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鞋批发网 > 知识库 >

2016年高考全国卷难度

来源:运动鞋批发网时间:2024-07-05 02:12:36编辑:运动君

2017高考全国理综卷到底有多难

网友一:2017高考理综已经结束,使用全国一试题的很多考生简直要哭了,难度比较大不说,题目都不按套路出牌,很多考生吐槽题目有些都看不懂!那么2017高考理综全国一的难度有多变态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全国1的理综卷使用地区:河南、河北、山西、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安徽、福建。对于全国1卷,其中有许多考生网友吐槽:不想再说什么了,一定是发错卷子了吧全国理综1卷,题题是送命题全国1卷的理综,考完全场有种悲凉的气氛,难的想吐。全国1卷的理综第一题就不会做了,世界上最悲哀的事情就是你明明知道那些东西可是就是不会做。这个是全国1理综?复读啦,我要没大学上了。网友二:全国一卷是全国卷中最难的,自主命题省份的试卷也大多没有全国一卷难,总的来说,全国一卷难度在所有不同试卷中绝对能排前三,高考大省均用全国一卷,如果用全国二卷、三卷区分度不好,记得好像是2007年,某高考大省用的虽然是全国一卷,但是当年试题稍微容易,差不多相当于正常年份全国二卷难度多一点,当年一本线差点破六百,想想吧,如果高考大省用二卷、三卷,他们一本线很容易突破六百,这样不利于区分考生。现在随着使用全国卷的省份增多,每年全国卷三套都投入使用,最不能理解的是福建省,个人感觉你用个全国二卷就满可以了,甚至可以考虑用全国三卷,可你偏偏用全国一卷……分数线一出来,在所有使用全国一卷的省份中还是你分数线最低。网友三:首先,作为一个高三考生,其实本次全国理综一卷理综难度本身并不是很大,主要考察的是考生对题目本质的理解,知识都是平时的基础知识,考生需要理解题目的意思。(本人平时理综基本上不了180,唯独这次选择题只错了两个半,说明题目是真的不难。网友四:作为高二的我今天刚写了数学、英语、理综、作为数学英语弱势的我,感觉数学英语超简单。圆锥曲线原题,选择第二题初中写过,英语最后一篇阅读看不懂,而理综强势的我感觉物理20分大题扔了生物10分的实验陌生,化学结构第一题没学过,是物理题,感觉理综比模拟题都简单,考的不偏,只是考了不常考的知识点。如物理的天题没有考磁场太多了,生物的免疫,还有选修3,不会写以外理综真的不难,网上的说法误导大家,本人水平理科刚过一本。网友五:其实每年试卷,都有许多人觉得难,就这么回事。今年的试卷,也就那么回事。我做了物理和理科数学。感觉没那么夸张。我儿子今年参加高考,他也觉得卷子不偏不怪,比平时的模考容易一些。他的同学我也问了几个,基本上都是这个感觉。我想说的是,选拔性考试,不可能没有难度的。觉得难,那是你自己的问题,很正常。网友六:我闺女考完一卷理综崩溃了、哭着出来的,说真想跳楼不想活了,平时理综在班第一,学十二年了、迎来这么重要的考试、太打击人了,感觉白念高中了、毫无用武之地,怀疑是出题偏、还是老师教的偏。


