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灵乌贼
1、灯塔水母无限寿命灯塔水母,是一种小型水母,身体呈钟型,直径约4-5毫米,身体透明,能够看见红色的消化系统,状如灯塔,因而得名。灯塔水母可以从水螅体无性繁殖,是唯一已知的能够从性成熟阶段恢复到幼虫阶段的生物。普通的水母在有性生殖之后就会死亡,但是灯塔水母却能够再次回到水螅型。理论上这个过程没有次数限制,这种水母可以通过反复的通常生殖和转分化获得无限的寿命。所以也被人称为“长生不老的水母”。
2、拟态章鱼任意改变自身颜色和形状拟态章鱼是一种海洋生物,是自然界中顶级伪装高手。这种身体非常软的动物可以任意改变颜色和形状,正常体色是带着斑点的褐色,可模拟多种环境和其他海洋生物,比如:比目鱼和海蛇等。拟态章鱼的身体有数万个色袋,叫作“色包”,它靠一个复杂的肌肉网络控制。色包含色素,并靠色素来表现多种色度。通过放松或收缩色袋,拟态章鱼仅用不到1秒就能让自身与任何背景颜色及图案相一致。
3、电鳐发电电鳐,是软骨鱼纲电鳐目鱼类的统称。最大的个体可以达到2米,很少在0.3米以下。电鳐可以发电,并靠发出的电流击毙水中的小鱼、虾及其他的小动物,是一种捕食和打击敌害的手段。世界上有好多种电鳐,其发电能力各不相同。非洲电鳐一次发电的电压在220伏左右,中等大小的电鳐一次发电的电压在70~80伏,像较小的南美电鳐一次只能发出37伏电压。由于电鳐会发电,人们叫它做活的发电机、活电池、电鱼等。
4、鮟鱇发光鮟鱇,俗称结巴鱼、哈蟆鱼、海哈蟆、琵琶鱼等,一般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深海水域。鮟鱇属硬骨鱼类,鮟鱇目、鮟鱇科,为世界性鱼类,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都有分布。鮟鱇头部上方有个肉状突出,形似小灯笼,是由鮟鱇鱼的第一背鳍逐渐向上延伸形成的。小灯笼之所以会发光,是因为在灯笼内具有腺细胞,能够分泌光素,光素在光素酶的催化下,与氧作用进行缓慢的化学氧化而发光的。深海中有很多鱼都有趋光性,于是小灯笼就成了鮟鱇鱼引诱食物的利器。
5、海参再生能力海参属于无脊椎动物、棘皮动物门、海参纲。全球有900多种。海参的形态海参虽为圆筒状,但粗细、形状和大小随种类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海参分布世界各海,种类最多的是印度——西太平洋区,尤其是食用海参,大多分布在热带珊瑚礁内。海参的再生力很强,受到刺激或处于不良环境下,如水质污浊,氧气缺乏,身体常强力收缩,压迫内脏从肛门排出,这种现象称为排脏现象。内脏排出后能再生新的内脏。少数海参被横切为2-3段,各段也能再生为完整个体。
6、松球鱼发光松球鱼又叫凤梨鱼,是金眼鲷目中最漂亮的一种观赏鱼类。松球鱼为暖水性底层海鱼,因体被大栉鳞、形似松果球而得名。松球鱼栖息于海底珊瑚礁环境中,栖息深度随年龄而异,小鱼只在3~6米深的浅海区域活动,而成鱼可以深入海下18~213米的高压环境中。在它头部的发光器官中与其共生着费氏弧菌。当细菌的浓度达到一定程度,便开始发光,这样在鱼的头部就形成了类似手电筒的发光器,以便其在黑暗的海洋中寻找并捕食猎物。
