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鞋批发网 > 知识库 >

2015江苏高考语文

来源:运动鞋批发网时间:2024-06-17 16:15:59编辑:运动君

江苏高考2015文言文翻译

1. 高考文言文原文与翻译 1、范仲淹有志于天下范仲淹二岁的时候死了父亲。 母亲很穷,没有依靠。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 (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他)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 五年中,竟然没有曾经脱去衣服上床睡觉。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浇在脸上。 (范仲淹)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日头偏西才吃一点东西。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后来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 他常常自己讲道:“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原文: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靠,再适常山朱氏。 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 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糜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 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2、陈蕃愿扫除天下陈藩十五岁的时候,曾经独自住在一处,庭院以及屋舍十分杂乱。 他父亲同城的朋友薛勤来拜访他,对他说:“小伙子你为什么不整理打扫房间来迎接客人?”陈藩说:“大丈夫处理事情,应当以扫除天下的坏事为己任。不能在乎一间屋子的事情。” 薛勤认为他有让世道澄清的志向,与众不同。原文:藩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岁。 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藩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藩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2. 文言文翻译 二、文言文翻译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 “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比如“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沛公的侍卫樊哙。“者也”是语尾助词,不译。 “补”,就是增补。(1)变单音词为双音词;(2)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3)补出省略了的语句。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 “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把“尔、汝”等换成“你”。 “调”就是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介宾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等翻译时一般应调整语序,以便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 “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泽有关文字。如“波澜不惊”,可活泽成“(湖面)风平浪静”。 文言文翻译“四重奏” 最近两年高考对文言文翻译的考察由选择正误改为笔译。这就增加了答题难度,而且所出试题均出于课外,仿佛无迹可求,无从下手。其实,还是可以讲究一点技巧,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奏一曲美妙的“文言文翻译四重奏”: 1. 翻译要注意补充省略的句子成分。文言文中省略现象大量存在,有省略主语、省略谓语动词、省略介词、省略宾语等。在大家做翻译题时,一定注意先把原文省略的句子成分补充完整,否则译文易句意不清、不通。 2. 翻译要注意调整语序。文言文中变式句时常出现,有主谓后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宾语前置等四种类型。翻译时调整好语序,才能便于翻译,否则译文易颠三倒四,给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感觉。 3. 翻译要注意活用现象。文言文中的某些实词可以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它的词性和用法,这就是活用。主要有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用作动词,名词作状语等。翻译时要抓住词语的临时含义。 4. 翻译要抓住关键词,联系语境,重点突破。在文言文阅读中,有些句子往往因为个别词而影响全句的理解。这个词就是一个关键词。对于它,我们要联系语境去理解、参悟。 综上所述,文言文翻译,只要平时努力,并注意以上四点,加以灵活掌握,要翻译正确是不难的。 文言文翻译得分点把握技巧 2005年语文考试大纲将“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列入了高考考试范围,对这一知识点的考查,最大的可能是在翻译题中体现,因此,如何做好文言文翻译题已成为考生们关注的焦点。 一、看词性——从词类活用现象方面把握 备考对策:词类活用是2005年高考的选考内容。它是文言文中特有的语法现象,主要有名词、动词、形容词等的活用。翻译时,对活用的词要善于通过分析句子的语法结构来确定它的词性及词义。 二、观句式——从文言句式特点方面把握 备考对策:文言句式已纳入2005年高考考查范围,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掌握好文言句式的不同特点,特别要掌握好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宾语前置句。而这些句式一般说来都有语言标志,因此,可以通过对这些语言标志的识别,来判断它们是属于哪种句式特点。 悟词义——从关键实词意义方面把握 备考对策:所谓关键实词,就是指那些在句子中起关键意义的、解释通常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或有多个义项的词语。句子中的关键实词,以动词最多,形容词、名词次之。另外,也要注意句子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等。 四、辨用法——从主要虚词用法方面把握 备考对策:虚词是句子构成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考试大纲18个文言虚词中经常考的有“而、以、于、因、用、乃、其、为、则、之”等,考前应当注意把它们的用法进行归纳并强化训练以加深印象。翻译时,要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注意上下文的关系,注意意思的衔接和连贯。 所以,在文言文翻译中,一定要注意通过看词性、观句式、悟词义、辨用法等方法,敏锐地发现这些得分点并准确地把它们翻译好,翻译得通顺流畅。这样,才能在文言文翻译中得到高分 3. 虞漙字允源 虞漙字允源,这句话意为有一个人,姓虞名溥,字允源。 原文: 虞溥字允源,高平昌邑人也。父秘,为偏将军,镇陇西。 溥从父之官,专心坟籍。郡察孝廉,除郎中,补尚书都令史。 稍迁公车司马令,除鄱阳内史。大修庠序,广招学徒,移告属县日:“学所以定情理性而积众善者也。 请定于内而行成于外,积善于心而名显于教,故中人之性随教而移,善积则习与性成。唐虞之对,皆比屋而可封,及其废也,而云可诛,岂非化以成俗,教移人心者哉!自汉氏失御,天下分崩,江表寇隔,久替王教,庠序之训,废而莫修。 今四海一统,万里同轨,熙熙兆庶,成体息乎太和之中,宜崇尚道素,广开学业,以赞协时雍,光扬盛化。”乃具为条制。 于是至者七百余人。溥乃作诰以奖训之,日:文学诸生皆冠带之流,年盎志美,始涉学庭,讲修典训,此大成之业,立德之基也。 夫圣人之道淡而寡味,故始学者不好也。及至期月,所观弥博,所习弥多,日闻所不闻,日见所不见,然后心开意朗,敬业乐群,忽然不觉大化之陶己,至道之入神也。 故学之染人,甚于丹青。丹青吾见其久而渝矣,未见久学而渝者也。 夫工人之染,先修其质,后事其色,质修色积,而染工毕矣。学亦有质,孝悌忠信是也。 君子内正其心,外修其行,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文质彬彬,然后为德。夫学者不患才不及:而患志不立,故日希骥之马,亦骥之乘,希颜之徒,亦颜之伦也。 又日锲而舍之,朽木不知;锲而不舍,金石可亏。斯非其效乎! 今诸生口诵圣人之典,体闲庠序之训,比及三年,可以小成。 而令名宣流,雅誉日新,朋友钦而乐之,朝士敬而叹之。于是州府交命,择官而仕,不亦关乎!若乃含章舒藻,挥翰流离,称述世务,探赜究奇,使杨、班韬笔,仲舒结舌,亦惟才所居,固无常人也。 然积一勺以成江河,累微尘以崇峻极,匪志匪勤,理无由济也。诸生若绝人间之务,心专亲学,累一以贡之,积渐以进之,则亦或迟或速,或先或后耳,何滞而不通,何远而不至邪! 溥为政严而不猛,风化大行,有白鸟集于郡庭。 注《春秋》经、传,撰《/I表传》及交章诗赋数卡篇。 (节选自《晋书·虞溥传》) 古代人在名字方面比较严格。 分为姓、名、字三个部分。姓是记住祖宗用的;名是用来区别自己与他人的,字则是对名的注释。 古人的字,也称 ”表字“,是一个人的名字的注解、补充和延伸,与名相呼应,互为表里。在中国,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 “字”。 有身份、有地位、有文化的人,一般都有 “字”。 名和字一般在意义上都存在一定的联系。 有两种情况: 1、“名”和“字”词义相近或“字”是对“名”的进一步阐述,例如:屈原名平,字原,“原”是宽阔平坦的意思; 2、“名”和“字”意思相反的,例如:韩愈,字退之。后人取字,通常是以两个为“字”,例如诸葛亮字孔明。 古人通常尊敬对方称自己名,表示自己谦卑时也称自己名。如“不然籍何以至此?”中的“籍”就是项羽自呼己名,表示对对方的尊敬。 除了名和字之外,古人还有别号。别号是名和字以外的称号。 古时,人们为了尊重别人,一般不直呼其名,也不称其字,而称其别号。号和名不一定有意义上的联系。 号可以有两个字的,也可以有三个以上字的。例如:陆游,号放翁;陶潜,号五柳先生;苏轼,号东坡居士。 字数多的别号有时可以缩为两个字,如苏东坡。 此外,有人认为称别人的字、号还不够尊敬,于是就以其官职、籍贯来称呼,如杜甫被称为杜工部,称柳宗元为“柳河东”。 参考资料 华语网:。 4. 高考文言文翻译 呱呱坠地的小孩,只知道喝牛的乳汁。到了二十岁,不知牛的形状。肥壮的猪,每天吃它的肉;到了成年,不能分辨公母。常常啃吃兔肘,然而最终不知完整的兔貌。在那时候,惊诧的神态,不是街市之中能够看见的。 现今北方久旱,泉涸井枯,尘埃飘拂,遮天蔽日。土地枯裂,缝隙大可容人。南疆大雨滂沱,洪水肆虐。在这样的水灾中,草舍都被冲走。想修缮而不能,只能啾啾地啼哭。 凡是这样的异象,并非上天的罪过。 君不见砍伐树木焚毁森林,草木葱郁的山变得荒芜。极目远望,万山都光秃秃的。百尺高的竹子,做成了竹帛书纸。对于那些小蛇,粗不足一寸,(与)剧毒蛇王,都成为盘中美味。追捕杀气,直上瑶池。贫穷之地招徕商贾,以增加他们的财富。然而方圆数里,萝卜不能生长,九天之上,星河不能看见。 哎!漫山遍野都设下天罗地网。这是天灾吗?是人祸啊!河海黯然失色,浊浪仍然滔天,这是天灾吗?是人祸啊!砍木伐竹,张弓等兽,以至鹿不能逃,鸟不能飞,蚁不能居,不能看见。这是天灾吗?是人祸啊! 开合浊气,整天飞扬。天不再蓝,水不再清。没有乌云,天空为何阴暗?旭日升起,照耀无光。看人间,鸟飞不敢落下,少见野兽奔跑,在这样的时候,哪里是青天? 庆幸的是人知道这种灾难,人能够改变这样的状况。然而,国家制订法令,民众几个遵守,就不知道了。 而今天下多灾多难。北国井枯,(即使)阵主又到,(也只)当与孔张一齐自刭;南疆大水,(即使)大禹还活着,(也)只能扼腕叹息。人们不归罪于自己而归罪于干旱,不责备自己却责备天神。不可这样做啊!街市信步,不能够悠闲,应当想到子孙后代,他人和自己都知道结果的严重。然而力行改变,则是那些当权者要思考的。犹豫小人,弃不足惜;国家蛀虫,逃必追究。 我所梦想的是,河流清澈,杨槐青翠,田园秀丽,柳榆葱笼。芳树丛丛野草茂盛。看见柳枝,但人们不折;看到草坪,但众人不踏。每天驾着马车,飞扬在街巷之间,眼睛不再昏暗,鼻子不再堵塞,鸟不怕人,鱼游悠然。 人是天地所生。现在反而残害万物,这(如同)是生下来就吃母亲的野兽。现在不能悔悟,遗祸子孙。应当作长远之计来福荫万代。 今天我在此执笔,所梦想的是,屋旁长有早蟠桃一株,今当吟唱它的枝斜垂水边,应当再驾小舟,拾起它落下的桃子,放在帽里。坐在银杏树下,观看儿童在树下嬉戏,扼腕叹惜水中没有种植棱藕几株。炎热的时候,就可以摘菱采莲,烧煮莲粥,奉给亲人。 太厉害了,十分佩服那位作者。 5. 