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鞋批发网 > 知识库 >

2015国考行测

来源:运动鞋批发网时间:2024-06-25 07:06:18编辑:运动君

国考行测满分是多少?

满分一般是两百分,两门,每科100分。通常分数线是五六十,不同的地方会有区别。
2020年公务员及格线:
中央机关和省级(含副省级)直属机构职位合格分数线为总分不低于110分,且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不低于60分;
市(地)级和县(区)级直属机构职位合格分数线为总分不低于100分,且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不低于55分;
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5个省区市)市(地)级和县(区)级直属机构职位。
定向招录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等服务基层项目人员和在军队服役5年(含)以上的高校毕业生退役士兵职位,非通用语职位,以及特殊专业职位合格分数线为总分不低于95分,且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不低于50分。
此外,中国银保监会、中国证监会职位和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统一组织了专业科目笔试,专业科目笔试合格分数线为不低于45分。


国考行测多少分算高分

综述:当然是越高越好,就以往来看,行测考到75分以上(总分130分以上)相对有竞争力。国家公务员考试,简称“国考”,指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是国家部、委、署、总局招考在中央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的一种方式,招考条件相对比较严格,一般均要求全日制本科应届、历届毕业生,部分职位要求硕士研究生和英语四级、计算机二级。笔试内容: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11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笔试分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全部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为客观性试题,考试时限120分钟,满分100分。申论为主观性试题,考试时限180分钟,满分100分。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家公务员考试

国考中的行测是多少道题?

国考笔试行测一般是135-140道题目之间。国家公务员考试,简称“国考”,指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是国家部、委、署、总局招考在中央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的一种方式,招考条件相对比较严格,一般均要求全日制本科应届、历届毕业生,部分职位要求硕士研究生和英语四级、计算机二级。总则第一条为了正确评价公务员的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规范公务员考核工作,促进勤政廉政,提高工作效能,建设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根据公务员法,制定本规定。第二条本规定所称公务员考核是指对非领导成员公务员的考核。对领导成员的考核,由主管机关按照有关规定办理。第三条公务员考核坚持客观公正、注重实绩的原则,实行领导与群众相结合,平时与定期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按照规定的权限、条件、标准和程序进行。

国考行测多少道题

国考行测一共有135道题,考试时限120分钟,满分100分。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总共40个题目,每个题目0.6分,共计24分。数量关系部分,总共20个题目,每个题目1分,共计20分。常识部分,总共25个题目,每个题目0.5分,共计12.5分。资料分析部分,总共20个题目,每个题目1分,共计20分。判断推理部分,总共35个题目,图形推理每个题目0.5分,定义判断每个题目0.8分,类比推理每个题目0.5分,逻辑判断每个题目0.8分,共计23.5分。行测占比25%,行测中的言语、判断和资料是重点。国考公共科目的考查范围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查与公务员职业密切相关的、适合通过客观化纸笔测验方式进行考查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申论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的考试科目。申论考试按照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的不同要求。设置两类试卷:前者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后者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贯彻执行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国考行测各部分分数占比

国考行测各部分分数占比如下:行测是国家公务员考试的一个部分,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常识判断五个部分,行测分布表为大家提供分值参考,方便考生对此行测考试加以把握。1、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总共40个题目,每个题目0.6分,共计24分。2、数量关系部分:总共20个题目,每个题目1分,共计20分。3、判断推理部分:总共35个题目,图形推理每个题目0.5分,定义判断每个题目0.8分,类比推理每个题目0.5分,演绎推理每个题目0.8分,共计23.5分。4、常识部分:总共25个题目,每个题目0.5分,共计12.5分。5、资料分析部分:总共20个题目,每个题目1分,共计20分。行测考试题型分值占比如下。一、言语理解与表达:共计35题,每题0.8分,总分28分;数量关系:共计20题,每题1分,总分20分;判断推理:共计35题,总分19.5分;资料分析:共计20题,每题1分,总分20分;常识判断:共计25题,每题0.5分,总分12.5分。二、言语理解与表达:共计35题,每题0.8分,总分28分,数量关系:数字推理共计10题,每题1分,总分10分,数学运算共计10题,每题1分,总分10分。三、判断推理:图形推理:共计05题,每题0.5分,总分2.5分,定义判断:共计10题,每题0.6分,总分6分,类比推理:共计10题,每题0.5分,总分5分,逻辑判断:共计10题,每题0.6分,总分6分。四、资料分析:共计20题,每题1分,总分20分。五、常识判断:共计25题,每题0.5分总分12.5分。

