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耀波
40归案红通人员15人落判具体情况?
2016年初,中国警方在与新西兰警方联合调查闫永明犯罪所得 并积极准备提请新西兰引渡闫永明的同时,开始对闫永明开展劝返。在法律震慑和政策感召下,闫永明最后选择退还巨额赃款、缴纳巨额罚金,并接受中新两国法律审判。2016年11月12日,闫永明回到中国投案自首。2016年12月22日,经依法公开审判,吉林省通化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决闫永明犯职务侵占罪,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3年,罚没犯罪所得收益。2015年4月22日,我国公布了“百名红通人员”名单。截至目前,已归案40人。在已作出判决的15人中,有人免予刑事处罚或判处缓刑,有人被判处十年以上或者无期徒刑。刑期最重的李华波,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他是被新加坡方面遣返回国。另外有7人属于被缉捕归案,分别是戴学民、孙新、钱增德、赵汝恒、裴健强、付耀波、张清曌。和李华波相似,付耀波和张清曌也分别被判处无期徒刑;其次,赵汝恒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十万元;相对较轻的是钱增德和裴健强,两人都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总体来看,这7人刑期较重。40人中,还对2名作出了不起诉决定。朱振宇属主动回国投案自首且系从犯,张丽萍经劝返归案、涉嫌虚开增值税发票一案情节轻微,检察机关分别作出不起诉决定。
良心若不安,逃亡有何用
继发布了辽宁凤城市委原书记王国强忏悔录后,中纪委网站日前再次发布两名外逃腐败分子忏悔录。据网站消息,付耀波、张清曌二人利用职务便利贪污公款后潜逃,在与我未建交国家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被捕。中纪委网站称,纵观类似案件,扎紧制度篱笆、坚持纪在法前、监督制约权力,是防止公款被染指、小错酿成大错的关键;而时刻警醒自己,加强法纪和道德意识,克服贪念,则是公职人员应切实面对、关系自己和家人能否幸福平安的人生课题。(人民网 2016
年7月11日)
如今,一众贪污腐败分子,捞金后都想着举家迁移至国外,躲避中国法律的制裁。妄想在海外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然后法网恢恢、疏而不漏,随着国际反腐工作的联合开展,各国齐心协力,共同打击腐败分子,使得外逃不再是贪腐分子的后退之路。近年来,外逃分子陆续被抓捕回国,接受法律的审判,面对即将到来的牢狱生活,畏罪潜逃分子无一不是痛哭流涕、悔恨万分,也有个别人甚至觉得逃亡多年,终于能心安了。
“大老腐”们为何在贪腐受贿后不约而同地选择潜逃海外呢?首先是国际法律的漏洞让他们可以钻空子,以为逃去外国,就可以不受中国法律的约束。其次是国外某些反动势力主动为潜逃犯提供庇护,狼狈为奸,损害国家利益。要严厉打击潜逃分子,需要多渠道开展工作。首先,加强反腐倡廉工作力度,从思想教育、制度、监督等角度多方面控制腐败思想和行为的产生。其次,完善国家公职人员出国审查制度,严格海关,将有不良企图的不法分子控制在国土内,不给其可逃亡的机会。最后,加强国际间反腐工作的合作,全世界各个国家相互协作,共同打击危害社会安全的危险分子。
淄博有哪些名人?
1、焦裕禄(1922年8月16日-1964年5月14日),山东淄博博山县北崮山村人,原兰考县委书记,干部楷模,中国共产党革命烈士。在兰考担任县委书记时所表现出来的“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精神,被后人称之为“焦裕禄精神”。2、蒲松龄(1640年6月5日-1715年2月25日),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3、高亚麟,1972年6月29日出生于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中国内地男演员、编剧、导演。2000年首次参演电视剧《乱世英雄吕不韦》,2004年在情景喜剧《家有儿女》中饰演夏东海一角而受到观众关注。4、赵霁,1987年10月28日出生于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中国内地影视女演员。2009年,赵霁因在都市喜剧《爱情公寓》中饰演林宛瑜而被众多观众熟知。5、伊娜,1990年8月26日出生于山东淄博,2006年,伊娜考入上海戏剧学院本科表演系,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中国内地女演员。曾出演过《湘江北去》,《爱情公寓2》以及微电影《城市映像之旁边的陌生人》。6、杜丽,1982年3月5日生于山东省淄博市,中国女子射击队运动员。1994年开始射击训练,1996年进入山东淄博市体校,1998年进入山东省队,2002年进入国家集训队。2004年雅典奥运会获得10米气步枪冠军,获得雅典奥运会中国首金。2008年北京奥运会获50米3X20金牌。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焦裕禄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蒲松龄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高亚麟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赵雯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伊娜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杜丽
为什么古代(隋唐以前,比如三国)时人们的名字都是一个字的?