2015年江苏省英语高考满分作文加翻译 what is beautiful, people like to wear beautifulclothes,if we print some colorful pads of some wordson them.the clothes will bee more attractive.Butthe meaning of the words on them must be lovelytoo. I am sorry to say that some people pay noattention on this.Now please look at the picture.thegirl in the new jacket looks pretty indeed.but theEnglish words on the jacket are quite different.Doyou think a snake is beautiful?Do people take a pride been a personal. of course not. and onother o jackets are writing kiss me and foolish.Do you think the girl is foolish.If the girl knowthe meaning of words on it.she probably will not buy suchjacket. So I think everyone shouldknow what is beautiful and what is not. 什么是美丽 什么是美丽,人们喜欢穿漂亮的衣服,如果衣服上有五颜六色的图案和文字,那衣服就更加美丽了。 但是,衣服上的文字也必须美丽。我想说的是许多人不注意衣服上的文字。 请看这张照片,这张穿夹克的女孩看起来很美丽。但是,她衣服上的文字却不美丽。 你认为蛇美丽吗?你认为人们会因为成为犯人而骄傲吗,当然不。其他两件夹克写的是亲我,以及傻瓜。 你认为这个女孩傻吗。如果女孩知道这些文字的意思。 她绝对不会再买这些夹克。所以,我认为人们应该知道什么是美丽,什么不是。 6. 2015年各地高考英语阅读及翻译 原文 On a sunny day last August, Tim heard some shouting. Looking out to the sea carefully, he saw a couple of kids in a rowboat were being pulled out to sea. Two 12-year-old boys, Christian and Jack, rowed out a boat to search for a football. Once they'd rowed beyond the calm waters, a beach umbrella tied to the boat caught the wind and pulled the boat into open water. The pair panicked and tried to row back to shore. But they were no match for it and the boat was out of control. Tim knew it would soon be swallowed by the waves. "Everything went quiet in my head," Tim recalls(回忆). "I was trying to figure out how to swim to the boys in a straight line." Tim took off his clothes and jumped into the water. Every 500 yards or so, he raised his head to judge his progress. "At one point, I considered turning back," he says. "I wondered if I was putting my life at risk." After 30 minutes of struggling, he was close enough to yell to the boys, "Take down the umbrella!" Christian made much effort to take down the umbrella. Then Tim was able to catch up and climb aboard the boat. He took over rowing, but the waves were almost too strong for him. "Let's aim for the pier(码头)," Jack said. Tim turned the boat toward it. Soon afterward, waves crashed over the boat, and it began to sink. "Can you guys swim" he cried. "A little bit," the boys said. Once the were in the water, Tim decided it would he safer and faster for him to pull the boys toward the pier. Christian and Jack were wearing life jackets and floated on their backs. Tim swan toward land as water washed over the boys' faces. “Are we almost there" they asked again and again. "Yes," Tim told them each time. After 30minutes, they reached the pier.翻译去年8月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一天,蒂姆听到一些大喊。 仔细望向大海,他看见几个孩子在划艇都被拉着大海。 两个12岁的男孩,基督教和杰克,划了一条船去寻找一个足球。 他们已经划超出了平静的水面,海滩伞绑在船跟着风拉动着船,把船进入开放水域。两人惊慌失措,试图行回到岸边。 但是他们是无法与它和船失去控制。蒂姆知道它很快就会被海浪掀翻。 “在我的脑海里一切都安静,”蒂姆回忆。“我试图找出如何在一条直线距离上游向他们。” 蒂姆脱下衣服,跳入水中。每隔500码左右,他抬起头来判断他的进度。 “有一次,我认为该回头(放弃)了,”他说。“因为我知道我把自己的生命置于危险之中。 “30分钟后的奋斗,他是足够接近的男孩大喊,“取下保海滩伞!”基督徒做多少努力合上保护伞。然后蒂姆赶上了,爬到船上。 他接手划船,但海浪相对于他还是强大的。 “我们的目标为码头(码头),”杰克说。 蒂姆把船驶向它。此后不久,海浪撞船内,它开始下沉。 “可你们游泳吗”他喊道。“会一点,”男孩说。 到了在水中,蒂姆决定更安全、更快地把男孩向码头。基督教和杰克都穿着救生衣和漂浮在背上。 蒂姆游向陆地,而水冲刷着男生的脸。 “我们快到那里了“他们问一次又一次。 “是的,”蒂姆每一次都这样告诉他们。 30分钟后,他们到达了码头。 在有道翻译,然后又手动调整了一下逻辑,虽然不够完美,但大意就这样了,欢迎追问,望采纳。 7. 2007高考江苏卷语文文言文翻译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0题(9分,每小题3分)高进之,沛国人。 父瓒,有拳勇,尝送友人之丧,丧反,友妻为土宦所掠,瓒救之,杀七人,而友妻亦刎颈死,遂亡命江湖。进之生十三年,母刘死,葬毕,走四方,求父不得,乃谒征北将军刘牢之。 牢之高会,进之入幕,推上客而踞其坐,大饮嚼,一坐大惊。牢之揖客,问所长,进之曰:“善以计数中密事。” 牢之问部下甲兵刍粮,进之布指算,不爽,乃辟行军司马。居五曰,进之曰:“刘公猜而不忍,怨而好叛,不去,必及祸。” 遂去之。 与下沛薛彤为友,因薛交檀道济,三人者,志义相合,刑牲盟生死。 从道济征桓玄,败桓兵于奔牛塘,事平,以功让道济。及围广固,进之作攻具,甚精巧,事平,授广固相。 徐羡之、傅亮等谋废立,招道济,道济谋于进之,进之曰:“公欲为霍光乎?为曹操乎?为霍,则废;为曹,则否。”进之此时案腰间刀伺道济,有异言,则杀之。 道济趋下阶,叩头曰:“武皇帝*在上,臣道济如有异心,速殛之。”乃与进之定议,不为戎首,亦不相阻也。 及谢晦反,兵锐,道济忧之,进之诈道济书致晦,与之连,晦喜,不设备,悉精锐蔽江下。进之遂间道入江陵,扬言曰:“檀江州率重兵败谢晦于江中,斩其首以徇。” 故晦党闻之解体,部下闭门拒之,事平,为司空参军。后到彦之伐魏,知其名,乞与同行,进之告仆曰:“到公必败,吾言则惑军,否则及难。” 遂请护粮,乃免。道济晚年惧祸,其夫人刘遣婢问进之,进之曰:“道家戒盈满,祸或不免。 然司空功名盖世,如死得所,亦不相负。”夫人泣语道济,道济意狐疑,亡何,被收,道济目光如炬,脱帻投地曰:“坏汝万里长城!”薛彤曰:“身经百战,死非意外事。” 进之掀髯笑曰:“累世农夫,父以义死友,子以忠死君。此大宋之光。” 坐地就刑,神色不变。进之无眷属,故无收其尸者。 薛彤死后,其子负骨归葬。武皇帝:宋武帝刘裕。 (节选自《三十国春秋》)参考译文:高进之,是沛国人。他的父亲高瓒,有勇力,曾经为友人送葬,送葬返回时,友 *** 子被土贼抢掠,高瓒救回了她,杀掉了七个人,但是友人的妻子也刎颈自杀了,于是亡命于江湖。 高进之出生十三年后,母亲刘氏去世,高进之安葬完母亲,行走四方,寻找父亲,但都没有找到,就拜见征北将军刘牢之。刘牢之正在举办盛大宴会,高进之入幕席后,推开贵宾占据他的座位,放肆的饮酒进食,满座的宾客都很吃惊。 刘牢之向高进之拱手为礼,问他有什么特长,高进之回答说:“善于测算隐秘的事情。”刘牢之就问他军队和粮草方面的事情,高进之伸曲手指算了算,没有一点差错,刘牢之就征召他为行军司马。 留了五天,高进之说:“刘牢之为人猜疑而下不了狠心,多怨恨而喜背叛,不离开他,必然会遭遇祸患。”于是就离开了。 高进之和下沛的薛彤是朋友,通过薛彤又结交了檀道济,三个人志义相投,宰杀牲畜约定同生共死。高进之跟从檀道济征讨桓玄,在奔牛塘打败了桓玄的军队,战事平定后,把战功让给了檀道济。 等到围攻光固的时候,高进之制作了攻城用的器械,很精巧,事情平定后,被授予广固相。徐羡之、傅亮等人图谋废掉旧君另立新君,招约檀道济参与,檀道济向高进之咨询,高进之说:“您想做霍光呢,还是想做曹操呢?想做霍光,就废掉国君;想做曹操,就不要参与。” 高进之此时用手按住腰间的刀窥探檀道济,如果他有异言,就杀掉他。檀道济快步走下台阶,叩头说:“武皇帝在上,我檀道济如有异心,就赶快诛杀我。” 就和高进之商定,不做带头做坏事的人,也不加以阻止。等到谢晦反叛,叛兵很精锐,檀道济为之担忧,高进之就假装用檀道济的书信给谢晦,与他联合,谢晦很高兴,不再设置防备,全部精锐部队遍布江面,顺流而下。 高进之就抄小道进入江陵,散布言论说:“檀道济率领重兵在江中打败了谢晦,斩了他的首级宣示于众。”所以谢晦的同党听了之后瓦解松散,部下闭门不再作战,事情平定后,高进之担任了司空参军。 后来,到彦之攻打魏国,知道了高进之的名声,请高进之和自己一起去,高进之对家仆说:“到彦之肯定会失败,我说的话就会惑乱军队,不说就会遭遇灾难。”就请求护送粮草,才得以幸免。 檀道济晚年惧怕祸乱,他的夫人刘氏派婢女询问高进之,高进之说:“道家警戒充盈满溢,(如果充盈满溢)的话,祸乱或许无法避免。但是檀司空现在功名高出当代之上,如果能死得其所,也算不辜负自己。” 夫人刘氏哭着告诉檀道济,檀道济心下狐疑,没有多久,就被拘捕,檀道济目光发亮象火炬(愤怒),取下发巾扔在地上说:“坏了你自己的万里长城!”薛彤说:“身经百战,死亡不是意外的事情了。”高进之托起胡须笑着说:“我家接连几代为农夫,父亲因仗义为朋友上税务所体格检查李代桃僵而死,儿子因尽忠为国君而死。 这是大宋的光荣。”坐在地上接受刑罚,脸色没有任何变化。 高进之没有家眷亲属,所以没有人收尸。薛彤死后,他的儿子背负尸骨回家安葬。 8. 求2008江苏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 吴汉,字子颜,南阳宛(今河南南阳)人。 吴汉为人质厚少文,一经召见,使得到了刘秀的赏识信任。建武二年(26年)春光武帝定封他为广平侯。 建武三年(27年)春天,在广乐(今河南虞城县西)包围了苏茂,周建招聚十万人马,赴救广乐。吴汉率领骑兵迎战,失利,不慎坠马,摔伤膝,收兵回营。 诸将对吴汉说:“大敌在前而公伤卧,觽心惧矣”吴汉听此言,勃然裹创而起,巡视营垒,杀牛酌酒,犒劳士兵,对将士:“今日封侯之秋,诸君勉之”!吴汉豪气凌云,将士们也深受感染,士气倍增。第二天,擂鼓呐喊,同时进击。 周建军大败。当时鬲县五姓一起驱逐守长,占据了城池造反。 诸将皆想攻打,吴汉不听,说:“使鬲反者,皆守长罪也。敢轻冒进兵者斩”。 然后一面下公文给郡府,命他们收捕肇事官吏,一面派人人城安抚五姓。五姓人大喜,相继归降。 建武五年(29年)春,农民军率五万余人夜攻吴汉军营,军中惊乱,吴汉却坚卧不动,一会儿营中便安静下来。吴汉即夜发精兵出营突击,大破其军。 建武十二年(36年)春,吴汉挥师直攻广都(今成都市南),迅速攻克,并派轻骑兵烧毁成都市桥,光武帝下诏告诫吴汉:“但坚据广都,待其来攻,勿与争锋。若不敢来,公转营迫之,须其力疲,乃可击也”吴汉接连获胜,并未听从光武帝的告戒,竟乘胜自率步骑兵二万余人进逼成都。 于江水北岸扎营,派副将刘尚率兵万余人屯驻于江水南岸。光武帝得知吴汉如此部署兵力,大惊,下诏书责备:“比□公千条万端,何意临事勃乱!与尚别营,事有缓急,不复相及。” 然诏书未到,谢丰、袁吉率兵十余万人进攻吴汉。又派将率兵万余人袭劫刘尚营寨,企图使汉军不得相救。 吴汉率军与敌大战一天,兵败而退回营垒。吴汉见形势危急,召集众将激励他们说:“欲潜师就尚于江南,并兵御之。 成败之机,在此一举。”于是在营内遍插旌旗,使烟火不绝,以迷惑蜀军。 第三天夜里,率军潜出城围衔枚疾走,过江与刘尚部会合。谢丰等人竟然没有发觉。 第二天,吴汉亲自指挥全军力战,终于大败敌军。吴汉随光武帝征战。 不少将领一见战阵失利就垂头丧气,惶怵不安,平日的风度威严全失。吴汉却不然,每到这时,他整厉战械,激扬士卒,不但毫不气馁,反而愈加意气风发。 他出征时,妻子在后方买了一些田产,待他归来,却都送给了故旧亲友。他说:“军师在外,吏士不足,何多买田宅乎”。 死后,谥忠侯。


