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贫困县
石台县隶属于安徽省池州市,位于安徽省南部、皖南山区西部。石台县地处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的核心,享有“中国原生态最美山乡”的美誉。先后被授予“国家首批生态经济示范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等称号。2021年石台县GDP为32.19亿元,是安徽省经济最落后的县,其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5.46亿元、7.74亿元、18.99亿元。
八公山区位于华东能源基地、工业粮仓——淮南市的西部,西北与寿县、凤台相邻,南与谢家集区接壤,东与潘集区隔淮相望,相传因汉淮南王刘安门客苏非、李尚、毛被等“八公”在山中修炼成仙而得名。境内淮南虫化石被誉为“蓝色星球”上的生命之源。2021年八公山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8.70亿元,是安徽省第二大穷的区,其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0.9亿元、12.9亿元、24.9亿元。
黟县,安徽省黄山市辖县,地处皖南。黟县是古徽商聚集地和徽文化发祥地之一,也是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的核心区之一,拥有“世界文化遗产地、国家生态示范区、中国旅游强县”等名片和“世外桃源、画里乡村”、“千年古县”的美誉。2021年黟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1.00亿元,是安徽最穷十大区县之一,其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4.98亿元、17.06亿元、28.96亿元。
旌德县隶属安徽省宣城市,古属猷州。位于皖南腹地,西倚黄山,东临苏浙沪,北枕皖江。旌德县为国家级生态县、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是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核心区,长三角地区进入黄山风景区的重要通道之一。编辑了解到,2021年旌德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1.90亿元,位列2021安徽最穷的县第四名,其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8.9亿元、25.7亿元、27.3亿元。
叶集区隶属安徽省六安市,位于安徽西部,地处皖豫交界,素有“安徽西大门”和“大别山门户”之称。叶集区自建制以来,就是商家云集之地,商品集散之都,鼎盛时期,湖北、江西、河南、山陕(山西、陕西)、河北、安徽六省在此设立商务会馆。2021年叶集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7.50亿元,位列安徽省经济最落后的区县第五名,其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11.7亿元、30.5亿元、35.3亿元。
祁门县地处黄山西麓,与江西毗邻,是安徽的南大门,属古徽州“一府六县”之一,建县于唐永泰二年(公元766年),因城东北有祁山,西南有阊门而得名,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县。小编得知,2021年祁门县GDP为87.80亿元,位居安徽最落后的县第六名,其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8.37亿元、28.43亿元、50.99亿元。
谢家集区隶属安徽省淮南市,位于淮南市西部,淮河与东淝河之间。谢家集区是淮南市西部中心城区,1960年10月成立。谢家集区有战国楚相春申君黄歇墓、清朝水师提督杨歧珍墓、赖山集清真寺,有省级风景区卧龙山森林公园和瓦埠湖。2021年谢家集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1.30亿元,经济水平位居安徽各区县倒数第七,其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6.2亿元、22.7亿元、62.4亿元。
徽州区是1987年黄山建市时成立的县级市辖区,工业实体经济是该区的立区之本、强区之要,形成新材料、智能制造、绿色食品三大主导产业,入选“中国营商环境百强区县”、“中部六省营商环境十强区县”,荣获“安徽省投资环境十佳区县”、“全省发展民营经济成效明显地区”。2021年徽州区GDP为98.06亿元,是安徽省倒数第八落后县城,其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4.82亿元、50.25亿元、42.99亿元。
绩溪县隶属宣城市,是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东麓的山区县。绩溪风光秀丽,历史久远,人文璀璨,文化底蕴极为厚重,是徽文化的重要发祥地,被誉为和谐之源、文化名城、名人故里、徽菜之乡。2021年绩溪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1.30亿元,经济水平位居安徽各县倒数第九,其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14.9亿元、46.5亿元、39.9亿元。
大通区位于淮南市东部,淮河南岸,舜耕山北麓,东与定远、凤阳、怀远交界,南与长丰毗邻,西与田家庵区接壤,北与潘集区隔淮河相望。大通地区开发较早,上窑、洛河两地均有1400多年的历史。上窑是历史古镇,是唐代七大瓷都之一“古寿州窑”的集中地。洛河古镇,是淮河沿岸重要商埠,素有“小蚌埠”之称。2021年大通区GDP为107.70亿元,入围安徽各区县经济倒数第十名。
研究声明:2021年安徽最穷的10个区县排行榜是小编根据安徽省统计局公布的各地级市下面的区县(不含开发区、功能区)2021年GDP总值、产业增长值等相关信息,综合整理得出。榜单仅供参考,如有疑问,欢迎在末尾评论/交流。
上一篇:我们的乐队
下一篇:没有了