古代 姓名和现在的姓名是有区别的
古代有学问的人往往有以下几个个人识别符号
姓
名
字
再往后还有 号 甚至有很多号
所以不会出现姓名识别的困难
加之当时有学问的人毕竟是少数 所以 不需要注意到 姓名冲突的问题 所以
汉朝时期基本上都是两个字的姓名
到了唐宋年间 人口增长 出现了重名的问题 所以出现了号 和双字名
一、姓
许慎《说文解字》卷二四“女部”:“姓,人所生也,从女、生,生亦声。”班固《白虎通德论》卷九曰:“姓者,生也,人禀天气所以生者也。” 《左传·隐公八年》“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这都说出了“姓”的本义是“生”。因此人们普遍认为,姓最初是代表有共同血缘、血统、血族关系的种族称号,简称族号。作为族号,它不是个别人或个别家庭的,而是整个氏族部落的称号。据文献记载,我们的祖先最初使用姓的目的是为了“别婚姻”,“明世系”、“别种族”。它产生的时间大约在原始社会的氏族公社时期。
姓是怎么来的?人们推测,姓的由来与祖先的图腾崇拜有关系。在原始蒙眛时代,各部落、氏族都有各自的图腾崇拜物,比如说麦穗、熊、蛇等都曾经是我们祖先的图腾,这种图腾崇拜物成了本部落的标志。后来便成了这个部落全体成员的代号,即“姓”。由于古代氏族部落的数量毕竟是有限的、可数的,所以,纯正的远古时代留下来的姓是很少的。
后人据《春秋》整理出来的“古姓”有:妫(今河北涿鹿有妫水)、姒、子、姬、(周王族姓)、风、赢(秦姓)、己、任、吉、芊、曹、祁、妘、姜、董、偃、归、曼、芈(楚姓)、隗(原北方少数民族姓)、漆(瞒)、允等22个姓。这些姓中近半数带女字旁。所以,人们推测,姓的产生可能在母系氏族社会。章太炎先生及其他学者又从《说文》、《山海经》、甲骨文、金文等较古的文献中整理出几十个古姓(约59个,章太炎得52个,他人又从金文中得嫘等7个),这样加上原有的也不过80几个,可以想见,这只是远古实际存在的姓中的一部分,原有的姓肯定不止这些。其他的已佚。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时候的姓决没有我们今天讲的“姓”多。我们这里可以罗列几个从古至今具有代表性的关于姓的数字。
①北宋以后的封建社会,长期作为儿童识字读物的《百家姓》(北宋钱塘无名氏编),共收入502个姓氏(其中单姓342个,复姓60个。开头曰:“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卫,蒋沈韩杨……”)②宋代郑樵《通志·姓氏略》中统计古代姓氏共有1745个。③明代翰林院编修吴沈等人据当时户部所藏户籍编成《皇明千家姓》,收姓氏1968个。(开头曰:“朱奉天运,富有万方,圣神文武,道合陶唐……”)④清代康熙帝亲自审定《御制百家姓》,(开头曰:“孔师阙党,孟席齐梁,高山詹仰,邹鲁荣昌,冉季宗正,游夏文章……”)⑤清人张澍《姓氏寻源》、《姓氏辨误》中说古姓氏有5129个。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陆学者阎福卿等曾编辑出版过《中国姓氏汇编》共收姓氏5730个。其中单姓3470个,双字姓2085个,三字姓163个,四字五字姓12个。台湾省也出版过《中华姓符》共收姓氏6363个,但里面有异体字重复收入的情况。⑦据中国语言文字改革工作委员会汉字处1984年的抽样调查及有关专家的估计,直到今天还在使用的姓氏在3000个以上。(气象出版社2001年1月出版王大良编《当代百家姓》据1982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认为:目前,我国常用的姓约400个,按当时人口数算,前100个姓是:李王张刘陈杨赵黄周吴,徐孙胡朱高林何郭马罗,梁宋郑谢韩唐冯于董萧,程曹袁邓许傅沈曾彭吕,苏卢蒋蔡贾丁魏薛叶阎,余潘杜戴夏钟汪田任姜,范方石姚谭廖周熊金陆,郝孔白崔康王丘秦江史,顾侯郎孟龙万段雷钱汤,尹黎易常武乔贺赖龚文。这100姓占全国总人口的87%以上。其中李王张刘陈5姓就有3亿多人口。李8700万、王8000万、张800万、刘6000万、陈5000万。全国各城市的大姓情况也不一样,如上海前10名的姓是:张王陈李徐朱周吴刘沈。)这个数字跟我们前面说的所谓远古即有的纯正的“姓”相去太远了。那么另外那些也被称作姓的字又是怎么回事呢?那些字就是现代姓的主要组成部分 “氏”,下面就来介绍 “氏”。
二、“氏”
由于人口的繁衍,原来的部落又分出若干新的部落,这些部落为了互相区别以表示自己的特异性,就为自己的子部落单独起一个本部落共用的代号,这便是“氏”,当然也有的小部落没这样做,而仍然沿用老部落的姓的。有的部落一边沿用旧姓,一边有自己的“氏”。这些小部落后来又分出更多的小部落,它们又为自己确定氏,这样氏便越来越多,甚至于远远超过原来姓的规模。
