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鞋批发网 > 知识库 >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

来源:运动鞋批发网时间:2024-07-05 19:18:58编辑:运动君

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必背古诗文有那些?

1.咏鹅 (唐 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2.锄禾 (唐 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3.画 (佚名 唐代))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4.登 鹳 雀 楼 ( 唐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5.静夜思 (唐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6.七步诗 (三国 曹植)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7.梅花 (宋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8.春晓 (唐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9.所 见 (清 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10.古朗月行 (唐 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小学课本只选的这前四句)
11.敕勒歌 (北朝 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12.寻隐者不遇 (唐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4.江南 (汉 乐府民歌)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15.草(赋得古原草送别 ) (唐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小学课文只选了前四句,你也可以只教前四句)
16.绝句 (唐 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17.游子吟 (唐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8.相思 (唐 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19.杂诗 ( 唐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20.塞下曲 (唐 卢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21.风 (唐 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22.鸟鸣涧 (唐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23.秋浦歌 (唐 李白)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24.独坐敬亭山 (唐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25.竹里馆 (唐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26.宿建德江 (唐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27.乐游原 (唐 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28.夏日绝句 (宋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29.悯农 (唐 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30.长相思 (清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
身向逾关那畔行,
风一更,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有哪几首?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古诗有:
一、咏鹅
唐代: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释义:白天鹅啊白天鹅,脖颈弯弯,向天欢叫。洁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绿水面;红红的脚掌拨动着清清水波。
二、江南
两汉:佚名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释义:江南又到了适宜采莲的季节了,莲叶浮出水面,挨挨挤挤,重重叠叠,迎风招展。在茂密如盖的荷叶下面,欢快的鱼儿在不停的嬉戏玩耍。一会儿在这儿,一会儿又忽然游到了那儿,说不清究竟是在东边,还是在西边,还是在南边,还是在北边。
三、画
唐代:王维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释义:远看高山色彩明亮,走到近处却听不到水的声音。春天过去,可是依旧有许多花草争奇斗艳,人走近,可是鸟却依然没有被惊动。
四、唐代: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释义: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种子,秋天就可收获很多粮食。普天之下,没有荒废不种的田地,却仍有劳苦农民被饿死。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粒粒饱含着农民的血汗?
五、古朗月行
唐代: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释义:小时候不认识月亮, 把它称为白玉盘。又怀疑是瑶台仙镜,飞在夜空青云之上。
月中的仙人是垂着双脚吗?月中的桂树为什么长得圆圆的?白兔捣成的仙药,到底是给谁吃的呢?
蟾蜍把圆月啃食得残缺不全,皎洁的月儿因此晦暗不明。后羿射下了九个太阳,天上人间免却灾难清明安宁。月亮已经沦没而迷惑不清,没有什么可看的不如远远走开吧。心怀忧虑啊又何忍一走了之,凄惨悲伤让我肝肠寸断。
六、风
唐代: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释义:风能吹落秋天金黄的树叶,能吹开春天美丽的鲜花。刮过江面能掀千尺巨浪,吹进竹林能使万竿倾斜。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有哪些课文内容?

《小精灵星球探秘:新一年级“畅享语文”成长计划暑期班(1级)[王雨洁Z-A10讲全]》百度网盘资源免费下载链接:https://pan.baidu.com/s/19VVhf4Z3qMg22Hy55fUW_g?pwd=sahn 提取码:sahn 小精灵星球探秘:新一年级“畅享语文”成长计划暑期班(1级)[王雨洁Z-A10讲全]|[第9讲]如是镜子店:学会观察(1)|[第8讲]水之乐园:学习礼貌用语|[第7讲]摇头晃脑智慧树:我爱古诗(2)|[第6讲]泡泡隧道:走进图画王国(1)|[第5讲]摇头晃脑智慧树:我爱古诗(1)|[第4讲]魔法师的密室:奇思妙想学标点(1)|[第3讲]畅游神奇峡谷:轻轻松松学拼音(3)|[第2讲]走进神奇峡谷:轻轻松松学拼音(2)|[第1讲]神奇峡谷欢迎你:轻轻松松学拼音(1)|[第10讲]摇头晃脑智慧树:我爱古诗(3)|摇头晃脑智慧树:我爱古诗(3).doc|(4)摇头晃脑智慧树:我爱古诗(3)第四段.mp4|(3)摇头晃脑智慧树:我爱古诗(3)第三段.mp4|(2)摇头晃脑智慧树:我爱古诗(3)第二段.mp4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电子课本教材(全本) (1)

《小学部编版语文课本》百度网盘资源免费下载链接:https://pan.baidu.com/s/1fxlr3AGDxXS2cCA9nsD-Aw提取码:j598小学部编版语文课本|人教版语文6下(部编版尚未发布).pdf|人教版语文5下(部编版尚未发布).pdf|人教版语文4下(部编版尚未发布).pdf|部编语文版5上.pdf|部编版语文6上.pdf|部编版语文4上.pdf|部编版语文3下.pdf|部编版语文3上.pdf|部编版语文2下.pdf|部编版语文2上.pdf|部编版语文1下.pdf|部编版语文1上.pdf

一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有哪些

一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有:
一、《咏鹅》唐代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二、《江南》两汉: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三、《画》唐代王维: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四、《悯农》唐代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五、《古朗月行》(节选)唐代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六、《风》唐代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一年级上册语文古诗有哪几首

静夜思[作者] 李白 [朝代] 唐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悯农二首[作者] 李绅 [朝代] 唐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悯农[作者] 李绅 [朝代] 唐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咏鹅[作者] 骆宾王 [朝代] 唐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画[作者] 王维 [朝代] 唐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江南[作者] 汉乐府 [朝代] 汉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风[作者] 李峤 [朝代] 唐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古朗月行[作者] 李白 [朝代] 唐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百家姓[作者] 未知 [朝代] 北宋初年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卫,蒋沈韩杨。朱秦尤许,何吕施张。孔曹严华,金魏陶姜。戚谢邹喻,柏水窦章。云苏潘葛,奚范彭郎。鲁韦昌马,苗凤花方。俞任袁柳,酆鲍史唐。费廉岑薛,雷贺倪汤。滕殷罗毕,郝邬安常。乐于时傅,皮卞...弟子规[作者] 李毓秀 [朝代] 清朝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山村咏怀[作者] 邵雍 [朝代] 宋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千字文[作者] 周兴嗣 [朝代] 南北朝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余成岁,律吕调阳。云腾致雨,露结为霜。金生丽水,玉出昆冈。剑号巨阙,珠称夜光。果珍李柰,菜重芥姜。海咸河淡,鳞潜羽翔。龙师火帝,鸟官人皇。始制文字,乃服...

雪地里的小画家的原文是什么?

《雪地里的小画家》原文如下:下雪啦,下雪啦!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青蛙为什么没参加?他在洞里睡着啦。扩展资料:本篇内容来源于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的课文《雪地里的小画家》,这篇课文以韵文的形式,不但形象地讲述了四种动物爪(蹄)的形状和青蛙冬眠的特点,而且语言生动,富有童趣,读起来琅琅上口。通过阅读和学习课文,认识了11个生字,认识两个偏旁“虫、目”,知道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这四种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以及青蛙冬眠的特点。

《雪地里的小画家》一共有几句话?

雪地里的小画家一共有6句话。全文是:下雪啦,下雪啦!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青蛙为什么没参加?他在洞里睡着啦。《雪地里的小画家》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2016版)第12课的课文。要点:这篇课文以韵文的形式,不但形象地讲述了四种动物爪的形状和青蛙冬眠的特点,而且语言生动,富有童趣,读起来琅琅上口。

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知识点有哪些呢?

