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鞋批发网 > 知识库 >

2016 清明节

来源:运动鞋批发网时间:2024-06-08 19:37:48编辑:运动君

2017清明节是几月几号

  【2017清明节是几月几号】    2017年清明节时间:2017年4月4日,农历:三月初八。   2017年清明放假安排:4月2日至4月4日放假3天。   2017年清明请假攻略:4月5日(周三)至7日(周五)请假3天,可连休8天   【2018年—2025年清明节节日时间表】   2018年4月5日 农历:二月二十   2019年4月5日 农历:三月初一   2020年4月4日 农历:三月十二   2021年4月4日 农历:二月廿三   2022年4月5日 农历:三月初五   2023年4月5日 农历:闰二月十五   2024年4月4日 农历:二月廿六   2025年4月4日 农历:三月初七   【清明节的由来】   相传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流亡途中,在一处渺无人烟的地方,又累又饿,再也无力站起来。随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点吃的,正在大家万分焦急的时候,随臣介子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让公子喝了,重耳渐渐恢复了精神,当重耳发现肉是介子推自己腿割下的时候,流下了眼泪。   十九年后,重耳作了国君,也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即位后文公重重赏了当初伴随他流亡的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很多人为介子推鸣不平,劝他面君讨赏,然而介子推最鄙视那些争功讨赏的人。他打好行装,同悄悄的到绵山隐居去了。   晋文公听说后,羞愧莫及,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 ,然而介子推已离家去了绵山。绵山山高路险,树木茂密,找寻两个人谈何容易,有人献计,从三面火烧绵山,逼出介子推。 大火烧遍绵山,却没见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后,人们才发现背着老母亲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死了。晋文公见状,恸哭。装殓时,从树洞里发现一血书,上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   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清明节的习俗】    扫墓祭祖   中国历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早已蔚为习俗。唐朝之后,寒食节逐渐式微,于清明节扫墓祭祖成了此后持续不断的节俗传统。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寒食野望吟》诗云:"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生死离别处。冥漠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宋朝诗人高菊卿也曾于一诗中描写道:"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一滴何曾到九泉!"就是到了今天的社会,人们在清明节前后仍有上坟扫墓祭祖的习俗:铲除杂草,放上供品,于坟前上香祷祝,燃纸钱金锭,或简单地献上一束鲜花,以寄托对先人的怀念。   荡秋千   荡秋千,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秋千之戏在南北朝时已经流行。《荆楚岁时记》记载:“春时悬长绳于高木,士女衣彩服坐于其上而推引之,名曰打秋千。”唐代荡秋千已经是很普遍的游戏,并且成为清明节习俗的重要内容。由于清明荡秋千随处可见,元明清三代定清明节为秋千节,皇宫里也安设秋千供皇后、嫔妃、宫女们玩耍。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射柳   射柳是一种练习射箭技巧的游戏。据明朝人的记载,就是将鸽子放在葫芦里,然后将葫芦高挂于柳树上,弯弓射中葫芦,鸽子飞出,以飞鸽飞的高度来判定胜负。    斗鸡   古代清明盛行斗鸡游戏,斗鸡由清明开始,斗到夏至为止。我国最早的斗鸡记录,见于《左传》。到了唐代,斗鸡成风,不仅是民间斗鸡,连皇上也参加斗鸡。如唐玄宗最喜斗鸡。    蚕花会   蚕花会“蚕花会”是蚕乡一种特有的民俗文化,过去清明节期间,梧桐、乌镇、崇福、洲泉等地都有此项民俗活动。其中以洲泉的马鸣庙和青石的双庙诸的蚕花会最为精彩隆重。马鸣庙位于洲泉镇西,在当地有“庙中之王”之称,每年蚕花会人山人海,活动频繁,有迎蚕神、摇快船、闹台阁、拜香凳、打拳、龙灯、翘高竿、唱戏文等十多项活动。这些活动有的在岸上进行,绝大多数在船上进行,极具水乡特色。近几年乌镇香市活动中的蚕花会,仅有迎蚕神、踏白船、翘高竿等几个项目,大有潜力可挖。   拔河   早期叫“牵钩”“钩强”,唐朝始叫“拔河”。它发明于春秋后期,开始盛行于军中,后来流传于民间。唐玄宗时曾在清明时举行大规模的拔河比赛。从那时起,拔河成为清明习俗的一部分。    踏青   清明时节,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介绍说,清明通常在农历三月前后,恰是大地春回的时节。经历了一个漫长寒冬之后,人们纷纷走出居室,来到户外探寻春天的气息——或在田野踏青,或在郊外放风,这些郊游活动便被称为“踏青”。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   传说,在很早以前就有清明踏青这一活动了。据《旧唐书》记载:“大历二年二月壬午,幸昆明池踏青。”可见,踏青春游的习俗早已流行。杜甫有“江边踏青罢,回首见旌旗”的诗句。到了宋代,踏青之风盛行。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的风俗画《清明上河图》就极其生动地描绘出以汴京外汴河为中心的清明时节的热闹情景。在这一画卷,画面人物就达 550多人,牲畜50余头,船20多艘,车、轿20多乘。