从时间上来讲,这已是父系氏族社会的事情了,氏带上了这个时代的烙印。所以“氏”可以说是姓的分支。《通签·外纪》说:“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就很能说明二者的关系。“姓”是不变的,“氏“是可变的。顾炎武也说“氏一传而可变,姓千万年而不变。”秦汉之前,姓和氏在不同场合使用,哪些人有姓,哪些人用氏有严格规定,汉代以后,姓氏不加区分,姓氏合一,统称为姓。最明显的标志是《史记》,根据现有姓氏、推究它们的来源或者说最初确定它为姓氏的缘由,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前面提到过,带女字旁的姓氏如:娰、姬、姜、妫、赢等,这是母系氏族社会女性崇拜的反映。有些直接就是女族长的名姓称号。
(2)以动植物或其他自然物为姓氏。如马、牛、羊、猪、蛇、龙、柳、梅、李、桃、花、叶、谷、麦、桑、麻、粟、山、水、林、木、风、云、河、江、金、石、钢、铁、玉等,这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部落的图腾。
(3)以封国、采邑或职官、爵位为姓。如齐、楚、燕、韩、赵、魏、秦、鲁、蔡、郑、陈、宋、阮;司徒、司马、司空、乐正、宰、上官、太史、少正、王、侯、公孙、伯子等,由于古代封爵职官名目繁多,故此类姓很多。
(4)以出生地、居住地或职业为姓,如姚(虞舜生姚墟)、东方(伏羲住处)、西门、东门(鲁庄公子遂后代封住地)、东郭、南、百里、欧阳(越王勾践,被封在乌程欧阳亭)、陶、巫、卜、医等。
(5)以祖先族号、谥号为姓。如唐、虞、夏、商、周、殷,文、武、昭、穆、康、庄、宣、平、成等。
(6)其他(在姓中还有几种变种,突变情况):
A、皇帝赐姓。如刘邦赐项伯姓刘。李煜赐奚廷圭(墨务官)姓李。
B、为避灾难而改姓。如伍子胥在吴被杀后,子孙逃到齐国,改姓王孙;陈厉公子陈完,在陈内乱后逃到齐国做了大夫,改姓田。
C、为避皇帝或圣人讳而改姓。如荀改孙,庄改严,丘改邱等。
D、嫌原姓复杂、字多而改姓。如司马简姓司或马或冯,欧阳简姓欧。
E、少数民族主动从汉姓。如北魏孝文帝规定鲜卑族人改用汉姓如陆、穆、贺、于等,皇族带头,由原来的姓拓跋改为姓元。
F、另外,拓跋、单于、宇文、长孙、呼延、尉迟、耶律、完颜,爱新觉罗等都是少数民族姓的汉语译音。有些少数民族姓在译成汉语后,嫌字太长就简化,如爱新觉罗,改姓罗,金。从以上可看出,同姓不一定一家。
今天在公共社交场合的“贵姓”、“尊姓”、“按姓氏笔画为序”中的姓,实际上包括了古姓、氏这两方面的内容。
另外,古代姓氏还有几点值得注意:
①战国前,贵族才有姓氏,贵族男子称氏,女子称姓。因为“姓所以别婚姻”,“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通志·氏族略序》)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考之于《传》,二百五十五年之间,有男子而称姓者乎?无有也。”
那么男子称什么呢?1、贵者称氏;2、贱者则以职业概括之。如奕秋、庖丁、匠石、医和、优孟,这些职业名后来才成了姓。当时是通称。
②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礼不娶同姓”,“父母同姓,其出不蕃”(《左传》),“同姓不婚,恶不殖也”。(《国语》)有人认为里面隐含了朴素的优生学。
春秋时,鲁昭公娶吴女为夫人,两人都姓姬,乃改夫人姓孟,称吴孟子。
③因为“姓”起着“别婚姻”的作用,贵族男子又不称姓,故女子称姓特别重要,为了给待嫁或已嫁的同姓女子加以区别,就形成了对女子的特殊称呼,在姓的前后加前缀、后缀。
A、前缀用排行:孟、伯、仲、叔、季。如孟姜、伯姬、叔隗,
B、以夫家的采邑、谥号为前缀:如晋姬、武姜、文赢。
C、加氏、女、母、姬、媪、妪等后缀,如张氏、商女、孟母、吴姬、赵媪等。
三、名 名是每个人的代号。姓氏是公共的,
名是个人的。历朝历代的命名习惯,反映了一定时期内的社会意识形态。由于人们所属的民族、社会、历史、宗教信仰、道德传统及文化修养的不同,其命名习惯也很不相同。
“名”的产生也是在氏族社会时期,同时也是人的个体意识逐渐觉醒的必然结果。《说文》对名这样解释:“名,自命也。从口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见,故以口自名”。意为,黄昏后,天暗黑不能相认识,各以代号称。这便是名的由来。这多少有些传说意味。人们发现使用“名”的便利性,便逐渐通行起来,使得人皆有名,并对命“名”讲究起来。实际上,名的出现是私有制经济出现后的必然产物。古时天下为公,一个部落一个名号,黄帝、炎帝、共工、蚩尤都是部落名。