参考答案:
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知识梳理填空
识字6 画
一、给我会写的字注音并组词
水shuǐ(开水、口水)
去qù(下去、去向)
来lái(来去、来回)
不bù(不去、不要)
二、给我会认的字注音并组词
远yuǎn(远方、远处)
有yǒu(没有、还有)
色sè(彩色、色彩)
近jìn(远近、近处)
听tīng(听见、听说)
无wú(无处、无力)
声shēng(声音、歌声)
还hái(还有、还是)
三、多音字
还hái(还有)huán(还钱)
四、反义词
远—近 有—无 来—去
五、认识偏旁
辶:走之, 是走走停停的意思。
忄:竖心旁”,“忄”旁的字多与心理活动有关。
六、根据意思写诗句。
1.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在远处可以看清山有青翠的颜色,在近处却听不到流水的声音。
2.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春天过去了但花儿还是常开不败,人走近,枝头上的鸟儿却纹丝不动。
七、课文主题
这是一首谜语诗,诗人通过文字的描述,把一幅美丽的风景卷轴展现出来:苍翠的山,流动的水,绽放的花,可爱的鸟,一派鲜活的景象。全诗表达了诗人对画中美好事物的向往之情。
识字7 大小多少
一、给我会写的字注音并组词
小xiǎo(大小、小鱼)
少shǎo(多少、不少)
牛niú(黄牛、水牛)
果ɡuǒ(果实、水果)
鸟niǎo(小鸟、飞鸟)
二、给我会认的字注音并组词
多duō(许多、多少)
黄huáng(黄牛、黄豆)
只zhī(一只、三只)
猫māo(花猫、小猫)
边biān(一边、河边)
鸭yā(鸭子、小鸭)
苹píng(苹果、青苹)
杏xìng(杏子、杏花)
桃táo(桃子、桃花)
三、多音字
少shǎo(多少)shào(少年)
只zhī(一只)zhǐ(只有)
四、认识偏旁
犭:反犬旁,和动物有关。
鸟:鸟字边。
五、反义词
大—小 多—少
六、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大:跟“小”相对。
群:用于成群的人或物。
颗:多用于圆形或粒状的东西。
堆:用于成堆的事物。
七、认识量词
量词:指表示人、事物或动作的单位的词,如:“一个人、三口钟、一把茶壶”中的“个、口、把”以及表示度量衡的“斤、公斤、斗”等。
八、小结
通过学习《大小多少》,我知道了黄牛、小猫、鸭子、小鸟是动物,苹果和枣是水果;还知道了“大小”和“多少”是反义词。
识字8 小书包
一、给我会写的字注音并组词
早zǎo(早上、早安)
书shū(书本、书包)
刀dāo(小刀、刀子)
尺chǐ(尺子、尺寸)
本běn(书本、本来)
二、给我会认的字注音并组词
包bāo(书包、包子)
作zuò(作业、工作)
业yè(工业、作业)
笔bǐ(毛笔、笔记)
课kè(上课、下课)
校xiào(学校、校长)
三、多音字
的de(有的)dì(目的)
转zhuǎn(转学)zhuàn(转动)
四、认识偏旁
勹:包字头(勹部,作部首时可以表示和人有关的事物。)
亻:单人旁(人部,作部首时可以表示人及和人有关的动作、行为、称呼、性格、事物等。)
⺮:竹字头(竹部、竹字头,作部首时可以表示和竹子或竹制品有关的事物。)
五、近义词
宝贝—珍宝 陪—伴
六、反义词
静—动 早—晚 上—下
七、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宝贝:珍奇的东西。
静悄悄:形容非常安静没有声响。
八、句子解析
上课静悄悄,下课不乱跑。天天起得早,陪我去学校。
小书包能装学习用品,每天陪我们在学校里学习,所以我们要爱护自己的小书包。
九、课文主题
本文让我们认识了常用的学习用品,教育我们要爱护学习用品。
十、教材课后习题
说一说你的书包里有哪些文具。
书包里的文具有作业本、橡皮、尺子、笔袋、铅笔、转笔刀。
识字9 日月明
一、给我会写的字注音并组词
木mù(木头、树木)
林lín(山林、林子)
土tǔ(土地、土豆)
力lì(力气、用力)
心xīn(小心、中心)
二、给我会认的字注音并组词
明míng(明天、明月)
尘chén(尘土、灰尘)
从cóng(从来、从前)
众zhòng(大众、观众)
双shuāng(双手、双方)
森sēn(森林、森严)
条tiáo(苗条、一条)
三、认识笔画和偏旁
心第二笔:卧钩
日:日字旁(日在左,形变窄长,底横变提。)
四、近义词
明—亮 众—多
五、反义词
明—暗 众—少
六、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明:亮,跟“暗”相对。
尖:末端极细小。
尘:尘土。
森:树木众多。
众:许多。
七、句子解析
一人不成众, 独木不成林。众人一条心, 黄土变成金。
这句话告诉我们:团结就是力量,大家团结在一起可以创造出财富,可以战胜更多、更大的困难,取得更大的成功。
八、课文主题
这篇短文揭示了一些会意字的构字特点,“明、男、尘、尖”等字都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会意字。
识字10 升国旗
一、给我会写的字注音并组词
中zhōnɡ(中国、中心)
五wǔ(五人、五只)
立lì(立正、独立、立体)
正zhènɡ(公正、正在)
二、给我会写的字注音并组词
升shēng(升起、上升)
国guó(国家、爱国)
旗qí(旗手、红旗)
红hóng(红色、火红)
歌gē(歌手、歌声)
起qǐ(起来、一起)
么me(多么、什么)
美měi(美好、美丽)
丽lì(华丽、艳丽)
三、多音字
中zhōng(中国)zhòng(中奖)
四、认识偏旁
囗:国字框。
纟:绞丝旁。
五、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国歌:由国家正式规定的代表本国的歌曲。中国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
立正:军事或体操口令,命令队伍按动作要求在原地站好。
敬礼:立正、举手或鞠躬行礼表示恭敬。
六、近义词
徐徐—慢慢 美丽—漂亮
七、反义词
升—降 起—落
八、问题归纳
升国旗时,我们应该怎么做?为什么?
我们要立正,向国旗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行队礼。因为国旗是国家的象征,我们要尊敬国旗。
九、课文主题
课文描写了小学生参加升国旗仪式的情景,表达了小学生尊敬国旗、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相关练习:
语文
数学

英语
相关文章推荐
每天坚持陪孩子学习十分钟,影响孩子的一生。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有哪些?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稻草人》的作者是(叶圣陶)。
2、稻草人的骨架是(细竹枝),他的肌肉和皮肤是(黄稻草)。
3、祥哥的胡琴是(父亲)留给他的。 (泉水)是他拉胡琴的第一位老师。
4、柔弱的人把长着青青的草、绿油油的树的石堆叫(山)。
5、瞎子指指心头,把两只手团紧,然后摇摇右手,表示(不要忧愁)。
6、《地球》一文中讲述的是地球上为什么会有(山)有(平地)有(海) 的故事。
7、在《鲤鱼的遇险》中,是(鱼儿自己的眼泪)救了自己。
8、《最有意义的生活》中人们把雕成的古代英雄石像立在(广场的中心)。
故事里的(小青石)后来被修成了马路。
9、《富翁》中,富翁的结局是有钱买不到东西。
10、芳儿送给妈妈的礼物是(星星串成的项链)。
11、跛乞丐的父亲是一个(棺材匠)。跛乞丐被父亲赶出家门后不知干什么,就沿街行走,在三个人的帮助下选择当邮差。他遇到的第三个人是(女郎)。
12、跛子乞丐是因为给 (野兔)送信,才被枪子打中腿的。
13、(风车)实现了聋子和瞎子对调的愿望。
14、(熊夫人)跟孩子们说话之前她的习惯是总得先拍几下手掌。
15、《鸟言兽语》中的表现比较镇静的是(松鼠) 。
16、(石匠) 是第一个发现了一个非常之大的宝库,有几百亩宽,有几百丈深,全是黄澄澄的金子的。
17、《眼泪》中有一个人无休无息地寻找一件丢失的东西,这件东西是( 同情 )的眼泪。寻找眼泪的人从(孩子)身上得到了(同情)的眼泪。
18、燕子受伤后,是(青子) 把它捧在手心,替他擦去背上的血。
19、傻子被(木匠)领去做徒弟;傻子让国王(杀了自己 );傻子把捡到的银元(还给了老太太)。
20、小白船只配给(小孩儿)乘。
21、愚儿经常会(忘了时间)。
22、《书的夜话》中第一个开口说话的是一本(中年蓝面书)。(破书)的烦恼主要是它的许多主人都是书呆子,只知道教东西、学东西,没有为世间做出贡献。
23、(小鸡)来学校的愿望是要“劝说人家,把心改变过来,再不要做那种吃掉它们的太残酷的事。”;(猪)的愿望是——生活不再受人家的支配;我们吃东西只为我们自己要生活,不再为了养肥人家。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完整数学教案