今年高考理综难吗全国一卷

今年高考全国一卷理综难度适中。2023年高考理综物理以高考评价体系为依托,进一步丰富基础性考查的内涵,拓展考查的方式方法。物理概念和规律是高中物理的基础性内容,是学生形成和深化物理观念的重要途径。2023年高考理综物理依据课程标准,贴近中学物理教学实际,创设典型的问题情境,考查学生对基本物理概念、物理规律全面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引导教学遵循教育规律,回归课程标准和教材,注重概念和规律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加强对基础内容的融会贯通,促进学生物理观念的形成和深化。2023年高考理综生物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为依托,进一步深化考试内容改革,注重发挥生物学科的育人功能。试题立足学科本质,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延续近年试题风格,以稳为主、稳中有进,加强价值引领和文化渗透;关注学情变化,引导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和发展,助力高考综合改革和高中课程改革平稳推进。高考理综试卷整体难度近几年都比较稳定。有上升趋势。高考理综试题越来越注重新再来考查思维品质,强调考核逻辑推理与独立思考、注重知识地运用。原来的死记硬背已经不可以适应高考模式了。总体来说今年高考理综难度适中,没有偏题怪题,利于学生正常发挥。试题从素材选取、试题设计等方面综合把控难度,使其与学生总体作答能力水平相当,让学生都能发挥出应有水平。拓展知识:高考理综试卷学科的答题顺序是先答选择题,后答非选择题。答好选择题不但是理综答卷的良好开局,对稳定情绪,答好全卷有重要作用。第一,高考理综试卷到手后,用5-10分钟时间(一般用发卷到正式答题铃响之前的时间)“通览”一遍所有试题,找出你比较“熟悉”的或“有印象”的试题,进而确定各科试题中,哪些题先答,哪些题后答的答题顺序。第二,先答选择题,后答非选择题。这是因为选择题的难度一般比非选择题小。单选题顺序“生、化、物”、双选题顺序“物、化、生”、非选择题顺序“生、化、物”,答题时,选择题最好在60分钟内完成;非选择题可以根据你平时哪个学科学的更扎实一些、实力更强一些或试题中哪个学科的题目更容易一些,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来确定学科的答题顺序。

2017年全国高考试卷难度如何?

今年高考难度较往年略有提高,但并不是特别难。首先,高考难度的评定是相对的,需要考虑多个方面因素,例如考试内容、命题思路、考生整体水平等等。因此,难度评价是一个相对而言的过程,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其次,今年高考难度相对提高的原因可能与考试内容和命题思路有关。例如,今年高考语文科目的阅读理解部分针对性较强,需要考生对文本细节理解和推理能力有较高要求。而数学科目则减少了传统计算题目,增加了思维题目,对考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有更高的要求。对于考生来说,应该注重平时的学习和复习,多练习各类题目,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同时,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和考试状态,避免因为紧张等原因导致发挥失常。总之,今年高考难度相对提高,但是对于具备一定基础和实力的考生来说,通过努力学习和练习,完全有能力取得好成绩。


高考全国卷最难的是几卷

高考全国一卷难度较大。一卷主要面向东部和中部地区。一卷难度一般在6.25,二卷一般在5.25。一、高考极其难(S):江苏。二、高考非常难(A+):浙江,河南,河北,山东。三、高考难(A):湖北,安徽。四、高考较难(B):四川,湖南,江西,广东。五、高考难度一般(C):陕西,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山西,甘肃,重庆,云南,贵州,广西,福建。六、高考简单(D):北京,天津,上海,宁夏,新疆,青海,西藏,海南。虽然各省高考难度存在差距,但对于学生来说,高考从来就不是简单的考试,可能会有一定地域优势,高考本身的整体难度并不会发生改变。近年来,高校不断扩招,给许多学生和家长造成一种假象,就是高考难度好皮粗像降低,考大学变得容易了。事实上能够考上大学的学生,并没有想象槐敬的那么多。高校录取人数都有一定比例,本科录取人数占高考总人数的16%左右,而考生一本你的人数才仅占6%,看到这样比例你还铅握慎觉得高考容易吗。其实学生和家长也没错,上大学容易,可是上好大学变难了,学生之间竞争变得愈发激烈。

为什么今年全国一卷高考理科数学都说那么难?

因为不管是卷几的理科数学试卷,总会有人抱怨数学题目难,虽然卷一的难度要大于卷二和卷三,但是难度是对所有人的,高考是安排排名来选拔人才的。对于高中生来说,做好自己,好好学习,不懂就问,在参加高考的时候就更有底气,才不会受到试卷难度的影响。扩展资料:高中数学学习方法1、学好数学要抓住三个“基本”:基本的概念要清楚,基本的规律要熟悉,基本的方法要熟练。2、做完题目后一定要认真总结,做到举一反三,这样,以后遇到同一类的问题是就不会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了。3、一定要全面了解数学概念,不能以偏概全。4、学习概念的最终目的是能运用概念来解决具体问题,因此,要主动运用所学的数学概念来分析,解决有关的数学问题。5、要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方法,在练习中有意识的地去总结,慢慢地培养适合自己的分析习惯。6、要主动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借助文字阅读去分析理解。7、在学习中,要有意识地注意知识的迁移,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8、要将所学知识贯穿在一起形成系统,我们可以运用类比联系法。