国考行测题型及分数占比

国考行测题型及分数占比如下:常识判断25道,每题分值0.5分;数量关系20道,每题分值1分;言语理解40道,每题分值0.6分;判断推理35道,共计23.5分;资料分析20道,每题分值1分。行测内容:1、常识判断:主要是考察考生是否对常识题目有一个基本的判断能力,对国情时政的了解程度怎么样,涉及到法律法规、自然科学、历史文化、地理环境、时政热点等。2、言语理解与表达:考察考生是否能准确的理解文字,能否把握文字材料的内涵和意义,需要考生从资料准确的查找出细节,正确理解材料给定的概念,总结归纳材料的中心意图,根据上下文推断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态度,常见的题型有阅读理解、逻辑填空、语句表达等。3、数量关系:主要常见有数字推理,数学运算;设计数据关系之间的运算。4、判断推理:判断推理主要类似找规律,需要考生对各类事务进行推理分析,对图形概念是否有正确的理解。5、资料分析:需要考生对文字图表进行理解运用和在加工,通常由统计性的图表、数字及文字材料构成。

公务员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是考啥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即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主要测查与公务员职业密切相关的、适合通过客观化纸笔测验方式进行考查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主要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等内容。中文名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性质考试对象公务员快速导航备考指导考试时限简介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测查报考者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和思考、迅速而又准确地理解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它包括根据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正确理解阅读材料中指定词语、语句的准确含义;概括归纳阅读材料的中心、主旨;判断新组成的语句与阅读材料原意是否一致;根据上下文合理推断阅读材料中的隐含信息;判断作者的态度、意图、倾向、目的;准确、得体地遣词用字等。数量关系 主要测查报考者理解、把握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技能,主要涉及数字和数据关系的分析、推理、判断、运算等。判断推理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事物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涉及对图形、语词概念、事物关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较、组合、演绎和归纳等。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即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主要测查与公务员职业密切相关的、适合通过客观化纸笔测验方式进行考查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主要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等内容。中文名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性质考试对象公务员快速导航备考指导考试时限简介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测查报考者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和思考、迅速而又准确地理解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它包括根据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正确理解阅读材料中指定词语、语句的准确含义;概括归纳阅读材料的中心、主旨;判断新组成的语句与阅读材料原意是否一致;根据上下文合理推断阅读材料中的隐含信息;判断作者的态度、意图、倾向、目的;准确、得体地遣词用字等。数量关系 主要测查报考者理解、把握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技能,主要涉及数字和数据关系的分析、推理、判断、运算等。判断推理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事物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涉及对图形、语词概念、事物关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较、组合、演绎和归纳等。

公务员考试行政能力测验包括哪些内容?

