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鞋批发网 > 知识库 >

信息安全等保

来源:运动鞋批发网时间:2024-07-10 11:45:47编辑:运动君

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分为几个等级

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分为以下五级具体如下:1、用户自主保护级。信息系统运营、使用单位应当依据国家有关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进行保护。2、系统审计保护级。国家信息安全监管部门指导本级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工作。3、安全标记保护级。国家信息安全监管部门对该级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工作进行监督、检查。4、结构化保护级。国家信息安全监管部门对该级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工作进行强制监督、检查。5、访问验证保护级。国家信息安全监管部门对该级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工作进行专门监督、检查。


根据《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由哪两个定级要素决定?

根据《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由(受侵害的客体、对客体造成侵害的程度业务)两个定级要素决定。《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规定,只要符合以下三个特征,就必须进行等级保护备案。如果符合以下三个特征,并且安全保护等级是二级及以上,还必须通过等级保护测评,网站也不例外。等级保护定级对象的三大基本特征:具有确定的主要安全责任主体;承载相对独立的业务应用;包含相互关联的多个资源。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整改等级保护整改是等保建设的其中一个环节,指按照等级保护建设要求,对信息和信息系统进行的网络安全升级,包括技术层面整改和管理层面整改。整改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提高企业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能力,让企业可以成功通过等级测评。等级保护整改没有什么资质要求,只要公司可以按照等级保护要求来进行相关网络安全建设,由谁来实施,是没有要求的。但由于目前企业网络安全人才紧缺,企业很多时候都需要寻找专业的网络安全服务公司来进行整改。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5个级别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5个级别如下:第一级(自主保护级)一般适用于小型私营、个体企业、中小学,乡镇所属信息系统、县级单位中一般的信息统。第二级(指导保护级)一般适用于县级其些单位中的重要信息系统;地市级以上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内部一般的信息系统。例如非涉及工作秘密、商业秘密、敏感信息的办公系统和管理系统等。第三级(监督保护级)一般适用于地市级以上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内部重要的信息系统,例如涉及工作秘密、商业秘密、敏感信息的办公系统和管理系统;跨省或全国联网运行的用于生产、调度、管理、指挥、作业、控制等方面的重要信息系统以及这类系统在省、地市的分支系统;中央各部委、省(区、市)门户网站和重要网站;跨省连接的网络系统等。第四级(强制保护级)一般适用于国家重要领域、重要部门中的特别重要系统以及核心系统。例如电力、电信、广电、铁路、民航、银行、税务等重要、部门的生产、调度、指挥等涉及国家安全、国计民生的核心系统。第五级(专控保护级)一般适用于国家重要领域、重要部门中的极端重要系统。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有哪三级?

第一级,自主保护级: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但不损害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一般适用于小型私营、个体企业、中小学,乡镇所属信息系统、县级单位中一般的信息系统。
第二级,指导保护级: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产生严重损害,或者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损害,但不损害国家安全;一般适用于县级其些单位中的重要信息系统;地市级以上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内部一般的信息系统。例如非涉及工作秘密、商业秘密、敏感信息的办公系统和管理系统等。
第三级,监督保护级: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严重损害,或者对国家安全造成损害;一般适用于地市级以上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内部重要的信息系统,例如涉及工作秘密、商业秘密、敏感信息的办公系统和管理系统;跨省或全国联网运行的用于生产、调度、管理、指挥、作业、控制等方面的重要信息系统以及这类系统在省、地市的分支系统;中央各部委、省(区、市)门户网站和重要网站;跨省连接的网络系统等。


网络安全保护等级分为几级

网络安全保护分为五个级别: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一级保护:适用于重要国家机关、重要信息基础设施等部署,需要最高级别的保护措施。二级保护:适用于政府部门、金融机构、重要信息系统等部署,需要高级别的保护措施。三级保护:适用于企事业单位、重要网站、电子商务等部署,需要较高级别的保护措施。四级保护:适用于个人用户、中小企业、中小型网站等部署,需要基本的保护措施。五级保护:等级保护对象受到破坏后,会对国家安全造成特别严重损害。 网络安全是指保护计算机网络及其相关技术(包括硬件、软件、数据等)免遭未经授权的访问、使用、修改、泄漏、破坏和伪造等危害的一系列措施和技术。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安全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网络安全的威胁:网络安全的主要威胁包括:病毒、恶意软件、黑客攻击、网络钓鱼、身份盗窃、网络间谍活动、拒绝服务攻击等等。为了保护网络安全,需要使用各种技术手段,如加密、身份认证、访问控制、漏洞修补、安全审计、风险评估等等。此外,还需要不断加强对网络安全的法律、政策和规范等方面的管理和监管,提高用户的安全意识,共同维护网络安全。

我国的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共有几级?

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共有五级:1、第一级,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但不损害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第一级信息系统运营、使用单位应当依据国家有关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进行保护。2、第二级,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产生严重损害,或者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损害,但不损害国家安全。国家信息安全监管部门对该级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工作进行指导。3、第三级,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严重损害,或者对国家安全造成损害。国家信息安全监管部门对该级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工作进行监督、检查。4、第四级,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特别严重损害,或者对国家安全造成严重损害。国家信息安全监管部门对该级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工作进行强制监督、检查。5、第五级,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国家安全造成特别严重损害。国家信息安全监管部门对该级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工作进行专门监督、检查。扩展资料:信息安全等级保护要求不同安全等级的信息系统应具有不同的安全保护能力,一方面通过在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上选用与安全等级相适应的安全控制来实现。另一方面分布在信息系统中的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上不同的安全控制,通过连接、交互、依赖、协调、协同等相互关联关系,共同作用于信息系统的安全功能,使信息系统的整体安全功能与信息系统的结构以及安全控制间、层面间和区域间的相互关联关系密切相关。