《小学数学|最新人教版小一上数学全册教案+课件+微课+计划》百度网盘资源免费下载链接:https://pan.baidu.com/s/1J_gqBdD1ekrgM2g5u0eykQ提取码:xoao小学数学|最新人教版小一上数学全册教案+课件+微课+计划.zip|最新人教版小五上数学全册教案+课件+微课+计划.zip|最新人教版小四上数学全册教案+课件+微课+计划.zip|最新人教版小三上数学全册教案+课件+微课+计划.zip|最新人教版小六上数学全册教案+课件+微课+计划.zip|最新人教版小二上数学全册教案+课件+微课+计划.zip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完整数学教案59070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 1-6年级全12册 教案 - 复件》百度网盘资源免费下载链接:https://pan.baidu.com/s/1W8Lj90NyIkPRrcEOA5TRDw提取码:w45h新人教版 小学数学 1-6年级全12册 教案 - 复件|新人教版 一年级数学下册 教案.doc|新人教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 教案.doc|新人教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 4-8单元教案.doc|新人教版 五年级数学下册 教案.doc|新人教版 五年级数学下册 第七单元 折线统计图.doc|新人教版 四年级数学下册 教案.doc|新人教版 四年级数学上册 教案.doc|新人教版 三年级数学下册 教案.doc|新人教版 三年级数学上册 表格教案.doc|新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 教案.doc|新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 第二单元 百分数.doc|新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 表格式教案.doc|新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上册 教案.doc|新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上册 1-5单元教案.doc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 #一年级# 导语】语文的学习伴随着我们的一生,我们一定要用心去学好这门母语课。以下是 整理的《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篇一   1.声母表(23个)   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y w   (1)zh ch sh r(翘舌音)在前,z c s(平舌音)在后。   (2) b与d:右下半圆bbb,左下半圆ddd   (3) p与q:右上半圆ppp,左上半圆qqq   (4)f、t、j三个字母小弯的方向和占格。   2.韵母表(24个)   a o e i u ü ai ei ui ao ou iu ie üe er an en in un ün ang eng ing ong   单韵母:a o e i u ü   复韵母:ai ei ui ao ou iu ie üe er   前鼻韵母 an en in un ün   后鼻韵母 ang eng ing ong   分清ei与ie、ui与iu、en和eng、in和ing。   3.整体认读音节(16个)   zhi chi shi ri zi ci si yi wu yu ye yue yuan yin yun ying   4.音节拼读   (1)两拼音节:声母+韵母,如gāi、dēng 等。   三拼音节:声母+介母+韵母,如huā、guān等。   零声母音节(无声母):如ài ér等。   (2)标调规则:a o e i u ü,有a 不放过,没a 找o e,i、u并列标在后,轻声不标就空着。   (3)拼写难点:小ü见到j、q、x、y,脱掉帽子行个礼,去掉两点还读ü。   (如:ju→j-ü qu→qü xu→x-ü jue→j-üe   que→q-üe xue→x-üe juan→j-ü-an   quan→q-ü-an xuan→x-ü-an yu→y-ü   yue→y-üe yuan→y-ü-an yu→y-ün  2.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篇二   背诵:   1、《轻轻跳》:小兔小兔轻轻跳,小狗小狗慢慢跑。要是踩疼小青草,我就不跟你们好。   2、《说话》:小溪流说话,哗哗,哗哗。小雨点说话,沙沙,沙沙。小鸽子说话,咕咕,咕咕。小鸭子说话,嘎嘎,嘎嘎。小花猫说话,喵喵,喵喵。小青蛙说话,呱呱,呱呱。   3、《在一起》:小黄鸡,小黑鸡,欢欢喜喜在一起。刨刨土,捉捉虫,青草地上做游戏。   4、《过桥》:数学题,三四道,一排等号像小桥。做对了,走过桥,做错了,过不了。想一想,算一算,快快乐乐过了桥。   5、《绕口令》:四是四,十是十。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四十不是十四,十四不是四十。   6、《剪窗花》:小剪刀,手中拿,我学奶奶剪窗花。剪梅花,剪雪花,剪对喜鹊叫喳喳。剪只鸡,剪只鸭,剪条鲤鱼摇尾巴。大红鲤鱼谁来抱?哦!再剪一个胖娃娃。 3.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篇三   量词:   一朵花  一条鱼  一片云  几本书  一群鸭子  一只小狗   一条小河  一朵白云  两只鸭子  一双手  一头牛  一个桃   一颗枣  一座大桥  一只杯子  一条木船  一部电话  一张桌子   一扇门  一阵风  一片叶  一顿饭  一台电视  一所学校   一把椅子  一群小鸟  一颗星星  一口井  一匹马  一块田    一片云  一块黑板  一间教室  一把尺子  一个苹果  一弯月牙   一枝笔  一条鱼  一把刀  一幅画  一支粉笔  一棵大树   一片草地  一架飞机  一场大雪  一个家  一座山  一朵云   一群鹅  一条毛巾  一座城市  一条尾巴  一位同学  一只猴子   一条路  一份报  一棵树  一把伞  一件衣服  一根木头  一堆沙子   一个苹果  一面红旗  一双手  一个人  一群鸟  一堆土   一块面包  一个朋友  一扇窗户  一架飞机  一句话  一朵花   一颗心  一辆车  一套房子  一个故事  一片草地  一块点心  一袋面粉 4.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篇四   反义词:   大——小  多——少  来——回  高——矮  上——下  里——外  早——晚   远——近  来——去  黑——白  笑——哭  出——入  天——地  水——火   开——关  东——西  来——去  长——短  好——坏  冷——热  前——后   黑——白  左——右  东——西  南——北  高——低  是——非  远——近   外——内  无——有  慢——快  老——少  爱——恨  有——无  弯——直   降——胜  圆——扁  死——生  反——正  外——内  古——今  私——公   诚实——虚伪  冷淡——热情  黑暗——光明  失败——成功  安全——危险 5.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篇五   形近字组词:   目(头目)日(日月)问(问好)鸟(小鸟)妈(妈妈)儿(女儿)   自(自己)白(白天)同(同学)马(大马)好(好人)几(几个)   刀(小刀)果(果子)是(可是)木(木头)天(天上)土(水土)   力(用力)里(水里)早(早日)本(书本)开(开水)工(工厂)   小(大小)山(上山)人(人才)巴(大巴)西(东西)月(明月)   少(少儿)出(出门)从(从来)把(把手)四(四只)用(有用)   个(个人)上(上衣)才(才子)禾(禾田)口(可口)云(白云)   全(不全)下(上下)牙(门牙)和(和好)中(心中)去(回去)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新鲜出炉,2021年秋季部编人教版数学上册: 2021最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含教学进度表) 一、指导思想 以中央关于教育改革指示精神以及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为指导,使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通过有效的措施,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鼓励学生合作交流,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得到必要的数学思维训练,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 为更好完成教学目标,特制订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所任教的一年级(1)班共有学生42人。孩子们基本都经历了三年左右的幼儿园教育。大多数孩子接触过一些简单的数学知识,有不同程度的数数经验,能动手摆小棒、观察画面等实践活动。刚刚跨入小学,孩子们带着陌生与不适应,与此同时,他们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塑性强。 刚入学的孩子就像是一张白纸,此时好的引导显得至关重要,应把握这个时期,循循善诱,激发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信心。因此,本学期,我主要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作为为教学工作的重心,要让每个孩子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养成良好的习惯,促进每个孩子的健康成长。三、教材分析 (一)教材结构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材根据刚入学孩子特点,围绕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目标,搭了“第一级台阶”。依次安排了以下一些内容:准备课,位置,1-5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一),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1-20各数的认识,数学乐园,认识钟表,20以内进位加法,总复习等。 (二)主要内容分析 “第一级台阶”很重要!本册教材围绕义务教育阶段即将展开的“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大方面内容,带领孩子初入“数学之门”,认数和计算,比较多少、认识立体图形,以及初步认识钟面……使学生获得数数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建立学习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本册教材将认数与计算相结合、穿插教学,使学生逐步形成数的概念,达到计算熟练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重视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初步建立数感。在计算教学中,体现算法的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带领孩子直观认识立体和平面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通过安排“用数学”的内容,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每个单元的后面都有综合练习,形式灵活多样,能很好的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数学乐园”很好的体现主体性原则,能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本册教材还体现了教学方法的开放性、创造性,为教师组织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更多详细内容word打印版,请见百度文库:2021部编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含教学进度表)码字不易,如有帮助请采纳。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五篇