一共分为五个部分:常识判断:常识判断主要测查的内容涵盖法律、政治、经济、管理、历史、自然、科技等方面。言语理解与表达: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测查应试者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和思考、迅速而又准确地理解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考试题型:短句子理解、词语选择、词语替换。考试内容包括六个方面: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正确理解阅读材料中指定词语、语句的准确含义;概括归纳阅读材料的中心、主旨;判断新组成的语句与阅读材料原意是否一致;根据上下文合理推断阅读材料中的隐含信息;判断作者的态度、意图、倾向、目的;准确、得体地遣词用字等。判断推理:判断推理主要测查应试者对各种事物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涉及对图形、语词概念、事物关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较、组合、演绎和归纳等。考试题型: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图形推理:每道题给出一套或两套图形,要求报考者认真观察找出图形排列的规律,选出符合规律的一项。 定义判断。每道题先给出一个概念的定义,然后分别列出四种情况,要求报考者严格依据定义选出一个最符合或最不符合该定义的答案。 类比推理:给出一对相关的词,然后要求报考者在备选答案中找出一对与之在逻辑关系上最为贴近或相似的词。考试题型:二项对应关系,三项对应关系、语言叙述对应关系。 逻辑判断。每道题给出一段陈述,这段陈述被假设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要求报考者根据这段陈述,选择一个最恰当答案,该答案应与所给的陈述相符合,应不需要任何附加说明即可以从陈述中直接推出。数量关系: 第一种题型:数字推理。每道题给出一个数列,但其中缺少一项,要求应试者仔细观察这个数列各数字之间的关系,找出其中的排列规律,然后从四个供选择的答案中选出最合适、最合理的一个来填补空缺项,使之符合原数列的排列规律。第二种题型:数学运算。每道题给出一道算术式子,或者表达数量关系的一段文字,要求应试者熟练运用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法则,利用基本的数学知识,准确、迅速地计算出结果。资料分析:针对一段资料一般有1~5个问题,应试者需要根据资料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计算,从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符合题意的答案。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答案解析(判断推理)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答案   2014年国考公务员考试行测已结束,华图教育集团全体工作人员及考生,第一时间收集、整理试题,截止目前,判断推理模块完善到85-104题。   85. 把下面的六个图形分为两类,使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规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A. ①③⑤,②④⑥   B. ①③⑥,②④⑤   C. ①③④,②⑤⑥   D. ①④⑤,②③⑥   二、定义判断。每道题先给出定义,然后列出四种情况,要求你严格依据定义,从中选出一个最符合或最不符合该定义的答案。注意:假设这个定义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   请开始答题:   86. 选择性曲解是指人们面对客观事物,经常会不自觉地把外界输入的信息与头脑中早已存在的模式相结合,从而出现根据自己固有的价值体系和既定的情感好恶来解释所接受信息的倾向。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选择性曲解的是:   A. 爱屋及乌   B. 指鹿为马   C. 按图索骥   D. 度日如年   87. 扩大论题和缩小论题在辩论赛中很常见。在相互的辩驳中,辩手们常常故意扩大对方的论题,将对方的论题推到荒谬的地步,以利于本方的反驳和进攻;同时为了利于本方立论与防守,辩手们又常常故意缩小本方的论题。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采用了扩大论题的是:   A. 将论题”中学性异性交往弊大于利”解释成“中学生异性过分密切交往必定弊大于利”   B. 将论题“人性本恶”解释成“人具有与生俱来的本能和欲望,因此人性是恶的”   C. 将论题“德国人很严谨”解释成“所有德国人都很严谨”   D. 将论题“人性本善”解释成“没有人不是善的”   88. 组织控制是指组织用各种规章制度和奖惩手段来约束组织成员行为,以保证组织的决策和指令能够有效地贯彻执行,维护组织的各项秩序。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最能体现组织控制的是:   A. 某高校不断加强对外交流,派遣访问学者的名额逐年增加   B. 某公司每年举办新人入职会,以便让新加入团队的成员忙熟悉环境   C. 某生产厂商为了提高员工生产积极性,薪酬计算由原来的计时绩效改为计件绩效   D. 某外企实行上班打卡制,如果员工去见客户可以不用打卡,但须在前一天向上级报告   89. 矩阵对策是指处于利益竞争的两个关系主体,各自可选的策略有限,且在一局对策中双方得失和为零的现象,即要不成功、要不失败。对策中,一方真正成功的措施应该是,针对对方所采取的行动相应地制定有利于自己的应对策略,各方选择的策略必定是自己对对方策略预测的反应。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矩阵对策的是:   A. 