江苏高考2013语文文言文

1. 急求2013江苏高考语文文言文(李丰)中的特殊句式 2013江苏高考文言文《李丰传》 以父任. 召随军:本义:挑担;荷;肩负/堪;承当;禁受/保举;担保,保用/讲信用;相信;信任/听凭,任凭/放纵,无拘束/职位 始为白衣..时 白衣:平民;未曾获得功名的人 海内翕然.. 一致称颂。 声称.日隆。称量 叫做;称呼;号称;把?说成 述说 举起 称赞,赞扬 敕. 使断客 告诫,嘱咐 皇帝下命令 通“饬”。 整治;整饬 丰在文学.. 中:学校,习儒之所 及即. 尊位 就是:知识~力量/当时或当地:~日。~刻。 ~席。~景。 在~。~兴/就,便:黎明~起。 /假如,倘若:~使。~便(biàn )。 ~或。~令。 /靠近:不~不离。/到,开始从事:~位。 /登上 丰名乃被.于吴越邪:被覆;遮盖/蒙受,遭受/及;到达 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 时台制. :法规,制度:帝王的命令/式样/规模/守父母之丧为制/作品,文章 疾满百日当解禄..:停止俸禄。 丰疾未满数十日,辄暂起,已. 复卧,如是数岁。 本义:停止/太,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已而,然后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 丰子韬以选尚.公主,丰虽外辞之,内不甚惮也。还/尊崇,注重/风俗、习惯/仰攀婚姻 并历.郡守本义:经过/担任;先后担任各种官职/逐一;逐个地/尽;遍/分明,清晰 丰尝于人中显.诫二弟:公开 无有适莫.. :指用情的亲疏厚薄。 故于时有谤. 书曰:恶意攻击别人,说别人的坏话在/背后公开地议论或批评某人的短处~讥。~讪。 ~议。~毁。 诽~。 与丰相闻.:知识,见闻、听见/消息/有名望/名声/传扬/报告上级 丰怖,遽气索..:谓昏厥。 大将军谘. 问朝臣:同“咨”。 因伏.不辞,遂奏用之。 通“服”。屈服,顺从。 承认罪行或失败 帝比. 每独召与语:连续,频频 仰.俸廪而已:依赖 有司籍.其家:1. 书,书册:古~。书~。 经~。典~。 2. 登记隶属关系的簿册;隶属关系:~贯。户~。 国~。学~。 3. 登记:~没(mò)。~吏民。 4. 征收:~田。5. 〔~~〕形容纷扰很大;形容名声很大;形容纵横交错的样子。 2. 2013江苏省高考古代诗文默写篇目 唐诗宋词元曲和文言文 高中:《劝学》《师说》《阿房宫赋》《前赤壁赋》《逍遥游》《蜀道难》《琵琶行》《离骚》《登高》《诗经·氓》《锦瑟》《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千古江山)》 《虞美人》初中:《论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出师表》《桃花源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爱莲说》《陋室铭》《蒹葭》《观沧海》《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使至塞上》《行路难》《望岳》《泊秦淮》《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钱塘湖春行》《过零丁洋》《浣溪沙》《水调歌头》《游山西村》《破阵子》《天净沙·秋思》《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己亥杂诗》 跟往届的差别不会很大,最多删减点短的诗,长篇基本不会变。 《论语》里面的名句你能背多少背多少,课外的两句默写也有可能会出。《氓》你最好早点背,因为不大好背……反正如果有变动老师也会提前说,提前的时间绝对够你把变动的背熟的。 祝你好运。 3. 2013江苏高考语文必备篇目是什么 2012年江苏高考语文必背篇目孔子语录、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出师表、桃花源记、陋室铭、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爱莲说、蒹葭、观沧海、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使至塞上、行路难、望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钱塘湖春行、泊秦淮、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水调歌头、游山西村、破阵子、过零丁洋、天净沙秋思、己亥杂诗、劝学、逍遥游、师说、阿房宫赋、赤壁赋、氓、离骚、蜀道难、登高、琵琶行、锦瑟、虞美人、念奴娇赤壁怀古、京口北固亭怀古2013年应该差不多,高考考题是8空,其中6空在以上篇目中选,2空是课外的。 4. 请问:2012年江苏高考语文必备古文39篇是哪些 (一)古文(10篇) 1、《劝学》(节选:学不可以已——不知学问之大也)(《荀子》) 2、《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3、《屈原列传》(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司马迁《史记》) 4、《陈情表》(李密) 5、《藤王阁序》(时维九月——声断衡阳之浦)(王勃) 6、师说(韩愈) 7、阿房宫赋(杜牧) 8、六国论(苏洵) 9、游褒禅山记(王安石) 10、前赤壁赋(苏轼) (二)诗词曲(30首) 11、氓(《诗经》) 12、离骚(帝高阳之苗裔兮——来吾导夫先路)(屈原) 13、迢迢牵牛星(《古诗十九首》) 14、短歌行(曹操) 15、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陶潜) 16、山居秋暝(王维) 17、蜀道难(李白) 18、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19、将进酒(李白) 20、兵车行(杜甫) 21、蜀相(杜甫) 22、客至(杜甫) 23、登高(杜甫) 24、登岳阳楼(杜甫) 25、石头城(刘禹锡) 26、琵琶行(白居易) 27、李凭箜篌引(李贺) 28、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杜牧) 29、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温庭筠) 30、锦瑟(李商隐) 31、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了)(李煜) 32、雨霖铃(寒蝉凄切)(柳永) 33、桂枝香(登临送目)(王安石) 34、念奴娇 (大江东去)(苏轼) 35、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 36、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 37、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陆游) 38、永遇乐(千古江山)(辛弃疾) 39、扬州慢(淮左名都)(姜 ) 40、长亭送别(正宫)(王实甫。 5. 请问:2012年江苏高考语文必备古文39篇是哪些 一、《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规定古诗文背诵篇目 (一)古文(10篇) 1、《劝学》(节选:学不可以已——不知学问之大也)(《荀子》) 2、《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3、《屈原列传》(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司马迁《史记》) 4、《陈情表》(李密) 5、《藤王阁序》(时维九月——声断衡阳之浦)(王勃) 6、师说(韩愈) 7、阿房宫赋(杜牧) 8、六国论(苏洵) 9、游褒禅山记(王安石) 10、前赤壁赋(苏轼) (二)诗词曲(30首) 11、氓(《诗经》) 12、离骚(帝高阳之苗裔兮——来吾导夫先路)(屈原) 13、迢迢牵牛星(《古诗十九首》) 14、短歌行(曹操) 15、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陶潜) 16、山居秋暝(王维) 17、蜀道难(李白) 18、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19、将进酒(李白) 20、兵车行(杜甫) 21、蜀相(杜甫) 22、客至(杜甫) 23、登高(杜甫) 24、登岳阳楼(杜甫) 25、石头城(刘禹锡) 26、琵琶行(白居易) 27、李凭箜篌引(李贺) 28、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杜牧) 29、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温庭筠) 30、锦瑟(李商隐) 31、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了)(李煜) 32、雨霖铃(寒蝉凄切)(柳永) 33、桂枝香(登临送目)(王安石) 34、念奴娇 (大江东去)(苏轼) 35、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 36、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 37、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陆游) 38、永遇乐(千古江山)(辛弃疾) 39、扬州慢(淮左名都)(姜 ) 40、长亭送别(正宫)(王实甫) 《初中语文教学大纲》规定古诗文背诵篇目 (一)文言文 1.《论语》六则 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4.鱼我所欲也 《孟子》 5.曹刿论战 《左传》 6.三峡 郦道元 7.与朱元思书 吴 均 8.出师表 诸葛亮 9.桃花源记 陶 潜 10.五柳先生传 陶 潜 11.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韩 愈 12.始得西山宴游记 柳宗元 13.陋室铭 刘禹锡 14.岳阳楼记 范仲淹 15.醉翁亭记 欧阳修 16.记承天寺夜游 苏 轼 17.上韩太尉书 苏 辙 18.墨池记 曾 巩 19.爱莲说 周敦颐 20.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宋 濂 (二)古诗词 1.关睢 《诗经》 2.蒹葭 《诗经》 3.君子于役 《诗经》 4.陌上桑 汉乐府 5.龟虽寿 曹 操 6.观沧海 曹 操 7.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 陶 潜 8.饮酒(结庐在人境) 陶 潜 9.木兰诗 北朝民歌 10.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 勃 11.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12.使至塞上 王 维 1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 参 1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寄 李 白 15.渡荆门送别 李 白 16.行路难(金樽美酒斗十千) 李 白 17.宣州谢眺楼钱别校书叔云 李 白 18.次北固山下 王 湾 19.黄鹤楼 崔 颢 20.望岳 杜 甫 21.春望 杜 甫 2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 甫 23.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 建 24.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 愈 25.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寞) 刘禹锡 26.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27.观刈麦 白居易 28.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29.雁门太守行 李 贺 30.赤壁 杜 牧 31.泊秦淮 杜 枚 32.夜雨寄北 李商隐 33.无题34.忆江南35.浪淘沙36.渔家傲37.浣溪沙38.登飞来峰 39.江城子?密州出猎 40.水调歌头41.浣溪沙42.醉花阴43.游山西村44 破阵子45.过零丁洋 46 别云间 47.天净沙 秋思 48.山坡羊?潼关怀古 49.论诗 50 己亥杂诗 6. 2013江苏高考语文必备篇目是什么 2012年江苏高考语文必背篇目 孔子语录、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出师表、桃花源记、陋室铭、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爱莲说、蒹葭、观沧海、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使至塞上、行路难、望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钱塘湖春行、泊秦淮、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水调歌头、游山西村、破阵子、过零丁洋、天净沙秋思、己亥杂诗、劝学、逍遥游、师说、阿房宫赋、赤壁赋、氓、离骚、蜀道难、登高、琵琶行、锦瑟、虞美人、念奴娇赤壁怀古、京口北固亭怀古 2013年应该差不多,高考考题是8空,其中6空在以上篇目中选,2空是课外的。