【 #一年级# 导语】教学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它规定不同课程类型相互结构的方式,也规定了不同课程在管理学习方式的要求及其所占比例,同时,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作出全面安排,具体规定了学校应设置的学科、课程开设的顺序及课时分配,并对学期、学年、假期进行划分。以下是 整理的《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五篇》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数学新课程标准》,进一步确立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围绕教学工作意见,以课程改革为中心,突出有效主题。通过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加强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备课与上课的一体化,实现集体备课与教科研活动的有机结合,与校本培训的高度融合,让集体备课活动与新课程改革携手同行,使备课过程成为教师合作、实践、创新的研究过程,从而大大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理论水平,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二、基本情况介绍   本年级有8个班,备课组的四位教师有2位长期担任低段数学教学,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还有2位刚接触低年级数学教学,固要加强同事间的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让备课组工作有一定特色,数学教学质量有一定提高。   三、重点工作   1、制订计划   学期初,由备课组长提前确定每次集体备课的时间、中心发言人及研讨主题,提前通知。组内成员明确分工、内容后,钻研教材,进行备课准备,撰写备课发言稿及教学设计思路,以备集体议课时发言。   2、磨课实践   首先集体研讨,由主备人写出教案,并执教。参与听课的老师评课,指出课堂教学中的亮点和不足,互相学习,共同改进。对教案进行二度修改。个人执教可根据本班的学情,对集体备课的教案进行修补,写出个性的教学设计方案并付诸教学实践,同时教师还可根据教师本人和班级的实际,随时调整教学设计,以求效果。   3、反思提炼   在教学结束后,备课组教师根据交流教学情况,反馈教学效果,对教学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探讨,提出改进措施。在反馈的基础上,各位教师要根据自己教学的实际情况,认真撰写教后札记,分析成与败,总结得与失,从感性经验上升到理性认识,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和教学水平。   4、抓好一年级新生的教学常规教育   学生刚入校,对上课的常规不了解。年纪小,自律性差,有部分学生没有说普通话的意识,个别学生不懂得执笔方法,等等,需要老师不断纠正、督促,持之以恒抓好教学常规教育。   5、精心设计作业形式,合理安排作业时间   提倡布置选择性、层次性、实践性、趣味性作业,把作业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的批改、评讲应做到细而勤。认真开展“培优补缺”活动,对后进生要多鼓励多表扬,增强其学习的自信心,激发其学习数学的兴趣。 2.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活动中,让学生体验上下、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能确定物体上下、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3、经历上下、前后空间位置关系的形成过程,初步体会认识物体空间位置的方法。   4、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确定物体上下、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一定的辨别空间方位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位置   师:现在交通便捷,而且有序,大家都很遵守交通规则,想不想去看一看呢?请看画面。(画面一:汽车通过十字路口,行人在等待;画面二:汽车停止前进,行人通过斑马线)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上、下”的位置关系。   ①观察画面,认知“上、下”的位置关系。   师:这么有序的交通,你知道是什么在指挥吗?(红绿灯)   师:对,是红绿灯,它们的作用可真大。   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这里的红、黄、绿灯是怎么摆的呢?与同桌小朋友轻声说一说。   联系实际提问:刚才,同学们把3盏灯的上、下位置关系说得很清楚,(板书:上下)   再看看,在我们的教室有这样的上、下位置关系吗?我们的身体上呢?   ②练习。   把数学书放存课桌的上面,把文具盒放在数学书的上面,然后把你的双手压在文具盒上面。   说一说,数学书上面是什么?你的双手下面是什么?   (2)教学“前、后”的位置关系。   ①认知“前、后”的位置关系。   下面,请小朋友继续看画面,绿灯亮了,汽车继续前行,这时,画面上有几辆车,你能不能用“前、后”来说说它们又是什么位置关系呢?   学生交流。(教师适时板书:前、后)   师:你喜欢哪辆车,就用“前、后”说说它的位置。   ②练习。   A、出示十二生肖图,让学生说说谁排在最前面,谁排在最后面,谁排在谁的前面,谁排在谁的后面。   B、教室里的座位也有前、后这样的位置关系,看看你座位前面是谁,后面是谁。也可以说,你在这个同学的前面,在另一个同学的后面(被念到的同学请站起来)。还可以问:从前往后数,他的前面有几个人?后面呢?   三、运用知识。巩固练习   (1)师生一起玩“做一做”的游戏。然后同桌两人出座位玩边说方向位置边拍手的游戏。   (2)做“说反话”游戏。   四、质疑总结   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师指着板书)   “上”、“下”、“前”、“后”在生活中我们会经常碰到,你能向老师这样举例子说明吗?   学会了“上、下、前、后”的位置知识,我们就要懂得在生活中将它们进行应用。请小朋友回家后结情境给父母说一说生活巾的“上、下、前、后”。 3.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连减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连减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找准整体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引出连减:小鱼图,初步感受连减   1、课件:你们观察,发现了什么?(一共有6条小鱼)你们刚才看到什么了?(游走了1条),再看,又发现什么了?(又游走了3条)你能连起来说三句话再提个问题吗?(6-1-3=2)   2、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谁列式?   算式与我们以前学的有什么不一样?你知道叫什么吗?像这样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的算式,叫连减。(出示课题)   3、你会读算式吗?谁能象他那样读?   4、6表示什么呀?(河里一共有6条鱼)游走的1条是从几里面去掉?3表示什么?游走的3条是从几里面去掉?5在哪呢?(记在我们的脑子里)。   二、小鸭图,加深连减意义   1、连续播放画面,细心观察,你会讲故事吗?   2、你能列个连减算式吗?   (汇报图意,列出连减算式)   3、齐读算式   三、小兔情境,清晰部分与整体关系   1、你们看,这里住着小兔,你们知道住着几只小兔吗?为什么?你们看,先跑出来几只?又跑出来几只?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谁会列式?10-4-2,这里的4表示哪部分?2呢?剩下的4呢?(指名到前面为大家指出)(分别说说每部分表示的是哪部分)   3、小结:我们今天认识了连减,我们会读、会算。   下面我们来动手做。   四、巩固练习   1、小松鼠   一共10只松鼠,地上有几只?树上有几只?问题是树洞里有几只?   你能列出连减算式吗?   2、读读算算   8-5-3=  5-2-1=  9-5-4=  10-2-7=   3、逆向思维训练   (1)月亮说:“我可以表示一个数吗?”   7-2-3=月亮,月亮代表几呢?你是怎么想的?   (2)小猫可以代表一个数吗?小猫-4-2=1,小猫代表几呢?   (3)大树可以代表一个数,9-大树-3=2   (4)7-()-()=1   你是怎么想的?   4、你能举例说生活中的连减的例子吗?   5、渗透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你猜想各部分可能会是几?如果整体是10,求各部分应该怎么做呢。   6、我们带10元钱,可以买什么?   五、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连减,是从一个数里连续去掉两个数的运算叫做连减。连减就是从第一个数里减去第二个数,用这个得数再减第三个数,就是最后的得数。 4.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一、现状分析   今学期我主要担任一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本年级共有学生58人。绝大部分同学都进入过幼儿园,接受过学前教育,但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有个别学生的数学成绩比较差。因为读幼儿园时学生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等养成不太好,因此影响了学习。今后一定要加大力度培养他们的养成教育。