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鞋批发网 > 知识库 >

第三次国共合作

来源:运动鞋批发网时间:2024-06-04 11:44:19编辑:运动君

20世纪40年代中期是国共第几次合作的时间

国共第二次合作

补充资料:
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同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建立的合作,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7年8月中旬蒋介石被迫同意将在陕北的中央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3日,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了共产党的合法地位。10月间,又将在南方十三个地区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至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第二次国共合作开始。

请采纳~


国共合作共有几次?分别具体是什么?

历史上国共合作有过两次。国共第一次合作:1924年至1927年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同中专国国民党合作结成的属革命统一战线。1927年国民党右派发动“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标志着国民党右翼势力彻底背叛革命和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破裂。国共第二次合作: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同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建立的合作,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46年6月,国民党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内战爆发。第二次国共合作宣告破裂。扩展资料:国共第一次合作历史背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集中力量领导工人运动,掀起了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从1922年1月至1923年2月,全国罢工达180多次,其中主要的有香港海员大罢工和京汉铁路大罢工。香港海员大罢工取得了胜利,但京汉铁路大罢工却遭到直系军阀吴佩孚的血腥镇压,造成了震惊中外的“二七惨案”。中国共产党从“二七”血案中进一步认识到,没有强有力的同盟者,要战胜强大的敌人是不可能的。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时间与标志是什么?

1、第一次国共合作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开始时间是1924年1月,结束时间是1927年7月。1924年1月20日至30日,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东召开。大会通过了新的党章,改组了国民党组织,选举了有共产党员参加的新一届中国国民党中央领导机构,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形成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等重大政策,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2、第二次国共合作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开始时间是1937年9月,结束时间是1946年6月,也就是抗日战争时期。第二次国共合作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同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建立的合作,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标志是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共产党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扩展资料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合作方式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派的主要代表。共产党要建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统一战线,首先要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实行合作。关于建立统一战线的方式,1922年7月党的二大提出的设想原本是实行“党外合作”,但共产国际驻华代表马林却倡议实行“党内合作”,即共产党员、青年团员加入国民党,把国民党改造成为革命阶级的联盟。这个倡议得到了共产国际的赞同。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第一次国共合作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第二次国共合作

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 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1、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是中国国民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2、1924年1月20~30日,中国国民党在广州召开了旨在改组国民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孙中山在会上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并同意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这就使得国共两党实现了在政治上和组织上的合作。这次大会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也标志着以第一次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两次国共合作时间分别是什么时候

国共合作一般指第一次国共合作。第一次国共合作,即在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同中国国民党首次建立的合作。那么两次国共合作时间分别是什么时候?

1、 第一次国共合作。开始时间:1924年1月。结束时间:1927年7月。

2、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国民党改组的完成和国共合作的正式建立。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但是,革命统一战线仅维持了三年半时间,在革命形势一片大好,即将取得国民革命胜利之时,国民党右派却突然叛变革命,1927年,蒋介石制造四一二政变,汪精卫制造七一五政变,疯狂屠杀共产党员,革命群众和国民党左派,国共合作宣告破裂。虽然轰轰烈烈的第一次国民大革命失败,但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3、 第二次国共合作。开始时间:1937年8月中旬。结束时间:1946年6月。

4、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同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建立的合作,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7年8月中旬蒋介石被迫同意将在陕北的中央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3日,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了共产党的合法地位。10月间,又将在南方十三个地区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至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第二次国共合作开始。

以上的就是关于两次国共合作时间分别是什么时候的内容介绍了。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时间是多久?

1924年1月20日至30日,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东召开。大会通过了新的党章,改组了国民党组织,选举了有共产党员参加的新一届中国国民党中央领导机构,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形成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等重大政策,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也是国共合作的首发地。 扩展资料:合作方式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派的主要代表。共产党要建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统一战线,首先要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实行合作。关于建立统一战线的方式,1922年7月党的二大提出的设想原本是实行“党外合作”,但共产国际驻华代表马林却倡议实行“党内合作”,即共产党员、青年团员加入国民党,把国民党改造成为革命阶级的联盟。这个倡议得到了共产国际的赞同。

中共三大确立的国共合作方式是什么?

中共三大确立的国共合作方式是党内合作。党内合作是指某一党派组织以成员个人名义加入另一党派组织,并以那一党派组织的名义展开工党内合作,第一次国共合作就是党内合作。大会决议指明,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是实现此种合作的组织形式。中共三大决议讲了实行此种合作形式的必要性及实行此种合作后共产党员在国民革命联合战线中要保持自己在政治、思想和组织上的独立性,一刻也不能忘记工农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独立的革命旗帜。中共三大的意义: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中共统战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三大”确立了以“党内合作”的形式,实现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统一战线,为促进全国范围的民主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为中国民主革命大发展创造了重要的条件。“三大”在党的统战史上,起到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键性作用,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以国共合作作为基础的统一战线政策的正式形成。

三次国共合作的重要内容

国共第一次合作

1924年至1927年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同中国国民党合作结成的革命统一战线。

