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利亚之友
叙利亚人民之友会议的第二届会议
2012年4月1日下午,第二届“叙利亚之友”国际会议闭幕,会议发表主席声明,对叙利亚反对派表示支持,并承认“叙利亚全国委员会”是叙利亚人民的合法代表,同时强调叙利亚的未来应当由叙利亚人民决定。声明说,“叙利亚全国委员会”是所有叙利亚反对派的“庇护”组织,并在反对派与国际社会的对话中发挥主导作用。声明表示,叙利亚当局执行联合国和阿盟联合特使安南提出的和平倡议不是没有期限,安南应当为下一步行动设定时间表,如果暴力仍在继续,则应当重新提交联合国安理会。会议呼吁所有与会国履行责任,并采取更多措施,保护叙利亚平民。会议承诺提供所有可能的援助,包括技术建议和直接援助,并将继续提供资金和财政支持,以保障叙利亚政治进程。会议还决定成立一个制裁工作小组,以更有效推动主席声明的实施,工作小组的首次会议2012年4月在法国召开。
画蛇添足的意思是什么? 寓意是什么?
画蛇添足:
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也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
画蛇添足 (发音 huà shé tiān zú)
【解 释】 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反而有害无益,徒劳无功.
【出 处】 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二》:“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用 法】 连动式;作宾语;含贬义
【示 例】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四部:“他想接上去说,又觉得是~,只好惋惜地坐着没动.”
【近义词】 徒劳无功、多此一举
【反义词】 画龙点睛、恰到好处、恰如其分
【灯 谜】 巳
【典 故】
故事发生在古代楚国.有一家人家祭祀祖宗.仪式完毕后,把剩下的一壶酒,赏给手下的办事人员喝.人多酒少,很难分配.这几个人就商量分酒的办法.有个人说:“一壶酒分给几个人喝,太少了.要喝就喝个痛快.给一个人喝才过瘾呢!”大家都这样想,可是谁也不肯放弃这个权利.另一个提议说:“这样吧,让我们来个画蛇比赛.每个人在地上画一条蛇,谁先画完,谁就喝这壶酒.”大伙儿都赞成这个办法.于是每个人折了一根树枝,同时开始画起来.有一个人画得最快,转眼之间,把蛇画好了.他左手抓过酒壶,得意地看看同伴,心想,他们要赶上我还差得远哩.便洋洋自得地说:“我再给蛇添上几只脚,也能比你们先画完.”正当他画第二只脚的时候,另一个人把蛇画完了.他一把夺过酒壶说:“蛇本来是没有脚的,你画的根本就不是蛇.还是我先画完,酒应当归我喝.” 添画蛇脚的人无话可说,只好咽着唾沫,看别人喝酒.
[提示]
画蛇,就要象一条蛇;添上脚,就成了“四不象”.做任何事情都要实事求是,不卖弄聪明,不节外生技.否则,非但不能把事情做好,反而会把事情办糟.
[原文]
楚有祠者①,踢其舍人卮酒②.舍人相谓曰③:“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④;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⑤,子安能为之足⑥?”遂饮其
酒⑦.为蛇足者,终亡其酒⑧.——《战国策》
[注释]
①祠(cí)——春祭.
②舍人——古代王公贵族手下的办事人员.卮(zhī)—— 古代盛酒的器具.
③相谓——互相商量.
④引酒——拿过酒杯.引,取过来.且——将要.
⑤固——本来.
⑥子——对人的尊称.安——怎么.
⑦遂——就.
⑧亡——失去.
示例 将军功绩已成,威声大震,可以止矣.今若前进,倘不如意,正如“~”也.(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一百十回)
英文:draw a snake and add feet to it—ruin the effect by adding sth.superfluous 蛇本来没有脚有人却给它加上脚,故事见《战国策·齐策二》.比喻做事多此一举,反而坏事.例:今若前进,倘不如意,正如画蛇添足也.——《三国演义》
中俄阵营里面有哪些国家?