7、乌贼改变自身颜色释放墨汁乌贼亦称墨鱼、墨斗鱼,俗称乌鱼,因其没有脊椎骨,虽然被叫做鱼,其实它是生活在海洋里的软体动物。它的头上长有一对大大的眼睛,视力非常好,还生有八只腕足和两只较长的触手,在腕足上生有吸盘。乌贼运动迅速,当遇到敌人侵害时能很快地逃走。它不但逃走快,而且捕食更快,乌贼能通过调整体内色素囊的大小来改变自身的颜色,以便适应环境,逃避敌害。乌贼的体内有一个墨囊,里面有浓黑的墨汁,在遇到敌害时迅速喷出,将周围的海水染黑,掩护自己逃生。
8、灯眼鱼发光灯眼鱼,又称闪光鱼,金眼鲷目灯眼鱼科一类鱼类的统称。体延长而侧扁、头中大、前鳃盖及鳃盖骨均无棘。它的眼皮底下安有两盏眼灯,发出的光足让潜水员在水底看清自己手表上的时间。人们在夜海距离15米远处就能看到它发出的光亮,故称之为探照灯鱼或灯笼眼鱼。
9、紫螺能释放紫罗兰色液体紫螺,贝类动物中的一种,种类较少,大多数呈紫色或紫罗兰色,贝壳薄而脆,约有5层螺层,早期的螺层凸圆,缝合线明显。紫螺壳口边缘浑圆,螺轴微扭曲,纵生长纹与螺旋沟纹相较,除壳顶、缝合线和壳底外,紫罗兰色的外表泛着白色。紫螺主要分布于印度尼西亚、韩国、中国大陆、台湾,常栖息在浅海沙底、浮游生活。在遭遇到侵犯时,能释放出紫罗兰色液体。
10、吸血鬼乌贼发光吸血鬼乌贼,又称吸血鬼鱿鱼,吸血鬼章鱼,幽灵蛸。吸血鬼乌贼就像是从午夜科幻电影中游出来的一样,在它身体上长着两只大鳍,看起来像两只耳朵一样;它的形态像胶冻样,更像一个水母而不像鱿鱼或者乌贼。幽灵蛸是一种发光的生物,身体上覆盖着发光器官,这使得它们能随心所欲地把自己点亮和熄灭,当它熄灭发光器时,它在自己所生存的黑暗环境中就完全不可见。当感觉到有危险存在的时候,就会突然发光,迷惑猎食者。
2、拟态章鱼任意改变自身颜色和形状拟态章鱼是一种海洋生物,是自然界中顶级伪装高手。这种身体非常软的动物可以任意改变颜色和形状,正常体色是带着斑点的褐色,可模拟多种环境和其他海洋生物,比如:比目鱼和海蛇等。拟态章鱼的身体有数万个色袋,叫作“色包”,它靠一个复杂的肌肉网络控制。色包含色素,并靠色素来表现多种色度。通过放松或收缩色袋,拟态章鱼仅用不到1秒就能让自身与任何背景颜色及图案相一致。
3、电鳐发电电鳐,是软骨鱼纲电鳐目鱼类的统称。最大的个体可以达到2米,很少在0.3米以下。电鳐可以发电,并靠发出的电流击毙水中的小鱼、虾及其他的小动物,是一种捕食和打击敌害的手段。世界上有好多种电鳐,其发电能力各不相同。非洲电鳐一次发电的电压在220伏左右,中等大小的电鳐一次发电的电压在70~80伏,像较小的南美电鳐一次只能发出37伏电压。由于电鳐会发电,人们叫它做活的发电机、活电池、电鱼等。
4、鮟鱇发光鮟鱇,俗称结巴鱼、哈蟆鱼、海哈蟆、琵琶鱼等,一般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深海水域。鮟鱇属硬骨鱼类,鮟鱇目、鮟鱇科,为世界性鱼类,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都有分布。鮟鱇头部上方有个肉状突出,形似小灯笼,是由鮟鱇鱼的第一背鳍逐渐向上延伸形成的。小灯笼之所以会发光,是因为在灯笼内具有腺细胞,能够分泌光素,光素在光素酶的催化下,与氧作用进行缓慢的化学氧化而发光的。深海中有很多鱼都有趋光性,于是小灯笼就成了鮟鱇鱼引诱食物的利器。