据《周礼》“婚生三月而加名”,婴儿出生三个月后由父亲取名,我们现在所看见最早的名是商代人的名。当时的习惯,崇尚以天干为名。也往往以其生日干支来命名,主要以天干命名,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个天干)。如太乙,成汤(天乙),太丁,盘庚,帝辛(纣)外丙、仲壬、太甲……武丁(盘庚曾孙)。陈梦家《殷商卜辞综述》认为:太康(即大庚),仲康(中庚),少康(少庚)等。周代以后对命名有所讲究。春秋鲁桓公六年(705)鲁桓公问命名应遵守的礼节时,大夫申 提出“信”“义”“象”“假”“类”五条(“五则”)。到战国时,很多贵族通过占卜来给自己的儿子命名,如屈原(皇揽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随着儒学的兴起,对起名的讲究越来越复杂,成书于战国年间的《周礼》中对命名除了前面提的主要注意的五条之外,还规定了“六不”。即(1)不以国(2)不以官(3)不以山川(4)不以隐疾(5)不以畜牲(6)不以器币。
秦汉以后,随着封建专制的加强,在命名方面除了对“五类”、“六不”同样讲究外,还对一些寓含王霸意义的字眼如龙、天、君、王、帝、上、圣、皇等字禁止使用。有些朝代不禁。
魏晋以后,一代代的学风、思潮、单从命名方面即能看出一些。
如魏晋南北朝人自命清高,玄学盛行,起名讲究高雅。如盛行以“之”命名,如王羲之子献之,孙静之、桢之。画家顾恺之,将军刘牢之,科学家祖冲之,史学家裴松之,文学家颜延之,杨衔之等。
南北朝佛教盛行,取佛僧名成了时髦。一时间,僧佑、僧护、僧智、梵童、摩诃之名比比皆是。据正史载,南北朝带僧字的名有122人,昙者39人,佛者24人。
唐宋时,道炽一时,僧也极红。以金、木、水、火、土五行命名成了时尚。如朱熹(火),父名松(木),儿名 (土),孙名钜、钩、鉴、铎(金),曾孙名渊、泠、潜、济、浚、澄(水),刚好是五行一个循环。
周秦两汉单名多于双名。
有些双名也是单名,如晋介之推,虞宫之奇,郑烛之武,佚之狐,之为虚字,不算。还有一个“不”字,韩申不害,楚萧不疑,赵国赵不倦,汉代程不识,不危、不惑等皆如此。
另外,汉人取名:(1)尚英武,雄浑劲健。像胜、武、勇、超、猛、固、彪、举等这很常用。
(2)见贤思齐、追慕圣人。如张禹,赵禹、邓禹、陶汤、张汤、赵汤、周昌、王昌、张尧、黄舜等就体现这一特色。
(3)求长生长寿。如万年、延寿、寿王、千秋、去病、去疾、彭祖、彭生等名常见。
王莽时,“令中国不得有二名”,《春秋》“讥二名”,《公羊传》:“二名非礼也”,可能单名多于双名的原因。西汉15帝,二人复名;东汉13帝全单名。
西汉至东晋,54帝,4个复名,单名94%,东汉以后,尤其两晋南北朝,佛道盛行,一时间佛名盛行:金刚、力士、文殊、目连、药王、般若、三宝随处可见,以带佛气。僧、佛、摩、梵、昙,直取佛名也很多。
唐宋后,取复名多起来,皇帝除外,因单名易于避讳。
另外,唐人追求雅,以文、德、儒、元、雅、士等字命名很流行。
五代时,因《尚书·太甲上》有“旁求俊彦”《伪孔传》有“美士曰彦”。故而,据正史载,五代共有87人以“彦”字命名。元代人以取蒙文名为时尚。
元末,张士诚原名九四,“士诚”之名乃一文人所取,是在取笑他,他还不知,典出《孟子》:“士,诚小人也”之句。
宋以后,尤其明清,字辈谱命名法最盛行。至今,从农村族谱中可看出这一现象。其字当然是些寓意吉利的字,如文武,富贵、昭庆、德祥、龙凤、昌盛等。 明清以族谱命名为特征,影响很大。
1744,乾隆为孔子后裔定了三十个字为:
希言公彦承 宏闻贞尚衍
兴毓传继广 昭宪庆繁祥
令德垂维佑 钦绍念显扬
1920年,孔令贴又在这30个字后续了二十个字:建道敦安定,懋修肇益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
清满贵族则喜欢用安、福、永、泰、保全、常荣、桂祥等吉利字命名。
而民间命名习惯约有以下数种:
①节令法:以生时节令,花卉为名,春花、梅、桃、李,夏雨、秋实、秋雨、秋艳、冬晓、冬梅、腊梅等。
②地名法:纪念孩子的出生地,如杭生、浙生、沪生、渝生、杭宁。
③盼子盼财法:如来娣、根娣、玲娣、招娣、延娣、来宝、来发。
④动物法:阿牛、阿鼠、小鱼、小狗、小龙、阿龙、小骏(马)、小凤、凤儿。
⑤体重法:九斤老太、九斤姑娘(加护身符的重量)。
⑥性变法:女当男养,亚男、冠男、家骏、家雄;男当女养,新妹、宝姬、秋月等。
⑦排行法:大牛、二牛、三小、小牛,大囡、二囡、三囡;根大、根亮(两)、根山(三);张益(一)张耳(二)张山散(三)等。
⑧五行法:如前述朱熹一家祖孙五代。
⑨综合的,如润土(节令加五行)。
民国年间尚洋名:玛丽、海伦、彼德、约翰、汤姆很多。
文革间尚红、建、卫、忠、青等字。
现在的趋向:朦胧、洋名、多字名。
古代的女子有姓无名,在家只有小名、乳名,对外则称某某氏。
四、字
“字”只是限于古代有身份的人。
《礼记·曲礼》上说:“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而字”,就是说不管男女,只有到了成年才取字,取字的目的是为了让人尊重他,供他人称呼。一般人尤其是同辈和属下只许称尊长的字而不能直呼其名。
