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鞋批发网 > 知识库 >

天宫一号与神八对接

来源:运动鞋批发网时间:2024-06-17 07:16:19编辑:运动君

神舟九号怎样和天宫一号对接

  本月中旬,也许就在16日下午,中国航天即将迎来这样一个大日子,神舟九号将把3名航天员送上太空,与天宫一号进行我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后,航天员进入天宫一号这个太空新家,此后神舟九号再把航天员安然无恙地送回地球家园。据报道,2男1女3名航天员和3名预备航天员已于6月9日上午抵达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并下榻问天阁,即将参加全系统的发射演练并参加发射任务(如图)。近日,航天专家庞之浩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本次神舟九号和天宫一号的交会对接,最引人注目之处就在于对接由航天员手动操控完成。

  ■最新动态

  老航天员或二度飞天

  6月10日上午,航天员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圆梦园参加了植树、升国旗等活动。在酒泉现场照片中,6名航天员中除了备受瞩目的两名女航天员外,2名男航天员的身影颇为熟悉,他们是曾经飞天的航天员景海鹏和聂海胜,前者曾搭载神七飞天,后者曾搭载神六飞天,也就是说,此次神九搭载的3名航天员中,很有可能出现曾经执行过载人航天任务的航天员。

  据了解,首批选拔的两名女航天员属我国第七批女飞行员,来自空军运输航空兵部队。对于女航天员是否已育的问题,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副总设计师王宪民明确表示,我国女航天员的选拔条件,并没有要求是必须生育过的。

  另外,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10日说,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已于6月初降轨至对接轨道,等待神舟九号飞船前来相会。自2011年9月29日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以来,天宫一号已在轨运行255天,其间与神舟八号飞船成功进行了两次交会对接。载人飞船系统总设计师张柏楠说,目前,天宫一号姿态控制稳定,测量设备状态良好,资源充足,内部环境满足载人要求。

  ■交会对接

  载人航天三步走的关键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所属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国际太空》杂志执行主编庞之浩介绍说,我国的载人航天发展分为三步走。第一步是突破和掌握载人的天地往返技术,这是载人航天技术的三大基本技术之一。这一步已通过神舟五号、神舟六号任务完成。2003年,杨利伟驾驶神舟五号飞船首次飞天,进行了单人单天的飞行,2005年,神舟六号上的两名航天员完成两人多天任务。第二步的主要任务是突破空间出舱活动、交会对接技术,研制和发射货运飞船和空间实验室。其中,空间出舱活动和交会对接是载人航天的另外两项基本技术。2008年,神舟七号飞船载三名航天员上天,翟志刚出舱完成了空间出舱的壮举。

  庞之浩说,交会对接技术更为复杂,也更为重要,是建造空间站的前提条件,因为空间站体积大、运行时间长,但不能天地往返,需要通过飞船和交会对接技术把人和货物送上去,再送回来。因而,在空间出舱技术突破后,就要进行这项技术的突破。

  2011年,我国发射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进行交会对接,掌握了无人自控交会对接技术,本月中旬,将发射神舟九号载人飞船,掌握载人手控对接技术,这也是承上启下的任务,此后还将进一步掌握这项技术,完成第二步第一阶段的任务。之后就将进入第二步的第二阶段任务,即发射货运飞船和空间实验室。

  我国载人航天的最后一步是要建立长期驻人的空间站。

  ■最大不同

  航天员操控神九对接

  神舟八号在太空中和天宫一号的深深一吻,至今依然让人回味。而神舟九号已经迫不及待地要和天宫一号相会了。神舟九号和神舟八号会有怎样的不同呢?事实上,既然是“兄弟”,那就一定十分相像了,与神舟八号相比,神舟九号的改动并不大。

  庞之浩解释说,我国“神舟”系列飞船分为三种状态,初期试验技术状态、出舱活动试验技术状态和天地往返运输器技术状态。从神舟八号开始,我国飞船就基本定型,是能交会对接的天地往返运输器,以后的“神舟”系列飞船也都采用这种技术状态,在轨道舱的前端安装了用于交会的测量、运动控制等设备和对接用的机构。飞船定型后,其外形、结构、控制服务系统和数据传输等基本要素都将保持不变。但每艘飞船要根据不同任务需求做细节改动。