齐王和田忌按原条件重新赛马,并约定每局比赛须用同等级的马参赛   B. 劳资双方进行薪资谈判,经过反复的讨价还价,最终双方都作出让步   C. 在进入奥运女子排球决赛后,某国家队重新安排队员阵容和出场顺序   D. 丈夫要去踢球,妻子要去看电影,儿子要去游乐园,最后三人去郊游   90. 签名效应是指当人们在纸上写下自己名字时,大脑中的自我意识会加强,此时看到喜欢的东西,更容易把物品和自己联系起来,产生“这个东西真适合我”等想法,从而激发购买欲望。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现象可用签名效应解释的是:   A. 快递公司坚持“先签字后验货”的做法   B. 采取实名捐款的办法能够募捐到更多善款   C. 手术前,患者被要求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   D. 中介公司要求租客在看房前签订《看房协议书》   91. 内隐学习是指一种无需意志努力的潜意识的学习。这种学习的特点在于人们潜意识地获得某种知识,而且无需意志努力就可以将这些知识提取出来,并应用于特定任务的操作中。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内隐学习的是:   A. 小张在高考前做了大量数学习题,因此在数学考试中获得高分   B. 小李经常看别人下象棋,时间一长,他也掌握了下象棋的方法   C. 儿童无需系统地学习语词和语法规则,不知不觉地就会说母语   D. 生长在京剧世家的孩子耳濡目染,很小就会唱京剧   92. 注意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注意。内源性注意是指个体根据自己的目标或意图来分配注意   支配行为,是主动注意;外源性注意是指由个体外部信息引起的个体注意,是被动注意。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内源性注意的是:   A. “轰”的一声响,大家不由地都回头看了一眼   B. 六一儿童节,公园里奇幻的魔术表演受到许多小朋友和家长的喜爱   C. 超市琳琅满目的商品,包括各异、颜色鲜亮,吸引了许多顾客的眼球   D. 根据客户的要求,广告设计师特别关注了大量以温馨家园为题材的售楼广告素材   93. 顺从型互动是指行动者之间发生性质相同或方向一致的行动过程,常有三种形式:有意无意向他人发出信号或暗示,并引起他人瓜 不经过考量,直接按照他人的方式去行动;行动者在他人压力下接受他人行动方式,并且照做。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顺从型互动的是:   A. 很多投资者寻找项目时什么热就投资什么,股票热炒时炒股票,翡翠热时炒翡翠   B. 大家对小刘的业务能力有目共睹,连素来挑剔的老主任也赞成选小刘为业务主管   C. 护士阿姨一边说“不哭啊,一点都不疼”,一边在毛毛的手臂上注射,毛毛果然没哭   D. 小文对新来的家教老师不满意,但无奈于父母的苦心和已缴的学费,还是开始了家教课程   94. 红旗原则是指如果侵犯著作权的事实是显而易见的,网络服务商就不能装作看不见,或以不知道侵权的理由来推脱责任。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适用红旗原则的情形是:   A. 未经用户许可,某客户端软件就能够自动扫描,获取用户个人数据   B. 甲某利用网络服务商提供的免费存储空间,非法经营盗版影视作品   C. 乙某上传正在首播的某热门电视剧,并被网站我推荐到下载首页   D. 丙某通过第三方在有下载功能的互联网电视上获取未经授权的节目   95. 角色混同指的是将自己所具有的不同角色相混淆,而发生的导致背离角色期待和角色规范的行为。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哪项属于角色混同?   A. 到北京来打工的某外省青年有时不自觉地说起家乡话,常常弄得同事莫名其妙   B. 庄周梦见自己变成蝴蝶,醒过来之后惊惶不一,庄周不知自己梦中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梦中变成了自己   C. 小王是个游戏迷,他常常将工作中的同事假想成游戏中的玩家,也常常将游戏中的玩家想象成自己的某个同事   D. 老李是某局局长,对于儿子提出的要求,他常常不自觉地说:“这事得和其他同志研究研究。”为此,他多次受到妻子的批评   三、类比推理。每道题先给出一组相关的词,要求你在备选答案中找出一组与之在逻辑关系上最为贴近、相似或匹配的词。   请开始答题:   96. 创新:僵化   A. 开放:闭塞   B. 发展:前途   C. 计划:秩序   D. 革新:失败   97. 厨师:炒鱿鱼   A. 法官:和稀泥   B. 司机:开天窗   C. 脚夫:撂挑子   D. 高手:摆擂台   98. 生命:动物   A. 绿色:植物   B. 思维:人类   C. 收获:秋季   D. 节气:历法   99. 抽样调查:抽样原则   A. 调查问卷:征求意见   B. 人物访谈:访谈内容   C. 数学模型:建模软件   D. 设备操作:操作规程   100.交通:拥堵:治理   A. 生活:贫困:救济   B. 食材:讲究:享用   C. 音乐:动感:聆听   D. 健康:虚弱:保健   101.红茶::发酵:保健   A. 丝绸:染色:收藏   B. 玉镯:磨制:装饰   C. 石油:蒸馏:燃烧   D. 中药:采摘:治病   102.言而有信:言而无信:   A. 童叟无欺:明码实价:交易   B. 心满意足:贪心不足:满意   C. 言之凿凿:口说无凭:证据   D. 文思泉涌:搜索枯肠:知识   103.木材:抽屉:收纳   A. 钢铁:剪刀:切割   B. 棉花:毛线:保暖   C. 城墙:石头:防御   D. 橡胶:气垫:缓冲   104.( ) 对于 国家 相当于 免疫 对于 ( )   A. 民族;脱敏   B. 人民;淋马   C. 国防:生物   D. 阶级:疫苗   105.坚若磐石 对于 ( ) 相当于 ( ) 对于 良心   A. 懦弱;金石为开   B. 意志;知恩图报   C. 信心;落井下石   D. 品质;铁石心肠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常见题型