5、海参再生能力海参属于无脊椎动物、棘皮动物门、海参纲。全球有900多种。海参的形态海参虽为圆筒状,但粗细、形状和大小随种类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海参分布世界各海,种类最多的是印度——西太平洋区,尤其是食用海参,大多分布在热带珊瑚礁内。海参的再生力很强,受到刺激或处于不良环境下,如水质污浊,氧气缺乏,身体常强力收缩,压迫内脏从肛门排出,这种现象称为排脏现象。内脏排出后能再生新的内脏。少数海参被横切为2-3段,各段也能再生为完整个体。
6、松球鱼发光松球鱼又叫凤梨鱼,是金眼鲷目中最漂亮的一种观赏鱼类。松球鱼为暖水性底层海鱼,因体被大栉鳞、形似松果球而得名。松球鱼栖息于海底珊瑚礁环境中,栖息深度随年龄而异,小鱼只在3~6米深的浅海区域活动,而成鱼可以深入海下18~213米的高压环境中。在它头部的发光器官中与其共生着费氏弧菌。当细菌的浓度达到一定程度,便开始发光,这样在鱼的头部就形成了类似手电筒的发光器,以便其在黑暗的海洋中寻找并捕食猎物。
7、乌贼改变自身颜色释放墨汁乌贼亦称墨鱼、墨斗鱼,俗称乌鱼,因其没有脊椎骨,虽然被叫做鱼,其实它是生活在海洋里的软体动物。它的头上长有一对大大的眼睛,视力非常好,还生有八只腕足和两只较长的触手,在腕足上生有吸盘。乌贼运动迅速,当遇到敌人侵害时能很快地逃走。它不但逃走快,而且捕食更快,乌贼能通过调整体内色素囊的大小来改变自身的颜色,以便适应环境,逃避敌害。乌贼的体内有一个墨囊,里面有浓黑的墨汁,在遇到敌害时迅速喷出,将周围的海水染黑,掩护自己逃生。
8、灯眼鱼发光灯眼鱼,又称闪光鱼,金眼鲷目灯眼鱼科一类鱼类的统称。体延长而侧扁、头中大、前鳃盖及鳃盖骨均无棘。它的眼皮底下安有两盏眼灯,发出的光足让潜水员在水底看清自己手表上的时间。人们在夜海距离15米远处就能看到它发出的光亮,故称之为探照灯鱼或灯笼眼鱼。
9、紫螺能释放紫罗兰色液体紫螺,贝类动物中的一种,种类较少,大多数呈紫色或紫罗兰色,贝壳薄而脆,约有5层螺层,早期的螺层凸圆,缝合线明显。紫螺壳口边缘浑圆,螺轴微扭曲,纵生长纹与螺旋沟纹相较,除壳顶、缝合线和壳底外,紫罗兰色的外表泛着白色。紫螺主要分布于印度尼西亚、韩国、中国大陆、台湾,常栖息在浅海沙底、浮游生活。在遭遇到侵犯时,能释放出紫罗兰色液体。
10、吸血鬼乌贼发光吸血鬼乌贼,又称吸血鬼鱿鱼,吸血鬼章鱼,幽灵蛸。吸血鬼乌贼就像是从午夜科幻电影中游出来的一样,在它身体上长着两只大鳍,看起来像两只耳朵一样;它的形态像胶冻样,更像一个水母而不像鱿鱼或者乌贼。幽灵蛸是一种发光的生物,身体上覆盖着发光器官,这使得它们能随心所欲地把自己点亮和熄灭,当它熄灭发光器时,它在自己所生存的黑暗环境中就完全不可见。当感觉到有危险存在的时候,就会突然发光,迷惑猎食者。
上一篇:琼中绿橙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