  虽然去年发射的神舟八号没有载人,但却是按照载人飞船设计的,与神舟九号基本相同。最大的不同是神舟九号载人且与天宫一号对接后,航天员要进入天宫一号工作生活,因此还要带上航天食品。另外,航天员还要携带其他一些物品上天,有的要搬到天宫一号。而物品之所以由天宫一号和神舟九号分批运上天,一是因为火箭运载能力有限,另外是出于产品寿命的考虑,比如做实验用的细胞,在长期无人条件下难以存活,所以要和航天员一起上天。此外,神舟九号此次还将首次带上活体蝴蝶升空。

  “两者的设备是基本相同的,但是与天宫一号的交会对接方式不一样,神舟九号由航天员来控制,这是关键。”庞之浩说。

  ■“手控”优势

  可靠性和灵活性更高

  交会对接要让两个八吨重的飞行器在茫茫太空中以比子弹还快数倍的速度飞行,完成无缝对接,难度好比“穿针引线”,绝对是个“精细活”,而用人来掌控整个过程会有怎样的优势呢?

  庞之浩说,迄今为止,美俄共进行了300多次交会对接,美国以手控为主,曾失败过2次,俄罗斯以自控为主,失败过15次,因而手控交会对接的成功率更高,原因是出现故障时航天员可以随机应变。手控还能节约时间和燃料。但手控方式对航天员的操作负荷,也就是劳动量的要求大大增加,还要受到航天环境,尤其是光线的影响。庞之浩解释说,就像通过电视看室外足球比赛一样,转播的清晰度会受现场的室外环境影响。航天员要通过舱内的显示屏观察舱外对接情况的“直播”,对接时要有一定光照,但光线还不能太强,外面照射得不清楚或者太刺眼,航天员在舱内看到的情况都会受影响。

  自控交会对接也有优点,一则比较省事,适合载人航天器和无人航天器,规避了人员操作的失误,不需要考虑航天员的安全和救生系统。但可靠性和灵活性没有手控高,出现突发情况不好处理,设备更为复杂,对地面支持的要求也更高。

  庞之浩指出,我国此次载人交会对接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掌握航天员手控对接技术。

  测量设备和对接机构是交会对接“硬件”上的两大“法宝”,而航天员在手控交会对接过程中面临的最大考验是在两者中任何一个出现故障的情况下,如何排除故障。

  庞之浩说,最严重的故障发生在1997年,俄罗斯“进步”货运飞船撞上了和平号空间站光谱舱,发生了“追尾”,造成了太阳电池板损害、舱段漏气等。载人交会对接也曾发生过故障,1971年苏联发射了第一座空间站,同年发射了联盟-10载人飞船对接,由于对接机构出现故障,造成航天员无法打开舱门进入空间站,最后只能无功而返。

  在交会对接过程中最怕的情况是“追尾”,如果航天器撞坏就更危险。不过,手控对接中发生“追尾”的概率非常低,就像开车一样,“司机”发现一旦要撞上,就可立即“刹车”。最坏的情况是“刹车”不灵。因此,交会对接设备都有多套应急设备保障,关键设备要备份。


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对接有什么用?什么是对接啊?

通俗的理解就是:天宫一号是一座“永久性”的太空站,而神州系列飞船则是将航天员从地面运送到太空站去工作的运载工具。当工作完成之后,航天员还可乘坐神舟系列飞船返回地面。

不过由于我国的科技发展需要有一个过程,所以神州八号在计划中是不载人的,它与天宫一号的(无人)对接是为将来神舟系列飞船搭载航天员上天与空间站(天宫系列)进行(有人)对接所作的尝试和准备。

所谓对接,简单的说就是将载人飞船与空间站在太空中连成一体,从而使航天员通过对接管道从飞船进入到太空站里工作,或者是让其从太空站进入到飞船中(从而返回地面)的一个必经的非常重要的环节。


神州八号和天宫一号成功对接有什么意义?

一、提振了民族精神,
二、带动了高科技产业发展,引领者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以粮食、军事科技的发展,保卫着国家经济运转安全
三、 中国航天技术发展晚,起点低,进步却飞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航天技术雄厚实力与吃苦耐劳的精神。标志着改革开放下的中国在雄厚的经济基础支持下,突破西方技术封锁,自主开发航天科技进步迅速,再向航天强国迈出一大步。中国有责任再接再厉,大力发展航天技术,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同时积极推动航天领域的国际合作,为和平利用太空资源、造福人类万物作出更大贡献。
四、不仅对中国的航天科技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同时相关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也会被市场进一步挖掘!中国在航天技术又上了一个台阶!