古人命字方法的主要依据有以下几种:
①同义反复。如屈原名平,字原,广平为原。孔子学生宰予,字子我,季路字子由,颜回字子渊,诸葛亮字孔明,陶渊明字元亮、周瑜字公瑾,诸葛瑾字子瑜,文天祥字景瑞,都属此类。
②反义相对。晋大夫赵衰(减少意)字子馀(增多)。曾点(小黑也)字子晳,色白也。唐王绩字无功,朱熹(火亮)字元晦,元赵孟\(俯)字子昂,晏殊字同叔。
③连义推想。赵云字子龙(云从龙);晁补之,字无咎;苏轼,字子瞻(《左传僖28年》:“君冯轼而观之”);岳飞字鹏举。
从以上三类可以看出,字与名有密切关系,字往往是名的补充或解释,这叫“名字相应”,互为表里,故字又称作“表字”。这三种是主要的,另外还有以干支五行命字,以排行命字,或者字行加排行,字后加父(甫)的情况一般也归入字的范围。
命字方面与命名同样,有着时代气息,一个总的趋向是美词化和尊老化,在尊老化方面更加显。
唐宋以后,由于理学加强,一些繁文褥节越来越多,读书人之间在称呼上也大做文章,称字,是为了表尊敬,但时间长了之后,渐感称字还不够恭敬,于是又有了比字更表恭敬的号。
五、号
号也叫别称、别字、别号。《周礼·春官·大祝》:“号为尊其名更美称焉”。名、字是由尊长代取,而号则不同,号初为自取,称自号;后来,才有别人送上的称号,称尊号、雅号等。
号起源很早,但直至六朝时期还不流行,葛洪、陶潜有号,当时多数人没有。到唐宋间才特别盛行起来,原因有二:1、伦理道德加强,2、文学发达,文人讲究文雅。至明清,由于文人范围扩大,加上帝王提倡,更加盛行起来。纵观古人命号特点,我们也可以概括为几条。
自号一般都有寓意在内。
1、或以居住地环境自号:如陶潜,自号五柳先生。李白自幼生活在四川青莲乡,故自号青莲居士。苏轼,自号东坡居士。陆游,号龟堂。辛弃疾号称稼轩居士。明武宗朱厚照自号锦堂老人,明世宗朱厚璁自号天池钓叟,明神宗朱翊自号禹斋。乾隆晚年自号十全老人、古稀天子。咸丰(奕 )自号且乐道人。
2、或以旨趣抱负自号:杜甫,自号少陵野老,“一万卷书,一千卷古金石文,一张琴,一局棋,一壶酒,一老翁”——“六一居士”是欧阳修晚年的自号。贺知章,自号四明狂客;金心农自号出家庵粥饭僧,都体现了个人的旨趣。
3、有些人还以生辰年龄、文学意境、形貌特征,甚至惊人之语自号。
辛弃疾自号六十一上人,赵孟\甲寅年生,自号甲寅人;元郑元右,自号尚左生,明代祝允明自号祝枝指生,后在民间演变成祝支山。朱 尊,自号夕阳芳草村落,唐寅自号江南第一风流才子,普救寺婚姻案主者。徐树丕,自号活埋庵道人。
别人赠号主要有三种情况:
1、以其轶事特征为号。如李白,人称谪仙人。宋代贺铸因写了“一川烟柳、梅子黄时雨”的好词句,人称贺梅子。张先因写了“云破月来花弄影”,“浮萍断处见山影”,“隔墙送过秋千影”三句带“影”字的好诗,人称“张三影”。类似例子再如:
山抹微云秦学士——秦观“满庭芳”词“山抹微云,天连衰草”
露花倒影柳屯田——柳永,《破阵子》词中有“露花倒影”句。
张孤雁——张炎《解连环·孤雁》
红杏尚书——宋祁(工部尚书)《木兰花》“绿杨烟外晓春寒,红杏枝头春意闹”。
现当代作家的笔名、艺名也可算入号的范畴,有的是自号,有的是赠号。
郭沫若(笔名)原名开贞,巴金、夏衍、冰心全是笔名(自号),而非原名。
艺号(赠号):
张英杰——盖叫天,牛俊国——牛得草,荀慧生——白牡丹,李慧敏——白玉霜,毛稚黄——毛三瘦。
2、以官职、任所或出生地为号。王安石称王临川;杜工部(杜甫),贾长沙(贾谊);王右军(王羲之);汤显祖称汤临川;康有为,广东南海人,称康南海;孔融,曾任北海太守,人称孔北海;顾炎武,江苏昆山亭林镇人,人称顾亭林。清代民谣“宰相合肥天下瘦”说的是李鸿章(合肥人),“司农常熟世间芜”说的是翁同和为常熟人,时任户部尚书。
3、以封爵、谥号为号
诸葛亮封武乡侯,人称武侯;司马光,封温国公,岳飞,谥号武穆。
宋以后,文人之间大多以号相称,以至造成众号行世,他们的字名反被冷疏的情况。苏轼一生有14类38个名号,鲁迅先生一生(1881—1936)57岁,共用过140多个名号(主要是笔名)。
鲁迅原名周樟树,字豫才,改名树人。1898年,第一次用笔名,戛剑生、树人。1818年,《狂人日记》发表时,始用鲁迅笔名。三十年代后更多,最多的为1933年26个和1934年41个。这两年也是他的创作高峰,作品最多的时期。
由于号可自取和赠送,因此具有自由性和可变性。以至许多文人,有很多别号,多的可达几十个,上百个,“别号太多,反成搅乱”(郑板桥集题画。靳秋四索画),所以近代以后,尤其建国以来,文人用号之风大减,不少人发表作品不用笔名,就用真名。少数文人存有别号,多为20世纪三、四十年代前就出名的文人。如鲁迅曾自号书斋,绿林书室,且介亭;王力自号龙虫并雕斋;姚雪垠,无止境斋;叶圣陶未厌居,俞平柏古槐书屋,此可谓遗风。
全国已追回外逃人员七千多名,为何犯罪人员喜欢往国外跑?