2013年的国考就要来临,值此国考新大纲颁布之际,华图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的公考专家特地在此奉上国考判断推理模块的几种常见题型,希望能使考生对判断推理模块的题型有个整体的认识,在复习过程中更具针对性。

  常见题型之一--图形推理

  图形推理是国考行测判断推理模块的稳定题型之一,每年都是5道或10道题,其主要是测查考生对图形的观察、辨别、推理、想象能力。国考大纲中对图形推理的描述为“每道题给出一套或两套图形,要求报考者通过观察分析找出图形排列的规律,选出符合规律的一项。”简单地说,就是题干中给出一套或两套图形,每个图形都由各自的特征,它们之间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考生需要根据其共同点或者不同点找出合理的规律,选择符合整体规律的选项。

  【例1】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答案】C

  【华图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解析】本题属于位置类,题干中每行图形都在逆时针旋转,且每行中第一和第二个图形眼睛旋转后再发生翻转,嘴只是发生旋转,第二和第三个图形眼睛只发生旋转,嘴旋转后再发生翻转。所以选择C选项。

  常见题型之二--类比推理

  类比推理是2006年开始出现的题型,其题干和选项基本都由词语组成,每道题的字数基本不超过30字,阅读量非常少。类比推理考查考生对词语概念的理解和对事物关系的分析能力。国考大纲中对类比推理题型的描述是“给出一对相关的词,然后要求应试者仔细观察,在备选答案中找出一对与之在逻辑关系上最为贴近或相似的词。”

  【例2】取款机∶银行职员

  A.收音机∶播音员B.售货机∶营业员

  C.学习机∶辅导D.读卡机∶售票员

  【答案】B

  【华图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解析】题干前一项是后一项的自助式设备,替代了后者的一部分功能。且是对应关系,故B项符合此规律。A项未取代播音员的功能;C项,学习机对应的应该是老师;D项,读卡机对应其他项,比如阅卷人员、考勤人员等。故B项最为合适。

  常见题型之三--定义判断

  定义,就是用精炼的语句揭示某个概念的内涵和本质属性。定义由被定义项(通过定义来揭示其内涵的概念)、定义项(用来揭示被定义项内涵的概念)和定义联项(联结被定义项和定义项的概念)三部分组成。例如:相对剥夺感是指人们在与那些既和自己地位相近,又不完全等同于自己的人或群体做比较时,由价值期待和价值能力不一致的认知所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其中,被定义项是“相对剥夺感”,定义联项是“是指”,定义项是“人们在与那些既和自己地位相近,又不完全等同于自己的人或群体做比较时,由价值期待和价值能力不一致的认知所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国考中所给出的定义都是不容置疑的,所以考生在做定义判断时要准确理解被定义项的内涵。

  【例3】军事上的电子欺骗指的是利用电子设备对己方的相关信息进行伪装或者虚假模拟,欺骗敌方的电子侦察,使敌方对己方部署、作战能力和作战企图等产生错误判断,从而达到迷惑和扰乱敌方的目的。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涉及电子欺骗的是( )。

  A.军事演习时蓝军故意丢失伪造的电子作战地图,佯装泄露己方情报

  B.某国将无人机藏匿于敌国领空,冒充敌国领导人编制、发布虚假命令

  C.二战中盟军虚设了一个司令部,用通讯设备源源不断地发送各种“指挥命令”

  D.驻扎在太平洋小岛的某部为其计算机系统设置了数量庞大的仿真数据库

  【答案】C

  【华图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解析】A项不符合定义中的“利用电子设备”“欺骗敌方的电子侦察”,排除。B项不符合定义中的“对己方的相关信息进行伪装或虚假模拟”,排除,D项并没有使敌方对己方部署作战能力和作战企图等产生错误判断。C项符合定义,本题正确答案为C。

  常见题型之四--逻辑判断

  逻辑判断也是国考行测的必考题型之一,每年基本都是10道题,主要测查考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国考中的逻辑和我们平时所说的逻辑略有不同,逻辑会更加严谨。所以,考生在做题时必须严格根据题干所给条件来进行推理,不能附加任何条件。