但总体上来看,学生们都活泼可爱,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塑性强,整体上是一个积极向上的年级。   二、目标要求   这一册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   1、熟练的数出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认识符号的含义,会用符号或语言描述20以内加减法的估算。   3、结合具体的情境认识上、下、前、后、左、右,初步具有方位观念。   4、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名称,比较熟练地口算和计算一位数的加减法,会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这些形体相应的图形。   6、初步认识钟面,会认读整时和半时。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数一数、比一比、10以内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分类、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进位加法、数学实践活动。   1、根据《标准》调整了教学内容,为学生学习数学提供了更丰富的知识。   2、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   3、认数和计算相结合,穿插教学,使学生逐步形成数的概念,达到计算熟练。   4、重视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初步建立数感。   5、计算数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6、安排“用数学”的内容,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7、安排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会读写20以内的数。   2、熟练地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   3、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   4、理解20以内各数的组成,初步领会“个位”和“十位”的含义。   5、20以内的退位减法。   五、教学措施   1、努力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2、尽量注意创设的情境为探索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的素材或信息,帮助学生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3、时常注意强调学生认真做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4、课堂教学与家庭教学实践相结合。   5、让每个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感受成功的喜悦。   6、课堂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让优生吃得饱,学困生学会所要学的知识。   7、分层布置作业,做好培优辅差工作。   8、规范好作业格式,重点抓好养成教育。 5.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一、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包括以下内容:20以内的数和最基础的加、减法口算,几何形体、简单的统计、认钟表等教学内容。   本册教科书以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为主线安排教学内容。在认识10以内的数之前,先安排数一数、比一比、分一分、认位置等内容的教学;在10以内加、减法之前,先安排分与合的教学。通过数一数,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数能表示物体的个数;通过比长短、比高矮,比大小、比轻重,让学生初步学习简单的比较;通过分一分,让学生接触简单的分类,并初步感受到同一类物体有相同的特性;通过认位置,让学生认识简单的方位,初步感受到物体的位置是相对的;通过分与合的教学,为建立加、减法概念和正确进行加减法口算作准备。这里所体现的比较思想、分类思想、分合思想,都是后面学习数与运算、空间与图形、统计等知识的重要思想方法。教科书设置小单元,把各领域的内容交叉安排。这符合一年级儿童年龄、心理的特点,有利于各知识的相互作用,便于建构合理的认识结构。   二、班级情况简析   一年级学生由于刚进校因此活泼好动天真烂漫,大多数人思维活跃,学习数学的兴趣较浓,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有少数同学能力差,注意力易分散,但是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所以教师要有层次、有耐心的进行辅导,要使每个学生顺利地完成本学期的学习任务。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20以内的数,并学会读写;初步理解20以内数的组成,认识符号、=、的含义,会用符号或语言描述20以内加减法的估算。结合具体的情境,初步了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经历探索一位数加法和相应减法的口算方法的过程,能熟练地口算一位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初步学会20以内加减法的估算。认识钟面及钟面上的整时和大约几时。结合具体的情境认识上、下、前、后、左、右,初步具有方位观念。通过具体物体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认识这些形体相应的图形,通过实践活动体会这些形体的一些特征,能正确识别这些形体。感受并会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大小和轻重。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易统计表,通过实践初步学会简单的分类,经历和体验数据的收集和统计的过程,并完成相应的图表。根据统计的数据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2、数学思想方面:初步学会从数学思维的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如数出物体的个数,比较事物的多少,比较简单的长短、大小、轻重等。在数的概念形成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如在认识20以内数时通过比较、排列发现这些数之间的联系,在学习分与合时发展学生的有序思考和分析、推理能力,在认钟表时进行比较、综合和判断等。能用分与合的思想进行初步的数学思考,能联系具体情境探索一位数加、减法,并经历与同伴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正确地、有条理地说明自己的算法;对估计的过程能作出自己的解释。在探索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和物体之间位置关系的过程式中,发展空间观念。感受简单的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具有对简单事物和简单信息进行比较分类的意识,具有简单的统计思想。   3、解决问题方面: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和现实情境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能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方法解决问题;能对简单的几何体进行简单的分类,能联系情境描述一些物体的相对位置;能在教师的组织下收集有效信息并进行分类、整理,用简单的统计方法表示问题解决的结果等。体验与同桌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4、情感与态度方面: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产生好奇心,有学习数学的热情,有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能在教师和同学的鼓励、帮助下,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感受,逐步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会读写20以内的数   2、熟练地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   3、理解20以内各数的组成,初步领会个位和十位的含义。   4、20以内的退位减法。   五、渗透教育   1、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2、结合有关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集体、爱大自然的教育。   六、教学措施   1、教者要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勇于创新,坚持教学六认真。   2、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选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电教媒体。   3、不断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4、对思维活跃、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要拓宽知识面。   5、重视学困生的补课工作。