人要想获得自由必须要有底线,法律是每个人最低的底线,个人行为一旦触碰法律底线,面临的可能就是牢狱之灾或者开始逃亡生活。最近报道,全国已追回外逃人员七千多名,而且这些犯罪人员基本都是逃跑到其他国家,很多人非常迷惑,中国地大物博,为什么不躲在中国?而是逃亡一个自己不熟悉的国家?这个问题非常有趣,我思考了一下,大概有以下几点原因吧。一、认为国外比较安全。我相信很多罪犯都认为国外比较安全,只要逃跑出去,国家就没有办法了,因为不可能为了一个罪犯国家付出巨大的时间成本,金钱成本到处去寻找和抓捕,但是,这恰恰相反,国外其实是最不安全的,人生地不熟,没有朋友,语言可能也有障碍,到了国外肯定会引起更多人的注意,这个时候更容易暴露自己,只要有人举报很可能就被遣送回国,安全系数更低。二、资产已经转移到国外。资产已经转移,早已经做好了逃跑的准备,这个时候已经没有了选择只能够逃跑到国外,有了钱才可能有自由,资产转移到国外是他们逃跑到国外的主要原因。三、有同伴在国外。现在很多犯罪已经是集团化了,他们都有同伴,里外相互呼应,这些罪犯的同伴可能在国外,给他们安排好逃亡路线,国外的同伴给他们提供资金和物质方面的帮助,让他们可以暂时躲藏起来,从而获得短暂的安全感。人一旦犯罪就失去了生命的自由,逃亡的路上总是提心吊胆,这样的日子总让人担惊受怕。做人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底线,法律底线一定不能够碰,否则整个人生已经失去自由,失去自由的生命是没有多少意义的。
全国已追回外逃人员7831人,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在全球经济化下,我国综合国力增强,已经不再是以前,任人欺负,受人挨打的国家了,因为我们是中国,说明了我国同多个国家和地区友好建交,充分体现了我们国家改过开放的能力,同时也说明了,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这个道理,只要你犯法了,你就一定会得到制裁,只不过是时间问题罢了。俗话说的好“正义永远都不会迟到”。 看到这些在逃犯人缉拿归案,我不得不为我们国家的子弟兵点个赞,你们是最棒的,你们是最优秀的,你们永远是我们国家最大的依靠,你们永远是我们国家的避风港。在全球化时代,中国已经不是以前那个闭关锁国的国家了,而是一个集空军,陆军,海军,一体化的军事强国,“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这句话其实说得一点都不夸张,我们国家无论是在远程打击还是卫生发射上都取得了空前绝后的大突破,我想说,今天,我们中国已经站起来了,我们是东方最凶猛的一头雄师。对于追回在逃人员,我只想说,如果你犯了罪,别以为人不在中国就抓不到你,现在是全球化时代,只要你犯罪了,无论你逃到哪里,我们都会将你绳之于法,在法治社会下,别想着干坏事。 看到这里我很骄傲,因为我是中国人,我骄傲自己出生在一个和平的国家,它虽然不是最好的,但是它是最棒的,所以,我奉劝大家,遵纪守法,不要想着做违法犯罪的事,踏踏实实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在此,为我们警察点个赞,正是因为他们的捍卫和保护,才有我们的宁静和发展,同时也为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其他国家外交的建立点赞。
“百名红通人员”多少人已归案?
