9)加强公众意识。出现病、死禽要立即向当地动物防疫部门报告,并送病死禽进行确诊。病死禽要销毁处理。


湖南出现了禽流感,有人说还出现了死亡病例,是真的吗?

 当然有了!!!你不知道吗???

  新华网北京11月16日电 (记者朱玉)卫生部16日22时通报,近日我国内地确定两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病例。其中,湖南一例,安徽一例。
  患者一,贺某某,男,9岁,湖南省湘潭市湘潭县人。10月10日发病,临床有发热、肺炎表现。患者发病前有病死家禽接触史,其居住的村发生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对该患者标本的实验室检测,H5N1病毒阴性。实验室检测患者发病后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H5特异性抗体呈4倍以上增高,表明患者近期有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感染。根据患者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结果,卫生部专家组和世界卫生组织专家组判定该患者为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确诊病例。贺某某已于11月12日痊愈出院。医疗专家正在总结成功治疗该病例的经验,研究有效治疗的方法。

  患者二,周某某,女,24岁,农民,安徽省安庆市枞阳县人。11月1日发病,临床有发热、肺炎表现,11月10日病情加重,因呼吸衰竭,抢救无效死亡。患者发病前1至2周,家中饲养的鸡、鸭出现死亡,曾接触病死鸡鸭。对该患者标本的实验室检测,H5N1病毒阳性。根据患者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结果,卫生部专家组判定该患者为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确诊病例。

  如何防止禽流感(其实,BIRD FLU并不可怕.)

  (1)加强对禽流感的认识。公众主要通过媒体、网络和书籍等加强对禽流感知识的学习。虽说禽流感是一种急性、烈性传染病,但主要感染禽类。因此不必产生恐慌情绪,要进行科学防治。此病一般也不容易感染人,即使人被感染,也不会在人与人之间传染。在防范禽流感中,市民主要注意不要接触病死禽及其排泄物。在加工禽类产品时要生熟分开,将产品煮熟、煮透;不要吃生禽肉、蛋或半生不熟的肉、蛋。加工用具、面板及操作人员的手都要用洗涤灵彻底清洗消毒。对储藏禽类产品的冰箱、冰柜要经常用清水或带消毒液的毛巾清洗消毒。饲养人员、屠宰人员、兽医防疫员和检疫人员在工作中应穿防护服、戴口罩,饲喂禽类、屠宰禽类、检疫前后要用肥皂洗手。建议对饲养的鸽子、鹦鹉等鸟类进行免疫,并经常消毒笼舍。

  (2) 要勤洗手远离粪便。世界卫生组织说,据初步基因检测的结果显示,该病毒目前尚不会由人类传染给人类。他们正在设法对此作最终确定。世界卫生组织官员指出,禽流感疫情目前比较稳定,中国的老百姓不必紧张。大家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不要接触粪便。

  (3)不去疫区旅游。旅游者应当避免去暴发禽流感的地区。因为目前仍未找到禽流感的病毒源,也不知病毒的真正传播途径,以及会否由禽畜传给人类。

  (4)不与活禽接触。如果必须要到禽流感流行的地区,那么必须牢记:禽畜粪便很可能是禽流感传播的途径之一,接触禽畜后切记要用洗手液及清水彻底洗净双手;人们特别是儿童,应避免与活禽接触,家长应提醒孩子,不要触摸或搂抱禽类动物。

  (5)重视疾病预防。由于目前还没有有效疫苗,而冬春季节又是呼吸道疾病高发期,专家提醒市民,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预防疾病非常重要。

  (6)重视高温杀毒。禽流感病毒对乙醚、氯仿、丙酮等有机溶剂,高温及紫外线均很敏感。在56℃时加热30分钟,60℃时加热10分钟,70℃时加热数分钟,阳光直射40到48小时以及使用常用消毒药,均可杀死禽流感病毒。

  (7)不要轻视感冒。针对禽流感的威胁,专家建议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严重感冒时不要掉以轻心。禽流感的病症与流行性感冒病症相似,如有发烧、咳嗽等症状且在短时间内加重,并伴有骨痛、肌肉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8)加强锻炼。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预防疾病非常重要,市民平时应加强体育锻炼,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不吸烟。

  (9)加强公众意识。出现病、死禽要立即向当地动物防疫部门报告,并送病死禽进行确诊。病死禽要销毁处理。


上一篇:奥斯卡缅怀高以翔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推荐

热门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