清明踏青之盛况,可见一斑。   赵之珩表示,由于全国各地春天到来的时间不一,因而踏青节也就有先有后。农历二月二为福建一带的踏青节,三月三为陕西一带的踏青节。北京、东北由于春来得特别迟,到了五月初五才开始踏青。由于踏青是一项有意义的习俗,因此代代流传。    插柳   据说,插柳的风俗,也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阴。   清明插柳戴柳还有一种说法:原来中国人以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为三大鬼节,是百鬼出没讨索之时。人们为防止鬼的侵扰迫害,而插柳戴柳。柳在人们的心目中有辟邪的功用。受佛教的影响,人们认为柳可以却鬼,而称之为“鬼怖木”,观世音以柳枝沾水济度众生。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里说:“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清明既是鬼节,值此柳条发芽时节,人们自然纷纷插柳戴柳以辟邪了。   汉人有“折柳赠别”的风俗: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李白有词云:“年年柳色,灞陵伤别。”古代长安灞桥两岸,堤长十里,一步一柳,由长安东去的人多到此地惜别,折柳枝赠别亲人,因“柳”与“留”谐音,以表示挽留之意。这种习俗最早起源于《诗经.小雅.采薇》里“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用离别赠柳来表示难分难离,不忍相别,恋恋不舍的心意。杨柳是春天的标志,在春天中摇曳的杨柳,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折柳赠别”就蕴含着“春常在”的祝愿。   古人送行折柳相送,也喻意亲人离别去乡正如离枝的柳条,希望他到新的地方,能很快地生根发芽,好像柳枝之随处可活。它是一种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古人的诗词中也大量提及折柳赠别之事。唐代权德舆诗:“新知折柳赠”,宋代姜白石诗:“别路恐无青柳枝”,明代郭登诗:“年年长自送行人,折尽边城路旁柳。”清代陈维崧词:“柳条今剩几?待折赠。”人们不但见了杨柳会引起别愁,连听到《折杨柳》曲,也会触动离绪。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其实,柳树可以有多方面的象征意义,古人又赋予柳树种种感情,于是借柳寄情便是情理中之事了。   清明节是杨柳发芽抽绿的时间,民间有折柳、戴柳、插柳的习俗。人们踏青时顺手折下几枝柳条,可拿在手中把玩,也可编成帽子戴在头上,也可带回家插在门楣、屋檐上。谚语有“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清明不戴柳,死后变黄狗”的说法,说明清明折柳在旧时是很普遍的习俗。据说柳枝具有辟邪的功用,那么插柳戴柳不仅是时尚的装饰,而且有祈福辟邪之效了。清明插柳也可能跟过去寒食节以柳枝乞取新火的的习俗有关。今天看来,随意折取柳枝是对树木的一种损害,是不宜提倡的。    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1979年,人大常委会规定,每年三月十二日为我国植树节。这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放风筝   放风筝。清明放风筝是普遍流行的习俗。清人潘荣陛所著《帝京岁时纪胜》记载:“清明扫墓,倾城男女,纷出四郊,提酌挈盒,轮毂相望。各携纸鸢线轴,祭扫毕,即于坟前施放较胜。”古人还认为清明的风很适合放风筝。《清嘉录》中说:“春之风自下而上,纸鸢因之而起,故有‘清明放断鹞’之谚。”在古人那里,放风筝不但是一种游艺活动,而且是一种巫术行为:他们认为放风筝可以放走自己的秽气。所以很多人在清明节放风筝时,将自己知道的所有灾病都写在纸鸢上,等风筝放高时,就剪断风筝线,让纸鸢随风飘逝,象征着自己的疾病、秽气都让风筝带走了。   【清明节的古诗词】    《清明即事》-【唐】孟浩然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清明》-【唐】孙昌胤   清明暮春里,怅望北山陲。   燧火开新焰,桐花发故枝。   沈冥惭岁物,欢宴阻朋知。   不及林间鸟,迁乔并羽仪。    《清明日忆诸弟》-【唐】韦应物   冷食方多病,开襟一忻然。   终令思故郡,烟火满晴川。   杏粥犹堪食,榆羹已稍煎。   唯恨乖亲燕,坐度此芳年。    《长安清明》-【唐】韦庄   蚤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   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   紫陌乱嘶红叱拨,绿杨高映画秋千。   游人记得承平事,暗喜风光似昔年。    《途中寒食》-【唐】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闾门即事》-【唐】张继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清明》-【宋】王禹俏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寒食上冢》-【宋】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   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郊行即事》-【宋】程颢   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   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清明》-【宋】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候。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清明》-【宋】王禹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明)高启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我特别推荐    我特别推荐