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3篇】

【 #一年级# 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以下是 整理的《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3篇】》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一】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九九歌》是长春版国标教材小学语文第一册中11课中的第二课。是一首在我国广为流传的农谚。课文图文并茂,情景交融,生动地呈现了冬季中这八十一天的气候变化规律。课文节奏感很强比较适合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教学时注重读中识字,读中感悟,在读中积累。   2、教学对象分析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模仿性、记忆力强,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熟读成诵。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认识本课7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学会1个新笔画“竖弯”。能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随图、随文识字的方法。掌握引读、接读、拍手读、看插图背等多种朗读和背诵的策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农谚这种中华民族特有文化的魅力,体会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   三、教学重难点:   1、认识7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学会新笔画“竖弯”。   2、背诵谚语。   四、课时安排:   两课时   五、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翻看日历或者询问爸爸妈妈,弄清“一九”“二九”……都是哪些天。   2、准备本课的生字词语卡片,放大的插图等用课件出示。   六、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解题。   1、同学们喜欢唱歌吗?今天我们一起学一首《九九歌》,板书课题。虽然叫《九九歌》但它不是歌曲,是一首在我国广为流传的农谚,是我国劳动人民在农业生产和生活中积累的经验总结而成的。   2、同学们知道一年有多少个节气吗?(24个)从冬至开始,每九天为一个“九”,叫数九,这样从冬至起,一九、二九……一直数到九九,共81天。想不想了解《九九歌》?   (二)初读谚语,整体感知   1、电脑出示文中六张图片,师范读生边听文边看相对应的图片。   2、领读。注意字音,语气。   3、自由读,圈画出本课生字。   4、指名读。   (三)细读谚语,随文识字   1、出示第一幅图和第一句谚语。学习“九”、“出”、“手”   师问:“同学们看这副幅图上画了什么?”(冬天来了下雪了,小朋友们在雪地上堆了一个雪人,他们都穿着棉衣戴着手套和棉帽,给雪人也戴上了帽子和围巾。围着雪人唱啊,跳啊。)   师问:“冬天刚到是几九啊?(一九接着是二九)   (1)出示生字“九”。学生开火车拼读,组词。师范写“九”,电脑课件出示九的书写顺序,让学生在本上书写三个。   师问:“看图冬季有什么特点?”(很冷,拿不出手,得戴手套。)   (2)出示生字“出”。学生开火车拼读,扩词。“出”是会意字,课件出示“出”的字理。   (3)出示生字“手”开火车拼读,组词。“手”是象形字,课件出示“手”的字理。“不出手”是什么意思?(说明天气已经冷了,手拿出来就冻手。)   指读这句话,练习接续读。感情读。   2、出示第二幅图和第二句谚语。学习生字“四”和笔画“竖弯”。   师问:“这幅图上画了什么?”(两个小朋友在冰上滑冰,很开心。)   师问:“已经开始冻冰了,就是比一九二九冷一些,是几九了呢?”“冰上走”是什么意思?(就是在冰上玩耍。)指读第二句谚语。   (1)出示生字“四”,开火车读,注意整体认读音节。学习笔画“竖弯”。电脑出示“四”学生写三个。   3、出示第三幅图和第三句谚语,学习生字“六”、“柳”。   师问:“这幅图上画了什么?”(天气变暖了小朋友在河边看柳树发芽了。)   出示生字“柳”,开火车拼读,组词。怎样记住这个字?(想象法、组合法或编成儿歌等)   师问:“天气开始变暖了是几九和几九了呢”(五九、六九)   出示生字“六”拼读,扩词。   指导朗读这一句。接续读。   (课间休息:把九九歌编成歌曲加律动,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做律动。)   4、学习生字“力”、“加”、“边”。   师:“刚才同学们做律动不但姿势优美而且看起来特别有力气呀!”出示“力”拼读,组词。电脑出示“力”字的字理。“如果给它加偏旁,可以变成哪些字?还可以到文中找一找,看谁找得快!”   出示“加”、“边”,开火车拼读,扩词。   5、出示第四、五幅图及第四句谚语。   师问:“这两幅图上画的是什么?”(河水都融化了,大雁也排着队伍飞回来了。)   出示生字“雁”,拼读,组词。说一说如何记住这个字。“河开”、“雁来”是什么意思?   指导朗读这一句,指读接续读。   6、出示最后一幅图及最后一句谚语。   师:“这幅图画了什么?”(农民伯伯正在赶着牛在田间耕地。)   出示生字“耕”“遍”,开火车拼读,扩词。说一说你是如何记住这个字的?“遍地”是什么意思?可以换一个什么词?   (四)整体感知,巩固识字   1、用多种方法巩固识字。   (1)师领读。   (2)生当小老师领读。等方法。   2、游戏巩固识字。   课件出示:小兔子过河   课件出示:小猴劈柴   (五)回文识字   齐读课文   (六)趣味作业,课外延伸。   师小结: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域气候也不尽相同。《九九歌》中指出的天寒、冰冻、柳绿、冰消、雁来、春耕等现象主要针对华北黄河流域一带而言,有时我们查日历就会发现现实生活中的气候与《九九歌》中的描述的不一样。我们东北就有“七九河开河不开,八 九雁来雁不来”之说。《九九歌》也因地而异,课后可以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收集祖国各地《九九歌》的资料,体会不同地区不一样的泥土气息和甘醇如酒的亲情,也可以查一查《夏九九歌》。我国还流传着许多谚语大家可以查一查或问一问家长。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   1、开火车复习生字:   师:上课之前让我们开火车见一见老朋友(出示上节课生字卡片),认识它就大声读出它的名字,代表我们的友好,你们愿意吗?   2、朗读谚语。   选择你喜欢的方式朗读,可以拍手读、也可以合作读,接续读,能背诵的可以背诵。   (二)指导写字:   1、写“力”字   强调写字要做到三个一,注意写字的三个步骤。   (1)看   先整体看“力”字,请同学说一说,写字时应该先写哪一笔。   (2)写   范写:师在虚宫格里一笔一画写“力”字。   生练写:先观察书中虚宫格里的字,再练习写一个。   (3)对照   对照虚宫格里的“力”字,看看哪一笔不漂亮,改正以后再写一个。   2、归纳写字步骤,明确以上三步。   3、按照写“力”字的步骤,学生练习写“四”、“六”、“九”、“手”、“加”5个字。   4、写完以后小组交流写字体会。   5、全班交流。   (三)完成课后题   1、看插图背谚语。   2、读词语走迷宫。   3、做一做。小组交流“一九”“二九”……都是哪一天。   4、学了这首谚语你有什么发现?(一九到四九天气越来越冷,从五九到九九天气逐渐变暖。)   (四)拓展: 【篇二】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小老虎的狗妈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认识本课生字,会写"可"。   2、技能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情感目标:通过读课文,了解大花狗精心喂养小老虎的故事。并能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讲故事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动物吗?想去动物园吗?谁想去?睁大眼睛,老师要带你们去动物园了。(课件演示)   你看到了什么?   (出示小老虎的画面):瞧,谁来了,他们的妈妈哪去了?让我们一起喊:老虎妈妈快出来。   (画面出示;大花狗)小老虎的妈妈出来了。疑,它是谁呢?这只大花狗就是三只小老虎的妈妈。爱动脑筋的孩子们想知道什么?(引导学生质疑):小老虎怎么会有狗妈妈?这位狗妈妈当得怎么样呢?是怎么做的?   师:这里面可有一个故事呢,想知道吗?就是我们要学的课文第14课,板书课题   引导学生读题:齐读课题引导:谁的狗妈妈小老虎的什么妈妈?读清楚   二、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又轻又快地把书翻到100页,让我们出生的来读课文,不认识的字根据音节把它读准。   