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耀文逝世
现在健在的中顾委委员,什么是中顾委委员,是什么级别
现在健在的中顾委委员:
张劲夫(1914—)原国务委员兼国家经委主任。
张 震(1914—)开国中将,原中央军委副主席。
汪东兴(1916—)开国少将,原中共中央副主席。
向守志(1917—)开国少将,原南京军区司令员。
李耀文(1918—)开国少将,原海军政委。
邓力群(1915—)原中央书记处书记。
刘 杰(1914—)河南省委原第一书记。
白栋材(1916—)原江西省委第一书记。
朱穆之(1916—)原文化部长。
杜润生(1913—)原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主任
李 锐(1917—)原中组部副部长。
林乎加(1916—)原农牧渔业部部长。
于明涛(1918—)原国家审计署审计长。
万海峰(1920—)原成都军区政委。
韦纯束(1922—)原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
安志文(1919—)原国家体改委主任。
苏毅然(1918—)原山东省省长。
李力安(1920—)原黑龙江省委第一书记。
袁宝华(1916—)原国家经委主任、人民大学校长。
罗青长(1918—)原国务院副秘书长
焦若愚(1915—)原北京市长。
中顾委委员全称:中国共产党中央顾问委员会,成立于1982年的中共十二大。当时是作为解决中国共产党的中央领导机构新老交替的一种组织形式,目的是使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年轻化,同时让一些老同志在退出第一线之后“继续发挥一定的作用”,“是中央委员会政治上的助手和参谋”。中顾委委员都有40年或以上党龄,由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顾问委员会是一种“过渡性质的组织形式”。1992年,中共十四大通过了关于中央顾问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同意不再设立中央顾问委员会的建议,中央顾问委员会遂走入历史。
百岁开国将星陨落:原中顾委委员、海军原政委李耀文逝世
开国少将、海军原政委李耀文将军因病医治无效,于2018年4月10日夜在北京逝世,享年100岁。公开简历显示,李耀文原名张锡绅,1918年生,山东省荣成县人,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参加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抗日战争时期,李耀文任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政治部教育股股长,第一路指挥部政治委员,第三军六十二团、二十一旅政治委员,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五支队政治部副主任,山东纵队第五旅政治部组织科科长,旅政治部副主任,鲁中军区第四军分区副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李耀文任山东军区第九师政治委员,华东野战军第八纵队二十三师政治委员、纵队政治部主任,第三野战军二十六军政治部主任,军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李耀文先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政治委员、山东军区政治部主任、济南军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副部长、驻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大使、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政治委员。李耀文于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此外,李耀文还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候补中央委员、第十二届中央委员,1987年在中共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李耀文将军的离去,意味着在世的共和国开国少将又少了一员。从2010年至2017年,每年开国将军的陨落数量都在两位数以上,分别是2010年的29人,2011年的25人,2012年的14人,2013年的10人,以及2014年的14人,2015年的20人,2016年的10人,2017年的12人。此前,开国少将、原海军高级专科学校校长刘中华2018年1月16日在青岛逝世,享年101岁;开国少将、原广州军区后勤部副政委高先贵将军,于2018年3月19日逝世,享年106岁。李耀文将军逝世后,开国少将目前尚存18人,他们基本都是在红军时期就参加革命,平均年龄已近百岁。此外,李耀文逝世后,目前仅剩下8名原中顾委委员健在。分别是刘杰(1915年生,河南省委原书记)、李锐(1917年生,中组部原常务副部长)、林乎加(1916年生,原农牧渔业部部长)、万海峰(1920年生,原成都军区政委)、苏毅然(1918年生,山东省委原书记)、李力安(1920年生,黑龙江省委原书记)、袁宝华(1916年生,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焦若愚(1915年生,北京市原市长)。
中顾委权力有多大?
中国共产党中央顾问委员会,简称中顾委,成立于1982年的中共十二大。当时是作为解决中国共产党的中央领导机构新老交替的一种组织形式。目的是使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年轻化,同时让一些老同志在退出第一线之后“继续发挥一定的作用”,“是中央委员会政治上的助手和参谋”。 中顾委委员都有40年或以上党龄,由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顾问委员会是一种“过渡性质的组织形式”。1992年,中共十四大通过了关于中央顾问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同意不再设立中央顾问委员会的建议,中央顾问委员会遂走入历史。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特殊影响力,是一些人对另一些人造成他所希望和预定影响的能力,或者是一个人或许多人的行为使另一个人或其他许多人的行为发生改变的一种关系。一、“权力”作为个人或国家的追求目标(power as a goal)。二、“权力”作为影响力(influences)的度量(measurement)尺度,即资源的内容与多寡。三、“权力”作为政治斗争的结果(results)。四、“权力”作为一种宰制(domination)与被宰制关系的表述。权力:在反对情况下仍能实现自己意志的能力(米尔斯)。
目前中国是上将军衔的有多少个?还活着的又有多少?