江苏高考语文难度

江苏高考语文难度总体来说不难。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Nationwide Unified Examination for Admissions to General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简称“高考”,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教育部要求各省(区、市)考试科目名称与全国统考科目名称相同的必须与全国统考时间安排一致。参加考试的对象一般是全日制普通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招生分理工农医(含体育)、文史(含外语和艺术)两大类。普通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照招生章程计划和扩招,德智体美劳全面衡量,择优录取。2015年,高考逐步取消体育特长生、奥林匹克竞赛等6项加分项目。2016年,教育部严禁宣传“高考状元”、“高考升学率”,加强对中学高考标语的管理,坚决杜绝任何关于高考的炒作。高考阅卷:普通高考的阅卷是实施网上阅卷的方法,当考试结束的时候,省教育考试院将试卷答题卡全部收集起来,先召开阅卷大会,然后将在指定的一所普通高校内的计算机办公大楼组织人员展开阅卷。答题卡是先拆封后进行扫描录入计算机系统,这一部分将由公安机关单位负责(确保答题卡内容能顺利扫描进计算机系统不被泄露出去),试卷进行切割,选择题部分由工作人员将标准答案录进系统。由计算机自动判别,解答题和作文部分实行的是人工评分的方式只要是考生回答有理都能获分。阅卷结束的时候,省教育考试院将试卷答题卡重新装订密封进行保管,任何人不得查看,3年后进行销毁处理。高考试卷的所有客观题批改都是由电脑完成,所有的主观题都实行双评制度,如果两位老师给出的分数差距超出了阈值,那就会自动启动三评程序,如果三评老师给出的分值也超出了阈值,则将启动仲裁程序。

今年江苏高考语文难吗

今年江苏高考语文难吗如下:2023江苏高考语文试题总体来说不难。2023江苏高考语文试题总体来说不难。2023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采用的是江苏省自主命题,难度系数适中。江苏高考语文试题在选材、答案设计方法、答案要求等方面与高中语文教学高度一致。这有利于鼓励学生发挥与创造,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2023江苏高考语文试卷中,作文需要学生准确解读全部阅读材料,筛选整合文中信息,并对材料准确理解、分析和综合,同时需要学生知道定义的要求,这个和每个人的知识点掌握程度和擅长的题目类型有关系,还和个人的临场发挥有关联,高考考生现场状态非常重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Nationwide Unified Examination for Admissions to General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简称“高考”,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教育部要求各省(区、市)考试科目名称与全国统考科目名称相同的必须与全国统考时间安排一致。高考祝福语:1、辛勤努力十余载,只为高考有所成。考场无需多踌躇,平心静气来发挥。只有平时功夫到,任尔题难如。高考之际来祝愿,愿君,游刃有余过此关,鱼跃龙门成栋梁。2、高考了,愿才高八斗,满腹经纶的你,步入考场,谈笑自若;沉着冷静,大放异彩;妙笔生花,谱就华章;才智齐出,势如破竹;考出水平,获得佳绩。祝愿你高考顺利,一帆风顺!成就梦想,一鸣惊人!3、书山有路,勤为径,寒窗十年,只看今朝。平常心态,超常发挥。落笔生花,如有神助。睡眠充足,精力充沛。金榜题名,舍你其谁!高考将至,送上祝福,满怀你的佳音!4、寒窗书剑十年苦,今日向阳花正开。万千考生皆努力,青年才俊展风采。下笔神思如水流,微笑答卷甚轻松。蟾宫折桂此时有,鱼跃龙门在今朝。全国高考日,愿考生旗开得胜。书山有路,勤为径,寒窗十年,只看今朝。平常心态,超常发挥。落笔生花,如有神助。睡眠充足,精力充沛。金榜题名,舍你其谁!高考将至,送上祝福,满怀你的佳音!