中俄阵营里有哪些国家(中俄十七 国联盟国家名单)近日,路透社报道表示,中国、俄罗斯、朝鲜、伊朗、委内瑞拉等17个国家,计划在联合国成立一个名为捍卫《联合国宪章》之友的联盟,用于反对个别国家在国际关系中,动辄使用武力,或单方面的经济制裁。联合国外交人士向本台透露,这个联盟起初是由委内瑞拉牵头而成,共有17个国家签字成为创始成员,包括中国、俄罗斯、朝鲜、伊朗、叙利亚、古巴、白俄罗斯、巴勒斯坦等等。毋庸置疑,中俄联手干了一件大事,联合17个国家拟建立反制裁联盟,无疑是针对霸权强权的一个巨大反制。实际上,仅仅中俄两国联盟就可以让西方等不敢轻举妄动,可是这次却不止中俄两国联手,无疑给霸权主义套上了紧箍咒。中俄作为世界大国,更是军事强国,还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西方想要在处理国际问题上绕过中俄无疑不可能。正所谓,多行不义必自毙。美国等屡屡破坏国际秩序、乱用制裁大棒、搅动地区局势,这些恐将逐渐成为世界历史。首先,美国等不断挑衅,中俄对于霸权不会坐视不理。最近,关于中俄结盟的声音一直不断,而其背景就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越发过分,拜登不仅高喊拉拢盟友对抗中俄,还在很多问题上开始对中俄等发难。拜登在G7会议、慕尼黑会议和美日印澳安全会议等,均发出冷战声音,更是在乌克兰、叙利亚、台海、南海等问题上挑衅中俄。面对美国等打压和围堵,中俄绝不是软柿子,更不会任人欺负,此次联合17国拟成立反制裁联盟,显然就是中俄面对西方挑衅的给出的态度。其次,世界苦美久矣,中俄阻止霸权恣意妄为深得人心。从新闻不难看出,此次中俄拟建立的反制裁联盟,包含很多世界热点区域,恐将涉及到中东巴以问题、伊核问题、叙利亚问题,中国周边半岛问题,拉美古巴、委内瑞拉问题等,这说明中俄的朋友也不少。而中俄敢于建立这样的反制裁联盟,无疑说明中俄在这方面达成了一致,中俄会主动出手,联合在一起维护这些区域的利益。加上这些国家苦美久矣,更让这种联盟深得人心。作为世界大国的中俄主导建立反制裁联盟,目的其实很明确,就是要阻止霸权恣意妄为,这一点西方其实心里更清楚。最后,和平与发展是主流,中俄将是世界和平坚定的捍卫者。当前,世界局势暗流涌动,霸凌主义仍频频现身各地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更是抱有冷战思维,仍试图凌驾于其他国家之上。尤其是美国不接受多极化正在形成的客观事实,更无法接受新的国际力量发展,甚至拜登上台后,依然极力拉拢盟友加入单极世界秩序,这对世界而言无疑就是在逆行。特别是拜登政府中俄威胁论更胜前任,这都提醒我们不仅要做好斗争准备,更要联合在一起共同抵御霸权不公平做法,甚至还要防止霸权主义引发的战争。而中俄作为世界大国,曾多次表态,将维护世界和平,坚决做和平发展的捍卫者,此次中俄联手建立反制裁联盟,更说明中俄反对霸权不会改变、维护世界和平不会改变,捍卫自己利益更不会改变。总之,中俄这次干得非常漂亮,不仅对世界来说是一个福音,对中俄来说也非常有利,毕竟1+2大于2,而2+17力量将更大。对此,俄罗斯知名国际问题专家瓦西里卡申曾发文称,如果局势需要,中俄可以形成一个行之有效的军事联盟。显然,这比这次主导建立反制裁联盟更有冲击了,更有针对性。
叙利亚三分之一国土被美国划给土耳其,它凭什么这么做?
个人觉得是因为美国比较强大,所以说它说的话比较有权利一些,其次是叙利亚打不过美国只能俯首称臣只能听从美国,落后就要挨打。土耳其总统顾问阿克泰对外表示,美国已同意将叙利亚北部、和土耳其接壤的近6万平方公里领土划给土国,允许其在该地区建立“安全区”,安置难民。阿克泰表示,“安全区”从土叙两国交界的一段长444公里边境线向叙利亚一方延伸32公里,包括拉卡省和代尔祖尔省都在“安全区”范围内,占叙利亚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左右。另外,阿克泰还向叙利亚政府发出警告,如果叙军在未经允许情况下擅自进入该地区,将被视为向土耳其开战。在国际社会中,实力永远是第一位的,这一点日前在叙利亚冲突中再次被证实,据美媒10月21日最新报道,土耳其高层证实,经过紧张的磋商之后,美土两国就叙利亚库尔德人的最终命运达成了共识,据悉美国同意施压库尔德人,要求后者从土耳其要求的“安全区”全部撤离,土耳其将建立一条长度超过400公里,宽为30公里的缓冲地带。包括叙利亚北部的拉卡省和代尔祖尔省大部分领土都将被土耳其割占,土军将在当地建立“国中之国”,交由该国支持的叙利亚叛军控制,成为又一个对抗叙俄联军的“大本营”,而库尔德人虽然之前宣布向叙俄归顺,然而却再次在美国的蛊惑下做出错误决定,目前库尔德部队已经开始从边境撤退,将大片叙利亚国土让给了世仇土耳其。
土耳其,叙利亚之间的矛盾是怎么产生的
1.被奥斯曼统治、剥削四百年:早在16世纪,叙利亚就被纳入土耳其的前身奥斯曼帝国的版图,直到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奥斯曼帝国一直对叙利亚实施专横的压迫和无情的经济掠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奥斯曼帝国变本加厉地进行掠夺,并打击阿拉伯民族主义分子。仅在1915年,从叙利亚强征了当年9成的粮食产量,战争后三年,45万叙利亚和黎巴嫩人死于非命。2.因领土问题再添仇怨:亚历山大勒塔是所谓天然的叙利亚的组成部分,在经济、宗教、文化方面与叙利亚有着密切关系,但该地区也生活着大量土耳其人。1936年,土耳其政府提出对亚历山大勒塔的主权要求,法国很快做出让步。