截至2014年7月,自1955年中国首次实行军衔制和1988年恢复军衔制以来,中国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已有208人获上将军衔警衔。截至2019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共有26位现役上将。26位现役上将中,包括空军上将5人,海军上将4人,武警上将2人。其余陆军上将有15人,其中3人出身火箭军,1人来自战略支援部队。按分布看,军委领导层及军委机关8人,战区7人,军种10人,军事院校1人。扩展资料恢复军衔制后96位军警官被授上将军衔警衔1988年9月14日,中央军委举行恢复军衔制后的第一次授上将仪式,授予时任中央军委委员洪学智、刘华清、秦基伟,中央军委委员、总参谋长迟浩田,中央军委委员、总政治部主任杨白冰,中央军委委员、总后勤部部长赵南起,副总参谋长徐信,中央军委纪委书记、总政治部副主任郭林祥,中央军委纪委第二书记尤太忠,军事科学院政治委员王诚汉,国防大学校长张震、政治委员李德生,北京军区政治委员刘振华,南京军区司令员向守志,成都军区政治委员万海峰,海军政治委员李耀文,空军司令员王海等17位高级军官上将军衔。其中洪学智1955年曾被授予上将军衔。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
开国上将活着有谁
综述1、截止到目前,开国上将活着的已经没有了,都已经去世,在抗战时期,他们用他们的智慧和英勇顽强的斗志,缔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2、共和国开国上将一共57人,1955年授予的元帅、大将、上将已全部逝世。中将还有3人、少将还有98人目前在世。开国上将的成立情况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实行军衔制,55位将领被授予上将军衔。是代表红军、抗日和解放战争时有杰出贡献的将领。2、1956年和1958年,又有两位高级将领先后被授予上将军衔。这57位将军为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做出过重大贡献,因此被人们称之为"开国上将"。3、开国上将,现已全部逝世。最后一位开国上将吕正操在2009年10月13日溘然长逝,享年106岁。4、为了区别于国家机关行政干部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的级别,称之为"军队级别"。"军队级别"是1952年3月正式评定的,全军从毛泽东的军委主席级到战士级,共设置了十一等二十四级。
山东省威海市荣成市为啥叫将军城啊?
荣成不但经济发达,环境优美,而且人杰地灵。新中国成立以来,荣成出了140多位将军。老一辈国家的国家领导人谷牧、宋健、“两弹一星”功勋人员郭永怀都出生在荣成。在战争年代,这里的无数热血青年走上革命道路,他们中的140多位杰出代表被授予解放军少将以上军衔或担任副军职以上职务,其中上将3名,中将9名,少将31名。作为一个人口不足70万的县级市,这在全国实属罕见,因此荣成市一直享有“将军市”的美誉。
不仅如此,在现代中国,荣成还涌现出了一批民族工商业实业家、科学家、艺术家以及其他各界知名人士,他们不仅在荣成声名卓著,而且在国内外也有影响。所有这些人物,虽然各有各的生活道路,但都在历史的进步运动中起了推动作用。他们的成就,有荣成的历史和文化背景,透过他们的活动,我们也可以认识那个时代的荣成。
景美,城美,人更美。吸收了自然灵气,继承前辈豪气的荣成人民,在荣成魅力交响曲中,将继承前辈的精神,奏出最美的音符。为了让将军的事迹千古流芳,1995年,市里投资8000万元,选择当地著名风景名胜区圣水观,修建了长268米的“伟德将军碑廊”和将军生平事迹展览馆。这一景区相继被山东省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成为荣成人民自觉接受先烈精神教育的最好场所。
新中国成立以来,荣成籍少将及以上级将军52人:
上将3人:李耀文 王茂润 姜福堂
中将7人:张序三 张序登 刘智民 向孝书 孙景华 陈培民 王永国
少将42人:
马国连 王 宁 王克忠 王志毅 王昭铭 王秉芹 王毅力 车铁军 毕鉴荣 曲寿堂 刘 勇 刘玉斋
刘世粱 刘其人 刘国柱 刘念远 刘粤军 孙本胜 孙德信 李小军 邢智勇 张 弛 张世平 张立清