主要是对抗北洋军阀,孙中山先生的新三民主义也是这个时候提出的。

国共第二次合作

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同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建立的合作,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这个时期是为了抗击日本入侵
最后,国共没有第三次合作


国共合作

? ? ? 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之间有合有分,有分有合。总体来看,从1923年~1949年,国共两党总共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 ? ? 一、1923年6月~1927年4月,是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两党之间的第一次合作。合作的主要目底是推翻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北洋军伐的统治,统一全国。北伐军受到了农民们的极大支持,北伐军经过的农村,爆发了疾风骤雨般的农民运动,各地的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

? ? ? 二、1927年4月~1937年9月,是国共十年内战时期。原因是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革命志士和共产党员,从此,国共两党开始了长达十年的内战。从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再到1933年秋,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开始长征,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最后1937年9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在这十年里,中国共产党发展曲折,使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

? ? ? 三、1937年9月~1946年6月,国共第二次合作。从1931年9月18日到1937年7月7日,从日军强占东北三省到“西安事变”扣押蒋介石,再到“卢沟桥事变”之后,随着日军越来越嚣张,国民党不得不再一次与共产党合作抗日。从此,长达八年的全民族抗战开始了!

? ? ? 四、1946年6月~1949年4月,国共第二次合作破裂,解放战争开始。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共产党“真和平,揭骗局!”毛泽东同志以惊人的胆魄赴重庆谈判!蒋介石公然违背“双十协定”,撕毁政协决议,全面发动内战。中国共产党从战略防御阶段到战略反攻阶段,然后三大战役几乎消灭国民党所有主力军队,最后渡江战役,解放全中国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长达22年的统治!

? ? ? 从国共两党之间,我们可以思考出:为什么共产党可以从最初的16人到如今的9514.8万人呢?而国民党为什么从鼎盛时期的596万人到如今的90.5万人呢?还是那句话,“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共产党坚持“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基本理念,而国民党上层领导阶级只知道争权夺利,根本不知道为人民考虑,我认为这就是国民党失败的原因。

? ? ? 但是无论谁输谁赢在战争中受苦的总是百姓,所以国共两党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合则两利,分则两败!


国共合作的方式是什么?

1、第一次国共合作:党内合作2、第二次国共合作:党外合作第一次国共合作采取了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的“党内合作”方式。第二次国共合作采取了共产党承认国民党政府的中央地位,共产党军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接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统率,国民党承认共产党合法地位,的“一国两制”式的党外合作方式。国共合作的合作成果1、中共帮助国民党组建省、市地方党部。许多共产党员担任国民党省市级党部负责人;2、中共和共产国际帮助国民党创建黄埔军校和国民革命军,为革命军队培养造就了一批军政人才;3、工农运动得到大力开展。中共领导了广州沙面罢工和海陆丰农民运动,并且帮助国民党在广州创办了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4、1925年1月,中共四大召开,首次明确提出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农民同盟军问题。中共四大以后,全国掀起国民会议运动、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把革命推向高潮;5、经过两次东征和南征,广东革命根据地得到了统一和巩固;

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历史意义何在

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历史意义:1、国共合作的形成,加快了中国革命前进的步伐;2、北伐战争的迅猛发展,威慑了帝国主义列强和北洋军阀;3、党大大地拓展了成员数量和组织,建立了一定数量的工农武装;4、合作失败后,使党开始成长成熟,懂得了进行土地革命和掌握革命武装的重要性。5、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后来,全国反帝反封的国民革命运动迅速开展起来,北伐战争就是其中之一。国共合作团结了一切可团结的阶级,共同反帝反封,壮大了革命力量,但是,由于党的不成熟,轻易地放弃了武装,导致后来的反革命事变。扩展资料:国共第一次合作背景:1922年8月,共产国际提出了对国共合作的构想,中国共产党的所有活动必须以共产国际“二大”关于殖民地问题的决议为基础。共产国际认为,国民党是一个革命的政党,这个政党坚持辛亥革命的使命,并渴望建立一个独立的中华民国;共产党人为完成他们的任务,必须在国民党内部和在工会中组成属于他们自己的团体。1922年8月28日至30日,中共中央在杭州西湖举行特别会议,陈独秀、李大钊、蔡和森、张国焘、高君宇以及马林、翻译张太雷出席了会议。对于共产党是否加入国民党的问题,发生了激烈的争论,最后服从共产国际的决定,通过了共产党人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建立民主联合战线的提议。西湖会议后,马林、陈独秀、李大钊等在上海分别拜会了孙中山,介绍了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的决定。李大钊和孙中山讨论“振兴国民党以振兴中国之问题”和两党联合问题。孙中山从屡次失败中认识到,单靠国民党是无力实现革命任务,必须联合新的革命力量,因而确定了同中国共产党的合作。1923年6月12日至20日,中共三大在广州举行。大会通民党的联合战线采取党内合作的形式,“共产党党员应加入国民党”,“努力扩大国民党的组织与全中国,使全中国革命分子集中于国民党”。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会议通过了孙中山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承认共产党员和青年团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大会通过的宣言、党纲、党章等,体现了孙中山把旧三民主义转变为新三民主义。大会选出中央执行委员25人,其中有共产党员李大钊、谭平山、于树德3人。这次大会标志着国共合作正式形成。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第一次国共合作