清明节是几月几日2017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欢迎阅读由我为您带来的清明节是几月几日2017。   【清明节是几月几日2017】    2017清明节:2017年4月4日 农历三月初八 星期二   【清明节习俗】   荡秋千   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踏青   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1979年,人大常委会规定,每年三月十二日为我国植树节。这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放风筝   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象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清明诗句】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途中寒食》   (唐)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闾门即事》   (唐)张继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清明》   (宋)王禹俏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苏堤清明即事》   (宋)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寒食上冢》   (宋)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   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郊行即事》   (宋)程颢   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   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明)高启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清江引 清明日出游》   (明)王磐   问西楼禁烟何处好?   绿野晴天道。   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   探莺花总教春醉倒。    我特别推荐    我特别推荐

清明是哪一天清明节

清明节是在每年公历4月5日前后。清明,是气清景明的意思。它是反映自然界物候变化的节气,这个时节阳光明媚、草木萌动、气清景明、万物皆显,自然界呈现生机勃勃的景象。时至清明,在我国南方地区已气候清爽温暖、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在北方地区也开始断雪,渐渐进入阳光明媚的春天。清明祭祖节期很长,有清明前10日后8日及清明前后各10日两种说法,这近20天内均属清明祭祖节期内。相关活动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的春祭大节,与清明春祭相对应的是重阳秋祭,春秋二祭,古已有之。清明节有着久远的历史,它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后续渐融合了寒食节和上巳节的习俗。古时我国南北风俗各异,唐代以前我国北方上墓祭扫主要是在寒食节与寒衣节。从《礼经》等文献的记载来看,唐代以前我国北方并没有清明节上墓祭扫的例规,到了唐代时清明节上墓祭扫已成风气。唐代是我国南北各地墓祭风俗融合时期,沿袭清明墓祭风俗,并扩大到全国各地。唐朝之后,寒食节逐渐式微,因与清明节日期相近。宋元时期,清明节在全国各地地位上升,并融汇了寒食节的禁火、冷食等习俗内容。

清明是哪一天,2018年清明时间?

“九陌芳菲莺自啭,万家车马雨初晴”的清明节气,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来到人们的身边。《历书》说此时“气清景明,万物皆显”,故曰清明。清明时节不仅是我国民间最重要的祭祀节期,也正是农人春耕的大好时节,那么就让二十四节气告诉你,2018年清明时间。