张怀中 张钟明 房建国 杨洪基 陈小工 陈树清 周建华 胡仁海 姜学福 姜德廷 阎基禄 夏继明
姚洪章 高爱读 郭文?#92; 常 勇 蔡公杰 蔡毓通
供参考··
山东荣成有几个将军
新中国成立以来,荣成籍少将及以上级将军52人:
上将3人:李耀文 王茂润 姜福堂
中将7人:张序三 张序登 刘智民 向孝书 孙景华 陈培民 王永国
少将42人:
马国连 王 宁 王克忠 王志毅 王昭铭 王秉芹 王毅力 车铁军 毕鉴荣 曲寿堂 刘 勇 刘玉斋
刘世粱 刘其人 刘国柱 刘念远 刘粤军 孙本胜 孙德信 李小军 邢智勇 张 弛 张世平 张立清
张怀中 张钟明 房建国 杨洪基 陈小工 陈树清 周建华 胡仁海 姜学福 姜德廷 阎基禄 夏继明
姚洪章 高爱读 郭文玕 常 勇 蔡公杰 蔡毓通
1955年开国上将排名
1955年开国上将排名:1、萧克。2、李达。3、张宗逊。4、李克农。5、王震。6、许世友。7、彭绍辉。8、张爱萍。9、杨成武。10、韩先楚。11、李涛。12、傅秋涛。13、王平。14、吕正操。15、傅钟。16、肖华。17、甘泗淇。18、宋任穷。19、赖传珠。20、洪学智。21、周士第。22、郭天民。23、周纯全。24、杨至诚。25、陈再道。26、陈奇涵。27、王宏坤。28、苏振华。29、刘亚楼。30、刘震。31、陈锡联。32、韦国清。33、陈士榘。34、陈伯钧。35、钟期光。36、宋时轮。37、朱良才。38、董其武。39、唐亮。40、叶飞。41、杨得志。42、王新亭。43、黄永胜。44、李天佑。45、陈明仁。46、贺炳炎。47、阎红彦。48、谢富治。49、陶峙岳。50、乌兰夫。51、周桓。52、杨勇。53、李志民。54、赵尔陆。扩展资料:开国上将介绍:1、李克农:1899年出生于安徽巢县,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李克农是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外交家,我党我军隐蔽战线的卓越领导者和组织者。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他以对党无限忠诚和高度负责的精神,在紧急关头保卫了党中央的安全,在关键时刻向党中央提供了决策性情报,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2、刘亚楼:原名刘兴昌。清宣统三年2月出生于武平县湘店乡湘洋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父亲刘克芳是勤劳正直的农民。兴昌出生不久,母亲死于产褥热。房亲刘德香急人所急,将不满周岁的女儿抱给别人作童养媳,收养兴昌作养子。从此,兴昌改名刘振东。振东8岁读私塾,9岁转入崇德小学。14岁进湘店高小,15岁进武平县立初中,16岁考入省立第七中学。因交不起学费而中途辍学。回乡后,共产党员刘克模聘请他任崇德学校教员。不久,刘克模、李长明派刘振东、刘永光等在店下开文昌栈作掩护,开展革命活动。1931年起,亚楼先后担任中央红军第十一师、第二师政治委员。参加粉碎国民党军对中央苏区五次围剿战斗。第一次反围亚楼团捉了国民党十八师师长兼前敌总指挥张辉瓒。第二次反“围剿”,亚楼手把手教团连政工干部制订政工规划,鼓励政工人员起模范作用。第三次反“围剿”,亚楼的十一师全歼国民党军最精锐的52师。3、张宗逊:渭南县赤水镇堰头村人,1927年4月毕业于黄埔军校第四期政治科。1924年6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6年2月转为中共党员,同年入黄埔军校学习。他参加了北伐战争、秋收起义和二万五千里长征。经历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战斗洗礼。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他舍生忘死,临危不惧,身先士卒,英勇善战,具有高超的军事指挥才能。为中国的独立和解放做出了重大贡献,对军事训练和军队院校管理建树颇多,被公认为军事教育家。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他是中共第七、八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届中央委员,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开国上将
开国将帅授勋1955多少人?