  【例4】甲、乙、丙、丁四人在一起议论本班同学申请银行助学贷款的情况。

  甲:“我班所有的同学都申请了助学货款。”

  乙:“如果班长申请了助学贷款,那么学习委员就没有申请。”

  丙:“班长申请了助学贷款。”

  丁:“我班有人没有申请助学贷款。”

  已知四人中只有一个人说假话,则可推出以下哪项结论?( )

  A.甲说假话,学习委员没申请B.乙说假话,班长没申请

  C.丙说假话,学习委员没申请D.丁说假话,学习委员申请了

  【答案】A

  【华图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解析】甲、丁的说法矛盾,则他俩的话必有一真一假,那么乙、丙说的话为真,由此可知班长申请了助学贷款,而学习委员没有申请,所以甲说的是假话。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平均分是多少分?

国考100分属于一般。国家公务员的考试成绩总分是200分,行政职业能力测试100分,申论100分。一般来说,行测平均到每个题目,均分是0.7分左右。计算公式:公共科目笔试总成绩=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成绩+申论成绩综合成绩=公共科目笔试总成绩×50%+(面试成绩+专业科目成绩)×50%。报考要求: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二、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应届毕业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年龄可放宽到40周岁以下;三、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四、具有良好的品行;五、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六、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工作能力;七、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截止时间为2011年10月15日。招考职位要求有农村基层服务项目工作经历的,是指报考人员为服务期满且考核合格的“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和“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四类人员。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国家公务员考试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分值分布表?

题型分值如下图:从整体来看,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题量为135道,与2012年保持一致。但常识部分减少5道,只有20道,言语理解40道,数量关系15道,资料分析20道,减少的五道题增加到判断推理部分的类比推理题型,类比推理题型一共10道,整个判断推理部分一共40道。题本一共41页,比2012年增加一页。行测是国家公务员考试的一个部分,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常识判断五个部分,行测分布表为大家提供分值参考,方便考生对此行测考试加以把握。扩展资料行测题型: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涉及多种题目类型,试题将根据考试目的、报考群体情况,在题型、数量、难度等方面进行组合。以下是部分常用题型介绍。1、言语理解每道题给出一段语言文字,要求报考者根据对这段文字的理解或运用一定的语言文字知识,选出最符合要求的答案。2、数量关系第一种题型:数字推理。每道题给出一个数列,但其中缺少一项,要求报考者仔细观察这个数列各数字之间的关系,找出其中的排列规律,然后从四个供选择的答案中选出最合适、最合理的一个来填补空缺项,使之符合原数列的排列规律。3、判断推理第一种题型:图形推理。每道题给出一套或两套图形,要求报考者通过观察分析找出图形排列的规律,选出符合规律的一项。4、资料分析针对一段资料一般有1~5个问题,报考者需要根据资料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推测和计算,从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符合题意的答案。5、常识判断常识判断主要测查报考者对有关国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综合管理的基本素质等,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及其运用,要求报考者通过分析、判断和推理,选出最符合要求的一项。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行测分值

公务员考试行测分值分布

行测分值分布是:数字推理每道题目是0.7分/题;语言理解0.9分/题;判断推理题,其中包括图形推理0.8分/题,演绎推理0.9分/题,定义判断0.8分/题;常识0.6分/题;资料分析0.9分/题。行测的第一部分是言语表达能力,是对语言表达能力的考验,是语言能力的基本功底,包括选词填空、片段阅读、语句理解等,语感好占很大优势,这部分提高在于平时积累。第二部分是数学题也就是数量关系,是考试中最难的一部分,包含初中到大学里的各种数学类型的试题,需要有良好的理科基础才能在这部分取得好成绩。第三部分判断推理,这部分不是简单的判断,是在数学、语文结合的基础上开发的新题型,通过已知条件判断未知条件。第四部分资料分析,包含简单的数据分析和计算,还有各种图形材料、文字材料、表格材料的处理。难度较小,是考试的得分点。最后一部分也是知识最广的一部分,没有具体范围,包括政史地、天文地理等,这部分提高要关注生活、关注新闻,提高自己的生活阅历。以上是公务员考试行测分值分布的全部解答。