这时,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山雨欲来,为了拉拢土耳其,法国、英国已经决定以这块土地为诱饵。3.冷战时期的离合:1957年10月,叙利亚在联合国控告土耳其,叙利亚问题一下成了国际危机,美苏两强则分别支持自己的盟友。不过,这场危机最终没有发展成公开的军事对抗。1957年危机只是叙土紧张关系的一个缩影,由于两国结怨已久,之后的近半个世纪,叙土关系经历了紧张与缓和、冲突与合作的艰难历程。扩展资料奥斯曼时期,叙利亚与土耳其矛盾的起因:1516年,叙利亚被纳入曾一度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奥斯曼帝国版图,直到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奥斯曼政府对叙利亚人民政治上专横压迫,经济上无情掠夺,文化上实行愚民政策。18世纪后,随着奥斯曼帝国的衰落,外国资本大量侵入叙利亚。18世纪末叶,法国资本在叙利亚各大城市占绝对优势。外国资本的侵入,促使叙利亚在19世纪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1831至1840年,名义上属于奥斯曼帝国的藩属的埃及总督穆罕默德·阿里占领叙利亚长达10年之久。19世纪下半叶,叙利亚的民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领导的阿拉伯民族文化复兴运动在叙利亚和黎巴嫩蓬勃发展。代表人物有布斯塔尼、阿卜杜勒·拉赫曼·卡瓦基比等。文化复兴运动激发了阿拉伯人民的民族意识,为阿拉伯的民族解放运动铺平了道路。一些秘密的民族主义组织相继建立,如“青年阿拉伯协会”和“盟约社”。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叙利亚人民蒙受更加深重的灾难。奥斯曼帝国军事当局强迫叙利亚人民充当炮灰,残酷镇压爱国分子。1916年6月,麦加的谢里夫侯赛因举行反土起义,侯赛因的第三子费萨尔率军由阿拉伯半岛北上,与英军协同作战,大批叙利亚人参加了战斗。1918年10月费萨尔攻占叙利亚,在大马士革成立阿拉伯政府,结束了奥斯曼帝国在叙利亚长达300多年的封建军事统治。此后,黎巴嫩和叙利亚沿海地带由法国控制,从亚喀巴到阿勒颇的叙利亚内地由费萨尔的军队控制。参考资料叙利亚-百度百科
叙利亚危机形成原因
叙利亚危机,要追溯到2011年席卷阿拉伯的“阿拉伯之春”运动,在阿拉伯之春这场反执政当权者的运动中,埃及和利比亚都实现了政权的更替,这两个国家的人民都成功推翻了本国执政多年的铁腕统治者。叙利亚是继埃及和利比亚政权运动后爆发危机的。既叙国内出现反对派呼吁巴沙尔下台。这和埃及以及利比亚局势发展之初是十分相似的。但令人值得思考的是,叙利亚国内出现反政府的反对派呼吁巴萨尔下台后,欧美等国就迅速作出反应,对叙利亚局势做出评估,对巴沙尔政府进行指责,欧美等国又早早地积极地表现出对中东热点的兴趣和一贯的干涉姿态,并且一度宣称叙利亚政府的专权统治是反人民意愿的,巴沙尔要进行改革,或是交出政权,实现新的选举等。欧美等国的指责不能不说对叙利亚的局势恶化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实际上欧美一直没有放弃干涉!起初欧美等国计划出台一个对叙利亚进行军事干涉的草案,并提交联合国投票执行该草案决议。结果中俄两国都投了反对票,使得该草案夭折。欧美等国又组织了“阿拉伯之友”,这样一个联盟组织讨论叙局势。最后阿拉伯国家在联合国的授权下成立阿盟观察团入驻叙利亚,但是反政府武装和政府军之间就像杂耍班一样,越是有人关注越是冲突不断扩大!政府军和反政府武装开始爆发全面战争,平民伤亡事件开始层出不穷,叙利亚局势全面恶化。鉴于叙利亚局势不断恶化,联合国倍感压力,安南于不久前以联合国特使的身份绕地球走了大半圈,出访了俄罗斯、中国、美国等大国,最后出访叙利亚,经过多方协调后制订了和平解决叙利亚问题的路线图。并且首先要求叙利亚和反政府武装之间全面挺火,进行和平谈判,有关战略利益国家(俄罗斯、伊朗)和干预国(美国、欧盟和相关阿拉伯国家)从中斡旋,最终促成叙利亚问题的和平解决。但是却有外发生了,应该说是发生的太多了!在政府军宣布同意与反政府武装停火,接受安南特使的和平路线图的时候,反政府武装和政府军又有军事摩擦,而且军人死伤不见报道,平民死伤多见报端,并且平民遭到屠杀的方式十分残忍,很多都是处决式屠杀!尤其是最近的胡拉镇大屠杀。反政府武装声称是政府军所为,很多平民也说目击了政府军的暴行(目击者多是见到凶手穿着政府军或是政府军民兵的服装)西方媒体更是口径一致的对准叙利亚政府,声称巴沙尔政府犯下这这些罪行。近日,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更是声称,叙利亚政府对这一事件负有责任,并指责叙利亚政府严重侵犯了叙利亚人权!参与人权理事会的国家有美国,欧盟,土耳其等国,但没有中俄。最近很多国家驱逐了叙利亚的大使,表示对叙利亚政府犯下胡拉镇大屠杀罪行的不满。虽然叙利亚政府从来没有承认过屠杀是政府军所为。最近法国表示,叙利亚问题如果一直得不到解决,或是安南的计划落空,局势无法转变,法国不排除使用军事干涉的手段。美国也有这样的声音。到目前为止,叙利亚的局势令安南尴尬不已,焦头烂额,政局危机到了失控的边缘。欧盟似乎盼着政局全面失控而后武力干预。叙利亚的局势堪忧。值得一提的是中俄一直反对对叙利亚武力干预,并一直与有关各方积极沟通,希望促进叙局势和平解决。对与叙利亚胡拉镇大屠杀,中国表示震惊和谴责,并要求彻查真相。这与欧美草草的下定论是叙利亚政府所谓的论调大相径庭,体现这中国的理智,或者说是怀疑(怀疑这层含义是不可能明说的)
叙利亚危机是什么啊?