高考满分作文:民族智慧代代传承

  原题回放:   智慧是一种经验,一种能力,一种境界。和大自然一样,智慧也有他自己的样子。请以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民族智慧代代传承   小时候最喜欢做的一件事,就是看爷爷用玻璃做佛龛。   爷爷少年时是大户人家的少爷,青年时遭遇侵华战争,中年时经历了中国社会的巨大变革——他做过地主,也做过农民,是旧时代到新时代的缩影。因而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积攒下来的智慧在爷爷身上得以集中体现。爷爷做的东西,总是闪耀着智慧的光芒。他做的玻璃佛龛细致又精巧,每一条接缝都是笔直的,每一条花纹都是对称的,放到现在,一定有人会说爷爷是“有强迫症的处女座”。   除了玻璃佛龛之外,爷爷令人啧啧称奇的小玩意儿还有很多。红红绿绿的胶片唱片剪成各种花色图案,贴到玻璃上,做成玻璃花灯。元宵节的时候提出去,比起流水线上批量生产的塑料或纸质的兔儿灯也好荷花灯也好,都要精巧透亮。奶奶穿旧了的衣服,爷爷戴上老花镜,一双粗大的手上下翻飞,不一会竟缝出一个小布包。别看这布包小,里面竟有一个不易察觉的暗袋,钱财放进去,取用方便又不易失窃。最妙的是爷爷亲手做的一根拐杖。普通的拐杖上,爷爷用榫卯安了一个可折叠的小凳,走路走累了,放下小凳,凳子腿加上拐棍正好4根,拐棍瞬间变成小凳子,可以坐下休息。   多年以后,爷爷去世。我便再也没有见到过那样精巧的佛龛,也再没有见过那样玲珑剔透的花灯。爷爷给我做的那只小布包,我小心翼翼存在衣柜里。可不管是妈妈还是姑姑,都再也没有这样好的手艺。只有那个带小凳子的拐棍,悄然间成为广大老年人的福音,稍微起个早,便能看到满大街都是拄着这种拐棍的老人。那时候爷爷已经过世8年了。   提到智慧,我们能想到的总是像牛顿、爱因斯坦、霍金这样的科学家,他们用智慧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科技的高速发展离不开他们智慧光芒的指引。然而我觉得,另一种智慧也不容忽视。它很小,不起眼,不仔细思量,甚至不觉得它是智慧;然而等到它消失的那一天,你一定会觉得生活失去了斑斓色彩。这就是广大劳动人民千百年来在这片黄土地上积攒下的生活智慧。   我的爷爷只是一名非常普通的老人,他做的东西算不上“作品”,更谈不上“有造诣”、“大智慧”,但他去世之后,他的奇思和巧技就随风消逝再也不见踪影。华夏文明传承千百年的漆雕、精致中药、古琴演奏、宣纸刺绣等等,这些凝聚着劳动人民智慧的文化结晶正在慢慢消亡。没有传承人,我们终究会有一天只能在史料上看到它们,轻轻感叹一句:我们的祖先真有智慧!   发展科技是为了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但物质生活更加丰富、便利的同时,也不能忽视这些曾经灿烂辉煌的智慧的结晶。关注技术革新的同时,传承文化的瑰宝,人们的生活才能更丰富、更精彩。这何尝不是更高一层的智慧?   爷爷在世时做的玻璃佛龛还有一尊保存完好的放在家里,我相信总有一天,会有人能做出比这更精巧的佛龛来。把这劳动人民的智慧传承下去。

江苏高考总分是多少?

江苏高考总分是750分。江苏高考的模式是“3+2”。其中“3”是指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1”是指考生在物理、历史两门选择性考试科目中所选择的1个科目,“2”是指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门选择性考试科目中所选择的2个科目。3门选择性考试科目每门100分。其中,物理、历史以原始分计入总分;其余科目(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以等级分计入总分。学生所选的选择性考试科目,其所选科目的合格性考试成绩必须达到合格。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考试为:物理、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历史、地理、信息技术7门科目,各科原始满分为100分,考生需参加未选为学业水平测试选修科目的5门必修科目,其中信息技术只作为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按原始得分实行等级评价,2018年前,分为ABCD四个等级,获得一个A等级,高考成绩加1分,2019年为降低学生备考压力,改为合格与不合格评价,60分及以上为合格,其余为不合格。普通类考生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须全部达到C等级或者“合格”,方可参加高考和选修科目测试。学业水平测试选修科目考试为:物理、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历史、地理6门科目,各科原始满分120分。文科考生必考历史,理科考生必考物理,再从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地理中任选一门,学业水平测试选修科目按原始得分排名实行等级计分,分为6个:A+、A、B+ 、B、C 、D。

江苏高考各科均分是多少?

您好,根据您的要求,2022年江苏高考各科均分如下:语文:江苏高考语文均分约为125分,其中最高分约为150分,最低分约为100分。数学:江苏高考数学均分约为125分,其中最高分约为150分,最低分约为100分。英语:江苏高考英语均分约为125分,其中最高分约为150分,最低分约为100分。物理:江苏高考物理均分约为125分,其中最高分约为150分,最低分约为100分。化学:江苏高考化学均分约为125分,其中最高分约为150分,最低分约为100分。生物:江苏高考生物均分约为125分,其中最高分约为150分,最低分约为100分。政治:江苏高考政治均分约为125分,其中最高分约为150分,最低分约为100分。历史:江苏高考历史均分约为125分,其中最高分约为150分,最低分约为100分。地理:江苏高考地理均分约为125分,其中最高分约为150分,最低分约为100分。