2014国考行测分值分布情况

2014国考行测分值分布情况如下图:考行测时,一定要通过看时间调整做题速度,十点的时候看一次就可以,这样做既不会影响考试状态,又可以及时调整。注意涂卡,建议答一块,涂一块,切忌最后一起涂卡。也最好不要答一个涂一个,会很浪费时间。做题时,要先挑会的做,纠结的题目不要浪费时间,能排除两个选项,剩两个选项不知道选什么好时,也凭感觉先选一个,以免后期忘记,导致漏涂甚至涂串答题卡。扩展资料:行测毕竟是一门理解加运用的科目,不练习是肯定无法熟练掌握各个知识点和公式的。所以需要大家在复习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平时的练习,把经常出错,辨别不清,掌握不牢固的知识点,公式以及相关练习题总结在一个专用的笔记本上,坚持到最后冲刺阶段,平时经常翻看、总结。这样一路下来你会发现,难点重点都在你总结的笔记本上。最后冲刺阶段,你只需把本上的知识点拿出来再看一遍。不仅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而且也不会因临考前的紧张而不知所措。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行测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分值是怎么算的?

行测分值分布:数学关系:0.8分/个(15个总分12分)言语理解与表达:0.8分/个(40个总分32分)定义判断:0.7分/个(10个总分7分)逻辑推理:0.8分/个(10个总分8分)类比推理:0.5分/个(10个总分5分)图形推理:0.6分/个(10个总分6分)常识判断:0.5分/个(20个总分10分)资料分析:1分/个(20个总分20分)该分值参考了历年国家考试真题及地方的常见分值分布,旨在能够帮助考生了解试卷分值比重。国家公务员考试专家提醒考生:行测分值会根据其题目数量及难度进行调整,该分值分布仅供参考,不作为评分标准。扩展资料:公务员考试方式:各个地方的考试科目都是地方自定的,一般都有笔试和面试。笔试科目各有不同,北京、山东、浙江、上海和广东等省的笔试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要报地方公务员考试的同学要注意查阅当地政府公布的招考简章,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当下就公务员考试改革的趋势来看,倾向于向考《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靠拢。笔试:中央、国家机关的公务员考试包括笔试(公共科目、专业科目)和面试,以前公共科目笔试按A、B类职位分别进行。A类职位笔试公共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A)和《申论》;B类职位笔试公共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B);专业科目笔试和面试时间由招考部门自行通知。从2006年开始,A、B类都要考一样的科目,就是《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只不过《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分别命题。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行测分值

国考行测130题100分怎么分配

你好,很荣幸可以回答您的问题。对于国考的行测分数的分值和分配如下:1.言语理解与表达:题量40,分值0.8/题,总分32。2.数量关系:题量10,分值1/题,总分10。3.判断推理:(1)图形推理:题量10,分值0.7/题,总分7。(2)定义判断:题量10,分值0.8/题,总分8。(3)类比推理:题量10,分值0.5/题,总分5。(4)逻辑推断:题量10,分值0.8/题,总分8。4.资料分析:题量20,分值1/题,总分20。5.常识推断:题量20,分值0.5/题,总分10。由以上可以看出,整个的题量还是很大的,这就需要我们在有限的时间内有选择地做题,一般是先做言语理解,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这几个部分题目比较容易,分值也大;最后再去做常识和数量关系的题目。

国考行测130题100分怎么分配

国考行测题量为130题,总分是100分。具体分值如下:言语理解与表达:题量40,分值0.8/题,总分32。数量关系:题量10,分值1/题,总分10。判断推理:(1)图形推理:题量10,分值0.7/题,总分7。(2)定义判断:题量10,分值0.8/题,总分8。(2)类比推理:题量10,分值0.5/题,总分5。(4)逻辑推断:题量10,分值0.8/题,总分8。资料分析:题量20,分值1/题,总分20。常识推断:题量20,分值0.5/题,总分10。【摘要】
国考行测130题100分怎么分配【提问】
国考行测题量为130题,总分是100分。具体分值如下:言语理解与表达:题量40,分值0.8/题,总分32。数量关系:题量10,分值1/题,总分10。判断推理:(1)图形推理:题量10,分值0.7/题,总分7。(2)定义判断:题量10,分值0.8/题,总分8。(2)类比推理:题量10,分值0.5/题,总分5。(4)逻辑推断:题量10,分值0.8/题,总分8。资料分析:题量20,分值1/题,总分20。常识推断:题量20,分值0.5/题,总分10。【回答】


上一篇:发型流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推荐

热门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