叙利亚危机,要追溯到2011年席卷阿拉伯的“阿拉伯之春”运动,在阿拉伯之春这场反执政当权者的运动中,埃及和利比亚都实现了政权的更替,这两个国家的人民都成功推翻了本国执政多年的铁腕统治者。叙利亚是继埃及和利比亚政权运动后爆发危机的。既叙国内出现反对派呼吁巴沙尔下台。这和埃及以及利比亚局势发展之初是十分相似的。但令人值得思考的是,叙利亚国内出现反政府的反对派呼吁巴萨尔下台后,欧美等国就迅速作出反应,对叙利亚局势做出评估,对巴沙尔政府进行指责,欧美等国又早早地积极地表现出对中东热点的兴趣和一贯的干涉姿态,并且一度宣称叙利亚政府的专权统治是反人民意愿的,巴沙尔要进行改革,或是交出政权,实现新的选举等。欧美等国的指责不能不说对叙利亚的局势恶化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实际上欧美一直没有放弃干涉!起初欧美等国计划出台一个对叙利亚进行军事干涉的草案,并提交联合国投票执行该草案决议。结果中俄两国都投了反对票,使得该草案夭折。欧美等国又组织了“阿拉伯之友”,这样一个联盟组织讨论叙局势。最后阿拉伯国家在联合国的授权下成立阿盟观察团入驻叙利亚,但是反政府武装和政府军之间就像杂耍班一样,越是有人关注越是冲突不断扩大!政府军和反政府武装开始爆发全面战争,平民伤亡事件开始层出不穷,叙利亚局势全面恶化。鉴于叙利亚局势不断恶化,联合国倍感压力,安南于不久前以联合国特使的身份绕地球走了大半圈,出访了俄罗斯、中国、美国等大国,最后出访叙利亚,经过多方协调后制订了和平解决叙利亚问题的路线图。并且首先要求叙利亚和反政府武装之间全面挺火,进行和平谈判,有关战略利益国家(俄罗斯、伊朗)和干预国(美国、欧盟和相关阿拉伯国家)从中斡旋,最终促成叙利亚问题的和平解决。但是却有外发生了,应该说是发生的太多了!在政府军宣布同意与反政府武装停火,接受安南特使的和平路线图的时候,反政府武装和政府军又有军事摩擦,而且军人死伤不见报道,平民死伤多见报端,并且平民遭到屠杀的方式十分残忍,很多都是处决式屠杀!尤其是最近的胡拉镇大屠杀。反政府武装声称是政府军所为,很多平民也说目击了政府军的暴行(目击者多是见到凶手穿着政府军或是政府军民兵的服装)西方媒体更是口径一致的对准叙利亚政府,声称巴沙尔政府犯下这这些罪行。近日,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更是声称,叙利亚政府对这一事件负有责任,并指责叙利亚政府严重侵犯了叙利亚人权!参与人权理事会的国家有美国,欧盟,土耳其等国,但没有中俄。最近很多国家驱逐了叙利亚的大使,表示对叙利亚政府犯下胡拉镇大屠杀罪行的不满。虽然叙利亚政府从来没有承认过屠杀是政府军所为。最近法国表示,叙利亚问题如果一直得不到解决,或是安南的计划落空,局势无法转变,法国不排除使用军事干涉的手段。美国也有这样的声音。到目前为止,叙利亚的局势令安南尴尬不已,焦头烂额,政局危机到了失控的边缘。欧盟似乎盼着政局全面失控而后武力干预。叙利亚的局势堪忧。值得一提的是中俄一直反对对叙利亚武力干预,并一直与有关各方积极沟通,希望促进叙局势和平解决。对与叙利亚胡拉镇大屠杀,中国表示震惊和谴责,并要求彻查真相。这与欧美草草的下定论是叙利亚政府所谓的论调大相径庭,体现这中国的理智,或者说是怀疑(怀疑这层含义是不可能明说的)
土耳其和叙利亚什么关系
其实这两个国家,都是由当初的奥斯曼帝国分裂出来的,就跟今天的俄罗斯和乌克兰一模一样。俄乌也是因为苏联解体后,分裂成了两个不同的国家。按道理说,土耳其和叙利亚人民本是一国同胞,应该亲如兄弟才是。但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奥斯曼帝国解体,叙利亚被从土耳其手里割让给了法国。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叙利亚又脱离了法国的统治,正式宣布独立,并且得到了国际认可。因此土耳其,对于这事一直耿耿于怀。毕竟很久之前,叙利亚就是土耳其一部分。如今你脱离了法国的控制,就该回到土耳其的怀抱,没想到你居然宣布独立,这怎么能不让土耳其恼火。【摘要】
土耳其和叙利亚什么关系【提问】
其实这两个国家,都是由当初的奥斯曼帝国分裂出来的,就跟今天的俄罗斯和乌克兰一模一样。俄乌也是因为苏联解体后,分裂成了两个不同的国家。按道理说,土耳其和叙利亚人民本是一国同胞,应该亲如兄弟才是。但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奥斯曼帝国解体,叙利亚被从土耳其手里割让给了法国。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叙利亚又脱离了法国的统治,正式宣布独立,并且得到了国际认可。因此土耳其,对于这事一直耿耿于怀。毕竟很久之前,叙利亚就是土耳其一部分。如今你脱离了法国的控制,就该回到土耳其的怀抱,没想到你居然宣布独立,这怎么能不让土耳其恼火。【回答】
土耳其和叙利亚是一个国家吗?