开国将帅授勋19551038位将军(不包括十大元帅)。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实行军衔制,10位将领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10位将领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军衔,55位将领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军衔。175位将领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军衔。798位将领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截至2019年09月30日,少将尚有10人健在,而中将及以上级别则全部逝世。他们统称为开国将帅: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将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创建的历史进程中的革命功臣和骁勇战将。他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披荆斩棘、淋枪沐弹、流血牺牲创建了可歌可泣、彪炳历史的英雄业绩。自1955年至1965年间,共授予或晋升10名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10名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57名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177名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和1360名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将帅
在世的开国少将还有几位
至2021年仅剩下六位开国少将还在世。杨永松少将,出生于1919年7月,广东大埔县人。邹衍少将,江西兴国县人,1915年11月出生。张力雄少将,福建上杭县人,1913年11月出生,1961年授衔。涂通今少将,福建长汀县人,1914年出生,1964年晋升为少将。文击少将,河北霸县人,1918年出生,1964年晋升为少将。王扶之少将,陕西子洲县人,1923年9月出生,1964年授衔。
开国少将都有哪些人?
开国少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实行军衔制,798位将领被授予少将军衔。解方解方(1908年-1984年4月9日),原名解沛然,又名解如川,吉林省东平(今东丰县小四平镇)人,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曾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参谋长,1955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他历任中央军委情报部三局局长、三五八旅参谋长、东北民主联军副参谋长、十二兵团参谋长、中国人民志愿军参谋长、军委军训部副部长、军事学院副教育长、高等军事学院教育长、副院长等职,曾当选为党的七大代表和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等职务。李发(图片来源:江西文明网)李发(1913—1957)曾用名李友忠,安徽省六安县(今六安市)人,1913年10月出生。1929年11月,参加六(安)霍(山)农民起义,加入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一军第三师班长,1931年任红四方面军第四军十二师三十五团机枪连排长,红二十五军军部特务营连长。参加了鄂豫皖、鄂豫陕苏区历次反“围剿”斗争。红四方面军主力转移后,留在鄂豫皖苏区坚持斗争。1934年随红二十五军长征,任二二五团营长兼政治委员。到达陕北后,1936年任红一方面军第三十军二四六团团长兼政委,同年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后任红十五军团第七十五师二二四团团长等职。参加了劳山、东征战役和东线游击战争。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后任抗日军政大学总校队长,1938年12月,任苏鲁人民抗日义勇队第二总队副总队长。1939年1月,任八路军山东纵队苏鲁挺进支队副司令员,后任司令员。1940年12月,任山东纵队特务第一团团长。1941年4月,任独立支队第一团团长。9月,任山东纵队第五支队参谋长。后任胶东军区参谋长兼五支队参谋长,1942年1月,任胶东军区第一(东海)军分区(兼东海独立团)代理司令员、司令员。1944年入中央党校学习。解放战争时期,1946年6月,任胶东军区第二军分区司令员兼警备第六旅旅长,后任胶东军区参谋长,渤海军区第一军分区、第二军分区司令员。1949年2月,任渤海军区参谋长、副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12月起任渤海军区司令员,1952年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高级速成系学习。1954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十一军副军长。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57年3月25日在厦门开会时被特务暗杀。后被追认为烈士。丁姓将军有多少 新中国成立以来,姓丁的将军有20位。 开国中将:丁秋生开国少将:丁盛、丁世方、丁先国、丁武选、丁荣昌、丁莱夫、丁甘如、丁本淳、丁钊 丁文昌上将:曾任空军政委丁衡高上将:曾任国防科工委主任 此外,还有:中将:丁一平、丁寿岳少将:丁文斋、丁玉才、丁兆乾、丁荣杰、丁荣锦、丁炳生 (kgTY01QG / tea7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多少位上将?