2、再读课文,读完后,把课后的生字多读几遍   3、检测字音   ①出示生字:动物园吃饱自己渐只可   ②合并词语:动物园吃饱自己(每天是自己收拾书包吗?鞋带开了自己会系吗?引导学生说:每天都是我自己收拾书包,鞋带开了我自己会系。好孩子都能够自己的事情自己左)   渐渐(渐字成词语还需要一个渐字,出示:渐渐渐渐长高了还可以说渐渐什么?)   只一只一只()(师:看来这个只字可以用来说一些动物的数量)   可(我们也来给这个可字找个朋友组成词语吧。谁想道了出示:可爱大家读词语   想一想:可爱的什么?书中还有这个词语呢,你认识吗?出示:可是)   ③学习生字"可"   A我们认识了可字,谁会写他呢?指名先试一试。看笔顺跟随表,她说的对吗?学生书空练习   B再来看看田格房子里的"可"字,认真观察,怎么才能把它写漂亮呢?   C教师范写,学生伸出小手跟着一起书空。学生在田格力描一描,写一写。(提示坐姿)展示评价。   ④指导读好长句子   师:这些字词我们都会读了,一篇课文是由一个一个的句子组成的。在这篇课文中有个很长的句子,你能把它读好吗?   出示:动物园里的一只大老虎生了三只可爱的小老虎。   学生尝试着读教师泛读指名读齐读   4、教师范读,学习读好逗号、句号的停顿。   师:课文中有字、词语、句子,还有不可缺少的逗号、句号呢。知道吗读书时,见到逗号停顿的时间短一些,见到句号停顿的时间长一些。下面就来听听老师是怎么读的,   照老师的样子练习读。   5、认识自然段   师:细心的孩子们,发现我们今天学的课文有什么不一样啊   开头空两字的地方,下面也又是吗老师告诉大家,这是一个自然段的标志,也就是说,一个新的自然段开头要空出两个字的地方。利用实物投影带领学生标出自然段,这是第一段用1标出……   师:男生读第一段女生读第二段   像刚才这样,和你的铜桌一起分段读书,看谁读的流利(提醒学生认真听)   三、细读课文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过渡:这回大家都来读读第一段,来了解一下小老虎们为什么会有狗妈妈   1、学生读第一段,读后标出有几句话。利用实物投影订正有几句话   ①指名读第一句话,问:通过这句话你们知道了什么?   ②问:谁生病了?不能喂养谁?   ③再读这句话,把知道的读清楚   2、哎呀,真糟糕,大老虎生病了,没有妈妈了,小老虎会怎样?(学生想象)那可怎么办呢?饲养员有办法,他是怎么做的呢?   3、这回大家知道小老虎为什么会有狗妈妈了吧,谁说说   4、齐读第一段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过度:大花狗做了小老虎的妈妈,当得怎么样呢?想知道吗?   1、读第二自然段   2、理解"像对待亲生的孩子一样"   大花狗的亲生孩子是谁?现在大花狗的孩子是谁?它是怎样对待小老虎的?(吃自己的奶)   (出示课文挂图:看看大花狗、小老虎,你看出什么了?)   3、小老虎吃饱了,要睡觉了,怎么办呢?   吃饱了的小老虎躺在狗妈妈的怀里睡大觉,会觉得怎么样?(温暖、舒服)   4、狗妈妈让小老虎吃自己的奶,在自己的怀里睡大觉,对这几个孩子真是精心喂养。(板书:精心喂养)   师生对读,师读前半句,学生接后半句   5、狗妈妈做的好不好,它是怎么做的,现在不看书你能说吗?学生叙述或读书   6、想象激情:如果你是小老虎,你有什么话要对狗妈妈说呢?   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话对小老虎说吗   课中休息   小老虎有了这位狗妈妈渐渐长大了,动物们都跑来向小老虎祝贺,像狗妈妈致敬,听动物们在说话。播放歌曲:动物说话   四、指导学生讲故事   动物们都说什么了,你们听懂了吗?   我来翻译一下,它们说,这可是发生在动物园里的真实的故事,它们请求同学们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愿意吗   1、要想讲好这个故事,必须把课文读熟,必须讲清楚:小老虎为什么有狗妈妈,这位狗妈妈是怎么做的?   2、指名试讲师生评价   五、总结: 【篇三】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共同的家》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首儿童诗,形象地写出了世界上的事物都有自己的家,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渗透了热爱地球就是热爱自己的家的教育。全文共6句,1至4句按从上到下分别指出“蓝天、树林、小河、泥土”是“白云、小鸟、鱼儿、种子”的家。第5句指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家。第6句是总结,又是升华,告诉我们世界上万物虽然都有自己的家,但都生活在地球的怀抱里,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   学生分析:   在本课之前学生已学过二首儿童诗,对诗的结构和诵读已有初步的了解。从本课内容看,学生对本课文中所提事物都比较了解,也比较有兴趣,但对“共同的家”的理解还是有一定的难度,需要通过多读多体会来突破难点。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内容,初步懂得应该爱护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存环境。   2、练习用“()是()的家”句式说话。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回朗读课文。   难点:理解“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   教学思路:   第一,我根据教材特点(句势相同),主要带领学生学习课文第一句“蓝天是白云的家”。即引导学生观图说话,读句子提问题,再读句子体会情感。然后师生一起学习第二句,巩固学习方法。   第二,放手让学生学习“小河是鱼儿的家,泥土是种子的家,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家。”而且提出喜欢哪句就学哪句,把学习的权利全部给学生。最后集体学习最后一句,突破难点。并且练习用“()是()的家”句势说话,分组讨论作诗,延伸了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放学以后,你们都回哪呀?(板书:家)多好呀!我们人人都有一个幸福温暖的家。那咱们都想想,在这个世界上,除了有我们人类之外,还有什么?它们的家在哪呀?   师:今天,老师就和你们一同来学习一首非常好听的关于家的儿歌。(板书:共同的家)   师:谁能读题目?   二、学习课文内容   1、自读课文。师出示大屏幕,学生观察,并用一句话表示图上的意思。学生说时,老师再随机出示图画“蓝天是白云的家。”   (1)读课文后,回答白云的家在哪儿?   (2)体会情感。再看大屏幕,体会其中的美,用语言表达出来。这其中可学生试读,教师范读`,同桌互读。   (3)进一步讨论体会蓝天还是谁的家。   2、师生一起学习“树林是小鸟的家”。   (1)指名读这句话。   (2)学生自由读,也像老师那样自己提个问题。   (3)集体交流,自愿读这句话,提出问题并指名回答。   (4)出示图画,进一步体会。   (5)朗读这句话。   3、自学“小河是鱼儿的家,泥土是种子的家,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家”。   (1)师生一起总结学法。一读,二提问题,三指名回答,四有语气朗读。   (2)学生自学,可喜欢哪句就学哪句。学会可在小组交流。   (3)集体交流,从以下几方面:   第一,“小河是鱼儿的家”,可引导学生抓鱼儿的家在哪儿?小河为什么是鱼儿的家?小河还是谁的家?几个问题。   第二,“泥土是种子的家”,可出图画考学生。首先让学生用书上的一句话表示图意,然后互提问题,进行解答,最后朗读比赛。   第三,交流“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家”。   4、集体学习“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   (1)出示大屏幕,齐读: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   (2)讨论为什么说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   学生讨论后,师小结顺势引导学生热爱地球,保护地球。   (3)体会情感,朗读指导。   5、自由读全文。   三、巩固课文内容。   1、游戏:“找家”。老师请同学们为白云、小鸟、种子、小鱼找家(把白云、小鸟、种子、小鱼的图片贴到黑板上的地球简笔画中)。   2、指导背诵课文内容。   引导学生先找规律,再背诵。如,诗中每句最后都是“家”;有5句话句式相同;前4句按从上到下顺序写等等。   3、照样子说一说。(考考你)   (1)泥土是种子的家。蓝天是()的家。小河是()的家,大山是()的家。   (2)()是()的家。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讨论,每人说一句,试者连起来,看看是不是一首儿童诗。   四、总结全文。   1、学生汇报,学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2、师生一起背诵课文。(可自愿加动作)。