神八与天宫1号如何完成对接?

一、首次交会对接任务技术状态首次交会对接为无人自动交会对接试验,对接目标飞行器为天宫一号,追踪飞行器为神舟八号飞船。神舟八号飞船为改进型载人飞船,沿用返回舱、推进舱和轨道舱三舱结构,全长9米,舱段最大直径2.8米,起飞质量8082千克。增加了微波雷达、激光雷达、CCD敏感期等交会测量设备,以及主动式对接机构,具备自动和手动交会对接与分离功能。对接机构采用导向板内翻式的异体同构周边式构型,对接后可形成0.8米的航天员转移通道。发射神舟八号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八火箭是在原长征二号F火箭基础上,对助推器、控制系统、故障检测处理系统等进行了改进,提高了可靠性和入轨精度。火箭全长约58米,起飞质量约497000千克,运载能力不小于8130千克。交会对接测控通信网由2颗天链一号中继卫星、16个国内外陆基测控站、3艘测量船,以及北京飞控中心和西安测控中心组成。神舟八号飞船返回的主着陆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苏尼特右旗以西阿木古郎草原。二、首次交会对接任务飞行程序交会对接飞行过程分为远距离段引段、自主控制段、对接段、组合体飞行段和分离撤离段。远距离段引段自神舟八号飞船入轨后开始,在地面测控通信系统的导引下,神舟八号飞船经五次变轨,从初始轨道转移到330千米的近圆轨道,在距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后下方约52千米处,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建立稳定的空空通信链路,开始自主导航。自主控制段经历寻的、接近和平移靠拢三个阶段,神舟八号飞船通过交会对接测量设备,自主导航至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接触,自主控制飞行过程约144分钟。对接段从对接机构接触开始,在15分钟之内完成捕获、缓冲、拉近和锁紧四个过程,最终实现两飞行器刚性连接,形成组合体。组合体飞行段由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负责组合体飞行控制,神舟八号飞船处于停靠状态。组合体飞行12天左右,择机进行第二次交会对接试验。对接机构解锁后,两飞行器分离,神舟八号飞船撤离至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140米处停泊,按照对接程序进行第二次交会对接,再次构成组合体。组合体继续飞行2天后,进入分离撤离段。两飞行器再次分离,神舟八号飞船撤离至距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5千米外的安全距离,交会对接试验结束。尔后,神舟八号飞船按预定返回程序飞行,返回舱返回主着陆场;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变轨升至高度约370千米自主飞行轨道运行,等待下一次交会对接。三、后续飞行任务安排根据交会对接任务计划安排,将于2012年发射神舟九号和神舟十号飞船,再进行两次交会对接。其中神舟九号飞船是否载人,将根据神舟八号飞行任务评估情况决策,神舟十号飞船执行载人飞行。通过上述飞行任务,突破和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将使我国载人航天技术水平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神八与天宫一号什么时候对接???

  CCTV
  凤凰卫视
  神舟八号,无人飞行器,是中国“神舟”系列飞船的第八个,也是中国神舟系列飞船进入批量生产的代表。神八将采用“长征二号”F/G火箭来发射,约2011年10月发射。2011年8月18日,“携手神八·交会梦想”大型公众征集活动启动仪式开始征集“平民梦想”,征集到的梦想经筛选后将有机会搭载神舟八号飞船遨游太空。2011年10月26日神舟8号飞船已运至发射塔架。
  发射时间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10月31日宣布,天宫一号/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总指挥部第五次会议研究决定,神舟八号飞船瞄准11月1日5时58分发射,10月31日实施运载火箭推进剂加注。

  “神八”“神九”飞天不载人
  据刘竹生介绍,我国将在神舟七号实现航天员出舱,神舟八号发射目标飞行器(专门用于对接),也就是空间实验室,神舟九号实现无人对接,但“神八”与“神九”飞船都将没有航天员跟随上天。而神舟十号则实现载人对接。刘竹生表示,今后的载人飞船发射时间间隔将大大缩短,目标飞行器发射当年就可以发射对接飞船。他说,“神七”到“神十”飞船的发射,都服务于太空空间站建设。如果“神八”能顺利升空,“神九”与“神十”就不用再等两年,“一个多月后就可能上天了”。他说,以后的“神舟”飞船系列仍将由长征二号F火箭发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神六”副总设计师杨宏介绍说,我国已经进入载人工程第二阶段,这一阶段载人航天事业的主要任务是建立短期内有人照料的小型空间实验室 。


天宫一号与神八对接是什么原理啊?