问:2018年清明是几月几日?答:2018年清明是2018年4月5日04:12:43,农历2018年二月(大)二十,星期四。
清明三侯桐始华:白桐花开放。田鼠化为鴽:喜阴的田鼠不见了。虹始见:雨后的天空可以见到彩虹。
清明是表征物候的节气,含有天气晴朗、草木繁茂的意思。清明这天,民间有踏青、寒食、扫墓等习俗。常言道:“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时至清明,盆地气候温暖,春意正浓。
农业生产方面,清明时节气温变暖,降雨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农谚说“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正是这个道理,但在清明前后,仍然时有冷空气入侵,甚至使日平均气温连续3天以上低于12摄氏度,造成中稻烂秧和早稻死苗,所以水稻播种、栽插要避开暖尾冷头。
节气清明与清明节清明节,是中国重要的“时年八节”之一,也是我国民间最重要的祭祀节日,其节期很长,有10日前8日后及10日前10日后两种说法,这近20天内均属清明节。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清明节的名称与清明节气的天气物侯特点有关。西汉时期的《淮南子·天文训》中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所谓“清明风”即清爽明净之风。
《岁时百问》则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虽然作为节日的清明在唐朝才形成,但作为时序标志的清明节气早已被古人所认识,汉代已有了明确的记载。
东汉崔寔《四民月令》记载:“清明节,命蚕妾,治蚕室……”说的正是这时开始准备养蚕。其中的“清明节”还只是一个节气,不是节日,清明节气在时间和天气物侯特点上为清明节俗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条件,被看作清明节的源流之一。
了解更多星座百科、八字姻缘、八字事业、婚姻运势、财神灵签、情感合盘、看另一半、八字测算、姓名速配、一生运势、复合机会,您可以在底部点击在线咨询(仅供娱乐):http://www.adxqd.com/xz/


清明节是每年的哪一天

清明节是每年的公历4月5日前后,即春分后第15日,不固定。不过最常见的日期是4月4号和4月5号,其中4月5日清明节最多。最初的“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北斗七星斗柄的指向来确定的。斗柄从“寅位”开始,顺时针旋转,当斗柄指向“乙位”时,就是清明节气。“乙位”也就是太阳黄经达到15度,刚好这一时间就在每年农历的4月5日前后。人们为了方便记忆,于是就直接将清明节的时间记录为4月4日-4月6日。清明节习俗:1.扫墓祭祖:不仅弘扬了我国传统的孝道文化,而且还可以加强家族甚至民族的凝聚力。2.踏青游玩:人们会利用扫墓的机会,在山野间游乐、享受春天的乐趣,不仅放松了心情,而且还增加了亲情。3.戴柳条“驱鬼辟邪”:具有驱鬼辟邪的作用,“戴柳条”就是把柳树的枝条编织成一个环状,然后戴在头上。4.吃青团:吃青团不仅能预防疾病,而且青色代表有活力、长寿,寓意着一家人健健康康。

2014年清明节是哪天

  2014年清明节是几月几号?2014年清明节是哪一天?   2014年清明节时间:4月5日 星期六(农历三月初六)   清明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是中国重要的“时年八节”(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除夕)之一,一般是在公历4月5号前后,节期很长,有10日前8日后及10日前10日后两种说法,这近20天内均属清明节。清明节原是指春分后十五天,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明定4月5日为国定假日清明节,也叫做民族扫墓节。   清明节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节气是按照阴历制定的,阴历没有闰年。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之说。清明节是一个祭祀祖先的节日,传统活动为扫墓。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我特别推荐   拓展阅读   润饼菜   每到清明时节,泉州人有吃“润饼菜”的食俗。据说,这是古时寒食节食俗之遗风。   “润饼菜”的正名应该是春饼。清明吃润饼,不仅是泉州独有的,厦门人也喜好之。相传开这种吃法之先河的,是明朝总督云贵湖广军务的同安人蔡复一。当时同安属泉州府辖,因此这种吃法便流传开来,在闽南成了家常名品。不过,闽南各地的春饼形式相同,内容却有很大不同。   泉州的“润饼菜”是以面粉为原料擦制烘成薄皮,俗称“润饼”或“擦饼”,食时铺开饼皮,再卷胡萝卜丝、肉丝、蚵煎、芜荽等混锅菜肴,制食皆简单,吃起来甜润可口。晋江的“润饼菜”却复杂许多,那包“润饼菜”的主料肯定是要多种多样,摆了满满一桌的。有这么一些主料菜肴:豌豆、豆芽、豆干、鱼丸片、虾仁、肉丁、海蛎煎、萝卜菜。还有一些配料:油酥海苔、油煎蛋丝、花生敷、芜荽、蒜丝。吃的时候必须两张“润饼皮”才能保证其不被丰富的内容所撑破。这种脆嫩甘美、醇香可口的美味,一般人2卷足矣。    我特别推荐   不过,据我所知,晋江的“润饼菜”并不是最复杂的;论复杂,应该是厦门为最。晋江用的主料厦门都有,此外还要加上笋、鱼、油酥扁鱼干、油炒韭,再蘸上芥辣、辣酱、甜酱,这才叫地道的厦门“薄饼”。   如今大家的生活水平都提高了,然而吃“润饼菜”的习俗依旧,这该是一种传承吧。    我特别推荐    我特别推荐