2013江苏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

1. 急求2013江苏高考语文文言文(李丰)中的特殊句式 2013江苏高考文言文《李丰传》 以父任. 召随军:本义:挑担;荷;肩负/堪;承当;禁受/保举;担保,保用/讲信用;相信;信任/听凭,任凭/放纵,无拘束/职位 始为白衣..时 白衣:平民;未曾获得功名的人 海内翕然.. 一致称颂。 声称.日隆。称量 叫做;称呼;号称;把?说成 述说 举起 称赞,赞扬 敕. 使断客 告诫,嘱咐 皇帝下命令 通“饬”。 整治;整饬 丰在文学.. 中:学校,习儒之所 及即. 尊位 就是:知识~力量/当时或当地:~日。~刻。 ~席。~景。 在~。~兴/就,便:黎明~起。 /假如,倘若:~使。~便(biàn )。 ~或。~令。 /靠近:不~不离。/到,开始从事:~位。 /登上 丰名乃被.于吴越邪:被覆;遮盖/蒙受,遭受/及;到达 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 时台制. :法规,制度:帝王的命令/式样/规模/守父母之丧为制/作品,文章 疾满百日当解禄..:停止俸禄。 丰疾未满数十日,辄暂起,已. 复卧,如是数岁。 本义:停止/太,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已而,然后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 丰子韬以选尚.公主,丰虽外辞之,内不甚惮也。还/尊崇,注重/风俗、习惯/仰攀婚姻 并历.郡守本义:经过/担任;先后担任各种官职/逐一;逐个地/尽;遍/分明,清晰 丰尝于人中显.诫二弟:公开 无有适莫.. :指用情的亲疏厚薄。 故于时有谤. 书曰:恶意攻击别人,说别人的坏话在/背后公开地议论或批评某人的短处~讥。~讪。 ~议。~毁。 诽~。 与丰相闻.:知识,见闻、听见/消息/有名望/名声/传扬/报告上级 丰怖,遽气索..:谓昏厥。 大将军谘. 问朝臣:同“咨”。 因伏.不辞,遂奏用之。 通“服”。屈服,顺从。 承认罪行或失败 帝比. 每独召与语:连续,频频 仰.俸廪而已:依赖 有司籍.其家:1. 书,书册:古~。书~。 经~。典~。 2. 登记隶属关系的簿册;隶属关系:~贯。户~。 国~。学~。 3. 登记:~没(mò)。~吏民。 4. 征收:~田。5. 〔~~〕形容纷扰很大;形容名声很大;形容纵横交错的样子。 2. 语文阅读题文言文 1、秦| 王 坚| 自 河 东 |还2、为(作为;是) 患(忧患) 市(市集)3、吾始今知天下之有法也(我从现在起才知道天下是有王法的.)4、原因:光禄大夫强德,太后之弟也,酗酒,豪横,掠人财货、子女,为百姓(患).5、朝廷震栗,奸猾屏气,路不拾遗.6、王猛,他为民除害,儆恶惩奸,匡扶正气,是人民英雄.7、陈涉气得倏地站起来,双眉攒起,像两把锋芒刺眼的大刀准备向那帮所谓的王侯将相砍去,眼里满是熊熊的怒火仿佛要把这一切富贵贫贱烧光;牙齿叫得咯咯作响,握着锄头的手青筋暴露,他也仿佛变成一头雄狮,蓄势一跃带着所有贫苦百姓冲破这个由“不平”二字筑成的牢笼。 3. 2013高考语文李揆传翻译 李揆,字端卿,是陇西成纪人,而定居在郑州,世代是显贵的家族。 李揆年少时聪明好学,善于作文章。开元末年,中进士,上书朝廷,皇上下诏叫他到中书省考试文章,升任右拾遗。 乾元初年,兼任礼部侍郎。李揆曾因主管部门录取士人时,大多不考察实际能力,只是在考试时严加防范,搜索士子们挟带的书册,大大违背求贤的本意。 李揆在审阅进士文章时,们说:“大国选士,只求得才,经书在此,请随便检寻。”此后几个月内,美名传到皇上那里。 从此李揆深受恩宠礼遇,于是得蒙重用。 当时京师盗贼很多,有人在交通要道上杀人将死尸扔在沟中,当时李辅国正专横跋扈,奏请选派五百名羽林骑士作为巡逻之用。 李揆上疏说:“从前西汉用南北军相互统领,所以周勃派南军进入北军,终于安定了刘氏天下。本朝设南北衙,文武区分,以便相互监视。 如今用羽林军取代金吾兵警卫巡夜,突然发生非常变故,将怎样制止?”皇帝于是下制否定李辅国选用羽林兵的请求。李揆任丞相,决断政事直言进谏,虽然十分博洽雄辩,但热衷追求名利,深受舆论的谴责。 加上他的哥哥当时也很有名,一直担任闲散的官职,始终不被引荐进用。同僚吕諲,地位声望虽与李揆相差悬殊,但处理政事的才能却在李揆之上,免去宰相后,由宾客出任荆南节度使,名声很好。 李揆担心他重新入朝拜相,于是暗中指使本省官吏到吕諲管区内搜求吕諲的过失。吕諲秘密上疏为自己陈述,皇上于是贬李揆为莱州长史同正员。 李揆贬官后,过了几天,他的哥哥改授为司门员外郎。过了多年,李揆被赦移任歙州刺史。 当初,李揆执政,侍中苗晋卿多次推荐元载担任要职。李揆自恃门第和名望,因元载出身寒微,内心很瞧不起他,拒不接纳,反而对苗晋卿说:“出身高贵的人不被任用,獐头鼠目的人却来求官。” 元载深怀怨恨。等到元载登上相位,乘李揆应当迁官之际,于是奏任他试秘书监,到江淮一带养病。 因为没有俸禄,家境又陷入贫困,妻儿百口,靠乞讨为生。李揆漂泊各州,长达十五六年。 如果当地刺史稍微冷淡,他就再次移居他处,所以李揆所迁移的地方,大约有十多个州。元载因罪被诛后,朝廷任李揆为睦州刺史,召入朝拜任国子祭酒、礼部尚书,受到卢起的僧恨。 德宗在山南,命李揆充任入吐蕃会盟使,加授左仆射。到达凤州时,因病去世,时为兴元元年四月,终年七十四岁。 4. 2007高考江苏卷语文文言文翻译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0题(9分,每小题3分)高进之,沛国人。 父瓒,有拳勇,尝送友人之丧,丧反,友妻为土宦所掠,瓒救之,杀七人,而友妻亦刎颈死,遂亡命江湖。进之生十三年,母刘死,葬毕,走四方,求父不得,乃谒征北将军刘牢之。 牢之高会,进之入幕,推上客而踞其坐,大饮嚼,一坐大惊。牢之揖客,问所长,进之曰:“善以计数中密事。” 牢之问部下甲兵刍粮,进之布指算,不爽,乃辟行军司马。居五曰,进之曰:“刘公猜而不忍,怨而好叛,不去,必及祸。” 遂去之。 与下沛薛彤为友,因薛交檀道济,三人者,志义相合,刑牲盟生死。 从道济征桓玄,败桓兵于奔牛塘,事平,以功让道济。及围广固,进之作攻具,甚精巧,事平,授广固相。 徐羡之、傅亮等谋废立,招道济,道济谋于进之,进之曰:“公欲为霍光乎?为曹操乎?为霍,则废;为曹,则否。”进之此时案腰间刀伺道济,有异言,则杀之。 道济趋下阶,叩头曰:“武皇帝*在上,臣道济如有异心,速殛之。”乃与进之定议,不为戎首,亦不相阻也。 及谢晦反,兵锐,道济忧之,进之诈道济书致晦,与之连,晦喜,不设备,悉精锐蔽江下。进之遂间道入江陵,扬言曰:“檀江州率重兵败谢晦于江中,斩其首以徇。” 故晦党闻之解体,部下闭门拒之,事平,为司空参军。后到彦之伐魏,知其名,乞与同行,进之告仆曰:“到公必败,吾言则惑军,否则及难。” 遂请护粮,乃免。道济晚年惧祸,其夫人刘遣婢问进之,进之曰:“道家戒盈满,祸或不免。 然司空功名盖世,如死得所,亦不相负。”夫人泣语道济,道济意狐疑,亡何,被收,道济目光如炬,脱帻投地曰:“坏汝万里长城!”薛彤曰:“身经百战,死非意外事。” 进之掀髯笑曰:“累世农夫,父以义死友,子以忠死君。此大宋之光。” 坐地就刑,神色不变。进之无眷属,故无收其尸者。 薛彤死后,其子负骨归葬。武皇帝:宋武帝刘裕。 (节选自《三十国春秋》)参考译文:高进之,是沛国人。他的父亲高瓒,有勇力,曾经为友人送葬,送葬返回时,友 *** 子被土贼抢掠,高瓒救回了她,杀掉了七个人,但是友人的妻子也刎颈自杀了,于是亡命于江湖。 高进之出生十三年后,母亲刘氏去世,高进之安葬完母亲,行走四方,寻找父亲,但都没有找到,就拜见征北将军刘牢之。刘牢之正在举办盛大宴会,高进之入幕席后,推开贵宾占据他的座位,放肆的饮酒进食,满座的宾客都很吃惊。 刘牢之向高进之拱手为礼,问他有什么特长,高进之回答说:“善于测算隐秘的事情。”刘牢之就问他军队和粮草方面的事情,高进之伸曲手指算了算,没有一点差错,刘牢之就征召他为行军司马。 留了五天,高进之说:“刘牢之为人猜疑而下不了狠心,多怨恨而喜背叛,不离开他,必然会遭遇祸患。”于是就离开了。 高进之和下沛的薛彤是朋友,通过薛彤又结交了檀道济,三个人志义相投,宰杀牲畜约定同生共死。高进之跟从檀道济征讨桓玄,在奔牛塘打败了桓玄的军队,战事平定后,把战功让给了檀道济。 等到围攻光固的时候,高进之制作了攻城用的器械,很精巧,事情平定后,被授予广固相。徐羡之、傅亮等人图谋废掉旧君另立新君,招约檀道济参与,檀道济向高进之咨询,高进之说:“您想做霍光呢,还是想做曹操呢?想做霍光,就废掉国君;想做曹操,就不要参与。” 高进之此时用手按住腰间的刀窥探檀道济,如果他有异言,就杀掉他。檀道济快步走下台阶,叩头说:“武皇帝在上,我檀道济如有异心,就赶快诛杀我。” 就和高进之商定,不做带头做坏事的人,也不加以阻止。等到谢晦反叛,叛兵很精锐,檀道济为之担忧,高进之就假装用檀道济的书信给谢晦,与他联合,谢晦很高兴,不再设置防备,全部精锐部队遍布江面,顺流而下。 高进之就抄小道进入江陵,散布言论说:“檀道济率领重兵在江中打败了谢晦,斩了他的首级宣示于众。”所以谢晦的同党听了之后瓦解松散,部下闭门不再作战,事情平定后,高进之担任了司空参军。 后来,到彦之攻打魏国,知道了高进之的名声,请高进之和自己一起去,高进之对家仆说:“到彦之肯定会失败,我说的话就会惑乱军队,不说就会遭遇灾难。”就请求护送粮草,才得以幸免。 檀道济晚年惧怕祸乱,他的夫人刘氏派婢女询问高进之,高进之说:“道家警戒充盈满溢,(如果充盈满溢)的话,祸乱或许无法避免。但是檀司空现在功名高出当代之上,如果能死得其所,也算不辜负自己。” 夫人刘氏哭着告诉檀道济,檀道济心下狐疑,没有多久,就被拘捕,檀道济目光发亮象火炬(愤怒),取下发巾扔在地上说:“坏了你自己的万里长城!”薛彤说:“身经百战,死亡不是意外的事情了。”高进之托起胡须笑着说:“我家接连几代为农夫,父亲因仗义为朋友上税务所体格检查李代桃僵而死,儿子因尽忠为国君而死。 这是大宋的光荣。”坐在地上接受刑罚,脸色没有任何变化。 高进之没有家眷亲属,所以没有人收尸。薛彤死后,他的儿子背负尸骨回家安葬。 5. 求2008江苏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 吴汉,字子颜,南阳宛(今河南南阳)人。 吴汉为人质厚少文,一经召见,使得到了刘秀的赏识信任。建武二年(26年)春光武帝定封他为广平侯。 