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范文【三篇】

【 #一年级# 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以下是 无 整理的《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范文【三篇】》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范文   《日月明》   教学目标   会认"明、力、尘、从、众、双、木、林、森、条、心"11个生字,会写"木、林、土、力、心"5个生字。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汉字的构字规律,激发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   理解韵文的意思,懂得人多力量大的道理。   教学重点:掌握本课的生字词;正确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了解会意字的构字规律,培养学生初步识字能力。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会认"明、力、尘、从、众、双、木、林、森"9个生字,会写"木、林"2个生字。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会意字的构字规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教师板书:日、月,学生认一认,读一读,说一说意思。   2、教师明确:"日"的轮廓像太阳,一横表示太阳的光。太阳光芒四射,洒遍大地,大地一片光明。"月"像半月形,月亮反射太阳的光,即使是晚上,大地也是一片光明。那么,日和月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新字——明。(板书:明)   3、学生在"写汉字"软件里学习"明"的读音。   4、组织学生齐读课题。   5、教师导入:你们知道"明"是什么意思吗?这节课我们就要学习许多像"明"这样的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停下来,借助拼音多读几次,再往下读;把要求会认得字和会写得字画出来多读几遍。   2、同桌互读,纠正读得不对或不准确的字音。   3、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   4、要求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朗读方式朗读课文。   5、指名朗读课文,师生评议。   三、合作探究,了解特点   1、出示"明,尘、从、众、双、林、森",指名读。   2、教师:认识一个汉字,不仅要知道它的读音,还要知道它的形状、结构、笔画、意思。下面,让我们从这些方面研究一下这些汉字。   3、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4、交流汇报。   (1)探究汉字的形状:这些汉字都是由两个或三个汉字组成的。   (2)探究汉字的结构:这些汉字组成了上下结构,如"尘";左右结构,如"明、双、从、林";品字结构,如"众、森"。   (3)探究汉字的笔画:笔画发生了变化,如"尘"上部的"小",竖钩变成竖;"从、双、林"左边的"人、又、木",捺要变成点。   (4)根据字形理解汉字的意思:新字的意思就是这几个汉字意思的组合,如很小的泥土就是灰尘的尘……   5、出示课后习题,学习"泪、休、歪"。   (1)分析结构。(如"休"左边是"人",右边是"木","人"的捺变成了竖。)   (2)出示相关图片,学生观察,理解"泪、休、歪"的意思。   (3)尝试编写韵文。   6、分男女生朗读,边拍手边朗读课文前四句。   四、指导书写   1、出示"木"和"林"两个字,学生读一读。   2、学生在"写汉字"软件里学习"木"和"林"的笔画数及书写顺序。   3、师生交流:怎样把这两个字写的更漂亮?("林"的两个"木"要靠近些。)   4、学生先描红,然后自由练写。   五、课堂小结   教师小结:汉字可真有意思、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汉字就可以组成一个新字,而新字意思就是这几个汉字意思的组合。希望同学们能够运用这种方法,认识更多的汉字。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会认"条、心"2个生字,会写"土、力、心"3个生字。   理解韵文的意思,懂得人多力量大、合作能成功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   2、分男女朗读,边拍手边朗读课文的前四句。   二、理解意思,感情朗读   1、出示课文插图,让学生说一说图意。(三个小同学在种树。一个人扶着小树苗,一个人填土,一个人浇水。他们种了很多很多树。)   2、交流讨论:如果只有一个人种树,结果会怎样?   3、教师导入:是啊,团结力量大,合作能成功。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团结力量大的谚语。   4、学习"一人不成众,独木不成林"。   (1)出示"一人不成众,独木不成林",指名读一读。   (2)学生理解意思,教师明确:比喻个人力量有限,做不成大事。   5、学习"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   (1)出示"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指名读一读。   (2)相机认识"条、心"2个生字。   (3)理解"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的意思:团结起来力量大。   6、学生自由读,对读,边拍手边朗读课文。   三、指导书写   1、学生在"写汉字"软件里学习"土、力、心"的读音、笔画数,以及书写顺序。   2、师生交流:怎样把这些字写得更漂亮?   3、学生先描红,然后自由练写。   4、组内评议,写得好的奖励一颗小星星。   四、课堂小结   师生合作读课文 2.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范文   《大小多少》   设计说明   由于教材倡导“多认少写,及早阅读”的识字教学理念,所以在教学设计上先让学生看图说、看图找本课生字,使所认的字得到巩固;接着充分挖掘教材,根据教材插图中的事物与所学内容紧密融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看图说话,培养、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   课前准备   1、制作本课的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熟读课文,预习生字。(学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1、(课件出示情境图)教师激趣:小朋友们,今晚的夜色真美,不仅月亮姐姐来到了我们的现场,你看星星妹妹也来凑热闹了。老师听说你们在上学前就认识了许多汉字,现在老师就考考你们,看看这几个汉字,你们会不会读。只要把你认识的字宝宝读对读准,这颗星星就送给你了。   2、随着学生认读,把带有动物或水果图片的生字归类贴在黑板上。(如黄牛、小猫、鸭子、小鸟;苹果、大枣、杏子、桃等)   设计意图:由于学生学前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所以本节课的生字对学生来说并不难。设计这样的导入,不仅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同时增加了孩子的自信心,也为下面集中识字做好了铺垫。   二、结合图画、韵文,学习生字   (一)学习韵文,识记“大”“小”。   1、过渡:同学们可真了不起,这些字都能读出来。现在请你们再读读这两组字,看看有什么发现。(板书:上、下;多、少)(学生通过观察进行汇报)   预设:它们都是反义词。   2、同学们,这是重大发现。现在老师带着大家到田野中看一看。(出示田园风光图)同学们,你们知道在美丽的田野中谁和谁是好朋友吗?   (学生汇报自己的发现:黄牛和猫、鸭子和鸟、苹果和大枣、杏子和桃。)   3、学习韵文。   引言:它们谁大?谁小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小韵文吧!   (1)老师范读,同学认真听准字音。   (2)学生自由读。(教师巡视,指导个别学生)   (3)这个小韵文里第一、三小节藏着一对反义词,谁找到了?(出示“大”“小”的字卡)   (4)黄牛和猫比,谁大?谁小?(学生比较后汇报)   (5)苹果和枣比呢?(学生比较后汇报)   4、用“大”“小”练习说一句话。   如:爸爸的手大,我的手小。   飞机大,汽车小。   5、指导朗读。把“大”“小”两个生字宝宝送回课文,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课文。   (二)学习“多”“少”。   1、(多媒体展示第二组图)请同学们观察第二组图,从图中你们又发现了什么呢?学生观察图片,说说发现了什么。   如:左边的鸭子多,右边的鸟少。左边杏子多,右边桃少。   2、引学: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识记“多”“少”这两个字?(加一加、记笔画等)   3、用“多”“少”练习说一句话。   如:我的铅笔多,他的铅笔少。   这边的蘑菇多,那边的蘑菇少。   4、像这样的反义词你还知道哪些?(黑—白、里—外、上—下、左—右)(生汇报拓展)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识字教学效率。”教学生字时,把小韵文与反义词结合,借助带图的生字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反义词的特点,学习效果事半功倍。同时,拓展更多的反义词,让学生去感受汉字的博大精深。   三、游戏形式,巩固识字   反义词对对碰。   师:我们做个“说反义词”的游戏吧!   师:我说大。生:我说小。   师:我说多。生:我说少。   师:我说上。生:我说下。   师:我说里。生:我说外。   设计意图: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形式,教学中设计了“对对碰”的游戏,使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加深对生字的认识。   四、指导书写,掌握字形   1、过渡:同学们对反义词掌握得这么好,相信字也写得非常漂亮、工整。   2、复习田字格的位置名称。(课件出示田字格)   齐读儿歌:田字格,四方方,   写好汉字它来帮,   左上格,右上格,   左下格,右下格,   横中线,竖中线,   各个方位记心间。   3、学生根据儿歌找到田字格每一个小格的位置,教师巡视指导。   4、出示会写的字,指导书写:小、少、牛、果、鸟。   (1)少:①复习笔画“丿”,教师写,学生书空。   撇:露锋起笔,稍停后即向左下出撇,略有弧度,中间部位不宜细,收笔渐提,慢出。   ②书写“少”的笔顺。   ③示范书写,讲清楚每一笔的位置。   ④提醒学生书写的姿势要端正。   ⑤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予以指导。   (2)小:复习笔画“竖钩”“点”。   竖钩:①中锋下行;②提笔;③自右向左圆转;④顿笔;⑤逐渐提笔向左上平出锋。

上一篇:湖北2015高考分数线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推荐

热门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