清明节是什么时候?2014

  根据国务院《关于修改的决定》,为便于各地区、各部门及早合理安排节假日旅游、交通运输、生产经营等有关工作,经国务院批准,现将2014年清明节放假调休日期的具体安排通知如下:   清明节放假几天   2014年清明节放假办法:2014年4月5日—7日放假调休,共3天。其中,4月5日(清明节,星期六)为法定节假日,4月7日(星期一)补休。   清明节简介   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详情请看:清明节的来历和习俗_清明节是什么时候。    我特别推荐   清明节是几月几日   清明节是哪天呢?跟其他中国传统节日用月亮历法的农历不同,其实清明节是一个太阳历法的公历日期,固定在公历的每年4月4日至4月6日之间。今年清明节是2014年4月5日,跟农历没有关系。   拓展阅读:   清明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是重要的“八节”(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一般是在公历的四月五日,但其节期很长,有十日前八日后及十日前十日后两种说法,这近二十天内均属清明节。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我特别推荐    我特别推荐

2015清明节是农历几月几日

导读: 清明节是农历几月几日?清明这天阳历基本是固定的。而农历就不确定,多数是在三月初,也有在二月底的。一般说,清明在二月,节气早,对农业生产比较有利;清明在三月,节气晚,农时要受到一些影响。接下来大家和我一起了解下2015清明节是农历几月几日吧。 2015清明节是农历几月几日 2015清明节是农历几月几日:清明节是2015年4月5日,农历二月十七 乙未年 庚辰月 辛亥日。 清明节简介 《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因此得名。”清明,乃天清地明之意。清明作为我国传统节日大约始于周代,距今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淮南子·天文训》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在《岁时百间》有这样的记载:.‘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节,又称扫坟节、鬼节、冥节,与七月十五中元节及十月十五下元节合称只冥节,都与祭祀鬼神相关。在二十四节气中,唯有清明既是节气又是节日。扫墓活动一般是在清明节的前10天或后10天进行。有些地方的扫墓活动时间会有一个月之久。 我国古代将清明分为三候:“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鹤;三候虹始见。”意即在这个时节先是白桐花开放,接着喜阴的田鼠不见了,全回到了地下的洞中,然后是雨后的天空可以见到彩虹了。 常言道:“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清明时节,华南气候温暖,春意正浓。我国广大地区的日均气温已升到12℃以上。此时正是桃花初绽,杨柳泛青,暖风拂面,一派明朗清秀景致。

清明节往年放假几天

清明节放假一般3天:“清明节”本质上就是个“假日”,根据国家规定,历史上清明节一般都放三天假,从“清明节前一天”到“清明节后一天”。【摘要】
清明节往年放假几天【提问】
清明节放假一般3天:“清明节”本质上就是个“假日”,根据国家规定,历史上清明节一般都放三天假,从“清明节前一天”到“清明节后一天”。【回答】
能不能再展开讲讲?【提问】
清明节放假一般是3天,即从清明节当天开始,次日和第三日放假。【回答】


清明节国家规定放几天假

清明节法定假日时间为一天。清明是按照农历来计算的,根据月球运转计算通常在4月5日,在农历每年三月初一前后,是农历二十四节气的第5个节气。2015年的清明节是农历二月十七日,即新历4月5日,星期日。清明节也称作踏青节,在每年冬至后的第108天,是我国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是个祭祀祖先的节日。清明节,又称扫坟节、鬼节、冥节,与七月十五中元节及十月十五下元节合称三冥节,都与祭祀鬼神有关。清明节又叫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十大传统节日”。由此可知,中国人民对清明节的重视。根据《我国法定年节假日等休假相关标准》规定,现行法定的年节假日的标准为11天。其中,包括新年1天、春节3天、清明节1天、端午节1天、劳动节1天、中秋节1天以及国庆节3天。节日渊源:清明节,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传统祭祖节日。“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它与干支时间以及八卦等是联系在一起的,有着久远的历史源头。“二十四节气”不仅在农业生产方面起着指导作用,同时还影响着古人的衣食住行,甚至是文化观念。在早期观象授时时代,依据斗转星移定岁时,斗柄顺时针旋转一圈,谓之一岁(摄提)。天维建元,是从寅开始的,如《淮南子·天文训》收录:“帝张四维,运之以斗,月徙一辰,复返其所,正月指寅,十二月指丑,一岁而匝,终而复始”。

