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妮妲路径
世界历史最大台风
世界历史最大台风-----台风泰培。以下让我来介绍一下台风泰培。 台风泰培(英语:Typhoon Tip)是有纪录以来全世界综合情况最强烈的热带气旋,源于10月4日澎贝岛附近季风槽产生的扰动天气,是1979年太平洋台风季的第19场风暴和第12场台风。泰培的发展和移动起初受到西北方向一场热带风暴的不利影响,但该风暴之后向北移动,泰培于是得以增强。掠过关岛后,气旋得以爆发性增强,于10月12日达到风速每小时305公里的最高强度[注 1],海平面气压低至870毫巴(百帕,25.69英寸汞柱),刷新世界纪录。台风在此强度下的风场直径高达2220公里,又创下覆盖范围最大的热带气旋纪录。泰培接下来继续向西北偏西方向移动,之后因受低压槽逼近的影响转向东北,并在这一过程中缓慢减弱。10月19日,气旋登陆日本南部,不久后便转变成温带气旋。 美国空军气象局派出60架次侦察机飞入泰培内部执行观测任务,这场台风因此成为近距离观测次数最多的热带气旋之一[1]。美国海军陆战队在日本神奈川县开展的训练营因泰培间接引发火灾,致使13人遇难,68人受灾。该国其他地区还因这场台风引发大范围洪灾,导致42人丧生,海上还有许多船只沉没,至少44人死亡或失踪。 历史上最大的台风泰培 台风泰培(TyphoonTip)是世界上有确切纪录以来影响范围最大的台风,生成于1979年10月3日北太平洋西部,结束于1979年10月22日,持续时间19天,风速最高每小时306公里,最低气压870毫巴,环流宽2174公里,足以遮蔽半个美国,日本1979年的大范围洪灾就是由此台风造成。 1979年10月初,西北太平洋及南海区域的季风槽相当广阔及活跃,槽中有三个扰动,分别是台风莎菈(Sarah)、热带风暴罗杰(Roger)及台风泰培(Tip),台风莎菈影响南海,大致向西移动,其中心最高风力达每小时205公里,未有影响泰培。而热带风暴罗杰与泰培有较多的相互效应,它影响东经135度以东的西北太平洋,其中心最大风力达每小时85公里。 热带风暴罗杰于10月6日移至中纬度地区,对泰培影响相对减少,因此泰培逐渐增强,于10月6日增强为热带风暴,掠过关岛以南海域后,于10月9日下午进一步增强为台风,10月9日至10月11日期间,泰培的中心气压下降了98百帕斯卡,10月11日,泰培进一步增强,被联合台风警报中心评估为超级台风,中心风力被评估为每小时240公里。 台风泰培的增强未终止,它于10月12日达到颠峰,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在10月12日下午11时的一次飞机观测中,录得泰培海平面最低气压为870百帕斯卡,比正常之海平面气压值低了百分之14,这创下了气象史上所录得的最低海平面气压纪录,而当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泰培的中心最大风力评估为每小时305公里。 10月12日,泰培开始缓慢减弱,其超级台风的强度(每小时240公里)维持了54小时,10月13日它被联合台风警报中心降格为一四级台风。10月14日,随着它减弱,泰培内力作用减少,10月15日泰培转向西北移动,再于10月16日转向西北偏北移动,于10月17日移至台湾以东海域,并转向北移动。 