今年高考语文难吗全国一卷

今年高考语文难吗全国一卷:试卷难度合理平稳,考查内容全面平衡。1、貌似减轻学生负担,实则危害学生根本利益学生求学的核心目的,是为了未来个体发展的需要。众所周知,中学阶段良好的各学科知识积累,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价值,也是学生未来发展的基础。如果仅仅只考语文一科,学生学习能力会下降,学习成效也毫无体现。2、人为制造薄弱学科,影响学生全面发展目前我国高中的课程设置,可以说比较全面地体现了学生未来发展的基础性知识能力形成的需要,其课程体系的系统性、基础性、科学性和前瞻性也都比较符合人的全面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如果只有考语文一科,势必导致其他科目基础薄弱,大大影响学生全面发展。高考简介: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设置的全国性统一考试,每年6月7日-10日实施。参加考试的对象是全日制普通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招生分理工农医(含体育)、文史(含外语和艺术)两大类。新变化:1、开放性设计方面,新高考名篇名句默写设计了一道开放性试题,答案并非唯一,这一形式令人耳目一新。如新高考Ⅰ卷:项羽破秦入关,三分关中之地,以秦降将章邯为雍王、司马欣为塞王、董翳为翟王,合称“三秦”。从此“三秦”作为一个地理名词,频繁在古诗词中出现。2、情境设计方面,全国高考语文试题采用全情境化命制。例如语言文字运用试题依托于两则语料,将词汇、修辞、病句修改、句式变换等内容,纳入相应的语言情境中综合考查,取消了原有的单题形式。

2016年高考全国卷1卷语文试题难度相比去年难不难评析

2016高考新课标全国一卷,命题规范,导向明确,难易适中,有相当不错的区分度。基本沿用2014、2015的命题思想
选材上看,一是更注重优秀传统文化、二是不离经典,文言文选自宋史,诗歌是李白的作品,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传主是中国当代著名学家陈忠实
从难易度看,2016高考语文试题难度与2015相比,大致持平而略低,难易分布点稍有调整。论述类文本阅读题依然有难度,文言文较为容易,古代诗歌鉴赏题较难,不易答全。2015年语文高考选考题,小说题较为容易,人物传记第三题较难,今年则相反,小说题不容易,人物传记最后一题稍难。语言文字应用题形式多有变化,但难度不大。作文题是漫画,立意稍有难度
与2015年语文试题相比,出现相当新的题型,体现了新课标高考的新趋势


高考后怎样学习英语

首先拿出一本英语书,翻到后面的单词表,首先看音标,把单词读会,然后去记单词的中文意思,因为只剩下最后一学期,想记住单词的意思而又记住拼写,这么多单词是不可能记住的,所以我们只记单词的中文意思。
记完一列后,将中文盖住,从第一个单词开始一个个回想单词的中文意思,知道全部记住为止,若果遇到特别难记的,做好标记,专门去记忆。
当记完一本书后,每周复习前一本书。把遇到两个单词很类似容易记错的时候,我们就要拿出记录小本子记录下来,偶尔拿出来看。
当然考试不止考英语一门,不能把时间只花在英语上,要把课间,饭前饭后,起床睡前这些时间利用起来去背单词。当背完高中英语书一半单词后,就可以开始做练习了。
需要做的练习是完型填空和阅读理解,会发现有很大的进步,文章基本能看懂了,很都是刚刚背过的。当在文章中遇到很短的单词却又不认识的时候,就要拿出记录小本子,记下来。
每天做2篇阅读理解与完型填空,中午各做一篇,晚上各做一篇。
每天写一篇作文。虽然背的单词都不会拼写,但基于初中的底子,还是能写出几句话,但得不了高分,偶尔回想背过的单词,如果有能运用到作文中的,就翻开书记下,并试着利用读音把单子拼写背住,日积月累不断运用单词,作文水平便会提高。
在考试前几个星期,每天不断做改错题,做的时候一定要找是不是动词形态、名词单复数、冠词、代词等地方。
经过以上步骤,英语成绩一定会有很大的提高。