2017年清明节是什么时候

  清明节是我国祭祖扫墓的传统节日,2017年清明节是什么时候,我为您解答,欢迎阅读。    2017年清明节是什么时候: 4月4日   清明,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4月5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5°时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三月节……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故清明节总是在公历4月4日、4月5日、4月6日三天中的一天。   清明节是一个祭祀祖先的节日,传统活动为扫墓。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据万年历可知,2017年清明节是4月4日,农历三月初八,星期二。    2017年4月4日清明节黄历表   公历:公元2017年4月4日 星期二   农历:二零一七年 三月(小)初八   干支:丁酉年 甲辰月 辛酉日   生肖:属鸡   星座:白羊座   星宿:柳宿(柳土獐) 本命星宿   胎神占方:厨灶门外东南   彭祖百忌:辛不合酱主人不尝 酉不宴客醉坐颠狂   冲煞:冲兔(乙卯)煞东   24节气:清明(4月4日) 谷雨(4月20日)    【宜】 :沐浴 平治道涂 扫舍 入殓 移柩 破土 启钻 安葬 馀事勿取    【忌】 :诸事不宜   吉神宜趋:相日 六合 五富 续世 除神   凶神宜忌:五虚 游祸 天刑 死神 河魁 月刑 血忌 五离    各地清明节的节令食品   由于寒食节与清明节合二为一的关系,一些地方还保留着清明节吃冷食的习惯。在山东,即墨吃鸡蛋和冷饽饽,莱阳、招远、长岛吃鸡蛋和冷高粱米饭,据说不这样的话就会遭冰雹。泰安吃冷煎饼卷生苦菜,据说吃了眼睛明亮。晋中一带还保留着清明前一日禁火的习惯。   很多地方在完成祭祀仪式后,将祭祀食品分吃。晋南人过清明时,习惯用白面蒸大馍,中间夹有核桃、枣儿、豆子,外面盘成龙形,龙身中间扎一个鸡蛋,名为“子福”。要蒸一个很大的总“子福”,象征全家团圆幸福。上坟时,将总“子福”献给祖灵,扫墓完毕后全家分食之。上海旧俗,用柳条将祭祀用过的蒸糕饼团贯穿起来,晾干后存放着,到立夏那天,将之油煎,给小孩吃,据说吃了以后不得疰夏病。   上海清明节时有吃青团的风俗。将雀麦草汁和糯米一起舂合,使青汁和米粉相互融合,然后包上豆沙、枣泥等馅料,用芦叶垫底,放到蒸笼内。蒸熟出笼的青团色泽鲜绿,香气扑鼻,是本地清明节最有特色的节令食品。上海也有的人家清明节爱吃桃花粥,在扫墓和家宴上爱用刀鱼。   在浙江湖州,清明节家家裹粽子,可作上坟的祭品,也可做踏青带的干粮。俗话说:“清明粽子稳牢牢。”清明前后,螺蛳肥壮。俗话说:“清明螺,赛只鹅。”农家有清明吃螺蛳的习惯,这天用针挑出螺蛳肉烹食,叫“挑青”。吃后将螺蛳壳扔到房顶上,据说屋瓦上发出的滚动声能吓跑老鼠,有利于清明后的养蚕。清明节这天,还要办社酒。同一宗祠的人家在一起聚餐。没有宗祠的人家,一般同一高祖下各房子孙们在一起聚餐。社酒的菜肴,荤以鱼肉为主,素以豆腐青菜为主,酒以家酿甜白酒为主。浙江桐乡河山镇有“清明大似年”的说法,清明夜重视全家团圆吃晚餐,饭桌上少不了这样几个传统菜:炒螺蛳、糯米嵌藕、发芽豆、马兰头等。这几样菜都跟养蚕有关。把吃剩的螺蛳壳往屋里抛,据说声音能吓跑老鼠,毛毛虫会钻进壳里做巢,不再出来骚扰蚕。吃藕是祝愿蚕宝宝吐的丝又常又好。吃发芽豆是博得“发家”的口彩。吃马兰头等时鲜蔬菜,是取其“青”字,以合“清明”之“青”。