12月6日消息,日前,伴随着浙江省委党史研究室原干部周骥阳被缉捕归案,“百名红通人员”已有半数到案。从公布百人名单至今,两年多时间里,中国已从19个国家和地区追回50人,他们中6成涉嫌贪污和受贿,有14人外逃时间在10年以上。“百名红通”半数人员归案 ——50人分别从19个国家和地区追回,美国最多2015年4月22日,国际刑警组织中国国家中心局集中公布了针对100名涉嫌犯罪的外逃国家工作人员、重要腐败案件涉案人等人员的红色通缉令。随后,国际追逃追赃一直保持高压态势。数据显示,50名已归案的 “百名红通人员” 中,2015年归案18人,2016年归案19人,2017年截至目前归案13人。根据中纪委网站的统计,这50名归案“百名红通人员”分别从19个国家或地区追回。其中,美国和加拿大聚集的外逃人员最多,50人里有12人从美国追回,11人从加拿大追回。另外,尚未归案的50名“百名红通人员”藏匿在9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加拿大9人,美国24人,新西兰7人,澳大利亚5人,英国、法国、泰国、菲律宾、斯里兰卡各1人。 他们犯了什么事儿? ——6成涉嫌贪污和受贿 14人外逃10年以上根据中纪委网站公开的信息显示,这已经被追回的50名“百名红通人员”,外逃时间在1998年在2014年之间。这其中,外逃时间在5年以下的有23人,5到10年的有13人,10到15年的有8人,15到20年的有6人。50名“百名红通人员”涉嫌犯罪的类型包括贪污、挪用公款、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受贿、职务侵占、集资诈骗、洗钱、行贿等,这其中,涉嫌贪污和受贿的占比最高,达到6成。就追逃的手段来看,这50名归案的“百名红通人员”主要是通过劝返、遣返、抓捕等手段追回的。其中劝返人数最多,达到了34人;遣返10人;抓捕4人;另外有2人通过其他手段追回。 外逃人员在国外过的如何?伴随着“百名红通人员”陆续归案,两年多来,有关这些外逃人员的外逃经历和忏悔言论也纷纷被媒体报道出来。 ——杨秀珠:请快快回来吧!2016年11月,潜逃海外13年之久的“百名红通人员”头号嫌犯杨秀珠回国投案自首。“我要劝一劝跟我一样逃出去的这些人,我们到底是中国人,我们的家在中国,我们的亲戚朋友也期待着我们回来团聚,请快快回来吧!”在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杨秀珠向仍逃匿在外的腐败分子发出了呼声。——戴学民:就像断线的风筝四处飘荡原中国经济开发信托投资公司副总经理、上海证券营业部总经理戴学民外逃英国期间,先后在证券公司和图书馆从事分析和整理资料的工作,交完房租,只能勉强度日。拮据的生活背后是家庭矛盾的随之爆发,妻子最终选择与戴学民离婚,并带着儿子离开了英国。“在国外,不管你走到哪里,总会时不时地想念父母兄弟姐妹和亲朋故旧,没有亲情联系,就像断线的风筝四处飘荡,没有归根之感,孤独无助的感觉常常发生。”戴学民回忆。 ——刘常凯:逃亡18年,跟坐牢差不多北京梨园汽车驾驶学校原校长刘常凯涉嫌诈骗罪,1999年外逃到美国。归案后,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在我来说,在国外就像坐了18年的牢,很寂寞,和坐牢差不多,没人跟你说话,你也说不了话,也没有人跟你沟通,虽然人出出进进,但是和坐牢差不多。”中国追逃火力全开十八大以来,除了国内的“打虎拍蝇”,在境外进行的追逃追赃被外界称为反腐“第二战场”,从“猎狐”到“天网”再到“红通”,中国追逃工作的快节奏、高强度可谓举世瞩目。 ·2014年6月27日中央决定设立中央反腐败协调小组国际追逃追赃工作办公室,包含中央纪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外交部、公安部、安全部、司法部、人民银行等8家成员单位。中央纪委国际合作局作为办事机构,承担具体工作。·2015年4月22日按照“天网”行动统一部署,国际刑警组织中国国家中心局集中公布了针对100名涉嫌犯罪的外逃国家工作人员、重要腐败案件涉案人等人员的红色通缉令,加大全球追缉力度。·2015年4月25日戴学民被缉捕归案,这是“百名红通人员”公布后的首个落网人员。·2016年11月16日备受舆论关注的“百名红通人员”头号嫌犯、浙江省建设厅原副厅长杨秀珠到案。·2017年4月27日《中央反腐败协调小组国际追逃追赃工作办公室关于部分外逃人员藏匿线索的公告》发布,通报曝光肖建明、蒋雷等22名外逃人员藏匿线索。 ·2017年12月1日“百名红通人员”周骥阳被缉捕归案,“百名红通人员”半数已经到案。逃跑迟早会被抓,早点投案吧!
中国红通人员还有多少未归案
中国红通人员是指外逃在外的追逃人员名单,他们涉案金额较大,是国际刑事合作中极为重要的对象。截至目前,已有大批红通人员被成功抓获归案,但仍有一些外逃人员仍未归案。据中国公安部门公布的数据,目前全球范围内还有大约30名红通人员未能归案。虽然人数数量较少,但他们涉及的案件金额及影响仍然不容小觑。这些未归案的红通人员,大多已经隐藏在境外,通过对他们的追踪和抓捕,需要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和协调。为了更好的实现外逃人员的追逃,中国政府不断完善法制和加强国际合作。在《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加强对外追逃和追赃工作,加强国际刑事司法合作,实现对外追逃追赃的常态化长效化。未来,中国将继续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来保障国家利益和人民安全,彻底铲除外逃追逃现象。要实现全球范围内的红通人员的归案,需要各国政府的密切合作和协调,并提高国际刑事司法合作的效率。此外,也需要在国内加强监管和管理,尽可能减少类似的追逃现象的发生。相信通过各国政府的共同努力,最终所有的红通人员都将被成功抓捕归案,实现法律的公正和正义。
归案的“红通人员”,一般会如何处置?