亲你好,土耳其和叙利亚不是一个国家,是邻国关系。【摘要】
土耳其和叙利亚是一个国家吗?【提问】
亲你好,土耳其和叙利亚不是一个国家,是邻国关系。【回答】
叙利亚北与土耳其接壤,东同伊拉克交界,南与约旦毗连,西南与黎巴嫩、以色列为邻,西与塞浦路斯隔地中海相望。【回答】
两个国家属于邻国关系,但是土耳其和叙利亚关系非常差,和敌对国家差不多的关系。【回答】
叙利亚当前的局势
叙利亚内战爆发。美国及其西方盟国为一己私利,大力支持叙反对派武装,试图通过扶持代理人的方式推翻叙政府,导致当地战乱冲突持续至今。目前,美国撤而不离,其在叙非法驻军不仅持续为反对派武装提供支持、在叙境内肆意发动空袭,还大肆掠夺叙石油和粮食等资源,致使当地民众困苦不堪。苦难尚未终结2020年,随着叙政府逐渐控制全国大部分地区,叙利亚大规模武装冲突暂时告一段落。当前,叙政府控制着境内中部和南部领土,叙西北部伊德利卜省由包括“沙姆解放组织”在内的叙反对派武装占据,东北部则由美国支持的库尔德武装控制。分裂的领土只是叙利亚悲剧的一个侧影,民众的困苦并未因冲突的降温而有所缓解。内战至今,已有超过35万叙利亚人失去生命,超过1200万人流离失所,约140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截至今年10月20日,联合国难民署注册的叙利亚难民人数为557.3万,他们多数落脚在周边国家,如土耳其、黎巴嫩、约旦、伊拉克和埃及等地,处境十分艰难。其中,47%的难民未满18岁,超过1/3的儿童没有接受教育的机会。而留在叙境内的1800万民众中,90%以上在贫困线下挣扎,近350万儿童失学。今年初,随着地区局势紧张和全球粮食、能源等大宗商品价格的持续推升,使得叙利亚民众的生活雪上加霜。3月,叙利亚食品价格环比上涨24%,较两年前飙升800%,达到自2013年以来的最高水平。与此同时,相关援助计划的款项到位率不足50%。9月,由于水资源严重匮乏,叙国内爆发大规模霍乱疫情,大批叙民众被迫逃亡国外。欧盟边境管理局数据显示,截至7月,今年已有15.5万人非法偷渡至欧洲,较去年同比增长86%,达到2016年难民危机以来的峰值。美国难辞其咎为何叙利亚会走到今天这种境地?追根溯源,在背后煽动所谓“阿拉伯之春”,借民众不满推波助澜、以民主之名行霸权政治勾当的美国难辞其咎。11年来,美国在叙利亚的诸般行径,正是这一判断的鲜明注脚。最初,美国在叙图谋推翻巴沙尔政权,意图控局中东,进一步打压俄罗斯、伊朗等地缘政治对手的战略空间。在叙局势由示威游行转入武装冲突后,美国通过情报操弄和武器输入迅速武装叙反对派,导致危机升级。随后,美国举兵介入,成为持久干预叙局势的最大外部势力。其后,“伊斯兰国”极端组织在错综复杂的局势中迅速壮大。美国一边反恐,一边继续在叙国内制造动荡,并为其长期军事存在寻找新的借口。尽管“伊斯兰国”极端组织在随后的多方围剿中覆亡,但作为导致叙动乱并滋生恐怖主义的罪魁祸首,美国一方面在反恐过程中肆意扩大打击范围,造成大量无辜平民伤亡;另一方面在叙大量培训武装分子攻击政府军哨所、基础设施,可谓将“双标”贯彻到底。最后,当叙利亚局势发展脱离美国控制之际,美国一面祭出“制裁”大棒,不断挤压叙可能的重建空间,一面变身“强盗”,疯狂劫掠占领地区的石油与小麦。据统计,至今年6月,美在叙非法驻军及其支持的反对派武装进行的偷盗、破坏等非法行为,已致叙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遭受高达1071亿美元的损失。未来路在何方11年过去,叙利亚仍未走出战乱泥潭,国家重建举步维艰,政治和解遥不可及。近期,随着经济形势与民生状况持续恶化,叙全国恶性暴力案件频发。联合国叙利亚国际调查委员会主席皮涅罗预测称,当前情势正向“更大规模战斗”升级。叙利亚北部愈加频繁的冲突形势,叠加土耳其在大选临近时可能加强的军事动作;星罗棋布的难民营中,藏匿而不断散播的暴恐种子;地区冲突后,叙国内多方实力对比变化引发的新博弈——这些似乎都印证了皮涅罗的预测。7月19日,俄罗斯、土耳其和伊朗3国元首在德黑兰举行的“阿斯塔纳进程”首脑会上重申对叙利亚主权、独立、统一和领土完整的坚定承诺。目前,该进程是维持叙局势稳定可行的多国协调机制。分析人士称,想要实现叙利亚由乱到治,至少需要3个条件——相对稳定的安全局势、大量持续的外部援助及叙国内主要各方共同认可的政治进程。目前来看,要达成其中任何一项都并非易事。不过,放眼未来,叙利亚也并非全无出路。当前,美国加速从中东撤离,中东迎来数十年未见的和解态势。不少中东地区国家内探改革发展之路,外谋和平团结之势。叙利亚或能寻到一个有利时机,摸索出新的生存之道。
叙利亚局势你怎么看是什么意思