高考英语状元学习方法

对我来说还真的算有,不知对你是否适用。记单词不能靠背,而是根据读音来记单词。一个单词的读音固定下来以后,根据读音的音节来拼单词,就象汉语拼音一样,单词记得快、记得牢、记得准。如果能在句子和课文中理解并掌握单词的读音和用法,那是再好不过的了。这样做,可以走出“背了忘,忘了背”的怪圈。学英语要多听、多说、多读,拒绝“哑巴英语”。一味地抠语法、记短语的做法,终将是舍本逐末,到头来是听不会听、说不会说,读起来也是错误连篇,令人啼笑皆非。英语本是一门语言,是交流的工具。试想,学了十多年英语,别人说的你听不懂,你说的别人也听不懂(能不能说得出口还未可知,哑巴英语嘛),那是多么地悲哀!以后工作中真正用得着了,还得“回炉”从头再来!如果这还不行的话,建议找英语辅导班吧,现在市场上也挺多,一对一辅导相对来说是效果比较好的,像100教育,**都是根据学生的个人情况进行对应的教学,所以效果还是不错的,建议你试试。最后祝你能够顺利将英语成绩提高,加油。

新高考一卷数学难吗

新高考一卷数学是比较难的。这套试卷难度比较高的原因是数学题目越来越灵活。我们知道,高考数学一直要求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而最近几年高考的着重点也有所改变,题目越来越生活化。比如很多人可能还记得2019年高考数学中,出现了“一片云”“女神”等等。很多人一看这些题,以为特别难,容易被吓懵。其实,万变不离其宗,只是出题的思维变活了。考生反馈,今年数学题目也是如此,考死公式和定理的时代看来已经过去了。并且新高考一卷的压轴题还是非常难。高考数学最大的看点,就是压轴题,因为一般就是靠它来拉开分差。很多考生在进考场的时候,就做好了心理准备,有放弃的想法。有的考生能完成部分解题环节,就感觉很幸运了。今年的高考数学题,考生反馈说,自己只是解答了部分,还有人说完全没动笔,没有思路。此次高考数学题又难倒了一片。