中华人民共和国将军:萧克、李达、张宗逊、李克农、王震、许世友、邓华、彭绍辉、张爱萍、杨成武、韩先楚、李涛傅秋涛、王平、吕正操、傅钟、萧华、甘泗淇、宋任穷、赖传珠、洪学智、周士第、郭天民、周纯全 、杨至诚。陈再道、陈奇涵、王宏坤、苏振华、刘亚楼、刘震、陈锡联、韦国清、陈士榘、陈伯钧、锺期光 、宋时轮、朱良才、董其武、唐亮、叶飞、杨得志、王新亭、黄永胜、李天佑、陈明仁、贺炳炎、阎红彦、谢富治、陶峙岳、乌兰夫、周桓、杨勇、李志民、赵尔陆。扩展资料:上将的军衔标识1.“55式”军衔上将肩章陆军上将军衔主要标识为,金黄色肩章两佩镶红色边饰,肩章底版上缀有三枚星徽。海军上将军衔主要标识为,金黄色肩章两佩镶代表海军的黑色边饰,肩章底版上缀有三枚星徽。空军上将军衔主要标识为,金黄色肩章两佩镶代表空军的蓝色边饰,肩章底版上缀有三枚星徽。此套肩章式样自1955年起用,到1965年废止。2 .“88式”军衔上将肩章1988年重新实行军衔制时,上将分为一级上将和上将两个级别,一级上将空缺未授。1994年撤销一级上将军衔。一级上将陆军一级上将军衔主要标识为,金黄色肩章两佩镶有红色边饰,肩章底版上缀有仿刺绣金色枝叶和四颗金色星徽。海军一级上将军衔主要标识为,金黄色肩章两佩镶有代表海军的黑色边饰,肩章底版上缀有仿刺绣金色枝叶和四颗金色星徽。空军一级上将军衔主要标识为,金黄色肩章两佩镶有代表空军的蓝色边饰,肩章底版上缀有仿刺绣金色枝叶和四颗金色星徽。上将陆军上将军衔主要标识为,金黄色肩章两佩镶有红色边饰,肩章底版上缀有仿刺绣金色枝叶和三颗金色星徽。海军上将军衔主要标识为,金黄色肩章两佩镶有代表海军的黑色边饰,肩章底版上缀有仿刺绣金色枝叶和三颗金色星徽。空军上将军衔主要标识为,金黄色肩章两佩镶有代表空军的蓝色边饰,肩章底版上缀有仿刺绣金色枝叶和三颗金色星徽。此套肩章自1988年起用,至2007年更换07式军服时停止使用。3 .“95式”武警上将肩章武警上将警衔主要标识为金黄色肩章底版上缀有仿刺绣金色枝叶和三颗金色星徽。“95式”武警上将肩章自1995年起用,至2007年更换07式军服时停止使用。4 .“07式”军衔上将肩章2007年7月3日,全军军服调整改革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经党中央、中央军委批准,全军部队将从2007年8月1日起,开始陆续换穿07式军服。07式军服的军衔肩章在保持原有图案不变的基础上,主要对肩章底色作了改革。陆军上将军衔主要标识为,松枝绿色肩章底版上,缀有金色枝叶和三颗金色星徽。海军上将军衔主要标识为,深藏青色肩章底版上,缀有金色枝叶和三颗金色星徽。空军上将军衔主要标识为,深蓝灰色肩章底版上,缀有金色枝叶和三颗金色星徽。武警上将警衔主要标识为,深橄榄绿色肩章底版上,缀有金色枝叶和三颗金色星徽。授衔情况1955年8月27日,中央军委授予萧克等55人上将军衔,后于1956年、1958年分别补授王建安、李聚奎上将军衔。1965年取消军衔制。198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恢复军衔制,1988年9月14日,授予洪学智等17位高级军官上将军衔。洪学智也是唯一被两次授予上将军衔的高级军官。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上将
开国上将排名有谁知道?