叙利亚从两年前开始爆发内战,交战的双方是叙利亚巴沙尔政府和叙利亚反对派。叙利亚巴沙尔政府 是一个反西方的政权,一直和伊朗,俄罗斯这些国家关系比较近。因此,这个政权被美国看成是眼中钉, 肉中刺。美国和以色列一直想要推翻他,因为这样就可以削弱中东地区的反美力量,剪除伊朗在这个地区的羽翼。叙利亚反对派主要成分是叙利亚自由军,骨干是从叙利亚政府军变节的军人,得到西方国家和其阿拉伯盟友的资助,致力于推翻叙利亚巴沙尔政权。所谓美国要打叙利亚这政府,根本原因那是 因为以现在的战争形式来看,叙利亚政府军正在节节胜利,过不了多久,美国等过家支持的叙利亚反对派就会彻底土崩瓦解。为了支援反对派,美国决定攻打叙利亚政府,从而扭转战争的天平。至于借口,那就是所谓的叙利亚政府使用化学武器导致1000多平民死亡。这是美国的底线,奥巴马曾说过,子要叙利亚政府大规模使用化学武器,就会进行干预,1000多人的死亡已经算的上是大规模了。但目前来看,也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化学武器就是政府军使用的,而且,就算政府军使用了,谁能保证反对派没有使用过?所以,美国打叙利亚关键就是打击政府军的势力,帮助反对派取得胜利,就像利比亚一样,所谓化学武器只不过是出兵干预的借口。俄罗斯支持叙利亚是因为首先俄罗斯在叙利亚有个军港,如果叙利亚反对派掌权,这个军港就会丢失,这就意味着俄罗斯的势力就会从此彻底退出地中海。其次,因为关系好,叙利亚政府每年都从俄罗斯进口大量的军火,是俄罗斯的军火市场。如果叙利亚落入反对派的手中,亲西方的反对派一定会转而向美国进口
约旦河在哪
问题一:圣经中的约旦河外指约旦河哪边 约旦河西边就是以色列的国土。一般说约旦河外,是指约旦河东边
问题二:圣经常说的约旦河外是什么地方 约旦河西边就是以色列的国土。一般说约旦河外,是指约旦河东边
问题三:约旦河洗礼之地是在约旦还是以色列 列王纪下6:1-7 1 有一群先知对以利沙说:“看,我们在你面前居住的地方太狭窄了。2 请容我们到约旦河去,各人从那里取一根木头,我们要在那里为自己建造房屋居住。”他说:“去吧。”3 有一个人说:“请你跟仆人一起去吧。”他说:“好,我也去。”4 以利沙就跟他们一起去。他们到了约旦河,就砍伐树木。5 有一个人砍伐木头的时候,斧头掉在水里。他喊叫说:“主人,糟糕了。斧头是借来的!”6 上帝的使者说:“掉在哪里呢?”他就把那处指给以利沙看。以利沙砍了一根木头,扔在那里,斧头就浮上来了。7 以利沙说:“你拿上来吧。”他就伸手拿住了。
这里的斧头掉在水里这句话本身没有什么意思,就是记叙斧头掉在水里这个事实。但是从上下经文可以看出当时跟以利沙共事的先知们需要比较宽敞的住所,就到约旦河岸砍伐木头,建造新房子。一个先知用借来的斧头伐木的时候,斧头松脱掉在水里。以利沙显然不想先知受人责难,于是把一根木头扔进水里,斧头就浮上来了。耶和华借此表明,他全力支持手下的先知。
以利沙在做先知的日子,由于拥有耶和华的灵,先后行了很多奇迹表明耶和华上帝一直与他同在,支持他。
以下是以利沙的详细介绍,希望可以帮助你更加了解以利沙。
以利沙
(Elisha)〔上帝是拯救〕
沙法的儿子;耶和华的先知,生活于公元前10-前9世纪;先知以利亚的继任人。耶和华吩咐以利亚膏立亚伯米何拉人以利沙为先知。(王上19:16)以利亚找着以利沙,当时以利沙正在犁地。以利亚将自己的袍服(代表先知的身份)披在以利沙身上,借此表示任命他为先知。值得注意的是,在以利沙前面有十二对牛,“他正赶着第十二对”。19世纪的作家威廉・汤姆森在《圣地与圣书》(1887,144页)中指出, *** 人习惯团队工作,用小犁一起犁地,然后一个撒种人就能轻易把种子撒遍一整天所犁的地。以利沙由于在团队的最后面,即使停下来也不会影响其余队员的工作。以利沙宰了一对牛,用套牛的器具做燃料煮肉,充分表明他做事果敢决断,并对耶和华的呼召深怀感激。款待过众人之后,以利沙随即离开家乡,跟随了以利亚。(王上19:19-21)
以利沙为以利亚做了六年侍从。以利亚是先知的首领,以利沙伴随左右,跟他亲密共事。以利亚洗手的时候,以利沙的职责是“倒水在以利亚手上服事他”。(王下2:3-5;3:11)
以利沙自从跟随了以利亚,就一直在以色列说预言,经历过亚哈、亚哈谢、约兰、耶户、约阿施等王的统治。这其间,在犹大执政的有约沙法、约兰、亚哈谢、亚他利雅、约阿施,很可能也包括亚玛谢。以利亚离去后,以利沙独自执行先知的职务达六十年之久。(见上册949页地图)
列王纪下记载了以利沙做先知的事迹,但看来不是按照事情发生的次序记述的。例如:第5章提及基哈西长了大麻风,按理来说,他就不能跟别人有正常的往来了,可是第8章却说他跟以色列王约兰交谈;第13章提及以色列王约阿施去世,但接着又记述他跟以利沙最后一次会面的情形。(王下13:12-21)看来记载的某些部分,是按照事情的性质或相似之处,去记录以利沙的工作和他施行过的奇迹的,比如(1)跟众先知或个别人士的益处有关(王下4:1-6:7),(2)跟国家和君王有关(王下6:8-7:20)。
接替以利亚 以利沙约于公元前917年或之后不久接替以利亚的先知工作,当时以利亚乘着旋风升到天上去了。(王下1:17;2:1,11,12)以利亚离去之前,以利沙请他将身上的灵赐“两份”给自己(像长子分得双倍财产一样)。由于以利亚将自己的袍服(代表先知的身份)披在以利沙身上时,已任命他为自己的继任人,因此以利沙享有跟长子类似的地位。(王下......>>