2015年全国高考理综试卷难不难,难度系数解读点评答案解析

1、全国高考理科综合考试结束之后,很多考生长长地出了一口气,大家都觉得考题不偏不怪,难度适中,与平时的复习吻合度较高,基本能够正常发挥复习水平。与去年相比,今年全国高考新课标I卷理综试题呈现出如下明显特点——稳中有降、主干突出、立足实际、考查能力。  2、化学 重点考查主干知识  难度降低,是化学试题的最大特点。考生普遍认为难度较大的工业流程题并没有像预期一样出现在试卷中,取而代之的第27题是一道陌生度和难度均适中的反应原理试题,考生答起来比较顺手。除此之外,很多题型相对保持稳定,变化不大。如第26题实验题,依然沿袭了近几年来的命题模式,以有机物的制备为载体,主要考查物质的制备、分离和提纯等化学实验技能,考查形式与去年高度相似,对于大多数考生来说难度不大。此次试题难度的调整,也消除了近几年来广大考生对化学试题难度太大的质疑。  重点考查中学化学主干知识。氧化还原反应、电化学、化学平衡、有机物同分异构体的书写、热化学等核心教学内容依然是考查的重点和热点。部分试题直接取材于课本,如选择第8题,四个选项均为教材正文或课后习题原文,充分体现了“源于教材,高于教材,理在书内,题在书外”的高考命题原则。  较好体现了“化学服务于社会”的学科价值。试题与生产、生活实际密切联系。如选择题第8题,要求利用化学知识对社会、生活现象进行解释;必答题第26题要求利用已用知识合成蜜蜂信息素乙酸异戊酯;第28题结合工业生产实际,用直接水合法或间接水合法合成乙醇等,对于考生正确认识化学学科的价值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  能力立意的宗旨不变。尽管试题难度降低,但能力考查的要求却没有降低。试题对能力的考查主要突出表现在:(1)注重计算能力的考查。如必考题第11题、26题、28题及选考题第36、37题均涉及到计算能力的考查。但纯技巧性的计算几乎没有,主要突出化学计算的使用价值。(2)注重对图表信息的分析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的考查。如第11题需要利用溴酸银的溶解度曲线来判断其多方面的性质,对考生的思维能力多角度进行考查,实为一道好题;第28题亦是如此。(3)突出对思维品质的考查。如第27题对NaH2PO2是否为正盐的判断,需要深刻理解题干中已知信息次磷酸为一元中强酸的含义;第28题平衡常数的计算,则更是要求考生在很短时间内根据信息活学活用。(4)突出对化学学科素养的考查。体现在实验题的比重比往年有所增加,除了第26题着重考查有机实验外,选择题里还有两道题目考查化学实验,充分体现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选择题第13题涉及硝酸因浓度不同而性质不同,体现了条件对化学反应的影响这一核心化学观念;而第27题第4问则考查了学生能否运用模型法去解决较复杂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3、 物理 注重能力侧重应用  题型稳定,重点突出。试题难度较去年略有下降,试题包括必修部分8个选择题(单选和多选分开),两个实验题,两个计算题;选修部分都是一个选择题加一个计算题,与往年没有变化,且常规型题目所占比重较大。从必考知识点分布上看,今年试题电磁学部分分值增多,电场问题所占比重增加。  注重对“双基”的考查。第14题考查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第15题考查安培力的概念;第16题考查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规律;第21题考查静电场中的概念;实验题第23题为力学实验题,是考纲中明确要求的实验,没有任何变形;第23题则采用一箱一表法测量电路,是由课本实验原型迁移而来,这些内容都属于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范畴。其中有一部分试题是来自于课本或往年高考试题的改编,让考生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但又充满了新意。  注重与实际相结合。如第19题“行星冲日”问题、第24题汽车雨天安全行驶最大时速问题,都与实际密切相关,体现了物理学科的学科价值。  注重方法,考查能力。如第14题取材物理学发展史上的重要实验,关注物理规律的建立过程;第19题考查学生从图表中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模型化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及运用万有引力定律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第22、23两道题均涉及物理模型、物理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及图像三者之间的相互转换,突出了数学思维和物理思维相结合的特点。  侧重应用,有所创新。如第17题巧妙地将牛顿运动定律与平衡、胡克定律结合起来;第25题创造性地把抛体运动、复合场、与动能定理相结合,显得既基础又灵活,更有运用基本观点综合分析问题的难度。 4、 生物 多角度考查能力  生物试题总体难度适中,无偏题怪题,且题目难易比例得当,过渡平稳。试题的题干信息简洁,容易读懂,减少了因为情境设置过多而对考生造成的干扰。而往年丢分比较严重的遗传考题,今年也十分平和,从而降低了试题的难度。  主干知识突出。整套试卷突出考查的核心概念有:物质的跨膜运输、光合作用、内环境稳态、呼吸作用、质壁分离、遗传系谱图、种间关系、有丝分裂实验、细胞核功能、群落演替、遗传学实验、杂交育种和单克隆抗体等,而这些全部为中学生物主干教学内容。  紧密结合教材是生物试题的突出特点。部分试题直接取材于教材内容,并对其加以改造和提升。如第29题取材于教材中的植物有丝分裂的实验,第30题考查群落演替的相关内容,第32题直接考查遗传的基本定律知识。  加大对能力的考查力度,较好地体现了《考试大纲》对考生能力的要求。这一特点集中体现在了几道主观试题中,第29题考查了课本中有丝分裂实验和细胞核功能的相关内容,突出了对实验技能和概念教学的考查,立意新颖;第30题涉及的群落演替是新课标教材特有的内容,考点也比较新颖,是生态学的新的命题点;第31题涉及的是渗透压平衡,意在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进行考查;第32题是关于杂交育种的,侧重对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考查,知识涉及不深,但是对能力要求很高,具有良好的区分度,考生必须思维缜密,表述严谨,方能得到高分。


上一篇:大理学院录取分数线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推荐

热门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