10月19日,泰培进入西风带,同时受副热带高压脊引导,以接近时速每小时70公里及以台风风力下限(每小时130公里)的中心风力横扫日本。在千叶县馆山市则录得最大瞬间风速为50米/秒,东京则录得38.2米/秒。当日它在日本近畿和歌山县的白滨町附近登陆,随后泰培穿越日本本州,并在日本北海道钏路市附近再次登陆。10月20日,泰培减弱为强烈热带风暴,再于翌日转化为温带气旋。 虽然台风泰培在登陆前已经被大大削弱,但仍引起110人死亡、5人失踪、543人受伤、139栋房屋倒塌、1287栋房屋受损、耕地受害25451公顷、船舶受害19只,导致日本本州岛多处塌方和泥石流,并给日本的农业和渔业造成了数百万美元的重大损失。 受灾情况: 110人死亡、5人失踪、543人受伤 139栋房屋倒塌,另有1,287栋受损 床上浸水8,157栋、床下浸水47,943栋 耕地受害25,451公顷 船舶受害19只 在达到最高时速后,泰培逐渐减弱并向日本沿海靠近。大量的不间断的降水,导致了本州岛多处塌方和泥石流。最终泰培减弱为弱风暴并于10月19日在日本登陆,但它所带来的损失一点也不少。泰培一共造成了110人死亡,并给日本的农业和渔业造成了数百万美元的重大损失。
世界上最大的台风
世界上最大的台风叫泰培。台风泰培(英语:Typhoon Tip)是有纪录以来全世界综合情况最强烈的热带气旋,源于1979年10月4日澎贝岛附近季风槽产生的扰动天气,是1979年太平洋台风季的第19场风暴和第12场台风。泰培的发展和移动起初受到西北方向一场热带风暴的不利影响,但该风暴之后向北移动,泰培于是得以增强。掠过关岛后,气旋得以爆发性增强,于1979年10月12日达到风速每小时305公里的最高强度,海平面气压低至870毫巴(百帕,25.69英寸汞柱),刷新世界纪录。台风在此强度下的风场直径高达2220公里,又创下覆盖范围最大的热带气旋纪录。泰培接下来继续向西北偏西方向移动,之后因受低压槽逼近的影响转向东北,并在这一过程中缓慢减弱。1979年10月19日,气旋登陆日本南部,不久后便转变成温带气旋。泰培的衰亡泰培于18日早上越过北回归线,离开热带洋面,以强烈台风强度加速转向东北,并于19日以70 kts的风力加速横扫日本,并转化为温带气旋。其温带气旋亦于随后两天掠过阿留申群岛进入中太平洋洋面。
1亿级台风有多大威力?
首先先明确不会有一亿级台风,假如有,这样的台风出现就相当于亿个原子弹同时爆发。
在很早之前就有人计算过,一个较强的台风,一个小时的耗能相当于25000个新安江水电站在一个小时发出的电力的总和。而现在世界上已知的最大台风是十二级台风,这样级别的台风就已经可以吹跑路上的汽车,吹翻屋顶,所过之处可以说是全部都破坏了的。
但是在地球条件上,没有条件可以制造出这么大的台风,海温、科氏力等因素都不支持制造出这么强的台风。假设100000000级台风的威力,原子弹可以说是现在最厉害的武器了,它相当于一个台风在几天的生命里所释放的总能量。
100级的台风就可以相当于上万乃至几十万的原子弹的总能量,这就已经很可怕了。如果是100000000级台风,就相当于数亿颗原子弹同时爆炸的能量,如果这个事件发生在地球上,那地球可以说瞬间就粉碎了。
当台风像陆地移动的时候,由于台风的强风和低气压,是海水向海岸方向强力堆积,潮位涨高迅速,海浪的压强大。强台风的风暴潮可以使海水的水位上升5-6米,严重的时候潮水漫溢,可以冲毁房屋以及各种建筑设施,淹没城镇和农田造成在大量的人员的伤亡。
超强台风最大能够达到多少级?