问题四:约旦河的水资源与哪些国家密切相关 由于约旦河地处干燥地区,其珍贵的水资源也成为黎巴嫩、叙利亚、约旦、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争议的焦点。目前约旦河水量的70%到90%都被人类使用,流量大为减少。由于这个原因以及死海的高蒸发率,死海正在收缩。死海南端较浅的水域已经全部干涸,在现代已经变为盐滩。2007年,地球之友中东宣布约旦河是世界上100个濒危的生态地点之一。
问题五:约旦河以东有哪几个支派 我建议教堂问牧师
问题六:圣经中约旦河边的十二个石头 【书4:9】 约书亚另把十二块石头立在约旦河中,在抬约柜的祭司脚站立的地方。直到今日,那石头还在那里。
问题七:圣经主耶稣在约旦河洗礼是站在水里还是95着洗礼 列王纪下6:1-7 1 有一群先知对以利沙说:“看,我们在你面前居住的地方太狭窄了。2 请容我们到约旦河去,各人从那里取一根木头,我们要在那里为自己建造房屋居住。”他说:“去吧。”3 有一个人说:“请你跟仆人一起去吧。”他说:“好,我也去。”4 以利沙就跟他们一起去。他们到了约旦河,就砍伐树木。5 有一个人砍伐木头的时候,斧头掉在水里。他喊叫说:“主人,糟糕了。斧头是借来的!”6 上帝的使者说:“掉在哪里呢?”他就把那处指给以利沙看。以利沙砍了一根木头,扔在那里,斧头就浮上来了。7 以利沙说:“你拿上来吧。”他就伸手拿住了。
这里的斧头掉在水里这句话本身没有什么意思,就是记叙斧头掉在水里这个事实。但是从上下经文可以看出当时跟以利沙共事的先知们需要比较宽敞的住所,就到约旦河岸砍伐木头,建造新房子。一个先知用借来的斧头伐木的时候,斧头松脱掉在水里。以利沙显然不想先知受人责难,于是把一根木头扔进水里,斧头就浮上来了。耶和华借此表明,他全力支持手下的先知。
以利沙在做先知的日子,由于拥有耶和华的灵,先后行了很多奇迹表明耶和华上帝一直与他同在,支持他。
以下是以利沙的详细介绍,希望可以帮助你更加了解以利沙。
以利沙
(Elisha)〔上帝是拯救〕
沙法的儿子;耶和华的先知,生活于公元前10-前9世纪;先知以利亚的继任人。耶和华吩咐以利亚膏立亚伯米何拉人以利沙为先知。(王上19:16)以利亚找着以利沙,当时以利沙正在犁地。以利亚将自己的袍服(代表先知的身份)披在以利沙身上,借此表示任命他为先知。值得注意的是,在以利沙前面有十二对牛,“他正赶着第十二对”。19世纪的作家威廉・汤姆森在《圣地与圣书》(1887,144页)中指出, *** 人习惯团队工作,用小犁一起犁地,然后一个撒种人就能轻易把种子撒遍一整天所犁的地。以利沙由于在团队的最后面,即使停下来也不会影响其余队员的工作。以利沙宰了一对牛,用套牛的器具做燃料煮肉,充分表明他做事果敢决断,并对耶和华的呼召深怀感激。款待过众人之后,以利沙随即离开家乡,跟随了以利亚。(王上19:19-21)
以利沙为以利亚做了六年侍从。以利亚是先知的首领,以利沙伴随左右,跟他亲密共事。以利亚洗手的时候,以利沙的职责是“倒水在以利亚手上服事他”。(王下2:3-5;3:11)
以利沙自从跟随了以利亚,就一直在以色列说预言,经历过亚哈、亚哈谢、约兰、耶户、约阿施等王的统治。这其间,在犹大执政的有约沙法、约兰、亚哈谢、亚他利雅、约阿施,很可能也包括亚玛谢。以利亚离去后,以利沙独自执行先知的职务达六十年之久。(见上册949页地图)
列王纪下记载了以利沙做先知的事迹,但看来不是按照事情发生的次序记述的。例如:第5章提及基哈西长了大麻风,按理来说,他就不能跟别人有正常的往来了,可是第8章却说他跟以色列王约兰交谈;第13章提及以色列王约阿施去世,但接着又记述他跟以利沙最后一次会面的情形。(王下13:12-21)看来记载的某些部分,是按照事情的性质或相似之处,去记录以利沙的工作和他施行过的奇迹的,比如(1)跟众先知或个别人士的益处有关(王下4:1-6:7),(2)跟国家和君王有关(王下6:8-7:20)。
接替以利亚 以利沙约于公元前917年或之后不久接替以利亚的先知工作,当时以利亚乘着旋风升到天上去了。(王下1:17;2:1,11,12)以利亚离去之前,以利沙请他将身上的灵赐“两份”给自己(像长子分得双倍财产一样)。由于以利亚将自己的袍服(代表先知的身份)披在以利沙身上时,已任命他为自己的继任人,因此以利沙享有跟长子类似的地位。(王下......>>
问题八:死海的具 *** 置在哪里? 遂宁
问题九:不周山在哪? 不周山
诗人 *** 写道:“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
在这里, *** 是很欣赏共工的。他引用了《淮南子・天文训》一说,共工“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诗人写道:“他死了没有呢?没有说。看来没有死,共工是确实胜利了。”那么,被共工撞得“天柱折,地维绝”的不周山在哪里呢?