  空间交会对接涉及两个飞行器,一个是目标飞行器,一个是追踪飞行器。目标飞行器首先发射升空,追踪飞行器作为主动飞行器去寻找目标飞行器进行交会对接。在交会对接过程中,追踪飞行器的飞行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远程导引段:在地面测控的支持下,追踪飞行器经过若干次变轨机动,进入到追踪航天器上的敏感器能捕获目标飞行器的范围(一般为15~100千米)。

  近程导引段:追踪飞行器根据自身的微波和激光敏感器测得的与目标飞行器的相对运动参数,自动引导到目标飞行器附近的初始瞄准点(距目标飞行器0.5~1千米)。

  最终逼近段:追踪飞行器首先捕获目标飞行器的对接轴,当对接轴线不沿轨道飞行方向时,要求追踪飞行器在轨道平面外进行绕飞机动,以进入对接走廊,此时两个飞行器之间的距离约100米,相对速度约1~3米/秒。

  对接停靠段:追踪飞行器利用由摄像敏感器和接近敏感器组成的测量系统精确测量两个飞行器的距离、相对速度和姿态,同时启动小发动机进行机动,使之沿对接走廊向目标最后逼近。在对接前关闭发动机,以0.15~0.18米/秒的停靠速度与目标相撞,最后利用栓-锥或异体同构周边对接装置的抓手、缓冲器、传力机构和锁紧机构使两个飞行器在结构上实现硬连接,完成信息传输总线、电源线和流体管线的连接。


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对接有什么重大的意义?

为以后开展空间科学实验、航天医学实验和空间技术试验打好基础。
空间交会对接重大突破将为中国2020年左右建成空间站奠定关键技术基础。空间站是人类探索宇宙奥秘最重要平台之一。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说,此次交会对接任务完成后,神舟飞船将逐步形成状态固化的天地往返载人飞船,组批投产。
有力的证明了中国的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是中国走向更强大的有力标志,航天精神激励着全国人民努力实现现代化。”


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成功实现无人交会对接的时间是多久?

十分钟。当“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在同一时刻以同样的速度到达同一个地点顺利交会,两个飞行器的速度、位置、姿态、偏差等11个参数满足对接的初始条件后,飞行器就将停止控制,让它们根据惯性进行碰撞,整个对接过程一共大约需要十分钟时间。扩展资料:“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实现刚性连接后,将通过制动控制系统,接通两个航天器的电气液路通道,进行信息和能源并网。“神舟八号”上的航天员和货物通过直径800毫米的人孔通道进入“天宫一号”。连接后的“组合航天器”由天宫一号控制,“神舟八号”处于停靠状态,但如果出现故障,“神舟八号”则可以立即进行“替补”。在联合飞行任务结束后,或在紧急状态下,实现两个飞行器的安全分离也至关重要。根据程序设计,“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的对接锁可自动分离,一旦出现故障,宇航员可手动分离,将两个对接机构掰开;此外,还可以采用火工品将对接机构炸开,实行强行分离。

“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成功实现无人交会对接的时间

2011年11月3日01:36,神舟8号无人飞船和天宫1号目标飞行器依靠交会测量设备的引导,利用对接机构,在距地面343千米的轨道上首次对接获得成功,实现了2个航天器的刚性连接,形成组合体。组合体飞行12天左右后,进行了第2次交会对接试验,进一步考核了对接机构的重复使用性能,以及交会对测量设备在不同空间环境下的性能。任务完成以后,神舟8号宇宙飞船于2011年11月17日返回地面。  神舟8号此行有两个重要使命,一是突破空间自动交会对接技术,二是实现载人飞船的定型。定型的“神舟”飞船除了能运送3名航天员之外,还可以运送300千克货物上天,带回50千克载荷,并增加了交会对接用的测量和对接功能。


天宫一号和神8对接后的工作是什么?