建武三年(27年)春天,在广乐(今河南虞城县西)包围了苏茂,周建招聚十万人马,赴救广乐。吴汉率领骑兵迎战,失利,不慎坠马,摔伤膝,收兵回营。 诸将对吴汉说:“大敌在前而公伤卧,觽心惧矣”吴汉听此言,勃然裹创而起,巡视营垒,杀牛酌酒,犒劳士兵,对将士:“今日封侯之秋,诸君勉之”!吴汉豪气凌云,将士们也深受感染,士气倍增。第二天,擂鼓呐喊,同时进击。 周建军大败。当时鬲县五姓一起驱逐守长,占据了城池造反。 诸将皆想攻打,吴汉不听,说:“使鬲反者,皆守长罪也。敢轻冒进兵者斩”。 然后一面下公文给郡府,命他们收捕肇事官吏,一面派人人城安抚五姓。五姓人大喜,相继归降。 建武五年(29年)春,农民军率五万余人夜攻吴汉军营,军中惊乱,吴汉却坚卧不动,一会儿营中便安静下来。吴汉即夜发精兵出营突击,大破其军。 建武十二年(36年)春,吴汉挥师直攻广都(今成都市南),迅速攻克,并派轻骑兵烧毁成都市桥,光武帝下诏告诫吴汉:“但坚据广都,待其来攻,勿与争锋。若不敢来,公转营迫之,须其力疲,乃可击也”吴汉接连获胜,并未听从光武帝的告戒,竟乘胜自率步骑兵二万余人进逼成都。 于江水北岸扎营,派副将刘尚率兵万余人屯驻于江水南岸。光武帝得知吴汉如此部署兵力,大惊,下诏书责备:“比□公千条万端,何意临事勃乱!与尚别营,事有缓急,不复相及。” 然诏书未到,谢丰、袁吉率兵十余万人进攻吴汉。又派将率兵万余人袭劫刘尚营寨,企图使汉军不得相救。 吴汉率军与敌大战一天,兵败而退回营垒。吴汉见形势危急,召集众将激励他们说:“欲潜师就尚于江南,并兵御之。 成败之机,在此一举。”于是在营内遍插旌旗,使烟火不绝,以迷惑蜀军。 第三天夜里,率军潜出城围衔枚疾走,过江与刘尚部会合。谢丰等人竟然没有发觉。 第二天,吴汉亲自指挥全军力战,终于大败敌军。吴汉随光武帝征战。 不少将领一见战阵失利就垂头丧气,惶怵不安,平日的风度威严全失。吴汉却不然,每到这时,他整厉战械,激扬士卒,不但毫不气馁,反而愈加意气风发。 他出征时,妻子在后方买了一些田产,待他归来,却都送给了故旧亲友。他说:“军师在外,吏士不足,何多买田宅乎”。 死后,谥忠侯。 6. 江苏考生用文言文写作文 专家为看懂写四页注释 求原文及出处 江苏高考骈体作文“奇才”露面 其为理科生 “呱呱小儿,但饮牛湩,至于弱冠,不明犍状。 佌佌之豚,日食其羓,洎其成立,未识豜豭。”在今年江苏高考以《绿色生活》命题的作文中,一名考生就以这样通篇骈体古文的方式完成,阅卷老师在读到此文时,视作“怀疑卷”提交给专家组。 南京市语文基础知识阅卷组组长、古典文献学专家吴新江在看完全篇后,仅对文章的注释就写了4页纸,当地媒体急寻这名“古文奇才”,昨天这位学子终于露面。 “不仅普通阅卷老师不认识、看不懂,就连我这个教古典文献的老师,也不全懂,有些见过但没用过,还有四五十个古字根本不认识。 回去后我查阅资料,做了注释,光注释就写了满满4页!”阅卷老师、古文专家吴新江在评价这名学生时,自觉惭愧。他表示,事实上光会用文言,会写古字还不算什么,这毕竟是高考作文,切题才是第一要务。 而这篇文章,熟练运用“恰到好处”的古文,紧扣“绿色生活”的主题,“古为今用,十分切题。”此外,今年江苏高考作文阅卷组组长何永康也对这名考生高度赞扬,他表示,“以他现在的文化修养完全可以被破格录取!” 昨天,该生首度露面,是江苏如皋中学高三(12)班的学生,名为王云飞,家住如皋下原镇一个叫文庄村的地方,其父母都是农民。 而且,他还是一名理科生,从他的高考成绩看,其总分已经超过了一本分数线。王云飞表示,自己平时就对古文比较感兴趣,先后自购了《史记》和《尚书》,曾经把《资治通鉴》翻烂,此前在多次考试中还尝试写过武侠小说、文言文小故事等。 “高考前一天晚上,我还跟妈妈说,我要冒险了,我要写文言文。”王云飞说,“我觉得写得还不错,但心里也没底。 不知道阅卷老师看了怎么想。” 一位阅卷老师表示,“这位考生此方面造诣相当深,不仅会用古字,而且用得很得体,能在考场上短时间里活用古字,说明他已纯熟于心。 此外,这篇作文也很有思想,他从历史发展角度来说明现在环境遭破坏,幻想能回到农耕时代,写得相当不错。专家一致认同给他打了高分。” 这是江苏高考继2001年《赤兔之死》后又一篇文言文高分作文。一位专家表示,“《赤兔之死》虽然是用文言文写作,但毕竟是‘三国体’,而这位考生则是纯正文言文,修养的确很深,直接读古文献的硕士都没问题。 在网上,此文已经被多家媒体及网友追捧,有网友笑称作者为“穿越人”。 ———————————————————— 王云飞高考作文原文:《绿色生活》(拼音为编者加注) 呱呱小儿,但饮牛湩[dòng],至於弱冠,不明犍[jiān] 状。 佌佌[cǐ]之豚,日食其羓[bā]。洎[jì]其成立,未识豜豭[jiān jiā]。 每啮毚臑[niè chán nào],然竟不知其夋[qūn]兔。方彼之时,窋[zhú]诧之态,非闠闠[huán huì]之中所得见也。 今北方久熰[ōu],瀵氿甃眢[fèn guǐ zhòu yuān],坌[bèn]坲坲[fó],焘[dào]天幠[hū]日。土地皴[cūn]崩,罅[xià]可容人。 南疆霶霈[pāng pèi],洚水肆虐,当此之滈,茅舍尽走。欲苫(shàn)不能,啼口立啾啾[jiū]。 凡此异态,非天之咎。 君不见斵[zhuó]楩[pián]焚樟,岵[hù]之为屺[qǐ],睇眄[miàn]之下,万山尽屼[wù],百尺篔[yún]簹,化为竹著。 於彼幼蛇,匌[gé]不盈寸,巴蛇王虺[huǐ],尽化柈[pán]馐。玈[lu]气烰烰,上格瑶池,贫地徕贾,以丰其赀[zī]。 然千丈方圆,莱菔不生,九天之上,星河不见。 呜呼!漫山设棙,遍地尽罘。 此天灾也?人祸也!河海黟[yī]然,浊水仍倾,此天灾也?人祸也!斵木算刂竹,彍[guō]弮[juàn]待兽,以至鹿不得走,翬不得飞,蚁不得宭[qún],髬髵不见。此天灾也?人祸也! 翕合沴[lì]气,终日涽涽。 天不复蓝,水不复清。未有乌云,天何暝暝?赤乌既出,焜耀无复。 看天下,鸟飞不下,鲜见狉狉,当此之时,何处貣青天? 所幸者,人知之也,人更之也。然,上作网法,下偩几何未可知也。 今天下多灾。北国井冞[shēn],阵主复至,当与孔张俱歾[mò]。 南域之霖,大禹洊存,只得扼腕而叹息。人不咎己而咎旱魃,不诮[qiào]己而诼共工。 未之可也。闤闠所趋,不可恈恈。 当思子孙后代,人己知之。然行之效,则体躆庙堂者思之,媕娿[ān ē]之徒,弃不婟[hù]嫪,国之大蠹,捐而必究。 吾所思者,河泮水墺,杨槐蓁蓁[zhēn],町疃[tuǎn],柳榆其秝[lì]。苾葌柅柅游屮[chè]葳蕤,见柳而人不攦,视草而众不蹸,日驾双軑[dài]之车,斐斐闾巷之间,目不复睺,鼻不再鼽[qiú],鸟不惊人,鲋[fù]游沴然。 人者,天地孕育。今其反万物,此獍也。 今其不宜瞡瞡[guī],遗祸搙孙,当修长远之道以藾万世。 今吾执笔於此,所思者,舍旁早蟠一株,今当唪唪,攲枝水上,当复驾舴艋,扌玄其落桃,投於苙。 坐银杏树下,观儿童嬉於树下,延於砖祴[gāi],搤[è]腕而惜水中未置菱藕几株。燠[yù]热之时,而可摘菱冣[zuì]菂,爇之为饘[zhān],以奉亲房。 ———————————————————— 果然是古文奇才啊。 7. 一九七七年高考文言文翻译 1977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 五、将下面两段文言文译成现代汉语,标清题号 1.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7分) 2.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7分) 参考题 将下面这段文言文断句加标点并译成现代汉语(在试题上断句加标点,译文写在卷子上): 高 祖 击 布 时 为 流 矢 所 中 行 道 病 病 甚 吕 后 问 陛 下 百岁 后 肖 相 国 即 死 令 谁 代 之 上 曰 曹 参 可 问 其 次 上 曰 王陵 可 然 陵 少 陈 平 可 以 助 之 陈 平 智 有 余 然 难 以 独 任 周勃 重 厚 少 文 然 安 刘 氏 者 必 勃 也 可 令 为 太 尉 吕 后 复 问其 次 上 曰 此 后 亦 非 而 所 知 也 【答案】 五、(14分) 1、陈胜、吴广都被编入谪戍的队伍里面,担任屯长。恰巧遇到天下大雨,道路不通,估计已经误期。误了期限,按(秦朝的)法律都应当斩首。陈胜、吴广于是商量说:“现在即使逃跑(被抓回来)也是死,发动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可以吗?” 2、平坦而又近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多;危险而又远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少。但是世上奇妙雄伟、珍异奇特、非同寻常的景观,常常在那险阻、僻远,少有人至的地方,所以,不是有意志的人是不能到达的。 参考题 断句标点: 高祖击布时,为流矢所中,行道病。病甚,吕后迎良医。医入见,高祖问医。医曰:“病可治。”于是高祖嫚骂之曰:“吾以布 衣提三尺剑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命乃在天,虽扁鹊何益!” 遂不使治病,赐金五十斤罢之。已而吕后问:“陛下百岁后,萧相国即死,令谁代之?”上曰:“曹参可。”问其次,上曰:“王陵可。然陵少戆,陈平可以助之。陈平智有余,然难以独任。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刘氏者必勃也,可令为太尉。” 吕后复问其次,上曰:“此后亦非而所知也。” 译文: 高祖讨伐黥布的时候,被飞箭射中,在回来路上生了病。病得很厉害,吕后为他请来了一位好医生。医生进宫拜见,高祖问医生病情如何。医生说:“可以治好。”于是高祖骂他说:“就凭我一个平民,手提三尺之剑,最终取得天下,这不是由于天命吗?人的命运决定于上天,纵然你是扁鹊,又有什么用处呢!”说完并不让他治病,赏给他五十斤黄金打发走了。不久,吕后问高祖:“陛下百年之后,如果萧相国也死了,让谁来接替他做相国呢?”高祖说:“曹参可以。又问曹参以后的事,高祖说:“王陵可以。不过他略显迂愚刚直,陈平可以帮助他。陈平智慧有余,然而难以独自担当重任。周勃深沉厚道,缺少文才,但是安定刘氏天下的一定是周勃,可以让他担任太尉。”吕后再问以后的事,高祖说:“再以后的事,也就不是你所能知道的了。”