2017年清明节放假安排时间表

   20172017年清明节放假几天:   2017年4月3日至5日调休,共3天。   4月4日(星期二,农历清明当日)为法定节假日   4月6号(星期四)、4月7日(星期五)照常上班。    清明简介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受汉族文化的影响,中国的满族、赫哲族、壮族、鄂伦春族、侗族、土家族、苗族、瑶族、黎族、水族、京族、羌族等24个少数民族,也都有过清明节的习俗。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基本主题。   清明最早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其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晋文公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在山西大部分地区是在清明节前一天过寒食节;榆社县等地是在清明节前两天过寒食节;垣曲县还讲究清明节前一天为寒食节,前二天为小寒食。   清明节是中国重要的“时年八节”之一,一般是在公历4月5号前后,节期很长,有10日前8日后及10日前10日后两种说法,这近20天内均属清明节。清明节原是指春分后十五天,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明定4月5日为国定假日清明节,也叫做民族扫墓节。   《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之说。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2006年5月20日,中国文化部申报的清明节经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结束语】清明节也有踏青节的别称,所以,在清明时期,不止要祭祀祖先,也要来踏青。   在2017年,清明放假时间为2017年4月3日至5日调休,共3天,你可以好好的感受一下清明的传统节日文化。

清明节法定假日是几天?清明节放假时间表

清明节是法定假日,法定是一天,但周末可以休息,还是可以休息三天。清明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是重要的八节之一。同时也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二十四节气客观反映了一年四季的气温、降雨、物候等变化,古代劳动者安排了农事活动。清明节从周代开始,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早只是节气的名字,成为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冷的食节有关。《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20年部分假日安排的通知》3、清明节:4月4日至6日休假,共3天。《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第二条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20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第三条