《山海经》说“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有水曰寒暑之水。水西有湿山,水东有幕山。有禹攻共工国山。”你看,《山海经》把不周山的地理环境都交待清楚了,问题是,我们能找到不周山吗?
“西北海之外”,这就是不周山的地理坐标。哪里是西北海?往西北方向找,苏武牧羊的贝加尔湖古时称“北海”,不像。青海湖的地理环境又和下面的地理描述不一致,也不像。西北好像没有这样的大海了。难道古人已经把自己局限在今天的中国版图之内吗?走出去,像郑和一样下西洋去。慢!下西洋,不就是下印度洋吗?西北海,会不会是印席洋的西北面呢?在史前时代,印度洋就已经有了远洋航行的记录。更多的考古发现进一步证实了人类早在史前时代就利用“海洋季风”航行在印度洋上。因此,古人把印度洋称之西海、西北海完全是可能的。
“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这是不周山的地理形状。在“西北海(即印度洋)之外”的东非有没有合不起来的山呢?有!这就是东非大裂谷。它从赞比亚河口北延至红海南端,大致南北走向,绵延4500公里以上。它在东非高原上切出深逾千米的狭长谷地。“不合”的东非裂谷群山绵延,哪里又是不周山呢?大裂谷的北端是约旦河谷,大裂谷北端的赫尔蒙山是叙利亚境内的最高山脉,它也有一条近68公里的裂谷。
赫尔蒙山会不会是不周山呢?在公元前16世纪至8世纪,统治赫尔蒙山所在地的是赫梯人,这是一个最早使用铁器的民族。他们和埃及反复争夺叙利亚的统治权,因而赫尔蒙山的地理环境地理形状等知识的传播就是十分正常的事情。更何况,赫尔蒙山脚下的约旦河,就是一条“寒暑之水”。它的水量随着季节的不同而有极大的变化,低的时候水量只有每秒60立方米,高的时候要达每秒1760立方米,两者相差近30倍。把水量的变化称之为“寒暑”,可见古人的智慧。
“水西有湿山,水东有幕山”,约旦河西岸是典型的地中海气候,年降雨量为760-1270毫米,气候温润潮湿,堪称“湿山”。而约旦河东面是典型的沙漠气候,年降雨量不到130毫米,干旱少雨的气候使居住在那里的民族经常发生用水的纠纷,所以我们的祖先把它称之为“幕(漠)山”。
由此可见,赫尔蒙山的地理坐标、地理形状和地理环境与不周山完全一致。诗人 *** 不会想到,失败了的英雄共工,居然会到4万里外的不周山去撞得“天柱折,地维绝”。古代的民族大迁移和民族大交流,实在出乎我们的意料之外。
问题十:死海在哪里? 以色列和约旦之间的内陆盐湖,地球上最低的水域,水面平均低于海平面约400公尺(1,312�)。北半部属于约旦;南半部由约旦和以色列瓜分。然而在1967年以阿战争后,以色列军队一直占领整个西岸。
死海湖中及湖岸均富含盐份,在这样的水中,鱼儿和其他水生物都难以生存,水中只有细菌和绿藻没有其它生物;岸边及周围地区也没有花草生长,故人们称之为“死海”。
约旦在什么地方
约旦哈希姆王国,简称约旦,位于亚洲西部,阿拉伯半岛的西北,西部多山地,东部和东南部为沙漠,沙漠占全国面积80%以上。约旦原是巴勒斯坦的一部分。公元7世纪初属阿拉伯帝国版图。公元1517年归属奥斯曼帝国。一战后沦为英国委任统治地。1921年以约旦为界,西部仍称巴勒斯坦,东部称外约旦酋长国。1946年3月22日,外约旦独立,成立君主立宪制国家。约旦是一个比较小的阿拉伯国家,相对周边国家来说约旦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等方面较稳定。约旦缺乏淡水资源,石油资源不丰富,旅游业是其支柱产业之一。佩特拉古城、死海和瓦迪拉姆沙漠等景点是世界各国游客探险旅行和休闲度假的首选目的地。约旦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基础薄弱,资源较贫乏,可耕地少,依赖进口。国民经济主要支柱为侨汇、外援和旅游。阿卜杜拉二世国王执政后,把发展经济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其施政重点,深化经济改革,约经济状况有所好转。1999年约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6年,约旦继续推进私有化、贸易自由化政策,大力改善投资环境,积极寻求外援和减免债务。
上一篇:新年短信大全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