超强台风指的是16、17级台风,还有17级以上。超强台风,又称超级台风或超级强烈台风,中国气象局缩写SuperTY,香港天文台缩写SuperT.,美国联合台风警报中心缩写STY。超强台风是指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51.0米/秒,也即16级或以上,这是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中最猛烈的分级,即低至接近中心最高持续风速每小时160公里,高至每小时240公里。 这种风力,陆地少见,极具破坏力。在海上,海浪为逾14米或以上的极巨浪,漫天白沫,能见度极低的情况。故超强台风的风力明显更甚,其具有灾害性的破坏力。
高分卫星使台风损失减少10亿元,智慧“天眼”有多厉害
智慧“天眼”非常厉害。高分卫星顾名思义就是高分辨卫星,高分卫星利用各种遥感技术和成像技术,可以把各种高分辨率图像呈现出来。这就是所谓天眼技术,高分卫星非常厉害,在太空轨道上专注于地球成像技术。具体来说天眼有这些厉害之处:可以高清动态成像,可以完成大面积测绘,可以监测天气变化。以下进行详细解释:第一、智慧天眼非常厉害,在于它可以进行高清动态成像:因为高分卫星可以高清动态成像,所以使得“天眼”这一称号名副其实。高分卫星用遥感技术可以动态感应到地球表面各种变化,然后用成像技术显现出来,并且因为遥感技术非常精细,成像技术也十分细节,所以做到了高清成像。而且因为地球有着动态变化,所以高分卫星就可以进行动态成像。所以靠着这种技术检测到台风动态变化减少了损失。所以说智慧天眼厉害之处在于可以高清动态成像。第二、智慧天眼非常厉害,在于它能独立完成大面积测绘:因为我国疆域辽阔,地貌丰富,各地差异较大,想要准确并详尽测绘我国地貌就必须借助高分卫星。首先高分卫星在有效高度可以把我国地貌尽收眼底,其次高分卫星具备其他卫星所不具备遥感技术和成像技术。所以它可以完成大面积测绘。第三、智慧天眼非常厉害,在于它能很准确检测天气变化:因为智慧天眼本身具有先进遥感功能,而遥感功能不仅仅是只能遥感各种地貌,也可以遥感到大气层变化,所以说利用高分卫星和其“天眼”技术可以观测并预测出大气变化,从准确预测出天气变化。所以智慧天眼可以准确检测天气变化。
十九号台风生成了吗?
生成了“今年第19号台风‘天鹅’已经生成!今天(29日)广东大部分地区多云转阴,粤西沿海和珠三角地区伴有小雨。与昨天相比,气温下降了。记得适当加衣服。预计今晚到明天,全市各地阴天间多云,南部沿海有阵雨,干燥天气维持。全市最低气温19-20℃,最高气温26-28℃。30日,多云转阴。天凉了,记得带外套下毛毛雨,记得带伞。不知道是不是最近十月台风之后的台风!第19号台风“天鹅”又诞生了。
今年第19号台风生成了吗?
据了解,菲律宾吕宋岛附近的热带低压已于12日下午加强为今年第19号台风(热带风暴级,暂无中英文名字),省气象台预计该台风将于13日凌晨前后进入南海东部海域,以后趋向海南岛东部海面,强度逐渐增强。据气象部门监测,12日14时其中心位于北纬14.7度、东经120.8度,也就是在距海南省文昌市东偏南约1190公里的吕宋岛南部近海海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8级(18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998百帕。省气象台预计,该台风将以每小时15公里左右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动,将于13日凌晨前后进入南海东部海域,以后趋向海南岛东部海面,强度逐渐增强。受其影响:海洋方面,预计12日,南海东部海域有6~8级大风。13日~16日,中沙和西沙群岛附近海面、琼州海峡,海南岛东部、南部和西部海面和北部湾海面风力将先后增大,随着台风强度逐渐增强,上述海区的风力最大可达10~12级,其中台风中心经过的附近海面旋转风最大可达12~14级;南沙群岛附近海面风力6~8级。陆地方面:预计14日~16日,海南岛将自东向西出现一次明显的风雨过程。全岛有暴雨到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海南岛四周沿海陆地将伴有10~12级大风,其余陆地伴有8~10级大风。省气象部门提醒,由于第19号台风和第18号台风“泰利”的双台风作用,目前大气环流形势复杂多变,该台风后期路径尚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省气象局将密切监测该低压的发展动态,有关部门要密切关注最新的天气预报。另外,相关海域的过往船只注意提前避开大风影响区域。