清明节放假是哪年开始的

清明节放假是哪年开始的   清明节,是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的阳历四月五日。(此节日现已列入国假3天)。大家知道,清明节放假是哪年开始的吗?不知道没关系,赶紧看看本文的介绍吧!   清明节放假是哪年开始的   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明定4月5日为国定假日清明节。2007年12月7日,国务院第198次常务会议通过了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其中规定“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 ,2008年,清明节正式成为法定节假日,放假一天。2009年,又改为三天。   清明节放假原因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国传统节日,重要的“时年八节”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早在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就已经明定4月5日为国定假日。后来在2008年,清明节正式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节假日,放假一天。2009年,又改为三天。大家都知道现在我国有七大传统节日: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中国的节日体系有着源远流长的文化渊源。所谓民俗是它有很多我们民族独有的文化、价值观、审美,是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确认节日的法定地位是保护民族的文化身份、民族情感、民族的.精神方式。这代表着一个国家对传统的重视,民族对保护与传承传统文化的自觉。   知道了清明节放假从哪年开始后,我们来看看今年清明节放假安排。   2016年清明节放假安排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16年节假日安排的通知,我们知道2016清明节放假4月2日~4日,与周末连休,放假3天。   2016年4月4日(星期一,农历清明当日)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2016年4月2日(星期六)公休,4月3日(星期日)公休;   2016年4月5日(星期二)正常上班。   所以,2016年清明节国家规定放3天假。   记住了,清明节放假从2008年开始,放假一天。2009年,又改为三天。   2016清明节放假旅游去哪里玩?   一、云南 昆明   在云南中部,有一片波光浩渺的湖水,俨如高原上镶嵌的一颗璀璨晶莹的明珠,这就是古老的“滇南泽”,因距昆阳城最近,故又名“昆阳湖”,即人们熟悉的“五百里滇池”。以往诗人对她描写是:昆池千顷浩溟漾,浴日滔天气量洪,倒映群峰来镜里,雄吞六河入胸中。   坐落在这美丽高原湖畔的城市,就是春城昆明。昆明是云南省的省会,位于云贵高原中部,四面环山,南临滇池,六河纵横,中间一马平川,形成了膏腴沃壤的昆明坝子。昆明地处云贵高原中部,市中心海拔1891米。南濒滇池,三面环山。   属于低纬度高原山地季风气候,由于受印度洋西南暖湿气流的影响,日照长、霜期短、年平均气温15摄氏度。气候温和,夏无酷暑,冬不严寒,四季如春,气侯宜人,能见度良好,鲜花常年不谢,草木四季长青,故有“春城”美誉。为此前人有诗描写它的特点是:昆明腊月可无裘,三伏轻棉汗不流,梅绽隆冬香放满,柳舒新岁叶将稠。每年的12月到来年的3月,一群群躲避北方海域寒风的红嘴鸥,万里迢迢地从远方飞来,落栖在昆明城中。   同时,昆明还是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荟萃之地。悠久的历史、独特的地质结构,为昆明留下了众多的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昆明市是一个发展中的国际旅游城市,目前,已形成了以世博会为中心的集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为一体的多功能的四季皆宜的旅游胜地。   二、海南 三亚   海南三亚市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是海南省风景名胜最多而又最密集的地方,在约两百公里的海岸线上,密布亚龙湾、大东海、鹿回头公园、天涯海角、海山奇观、南山文化旅游区等闻名中外的旅游景点。她不仅具备现代国际旅游五大要素--阳光、海水、沙滩、绿色植被、洁净空气,而且还拥有河流、港口、温泉、岩洞、田园、热带动植物、民族风情等各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在国内外堪称一绝。   海南三亚古称崖州,也称鹿城,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文化多姿多彩。天涯海角、大小洞天、崖州古城、落笔洞三亚古人类遗址等都蕴涵着丰厚的历史文化。三亚地处海南省的最南端,是我国唯一的热带滨海旅游城市,境内汇集了阳光、海水、沙滩、气候、森林、动物、温泉、岩洞、田园、风情等十大风景资源。   三、山东 青岛   山东青岛的备受游客喜爱,首先要归功于岛城秀丽的山海风光、历史悠久的宗教文化。由前海至崂山的海滨黄金旅游线作为青岛的“拳头”品牌享誉中外。   著名的第一海水浴场沙细坡缓、水清浪小,旺 季高峰期每天接待游客达20万之多。除传统的观光旅游外,青岛还开辟了度假健身游、工业旅游、农业生态旅游等。节庆活动也已成为岛城的旅游品牌,一年一度的青岛国际啤酒节、海洋节、时装周、国际电子家电博览会等,吸引了众多海内外游客。   四、西藏 拉萨   相传公元七世纪唐朝文成公主嫁到吐蕃时,这里还是一片荒草沙滩,后为建造大昭寺和小昭寺用山羊背土填卧塘,寺庙建好后,传教僧人和前来朝佛的人增多,围绕大昭寺周围便先后建起了不少旅店和居民房屋,形成了以大昭寺为中心的旧城区雏形。   同时松赞干布又在红山扩建宫室(即今布达拉宫),于是,拉萨河谷平原上宫殿陆续兴建,显赫中外的高原名城从此形成。“惹萨”也逐渐变成了人们心中的“圣地”,成为当时西藏宗教、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一般人的印象中,拉萨是由布达拉宫、八廓街(八角街)、大昭寺、色拉寺、哲蚌寺以及拉萨河构成的,但西藏人认为,严格意义上的“拉萨”应是指大昭寺和围绕大昭寺而建立起来的八廓街,只有到了大昭寺和八廓街,才算到了真正的拉萨。如今拉萨城东一带尚保持着古城拉萨的精髓。   以布达拉宫和八廓街为中心的拉萨新城,北至色拉寺,西至堆龙德庆县。纵目眺望拉萨城,邮电大楼、新闻大楼、拉萨饭店、西藏宾馆及各色建筑物星罗棋布,互为参错,连连绵绵,一片新辉。站在布达拉宫顶上俯瞰拉萨全城,整个拉萨市区到处是一片片掩映在绿树中的新式楼房,唯八廓街一带飘扬着经幡,荡漾着桑烟。   在这里,密布着颇具民族风格的房屋和街道,聚集着来自藏区各地的人们,他们中许多人仍然穿着本民族的传统服装,那仿佛从不离手的转经筒和念珠显然表明佛教实际上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 更多热门文章推荐: 2016武汉市清明节放假时间 2016上海清明节放假适合去哪玩 清明节活动方案 香港清明节放假2016 广西2016清明节放假安排 2016清明节放假安排及高速免费时间 清明节放假去哪玩好 2016浙江清明节的由来及习俗 有关清明节习俗手抄报 ;


上一篇:梅婷黑酷装现身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推荐

热门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