天宫一号的四大任务分别是:
(1)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作为交会对接的目标,与神舟8号飞船配合完成空间的交会对接任务。

(2)实现神舟8号飞船和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对接完成后的组合体的控制和管理。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实现空中的交会对接后,两个飞行器合成一个飞行器,要实现能源、信息、热环境、姿态、轨道控制等的整体控制和管理,这项任务由天宫一号承担。

(3)实现航天员的在轨驻留、生活和工作,为航天员提供在组合体内工作生活所需的基本条件。

(4)进行空间技术试验,为未来空间站的建造进行先期的技术验证。

结合楼主的问题,对接完成后天宫一号的主要工作应该是以上的后三项。


天宫一号与神八对接什么时候开始

  从对接机构接触开始,经过捕获、缓冲、拉回、锁紧4个步骤,“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器3日凌晨实现刚性连接,形成组合体,中国载人航天首次空间交会对接试验获得成功。
  中新网11月7日电美国《国际日报》日前刊文说,神八的升空,以及神八与天宫一号的对接,证明了中国进步的速度比我们意料的更快,中国在航天技术上的成就也比美国人预料的要更大,美国这回不是听到了背后追赶的脚步声,而是发现他们有了一位新的航天领域的合作者。从神五的起步,到神八的成功,中国在世界上的角色完成了一个划时代的跨越。


  神八的升空,以及神八与天宫一号的对接,证明了中国进步的速度比我们意料的更快,中国在航天技术上的成就也比美国人预料的要更大,美国这回不是听到了背后追赶的脚步声,而是发现他们有了一位新的航天领域的合作者,而中国在航天技术上的独立自主的创新应用,必将为新的民用新技术的开发带来巨大的潜能和市场,而这伴随的就是民用新技术的技术标准的制定,一旦中国独创的航天技术民用化,加上中国庞大的市场,那么中国在技术领域的领导者位置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回想神五升天时,西方主流媒体开始转变对中国发展的态度,今天神八发射成功,西方媒体对中国的进步的肯定已经成为正常的反应了。连一向立场分明的美国华文媒体,在神八升空当天,都将“神八升空”作为头版的通栏大标题对神八进行报道。神八升空在中国国力全面提升的背景之下,成为一件顺理成章的正常事件了。
  从神五的起步,到神八的成功,中国在世界上的角色完成了一个划时代的跨越。


赶快给我点天宫一号与神八对接介绍,我要做ppt

  4日11时37分,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控制下,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组合体完成交会对接后的第1次轨道维持,使组合体处于343公里的圆轨道。

  运行在外太空的航天器受大气阻力影响,其轨道会出现衰减,因此组合体在轨运行期间将进行2次轨道维持。第2次轨道维持将于二次交会对接任务完成后进行,以确保神舟八号飞船能够顺利返回。

  北京飞控中心总工程师童斌介绍,交会对接完后,两目标实现刚性连接,飞控模式由交会对接时两目标关联控制转为组合体控制,由天宫一号承担整个组合体的姿态与轨道控制。

  昨天11时37分,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控制下,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的组合体,完成交会对接后第一次轨道维持,使组合体保持在343公里的圆形轨道上。

  据介绍,航天器在外太空运行,受大气阻力的影响,轨道会出现衰减,即偏离原轨道,这将影响后续任务。为此,在整个组合体运行期间,将实施两次轨道维持。昨天11时37分,组合体在北京飞控中心指挥下,仅用了8秒钟,就顺利回到预定轨道,这是首次轨道维持。

  按计划,天宫与神八将以组合体飞行12天,再择机进行第二次交会对接试验,继续飞行两天后,彼此分离,神八计划于11月17日晚返回地面。第二次交会对接完成后,组合体还将进行第二次轨道维持,确保飞船顺利返回。

  目前,天宫和神八组合体已运行了两天。
  更多自己到网上搜下,很多


如图所示是天宫一号与“神八”对接的画面。在对接过程中,以“神州八号”为参照物,天宫一号是 的

静止;属于;说明罩内已抽成了真空(或抽去部分空气);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 天宫一号与“神八”对接的画面。在对接过程中,以“神州八号”为参照物,天宫一号是静止,其对接的精彩画面通过电磁波发射回地球。验钞机上使用的紫外线 属于电磁波。将手机的“背景灯光提示”功能打开后放在真空罩中,用抽气机抽罩中空气,打电话呼叫罩中手机,不能听到手机响铃声,这一现象在本实验中的作用是说明罩内已抽成了真空,能够看到背景灯闪烁,这一个现象说明: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


上一篇:古剑奇谭2终极武器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推荐

热门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