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分为

法律分析: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分为五级:第一级为自主保护级、第二级为指导保护级、第三级为监督保护级、第四级为强制保护级、第五级为专控保护级。法律依据:《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第四条 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分为以下五级:  (一)第一级为自主保护级,适用于一般的信息系统,其受到破坏后,会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产生损害,但不损害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二)第二级为指导保护级,适用于一般的信息系统,其受到破坏后,会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轻微损害,但不损害国家安全。  (三)第三级为监督保护级,适用于涉及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的重要信息系统,其受到破坏后,会对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损害。  (四)第四级为强制保护级,适用于涉及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的重要信息系统,其受到破坏后,会对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严重损害。  (五)第五级为专控保护级,适用于涉及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的重要信息系统的核心子系统,其受到破坏后,会对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特别严重损害。

等保和网络安全是一个意思吗

等保和网络安全不是一个意思。等保,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是对信息和信息载体按照重要性等级分级别进行保护的一种工作,在中国、美国等很多国家都存在的一种信息安全领域的工作。网络安全是指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因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受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两者不是同一个意思。总的来说,等保更严谨更具体,且要求更高,有明确的等级划分;而网络安全相对范围更大更抽象,更偏向于整体的概念。扩展资料《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规定,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坚持自主定级、自主保护的原则。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应当根据信息系统在国家安全、经济建设、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程度,信息系统遭到破坏后对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公共利益以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的危害程度等因素确定。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等保

等保是什么意思?

等保2.0全称网络安全等级保护2.0制度,是我国网络安全领域的基本国策、基本制度。等级保护标准在1.0时代标准的基础上,注重主动防御,从被动防御到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的安全可信、动态感知和全面审计,实现了对传统信息系统、基础信息网络、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和工业控制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对象的全覆盖。从第一级到第五级依次是:用户自主保护级、系统审计保护级、安全标记保护级、结构化保护级、访问验证保护级。规定动作不变规定动作分别为:定级、备案、建设整改、等级测评、监督检查。主体职责不变等级保护的主体职责为:网安对定级对象的备案受理及监督检查职责、第三方测评机构对定级对象的安全评估职责、上级主管单位对所属单位的安全管理职责、运营使用单位对定级对象的等级保护职责。

什么是等保?

等保的全称是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是经公安部认证的具有资质的测评机构,依据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规范规定,受有关单位委托,按照有关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对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状况进行检测评估的活动。等保内容包括什么1、安全技术测评:包括物理安全、网络安全、主机系统安全、应用安全和数据安全;2、安全管理测评:包括安全管理机构、安全管理制度、人员安全管理、系统建设管理和系统运维管理。等保评分等保2.0测评结果是百分制的,企业得分为70分即为合格。根据得分高低,结论评价分为优、良、中、差四个等级,评价越高说明企业网络安全建设工作做的越好。根据网络安全法和等级保护标准的具体要求,域之盾整理出系列安全清单,想要了解等保测评的可以着重看一下。一、上网行为管理需要具备上网人员管理、上网浏览管理、上网外发管理、上网应用管理、上网流量管理、上网行为分析、上网隐私保护、风险集中告警等8项功能。需要对主流即时通讯软件外发内容的关键字识别、记录、阻断等3项操作。二、主机安全审计需要支持重要用户行为、系统资源的异常使用和重要系统命令的使用等系统内重要事件审计。需要支持记录事件的日期、事件、类型、主体标识等三、运维审计需要具备资源授权、运维监控、运维操作审计、审计报表、违规操作实时报警与阻断、会话审计与回放等功能四、数据库审计需要具备数据库审计操作记录的查询、保护、备份、分析、审计、实时监控、风险预警和操作过程回放等功能。五、网络安全审计需要对网络系统的网络设备运行状况、网络流量、用户行为进行日志记录。六、网络防火墙需要具备访问控制、入侵防御、病毒防御、应用识别、WEB防护、负载均衡、流量监控等9项功能。七、数据库防火墙需要具备数据库审计、数据库访问控制、数据库访问检查域过滤、数据库服务发现、敏感数据发现、数据库状态和性能监控等功能。域之盾软件助力等保测评域之盾软件可以提供包括上述功能在内的所有功能。包括上网行为审计、主机安全审计、运维审计、数据库审计、网络安全审计、网络防火墙等在内的200多项功能,域之盾软件都可以实现。

等保的解释是什么?

等保是等级保护的简称。是指对国家重要信息、法人和其他组织及公民的专有信息以及公开信息和存储、传输、处理这些信息的信息系统分等级实行安全保护,对信息系统中使用的信息安全产品实行按等级管理,对信息系统中发生的信息安全事件分等级响应、处置。网络安全等级保护为信息系统、云计算、移动互联、物联网、工业控制系统等定级对象的网络安全建设和管理提供系统性、针对性、可行性的指导和服务,帮助用户提高定级对象的安全防护能力。此外,《网络安全法》第二十一条明确规定“国家实行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做好等级保护工作除了满足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还可以降低系统的信息安全风险,提升防护能力。需要过等保的职业政府机关:各大部委、各省级政府机关、各地市级政府机关、各事业单位等。金融行业:金融监管机构、各大银行、证券、保险公司等。医疗行业:医院、疫病控制中心、计划生育机构、医疗卫生研究机构等。教育行业:高校、职校、普教等。

上一篇:cz3491航班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推荐

热门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