红通是国际刑警组织成员要求他国协助侦查犯罪时发放的七种国际通报之一,因通报左上角的国际刑警徽为红色而得名,属最高级别的紧急快速通缉令。 其通缉对象均是有关国家法律部门已发出逮捕令、要求成员国引渡的在逃犯,上面印有犯罪嫌疑人的大头照、身份描述和司法内容。全球最大的警察组织——国际刑警组织,是规模仅次于联合国的第二大国际组织,共有190个成员国。经由该组织发出的“红色”,被公认为是一种可以进行临时拘留的国际证书,它的通缉对象均是有关国家法律部门已发出逮捕令、要求成员国引渡的在逃犯。通常情况下,“红通”上除了印有犯罪嫌疑人的大头照,还包括两大部分的主要内容:一是身份描述,如姓名、国籍、外貌特征等,有的还标明了指纹、护照或身份证件号码等;二是司法内容,主要说明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及通缉的法律根据,包括案情摘要、同案犯、罪名、引用法律条款、刑期、执法时效和逮捕证、判决书等。红通的有效期是5年。期满之后没有抓到犯罪嫌疑人,可以再续5年,直到抓住为止。只要犯罪嫌疑人在逃,红通就会一直发挥作用。这样,通缉同一犯罪嫌疑人的红通可能要重复发放好几次。尤其是近几年,美国直接无视2000年签署的中美刑事司法协助协定,破坏长期以来形成的合作关系,频频从中作梗,一直消极对待中方提出的追逃等合作要求,个别执法部门甚至明目张胆为外逃嫌犯撑腰打气、提供庇护,并多次阻挠外逃人员自愿回国投案。 而美方之所以为多国贪腐分子提供避风港,既是贪图利益,更是政治偏见。同时也因为腐败分子外逃时往往携带大量赃款,这些赃款对外逃腐败分子来说是赖以生存的“营养源”,对美方而言则是一块“肥肉”。所以现在的问题是,现在到底应该如何才能够将这些红通人员抓回来呢?我觉得,首先就还是得全世界通力合作。现在合作打击跨国腐败犯罪、拒绝为腐败犯罪嫌犯和非法资金提供“避罪天堂”是国际社会达成的共识。 相信在在世界各国共同应对腐败挑战的大环境下,履行国际条约义务、拒绝成为腐败犯罪避风港。红通人员也会早日将其抓捕归案。
天网,红色通缉令,猎狐行动什么关系
天网行动是中央反腐败协调小组部署开展的针对外逃腐败分子的重要行动,综合运用警务、检务、外交、金融等手段,集中时间、集中力量“抓捕一批腐败分子,清理一批违规证照,打击一批地下钱庄,追缴一批涉案资产,劝返一批外逃人员”。2015年3月经中央反腐败协调小组国际追逃追赃工作办公室会议决定正式启动。
“天网”行动由多个专项行动组成,分别由中央组织部、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人民银行等单位牵头开展。中央组织部会同公安部开展治理违规办理和持有因私出入境证照专项行动。
红色通报是最著名的国际通报,俗称“红色通缉令”,由经办国国际刑警中心局局长和国际刑警组织总秘书处秘书长共同签发。它是应特定国家中心局的申请,针对需要逮捕并引渡的在逃犯作出的一种通报。具体又分为要求对逃犯进行起诉的红色通报和要求逃犯服刑的红色通报。逮捕证或者判决书是申请国在申请红色通报时须提交的必备文件。
红色通报是上述通报中惟一可以对所通缉的人员实施拘捕并进行引渡的通报,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接到红色通报的国家,必须立即逮捕被通缉人员,“红色通缉令”并不像人们想像的那样“法力无边”。
猎狐行动是开展打击虚假信息诈骗犯罪活动专项行动的代号。近年来,个别不法分子利用发布虚假信息进行诈骗犯罪活动。为了打击虚假信息诈骗犯罪活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经济利益和正常的经济秩序,确保社会安定稳定,树立方便群众良好形象,构建和谐社会,决定开展为期一年的打击虚假信息诈骗犯罪专项行动——即代号“猎狐”行动。
天网是反腐败的,红色通缉令是通缉犯罪分子的,猎狐行动是打击虚假信息诈骗犯罪的
什么罪犯才够红色通缉令
【法律分析】红色通报是最著名的国际通报,俗称“红色通缉令”,由经办国国际刑警中心局局长和国际刑警组织总秘书处秘书长共同签发。对所通缉的人员实施拘捕并进行引渡的通报。它是应特定国家中心局的申请,针对需要逮捕并引渡的在逃犯作出的一种通报。一般对外逃人员发出红色通缉令。具体又分为要求对逃犯进行起诉的红色通报和要求逃犯服刑的红色通报。逮捕证或者判决书是申请国在申请红色通报时须提交的必备文件。红色通缉令的有效期是5年。期满之后没有抓到犯罪嫌疑人,可以再续5年,直到抓住为止。只要犯罪嫌疑人在逃,红色通缉令就会一直发挥作用。这样,通缉同一犯罪嫌疑人的红色通缉令可能要重复发放好几次。【法律依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二百六十八条 公安机关接到通缉令后,应当及时布置查缉。抓获犯罪嫌疑人后,报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凭通缉令或者相关法律文书羁押,并通知通缉令发布机关进行核实,办理交接手续。第二百七十四条 应当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在逃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发布通缉令,采取有效措施,追捕归案。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在自己管辖的地区内,可以直接发布通缉令;超出自己管辖的地区,应当报请有权决定的上级公安机关发布。通缉令的发送范围,由签发通缉令的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
上一篇:2016国考面试时间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