1955年开国上将排名:1、萧克。2、李达。3、张宗逊。4、李克农。5、王震。6、许世友。7、彭绍辉。8、张爱萍。9、杨成武。10、韩先楚。11、李涛。12、傅秋涛。13、王平。14、吕正操。15、傅钟。16、肖华。17、甘泗淇。18、宋任穷。19、赖传珠。20、洪学智。21、周士第。22、郭天民。23、周纯全。24、杨至诚。25、陈再道。26、陈奇涵。27、王宏坤。28、苏振华。29、刘亚楼。30、刘震。31、陈锡联。32、韦国清。33、陈士榘。34、陈伯钧。35、钟期光。36、宋时轮。37、朱良才。38、董其武。39、唐亮。40、叶飞。41、杨得志。42、王新亭。43、黄永胜。44、李天佑。45、陈明仁。46、贺炳炎。47、阎红彦。48、谢富治。49、陶峙岳。50、乌兰夫。51、周桓。52、杨勇。53、李志民。54、赵尔陆。扩展资料:开国上将介绍:1、李克农:1899年出生于安徽巢县,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李克农是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外交家,我党我军隐蔽战线的卓越领导者和组织者。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他以对党无限忠诚和高度负责的精神,在紧急关头保卫了党中央的安全,在关键时刻向党中央提供了决策性情报,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2、刘亚楼:原名刘兴昌。清宣统三年2月出生于武平县湘店乡湘洋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父亲刘克芳是勤劳正直的农民。兴昌出生不久,母亲死于产褥热。房亲刘德香急人所急,将不满周岁的女儿抱给别人作童养媳,收养兴昌作养子。从此,兴昌改名刘振东。振东8岁读私塾,9岁转入崇德小学。14岁进湘店高小,15岁进武平县立初中,16岁考入省立第七中学。因交不起学费而中途辍学。回乡后,共产党员刘克模聘请他任崇德学校教员。不久,刘克模、李长明派刘振东、刘永光等在店下开文昌栈作掩护,开展革命活动。1931年起,亚楼先后担任中央红军第十一师、第二师政治委员。参加粉碎国民党军对中央苏区五次围剿战斗。第一次反围亚楼团捉了国民党十八师师长兼前敌总指挥张辉瓒。第二次反“围剿”,亚楼手把手教团连政工干部制订政工规划,鼓励政工人员起模范作用。第三次反“围剿”,亚楼的十一师全歼国民党军最精锐的52师。3、张宗逊:渭南县赤水镇堰头村人,1927年4月毕业于黄埔军校第四期政治科。1924年6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6年2月转为中共党员,同年入黄埔军校学习。他参加了北伐战争、秋收起义和二万五千里长征。经历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战斗洗礼。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他舍生忘死,临危不惧,身先士卒,英勇善战,具有高超的军事指挥才能。为中国的独立和解放做出了重大贡献,对军事训练和军队院校管理建树颇多,被公认为军事教育家。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他是中共第七、八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届中央委员,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开国上将
开国十大将都是谁?
1、粟裕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抗日先驱,在水阳镇伏击战,横山战斗,奇袭官陡门等战役中歼灭日军400余人,作战能力极高,自后来的车桥战役中,更是歼灭众多日伪军,是中国十大开国将军之一,也是世界历史上十大著名军事统帅。
2、徐海东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黄麻起义中,成功保卫了陕北根据地,在町店战斗中更是歼灭了日军近千人,在土地革命期间,更是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基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
3、黄克诚是十大开国将军第三位,在1928年参加 湘南起义,攻占了永兴县城,在抗战期间才加长沙战役和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作战,同徐海东一起参加有机战争,为创建晋冀豫抗日根据地作出重要贡献,打开了华中抗战的新局。
4、陈赓原名陈庶康,他弃笔从军,在抗战期间,多次歼灭日军百余人,在1950年参加细长战役歼灭了敌人,守住了西昌了。是中国十大开国将军之一。
5、谭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将之一,是中国十大将军,在1927年跟随毛泽东参加秋收起义,是毛泽东手下的秘书,后随毛泽东下井冈山,取得了首站长岭寨,三打龙岩城,攻占上杭的接触战绩,是开国十大上将之一。
6、萧劲光于190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以积极防御的战术,指挥依托黄河天险和野战工事,多次挫败日军对黄河的进攻,保证了边区和中共中央的安全,是十大开国将军之一。
7、张云逸在抗日时期,参加了黄花岗起义,辛亥革命,护国战争和北伐战争等重大战役,粉碎了诸多敌军的扫荡,巩固了皖东根据地,更是为以后反击国民党的进攻创造了有利条件。
8、罗瑞卿是中国十大开国将军之一,在1942年,在太行山附近于日军周璇,粉碎了日军的额“铁壁合围”,也在众多战争中取得巨大的胜利。
9、王树声在抗日期间参加了麻城暴动和黄麻起义,历任团长师长,指挥官等众多官职,有勇有谋,战绩显赫,为创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和红四军的建立留下来不可磨灭的战绩。
10、许光达在十大开国战将中排名第十位,在抗日期间,发表了很多国防抗日文章。为国军的抗日经验,军事理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1942年开展抗日有机过程中,摧毁了日军的多处军据点,扩大了抗日根据地。
上一篇:怎么去眼部细纹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