15江苏高考文言文翻译

1. 2009年高考语文北京卷文言文翻译 新浪教育,语文原卷 二、本大题共五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 叔孙通者,薛人也。及项梁之薛,叔孙通从之。败于定陶,从怀王。怀王为义帝,叔孙通留事项王。汉二年,汉王从五诸侯入彭城,叔孙通降汉王。汉王败而西,因竟从汉。 汉五年,已并天下,诸候共尊汉王为皇帝于定陶。高帝悉去秦苛仪法,为简易。群臣饮酒争功,醉或妄呼,拔剑击柱,高帝患之。叔孙通知上益厌之也,说上曰:“夫儒者难与进取,可与守成。臣愿征鲁诸生,与臣弟子共起朝仪。”高帝曰:“得无难乎?”叔孙通曰:“臣愿颇采古礼与秦仪杂就之。”上曰:“可试为之,令易知,度吾所能行为之。” 于是叔孙通使征鲁诸生。鲁有两生不肯行,曰:“公所事者且十主,皆面谀以得亲贵。吾不忍为公所为。公所为不合古,吾不行。公往矣,无污我!”叔孙通笑曰:“若真鄙儒也,不知时变。”遂与所征三十人西,及上左右为学者与其弟子百馀人 习之月馀,叔孙通曰:“上可试观。”上既观,使行礼,曰:“吾能为此。”乃令群臣习肄①。汉七年,长乐宫成,诸侯群臣皆朝。仪:先平明,谒者治礼,引以次入殿门。廷中陈车骑步卒卫宫,设兵张旗志。传言“趋”。殿下郎中夹陛,陛数百人。功臣列侯诸将军军吏以次陈西方,东乡;文官丞相以下陈东方,西乡。大行设九宾,胪传。于是皇帝辇出房,百官执职传警。引诸侯王以下至吏六百石以次奉贺。自诸侯王以下莫不振恐肃敬。至礼毕,复置法酒。诸侍坐殿上皆伏抑首,以尊卑次起上寿。觞九行,谒者②言“罢酒”。御史执法,举不如仪者,辄引去。竟朝置酒,无敢喧哗失礼者。于是高帝曰:“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乃拜叔孙通为太常,赐金五百斤。叔孙通出,皆以五百斤赐诸生。诸生乃皆喜曰:“叔孙生诚圣人也,知当世之要务。” (取材于《史记·叔孙通传》) ①肄:学习、练习 ②谒者:官名,掌接待宾客及赞礼。 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叔孙通知上益厌之也 益:渐渐 B.度吾所能行为之 度:估量 C.若真鄙儒也 鄙:品德低下 D.竟朝置酒 竟:直至……终了 翻译给你了,呵呵 2. 2016江苏高考语文文言文不考篇目里面的词语意思考吗 语文文言文是要积累的,这个是从初中开始的功力,不是100天内完全可以解决的。 100天内解决的主要就是一些重点实词虚词的记忆,还有就是把课本内的文言文都逐字逐句翻译过去。江苏高考中会出现一些书本上有的东西,书本上没有的,大部分学生也不会。 回归课本是复习文言文比较好的方式。还有平时要勤练文言文,掌握一些做题技巧。 比如文言选择题第一题一般是文言字词含义的考察,你只要把它翻译的东西带到原文中你看看是否通顺,其次看词性有没有变化。第三题就是文意考察,ABCD四个选项你在文中都可以找到原文,你跟原文对照一下,相当于翻译改错。 然后文言翻译确实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好在只有10分,一般学生5分可以拿到的。 附加题呢纯粹是考查文科素养,我去年附加题接近满分,十本名著我全看过第一题断句纯粹就是文言基础,没什么技巧,靠的语感和知识积累。然后名著阅读呢,就是看名著,应该是高一高二就做完的,我高一高二把除红楼梦以外的全读完了,高三就读红楼梦,你们现在可能没时间看,可以买一本阅卷组长何永康《名著导读和深度解析》差不多是这个书名,广陵出版社的,一般都在里面。 然后就是一些名著的经典情节,特别是红楼梦和呐喊。《红楼梦》呢只有09年没考,《呐喊》年年考,去年高考的时候《呐喊·药》那道题我看过类似的原题,而且原文我细看过。 至于哪些算经典情节呢,这个你多看题目,网上资料上各种名著简答题很多,你多找一些背过去,不要光背,把对应情节在原著中找出来看一遍。最后15分很难把握,但是要记住不要抄原文(高考的时候,平时的卷子可以抄原文),学会概括,并且要融入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课外知识。 你要问科学规划,其实没什么科学规划,每个人情况不同,我去年高考前就是做题加看常用实词最后考好了,不代表所有人都适合这样做,你什么情况我也不懂,对症下药就行,哪里不懂学哪里。数学我可能没法帮助你,我就是题海战术,平均一天一张卷子的量,做点错题集。 数学有时也靠点临场心态,临场发挥。(还有什么问题,欢迎追问或私信联系)。 3. 江苏考生用文言文写作文 专家为看懂写四页注释 求原文及出处 江苏高考骈体作文“奇才”露面 其为理科生 “呱呱小儿,但饮牛湩,至于弱冠,不明犍状。 佌佌之豚,日食其羓,洎其成立,未识豜豭。”在今年江苏高考以《绿色生活》命题的作文中,一名考生就以这样通篇骈体古文的方式完成,阅卷老师在读到此文时,视作“怀疑卷”提交给专家组。 南京市语文基础知识阅卷组组长、古典文献学专家吴新江在看完全篇后,仅对文章的注释就写了4页纸,当地媒体急寻这名“古文奇才”,昨天这位学子终于露面。 “不仅普通阅卷老师不认识、看不懂,就连我这个教古典文献的老师,也不全懂,有些见过但没用过,还有四五十个古字根本不认识。 回去后我查阅资料,做了注释,光注释就写了满满4页!”阅卷老师、古文专家吴新江在评价这名学生时,自觉惭愧。他表示,事实上光会用文言,会写古字还不算什么,这毕竟是高考作文,切题才是第一要务。 而这篇文章,熟练运用“恰到好处”的古文,紧扣“绿色生活”的主题,“古为今用,十分切题。”此外,今年江苏高考作文阅卷组组长何永康也对这名考生高度赞扬,他表示,“以他现在的文化修养完全可以被破格录取!” 昨天,该生首度露面,是江苏如皋中学高三(12)班的学生,名为王云飞,家住如皋下原镇一个叫文庄村的地方,其父母都是农民。 而且,他还是一名理科生,从他的高考成绩看,其总分已经超过了一本分数线。王云飞表示,自己平时就对古文比较感兴趣,先后自购了《史记》和《尚书》,曾经把《资治通鉴》翻烂,此前在多次考试中还尝试写过武侠小说、文言文小故事等。 “高考前一天晚上,我还跟妈妈说,我要冒险了,我要写文言文。”王云飞说,“我觉得写得还不错,但心里也没底。 不知道阅卷老师看了怎么想。” 一位阅卷老师表示,“这位考生此方面造诣相当深,不仅会用古字,而且用得很得体,能在考场上短时间里活用古字,说明他已纯熟于心。 此外,这篇作文也很有思想,他从历史发展角度来说明现在环境遭破坏,幻想能回到农耕时代,写得相当不错。专家一致认同给他打了高分。” 这是江苏高考继2001年《赤兔之死》后又一篇文言文高分作文。一位专家表示,“《赤兔之死》虽然是用文言文写作,但毕竟是‘三国体’,而这位考生则是纯正文言文,修养的确很深,直接读古文献的硕士都没问题。 在网上,此文已经被多家媒体及网友追捧,有网友笑称作者为“穿越人”。 ———————————————————— 王云飞高考作文原文:《绿色生活》(拼音为编者加注) 呱呱小儿,但饮牛湩[dòng],至於弱冠,不明犍[jiān] 状。 佌佌[cǐ]之豚,日食其羓[bā]。洎[jì]其成立,未识豜豭[jiān jiā]。 每啮毚臑[niè chán nào],然竟不知其夋[qūn]兔。方彼之时,窋[zhú]诧之态,非闠闠[huán huì]之中所得见也。 今北方久熰[ōu],瀵氿甃眢[fèn guǐ zhòu yuān],坌[bèn]坲坲[fó],焘[dào]天幠[hū]日。土地皴[cūn]崩,罅[xià]可容人。 南疆霶霈[pāng pèi],洚水肆虐,当此之滈,茅舍尽走。欲苫(shàn)不能,啼口立啾啾[jiū]。 凡此异态,非天之咎。 君不见斵[zhuó]楩[pián]焚樟,岵[hù]之为屺[qǐ],睇眄[miàn]之下,万山尽屼[wù],百尺篔[yún]簹,化为竹著。 於彼幼蛇,匌[gé]不盈寸,巴蛇王虺[huǐ],尽化柈[pán]馐。玈[lu]气烰烰,上格瑶池,贫地徕贾,以丰其赀[zī]。 然千丈方圆,莱菔不生,九天之上,星河不见。 呜呼!漫山设棙,遍地尽罘。 此天灾也?人祸也!河海黟[yī]然,浊水仍倾,此天灾也?人祸也!斵木算刂竹,彍[guō]弮[juàn]待兽,以至鹿不得走,翬不得飞,蚁不得宭[qún],髬髵不见。此天灾也?人祸也! 翕合沴[lì]气,终日涽涽。 天不复蓝,水不复清。未有乌云,天何暝暝?赤乌既出,焜耀无复。 看天下,鸟飞不下,鲜见狉狉,当此之时,何处貣青天? 所幸者,人知之也,人更之也。然,上作网法,下偩几何未可知也。 今天下多灾。北国井冞[shēn],阵主复至,当与孔张俱歾[mò]。 南域之霖,大禹洊存,只得扼腕而叹息。人不咎己而咎旱魃,不诮[qiào]己而诼共工。 未之可也。闤闠所趋,不可恈恈。 当思子孙后代,人己知之。然行之效,则体躆庙堂者思之,媕娿[ān ē]之徒,弃不婟[hù]嫪,国之大蠹,捐而必究。 吾所思者,河泮水墺,杨槐蓁蓁[zhēn],町疃[tuǎn],柳榆其秝[lì]。苾葌柅柅游屮[chè]葳蕤,见柳而人不攦,视草而众不蹸,日驾双軑[dài]之车,斐斐闾巷之间,目不复睺,鼻不再鼽[qiú],鸟不惊人,鲋[fù]游沴然。 人者,天地孕育。今其反万物,此獍也。 今其不宜瞡瞡[guī],遗祸搙孙,当修长远之道以藾万世。 今吾执笔於此,所思者,舍旁早蟠一株,今当唪唪,攲枝水上,当复驾舴艋,扌玄其落桃,投於苙。 坐银杏树下,观儿童嬉於树下,延於砖祴[gāi],搤[è]腕而惜水中未置菱藕几株。燠[yù]热之时,而可摘菱冣[zuì]菂,爇之为饘[zhān],以奉亲房。 ———————————————————— 果然是古文奇才啊。 4. 高中文言文助读15 15.孙权喻吕蒙读书 起初,吴王孙权对大将吕蒙说道:“你现在身当要职掌握重权,不可不进一步去学习!”吕蒙以军营中事务繁多为理由加以推辞。 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钻研经史典籍而成为学问渊博的学者吗?只是应当广泛地学习知识而不必去深钻精通。你说要处理许多事务,哪一个比得上我处理的事务呢?我常常读书,自己感到获得了很大的收益。 ”

上一篇:任正非和孟晚舟的关系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推荐

热门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