台风来自于哪里
台风大部分来源于南、北纬5-20°的热带洋面上。
台风(属热带气旋的一种),是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的低压涡旋,是一种强大而深厚的热带天气系统。
我国把南海与西北太平洋的热带气旋按其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力大小划分为6个等级,其中风力为12级或以上的,统称为“台风”。
台风按等级可分为一般台风(最大风力12~13级)、强台风(最大风力14~15级)、超强台风(最大风力≥16级)。
台风是一个深厚的低气压系统,它的中心气压很低,低层有显著向中心辐合的气流,顶部气流主要向外辐散。
台风的结构,从中心向外依次分为:台风眼区、云墙区、螺旋雨带区。
台风发源地在哪儿
台风的发源地在热带低压地区。大多数台风形成的源地在北纬5度至30度之间,台湾省和菲律宾以东,东经160度以西的广阔洋面上。其平均纬度随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变化而变。5月以前,绝大多数台风形成源地在北纬15度以南罗以后逐渐向北移,8月达到最北,多数位于北纬15度至25度之间多9月以后逐渐向南移,11-12月台风形成的源地很少超过北纬18度。全球台风主要发生于8个海区。其中北半球有北太平洋西部和东部、北大西洋西部、孟加拉湾和阿拉伯海5个海区,而南半球有南太平洋西部、南印度洋西部和东部3个海区。从每年台风发生数及其占全球台风总数的百分率的区域分布图中可以看到,全球每年平均可发生62个台风,大洋西部发生的台风比大洋东部发生的台风多得多。台风带来的危害1、狂风:台风往往带来强风,风力可达12级以上,有可能造成建筑物倒塌、树木折断、电力通信设施破坏等。2、暴雨:台风带来的暴雨可能引发洪水、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对农田、水利设施、交通道路等造成巨大破坏。3、海啸:台风在登陆过程中可能会引发海啸,对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毁灭性打击。4、疾病传播:台风过后,由于饮用水、食物等受到污染,有可能爆发疫情。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台风源地
第10号台风银河、11号台风妮妲生成了,这会影响到哪些地区?
预计妮妲将以每小时25公里的速度向东北方向移动。在未来,妮妲 将不会对中国海域产生影响。所以不会影响到福建。5月5日14:00,西北太平洋同时产生了第10号台风“银河”和第11号台风妮妲。浩夫非常“活泼”,但除了“卢碧”外,其他两个都与我们无关,毕竟第十台风“银河”、第十一台风“尼达”未来将向东移动,不进入中国海域,对深圳没有影响。预计8月6日14时至8月7日14时,陕西南部、四川盆地西部、东南沿海及台湾岛将有强至强降雨,其中闽东及台湾岛大部分地区将有强降雨,闽东及其他局部地区将有强降雨(250-350毫米)。以上部分地区有短时强降水(最大小时降雨量20 ~ 50毫米,局部可超过60毫米),局部强对流天气如雷暴。根据福建省气象台今天上午发布的最新预报,今天福建省沿海城市暴雨至暴雨,包括宁德、福州、局部暴雨;内陆城市多云中至大雨,部分地区有大雨,局部地区有大雨。宁德、福州、莆田、泉州中至暴雨,其中宁德、福州部分为暴雨,局部为暴雨;其他地区阴天有小雨,部分地区有中雨。福建龙岩、福州、莆田、泉州、漳州、厦门多云中雨,其中泉州、漳州、厦门部分地区暴雨,局部暴雨;其他地区阴天有小雨,部分地区有中雨。此外,今天福建沿海刮南风,北海岸6-7级,阵风8-9级;中部海岸力量7-8,阵风力量9-10,旋转力量6-7,阵风力量8-9。气象部门提醒,受持续降雨影响,福建省很多地方都有较高的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有关部门应加强灾害隐患监测;此外,台风的影响仍在继续,大家需要继续做好工作。根据中央气象台风,今年第10号台风“银河”(热带风暴级)的中心位于日本冲绳那霸市东北约450公里的西北太平洋,北纬27.5度,东经132.0度,中心附近最大风力为8 (20 m/s),中心最小压力为995 hpa。7个风圈的半径为80 ~ 250公里。预计20日将以每小时约20公里的速度向东和向北移动,并逐渐加强,接近日本主要岛屿本州岛以南的海域。未来的“银河”对中国没有影响。