中国历史上三次人口南迁的起因、意义

1、永嘉之乱:包括五胡乱华、八王之乱、五代十六国。北方地区连年战乱造成这期间造成大量汉人南迁。意义:这次南迁使北方的汉文化和南方的少数民族融合,也促进南方经济发展。2、唐末藩镇割据:地方势力过大,造成了北方的连年征战,北方为各少数民族政权所控制,汉人不堪忍受,又纷纷南逃。意义:这次人口大迁徙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口地里分布的格局,使南方人口第一次超过了北方地区,中国人口地理分区的中心首次由黄河流域移到了长江流域。3、靖康之难:靖康二年金攻陷卞京,徽、钦二宗被俘,北宋覆亡,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靖康之变。北方广大沦陷区的人民不堪忍受金的统治被迫举族迁移。意义:南方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和大量尚未垦种的可耕地,吸引了各地人民,南方经济发展迅猛,经济发展水平,空前提高。扩展资料:宏观的讲,经济重心的南移是中国古代史跨越几个朝代,持续数百年的重要历史现象。当然,这个发展过程主要分几个阶段。秦汉以前,经济重心在北方黄河流域;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唐代安史之乱后到五代十国时期,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经济得到稳定发展。到了两宋时期,南方最终成为全国经济重心。到了两宋之际,经济重心南移全面实现。南宋能够在临安建都,说明南方经济重心地位已经确立。实际上南方经济重心的确立,取决于由北方迁徙而来的掌握比较先进生产技术的劳动者的大量增加、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南方自然条件的相对优越性。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国共两党历史上有两次合作是哪两次?

1、1924-1927年:国共第一次合作——打倒列强,除军阀,实现国家统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推动了国民大革命运动的迅速开展。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给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以沉重打击,共产党的影响力扩大。2、1937-1946年:国共第二次合作——共同抗日。国共第二次合作,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国共两党由对抗走向合作的开始。全面抗战爆发后,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共两党共同走向抗日战场。扩展资料1、第一次国共合作,从1924年1月起至1927年7月止,历时三年半。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国民党改组的完成和国共合作的正式建立。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但是,革命统一战线仅维持了三年半时间,在革命形势一片大好,即将取得国民革命胜利之时,国民党右派却突然叛变革命。1927年,蒋介石制造四一二政变,汪精卫制造七一五政变,疯狂屠杀共产党员,革命群众和国民党左派,国共合作宣告破裂。虽然轰轰烈烈的第一次国民大革命失败 ,但它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2、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同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建立的合作,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7年8月中旬蒋介石被迫同意将在陕北的中央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3日,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了共产党的合法地位。10月间,又将在南方十三个地区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至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第二次国共合作开始。第二次国共合作无论在酝酿时期还是在合作期间,苏美等国都曾起过积极作用,并一直维持到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以后由于美国的扶蒋反共政策,使国共关系完全破裂。


国共合作分别是哪三次?

第一次是1924–1927,27年蒋介石突发反革命。第二次是抗日时期1937–1945。第三次可能是西沙海战,因为当时是毛泽东出兵大陆海军,蒋经国对蒋介石说:“父亲,今晚中共就要派兵西沙了,会经过台湾海峡,我们是拦截还是送行?”蒋介石回答:经儿,战事吃紧,为他们送行。”【摘要】
国共合作分别是哪三次?【提问】
第一次是1924–1927,27年蒋介石突发反革命。第二次是抗日时期1937–1945。第三次可能是西沙海战,因为当时是毛泽东出兵大陆海军,蒋经国对蒋介石说:“父亲,今晚中共就要派兵西沙了,会经过台湾海峡,我们是拦截还是送行?”蒋介石回答:经儿,战事吃紧,为他们送行。”【回答】


第一次国共合作指的是哪几次合作?

第一次国共合作第一次国共合作,即在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同中国国民党首次建立的合作。[1][2][3]1924年1月20日至30日,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东召开。大会通过了新的党章,改组了国民党组织,选举了有共产党员参加的新一届中国国民党中央领导机构,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形成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等重大政策,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也是国共合作的首发地。扩展资料:合作方式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派的主要代表。共产党要建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统一战线,首先要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实行合作。关于建立统一战线的方式,1922年7月党的二大提出的设想原本是实行“党外合作”,但共产国际驻华代表马林却倡议实行“党内合作”,即共产党员、青年团员加入国民党,把国民党改造成为革命阶级的联盟。这个倡议得到了共产国际的赞同。[1]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合作的建立与破裂中国共产党于1923年6月12日至20日在广州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出席大会的代表30多人,代表党员420人。大会正确地估计了孙中山和国民党的革命立场,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三大还明确规定,在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时,党必须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保持自己的独立性!


上一篇:2016司法考试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推荐

热门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