这次的妮妲台风,中心风力是11级,为什么还称之为超强台风,台风的定义不是12级以上的吗
世界气象组织定义:中心持续风速在12级至13级(即32.7~41.4m/s)的热带气旋为台风(typhoon)或飓风(hurricane)。
但妮妲据报道在我国中心风力已达到最强是14级。而且属于强台风,不属于超强台风
定义如下表
热带低压(Tropicaldepression),最大风速6~7 级,(10.8~17.1 m/s);
热带风暴(Tropicalstorm),最大风速8~9 级,(17.2~24.4m/s);
强热带风暴(Severe tropical storm),最大风速10~11 级,(24.5~32.6m/s);
台风(Ty-phoon),最大风速12~13级,(32.7~41.4m/s);
强台风(severe typhoon),最大风速14~15级(41.5~50.9m/s);
超强台风(Super Typhoon),最大风速≥16级(≥51.0m/s)。
妮妲台风现在到哪里了
珠江口附近8月1日18时,针对“妮妲”的到来,中央气象台发布台风红色预警,这也是中央气象台今年首发台风红警,可想而知这个正面袭击珠三角的台风威力之大。 今年第4号台风“妮妲”于7月30日17时在菲律宾以东洋面上生成,此后向西北方向一路奔袭,31日8时加强为强热带风暴,23时加强为台风,8月1日凌晨转入中国南海北部海域。 根据最新的预报,“妮妲”将于今日凌晨到上午在广东汕尾到阳江一带沿海登陆,最大可能在珠江口附近地区登陆,预计登陆强度为强台风级(42~48米/秒,14~15级)。 从风力来看,根据预报,8月1日20时至2日20时,南海北部的大部海面、广东中东部沿海及珠三角地区将有9-12级大风,“妮妲”中心经过的附近海面和地区风力13-15级,阵风可达16级。从降水来看,广东珠三角及东部沿海地区局地有特大暴雨(250~350毫米)。
台风妮妲最新消息
记者从广东省气象局获悉,强台风“妮妲”于2日3时35分在深圳市大鹏半岛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4级。
预计,“妮妲”将以25公里左右的时速继续向西北行,强度逐渐减弱,穿过深圳、东莞、广州等地后,于2日傍晚进入广西境内。目前广东省气象灾害(台风)Ⅰ级应急响应仍在生效中。
记者4时在深圳市区看到,市区风雨不大,当地气象部门解释,大风将在1小时后开始。
深圳市供电局2日凌晨2时报告,受强台风“妮妲”影响,深圳供电线路发生30多次跳闸,16000多户客户用电受到影响。经抢修后恢复11000多户,尚有4000户用电未恢复。
受“妮妲”影响,粤东、珠江口两侧的沿海市县和海面出现了8级到12级风,阵风13级到15级。粤西沿海市县和海面出现了7级到8级风,阵风9级,汕尾出现15级风。
受“妮妲”台风环流及外围云系影响,粤东市县和梅州出现了大雨到暴雨局部大暴雨,珠江三角洲市县和阳江、云浮、茂名出现了中雨到大雨局部暴雨。
广东省气象台预测,2日早晨至3日,受“妮妲”影响,广东省将有一次暴雨到大暴雨和大风天气过程,珠江三角洲、清远、汕尾、茂名市有暴雨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阳江、云浮、汕头、揭阳、潮州、梅州有暴雨局部大暴雨,其余市县有大雨到暴雨。4日雨势减弱,以雷阵雨天气为主。
据预测,2日早晨到傍晚,珠江口外海面和珠江三角洲有10级到12级风,阵风14级,其中台风中心经过附近区域旋转风12级到14级,沿海和粤东市县风力8级到10级,阵风12级;南海北部海面有11级到12级风,阵风14级。
妮妲台风走向
天文台晚上近10时发布消息指,预料香港吹西北风,平均风速每小时63公里或以上。晚上10时,台风“妮妲”集结在香港东南偏东约200公里,预料向西北或西北偏西移动,时速约25公里,移向珠江口一带。香港的风力正在增强。过去一小时,大老山及横澜岛分别录得的最高持续风速为每小时70和53公里,最高阵风分别为每小时99和66公里。 天文台表示,按照目前的预测路径,“妮妲”会在明早最接近香港,在香港东北100公里内掠过。预料八号烈风或暴风信号会在1日晚、2日早大部分时间维持。预计香港陆续有狂风大雨及大浪。“妮妲”引起的风暴潮可能在2日早导致部分低洼地区水淹或海水倒灌。
上一篇:台风妮妲实时路径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